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用国‎国美易卡审核中显示还款‎卡,首次还‎款之后,还款信息状态没有更‎新是什么原因?

哺乳和黄疸 以及如何使用吸奶器作为新手妈妈,以为自己对养育孩子充满信心,毕竟生前就看了超多照顾宝宝的视频和文章。但到了宝宝真正降生,我才发现我对两件事准备不足,应该早早了解才对:哺乳和黄疸。这两件事情相辅相成,做好准备才能帮宝宝过健康出生后的第一道难关。我在美国生产,宝宝一出生连脐带都不剪就会被抱过来和我肌肤接触,洗完澡以后更是趴在妈妈胸口进行第一次哺乳。护士帮我挤了一下,清澈的初乳立刻就出来啦。我和宝宝互相折磨了一会儿,我疼的龇牙咧嘴,她也勉强吸了几口就打盹睡觉了。虽然护士初步教了我抱娃姿势和喂奶时机,毕竟乳头还比较柔弱,宝宝也还不太会吸,真的疼的够呛。不过不管怎样,宝宝顺利吃到了初乳,作为奶牛我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产后在医院观察的第一天,医院的哺乳顾问就来例行探视,教新手妈妈如何哺乳,如何引导宝宝正确衔乳吮吸。可惜我的宝宝是头倔驴,没人的时候好好的,哺乳顾问一来,坚决不张口!连哭都不哭,就是不开口。。。于是约了第二天喂奶前继续咨询。顾问嘱咐道,出生第一天不吃奶没关系,宝宝主要需要睡觉,第二天起她就想要吃吃了,届时要2~3小时一喂,即使宝宝没醒,也要叫醒吃奶。哺乳顾问下班了,我的乳头也在第一天痛苦的磨合中破掉了。第二天,顾问如约而至,但是不管怎么纠正,宝宝就是不想好好吃。理论上应该趁她张开大嘴的时候,迅速的把她怼到胸上,保持下巴贴胸,下嘴唇含住整个乳晕,上嘴唇含住一部分。可惜我娃死活不开大嘴,即使张开大嘴吃了两口又变成只嘬奶头了。于是我可怜的奶头又破了。没办法,顾问给了我乳头保护罩,能减轻百分之五十的痛感,乳头龟裂霜,来修复和保护已经破掉的结痂的乳头,还有乳头阵痛贴进行冷敷。带着这三个续命神器,我们出院回家了。出院后第二天,必须去见儿医,医生说孩子有点黄疸,回家继续喂养,两天后再来复查。多喂多排。这两天的喂奶真是折磨,孩子饿了哭着找奶,我痛得叫着喂奶,她一吃要吃将近一个小时,吃吃睡睡,也不知道她到底吃了多少。不过一直有排便排尿,我们也就随她去了。偶尔半夜睡的久,也没忍心叫起来喂奶。我也想歇歇。。。。到她出生第四天,我开始下奶了,胸开始发涨,但是宝宝真的吃不了很多,只好手挤掉一些。此时保险公司送的电动吸奶器还没有送到,只能天天关注寄送进度。第五天是个周一,要回去儿医那边复查,测试了黄疸指数,回家等电话通知。等到下午5点还没有信儿,我和宝宝都迷迷糊糊地睡了。晚上6点多醒来,发现5个未接来电,都是儿医打过来的,黄疸25,必须去医院干预了。于是我们马不停蹄地去了医院,儿科住院处的医生表示他们的技术搞不定给新生儿打针,我也是醉了,于是我们又被转去了NICU。我们的儿医非常负责,全程电话追踪,和医院的医生联络,帮我们一起确定了治疗方案,输液,四个蓝光灯照射,预备血液以备需要换血等,说的我们一愣一愣,心里直打鼓。不过我还是相信宝宝自己和医生的,于是该签字签字,该治疗治疗。此时已经是晚上9点了,宝宝已经安稳的躺在蓝光下,我和老公都还没吃饭,护士安排我在吸奶室吸奶出来给娃瓶喂,因为她暂时不能离开蓝光照射。老公出去买晚饭。一通奔波,交出120ml母乳后,我终于做到NICU门口的椅子上休息了,此时我刚顺产玩5天,已经撅着屁股这里那里的奔波了好久了,一万个心疼我自己。