安达曼att数字资产国家认可吗管理什么时间进入中国?


上海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上海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收官之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圈定了哪些重点?
2月10日,2022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1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并部署了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涉及优化国资布局,深化混改,开展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试点等。
上海市副市长张为表示,2022年市国资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奋力拼搏、迎难而上,保持国有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稳中求进
国资“家底”近26万亿
2021年,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8万亿元,利润总额3469.89亿元,净利润2766.23亿元,已交税费总额2722.24亿元。截至年末,资产总额达到25.77万亿元。
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白廷辉在会上表示,2021年,上海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及八大专项行动,将国企改革引向深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率达到84.6%。
白廷辉表示,2022年,上海国资把稳增长、防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实现收入、利润、在沪增加值、税费总额等指标增速高于上海全市GDP增速,为上海全市多作贡献。
根据相关安排,2022年,上海国资将以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总目标,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注重防控风险,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注重服务大局,优化国资布局结构;三是注重激发活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四是注重创新驱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五是注重管好资本,提升国资监管能级;六是注重政治引领,切实加强党的建设。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区域综改的收官之年,上海国资国企将增强定力、决战决胜,强化机遇意识,抓住改革的窗口期;强化精准施策,跑出改革的加速度;强化责任意识,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强化系统观念,发挥改革的实效性;强化典型引领,提升改革的显示度,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收官。
优化布局
组建数据等企业集团
防控风险方面,上海国资要建立覆盖主业、投资、境外、资金、法律、财务等各领域的全面风险预警体系,着力把风险防控关口由事后向事前延伸、由表内向表外延伸、由集团向基层延伸、由内部向外部延伸。持续关注融资性贸易、应收账款、担保、表外业务等领域,严控债务、金融、法律、涉外等风险。
优化国资布局结构方面,上海国资将聚焦以下三大重点领域开展工作:
服务重点区域发展。上海要完成国资国企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等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发挥长新公司功能,推动“方厅水院”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推进积极投入五个新城建设的实施方案,协调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推动重点产业发展。组建数据、康养等新兴产业、民生保障领域企业集团。持续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大产业项目。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园区,形成集聚发展效应。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形成工作实施方案和“一企一‘双碳’计划”。
发挥重要功能作用。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定位,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完善投决会运营机制,完成相关股权划转。筹建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重点支持重大战略、国资功能布局、国企改革创新发展与结构优化调整。持续做强做优金融功能,研究支持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试点政策举措。
长三角投资公司战略管理部总经理、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叶继涛表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巩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此次提出组建数据领域的企业集团,是上海国资超前谋划优化国资布局、主动服务上海城市发展战略大局、构筑上海未来战略优势格局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推动上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产业加速发展,意义重大。
叶继涛说,随着上海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高质量的康养市场需求巨大。上海国资组建康养领域的企业集团,具有重要意义、紧迫性和必要性,既是上海国资国企以更高的站位践行社会责任、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产品、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推进国有资产集中专业化监管,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的社会效能。
深化混改
推动高新企业科创板上市
白廷辉指出,上海国资要围绕增强活力、提高效率、健全机制,持续推进八大改革专项行动,形成常态长效工作机制。
其中,围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上海要完善公司治理,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在实行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市管企业,试点推行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制度。
同时,上海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高新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推动一批二三级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联合重组。
记者从知情人士获悉,2022年,上海将力争完成上海建科集团主板上市、2家至3家高新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目前,上海已对10余家监管企业的集团公司及子公司开展调研,研究竞争类子公司混改路径,纳入上海市国企混改综合试点。
2022年,上海还将推动监管方式再优化,拟出台进一步深化上海法治国企的意见,全面推进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上线国资国企在线监管服务平台。
培育新动能
开展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试点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是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
“上海要促进数字化转型。”白廷辉说,上海将建立数据治理标准体系,推动1家至2家企业开展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试点。推进国资数字整体赋能平台及交通、制造、商贸等N个子平台建设。梳理标杆企业、标杆场景、数字化转型示范基地“3个一批”清单,推进数字化转型,开展第二届创新大赛。
同时,上海将系统推进品牌建设。制定进一步支持上海市属国企打响品牌的若干措施,设立老字号专项扶持资金,推进市属老字号品牌赋能平台建设。
2022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
发展暨党建工作会议召开
2022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副市长张为充分肯定了2021年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建各项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他指出,国资国企是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全市国资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目标导向,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全年疫情防控和整体发展统筹有力,经济效益和社会功能齐头并进,新动能培育与传统产业更新张弛有度,改革发展与国企党建同频共振,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作出了应有贡献。
张为同志强调,2022年市国资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奋力拼搏、迎难而上,保持国有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切实把握好防风险、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二是要加快提升国资监管能级和水平,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要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重点任务,贯彻落实国家和全市重大战略,保质保量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任务,不断提高企业活力、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孙甘霖对加强上海国企党建工作提出要求。她指出,上海各级国企党组织和党员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持续聚焦全市中心大局,在促发展保安全中更好彰显担当作为;着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培养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企业改革发展各环节、最基层。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白廷辉总结和部署上海国资国企工作任务。他表示,上海国资国企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入实施国资国企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总牵引,以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总目标,以服从服务大局为导向,以优化监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主题,抓重点、补短板、优监管、强示范,更加注重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更加注重优化国资布局,更加注重提升监管能级,更加注重彰显党建特色,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努力实现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突破。
会上,“上海国资国企在线监管服务平台”上线发布。市国资委聚焦国资监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效整合国资监管信息资源,精心打造“一云、两端、重点应用”的一体化国有资产实时在线监管模式,努力实现涉企事项统一登录、统一办理、统一反馈,监管应用统一归集、监管数据统一汇聚、监管结果统一展示,实现国资监管信息的精准高效传递、监管资源有效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一网连企业,一屏观企业。
机场集团、国泰君安、上汽集团负责同志分别围绕统筹疫情防控保通保运、践行“金融报国”理念、自主创新引领转型升级等方面作交流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tt数字资产国家认可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