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银美林和美林的区别Merrill Lynch是真金融项目吗?

在2008金融危机顶峰被美国银行收购、2013年被取消了法人实体存在、曾经资产管理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的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存在的痕迹越来越淡,着实令欧美金融人唏嘘。据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美国资产值排名第二大的银行美国银行(交易代码BAC)宣布,将从交易和投行部门移除“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品牌。“美林”(Merrill)的名称将只出现在美国银行最大的财富管理业务部门,商标Logo仍保留现有的标志牛。而与企业客户对接的部门改名为“美国银行”,投行和交易业务改名为“美国银行证券”(BofA Securities)。此前,上述去掉“美林”品牌名的部门统称为“美银美林”(BAML)。此外,美国银行还会逐渐在历史中淡出“美国信托”(U.S Trust)这个品牌名称,为超高净值客户提供的服务将统一称为“美国银行私人银行”。美国银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已经开启了一项为期多年的广告活动,以突出这些改变,去年11月美国银行还发布了新的企业标识(logo)。据最先披露这一消息的《华尔街日报》分析,“美国信托”和“美林证券”这两个美国银行业中最引以为豪的品牌逐渐寿终正寝,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特别是美林证券这个曾经名震全球的品牌,将不再出现在美国银行的投行、全球市场和资本市场等多项重点业务中。在金融危机收购陨落巨头后上任的美国银行CEO Brian Moynihan,肩负着整合多个被收购部门业务和文化的重任。由于没有在美银股东投票收购事宜之前披露美林证券已经积累的大量亏损,美银在收购美林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巨额亏损。美银在2014年的营收比2010年Moynihan上任之初下跌了24%,远远落后于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等竞争对手,直到近期才业绩好转。今年1月中旬发布的2018年四季报显示,美国银行当季净利润创下7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大增208%。FICC业务营收虽同比下滑15%,但略好于华尔街同行。当日股价收盘大涨7.16%,报收28.45美元,创2018年11月5日以来最高。CEO Brian Moynihan曾表示,创纪录的利润得益于多个部门协同合作,“我们会持续整合公司,继续十年前开启的道路。”分析指出,将“美林”品牌回归金融危机后收购的核心业务本源——财富管理,以及去掉美国最古老信托“美国信托”的名号,是美国银行“一个公司”(One-Company)策略的一部分,意在更为紧密地连接银行内部的多个业务和品牌。分析:逐渐淡去的品牌,曾是好几代金融人的记忆据财经媒体CNBC介绍,当时还是美国资产值第一大的美国银行于2006年从嘉信理财手中、作价33亿美元购买了美国信托这个品牌。美国信托成立于1853年,是美国第一个信托公司,后来成为美国有钱人精英的代名词:其创始人包括19世纪末美国最大的零售商和批发商Marshall Field、时任纽约州副州长Erastus Corning和时任纽约市长Joseph Lawrence,早期客户包括“镀金时代”(Gilded Age)的大亨William Waldorf Astor(华尔道夫酒店建造者)和Oliver Harriman等美国史上最富裕家族的传人。美国信托当时也称自己是最大和最受尊敬的财富管理公司之一。美林证券早年与如今高盛之盛名不相上下,曾被称为“美林妈妈”(Mother Merrill)。据行业垂直网站onwallstreet.financial-planning.com介绍,在美林证券前掌门人、里根时期财政部长Don Regan等人的带领下,美林证券一直以“强大的企业文化”著称,并在财富管理方面深耕细作:虽然很多竞争对手都通过收购实现了增长,但美林证券主要依靠有机增长(organic growth),只收购了精品投行White Weld和小型区域经纪公司Advest。美林证券的大多数财富管理顾问和分支机构的经理都是从一个共同的培训项目中毕业,这个项目培养了强大而自豪的文化,很多顾问提到美林证券便冠以“美林妈妈”之称,还有人说自己流的血液都是美林证券的“logo蓝”。美林证券将银行产品引入经纪业务,最著名的是现金管理账户。美林证券为其顾问提供最先进的技术、贷款能力(早在任何银行关系之前)和标志性的广告活动,这令公司客户忠诚于所属的顾问机构,而不是顾问本身。另据梳理美国五大投行兴衰历史的图书《金融之巅》介绍,在整个战后时期和50年代的牛市中,美林是创新和金融信息的普及者。该公司在大中央车站投资建造了一个永久性信息中心,发布提供各种各样的教育小册子和广告,题目是“大家应该知道这只股票和债券业务”,甚至赞助为妇女举行的投资研讨会。这些新的想法使美林成为当时最有名的投资公司:1959年美林成为大型华尔街公司并购业务中的老大,并达到当时创纪录的盈利1300万美元。