鉴于我的吸奶器还没到,宝宝也需要母乳帮助退黄,护士破例帮我们安排了NICU门口的套间休息,还拿来了新的床单,饮料,水和饼干。虽然护士老阿姨看上去冷冷的,人还是超好的,做的事情都超暖心!由于套间只能住到第二天早晨,宝宝继续照蓝光,我吸完一次奶后交给护士,我们就回家休息了。宝宝在NICU有专业的照顾,我们回家也放心的睡了好觉。期间每隔3个小时左右去一趟医院送奶。第二天早晨黄疸就降到17了,蓝光灯也撤掉2个,输液频率也下降到最低。在医院的时候,NICU的专职哺乳顾问也来问候,此时我喂奶的时候左边比较舒服,但右边依然很疼。哺乳顾问建议我尝试橄榄球式抱法喂娃。姿势一换,果然大不一样,右边也一点儿都不疼了,简直神奇!她说可能是宝宝比较喜欢向右侧躺,所以近期的哺乳可以继续保持这个姿势,后面习惯了宝宝会吃了再换姿势即可。开心!从此以后我的乳头基本没有再破。在医院里,护士也教了我好多哺乳技巧,吸奶器吸奶技巧以避免堵奶和发炎。用吸奶器时不是放上就好,而是需要轻柔按摩,边吸边按,哪里有硬块按哪里,吸头吸不出以后,要换一个角度继续变吸边按一会儿。果然有效,每次使用吸奶器都能把我的石头奶吸到空空软软的,尽管我奶超多,娃连一边都吃不完,我也从未堵过奶,只要每天感觉发涨的时候用吸奶器吸空即可。感谢在NICU的经历,让我学会正确泵奶和哺乳,一生受用啊!照蓝光的小太空人https://www.zhihu.com/video/1393727362740178944第三天我们的黄疸已经降的差不多了,下午就安排出院。我们租了几天医院的吸奶器,几天后家用的那款也收到了。回家后按照医院要求先哺乳,再吸出母乳瓶喂。宝宝每次能吃60ml~90ml。如果只哺乳的话,可能一个小时也只能吃完30ml。这时候就能体现出吸奶器的优点了:月子初期,新生儿吮吸无力,并且喜欢边吃边睡,吃奶量根本跟不上,此时就不要迷信纯母乳了,先吃饱退黄要紧!要么挤出来瓶喂,要么添加配方奶,只要每天都坚持其中几顿是亲喂的,宝宝就不会不认乳头。到出月子之前,宝宝的黄疸就已经完全退掉了,原先瘦瘦的小腿也变成了有胖褶的大鸡腿,下巴也胖得看不见了。出月子后,胸喂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不再需要加奶瓶,吃奶效率也超高,10分钟搞定。根据总结,黄疸的首要原因是我们ABO溶血,我是O型,她是B型。其次一直升高不降是因为母乳喂养补足,宝宝吃不饱,所以有些脱水,拉的少,导致胆红素排不掉黄疸居高不下。所以坚持母乳的新手妈妈们,不要过度迷信母乳,出生后5天如果奶没有下来(指的是大量下奶,胸开始有涨痛和过电的感觉,甚至出现石头奶),千万记得补充配方奶或者挤出来瓶喂补充。如果宝宝吃不饱,黄疸是不会顺利退掉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黄疸在第五天达到峰值,因为大多数妈妈产后第四、第五天才开始真正下奶。还记得当时看了一些帖子,好多人说医生是为了赚钱所以夸大其词叫宝宝住NICU,黄疸哪有这么可怕等等。其实不然,胆红素如果过高不退,会影响大脑。相信医生专业的判断并全力配合,才能尽快帮宝宝恢复不耽误治疗,这才是爸爸妈妈应该做的。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关,黄疸,就这样顺顺利利的克服了!