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内斯库的戏剧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荒诞派剧作后西方世界的()

1933年,作家丹尼斯·德·鲁日蒙 (Denis de Rougemont) 在德国纽伦堡目睹纳粹游行。他在拥挤的人群中,看到人们正焦灼地等待希特勒的到来。当元首和他的随从出现在大道尽头时,人群被一种歇斯底里的情绪占据,这种情绪如潮水般蔓延、推进。鲁日蒙对这种谵妄深感惊讶,但接着,如瘟疫般,这种精神错乱式的兴奋感染了他。当他准备好屈服于这种魔法时,某种东西从内心深处升起,抵抗了这一集体风暴。欧仁·尤内斯库对鲁日蒙的这段讲述颇为着迷,他认为,鲁日蒙内心深处的抵抗之力,并非来自头脑,而是来自他的灵魂、他的整体存在。这个故事,是尤内斯库代表剧作《犀牛》的创作灵感。而剧作的另一部分灵感,则来自于作家本人的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笼罩于法西斯主义暗影之下,朋友们纷纷屈服,尤内斯库曾饱受孤立之苦。他将自己写进了《犀牛》,主人公贝朗热是他的分身;人们受到感染,变成犀牛,这一变异是对现实的影射。贝朗热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孤独英雄,周围的其他人物让、杜达尔、波塔尔与贝朗热之间产生矛盾。让认为自己拥有一个清晰的头脑,杜达尔惯用理论解释一切,波塔尔则是缺乏想象力的极端愤世嫉俗者。所有人最终都因太过轻易地将内在的自我拱手让出,而被狂热挟裹而去,变为犀牛。人群因煽动变得野蛮,他们消融自我,共铸新秩序。世界扭曲为“犀牛美,人丑”的一元价值观。仅剩贝朗热一人坚持,坚持作为人的价值。他在剧终呐喊到:(他一边转身面对舞台后部的墙面,墙上固定着犀牛头,一边叫喊着)面对全世界,我要自我防卫,面对全世界,我要自我防卫!我是最后的一个人,我要做人做到底!我不投降!《犀牛》是一部反法西斯剧作,犀牛的绿色皮肤显露了这一点。但《犀牛》针对的是更具普遍性的教条主义问题,而非止步于针对某一精确的意识形态,剧作描画教条主义的恐怖之处及具备的破坏性。其文本拥有随时代不断延展的永恒特质。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随后的冷战的影响,20世纪初的文学与存在主义作家一起走上了社会和政治参与的道路。荒诞派戏剧也试图通过戏剧的形式和内容来诠释这个时代的荒唐事以及由此产生的存在的不适。在尤内斯库——这位与贝克特齐名的荒诞派戏剧之父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秩序的桎梏、物的膨胀、人的异化。他讲述现实的方式古怪有趣,他质疑现实、描述现实的陌生性,其中丛生的,是一个个被秩序埋葬的“我”,以及“我”的挣扎。1934年,尤内斯库受一本英语练习教材的启发,构思了他的第一部戏剧《秃头歌女》。在剧本创作中,他借用了很多阿西米尔方法的短语,教材中那些平常又奇怪,细读之下并无意义的句子令他震惊,也带给了他很多灵感(例如“我的裁缝很富有”这样的句子)。在一次排练中,演员把剧本中的“金发女教师”说成了“秃头歌女”,这一口误令尤内斯库大为惊喜,随后将剧名更为“秃头歌女”。在剧作中,与众人告别的消防队长没来由地说了一句:“噢,对了,那位秃头歌女呢?”史密斯太太应和道:“她总是梳同样的发型!”中产生活图景,是本剧作的创作基底。剧本讲述一对英国中产史密斯夫妻,在家中接待前来做客的马丁一家,其间有消防队长前来敲门。文本几乎没有戏剧冲突。但剧作家仿佛一个顽皮的孩子,用积木搭建一个屋子,特意将门放在窗框上,将床放在屋顶上。例如,马丁夫妇在史密斯家坐定后,便声称互不认识却又似曾相识,两人开始互相交换生活信息,发现都有一个女儿——金发、一只眼睛是白色,一只眼睛是红色,名叫爱丽丝,两人据此确认对方是自己的生活伴侣。