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银美林 彭日光Merrill Lynch是真金融项目吗?

  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在美国利率上升和美元走强的重压下,黄金市场遭受重创,但有一家银行认为,随着股市在过去一个月面临越来越大的抛售压力,黄金市场将出现转变。  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BAML)分析师团队表示,他们预计在当前环境下,2019年底金价将升至1400美元/盎司。除长期看涨预期外,摩根士丹利最近还披露了对全球最大黄金ETF SPDR的1月看涨期权,其执行价为117美元。  “到目前为止,美国实际利率一直在上升,原因是美联储迅速收紧货币政策,且通胀温和。反过来,美国实际利率上升、美元走强,以及股市波动性减弱,导致今年金价下跌,”分析师们在报告中写道,“然而,股市已经在播撒变化的种子,波动率指数上升最终将迫使美联储放慢脚步。”  美银美林发表上述评论之际,黄金价格周二(10月23日)上涨近1%,而股市全线下跌近2%。尽管金价已脱离高点,但仍接近3个月高点。12月黄金期货最新交投于1236.60美元/盎司附近,当日上涨0.98%。  报告显示,从股市来看,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正出现三年来最严重的月度下跌,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则出现了七年来值得关注的月度表现。  随着市场波动加剧,通胀压力上升,尤其是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推高了油价,黄金也有可能大放异彩。该行指出,制裁可能会导致每天100万桶的石油被挤出市场。  分析师们表示:“我们认为,供应短缺可能导致布伦特原油价格在未来几个月逼近每桶100美元。原油价格进一步承压,将加大通胀上行压力。”  美联储还表示,美国劳动力市场趋紧和经济强劲应会推高国内通胀,令全球通胀状况雪上加霜。分析师们指出,通胀上升意味着实际利率将维持在低位,从而降低黄金的机会成本。  最后,该行补充说,美国不断增长的债务和赤字可能会对年底的黄金预期造成“额外的影响”。  “除非近期一些市场趋势发生重大转变,否则金价不会飙升。但我们认为,波动率指数的飙升已经为这种逆转奠定了基础,而随着我们进入2019年,美国贸易和政府预算的双重赤字可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们看来,如果全球市场认为美联储将暂停双重货币紧缩政策,即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和削减资产负债表,那么明年金价可能会迅速升至1400美元高点,”分析师们说道。  尽管美银美林对2019年的金价相对乐观,但他们也认为其预测存在潜在风险。他们指出,如果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明年升至4%,金价可能会陷入困境。他们解释说,更高的债券收益率将意味着美国经济的进一步潜力。  另一个负面因素是新兴市场的进一步疲软,这可能会减少对实物金属的需求。  校对:LINDA责任编辑:张国帅 热门推荐
收起
@@~$$
更多>@@=value.teacher && value.teacher.name$$@@=value.title$$@@=value.publish_time$$
2019-03-21 05:41
来源:
易木文秀
“当一间机构开始走下坡路时,有件事情往往也发生了:它忘了自己从何而来。”
——约翰·柏格,Vanguard基金创始人
这是一个从大到零的故事。
在很多很多年里,以高举“看涨美国”大旗闻名的美林公司,都是华尔街的第一大投行。它带领金融行业从华尔街走向主街,管理的客户资产一度高达2.2万亿美元,拥有超过15000名经纪人。
一切终结于那名黑人CEO。把美林相对还不错的一手好牌输清的斯坦利·奥尼尔,因其非裔身份被视为“华尔街新篇章”的象征。但他没有翻好这一页,反而一把火烧了它。
他蔑视美林的传统文化,驱逐老人,粗莽地进军高杠杆高风险业务,把创始人警告的“负债过高是愚蠢的做法”抛之脑后。奥尼尔眼红高盛的高利润,但在高盛默默减少对抵押贷款的风险敞口时,美林的风控团队被晾在一边。最终房地产泡沫破灭,还未迎来百岁生日的美林,在巨额亏损下卖身美银。
在2019年2月25日,美银美林宣布,将从其部分业务中删除“美林”(Merrill Lynch)的名称,逐步淘汰这一历史悠久的品牌。在这105年里,美林从华尔街走向主街,走向全世界的大街小巷,最终走向了虚无。
美林大事记
1914年:Charles Merrill成立美林公司,Edmund Lynch加入。
1958年:美林公司更名为Merrill Lynch, Pierce, Fenner & Smith。
1964年:美林收购C.J. Devine,成为固定收益证券自营商。
1968年:美林收购Hubbard, Westervelt & Motteley,进入房地产行业。
1971年:美林公司在纽交所上市,同年提出“美林看好美利坚!”口号。
1988年:美林连续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股债承销商。
2006年:美林买下First Franklin Financial公司,大举进军次级抵押贷款市场。
