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鱼口要衔双钩正常鱼吃上钩还是下钩子?

钓小鱼用小钩,钓大鱼用大钩,这是钓鱼选钩的基本知识,可能连不钓鱼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这种选钩思路没什么问题,但是稍微有点钓鱼经历的人都明白,钓鱼选钩不仅仅要看鱼的个体大小,还得结合其他一些因素,比如钓滑口鱼、钓轻口鱼;钓慢鱼、钓快鱼等等,因为这些特殊因素的影响,鱼钩的选择就会有些许变动。鱼钩的大小、轻重对垂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鱼多、口生的时候可能你感觉不出来,但温度低、鱼口轻或是在钓老滑鱼时,钩子的重要性就能体现出来了,鱼钩选的对不对直接关乎到你的命中率。本文重点:钓滑口鱼究竟是用大钩还是用小钩?为什么那么多人说用小钩好鱼口滑,除了鱼钩大小要选好还要注意什么!滑口鱼和轻口鱼经常搞混,选择鱼钩时侧重点不同特别注意:大家在钓鱼时非常关注挡口问题,但很多人普遍认为是鱼线挡口,实际上鱼钩挡口要比鱼线严重的多,鱼线主要是影响信号传递(当然柔软性也会影响鱼进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够对鱼钩引起重视。钓滑鱼时很多人都说小钩好,那到底该用大钩还是小钩呢?很多人说钓滑鱼用小钩,理由是小钩更容易入口,只要饵料被鱼吸入嘴中,浮漂就会出大顿口,命中率就高了,用大钩入口性不好,而且更容易引起滑鱼警惕。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钓滑鱼最显著也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是命中率低,滑鱼不是不吃、也不是吃口小,它主要是喜欢试探、然后吃饵时不像生口鱼那样张大嘴巴一口吞入,反复被钓放多次的鱼更是容易涮饵,即微微张开嘴巴把饵料吸入一点又快速吐出,来回吞吐数次。既然滑鱼有涮饵的习惯,鱼钩用的越小虽然吸进去是容易了,但相对的吐出来也容易。各位也别想着只要在它吸进去的那一刻提竿就可以了,鱼吸饵后信号要先传递、反应到浮漂上,然后我们看到漂相、经过思考再决定要不要起竿,这个过程虽然耗时不多但也比不上鱼吐饵的速度,毕竟鱼一吸一吐连一秒可能都不用。钓滑鱼,反而要用大钩,大钩入口没有小钩那样方便,但各位要明确一点滑鱼并不是不吃饵,也不是吃口小啊,所以只要在它想吃的情况下一定能吞进去的。而吞进去以后它再做涮饵动作想把钩饵吐出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鱼钩大,被吐出的时很容易挂在嘴皮上。不过使用“大钩”也是有合理范围的,并不是越大越好,钓个鲫鱼用七八号怎么也不行吧。理论上来钓滑鱼,鱼钩会比平常大一二号,比如你平常用4号袖钓鲫鱼,那么钓滑鱼就用5号袖、6号袖。钓鲤鱼如果平常用0.8新关东,那么钓滑鱼就用1号。鱼口滑,除了鱼钩大小问题还要注意什么?光从鱼钩上看,出来大小之外另一个重要参数是钩重(钩条粗细)。很明显,钩条越粗钩子整体就越重、钩条越细钩子整体就越轻,如果只谈轻重那么用小钩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同一个品牌、型号的鱼钩,自然是钩越小整体越轻,钩子轻了鱼吸起来就越方便。大家可能有一个疑问:鱼钩就指甲盖大,即使钩条再粗能粗到哪去,对鱼口的影响会有那么大吗?钓生口鱼、特别饿的鱼你几乎看不到差别,钓大个体鱼也没啥影响,因为这些鱼吃饵力度大,鱼钩那点重量完全能克服。但滑口鱼就不一样,它不是钩重吸不进去,而是钩轻一点吸起来更容易,同时钩体轻的鱼钩也不容易被察觉。钓滑鱼建议买好点的鱼钩,在确定了钩子大小和型号的情况下,我们要求钩条尽可能细同时还得保持强度,不能钓几个鱼就出现断开、拉弯等情况。尤其是黑坑,钩子质量差真的害死人,我以前买过某宝上十几块钱百多枚的散装钩(当时买的4号袖),那个钩子从外表看不太出来,但实钓两场就原形毕露,稍微大点的鱼暴力操作经常被拉开钩门,同样是四号袖从我朋友渔具店买的就从不会出现此种情况。