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什么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杨恩兰代表——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党。”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杨恩兰深有感触地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作为一名“90后”,杨恩兰代表将田间地头作为自己的主要科研战场,面向父老乡亲开展植保技术培训指导。“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杨恩兰代表说,我们将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努力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 王新伟)周斌代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将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篇章。”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盐城市市长周斌表示。周斌代表表示,盐城是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城市和中韩产业园地方合作城市,发展前景广阔,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现实短板。要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基本盘,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大总量、做优质量两手齐抓,夯实“稳”的基础,强化“进”的动能,打造更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地标产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周斌代表说,盐城以打造高等级创新平台为抓手,加快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发展步伐。同时,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股改上市企业,组织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推动工业企业以“智改数转”提质增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周斌代表说,绿色生态是制胜当前、赢得未来的重要支撑,盐城生态禀赋独特,兼具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城市。 (经济日报记者 顾 阳)扎西江村代表——铆足干劲奔向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乡长扎西江村说,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斗玉珞巴民族乡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从土路到油路,又从普通油路到标准更高的油路,通往斗玉的路一年比一年好。”扎西江村代表说,现在乡亲们出行更方便了,能更便捷地享受到各种公共服务,各种物资也能顺畅地进入斗玉。水电路讯网通到了家家户户,美丽乡村越来越宜居宜业,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去年斗玉乡农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在腰包鼓起来的同时,大家积极投入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之中,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今年,西藏提出要做优‘旅游+’,补齐短板弱项,丰富产业形态,联动发展高原观光、边境游、乡村游、文化游等,增强了斗玉乡做好乡村旅游的信心和决心。”扎西江村代表说。产业兴则乡村兴,这也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扎西江村代表认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展现出光明前景和勃勃生机。 (经济日报记者 常 理 代 玲)宋海良委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兴则文明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宋海良委员表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也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宋海良委员说,作为一家能源电力企业,中国能建坚定地促进绿色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围绕绿色发展,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能源革命、能源安全,中国能建开展了系统研究和一系列探索实践,全力服务我国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通过多年积累,中国能建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等领域形成了世界领先的设计和建设能力。面向未来,中国能建将聚焦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等“七网”融合发展,全面加快绿色低碳化与数字智慧化转型,系统打造以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为核心的“三新”能建,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经济日报记者 袁 勇)吴城委员——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外部环境挑战、化解重大风险的必由之路。”全国政协委员、国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城告诉记者,“党的二十大对坚持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作为来自民营企业的政协委员,我备受鼓舞。”吴城委员认为,坚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还体现在激发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创造更多有效需求、促进欠发达地区更平衡更充分发展等方面。吴城委员介绍,国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全国许多民营企业一样,搭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逐步发展壮大,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上游攀升,企业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坚持高质量发展可能带来短暂阵痛,但好处是更加明显、更加长远的。”吴城委员说,一是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使企业发展后劲更足、前景更宽;二是促使企业不断练好内功,增强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三是推动企业完善可持续发展架构,切实节能降耗减排;四是提供企业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自觉强化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更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我们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吴城委员建议,坚持生态优先为前提的高质量发展,发挥好资源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同时,坚持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立足自身优势,将企业发展融入到国家战略里去。“我们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努力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奉献国家、造福社会。”吴城委员说。 (经济日报记者 贺浪莎)黄茂兴代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多重危机相互叠加。黄茂兴代表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在吸收借鉴人类现代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现代化模式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式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立足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与创新。”黄茂兴代表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不竭动力,开辟了广阔道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黄茂兴代表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我国牢牢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坚决反对霸权和单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打造了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为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可以为全球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我国始终秉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政策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与贸易便利化条件,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红利将更好惠及全球。”黄茂兴代表说。 (经济日报记者 禹 洋 薛志伟)韩保江委员——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今年我带来了两份提案,一是建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更加聚焦抓好经济建设’,二是建议‘组织召开全国民营经济大会’。”谈到中国式现代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开门见山。韩保江委员认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有“及格线”的,这一及格线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要遵循的现代化一般规律,是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从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实践来看,都基本完成了“四化”。一是工业化,发达国家基本都实现了工业化,现在又开始“再工业化”。二是城市化,现代化国家城市化率基本都达到80%至85%以上,我国还存在较大差距。三是高质量化,无论从产业结构衡量,还是看投入产出中的各种效率等,都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四是富裕化,到2035年,我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做大蛋糕是“硬任务”。我国要完成这“四化”,就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地抓好。韩保江委员表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及格”就行了,中国式现代化呈现的5个基本特征是“高分线”。比如,“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未来要把14亿多人口带进中等发达国家的高收入水平,这个经济发展总量的规模要求和难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再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和效率有时是对冲的,所有现代化国家都没有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难题,我们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绝非易事。再加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如果不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分数”的中国式现代化就难以实现。“我们必须尊重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从中国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做好经济工作,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韩保江委员说。 (经济日报记者 王 晋)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 张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大原则,居首的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毫不动摇在党的领导下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者、推进者和领导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辛探索、付出巨大代价,找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进入新时代,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领导,既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本质要求。党的领导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担负起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重任。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一以贯之、一代一代地接力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目标行稳致远。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凝聚团结奋斗新的磅礴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并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才能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坚定的政治信念。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法治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性质、反映文明社会法治现代化运动规律、确证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法治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习近平法治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逻辑严密,体系完整,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回答了坚持和拓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建立了具有原创意义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逻辑系统,因而是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指南。创造性地论述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社会革命,从中国的国情条件出发,成功地开辟和拓展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分析新时代的伟大社会革命对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提出的战略任务,对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大时代课题进行战略思考,从而清晰地展示了坚持和拓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的战略大视野。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纵观世界法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现代化与法治内在联结、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法治现代化意味着从人治向法治的历史变革过程,反映了国家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就是要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实现从人治型的国家治理体系向法治型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性转变,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总抓手”,构筑一个以法治现代化为基本依托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构想以及法治中国建设蓝图。这一战略构想提出了新时代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两步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开启了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法治中国的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战略目标的提出,不仅意味着法治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而且意味着法治的职能更加全面,法治的体制和机制更加健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已经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机构成要素。创造性地揭示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国情条件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当代中国,作为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从哪里克隆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效仿别人的”。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加强党对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建设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独特的法律文化传统。在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铸造了体现独特民族法律品格的博大精深的法律文化。在当代中国,坚持和拓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有机传承的过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最为深厚的法治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文化沃土。在当代错综复杂的全球化进程中,当代中国的法治发展保持独立自主的法治品格,走出一条中国式的法治现代化新路,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时代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一个世纪以来,团结带领人民独立自主,开拓奋进,成功地开辟和拓展了自主型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构筑了“中国奇迹”“中国之治”的坚实法治基础,展现了自主型法治现代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超越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法治现代化模式,开创了世界法治现代化进程的崭新范例,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方案。创造性地分析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内在动因第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法治新需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新需求不断增长。在新时代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悉心把握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新需求新期待,坚持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否有“获得感”来检验全面依法治国的成败得失,切实解决好法治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第二,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阐发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学说,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精辟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因此,坚持和拓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就必须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公民有序参与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作为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原则,通过多种途径、机制与方式,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开拓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境界注入强劲动力。第三,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法治领域的突出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新时代的中国法治改革抓住法治工作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事关法治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和关键问题,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把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尺度,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法治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有力推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坚持什么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