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是诺贝尔生前设立的吗哪个国家设立的 揭秘诺贝尔奖的历史和背景?


目前为止,我国共有九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办大学,分别是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温州肯恩大学。
什么是中外合办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一般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国内高校同国外高校之间合作成立的办学机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学生可以选择在中国重点大学内接受国外大学的教育资源,完成国外大学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
三种主要办学模式
①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独立大学)
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上海纽约大学等9所大学。
②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二级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密歇根学院、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等70余所本科二级学院。
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个项目对于一个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科本科教育项目、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合作举办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等1100余个本科教育项目。
适合哪一类学生申请?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疫情下应运而生,以下学生适合申请:
①高中生或本科生: 国内高中生,或已经拿到国外大学Offer或就读国外大学,从国外转到国内学习。
②预备考研本科生: 本科生国内或国外大学在读,原计划攻读海外读硕士,现计划就读国内合作办学硕士。
一、西交利物浦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中文简称“西浦”,英文简称“XJTLU” )是经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准,由西安交通 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于2006年共同创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校园位于“人间天堂”苏州。
西浦设有45个本科专业、39个硕士专业和16个博士 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建筑、城市 规划与设计、人文社科、影视等学科体系。目前注册学生18500余名,包括硕博士研究生2000余名。西浦学生和教师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构成多元活跃的国际化社区。
建校以来,西浦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被誉为“中外合作大学的标杆”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路者”。
大学特色
1、传承与融合
西浦融合中国教育重视理论和基础的特点,采用英国严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借鉴美式教育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特征,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导向型学习能力的培养。
2、卓越师资
西浦按照世界知名大学标准全球选聘师资, 现有教师1000余名,其中超过90%招聘自海外。西浦聘用国际顶级教育猎头公司面向全球选聘高端人才,专业课教师大都拥有国际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和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
3、海外交流
西浦本科生可选择2+2模式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完成学业,也可选择大学与众多世界名校合作开展的学生交换项目。此外,西浦还加入了全球学术联盟IES Abroad下属的海外学习基金会(Study Abroad Foundation),为学生提供众多全球范围内的高水平海外学习机会。
升学就业
1、毕业升学
2020届本科毕业生中,超过86%选择继续留学深造,其中38.10%进入QS世界排名前10学府,80.36%进入QS世界排名前100名校。其中有7名学生获得直博录取通知书。升学地区日趋国际化,英国虽仍为主要升学目的地,但前往美国、澳大利亚等升学国家比例增长很快。
2、毕业就业
从2020届已就业并提供就业信息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看,民营企业占比70.79%,与去年相比有大幅提升,其中包括蔚来汽车、字节跳动、雨润集团等知名企业。国有企业占比12.38%,其中包括国有银行、国家电网、中国邮政等竞争极其激烈的大型国有企业。外资及合资企业占10.89%,其中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西门子、特斯拉等外资及合资企业。
3、就业单位性质
从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的分布情况看,民营企业占70.79%,国有企业占12.38%,外资及合资企业占 10.89%,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占3.96%,自主创业占1.98%。
颁发证书-全日制本科学历文凭
西交利物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监制)
西交利物浦大学毕业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监制)
英国利物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由英国利物浦大学直接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可)
我校不组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学位不与该考试挂钩。
录取要求及规则
1)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在本科分批次的省、市、自治区列入本科第一批次,在本科不分批次的省、市、自治区列入本科批次。在江苏省和广东省试点实行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