20世纪60年代,美林开始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1964年收购了全国规模最大,在政府债券这个市场最负盛名的C.J. Devine公司。公司还进入房地产融资、资产管理、经济咨询等领域,并增加了20个新的海外办事处,1964年成为第一家在日本成功登陆的美国证券公司。在Don Regan担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期间,他引导美林开展雄心勃勃的多元化方案,目的是把美林打造成"一站式投资和房地产规划的机构"。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据人民网援引《国际金融报》,美林证券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时又一折翼的巨头,当年9月被美银以约440亿美元的总交易额收购:在被美国银行收购五年后,99岁高龄的美林证券还是没能彻底“康复”。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美林证券有620亿美元长期债务。8月20日,境外媒体援引美银向美国监管机构提交的文件称,美银最快会在今年第四季度解散美林证券,日后“美林”的品牌只会用于零售证券及投资银行等业务。这意味着,届时美林证券将不再作为法人实体存在,只是美银旗下一项分支业务品牌而已。美林证券曾属“豪门”。资料显示,美林证券创办于1914年,随着上世纪50年代全球扩张的趋势,美林扩张步伐加快,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拥有1.7万名财务顾问,在墨西哥、法兰克福、巴黎等43个美国以外的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旗下所管理的客户资产总值达1.7万亿美元,还持有全球最大投资管理公司之一贝莱德美林投资管理近一半的股权,其管理资产总值约1万亿美元。虽然美林证券被收购近11年,在2013年解散法人地位前,作为美国银行的全资附属机构早就度过了磨合期,因此,被美国银行后续的业务范围重新划分与界定影响并不会很大。但“美银美林”和“美林证券”这两个全称的消逝,不免令人唏嘘。按照CNBC的说法,Smith Barney和贝尔斯登等叱咤一时的巨头在金融危机后都被收购,这些传奇品牌都逐渐消失,只有美林证券的名字仍被使用,提醒人们昔日的辉煌和美国金融的历史。而从周一美国银行的最新决定开始,“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终于作古了。美国银行周一盘中最高涨1.8%,最高触及29.59美元,接近1月28日所创的年内新高;较去年圣诞平安夜“大屠杀”跌至的52周新低22.66美元累涨30%,进入技术性牛市区间。
原标题:美银美林同意支付4千万美元和解金 了结经纪人欺诈指控据相关文件和知情人士透露,美国银行-美林已同意支付4000万美元的和解金,以了结涉及一名前经纪人的“欺诈”指控。这是至少十年来针对类似指控的和解金额最大的一笔。消息人士称,和解协议的收款方是罗伯特-莱文(Robert Levine),他曾是网络设备制造商Cabletron Systems的联合创始人。消息人士表示,在美林决定和解之前,此案已进入仲裁小组的最后听证会。另一宗诉讼也在审理中,涉及同一家经纪商,同样要求赔偿约4,000万美元。FINRA的BrokerCheck称,涉案的客户经理为查尔斯-基纳汉(Charles Kenahan)。该指控是2018年3月提出的,指控称“2012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基纳汉对其提出的投资建议不合适、频繁交易且出具虚假描述。”这种做法通常被称为炒单。根据BrokerCheck的报告,基纳汉于2007年开始在波士顿的美林工作,上周被公司解雇。FINRA仲裁不是一个公共论坛,而是作为诉讼或调解的替代方案来解决争端。在这起案件中,美林在最终听证会后决定和解。记者无法立即联系到基纳汉和莱文置评。第二起投诉证券诉讼及咨询集团创始人兼负责人克雷格-麦卡恩表示,FINRA的BrokerCheck系统数据显示,这是过去10年逾2.9万人中涉及个人索赔金额最大的一笔和解金。在BrokerCheck报告中的还有两项关于基纳汉的未决仲裁请求,其中一项涉及4200多万美元的索赔。据知情人士透露,该诉讼是由新罕布什尔州前州长克雷格-本森(Craig Benson)提起的。本森与莱文是Cabletron的联合创始人。美国金融业监管局的一份公开披露文件称,本森指控基纳汉做出了类似令人不安的违规行为。该仲裁案件于2018年2月提交给FINRA,目前正在审理中。本森拒绝对CNBC置评。FINRA没有回应置评请求,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发言人也拒绝置评。曾经是思科竞争对手的上市公司Cabletron的年收入一度超过10亿美元。1998年,它被另一家私人公司收购。
热门推荐
收起
@@~$$
更多>@@=value.teacher && value.teacher.name$$@@=value.title$$@@=value.publish_tim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银美林和美林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