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北方文艺复兴佛兰德斯画派家独创鸟瞰视角的世界风景?


豆瓣社区
搜索:
搜索你感兴趣的内容和人...
快速注册
我的2018年度读书报告
163.7万次浏览 · 2303篇文章
查看话题 >
志大无胸
2018-12-23 22:23:13
作为一个阅读障碍者,别人的年终总结都是今年读了几本书,我是今年读了哪本书。好在今年终于看完了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这本书真的很厚啊。为了能尽快看完这本巨著,我斥巨资买了平装版和便携版两本!费这么大劲看完的,怕自己转眼就忘了,还是做一下读书笔记吧。看完最大的感触是——艺术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贡布里希按照编年顺序,从史前期(B.C. 15,000年)开始,经历埃及艺术、希腊艺术、罗马艺术、中世纪宗教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一直跨越到二十世纪,介绍了西方美术史(主要包括建筑、雕塑、绘画)。看完这本书,也会对西方世界的发展历史有初步的了解。
1. 艺术的起源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画,是在法国Lascaux,公元前15000年-公元前10000年左右的洞穴壁画。史前期(冰河纪)原始民族对绘画的用途跟图腾信仰、宗教仪式有关,猜测在洞壁上描绘动物可能出于威慑、迷信、捕猎需求等。让人惊讶的是,那个时候人类已经能把动物画的如此惟妙惟肖了。2. 埃及艺术埃及绘画已经形成了特定的方法 (Egyptian Methods),他们认为绘画不是立足于一个特定的时刻或眼睛看到的一瞬间,而是立足于画家所知道的一个人或一个场面所具有的全部东西。3. 希腊艺术,罗马艺术这也是理性开始觉醒的世代,希腊城市居民开始怀疑关于神祇的传说,科学和哲学开始觉醒。当雅典民主政体发展到最高程度时,希腊艺术也发展到顶峰。比公元前500年更早一些的时候,希腊艺术开始使用短缩法 (foreshortening),希腊艺术家的作品相较于埃及时期,更令人信服;同时,他们要求人体姿势和动态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公元前五世纪临近结束时,艺术不仅服务于宗教和政治了,开始有人欣赏艺术本身。优雅轻松的希腊艺术风格形成,这时期的作品越来越有生命力,类型化的形象和个别化的形象之间取得了巧妙的平衡。随着罗马人征服天下,在希腊化王国的废墟上建立起自己的帝国,他们的艺术风格基本维持了希腊艺术的原状,也有自己的变化——宏伟即罗马 (the grandeur that was Rome),罗马建筑中最典型的是圆形竞技场 (Colosseum) 、凯旋门 (triumphal arches) 和万神庙 (Pantheon)。罗马人讲求实际,艺术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力求简单清楚的思想压到了忠实描摹的思想,到罗马帝国衰亡时,艺术家已经不再注重希腊艺术的精美和谐;古代艺术在那一时期衰退了,古典技艺失传了。4. 中世纪宗教艺术311年,君士坦丁大帝 (Emperor Constantine) 确立了基督教会 (Christian Church) 在国家中的权力。在基督教兴起并被接受前,是古代社会,人们供奉或朝拜古希腊的神和古罗马的帝王的雕像;而《圣经》 谴责偶像,所以基督教掌权后,装饰教堂时,基督教徒反对用雕像,但支持绘画。公元六世纪末,教皇Pope Gregory the Great就采用这一方针,认为教徒不识字,绘画可以教导他们(跟东方的经变画讲述佛教故事的作用类似)。基督教兴起后,朝圣运动带来教堂建造的潮流,为了满足教会的这一目的,作品就要尽量简洁直接,于是公元前五百年左右在希腊艺术中觉醒的观察自然的能力,在公元五百年左右又沉睡了。