说完鱼钩再来说说其他方面,毕竟钓滑鱼不只是鱼钩合适就能钓好了。挑重点说吧,钓滑鱼不太适合味型太强烈的饵、雾化性也要降低,有时候原味的皮筋颗粒都要比商品饵好。鱼线和浮漂方面能精细点最好,精细的钓组灵敏度高能反应的信号多但这也不一定是好事,你要是不学会放口、看漂抓口的基本功不到位,灵敏可能反倒成了坏事。浮漂的调钓也同理,调灵敏了信号肯定多,鱼聚集后还有可能因上浮接饵导致乱层,此时信号不但多而且乱,空枪率高且易矛鱼。对于乱信号、经常打不中口,一律采取钓钝,调五六目可以钓到四五目,尽量让双饵都到底、子线略微弯曲。当然这只是我的方法,如果你技术足够好,能够将装备用到极致灵敏,并且保证在鱼一吸入口就提竿,那就随便玩。之前记得也是写一篇钓滑鱼的文章,我也是提了要放口、要钓钝,结果就被人怼了,那位钓友反问我会不会打“呼吸口”,既然能这样问想必自己肯定是做到了,如果您有这么高超的技术,那我真的虚心向您学习。我不玩竞技,确实也不会钓特别滑的鱼,我主要钓的是黑坑,那里回锅鱼多,但鱼口没有竞技池的滑。滑口鱼和轻口鱼经常搞混,选择鱼钩时侧重点不同很多人经常把滑口鱼和轻口鱼搞混,这两种鱼情有共同点、但不同的地方更多,至少选择鱼钩时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大家说钓滑鱼应该用小钩,其实轻口鱼才应该用小钩。轻口的原因主要是鱼不想吃饵,或者吃饵力度不大,此时嘴巴是张得比较小,但吃进去它并不会刻意把饵料吐出,这种情况下钩小自然有好处,当然钩子轻、饵团小而轻、子线柔软也一样有好处。冬季春季水温较低时,鱼口就相对较轻、黑坑的鱼身体状况不好口也轻,所以就常见用小钩细线、调低钓低去应对,相信大家在这点上应该是比较有体会的。最后是关于钓滑口鱼时子线的一些补充通常来说钓滑口鱼子线都会长一点,哪怕钓鲫鱼这样的小体型鱼种单根子线也会放到20公分以上,这样钩饵下摆更慢、状态也比较自然,能够降低滑鱼的警惕。而钩距理论上建议小一点,我个人理解主要为了平衡灵敏度,如果钩距大要么一钩触底一钩悬浮,这样太灵了;要么一钩躺底一钩轻触底,这样躺底的那个钩饵又稍钝了些,总体灵敏度不太好平衡,就会导致鱼在吃钩时咱们不知道它吃的哪个钩,提竿时机掌握不好。以上只是我的拙见,如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作者简介】:小飞,一个90后钓鱼爱好者,希望用文字记录垂钓的美好、把心得留给需要帮助的人,欢迎渔友们关注
随着户外钓鱼装备的丰富,越来越多钓友喜欢使用矶竿钓鱼。串钩是常用的矶竿钓法之一,在许多水域可用,还可钓近可钓远,一人能守多根鱼竿,甚至可以挂个铃铛在鱼竿上离开钓点休息静等上鱼后来取。可是有许多朋友钓串钩要么钓不上鱼,要么比钓手竿更累,只上小杂鱼,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我钓串钩的经验来分析了这几个解决办法。01使用合适的钓组串钩用几个鱼钩合适?通常一根杆推荐使用3-5颗鱼钩为佳,子线不宜太长,不然容易缠绕。另外选择合适大小的鱼钩,比如钓翘嘴、黄辣丁,鱼嘴都比较大可以使用偏大的钩,自然就挡住小鱼的鱼口了。建议自己绑制串钩,根据常钓的目标鱼使用合理的线组、较好的鱼线鱼钩还能避免跑鱼。02串钩钓底法常常白天小杂鱼都活跃在中上层,使用串钩钓鱼的时候可以采用钓底法,操作方法是将串钩两头都加上铅坠,底下的铅坠重,上面的铅坠轻,抛投后将鱼竿平行架于水面。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靠上的铅坠应采用活动铅,不然鱼咬钩后通过鱼线传递到竿尖速度慢,不便于观察。03使用目标鱼类对应饵料串钩钓法使用什么饵料也很重要,钓串钩也需要有想要钓的目标鱼,并准备对应鱼饵,比如白天钓翘嘴可以使用小鱼、小虾、小泥鳅,钓草鱼、鲫鱼、鲤鱼可以使用玉米小麦等颗粒粮食,就可以大大降低小杂鱼咬钩的概率。可以挑选晚上出钓,夜晚小杂鱼活跃度降低,可以使用腥香的蚯蚓去钓黄辣丁、大口鲢、江团、钳鱼等等鱼类。04钓合适的水深春秋季节鱼儿喜欢靠边捕食,如果抛投在深水区就难钓上鱼,冬季浅处水冷,鱼儿都在深水区避寒,此时应当钓远钓深一些才能找到鱼的活动位置,才会有鱼咬钩。不光跟季节有关系,还有天气、气压等等影像,应当合理分析,找到目标鱼的活跃区域是关键因素。05总结使用合适的线组不仅能避免小鱼咬钩还能降低跑鱼的概率,钓底层是白天钓鱼常用的钓法,不仅能避免小鱼,还扩展了目标鱼的范围,另外使用对应合理的饵料也是钓上鱼重要的一环。串钩的钓法有许多种,每个地方的鱼情都不同,根据自己喜欢垂钓的水域和目标鱼进行思考多进行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钓法。今天就写到这里,我们明天再见。分享我的野外钓鱼经验和乐趣
