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银美林平台出金不顺利Merrill是怎么盈利的?

出品
搜狐汽车·车先知作者
戴维利编辑
马良就像是历史长河中已经发生过的无数次诞生与消亡一样,汽车这一百多年短暂的历史也足以谱写出一部罗曼蒂克消亡史,无数的品牌在技术爆发的时代诞生成长,也有曾经辉煌一时的巨擘湮灭在残酷的时光。而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疫情时代下又一个悲壮倒下的旧时代残党——双龙汽车。据韩联社12月21日消息,陷入流动性危机的双龙汽车公司于21日申请法定重整。这是双龙汽车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2009年1月申请企业重整后,时隔11年再次申请。报道称,双龙汽车连续15个季度亏损后,已无力偿还165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8亿元)。而双龙汽车向产业银行贷款900亿韩元,也未能在延期日的当天偿还。曾经的韩国五大整车厂之一是如何沦落至今?故事还要从双龙辉煌的开端讲起。眼看他起朱楼在20世纪70年代,河东涣汽车制造厂扮演着韩国经济发展强劲推动力的角色,其作为专业的大型商业车辆制造商,扩大并发展企业规模,如生产自卸车、货车、直通巴士等及特殊车辆如消防车、坦克卡车等。1977年,河东涣汽车制造厂更名为东亚汽车有限公司,在平泽工厂完工后,进一步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的汽车公司。1980年,它并购Geohwa有限公司,开始制造四轮驱动汽车,并更名为双龙汽车有限公司。1988年,双龙汽车声誉进一步增加,在韩国成为无与伦比的四轮驱动汽车制造商,而此时,韩国国内汽车市场流行生产旅行车式四轮驱动汽车,柯兰多家庭版第一次在韩国问世。双方的合作范围十分广泛,其中包括1991年的轻型商务车,1993年的柴油发动机、豪华客车和汽油发动机等。除技术合作以外,双方还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双方这种合作关系,不论是从内部还是从外部层面上来讲都是非常成功的,使双方在短期内实现了先进技术的转让,奔驰与双龙的合作成功的将世界柴油动力技术向前推进一大步。相对于那个年代售价百万的奔驰S级,长相与奔驰S极其相似双龙主席起步价还不到40万,这也使得采用奔驰技术和外形的主席成为了奔驰S级的最佳替代品,当年三星集团的掌门人李在镕乘坐的就是这款车。到了2002年,搭借韩日世界杯的春风,这款车的销量已经突破了1.2万辆。直到后来现代推出豪华D级车雅科仕后,双龙主席依然占据了当时韩国豪华车70%以上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双龙在其他领域也持续发力,于1993年推出了四驱越野车Musso,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出众的性能,旋即成为韩国四驱越野车的代名词;1994年,双龙汽车昌原发动机厂竣工,并投入运营,此举使双龙汽车具备了生产自主品牌发动机的能力;1995年,双龙汽车推出了被称为“移动的房屋”的面包车伊斯塔纳;1996年,双龙汽车推出了新款柯兰多,并把其定位为“自然主义的休闲车(RV)”。2005后,享御、爱腾、雷斯特II、新主席Newteck、06款路帝、爱腾SPORT和07款新主席陆续上市,双龙汽车产品线囊括了全系列SUV车型和最顶级的豪华轿车,并且已发展成为和JEEP、路虎属于统一阵营的专业SUV生产企业,在全球60多个国家建立销售网络。但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巅峰过后,一些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了双龙面前。眼看他宴宾客熟知众泰的朋友们应该都了解它的发展史,一路模仿+抄袭的手段可以在自主品牌还不不太成熟的阶段吸引些流量,但真正能维持企业长久发展的核心技术,众泰可谓是家徒四壁。对比起众泰,双龙的觉悟显然没有这么低,但也好不到哪去。在与奔驰合作后,一直依靠奔驰技术混吃等死的双龙始终没有在研发方面持续追加投入,所以当起亚、现代这些疯狂砸钱研发技术的对手逐渐站稳脚跟时,双龙的处境就微妙了起来。1997年,双龙被大宇集团收购。两年后,大宇自身出现财务危机,双龙重新独立,负债30亿美元,自有资本仅有5000万美元,双龙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但此时的双龙还远未陷入绝境,因为在海岸的对面,一个对汽车需求量开始呈井喷式增长的国家出现了。摆在双龙面前的道路立刻清晰了起来,那就是进入中国。为了下面故事的顺畅,在这里先简单科普一下韩国的工会制度,在韩国,工会并不是像中国企业工会一样是比较松散的组织,而是一个与董事会对等的,可以影响和保障工人的人权、待遇等方方面面权益的权力组织。