也有人称中世纪为黑暗时代 (Dark Age,500-1000年左右),这一时期迁徙、战乱、动荡频繁;艺术没有明确统一的风格;大部分保留下来的艺术作品是为宗教思想服务的,还有一部分是贵族和封建君主雇佣艺术家制作并用来装饰城堡的。5. 文艺复兴意大利人认为,罗马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日耳曼部落的哥特人和汪达尔人入侵后,罗马帝国被打得七零八落,到了15世纪初期,要实现伟大复兴;而夹在古典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中间的一段就是中世纪 (Middle Age)。直到13世纪,佛罗伦萨的乔托开启了艺术史的新篇章,他重新发现了在平面上创造深度错觉的艺术,在1305年创作的湿壁画信德拟人像中,使用了短缩法,使用了阴影,这样的画已经消失近千年了。乔托的发现和欧洲北方的技艺相结合,第一次出现了肖像画,产生了第一个自雕塑像(self-portrait sculpture),开始有了写生的概念。(之前是没有写生和肖像的概念的,表现特定人物都是画一个程式化的形象,再加一些表现职务的标志以及名字;写生只用于没有程式化的图样可依的情况下,比如画第一次见到的大象。)设计了佛罗伦萨主教堂圆顶的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不仅是文艺复兴建筑的创始人,透视法 (perspective) 的重大发现也出自他手,他把解决透视问题的数学方法给予了艺术家;马萨乔创作的湿壁画三位一体 (Holy Trinity, 1425-1428)是最早运用透视法数学规则的一批作品之一。尼德兰 (Netherlands) 画家杨·凡·艾克 (Jan Van Eyok) 第一次画出了油画,在以前的蛋胶画法 (tempera)基础上,他用油代替蛋,油画正式诞生了。15世纪中叶,在德国诞生了一项重大的技术发明——印刷术:木刻 (凸版)、铜版 (凹版),印刷术的发明加速了思想交流,保证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成果在欧洲其他地区的传播。6. 盛期文艺复兴三杰李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佛罗伦萨画家)
达芬奇对各方面科学知识涉猎广泛,他认为给艺术奠定科学基础能提高艺术家的地位。他发明了渐隐法 (sfunato) 的画法——模糊不清的轮廓和柔和的色彩使得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给观者留下想象的余地。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佛罗伦萨画家)
无论人物的躯体在剧烈运动中怎样扭动和旋转,轮廓总是保持稳定、单纯和平静。他把雕刻的人物想象成隐藏在大理石石块中,只要去掉覆盖人物的石层即可。梵蒂冈有一座教皇西斯图四世 (Pope Sixtus IV) 修建的小礼拜堂,叫西斯廷礼拜堂 (Sistine Chapel) ,墙壁由波蒂切利等装饰过,但拱顶仍然空白,教皇提议米开朗基罗去画。亚当躺在地上,充满了第一个男子的活力和美丽;圣父由天使负载着从对面飞来。连亚当的手指都没有触及,人类的第一个男子就好像从沉睡中苏醒,圣手一触成为画面的中心和焦点,通过造物手势的轻松和有力让我们体会到全能全知 (Omnipotence) 的观念。
米开朗基罗的最后一件伟大作品是圣彼得教堂的大圆顶,他拒绝这一作品的报酬,认为这是基督教世界最重要的教堂工作,是为上帝的更大荣誉服务。另外,有件关于文艺复兴其中两杰的趣事,佛罗伦萨市曾委托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用佛罗伦萨的历史故事在他们的议会堂墙上各画一幅壁画,两人争强斗胜,但最后都没有完成作品。拉斐尔 (Raphael Santi, 1483-1520)此乃拉斐尔之墓,自然之母当其在世时,深恐被其征服;当其谢世后,又恐随之云亡。