(注:录取分数呈逐年递增趋势,2020年文科均分高出本一线55分,理科均分高出本一线75分。)
2)在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择优录取,投档比例控制在各地招生考试院规定的比例之内。对于超比例进档的同分考生,西交利物浦大学将依据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语数外三门总分、外语成绩进行择优录取。当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将依次考虑考生的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语数外三门课程总分、外语成绩做出专业录取决定。
3)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 工作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学生入校后需进行体格检查,凡在体检中弄虚作假或有重大疾病隐情不报 者,一经查实,按有关规定取消入学资格。
4)新生入学后,学校将按规定对考生进行入学资格复审,复审合格者方能取得正式学籍。
5)西交利物浦大学实施专业课全英文教学,大学不设英语单科高考成绩最低线,但希望考生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并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以适应全英文教学环境。
学费及奖学金标准
学费:2021年本科新生学费为每学年人民币88000元;超过专业培养计划的学分按学校学分制实施办法另行收取。
住宿费:大学提供四人间、双人间及单人间供新生选择。根据新生实际所选房型不同,住宿费用为2200元/学年~6000元/学年。
代收费:2000元/学年(含教材费、打印费等,多退少补,退费办法:按照苏价费[2007]423 号文件执行。)
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西浦设立了奖学金计划,在校学习期间表现优异者可获得校内奖学金、政府奖学金、留学奖学金等。
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大学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大学的办学特色包括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8000多名优秀学子正在港中大(深圳)求学。
大学特色
1、学院专业
自2014年成立以来,经过八年的发展,大学学科建设已逐步完善,现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六个学院以及一个研究生院。2022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各学院拟设立的本科专业包括: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金融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拟新增)、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拟新增,替代原有的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心理学、翻译、英语、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生物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临床医学、音乐表演、音乐学(拟新增)、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拟新增)25个本科专业。
2、国际交流
大学注重国际交流和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截至2022年2月底,港中大(深圳)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的境外名校伙伴已超过120所,遍布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超过200个。合作院校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在校学生中具有境外学分学习经历的比例超过60%,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
3、一流师资
大学面向全球招聘,已建立一支具国际水平的师资队伍,截至2022年2月底,已面向全球招聘引进了470余名国际知名优秀学者和研究人员,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5名,图灵奖得主2名,菲尔兹奖1名,各国院士近30名,国家级特聘专家62名,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EEE)。美国工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美国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协会(INFORMS)、国际计算机学会(ACM)等国际知名专业技术协会会士近40名。目前引进的教师100%具有在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是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教书育人热忱的优秀教师。
4、科研实力
大学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信息科学、未来智能网络、生物信息学、新材料和能源科学、国际金融与物流、制药和精准医学等领域已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正在面向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
毕业生去向
截至目前,大学已培养了四届本科毕业生,六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两届博士研究生毕业生。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国内知名高校就率前列。其中,超过70%的学生选择国内外名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选择升学的毕业生中超过70%的毕业生攻读世界大学排名前五十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
截至2021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1年第四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5.52%。其中,继续升学人数为610,占比70.03%;直接就业人数为218,占比 25.03%;创业人数为4,占比0.46%。
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是毕业生首选就业区域。