工会的力量强到什么程度呢,2003年,韩国爆发了工会集会泛滥的情况,无数工人在工会的鼓动下走上街头示威,要求提高待遇,这一情况对当时韩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外企都表示无法控制企业,因为工会的权力过大,最终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都被迫出面进行干预,工会的力量可见一斑。回到上汽和双龙的合作中,在双龙国产、裁员和高管人事调整和企业未来发展等关键问题上,韩国双龙工会始终龃龉不断。并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韩国人太过自负,双龙工会和韩国当地舆论对于上汽收购双龙目的始终心存怀疑,认为上汽的真实目的是窃取双龙的技术,然后将生产转移到中国去。但在上汽和更多中国人眼里,双龙工会实则以技术外泄造成韩国汽车产业崩溃为理由煽动韩国舆论的民族主义情绪,从而迫使上汽集团答应工会提出的要求。双龙工会提出的一条很重要的要求便是停止裁员。彼时,双龙汽车养着7500人的庞大雇员,人工支出占公司总成本的20%,而当时的国际平均水平仅为10%。尾大不掉、人浮于事的现象给双龙汽车发展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然而,双龙工会不仅反对裁员,还要求加薪,这显然是当时正秉持“精简增效”理念的上汽难以接受的。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系列抗议,双龙工会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闹剧:从全面罢工到打砸公司大楼玻璃,从以三步一拜的激进方式游行到行至中国大使馆前抗议,无所不用其极。由于双龙工会的强势,上汽始终没有实现引进双龙技术在国内生产的预想。与此同时,在经过工会的反复折腾后,双龙汽车亦元气大伤,再也无力恢复生产,亦于同年申请破产保护。眼看他楼塌了而双龙近些年的财政赤字也在不断地刷新记录,在被印度马恒达集团收购后,马恒达已经累计向双龙汽车注资7000亿至8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1亿至47亿元),而根据韩媒统计显示,马恒达已经向双龙累计报告5000亿至6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亿至35亿元)的亏损。2020上半年,双龙运营亏损已高达2158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12.65亿元),接近其2019年2819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16.52亿元)的总亏损。为了拯救持续亏损中的双龙,今年早些时候,马恒达曾答应在未来三年向双龙汽车注入230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13.5亿元),但由“新冠”疫情的爆发,马恒达自身亦身陷泥沼,因此董事会在今年7月投票否决了此前的注资计划,并表态意欲抛售双龙股份。在严峻的事实面前,双龙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启动经济危机至今最严苛的自救计划,在重新设计业务路线和战略部署的同时,高管工资集体减少20%,取消公司约22个类别的福利,而上述措施为双龙累计节约了100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6亿元)的资本。但窟窿太大,一时想补也是力不从心了。综合海外媒体报道,双龙汽车目前还欠韩国花旗银行(Citibank Korea)约1092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6.4亿元),欠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90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9.27亿元),欠法国巴黎银行47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2.75亿元),欠美银美林(Bankof America Merrill Lynch)30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1.75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债务负担,破产重组成了唯一的道路。我们并不能现在就下结论说未来一定不会有人收购双龙了,但在隔壁老大哥现代和起亚都苦苦挣扎的大环境下,双龙品牌存在的意义确实不大了。说在最后:在电影《爱尔兰人》的豆瓣影评专栏里,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短评:“打败黑帮的不是敌人,而是时间”。