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胜利的标志开始的标志

《新文化运动》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文化运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文化运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着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2)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义。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1898年,一个18岁的中国青年到南京参加科举考试,考场里有个考生聚精会神地念着自己的八股文,每到得意处便大喝一声:“今科必中!”这个青年在一旁看得发呆,心想若是此等迂腐之人考中举人得了势,不知会把国家搞成什么样子。从此之后,他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踏上了寻求真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1915年9月,这位曾投身于辛亥革命的志士在上海创办了一本名为《青年杂志》的月刊,不久改名为《新青年》。正是这本杂志高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拉开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序幕,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新文化运动。出示课题。出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为什么称为新文化运动呢?新文化是与旧文化相对而言,是对千百年来的历史沉积而成的封建文化的无情批判。那么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的中国产生这样一场新文化运动呢?首先我们来看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学生们回忆一下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什么?(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师:中华民国成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以后又是怎样做的呢?(出示袁世凯登基、祭孔图片)。这些说明了什么?什么是孔子之道呢?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引导学生思考:尊孔复古是反动的封建逆流,而帝国主义在当时处于先进的资本主义,它们为什么支持尊孔复古?教材中的“对内对外,两无遗憾”是什么意思?  讨论:新文化运动是不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呢?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看影片片断同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口号、代表人物、内容。(多媒体先出示问题,然后播放影片)。  看完影片后,提问: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生回答后投影展示《青年杂志》、《新青年》,并简单介绍。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投影出示陈、李、胡、鲁四位人物。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这四位人物,大家鼓掌欢迎,先请四位做自我介绍。然后我们请这几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这是在《新青年》旗帜下聚集起来的一个生气勃勃的知识群体。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可以概括为四提倡、四反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也就是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反对封建独裁;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强调的是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反对封建愚昧;  陈独秀《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民主” 和“科学”的口号,他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科学?  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  科学:指自然科学及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强调从个人有独立自主权利的观点出发,提倡独立思考,反对依附古人,反对盲从封建权威,反对做习惯势力的奴隶。要求从封建传统下解放人的个性与才能,使其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文章,反对模仿古人,反对言之无物。斗争锋芒直指孔教,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潮流。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提倡民主和科学在今天过不过时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重读新文化运动的主旨。(生齐读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师: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大战后的欧洲人充满了忧虑和悲观,连西方人自己都对自身的文明表示怀疑。世界的形势和国内的现实使国人感到资产阶级思想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是什么事件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呢”?(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声终于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拥有事实的理论,具备了征服人心的说服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决定人类命运的已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让新文化运动有了什么样新的发展呢?  李大钊等人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进入到一个新时期。  新文化运动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生回答。  中国新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第二,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是,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一点一直影响到后来。  我们的先辈们为了救国救民,追求真理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呢?让我们一起来宣誓。  全体起立宣誓:  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当学习和继承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那种勇于探索新思想和超前学习的精神,将民主和科学的两面大旗举得更高更高!我们作为未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应当学习和继承他们那种敏锐的政治眼光、为维护祖国的进步,积极创造新事物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将我们的祖国建设成现代化的强大国家!  让我们为之而努力奋斗吧!老师总结了一首歌谣,帮助同学们来记忆这一课的内容。出示歌谣。  新文化运动歌谣  新旧思潮起冲突,  《青年杂志》运动搞。  民主科学摇大旗,  陈李胡鲁做代表。  十月革命送曙光,  马克思主义响中国。  新文化运动载史册,  人们思想大解放。  《新文化运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讨论、列表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2.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学生高度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本课难点是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孔教。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从以下两个问题思考讨论:①北洋军阀尊孔并且要把孔教定为国教的目的是什么?②尊孔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平等思想有冲突吗?使学生明确尊孔与独裁专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当时西方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冲突,理解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必然会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孔教。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要求,采用六环节教学模式,即“目标定向----自学自练----讨论问难----精讲指导-----练习检测---检查反馈”。通过目标定向,引领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什么?教师通过问题导学,点拨学生自学自练、论疑问难,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精讲点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明确知识点;学练检测,明确学得怎样?课堂上充分体现教师检查、引导、督促激励、评点的作用。  学习方法:  通过明确目标、问题导学,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展示新文化运动的四幅人物图片,问:哪位同学能说这些历史人物?  导入新课: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中国处在了北洋军阀的独裁专制统治之下,中国的前途在哪里?