在第四届本科毕业生中,有176位入职各类性质的企业,其中的71.59%就职于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企业或跨国企业。另有42位毕业生就职于政府机构/事业 单位/科研或其他性质的单位。
颁发证书及录取规则
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颁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
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理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证书,同时颁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学士学位证书。
*退学学生,视具体情况开具写实性学习证明。另外,通过offer to offer方式录取的学生,只有学历学位证书,没有中国分校的毕业证书。
2021年,港中大(深圳)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共录取1308名内地本科生,其中通过普通提前批录取470人,通过综合评价录取802人,外语类保送生28人,艺术类考生(音乐类)录取8人。
港中大(深圳)录取分数线已经连续6年成为广东省内院校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继续名列省内知名高校首位!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生源质量持续提升,理科平均分超过各地一本线146分,文科平均分超过各地一本线93分,绝大多数省市的文科最低录取分排位在各省市考生前1%以内,理科在前2%以内。
2021年,广东、河北、福建、江苏、辽宁、重庆、湖南、湖北8省(市)首年实施“3+1+2”新高考改革,历史类平均超过各地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一本线)88分,物理类平均超过各地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一本线)130分。
作为一所国际化大学,港中大(深圳)录取学生的高考英语平均分高达136分,其中20%的学生英语超过140分。
学费及奖学金标准
学费
2021年及之前入学学生学费:人民币九万五千元
2022年及之后入学学生学费:人民币十一万五千元
2021-2022学年住宿费:人民币一千二百元
奖学金:
为鼓励和吸引内地优秀学生报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本科学士学位课程,2021年大学设立了新生入学奖学金:
全额入学奖学金(人民币12万元/学年)
全免学费入学奖学金( 人民币 9.5万元 /学年 )
半免学费入学奖学金( 人民币 4.75万元/学年)
“励耘” 奖学金( 人民币 3万元/学年)
(注:入学奖学金只于学生在学期间颁发,原则上为期四年,且颁授期不得多于四年,修业期超逾四年上限者亦不会另获入学奖学金。)
同时,所有在校学生(包括已获入学奖学金的学生)如果在校表现优秀,可申请获得学业奖学金,对品学兼优而家境困难的学生,学校依据情况提供助学金。具体要求及执行细则以当年教务部门正式公布为准。
三、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学校所在地:珠海。
合作方:珠海市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外方介绍:
香港浸会大学(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简称“浸大”(HKBU),是位于香港九龙的研究型大学,为教资会辖下八所大学之一。浸大传理学院最负盛名,辖下新闻系在2011年经Asian Correspondent新闻网评定为“亚洲学生心中的全球十大新闻学府”,和榜内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齐名,乃校内招生志愿的前三名。
办学层次与学制:
本科学历教育:4年;颁发中方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外方学位证书。境外博士学位教育:3年;境外研究型硕士学位教育:2年;境外授课型硕士学位教育:1年;颁发境外学位证书。
主要专业:
本科学历教育:工商管理、公共关系学、国际政治、环境科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新闻学、应用心理学、英语、电影学、金融数学、传播学、翻译、财务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电子商务。境外授课型硕士学位教育:会计学、传播学、社会工作与管理。境外研究型硕士、博士学位教育: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与企业管理,经济学,传播学。
师资力量:拥有一支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师资队伍。
教学语言:全英文教学,要求英语单科必须达到110分或以上(满分值为150分)。
学费和奖学金:每学年八万元人民币,住宿费4000元/学年(三人间)。有各类新生入学奖学金、在学奖助学金。
四、上海纽约大学
学校所在地:上海市。
合作方:上海市教委、浦东新区、美国纽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建设。
外方介绍: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简称NYU,是一所位于纽约州的世界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成立于1831年,由18个学院和研究所组成,是全美办学规模最大的私立名校之一,同时还在中国和阿联酋建有上海纽约大学和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该校共拥有36位诺贝尔奖得主超过30名普利策奖得主 ,30余名奥斯卡金像奖得主 。纽约大学较为偏重人文及社会科学,研究生院享有极高声誉。
办学层次与学制:
本科高等学历教育:4年,颁发中方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外方学位证书。外国硕士学位教育:英语为第二语言教育(英语教学)专业2年;互动媒体艺术专业1.2年(14个月);社会工作专业2年;计量金融1年;数据分析和商业计算1年;颁发外方学位证书。
主要专业:
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金融学、经济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字媒体技术、物理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神经科学、世界史。硕士学位教育:英语为第二语言教育(英语教学)、互动媒体艺术、社会工作、计量金融、数据分析和商业计算。
师资力量:由纽约大学全球选派师资。
教学语言:全英文授课。
学费和奖学金:
2018年入学本科生学费:第一、二学年每年人民币120,000元,第三、四学年每年人民币180,000元。根据学生在“校园日活动”中的表现和申请材料给予部分学生奖学金,奖学金设二档,全球典范奖共人民币240,000元,全球菁英奖共人民币120,000元,将按学期分四年发放。
五、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学校所在地:深圳市。