影片中,曾经不可一世的爱尔兰黑帮在新时代到来之际依旧恪守着旧时的传统,但当大环境发生变化时,旧的秩序也就不再适用,而黑帮的瓦解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对于双龙来说,技术迭代的迟滞、落后的管理制度,执拗而强硬的工会都是桎梏它继续前进的枷锁,这些东西放在20年前是备受认可的秩序,但在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切的一切都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推进,守旧只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双龙的故事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案例,去警醒那些仍沉睡在温柔乡里的自主品牌,再不改变,可能就没机会了。
2019-03-21 05:41
来源:
易木文秀
“当一间机构开始走下坡路时,有件事情往往也发生了:它忘了自己从何而来。”
——约翰·柏格,Vanguard基金创始人
这是一个从大到零的故事。
在很多很多年里,以高举“看涨美国”大旗闻名的美林公司,都是华尔街的第一大投行。它带领金融行业从华尔街走向主街,管理的客户资产一度高达2.2万亿美元,拥有超过15000名经纪人。
一切终结于那名黑人CEO。把美林相对还不错的一手好牌输清的斯坦利·奥尼尔,因其非裔身份被视为“华尔街新篇章”的象征。但他没有翻好这一页,反而一把火烧了它。
他蔑视美林的传统文化,驱逐老人,粗莽地进军高杠杆高风险业务,把创始人警告的“负债过高是愚蠢的做法”抛之脑后。奥尼尔眼红高盛的高利润,但在高盛默默减少对抵押贷款的风险敞口时,美林的风控团队被晾在一边。最终房地产泡沫破灭,还未迎来百岁生日的美林,在巨额亏损下卖身美银。
在2019年2月25日,美银美林宣布,将从其部分业务中删除“美林”(Merrill Lynch)的名称,逐步淘汰这一历史悠久的品牌。在这105年里,美林从华尔街走向主街,走向全世界的大街小巷,最终走向了虚无。
美林大事记
1914年:Charles Merrill成立美林公司,Edmund Lynch加入。
1958年:美林公司更名为Merrill Lynch, Pierce, Fenner & Smith。
1964年:美林收购C.J. Devine,成为固定收益证券自营商。
1968年:美林收购Hubbard, Westervelt & Motteley,进入房地产行业。
1971年:美林公司在纽交所上市,同年提出“美林看好美利坚!”口号。
1988年:美林连续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股债承销商。
2006年:美林买下First Franklin Financial公司,大举进军次级抵押贷款市场。
2007年:美林总共进行225亿美元资产减记,当年股价下跌41%。
2008年9月15日:美国银行同意以美股29美元收购美林。
2013年10月1日:美国银行正式解散美林,美林不再作为法人实体存在,商标名称继续沿用。
2019年2月25日:美银美林宣布,从其部分业务中删除“美林”名称。
1914-1938:属于Merrill和Lynch的起家阶段
Charles Merrill,来源网络
1907年:Charles Merrill来到纽约,在一家纺织公司工作。他在曼哈顿23街的基督教青年会里,遇到了正在寻找舍友的Edmund Lynch。这两名刚从大学毕业的22岁的年轻人成为了朋友。
当时的股市只属于一小部分人,管理混乱,内幕交易遍地,普罗大众在华尔街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但Charles Merrill很快意识到了美国金融市场的潜力。他在Burr & Company的债券部门接受了初步的培训。
1914年:当年1月,Charles Merrill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并说服Edmund Lynch加入了公司。美林公司诞生。
Edmund Lynch,来源网络
1915年:公司更名为Merrill, Lynch。美林迅速壮大,并在金融界挣取了良好声誉。一直到1920年代,美林公司都充分享受着经济繁荣的利好。
Merrill持续着自己的理念,希望将当时只属于华尔街的交易推广到大众中。他整理公司资料,印发广告,雇人在纽约城里夜以继日地发宣传资料。1919-1929年间,美林公司承担了约75只股票的发行工作。当时美林就已经是华尔街最会做广告的公司,这也为日后“从华尔街走向主街”打下了基础。
不过Charles Merrill没有放松警惕,早在1928年,他就向客户提示了经济下行的风险,并且频繁减仓。他甚至找到了时任总统柯立芝,不过后者没有听进去。
1929年大萧条来袭时,美林公司已经精简了业务,投资了低风险资产。但在那之前,Merrill都被认为“一定是疯了”。他甚至去看了五六次心理医生,医生告诉他,自己听从了他的建议,“我的账户里已经一只股票都不剩了”。
1930年:美林公司将零售业务(即经纪业务)出售予E.A. Pierce公司,专注于投行业务。买家E.A. Pierce野心勃勃,希望借着经纪萧条收罗一批高质量的证券经纪公司,在未来大赚一笔。