但女佣玛丽登台,以独白的形式,断然声称,马丁夫妇并非马丁夫妇。随后登门的消防队长则是前来询问是否有火可灭。《秃头歌女》调皮地讲述一个到处都不协调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中的所有元素皆取材日常生活。剧本在插科打诨逗趣中、在颠倒秩序的过程中,凸显秩序的暗影。更不用说,那些荒诞的情节,本身就有着寓言的力量。为无火可灭而发愁的消防队长——这个乍看之下充满矛盾的组合,是否令我们联想到雷·布拉德伯里笔下的消防员——其职责是纵火而非灭火。尤内斯库大量运用谐音、谚语和人名的挪借,人物在妙趣横生的对话中,上演一个个无法沟通的场面。如果说《秃头歌女》的表达手法较为晦涩,读者初读或许会觉得虽有趣,但对文本主题不甚理解。那么剧作《该娶妻的青年》则更有可能击中我们的内心。这是一场逼婚现场,有趣的是,它的创作形式是芭蕾舞剧。人物没有对话,一切意图、沟通,皆以舞姿来表达。更有趣的是,在父母逼婚成功后,青年宛如一匹小公马,听命于妻子,卖命奔跑,最终开篇显现的那个自我隐匿不见了:青年精疲力竭,跌倒在未婚妻(新娘)的怀里,然后在她膝前、脚下。她十分温柔,抱住他,将他半个身子藏在自己的白裙子里。(……)青年也消失了,但消失在新娘的裙子里。我们再也看不见他,他被吞没了。法国新浪潮旗手戈达尔曾在成名作《筋疲力尽》、《狂人皮埃尔》中塑造游离于社会秩序之外的法国未婚或已婚青年,堪称放荡不羁的挑衅者。他们受到爱情的诱惑,而不幸的是,他们的爱情总是被他们要逃离的社会招安,因此,爱情充当诱饵,青年上钩,最终被杀。《该娶妻的青年》也是在同一个叙事框架内。同时,爱情被婚姻腐蚀,成为中产牢笼的原材料。尤内斯库似乎青睐此剧,在自然主义喜剧《雅克或顺从》(1950年)以及续篇《未来在蛋中或世界应该包罗万象》(1951年)中,他将这个故事进行了再创作,并在原有主题的基础上,引入法西斯主义元素予以讽刺,其政治作家的面貌尽显其中。关于现代社会的权力秩序,尤内斯库着墨颇多:他最具自传性的戏剧之一《职责的牺牲品》直指权力秩序对人的暴力碾压,循环式结局则暗示着秩序本身无限的生命力、自我繁殖的能力。在这之外,本剧的魅力,在于作家设置了一个名为马洛的隐形人物,马洛是警察寻找的对象,至于原因,不明。犹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中的那位戈多。这个人物是文本的麦高芬,他的不露山水为秩序的无限循环提供了条件。事实上,《职责的牺牲品》是一个颇为复杂的作品,作家既将自己本人与父亲间的故事投射于此,又在细节之处,将自己对戏剧创新的思考,借人物尼古拉之口表达出来。而就作品的宏观框架来看,文本既有指涉法西斯,又可将其延伸至更为广阔的权力秩序。警察强迫舒贝尔寻找后者并不认识的马洛,并强迫他进食面包进而更好地寻找马洛:“吞!嚼!吞!嚼吞!嚼吞!嚼吞!嚼吞!”和《秃头歌女》类同,《职责的牺牲品》有着循环的结尾:在警察死后,尼古拉承接了警察的职责——逼迫舒贝尔进食面包,寻找马洛。这一结尾暗示着没有人能逃脱秩序的催眠。物的秩序,是另一股束缚之力,更隐蔽也更厉害。而作为家具——现代生活庸常的载体,是体现物的秩序的绝佳符号。作为现代社会的激进批判者之一,尤内斯库将其作为自身写作的一大法宝,也便不足为奇。在剧作《新房客》中,家具成了第一主角。新房客为每一个家具画了一个圈,最后他看到“由家具构成的圈子不断逼近他。”最终人物被家具吞噬在这个密闭的公寓内。十年后乔治·佩雷克的社会学小说开山之作《物》与这部剧作互相呼应,共同描画这番真实却也荒谬的社会语境。当然,虽说是批评同一对象、剖析同一症结,佩雷克的笔触冷峻、忧伤,泛着物神秘的光泽,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仿佛能听到物活起来后的诱惑低语。而尤内斯库则是一贯的古怪、活泼、戏谑,在夸张的艺术处理中将现实捏成了一个鬼脸。在创作出《新房客》的前一年,尤内斯库在《阿麦迪或脱身术》中,动用象征,将物的秩序以更为强烈的方式表现。