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首的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领导了一场探寻中国出路的新文化运动。  过渡语:(展示《青年杂志》的封面,过渡到本课第一个大问题)  同学们,此图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封面。它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杂志。从第四卷起,《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体诗。《青年杂志》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新青年》的创办  自学指导一  快速阅读课本41页第一段到第三段,回答下列1--3题:  1、新文化运动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兴起的?(同桌讨论)  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孔教。?(各抒己见)(提示如下)  ①北洋军阀尊孔并且要把孔教定为国教的目的是什么?  ②尊孔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平等思想有冲突吗?  教师点拨:  1、A.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2、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在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3、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强调:学生会依据课本回答出以上三个方面。教师指出,这个问题也就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可概括为两句话:一是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二是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为加强理解教材,教师提出问题:  1、课本中的“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是何意思?②改造国民性,当时的国民性又是指什么?(教师简单解释即可)。  2、西方的民主平等的新思想与北洋军阀实行的独裁专制的旧思想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尊孔的目的是实行独裁和专制。所以,新文化运动要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专制统治,就必须把矛头指向孔教。所以,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斗争。  动脑筋:  “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分小组辩论)  教师点拨:  不对。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把孔教作为工具。这是违背民主潮流的倒行逆施,必然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正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集中体现,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的。  自学指导二  快速阅读课本41页第三段和42页第一段,回答下列1--4题: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几个?你能说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标志吗?  2、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和主要阵地是什么?  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阅读42页红体字及四幅图片,想一想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他的哪些精神值得你  学习?  教师点拨: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主要标志是《新青年》杂志的创办。  2、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和“科学”。  强调:“民主”和“科学”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科学?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科学:指自然科学及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提倡民主和科学在今天过不过时呢?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在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为《新青年》杂志。  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有: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学法指导:组织学生“接龙”,当堂掌握“四提倡、四反对”引用语文科关于“反义词”的概念,练习“对号入座”。  4、言之有理即可。精神紧扣着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模范作用。并以此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当学习和继承新文化运动先  驱者们那种勇于探索,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的精神,将民主和科学的两面大旗举得更高,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过渡语:(过渡到新世纪的曙光)  我们一般把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为“四提倡、四反对”,可是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这使得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新世纪的曙光”  自学指导三  快速阅读课本42页最后一段和43页2段,回答下列1--3题:  1、?什么事件的发生,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2、你知道当年引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刊物和文章吗?(组织学生“接龙”),  3、你怎样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提醒学生要一分为二的分析)  教师点拨: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指导学生读42页竖黑体字――摘自《庶民的胜利》。  2、当堂掌握陈独秀及创办的刊物,李大钊及其文章。  学法指导:(强调“钊”字的读音和写法;强调“庶”字的读音和写法。并让学生写一写。)  3、A.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B.缺陷: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各抒己见  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和后期在内容上你认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师点拨:  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活动探究  阅读分析:  有人说:“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只限于文体形式方面的改良。”请阅读下面胡适写的两段文字,在小组里,谈谈你对上述意见的看法。  《新文化运动》教案 篇3  【内容标准】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倡民主和科学、文学革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基础知识。  归纳整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代表人物、主要内容、主要阵地、地位作用等。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内容涉及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学习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文化运动是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弘扬民主与科学,反对传统腐朽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促使人们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树立起民主、科学的意识和信念。  【教学要点】  要点:新文化运动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贡献、主要内容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分析和评价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出示:袁世凯身着古装率百官祭孔拜天的图片。思考:民国初建,身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为什么要模仿封建帝王的样子,忙于祭孔祀天?补充介绍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后迫不及待地从“临时”到“正式”到“终身”总统的简要过程,继而倒行逆施、企图圆皇帝美梦的历史事实。说明袁世凯为维护专制统治,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新课探究】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封建复古思潮泛滥。(袁世凯卖国媚敌,复辟帝制;北洋军阀分裂与混战,使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这是因为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缺乏民主与科学的觉悟。)  2、开始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  5、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或口号):  民主(Democracy“德先生”)和科学(Science“赛先生”)。其实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继续。  