然而和其他经纪商类似,Pierce在大萧条年间挣扎,1939年,Edward Allen Pierce劝说Charles Merrill再次加入零售业务。1940年,美林买下了E.A. Pierce公司,随后再并购了Cassatt和Fenner & Beane两家投行。
1938年:Edmund Lynch病逝,为重组业务、适应法规,美银美林去掉了公司名中的逗号,即从Merrill, Lynch更名为Merrill Lynch。
在美林的前二十年里,Merrill虽然以大胆新颖的作风扬名华尔街,但他在连锁企业的投资要更加出名。而Merrill当时的合伙人Lynch扮演的是“刹车”角色。对于Merrill的大胆想法,讲原则的Lynch往往不予苟同。
在Merrill看来,Lynch是他绝妙的合作伙伴,但Lynch的态度却没有那么热烈。在Lynch逝世前的几年里,他已经淡出了公司的日常业务,甚至鲜少与Merrill沟通。即使Merrill在大萧条前坚决减仓的决定最终被证明是英明的,持反对意见的Lynch也没有表现出一丝谢意。
一直到Lynch去世,渐行渐远的二人都没有修复这段关系,但他们的名字却在大众心中紧紧绑定,直到今天。
告别Lynch,迎来Smith
Charles Merrill和Winthrop H. Smith,来源网络
1940年:告别Lynch,美林公司也启动了新的变革。40年代是现代美林证券的开端。Merrill和Lynch的时代过去了,Merrill和后来的合伙人之一的Winthrop H. Smith携手实现了“从华尔街走向主街”,这也是美林公司上世纪初最大的贡献之一。
可以说,虽然美林公司的名字由“Merrill”和“Lynch”组成,但对美林公司真正影响深远的,是Merrill和Smith。后来挂在美林董事会会议室里的,也是Merrill和Smith的肖像。
1940年起,美林开始发布公司年报,成为当时的先驱者。美林不是第一个发布年报的公司,却是第一个把年报制度的影响力传播开来的公司。当时的亏损逼迫美林调整人事、改变佣金制度,但也为其挣得了良好名声,其奖金制度对后来的华尔街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考虑到新近并购了Pierce公司,美林公司又有了新的名字:“Merrill Lynch, E.A. Pierce & Cassatt”。当时Cassatt在美国的知名度更高。15个月后,公司的名称再次改为“Merrill Lynch, E.A. Pierce, Fenner & Beane”,这个冗长至极的名号衍生出了不少绰号,例如“查理·美里尔和他快乐的伙伴们”“失踪人口局”等,《纽约客》当时还调侃,“别问我‘Cassatt’去哪里了”。
从华尔街走向主街
Charles Merrill一直坚信,有必要为广大个人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上世纪40年代起,他的这一愿景终于开始得到大规模践行。
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在1934年成立,当时的美国联邦政府希望恢复人们对股市的信心。尽管经济在复苏,股市也在反弹,但是股票经纪行并没有因此受益。1937年起,纽交所的交易量连续六年下滑。一直到40年代初,公众对股票经纪人仍然高度不信任,50%的民众都认为富人会比穷人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
进入40年代,美林整合了Pierce的零售资源,Merrill前二十年在连锁店的经营经验也派上了用场。Merrill开始发展中产阶级的股票投资市场,提出了“客户利益至上”,一改此前华尔街在大众心目中的骗子形象。美林用年报披露的形式提高信誉,加大广告投入获得知名度,并培训股票经纪人、改变薪水制度,来提供更好的服务。
美林延续了此前的广告传统,并突破了金融界此前古板的信披模式的报纸广告,开拓了软文的形式。Merrill相信,如果人们不了解股市,他们就不会参与到其中来。二战结束后,美林在1946年推出了“如何阅读一份财报”,在1948年推出了“如何投资”。同在1948年,美林在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整版六千字的“关于股票和债券,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这些”,面向大众普及资本市场。
占据1948年10月19日《纽约时报》最后一版的这篇传世广告,来源:《纽约时报》
这一带有教育意义的广告,堪称史上最有名的金融广告。广告发布后美林收到了超过5000份信件,甚至有来信者在信中直言,“我是学经济的,却完全不懂股市。” 二战后新兴的中产阶级因此留意到了美林。在接下来的10年里,这篇文章被重印了3000万份,不断发放给美林形形色色的客户们。
1949年2月,美林旧金山办公司为女性举办了投资研讨会。官方的介绍提到,在研讨会开始之前,超过800名女性排起了长队。
1955年,美林在纽约第71街举办的为期一周的“如何投资”的活动,吸引了超过10万人。美林其后在纽约曼哈顿的大中央总站设立了一个咨询中心,发放小册子。