阿麦迪在家中杀死了一名男子,这名男子的尸身不断增长,逐渐占据了阿麦迪与玛德琳本就狭小的公寓,令他们的生活偏离轨道。家具杂乱无章地堆积,他们过着权宜之计般的生活。在密闭空间中不断增长的尸体,丈量的不仅是空间,也是时间的流逝。正如玛德琳埋怨丈夫没能及时处理尸体:“……好像咱们真能把丢掉的时间找回来似的!那些白白浪费掉的岁月,始终像铅块一般沉重地压在咱们的心头……” 人物在面对如此可怖的毫无退路时,显露出无力感:尸体以每二十分钟增长十二厘米的速度,快速占据卧室、客厅,大有戳破玻璃窗之势,阿麦迪能做的只是用尺子仔细测量。作为角色的尸体与家具一道搭戏,演出精妙绝伦的压迫感:尤内斯库将《新房客》中人被家具包围和吞噬的窒息感大幅度提高,他腾出一定的空间给这个作为符号的尸体,后者作为不可控元素,以动态方式继续挤压着前者。尤内斯库笔下的这个尸体,是剧作的悬念所在:大家会好奇他到底是谁,又是为何被杀,这一切的答案都会在剧作中段得以揭示。在阅读的后半段,尸体本身逐渐从一个凶杀案的悬念元素变为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符号本身——生活的重担,令人窒息。同时,这个尸体似乎又可以是阿麦迪的心理写照:快摧毁这个公寓以及它所有的一切吧,飞上天,像乘着风筝般,快摆脱这冗长繁杂、臃肿无味的生活吧。尸体这个角色大幅度增加了文本的延展性、无限感。描述秩序之笼之形态,尤内斯库诉诸意识形态、物质主义、现代生活的贫瘠面向。而作为人的“自我”,它们或魂飞魄散,或幸免于难,但都难免一番挣扎。在作家的另一部剧作《淤泥》中,人物在每天如出一辙的生活场景中,螺旋式下坠,以异常纯净的方式聚焦和放大这种个体的挣扎:“他努力攀登。他的双手满是鲜血。我不应该停下来。他不放手,继续,继续攀登。干渴……他一直在攀登。只见他紧紧抓住岩石,他的双脚、满是鲜血的双手的镜头。在越来越高的山中,他面前一片荒芜。我连汗也不出了。干渴吸干了我的喉咙、我的口腔、我的内脏。我的耳朵嗡鸣。我知道我切勿停下。他攀登。他攀登。他攀登。”
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了“2021年4月自考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更多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内容可点击查看自考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试卷及答案汇总。注:不同省份、不同专业的自考历年真题及答案,只要课程代码和课程名称相同,都可参考使用。点击查看:更多自考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试卷及答案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课程代码00534)注意事項: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擇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在(永生的阿芙洛狄式)中,紧接着“永生的阿芙洛狄式,宝座上的女神”的下句是A.宙斯的善用心计的女儿,求求你,女神啊,别再用痛苦和忧愁折磨我的心B.求你像从前一样,只要远远听到我的声音在求告在呼唤,你就解然降临C.保佑我的一切心愿能够实现一请 和我结盟D.求你再度降临,亲爱的女神,求你解救我于万般痛苦之中2.在(安提戈涅》中,安提戈涅坚持安菲自己的亲人,这一立场遵循的是A.血缘伦理B.城邦伦理C.情感伦理.D.宗教伦理3.《新生》歌颂纯洁的爱情,表现出反禁欲主义的情绪,这部诗集的作者是A.酵伽丘B.但丁C.萨福D.拉伯雷4.《十日谈》的故事起因是1348年佛罗伦萨爆发了A.战乱.B.市民暴动C.黑死病D.大洪水5.