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前期: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斗争锋芒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  (2)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7、文学革命  (1)兴起的标志:1917年初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掀起了文学革命,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主要作品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  8、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歌颂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崭新的思想理论武器,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好了思想理论的准备。  9、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性质上,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它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引导人民同封建专制与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③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有了新发展: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④但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新文化运动》教案 篇4  一、课程标准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习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陈独秀创办《新青年》、胡适首创“文学改良”、鲁迅李大钊的代表作  2、过程与方法:自学与同学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国自强、不断求索、勇于实践;客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  三、学习重点、难点、知识点  1、重点:《新青年》的创办;胡适、鲁迅与新文化运动  2、难点: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学法指导:  知识点:  (一)创办《新青年》  (1)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以《xx 》为阵地,高举和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2)新文化运动  提倡xxx,反对xxx;  提倡xxx,反对xxx;  提倡xxx,反对xxx;  提倡反对,斗争锋芒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  (二)文学革命  (1)1917年,胡适发表了《xx 》,随后,陈独秀发表了《xx》,由此掀起了文学革命。  (2)鲁迅是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他创作了《xx 》《xx 》等文学作品,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成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3)“新世纪的曙光”  (4)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xx 》和《xx 》两篇,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5)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它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探索的新出路,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五、课堂训练  1、填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请你把相应的内容填入表中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2、议一议:为什么人们打这场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性质是什么?  3、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主要代表人物有那几位?  《新文化运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如《新青年》的创办、新文化运动的“三提倡,三反对”等;  (2)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发展;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含义;  (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  (4)探究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中,新文化运动对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以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地名、刊物为话题,联系讲解,史料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的能力,培养“论丛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  (2)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在学习中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3)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和多元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和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谈话法,讲述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表格1840年――1912年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复习上节课内容,由此提问:以上各派的救国方案结局如何?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由此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课讲授: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问题1:结合以下图片材料思考新文化运动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兴起的背景分别是什么?  师:多媒体展示三组老照片由学生归纳背景  生: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  政治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另一方面,窃国大盗袁世凯则加紧复辟帝制活动,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  思想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  师:问提2:多媒体显示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兴起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主要阵地、活动基地)  生:(1)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2)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  (5)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此处介绍北大发展历史和蔡元培的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师:问题3:新文化运动开展后提出了哪些内容?  生: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师:提问: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科学?为什么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救中国?  生:德先生: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赛先生: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教师讲解:制度落后,即封建专制制度,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危害,如阻碍社会进步、箝制思想、造成中国的落伍等等。科学技术不发达,迷信思想盛行。历代封建统治者大搞封建迷信,给广大人民带上封建的精神枷锁,进行的精神奴役。)  《新文化运动》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本课选自人教版新编高一历史新教材上册第五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1)从近代反抗史的角度看,它是旧革命的总结、新革命的曙光:它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深刻反思,带来了对封建旧文化的彻底批判,并做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准备。  (2)从近代探索史的角度看,它是旧思想的发展、新思想的肇始: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从师夷长技、君主立宪、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发展到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民主科学;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更加进步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通过本课的'学习,一方面能使学生建立完整的近代思想发展史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对正确认识其发展规律具有关键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新文化运动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李大钊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德育目标:  1、通过对本节历史人物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和学习,那些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挺身而出的人物所拥有的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和热情洋溢的爱国情操。