真希望我事前就能了解这些,就不用折腾到NICU去了。补充吸奶器如何使用,干货!已经母乳喂养了18个月,用了三种吸奶器的奶牛妈妈,在此献上个人使用心得。吸奶器如何使用其实要分阶段,或者根据每个母乳妈妈的特定情况:奶水不足要追奶还是奶水过多需要回奶,另外母乳妈妈们最怕的堵奶时期也要靠它。前面说到我在产后第5天才开始有涨奶的感觉,前面4天没有经验,虽然按时给娃亲喂,但是奶水不足娃吃吃睡睡,最后竟然把人家饿着,黄疸高达25住进医院NICU照蓝光输液。医生说是脱水,排便排尿少胆红素居高不下。喂养不足,赶紧亡羊补牢,在医院里就开始启动吸奶器追奶计划!首先要选对吸奶器:这个时候医院提供的美德乐心韵大神机隆重登场。(具体怎么好请见传送门我的另一篇吸奶器对比文章)其中一个国内买得到的波咯咯吸奶器,我的单边的同款没有货,贴个双边的吧。由于我和宝宝是出院以后再次入住的NICU,为了防止把外界的病菌带进来影响其他NICU的新生儿,医院按照要求给宝宝安排了单间,有专门护士进行照看。照光期间大人可以陪护,也可以全权交给医院。我在白天陪娃的时间里,请教了护士各种喂养问题,收获颇多。第一个护士是个刚刚产后2个多月的二胎妈妈,既有照顾患儿的经验,又有母乳和使用吸奶器的经验。当我问她为什么吸完奶还有一些硬块时,护士告诉我,有硬块肯定是不正常的。鉴于我是第一次涨奶,第一次使用吸奶器,可能要多吸几次才能吸通硬块。经过多次交流以及我的后面的使用经验,具体要点如下。1. 吸奶前,喝一杯水,洗干净双手后尽量搓热,一边轻轻按摩一下乳房,一边想着宝宝的样子或者听宝宝的哭声,身体就会产生泌乳素催产素等激素,促进产奶。2. 使用吸奶器泌乳模式,产生奶阵(乳房有过电的感觉,或乳晕乳房忽然变紧变硬的几十秒到1分多钟时间),奶阵一来,启动吸奶模式。不管用多好的吸奶器,一定要边吸奶边按摩,从乳房根部或者有硬块的远端向乳晕处轻推,或者用手掌轻揉按压稍微发硬的位置,这时母乳就能够喷出。我的经验是,如果是双边吸奶器,需要一会儿两手交叉扶住吸奶器,左手扶右边,右手扶左边,手指按摩乳房外侧;一会儿同侧扶住吸奶器,手指按摩乳房内侧。单边吸奶器可以一只手扶住一只手按摩。3. 如果想要追奶,则需要彻底吸空乳房,以便刺激大脑产生相应激素产奶。吸一会儿出奶量下降了,可以稍微休息一两分钟,再喝一杯水。稍微旋转一下吸奶器喇叭口的角度,比如一开始集奶瓶位于乳房垂直向下的位置,现在可以旋转到与垂直向下方向15°向外的位置,再启动吸奶模式,此时便又会有几股奶喷出,过一会儿变成慢慢滴奶以后再换一个角度再吸几下。4. 吸奶过程中身体可以稍微前倾,让重力帮助出奶。5. 月子前期,需要追奶的妈妈需要每2-3小时吸一次奶,彻底吸空。如果超过3小时不吸,特别是夜里睡得太熟,凌晨3点实在懒得起来吸奶,一方面极其容易堵奶,早晨起床变石头,又涨又疼,万一挤到压倒碰到,特别容易诱发乳腺炎;另一方面乳房没有了频繁的刺激,会给大脑产生奶水足够的假象,不利于下奶甚至会回奶。若早早就达到供需平衡或者奶水太多想要回奶的妈妈,则可以吸到没有硬块或者自己感觉舒服即可,不必吸空。我自己是在产后第10天左右开时疯狂产奶,娃连一边都吃不了,另一边吃不到的奶我只好每次都吸出来储存。这里我不禁又想插播一下前奶后奶的问题。前奶水分多,各种维生素氨基酸多,解渴营养,但是前奶喝太多饿得快,还容易胀气;后奶脂肪多,管饱又催眠。供需平衡和奶量不足的时候没有问题,娃不管怎样都能喝到前奶和后奶。但是对于我这种奶牛妈妈,前奶又呛又多,宝宝经常吃不到后奶就饱了。