合作方:深圳市人民政府、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简称莫斯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外方介绍:
莫斯科国立大学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大学,在俄罗斯综合排名第一位,全名为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成立于1755年,由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王亲自批准建立。1940年,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莫斯科大学的主要奠基人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大学开始以他的名字命名。
办学层次与学制:
本科学历教育(4年),颁发中方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外方学位证书;硕士学位教育(2-3年)、博士学位教育(3-4年),颁发外方学位证书。
主要专业:
首批本科开设四个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俄语课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学位教育专业: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师资力量:不低于50%的教师来自莫斯科大学。
教学语言:俄语是课堂的基本语言,采用中文、俄语、英语三种语言进行教学。
学费和奖学金:每学年学费为40000元人民币,住宿费每学年1600元人民币。设有新生奖学金等项目。
六、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学校所在地:汕头市。
合作方:汕头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汕头市人民政府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支持学校的设立。
外方介绍:
以色列理工学院一所享誉全球的理工类大学,享有"以色列的麻省理工"之美誉,1925年爱因斯坦来到以色列理工学院,学校正式举行开学仪式。学院位于以色列硅谷海法市,是以色列高科技工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纳米科技、生命科学、干细胞、水资源管理、可再生能源、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物料工程、太空和工业工程以及医学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办学层次与学制:
本科学历教育(4年),颁发中方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外方学位证书;硕士学位教育(2年)、博士学位教育(4年),颁发外方学位证书。
主要专业:
本科学历教育: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学位教育: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师资力量:
全面引进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60%以上的教师由以色列理工学院直接派来,其他教师也按照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标准面向全球招聘。目前到位的教学及科研团队中,外籍教师比例超过90%。
教学语言:教学语言为英语,要求高考英语120分以上(150分总分)。
学费和奖学金:
每学年95000元人民币,住宿费每年1200元人民币。设有校长奖学金(即新生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课外表现奖学金、企业及个人捐助奖学金、国际学生奖学金等奖学金项目。
七、温州肯恩大学
学校所在地:温州。
合作方:温州市人民政府、温州大学、美国肯恩大学。
外方介绍:
美国肯恩大学创建于1855年,其用地由肯恩家族捐赠。校园面积超过1500亩,是新泽西州第三大的公立大学。肯恩大学是新泽西州教师培养质量最优、规模最大的大学,以其成功的国际化教育能力著称,教师多数来自于世界知名学府,他们中不仅有一批理论大家,也有众多在商界取得巨大成功的实战派教育精英。
办学层次与学制:本科学历教育(只有本科):4-5年,颁发中方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外方学位证书。
主要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国际商务、建筑学、心理学、管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资力量:90% 以上的课程从美国肯恩大学引进,90%以上教师由美国肯恩大学选派和全球招聘。
教学语言:全英文、小班化教学,考生英语单科成绩须达到110分及以上(满分150分)。
学费和奖学金:
普通类专业学费每学年65000元人民币/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每学年68000元人民币/人。学校设立新生奖学金和各类专项奖学金。
八、昆山杜克大学
学校所在地:昆山。
合作方:武汉大学、美国杜克大学、昆山市政府。
外方介绍:
杜克大学是美国最顶尖的学府之一,有“南方哈佛”之称。路透社曾公布了全球"高引用"研究员(前1%)名单,杜克大学有32位教授入选,该人数在以入选研究员所属的主要机构(Primary Affiliations)的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四,仅次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办学层次与学制:
本科学历教育:4年,颁发中方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外方学位证书。硕士学位教育:1-2年;博士学位教育:4-5年;颁发外方学位证书。
主要专业:
本科学历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化学(070301H)、全球健康学、环境科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历史学。硕士学位教育:1. 全球健康;2.医学物理学;3.管理学;4.生物伦理学与科学政策;5.环境政策;6.视觉与媒体研究
师资力量:主要由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及昆山杜 克大学全球聘任的教授组成。
教学语言:采用英文授课。学校将通过申请材料评估申请人的英语写作能力,并通过“校园日活动”来评估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
学费和奖学金:每学年16-18万人民币,根据自主综合评估成绩颁发奖学金,最高可覆盖四年全额学费。
九、宁波诺丁汉大学
学校所在地:宁波。
合作方:浙江万里学院、英国诺丁汉大学。
外方介绍:
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简称UoN),被称为“诺大”,建于1881年,位于英国英格兰诺丁汉市,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诺丁汉大学是世界百强名校,英国“常春藤联盟”罗素大学集团成员,M5大学联盟创始成员、Universitas 21创始成员、米德兰兹创新联盟创始成员和Sutton Trust 13成员。