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发扬的精神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族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3、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整个过程,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养成关怀民族、国家、社会的观念。  (3)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所述文化名人的经典著作及其相关内容,得出自己的独到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解读、判断、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以及交往能力。  2、结合对本节内容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是由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历史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辨证关系。  3、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精神实质。  4、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全面评价;归纳近代思想演进。  二、教材处理  1、将教材内容分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影响三部分。  2、补充一些历史原文资料如:《敬告青年》、《狂人日记》、《庶民的胜利》等。  三、教学方法  启发――发现式教学法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课前准备  1、教师设题:  (1)结合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可能性和必然性。  (2)结合材料,深入了解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和李大钊及其著作,将发现所得与教材观点相印证或对教材提出自己的批判性认识。  (3)对新文化运动进行全面、恰当的评价;分析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实质。  2、学生准备:学生按兴趣选择题目,分组查找资料进行研究,得出自己的认识。  第二环节:课堂教学  1、新课导入:导言式导入: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时候,勤劳勇敢的中国人面临的仍然是破败的山河、颓败的经济、失败的革命、衰败的文化……西学东渐过程,由器物而及于制度。然而,桔逾淮为枳,在西方卓有成效的东西,到了中国却是全然不成模样。当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思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深入到文化心理层面,最终形成近代百年的继甲午战争之后的第二次民族反思。  2、新课学习:逐步设疑导学:  背景:  (1)结合以往所学,以史实说明辛亥革命后国家情况一天天坏下去;(历次革命运动的失败。)回想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简单历程;(19世纪60―70年代、19世纪末、一战期间。)西方启蒙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斗争的实质是什么?(阶级斗争。)  (2)从哲学角度,解释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经济决定政治和思想文化;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思想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兴起:  概况: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地区从上海到北京说明了什么?(经济发展、政治中心、容易传播、影响力大。)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的阶级属性是什么?(前期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后期的李大钊等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4)对比辛亥革命前和新文化运动中对西方启蒙思想的利用。(政治、思想方面和系统性。)  (5)陈独秀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是否正确?(不完全正确。本因是中西之间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综合对比。)内容:  (6)根据课前的准备,回答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以及反对的旧道德到底是什么?(资产阶级政治民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封建主义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7)如何全面认识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注意阶级性和辨证的观点。)  (8)概括新文化运动三个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理性分析。(见小结。);发展:  (9)如何认识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介绍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主流、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适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意义:  (10)结合课前准备,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正:思想解放、准备五四运动、宣传社会主义;反:前期结合政治群众斗争、形式主义偏向、资本主义范畴。)  (11)概括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实质。(民主、科学、爱国、求是等。)  3、课堂小结:知识总结:  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对中国社会的美好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导致了巨大的浪潮。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它对以西方先进思想为武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理性批判,但它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的运动,更重要的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它以民主、科学相号召,力图重建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标榜新道德,力图建立新的伦理和价值判断模式;它提倡新文学,力图改造反映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方式。新文化是对千百年来形成的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它体现了以个性解放为核心的近代人文主义精神。作为民主科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新文化运动后来宣传的社会主义思想,终于在中国化之后,引领中国人民走上独立、自由和富强之路。  教材总结: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以任何形式设计本节知识结构  4、反馈实践:作业:  任选以下1题,课后完成小论文:  ①结合以往所学评述中国近代思想的新陈代谢。  ②仿效历史经验,从任意角度就中国当今发展献策。【《新文化运动》教案】相关文章:新文化运动教案01-17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08-25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02-10新文化运动口号01-0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01-0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短的01-01联想的新文化运动 -管理资料01-01初中历史《新文化运动》说课稿范文01-01孔府家酒的“新文化运动” -管理资料01-01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大概于20年代结束,通常没有明确的结束时间。结束的原因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想潮流,新文化运动宣传的资本主义思想已经落伍。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在大陆的影响一直及于1949年左右,其主要成果有三: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了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其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更是主导;在政治上,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关心国事、图存图强的现代人才,同时也形成了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第三条道路”政治势力,对钳制当政者专制冲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贡献。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我经历过多次行业顶级主办的数字化变革,特别不建议主办一上来就像押宝似的选择全面大刀阔斧的变革方案,建议从小做起,以微知著的开展。数字化展览,那先要知道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区别是什么?招展招观肯定是主要动机了,但数字化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需求...