2007年:美林总共进行225亿美元资产减记,当年股价下跌41%。
2008年9月15日:美国银行同意以美股29美元收购美林。
2013年10月1日:美国银行正式解散美林,美林不再作为法人实体存在,商标名称继续沿用。
2019年2月25日:美银美林宣布,从其部分业务中删除“美林”名称。
1914-1938:属于Merrill和Lynch的起家阶段
Charles Merrill,来源网络
1907年:Charles Merrill来到纽约,在一家纺织公司工作。他在曼哈顿23街的基督教青年会里,遇到了正在寻找舍友的Edmund Lynch。这两名刚从大学毕业的22岁的年轻人成为了朋友。
当时的股市只属于一小部分人,管理混乱,内幕交易遍地,普罗大众在华尔街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但Charles Merrill很快意识到了美国金融市场的潜力。他在Burr & Company的债券部门接受了初步的培训。
1914年:当年1月,Charles Merrill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并说服Edmund Lynch加入了公司。美林公司诞生。
Edmund Lynch,来源网络
1915年:公司更名为Merrill, Lynch。美林迅速壮大,并在金融界挣取了良好声誉。一直到1920年代,美林公司都充分享受着经济繁荣的利好。
Merrill持续着自己的理念,希望将当时只属于华尔街的交易推广到大众中。他整理公司资料,印发广告,雇人在纽约城里夜以继日地发宣传资料。1919-1929年间,美林公司承担了约75只股票的发行工作。当时美林就已经是华尔街最会做广告的公司,这也为日后“从华尔街走向主街”打下了基础。
不过Charles Merrill没有放松警惕,早在1928年,他就向客户提示了经济下行的风险,并且频繁减仓。他甚至找到了时任总统柯立芝,不过后者没有听进去。
1929年大萧条来袭时,美林公司已经精简了业务,投资了低风险资产。但在那之前,Merrill都被认为“一定是疯了”。他甚至去看了五六次心理医生,医生告诉他,自己听从了他的建议,“我的账户里已经一只股票都不剩了”。
1930年:美林公司将零售业务(即经纪业务)出售予E.A. Pierce公司,专注于投行业务。买家E.A. Pierce野心勃勃,希望借着经纪萧条收罗一批高质量的证券经纪公司,在未来大赚一笔。
然而和其他经纪商类似,Pierce在大萧条年间挣扎,1939年,Edward Allen Pierce劝说Charles Merrill再次加入零售业务。1940年,美林买下了E.A. Pierce公司,随后再并购了Cassatt和Fenner & Beane两家投行。
1938年:Edmund Lynch病逝,为重组业务、适应法规,美银美林去掉了公司名中的逗号,即从Merrill, Lynch更名为Merrill Lynch。
在美林的前二十年里,Merrill虽然以大胆新颖的作风扬名华尔街,但他在连锁企业的投资要更加出名。而Merrill当时的合伙人Lynch扮演的是“刹车”角色。对于Merrill的大胆想法,讲原则的Lynch往往不予苟同。
在Merrill看来,Lynch是他绝妙的合作伙伴,但Lynch的态度却没有那么热烈。在Lynch逝世前的几年里,他已经淡出了公司的日常业务,甚至鲜少与Merrill沟通。即使Merrill在大萧条前坚决减仓的决定最终被证明是英明的,持反对意见的Lynch也没有表现出一丝谢意。
一直到Lynch去世,渐行渐远的二人都没有修复这段关系,但他们的名字却在大众心中紧紧绑定,直到今天。
告别Lynch,迎来Smith
Charles Merrill和Winthrop H. Smith,来源网络
1940年:告别Lynch,美林公司也启动了新的变革。40年代是现代美林证券的开端。Merrill和Lynch的时代过去了,Merrill和后来的合伙人之一的Winthrop H. Smith携手实现了“从华尔街走向主街”,这也是美林公司上世纪初最大的贡献之一。
可以说,虽然美林公司的名字由“Merrill”和“Lynch”组成,但对美林公司真正影响深远的,是Merrill和Smith。后来挂在美林董事会会议室里的,也是Merrill和Smith的肖像。
1940年起,美林开始发布公司年报,成为当时的先驱者。美林不是第一个发布年报的公司,却是第一个把年报制度的影响力传播开来的公司。当时的亏损逼迫美林调整人事、改变佣金制度,但也为其挣得了良好名声,其奖金制度对后来的华尔街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考虑到新近并购了Pierce公司,美林公司又有了新的名字:“Merrill Lynch, E.A. Pierce & Cassatt”。当时Cassatt在美国的知名度更高。15个月后,公司的名称再次改为“Merrill Lynch, E.A. Pierce, Fenner & Beane”,这个冗长至极的名号衍生出了不少绰号,例如“查理·美里尔和他快乐的伙伴们”“失踪人口局”等,《纽约客》当时还调侃,“别问我‘Cassatt’去哪里了”。
从华尔街走向主街
Charles Merrill一直坚信,有必要为广大个人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上世纪40年代起,他的这一愿景终于开始得到大规模践行。