——红衣主教Cardinal Bembo为拉斐尔在罗马万神庙的陵墓撰写的墓志铭拉斐尔实现了用完美和谐的构图表现运动的人物形象;他描绘的人物形象具有纯粹美。“海中仙女伽拉特亚”是拉斐尔为银行家Agostina Chigi的别墅画的,取材于佛罗伦萨诗人 Angelo Poliziano的诗歌,画面表现笨拙的巨人Polyphemus对海中仙女Galatea唱情歌的画面。这首诗也曾激发波蒂切利 (Sandro Botticeli, 1446-1510,佛罗伦萨画家) 创作了“维纳斯的诞生”。7. 威尼斯画派佛罗伦萨艺术家对色彩的兴趣不如素描大,他们很少有人把色彩当主要手段,他们主要用透视法和构图法组织画面;威尼斯画家则不同,他们不把色彩看作完工后的装饰,他们用色彩和光线统一画面。
乔尔乔内的作品《暴风雨》中,未来的英雄母亲被从城里赶到荒野,被年轻牧人发现。这幅画由充满了整个画面的光和空气融为一个整体,风景不再是单纯的背景,而成为真正的题材。画家不是先画人,再把人布置到空间,而是把人和空间想象为一个整体,这一认识像透视法一样伟大。然而乔尔乔内去世太早,未能发挥这一伟大发现,完成此项大业的是提香 (Titian, 1485-1576,意大利画家)。8. 文艺复兴后的危机和宗教改革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在艺术上的成就几乎达到无所不能,之后的欧洲艺术家尝试各种各样的创新,有的甚至显得怪异、造作。南方的艺术家遭遇的危机只是考虑用新手法作画,而北方国家,德国、荷兰、英国的艺术家遇到的危机比意大利和西班牙同行更为现实,他们面临的是绘画是否能够而且应该继续下去的问题。这一危机是由宗教改革引起的,还记得教皇尤利乌斯二世 (Pope Julius II)吗,他委托建筑师Donato Bramante建造新圣彼得教堂,Bramante打算把古罗马圆形大剧场和古罗马万神殿的效果结合起来,于是巨大的经费要求加速了危机到来,教皇推销赎罪券,导致了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表了第一次公开抗议书,宗教改革运动兴起,新教教派形成。许多新教徒反对圣画像和雕像,认为是天主教偶像崇拜的明证,于是画家失去了一部分重要的经济来源。
出生于德国的画家霍尔拜因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 1497-1543) 忠实记录他所见的人物,不加毁誉的表现,认真表现细部,漠视某种传统美。他为了躲避宗教改革的动荡而定居英国,被亨利八世授予宫廷画家,主要工作是为皇室画肖像画。霍尔拜因离开德语国家后,那里的绘画开始衰退,他去世后,英国也是,宗教改革运动后,那里留下的唯一绘画分支就是霍尔拜因建立起的肖像画。全欧洲只有一个新教国家安然度过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危机,那就是尼德兰。艺术家不仅致力于画肖像画,凡是新教不可能反对的题材类型,他们都有过研究。尼德兰艺术家一直被公认为精于模仿自然。9. 巴洛克时期 (Baroque)巴洛克一词最初是后来反对并讽刺17世纪艺术倾向的批评家使用的名称,实际意思是荒诞幼稚,他们认为只有采用希腊、罗马的方式才是正确的,不尊重古典建筑的严格规则就是可悲的趣味堕落,因此把这种风格叫巴洛克。现在巴洛克风格已经没有了贬义意味。意大利巴洛克
自然主义:以卡拉瓦乔 (Michelanegelo da Caravaggio, 1573-1610,意大利画家) 为代表,他不喜欢古典样板,不重视“理想美”,他要的是真实,像他眼见的那样真实。西班牙巴洛克
委拉斯克斯 (Diego Velazquez, 1599-1660,西班牙画家)
委拉斯克斯在马德里的菲利普四世宫廷中占一席位置,他吸收了自然主义的方案,无视陈规旧历,用他的艺术表现对自然的冷静观察,19世纪巴黎印象主义的奠基者赞赏委拉斯克斯超过以往其他画家。荷兰巴洛克:
尼德兰南部一直是天主教的天下,可尼德兰北部省份已经起来反对他们的天主教领主西班牙人,北部富有的商业城市居民大都归附了新教信仰。荷兰新教商人的趣味很像英国清教徒,不喜欢放纵浮华的南部风格,从未接受巴洛克风格。中世纪艺术在英国、德国本来十分繁荣,由于宗教改革,画家、雕刻家的职业已不能吸引本地人,能在新教社会继续存在的绘画分支是肖像画。伦勃朗 (Rembrant Van Rijn, 1606-1669,最伟大的荷兰画家)杨·维米尔 (Jan Vermeer van Delft, 1632-1675,荷兰画家)鲁本斯 (Peter Paul Rubens, 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