点击进入详情页本回答由SoSee提供
展开全部我们通常将新文化运动分成前期和后期两个时期,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线。 前期是从1915到1919年, 后期是从1919年开始 ,大概于20年代结束,通常没有明确的结束时间。结束的原因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想潮流,新文化运动宣传的资本主义思想已经落伍。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展开全部同意!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25 10:07:15 编辑:加油留学 手机版/什么是新文化运动兴起-2/(新文化运动兴起-2/是(1。/.新青年是什么运动标志 -0兴起-2/《新青年》的杂志是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Start标志新文化运动of兴起随着《新青年》杂志的创办as 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1、 新文化运动的 兴起(1(1)《新青年》(2)陈独秀;胡适③民主;理科(4)《新青年》。新文化运动 of兴起:1开头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3.旗帜: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4.职位:新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等人以西学教育(当时称为新教育)发起的一场反传统、反儒学、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和文学革命运动。2、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兴起 标志、代表人物、口号或高举的旗帜、主要阵地...背景:辛亥革命的失败让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必须进行思想革命才能真正救国。标志: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第二期改称《新青年》)。主要领导人:李大钊、胡适、鲁迅、陈独秀等。内容:①前期:倡导科学民主,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倡导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后期:中国先进分子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从西方投向俄国。主阵地:新青年活动基地:北京大学。旗帜:“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德先生”、“赛先生”):向儒家猛烈开火,宣布“打倒孔家店”。历史意义: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3、 新文化运动的北京, 兴起的 标志,前后期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麽?对后世有何...前期:资产阶级文化晚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影响:动摇封建思想统治,激发人民民主意识→人民思想空前解放→为五四运动做思想准备。成为北大校长的是蔡元培,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了北京。主要内容是关于马克思思想。新文化运动 of 兴起随着《新青年》杂志as 标志的创办。前期主要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提倡民主和科学。后期主要内容:宣传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4、新青年是什么运动的 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新青年》由陈独秀于1919年在上海创办。陈独秀是《新青年》的主要人物,《新青年》是中国近代的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受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许多高级共产党员(如毛泽东)都受到了《新青年》影响。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几乎各种政治思想都是在五四前后通过《新青年》传入或兴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些著名人物,都是在1919年前后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许多革命运动都起源于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1919年前后,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和精神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5、 新文化运动开始 标志新文化运动of兴起随着《新青年》杂志的创办as 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文化运动 of 兴起随着《新青年》杂志as 标志的创办。《新青年》成立于1915年9月。原名《青年》,自卷二第1号(1916年9月)起改称《新青年》。编者是陈独秀。直到1917年,这份出版物完全由他本人赞助。陈独秀成为北大大四文科生后,《新青年》编辑部由上海迁至北京赤子剑胡同9号(即陈独秀家)。李大钊、鲁迅、胡适、钱、刘半农等人都参加了编辑部,成为主要撰稿人。据沈回忆,《新青年》迁京后,成立了新的编委会,由陈独秀、、周作人、钱、胡适、刘半农、沈七人组成。还规定编委7人轮流编辑,每期一人,循环往复。这样就形成了以《新青年》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延伸资料: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以四种主张、四种反对的论述,真正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新颖性”。6、 新文化运动 兴起的 标志是啥( 新文化运动 兴起的 标志是(1。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是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2.《新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9月,原名《青年》。陈独秀成为北京大学大四文科生后,《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转移到北京,并从1918年1月起,《新青年》由陈独秀的个人主编改为粉丝刊物。7、五四 新文化运动 兴起的 标志 新文化运动起始时间:1915年9月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后迁至北京大学)。主要领导人:李大钊、胡适和《新青年》。内容:①前期:倡导科学民主,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倡导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后期:中国先进分子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从西方投向俄国。主阵地:新青年活动基地:北京大学旗帜:“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德先生”、“赛先生”):猛烈抨击儒学,号称“打孔机店”。功能:1,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2.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最近更新
航空专业美国签证不好过美国航空航空航天专业应用要求?美国留学签证通过率不高。去美国签证难吗?美国签证全程签证成功取决于你能否通过面试,美国航空Aerospace专业的申请要求如下:1,所有等级必须符合航 ...... 【经验】 日期:2023-08-25
英国飞瑞士签证攻略图,英国和瑞士签证哪个好办hold英国签证Go瑞士,英国签证完全应用攻略。有了签证信息,就可以去瑞士Resident英国constant办理签证,很简单,英国签证申请完成攻略这篇关于英国签证申请完成攻略的文 ...... 【经验】 日期:2023-08-25
父爱如山,父爱如山是什么意思父爱如山是什么意思父亲的爱很沉稳,厚重,厚重的犹如大山,父亲的爱比山还重,比山还高。父亲的爱如山般的大,坚不可摧的一指保护着幼小的我们!2,父爱如山成语寸草春晖【解释】“寸草”,指 ...... 【经验】 日期:2023-08-25
低龄儿童美国签证,儿童办理美国签证需要什么材料美国留学父母陪同签证如何办理?2.年龄:一般美国高中的最低年龄要求是14岁。陪读美国留学父母签证一般陪读如何办理签证可以采用的形式有:访问学者(J1)、企业高管(L1)、工作签证( ...... 【经验】 日期:2023-08-25
美国签证护照锁住无法预约登录美国签证预约系统,美国签证如何申请预约?USA签证护照如何退回面试请求预约续签后是否退回,是否要求再次面试预约?如果您已经拥有有效的美国签证或豁免签证计划会员护照或加拿大护照, ...... 【经验】 日期:2023-08-25
英国签证好弄吗现在英国签证难吗?英国我现在可以吗签证可以。英国Travel签证好办吗-1签证很简单,稍微懂点英语的都可以在英国政府官网上填写申请表,然后去自己选择的政府,英国旅游签证难吗?1.这一点 ...... 【经验】 日期:2023-08-25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佛山科技学院开设继续教育课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是佛山科技学院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为广大职场人士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课程。该学院依托佛山科技学院强大的师资力量、研究平台和教 ...... 【经验】 日期:2023-08-25
苏州农业职业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933游3和816到的2,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好不好好。1、师资力量雄厚: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级职务的专任教师比例达34.0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 ...... 【经验】 日期:2023-08-2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文化运动胜利的标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