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在1934年成立,当时的美国联邦政府希望恢复人们对股市的信心。尽管经济在复苏,股市也在反弹,但是股票经纪行并没有因此受益。1937年起,纽交所的交易量连续六年下滑。一直到40年代初,公众对股票经纪人仍然高度不信任,50%的民众都认为富人会比穷人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
进入40年代,美林整合了Pierce的零售资源,Merrill前二十年在连锁店的经营经验也派上了用场。Merrill开始发展中产阶级的股票投资市场,提出了“客户利益至上”,一改此前华尔街在大众心目中的骗子形象。美林用年报披露的形式提高信誉,加大广告投入获得知名度,并培训股票经纪人、改变薪水制度,来提供更好的服务。
美林延续了此前的广告传统,并突破了金融界此前古板的信披模式的报纸广告,开拓了软文的形式。Merrill相信,如果人们不了解股市,他们就不会参与到其中来。二战结束后,美林在1946年推出了“如何阅读一份财报”,在1948年推出了“如何投资”。同在1948年,美林在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整版六千字的“关于股票和债券,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这些”,面向大众普及资本市场。
占据1948年10月19日《纽约时报》最后一版的这篇传世广告,来源:《纽约时报》
这一带有教育意义的广告,堪称史上最有名的金融广告。广告发布后美林收到了超过5000份信件,甚至有来信者在信中直言,“我是学经济的,却完全不懂股市。” 二战后新兴的中产阶级因此留意到了美林。在接下来的10年里,这篇文章被重印了3000万份,不断发放给美林形形色色的客户们。
1949年2月,美林旧金山办公司为女性举办了投资研讨会。官方的介绍提到,在研讨会开始之前,超过800名女性排起了长队。
1955年,美林在纽约第71街举办的为期一周的“如何投资”的活动,吸引了超过10万人。美林其后在纽约曼哈顿的大中央总站设立了一个咨询中心,发放小册子。
但是华尔街瞧不上美林的这些努力。他们揶揄着美林“我们人民”的口号,对“从华尔街走向主街”的目标不屑一顾,嘲笑Merrill在他的广告伙伴们身上花了太多时间——他做的一切都是错的。只不过,美林四五十年代的这些努力,真实地奠定了美林在20世纪的规模基础。
同一时期,美林还推动了对现代美国金融业意义重大的一项变革——奖金制度。长久以来,经纪人的酬劳都是通过在每一笔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得到,也正因为这一点,1937年以来交易量节节下滑,一大票股票经纪人没有了收入来源,才会被迫离开这个行业。
美林的Ted Braun提出,经纪人不再收取佣金,而是收取固定的、反映其对公司盈利贡献的工资。这也与“客户至上”的理念更加契合,经纪人给客户提供的建议可以更好地基于客户利益,而不是单纯为了提高交易量。Merrill对此心存疑虑,但Braun成功说服了他。
“Ted躺在他的椅子上,轻松地说,‘这项建议是我所有建议的基石。如果你不接受它,那我们也没什么可谈的了。’”Merrill忆起这件事情时曾如此描述。
“我记得我明确告诉Ted Braun,我不会为一家不付佣金的公司工作。” Merrill坦言,这是Ted Braun给出的最难让他接受的建议但是在1954年,也就是Merrill逝世两年前,他承认,奖金制度是美林所有的政策中最重要的一条。
后·Charles Merrill时代 1956年:Charles Merrill逝世。当时美林已经有122间办公室,5800名雇员,营收8350万美元,利润1800万美元,是华尔街最大(也几乎是利润最高)的公司。 美林已经实现了Merrill的梦想,成为了美国第一个真正家喻户晓的经纪行。当时纽交所的零股交易(少于100股的交易)中,有20%都经手美林。整数股交易中则有12%来自美林。 1958年:美林公司更名为Merrill Lynch, Pierce, Fenner & Smith。次年,该公司的营收创下当时纪录新高的1.3亿美元。这里的Smith也就是Winthrop H. Smith,而这次的这一长串人名,知名度也要更高。 次年起,主任合伙人Winthrop H. Smith出任首席执行官。 1960年:美林开设了在伦敦的第一间办公室,四年后开设了在东京的第一间办公室。在新任CEO Michael W. McCarthy的带领下,60年代,美林公司开始了业务多元化和国际扩张,增加了20个海外办事处,尤其专注于欧洲业务。 1971年:美林在纽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投行。在当年世界大赛(美国职棒大联盟举行的总冠军赛)的转播期间,美林打出了那句著名的标语:“美林看好美利坚!”(Merrill Lynch is Bullish on America !)与之对应的美林著名的蓝色公牛标志在1974年面世,即使是在2019年美银宣布将淡化美林商标后,这个公牛的标志还在持续沿用。 1971年,Donald T. Regan就任美林CEO。一直到Regan就任,后Charles Merrill时代的美林和原来的美林区别仍然不大,美林延续着零售业务主导的风格,借助强大的广告和对员工的培训,继续扩大在中产阶级中的影响力,并扩展到了海外。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林 彭日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