当时尼德兰分裂为抗拒西班牙天主教控制的新教荷兰和忠于西班牙的安特卫普统治的天主教的佛兰德斯。鲁本斯就是弗兰德斯画家。到17世纪中期,巴洛克风格充分发展,风格富丽堂皇,具有舞台效果。巴洛克风格发展起来后,所有艺术家通力合作,去创造某种效果,而作为独立艺术的绘画和雕刻在意大利和欧洲整个天主教地区就衰微了。正如意大利的罗马教会意识到艺术的感染力和征服人心的威力,17世纪欧洲的国王和君主也急于显示强权,加紧对人心的控制。17世纪后期最强大的统治者法国的路易十四就极力夸耀王权的辉煌气派,凡尔赛宫就是一座巴洛克式宫殿,是彰显他巨大权力的典范。欧洲的小君主、小修道院都想拥有这样的建筑和艺术设计:内部装潢极尽奢华,没有一样东西是自然正常的,使人觉得置身天堂。在这种放纵奢华之风下,艺术丧失了它们独自的重要性。洛可可风格 (Rococo)
兴起于18世纪初期法国贵族,一种喜欢优美色彩和精巧装饰的时尚,代替了巴洛克时期刚健的风格,表现出一种快乐的轻浮。新古典派或学院派 (the neo-classical or academic programme): 由卡拉奇·雷尼和他的追随者制定,按照古典雕像树立的标准去理想化、美化自然的方案。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反对,另一方面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10.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到18世纪末,1789年法国大革命打破了很多东西,在理性时代,人们对风格的追求产生了不同的质疑,艺术传统中断;同时,传统的作坊学徒方式已经过时,学习艺术需要通过学院学习的方式。艺术家也开始寻求在展览中引人注入的方式以打开自己的知名度,这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是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题材。法国大革命促进了英雄题材的绘画。达维德 (Jacques-Louis David, 1748-1825,法国画家): 达维德是革命政府的官方艺术家,后来沦为拿破仑的御用肖像画家。他创作《马拉之死》的时候,是站在革命的一方的,但后来被拿破仑政府裹挟,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拿破仑英雄业绩和形象的作品。达维德和他的学生安格尔推崇古典时期的英雄式艺术,注重冷静清晰的构图。与之相对的是欧仁·德拉克洛瓦 (Eugene Delacroix, 1798-1863,法国画家),他是革命者中的一员,他不能接受学院派的标准,不认同正确的素描和模仿古希腊雕像的做法,他推崇威尼斯画派,认为色彩比素描重要,想象力比知识重要,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
另外,题材选择的自由使风景画受益,以前风景画家并不被当作真正的画家,18世纪晚期的浪漫主义精神促使这种态度发生了转变。特纳 (William Turner, 1775-1851, 英国风景画家)
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 1776-1837 英国风景画家)11. 巴比松画派、拉斐尔前派、印象派巴比松画派:
1848年革命时期,一批艺术家聚集在法国农村巴比松 (Babizon),用新鲜的眼光去看待自然,画真实的自然,代表人物米勒 (Francois Millet, 1841-1875, 法国画家)。巴比松画派和库尔贝 (Gustave Courbet, 1819-1877)关心真诚,厌恶官方艺术的舞台化造作,使他们最终走向现实主义。拉斐尔前派:
同样的态度驱使一批英国画家走上了大不相同的道路,他们深入思索把艺术引上危险的陈陈相因之路的原因。他们认为,学院派自称代表拉斐尔的传统和所谓高贵风格,那么艺术就是通过拉斐尔之手误入歧途的,把自然理想化和不惜牺牲真实性去追求美的方法正是拉斐尔和其追随者造成的,如果艺术应该加以改革,就必须回到拉斐尔以前的时代,回到艺术家还是忠于上帝的工匠时代,尽力描摹自然。他们自称“前拉斐尔兄弟会”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印象派:
马内 (Edouard Manet, 1832-1883, 法国画家)
马内及其追随者在色彩处理方面发动了一场革命,几乎可以媲美希腊人在形式表现方面发动的革命。他们发现,如果我们在户外观看自然,看见的就不是各具自身色彩的一个一个物体,而是在我们的眼睛里——实际是在我们的头脑里——调和在一起的颜色所形成的一片明亮的混合色。马内最开始抛弃柔和的传统明暗法而改用强烈刺目的对比作画,他记录下来的就是画家一瞬间能看到的东西。
莫奈 (Claude Monet, 1840-1926, 法国画家)
莫奈帮助马内发展了这些观念,莫奈提倡完全抛弃画室,到户外的外光中现场作画。他把一条小船装备成画室,载着他去探索江河景色的情趣和效果。莫奈和他周围的年轻风景画家联合起来在1874年举办了一次画展,其中一幅莫奈的画名为《印象:日出》(Impression: Sunrise),批评家觉得这个标题非常可笑,就把这一派画家叫做印象主义者 (Impressionist),他想用这个名称去表示这些画家不依赖可靠的知识,竟然以为瞬间的印象就足以成为一幅画。于是这个名称就一直称呼下去,很快就失去了原本的嘲弄意味,正如哥特式、巴洛克之类的名称,贬义在现在已经被完全忘记了。莫奈受到特纳的影响,他相信光线和空气的效果比一幅画的题材更为重要,像他的《圣拉扎尔火车站》,莫奈对于车站是人们的聚散场所这一点不感兴趣,他神往于光线穿过玻璃顶棚射向蒸汽烟云的效果。雷诺阿 (Auguste Renoir, 1841-1919, 法国画家)
印象主义画家不仅把新原理运用于风景画,还运用于现实生活场面。他的《煎饼磨坊的舞会》用了速写化的处理方式,如果他画出每个细节,画面反而会显得沉闷且缺乏生气。
德加 (Edgar Degas, 1834-1917,法国画家)
德加对设计和素描法有强烈的兴趣,他的肖像画想画出空间感,画出从最意外的角度去看立体形状的印象,因此,他喜欢取材于芭蕾舞剧院,而不大画室外画场景。他向学院派证明,年轻艺术家的新原理不是跟完美的素描法势不两立,而是正在提出一些只有最高明的素描大师才能解决的新问题。塞尚 (Paul Cezanne, 1839-1906, 法国画家)
印象主义者把坚实的轮廓线解体于闪烁的光线之中,并且发现了色影,这就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怎样才能既保留这些新成就又不损害画面的清晰和秩序?印象主义的画光辉夺目,但凌乱不堪,塞尚厌恶凌乱。塞尚力求获得深度感但不牺牲色彩的鲜艳性,力求获得有秩序的布局但不牺牲深度感,如有必要,有一点是他准备牺牲的,就是“正确性”。塞尚不打算制造空间错觉,他是想表现坚实感和深度感,而且他发现他放弃符合程式的素描法就能达到目的。他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个无视正确素描的实例竟会在艺术中引起山崩地裂,以至于塞尚被认为是“现代艺术之父”。修拉 (Georges Seurat, 1859-1891, 法国画家)
修拉从印象主义绘画方法出发,研究色彩视觉的科学理论,决定用非松散色 (unbroken colour) 的规则小点像镶嵌画一样组成他的绘画。他指望这就能使色彩色彩在眼睛里混合起来,而不失去强度和明度。不过这种点彩法 (pointillism) 的技术去掉了所有轮廓,使形象难以辨识,修拉只能对形象进行根本的简化,比塞尚所曾设想的还要简化,这使他的作品距离忠实描绘自然越来越远,走向了探索富有表现力的图案的道路。
梵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荷兰画家)
虽然书中对梵高和他的作品洋洋洒洒的介绍了好几页,但是我觉得在他的原作面前,一切语言描述都苍白无力,对于他的画一千个人可以有一千种解读,只能感受,没什么好说的。高更 (Paul Gauguin, 1848-1903, 法国画家)