在《巨人传)中,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建立了“德廉美修道院”的是A.庞大固埃B.巴奴日C.格朗古杰D.高康大6.在《哈姆莱特》中,毒杀哈姆莱特父亲的人是.A.霍拉旭B.雷欧提斯C.克劳狄斯D.波洛涅斯7.小说《堂吉诃德》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的现实生活,其作者是A.莫里哀B.莎士比亚C.彼特拉克D.塞万提斯8.《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现在德国文学史上的A.文艺复兴时期B.古典主义时期C.狂飆突进时阴D.现实主义时期9.拜伦《哀希腊)在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是A.明暗对比.B.古今对比C.美丑对照.D.前后烘托10.《夜莺颂)表达了诗人借美酒和艺术的力量摆脱人世烦恼的渴望.其作者是A.济慈B.华兹华斯C.雪菜D.普希金11.在(克洛德.格)中,克洛德在监狱中不堪忍受折磨,用斧头杀死了A.神父B.法官C.狱卒D.典狱长12.惠特曼纪念林肯总统的著名诗简是A.《啊,船长,我的船长哟!》B.《开拓者!啊,开拓者!》C.《我歌唱带电的肉体》D.《斧头之歌》13.在《红与黑)中,于连因出身低微而遭人轻视,他的父亲是A.商贩B.神父C.木匠D.厨师14.《人间喜剧)被誉为“法国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其作者是A.雨果B.巴尔扎克.C.司汤达D.莫泊桑15.果戈理小说中独特的讽刺幽默风格被称为A.苦恼的笑B.含泪的笑C.尖刻的笑D.无奈的笑16.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竞选州长》讽刺了美国社会的A.民主政治B.司法机构C.道德风气D.经济制度17.《项链)艺术构思精巧.普用伏笔,作家在情节中设下的明显伏笔至少有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18.在(玩偶之家)中,海尔茂态度发生转变,原谅娜拉的主要原因是他拿到了A.道歉信B.保证书C.支票D.借据.19.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被称为“托尔斯泰式主人公"的是A.聂赫留道夫B.卡列宁.C.列文D.安德烈20.《一个人的遭遇》描写普通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坎坷命运和坚韧品格,其作者是A.肖洛霍夫B.茨威格C.高尔基D.扎米亚京21.在(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在出海第85天终于钓到一条巨大的A.马林鱼B.金枪鱼C.盆鱼D.鲸鱼22.在《伊则吉尔老婆子)中,伊则吉尔讲的第一个故事是A.丹柯的故事.B.腊拉的故事C.老婆子的故事D.人鱼的故事23.法国存在主义运动的奥基之作是A.《西绪福斯神话》B.《存在与时间》C.《不自在》D.《存在与虚无)24.尤内斯库的戏剧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的A.精神危机B.经济危机C.政治危机D.宗教危机25.马尔克斯笔下的尼卡诺尔是按丁英洲国家独裁暴君的典型,这个人物出自A.《百年孤独》B.《霍乱时期的爱悄》C.《家长的没落》D.《格兰德大妈的郭礼》26.(罗估世系)被誉为梵语古典叙事诗的最高典范,其作者是A.桑戈尔B.萨迪C.纪伯伦D.迦梨陀娑27.泰戈尔描写印度深刻的等级差异和社会矛盾的叙事诗是A.《戈拉)B.《吉檀迦利》C.《摩河摩耶)D.《两亩地》28.紫式部的代表作品、日本传统文学的集大成之作是A.《源氏物语》B.《紫式部集》C.(紫式部日记》D.