经常钓鱼的朋友都知道,夏季是最容易钓获大鱼的季节,但并不是所有钓友都能如愿以偿的,除了要具备高超的钓技,其他很多外界因素才更加重要。比如出钓时的天气,鱼情、水温以及饵料和钓点的选择,一个掌握不好就难以顺利上鱼,正因如此很多钓友常说“大鱼可遇不可求”。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在这个夏季钓到大鱼了吗?其实也不一定,只要我们准确掌握天气、水情、鱼情的关键信息,那么钓到大鱼也就不那么难了。其中夏季最常见的就是,高温天鱼不开口,连续的抛竿提竿都没有任何信号传来,而很多钓友还在一味的死等,这样渔获必然好不了。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三个应对鱼不开口的“招数”,不是我吹,试过的钓友都说鱼口瞬间增多。一、勤换饵料在任何水域垂钓,饵料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款好的饵料可以让我们增加很多上鱼的机会,相反、状态不佳,味型不对口的饵料则可能起到坏的作用,有时还会将窝点原有的鱼弃窝而去。因此,我们无论使用商品饵料,还是活饵都需要及时的作出一些改变,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加主动。使用搓饵钓大鱼时,要根据钓点的鱼情来决定饵料状态,小鱼过多时饵料可大、黏,这样不容易被小鱼快速吃掉。另外窝中有大鱼的迹象,却始终不见鱼口时,多半是我们饵料出现过硬、过重,适口性不好导致。所以,钓友要勤换饵料,以松软为主,每次在水下的停留时间不宜超过3-5分钟,因为大鱼随时可能离开窝点,以免错过最佳上鱼时机。二、降低提竿次数无论是小鱼闹窝,还是大鱼不开口,频繁的提竿容易招来小杂鱼和鲢鳙,窝中出现小杂鱼和鲢鳙,其它草、鲤、青短时间内是不会进窝觅食的。另外,大鱼进窝后,频繁的提竿会惊吓到水底的大鱼,甚至出现锚鱼的情况。因此,我们应适当的降低提竿次数,这样既能避免招来小鱼和鲢鳙,在大鱼进窝时,才有机会顺利钓获。另外,野钓时大鱼来得快,去的也快,我们可在刚下竿作钓时增加提竿次数,搓大饵可快速聚鱼,等有大鱼进窝迹象后,再降低提竿频率,给大鱼留有足够的进食时间,从而还能降低大鱼的警惕性。三、改变钓点经常见到一些钓鱼人,一个钓点长时间不愿挪窝,即便窝点出现严重的闹窝,或者中鱼后快速脱钩,尤其是后者,相信很多钓友都领教过,跑鱼后两个小时左右是不会再有鱼口的。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还是果断更换钓点为好,或者向左右两边移动1-2米。窝点已经做过窝子,钓友又舍不得放弃,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向两边移动,这样既能避开窝中的小鱼,那些脱钩后的大鱼,相信也不会跑太远,多数时候会在窝点附近徘徊。钓窝点两边,可以最大程度的让大鱼放松警惕,等到原来窝点再次出现大鱼,那么我们可以快速的返回作钓。以上就是夏季钓鱼时,应对鱼不开口的三个招数。除此之外,鱼不开口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天气气压出现变化,鱼儿上浮或者下潜,风向出现改变,都有可能影响鱼儿的正常进食。所以,在野外垂钓时,需要我么考虑的因素太多了,只有不断的积累经验,随机应变,相信大鱼迟早会装入钓友渔护当中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嘴衔着鱼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