高更在被梵高打了之后,离开阿尔勒,两年之后到塔希提岛 (Tahiti) 寻求简朴的生活。他越来越相信艺术处于华而不实的危险之中,欧洲积累起来的全部聪明和知识剥夺了人的最高天资——感情的力量和强度,以及直接表现感情的方式。他画的题材奇特而有异国情调,还试图进入土著的精神世界,像他们那样观看事物。
塞尚的方法最后导向起源于法国的立体主义 (Cubism) ;梵高的方法导向主要在德国引起反响的表现主义 (Expressionism);高更的办法则导向各种形式的原始主义 (Premitivism)。12. 二十世纪实验性美术包豪斯 Bauhaus
可以用功能主义 (Functionalism) 来概括,其宗旨是只要设计的东西符合它的目的,美的问题就可以随它去。
表现主义 Expressionism
爱德华·蒙克 (Edward Munch, 1863-1944, 挪威画家)
表现主义者对于人类的苦难、贫困、暴力和激情深有所感,他们认为固执于艺术的和谐与美是不老实,古典大师如拉斐尔等的作品显得虚假伪善。表现主义者想正视生活中真实的一面,表现他们对被剥夺权利的人和丑陋的人的同情。表现主义运动在德国找到了最丰饶的土壤,在那里成功激起了小人物对社会的愤怒和仇恨,1933年纳粹党上台,现代艺术遭到禁止,表现主义运动的领导者们被流放或被禁止创作。野兽派 Les Fauves
亨利·马蒂斯 (Henri Matisse 1869-1954, 法国画家)
马蒂斯把眼前的景象改变为装饰性的图案,壁纸的纹样和台布的纹样相互作用,形成主要的母题,窗外的风景也变成图案的一部分,妇女和树木的轮廓也大为简化,以求协调一致。
立体主义 Cubism
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 西班牙画家)
在给一位青年画家的信中,塞尚曾劝告那位画家以球体、圆锥和圆柱的观点去观察自然,他的意思大概是在组成图画时,应该永远不忘那些基本的实体形状。而毕加索和朋友们决定遵循这个劝告的字面意思。各个时期的艺术家都盼望解决绘画的基本悖论:绘画是在一个平面上表现深度。立体主义是一种尝试。当野兽派为色彩的愉悦而牺牲明暗法时,立体主义者走的却是一条相反的路。
蒙德里安 (Piet Mondrian, 1872-1944, 荷兰画家)
蒙德里安企图用最简单的要素——笔直的线条和纯粹的颜色——构成他的作品,他渴望一种具有清楚性和规则性的艺术,能以某种方式反映出宇宙的客观法则。
超现实主义 Surrealist
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i, 1904-1989, 旅居美国的西班牙画家)
许多超现实主义者对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的著作深有感触。弗洛伊德曾说,当我们清醒的头脑麻木后,潜藏在身上的童心和野性就会活跃起来。这种观念使超现实主义者宣布艺术作品不能用清醒不惑的理智来创作 (虽然弗洛伊德本人并不认为超现实主义跟自己的理论有半毛钱关系...),超现实主义者创作大量以梦境为母题的作品。作者最后的观点我很认同——艺术到底是什么?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模仿自然?是表现?是构成?还是什么?其实取决于那个时代的艺术的受众,也就是每一个消费艺术的人,而不是取决于艺术家。另外,在看《艺术的故事》过程中,我也听了蒋勋的《西洋美术史》,可以作为很好的补充。因为《艺术的故事》最后一章对20世纪下半叶的现代艺术的整理比较混乱(因为是随着再版不断增补的);而蒋勋的课对印象派之后一直到现代艺术的介绍很详细,反而对中世纪宗教艺术一笔带过,两者可以互为补充。读书
艺术
绘画回应
转发

收藏
赞赏志大无胸
(北京)
用手绘插画的形式分享我走的路,看的片,读的书,想的事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兰德斯画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