但是华尔街瞧不上美林的这些努力。他们揶揄着美林“我们人民”的口号,对“从华尔街走向主街”的目标不屑一顾,嘲笑Merrill在他的广告伙伴们身上花了太多时间——他做的一切都是错的。只不过,美林四五十年代的这些努力,真实地奠定了美林在20世纪的规模基础。
同一时期,美林还推动了对现代美国金融业意义重大的一项变革——奖金制度。长久以来,经纪人的酬劳都是通过在每一笔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得到,也正因为这一点,1937年以来交易量节节下滑,一大票股票经纪人没有了收入来源,才会被迫离开这个行业。
美林的Ted Braun提出,经纪人不再收取佣金,而是收取固定的、反映其对公司盈利贡献的工资。这也与“客户至上”的理念更加契合,经纪人给客户提供的建议可以更好地基于客户利益,而不是单纯为了提高交易量。Merrill对此心存疑虑,但Braun成功说服了他。
“Ted躺在他的椅子上,轻松地说,‘这项建议是我所有建议的基石。如果你不接受它,那我们也没什么可谈的了。’”Merrill忆起这件事情时曾如此描述。
“我记得我明确告诉Ted Braun,我不会为一家不付佣金的公司工作。” Merrill坦言,这是Ted Braun给出的最难让他接受的建议但是在1954年,也就是Merrill逝世两年前,他承认,奖金制度是美林所有的政策中最重要的一条。
后·Charles Merrill时代 1956年:Charles Merrill逝世。当时美林已经有122间办公室,5800名雇员,营收8350万美元,利润1800万美元,是华尔街最大(也几乎是利润最高)的公司。 美林已经实现了Merrill的梦想,成为了美国第一个真正家喻户晓的经纪行。当时纽交所的零股交易(少于100股的交易)中,有20%都经手美林。整数股交易中则有12%来自美林。 1958年:美林公司更名为Merrill Lynch, Pierce, Fenner & Smith。次年,该公司的营收创下当时纪录新高的1.3亿美元。这里的Smith也就是Winthrop H. Smith,而这次的这一长串人名,知名度也要更高。 次年起,主任合伙人Winthrop H. Smith出任首席执行官。 1960年:美林开设了在伦敦的第一间办公室,四年后开设了在东京的第一间办公室。在新任CEO Michael W. McCarthy的带领下,60年代,美林公司开始了业务多元化和国际扩张,增加了20个海外办事处,尤其专注于欧洲业务。 1971年:美林在纽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投行。在当年世界大赛(美国职棒大联盟举行的总冠军赛)的转播期间,美林打出了那句著名的标语:“美林看好美利坚!”(Merrill Lynch is Bullish on America !)与之对应的美林著名的蓝色公牛标志在1974年面世,即使是在2019年美银宣布将淡化美林商标后,这个公牛的标志还在持续沿用。 1971年,Donald T. Regan就任美林CEO。一直到Regan就任,后Charles Merrill时代的美林和原来的美林区别仍然不大,美林延续着零售业务主导的风格,借助强大的广告和对员工的培训,继续扩大在中产阶级中的影响力,并扩展到了海外。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中国证券网讯 新浪财经援引国外媒体2日报道,美国大银行正在纷纷退出指数业务,包括美银美林和花旗集团。  美国银行周四表示,旗下美林(Merrill Lynch)将把债券指数业务售予纽约证交所母公司洲际交易所集团(ICE)。交易完成后,ICE旗下指数将有近1万亿美元资产与其挂钩。  美银是近年来第三家出售债券指数业务的银行。花旗集团周二宣布,将以6.85亿美元将固定收益指数和分析业务售予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巴克莱早在2015年就宣布以7.82亿美元将指数业务售予彭博,该交易于2016年8月完成,使彭博成为债券市场最大的指数提供商。  此外,银行业也在退出大宗商品等其他市场采用的指数业务,因为经营指数业务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技术,尤其现在指数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投资产品上。  然而,在银行放弃指数业务之际,指数正受到前所未见的欢迎。近来资金大量涌入追踪指数的被动型投资产品,使得指数在金融市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根据伦敦交易所交易产品顾问公司ETFGI LLP,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全球资产于4月份突破4万亿美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林平台出金不顺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