办学层次与学制:
本科:4年,颁发中方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外方学位证书。硕士:全日制1年或2年;在职2-4年。博士:全日制3-4年;在职4-6年;颁发外方学位证书。
主要专业:
本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财务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英语、传播学、机械电子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硕士博士专业:与本科相类似。
师资力量:
宁波诺丁汉大学将国际先进的教学方式引入国内,是中国第一所普及小班化全英文课堂和导师制度的大学,核心教师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其他教职员工则按照英国诺丁汉大学用人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招聘。
教学语言:全英文授课,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15分(满分150分)。
学费和奖学金:每学年90000元人民币,住宿费每学年3000元人民币。并为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设置了各类入学奖学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北京时间10月10日,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本·伯南克、道格拉斯·戴蒙德和菲利普·戴维格,“以表彰他们对银行和金融危机的研究”。他们有哪些经济研究理论?会带来什么影响?国是直通车综合官方和专家权威观点,推出“十问十答”:获奖者是谁?国是直通车:今年的三位获奖者为本·伯南克、道格拉斯·戴蒙德和菲利普·戴维格,均为美国人。其中,本·伯南克曾任美联储主席。被表彰的经济学理论是什么?有哪些社会影响?国是直通车:三人获奖被表彰的是其对银行和金融危机的研究。1983年,刚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不久的道格拉斯·戴蒙德就与菲利普·戴维格共同研制Diamond-Dybvig银行挤兑模型,从博弈论均衡的角度,论证了银行机构的脆弱性和银行挤提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在经济学界一鸣惊人。此后30余年,戴蒙德对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监管和宏观审慎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思考。而作为经济史学家,伯南克对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时代有着深刻研究,并贯穿其整个学术生涯。他在2006年2月接替格林斯潘出任美联储主席后,很快就迎来了复杂的金融海啸冲击。伯南克将理论研究应用到危机应对中去,可谓学以致用的典范。获得多少奖金?与去年比有没有增加?国是直通车: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将总共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642万元人民币),与去年持平。按照规定,如果两人获奖,奖金将平均分配。如果三人获奖,颁奖委员会将决定如何分配奖金。以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如何使用奖金的?国是直通车: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支配奖金的方式“五花八门”。2003年获奖者、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在纽约哈德逊河谷买了一幢别墅,用奖金付了首付。199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奖金可谓花得令人“哭笑不得”。卢卡斯1989年办理离婚手续时前妻提出,若卢卡斯在1995年前获得诺贝尔奖,她要分得全部奖金的一半。最终,卢卡斯巨额奖金的一半分给了前妻。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哈特曾透露,他将这笔奖金在银行存了起来。同样把钱存起来的还有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但他的遭遇颇为不幸。皮萨里德斯向媒体表示,自己将约33万美元奖金存入了塞浦路斯的银行账户,可没想到塞浦路斯在2013年爆发了金融危机,这笔存款也因此所剩无几。诺奖奖金高,税率也不低。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爱德华.普雷斯科特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戏称,对于奖金的处理,他和妻子很“大方”,约一半奖金都以税收形式上交给国家了。有多少学者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哪个国家最多?国是直通车:截至2022年10月10日,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共颁发了54次,共有92人获奖。在所有获奖者中间,约80%拥有美国国籍,其次为英国、法国和加拿大。从数据来看,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朋友圈”中,欧美经济学者占据重要地位。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学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并非因为诺奖组委会有国别歧视,而是因为美国在现代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确实位居前沿。有多少女学者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她们有哪些经济学理论?国是直通车:在上述92位诺奖经济学奖获奖者中,有2位是女性,占比仅为2.17%。在6个诺贝尔奖项中,这是女性获奖人次最少的诺贝尔奖项。她们分别是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艾丝特·杜芙若,以及在2009年凭借对经济治理尤其是公共经济治理方面的分析而获奖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为表彰“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杜芙若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当年与她一同获奖的还有其丈夫阿比吉特·巴纳吉。两人曾合著《贫穷的本质》一书,围绕全球贫穷人群身上具有共性而又最基本、最耐人寻味、最接地气的实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比如,“为什么穷人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为什么穷人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等。