(日本书纪》29.在(先知》中,紧接着“彼此赠献你们的心;却不要互相保留”的下句是A.噫,连在静默地忆想上帝之时,你们也要合- -B.因为只有“生命”的手,才能把持你们的心C.让天风在你们中间舞荡。彼此相爱,但不要做成爱的系链D.快乐地在-处舞唱,却仍让彼此静独30.在《黑女人冲,诗人将“黑女人”的眼睛比喻成A.琥珀B.星星C.太阳D.钻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31.《慳吝人》中阿巴公的性格特征有A.极端贪财B.见风使舵C,霸道专橫D.爱慕虛荣E.非常吝啬32.属于小说《高老头)中的人物有A.拉斯蒂涅B.伏脱冷C.但斐纳D.雷斯托E.毕安训33. (静静的顿河》的艺术特色有A.高度的抽象性B.人物众多,个性鲜明C.结构宏大,气势雄浑D.笔调清新,语言幽默E.浓郁的象征色彩34.属于海明威创作的小说有A.《乞力马扎罗的雷》B.《在我们的时代》C.《水别了,武器》D.《太阳照样升起)E.《丧钟为谁而鸣》35.《恐龙)的主要思想内涵有A.整体字宙观B.人类的局限性C.人类的异化处境D.诗意的生存秩序E.孤独封闭的生存状态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36.简析(伊利亚特)冲阿基琉斯的性格特点。37.简析(奥利弗●退斯特》的艺术特色。38.在《伊芙琳)中,意识流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39.简述(伊豆的舞女)的主要思想内容。四.论述题:本题12分。40.在(罪与罚>中,陀思安耶夫斯基是如何揭示“超人哲学”危害性的?五、综合应用题:本题20分。41.阅读(叶甫盖尼.奥涅金)片段,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写-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1)如何理解达吉雅娜对奥涅金的感情?(2)诗歌选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要求:围绕所给材料和提示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分别回答问题。观点鲜明,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我知道,你是上专赐于我的,你将要保护我的一生....在梦里你曾来到我的面前,虽不可捉摸,我却感到亲切。你奇异的目光如此乱我方寸,你的声音早在我的心中萦.....不,这不是虚无缥缈的梦境!你一进来,我立割就觉察,我顿时呆住,浑身燃烧,心里默默地说:就是他!可不是吗?我曾听到你的声音:当我在帮助穷苦的人们,或者用祈祷来安慰我这激动不已的心灵的沈愁,你不是在和我消悄地谈心?并且就在这样的时期,难道不是你,亲爱的幻影。在明净的昏暗当中闪现,轻轻地在我床头俯身站定?难道不是你满怀欢欣与爱情,对我轻声细语使我充满希望?你是谁,我的安琪儿和保护者,还是个好徒专把女性欺谁?快来解答我的疑感吧。也许这一-切全然是空想,一个未经世事的灵魂的幻梦!命定的却是另一种情.......然而让它去吧!如今我把自己的命运全向你托付,在你面前洒下点点热泪,恳切地请求您的保护......试想一下吧:我孤零零一个人,谁也不能理解我的心,我已无力保持自己的理性,我应当默默地去寻找死神。我等着你:请你只看我一眼,用它来复活我心中的希冀,要不然就打破我这沉重的梦,噢,给予我应得的责备!写完了!我不敢再看一.......羞愧和恐惧使我手足无措......但你的人格是我的保障,我大胆地把自己向它托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荒诞派剧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