奥斯特罗姆被中国学术界所熟悉,是因为其著名的公共政策著作《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书中针对“公地悲剧”“囚徒理论”和“集体行动逻辑”等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从小规模公共资源问题入手,开发了自主组织和治理公共事物的创新制度理论,为面临“公地选择悲剧”的人们开辟了新的途径,为避免公共事物退化、保护公共事物、可持续利用公共事物从而增进人类集体福利,提供了自主治理的制度基础。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关注领域和评判标准有哪些变化?国是直通车:从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以来,1970年至2000年之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主要关注的是货币理论、资源分配、帕累托最优理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理论问题。进入21世纪后,获奖者研究领域从纯经济理论变为与人口、贫困和福利等息息相关的社会经济议题。特别是近十年来,获奖者研究的问题越来越看重经济实践与政策导向性。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认为,过去,诺贝尔经济学奖本身评奖标准比较“学院派”,更注重理论上的突破,比如论文被引用次数过去一直是业界预测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标杆”。近年来,打破学术和现实之间的藩篱,注重对现实某一问题的解决,似乎成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判标准的一个新趋势。朱宁提到,近来,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跨界结合”,也正在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门选项。过去几年里,契约经济、扶贫和其他社会学科的研究,纷纷“榜上有名”。哪些大学获奖者最多?国是直通车:据不完全统计,除去最新公布的三位获奖者外,有超过95%的诺奖得主来自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经梳理,芝加哥大学贡献最多,有16名诺奖得主来自该校;随后为麻省理工学院的8位获奖者;接着是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两所高校分别有7位获奖者。诺贝尔经济学奖是怎么来的?与诺贝尔有什么关系?国是直通车: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发明家、企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自1901年开始颁发。但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不是由诺贝尔本人设立的,其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1968年,在瑞典中央银行成立300周年之际,其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而专门设立了“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该奖也被普遍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69年开始受命负责评选该奖项。该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根据与其他5个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相同的原则颁发,地位与另外5个奖项相同,在每年9月至次年1月底接受推荐,从每年2月1日起进行筛选和审定,每年10月公布。中国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经济学家是谁?国是直通车:几乎每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时,上述问题都会被提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中国籍经济学家或华裔经济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越来越高,主流期刊上发表研究中国现象的文章越来越多,到那时很可能会有人得到诺贝尔奖,但可能是自己学生或学生的学生那一辈的事情了。业界普遍认为,最接近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中国人或华人经济学家包括蒋硕杰、杨小凯、张五常、林毅夫。1982年,蒋硕杰成了首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华人经济学家。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方法和理论,他曾在2002年和2003年两次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上述两位都算得上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张五常则在1991年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却被邀请的经济学者,现场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责编:陈玉尧
审核:李震
总监:万军伟

发布:2023-08-23 19:50:27
分类:留学知识
点击:1000
作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澳大利亚在诺贝尔奖中的表现,包括历史上获奖数量、领域分布和影响因素等。通过对不同角度的论证,从历史、教育、科研投入、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探讨澳大利亚在诺贝尔奖中的成就和挑战。总结指出:澳大利亚在诺贝尔奖中的表现尚存差距,未来应加大投入力度,优化科研环境,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竞争力。一、历史上澳洲获得诺贝尔奖的数量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澳大利亚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等领域中都有获奖者。截至2021年,澳大利亚已有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6位为科学家,8位为作家,2位为和平奖获得者。1. 物理学领域:澳大利亚在物理学领域获得了3次诺贝尔奖,分别是威廉·布拉格和威廉·劳伦斯·布拉格父子以及亨丽·布鲁克斯·爱登堡。他们的科研成果在光学和晶体学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2. 化学领域:澳大利亚共有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化学领域取得突破,分别是约翰·康斯坦丁·威尔士、马克·奥尔森、哈里·库罗德·沃特森和托马斯·鱼。他们在有机合成、催化剂和结构研究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3. 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澳大利亚获得生理学或医学领域诺贝尔奖的人数最多,共有6位。其中包括露西·温塞尔·摩尔、弗兰克·麦克法兰·伯恩斯、彼得·道尔福斯、爱德华·多尼斯、巴里·马歇尔和伊丽莎白·布莱基-库宁。他们在免疫学、受精和感染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4. 文学领域:澳大利亚共有8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包括帕特里克·怀特、马尔科姆·弗雷泽、戴维·乔恩斯、格赛尔·伍德、约翰·科茨、正冈子规、弗朗西斯·帕尔考普以及维迪亚·纳伊帕尔。他们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体现了澳大利亚文化和文学的多样性。5. 和平奖:澳大利亚有两位和平奖获得者,分别是倪君洪和特姆皮·拜路克。他们在推动和平和人权领域做出了重要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二、澳大利亚获得诺贝尔奖的领域分布澳大利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涵盖了不同领域,其中以生理学或医学领域获奖的人数最多。这一现象与澳大利亚在医学、生物学和免疫学等领域的研究实力密切相关。其次是文学领域,澳大利亚的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多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相对而言,澳大利亚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方面的获奖数量较少。这可能与澳大利亚在科研投入和重视程度上存在差距有关。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取得诺贝尔奖需要对基础研究有深入的理解和突破性的贡献,这需要更大的科研经费、设备和人才支持。总体而言,澳大利亚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在文学和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却有较高的表现。这显示出澳大利亚在人文和医学科学方面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三、澳洲获得诺贝尔奖的影响因素澳大利亚获得诺贝尔奖的数量和影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是几个可能影响澳大利亚获奖数量的因素:1. 科研经费和投入:科研经费是支持科学家进行研究和实验的重要条件之一。澳大利亚政府对科研的投入相对较少,这限制了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条件和资源。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可以提高科研水平,增加获奖的机会。2. 教育体系和培养科学人才:教育体系对于培养科学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澳大利亚在科学教育方面做得不错,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科学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一定差距。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科学家的能力是澳大利亚获得更多诺贝尔奖的关键。3. 政府支持和科研政策:政府的科研政策和支持对于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澳大利亚需要制定更加有利于科研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4. 国际合作和交流:科学研究需要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对于澳大利亚的科研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可以提高科研水平,拓宽研究领域。综上所述,科研经费投入、教育体系、政府支持和国际合作是影响澳大利亚获得诺贝尔奖数量的重要因素。澳大利亚应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科研环境,鼓励创新研究,并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提高获奖的机会。四、挑战和机遇澳大利亚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但也有机遇来提高获奖的机会。1. 提高科研投入:澳大利亚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和设备。科学家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才能在研究中取得突破。2. 优化科研环境:澳大利亚应改善科研环境,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制度。促进学术自由和科学家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在研究中追求卓越。3. 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取得科研突破的关键。澳大利亚应与其他国家加强科研合作和交流,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推动科研水平的提高。总体而言,澳大利亚获得诺贝尔奖的挑战和机遇并存。通过加大投入,优化科研环境和加强国际合作,澳大利亚有望在诺贝尔奖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五、总结本文回顾了澳大利亚在诺贝尔奖中的历史和现状。澳大利亚已有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在不同领域的获奖数量存在差距。生理学或医学和文学领域是澳大利亚的优势领域,而物理学和化学领域的获奖数量较少。澳大利亚获得诺贝尔奖的影响因素包括科研经费、教育体系、政府支持和国际合作等。澳大利亚应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科研水平,优化科研环境,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提高获奖的机会。目前,澳大利亚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但也有机遇来推动科研发展。通过加大投入、改善科研环境和加强合作,澳大利亚有望在诺贝尔奖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贝尔奖是诺贝尔生前设立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