这时吸奶器的优势就体现出来啦。我可以选择先吸掉一小部分前奶,这样宝宝既不容易呛奶,也能吸到乳腺后部的后奶。也可以选择全部吸出来瓶喂,不仅前奶后奶同时get,还可以把喂奶的活交给爸爸,让坐月子的自己多休息半个小时。6. 想要回奶的时候,吸奶器也是好帮手。还没出月子,我就开始研究如何回奶以早点达到供需平衡。最后跟着YouTube上的奶牛妈妈学了一招,叫做左左右右左左右右,即同侧乳房连吃两顿法。具体做法是,第一顿奶,先给娃亲喂左边,吃饱后如果没有吃空,则不再向以前追奶的时候一样,不再需要用吸奶器吸出左边残乳,同时,用吸奶器吸掉一部分右边的前奶,吸到没有涨奶的不适感为止,如果一开始就没有不适,则不需要吸右边,直接留到下一顿。这样做可以减少给右边乳房的刺激,减少右边的产奶量。吃完这顿后,左边基本排空,右边满。第二顿奶,继续亲喂左边,由于上一顿也是吃的左边,乳房没有那么充盈,一般情况下娃吃完左边后不饱,需要换右边继续喂直到吃饱。吃完这顿后,左边彻底排空,右边也不再涨奶。第三顿,先吃右边,吃空后再吃左边。如果右边直接吃饱,没碰左边,则根据情况吸出左边部分前奶或者不吸,这样做可以减少给左边乳房的刺激,减少左边的产奶量。这顿结束后,右边基本清空,左边不涨。第四顿,先吃右边,吃空后换到左边继续吃,这顿结束后,右边彻底排空,左边不涨。这时第一个完整的回奶循环结束。然后下一顿又先吃左边,往复循环到供需平衡为止。这一串操作可能把看官看糊涂了,不要紧,只要记住左左右右左左右右,也就是同侧乳房连吃两顿,另一侧尽量留到第二顿再吃,减少刺激,缓解供过于求,早日供需平衡。供需平衡后就可以随便先吃哪边了。7. 堵奶的时候,吸奶器是救火急先锋。一旦发现有堵奶前兆,乳房疼痛,乳房硬块,石头奶,或者乳房被娃撞了一下,睡觉的时候侧身压倒奶了等等,就得马上行动,才能及早疏通堵奶,把乳腺炎扼杀在摇篮里。先用吸奶器吸掉大部分奶,然后在第二次奶阵来的时候叫娃猛吸,由于已经被吸奶器排掉大部分奶了,娃很有机会帮我排空,如果一次不行,那就多试几次,可能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周左右,另外还可以配合冲热水澡放松,边冲澡边用手挤奶等辅助手法。此时吸奶器是前锋,娃的强力吮吸是终极大招。记住把娃的下巴对准堵奶的位置,因为娃的吮吸最有力的地方就是这里,如果娃不介意的话,还可以喂奶的时候自己同时按摩乳房,边按边奶双管齐下。记得第二次堵奶的时候堵奶的位置一碰就疼,第三天早晨被娃突然吸通的瞬间,我的手按摩下去的一刻立马就不疼了,那畅通的感觉,舒服!
这篇旧文是去年国庆前写的,因为这篇文章,后来就开团了柒小佰的平衡车和自行车。以下是之前的正文。大家好,我是毛爸。今天的文章其实是第25期妈妈购物经()的总结,考虑到各种因素,最后就变成了这么一篇长文。如果你嫌太长太啰嗦,那可以直接看第九部分。目录:一、写在前面的话二、平衡车有哪些召回事件?怎么看待这些召回?三、怎么看待平衡车俱乐部和平衡车赛事?四、平衡车对孩子发育会有影响吗?五、公众号最常开团的产品有哪些?六、大渠道比较热销的产品有哪些?七、读者对上述产品的认可度如何?八、同行在写选购攻略时一般都会怎么写?九、十字箴言十、其他一、写在前面的话关于平衡车,我经常跟编辑部的小伙伴说,我们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起了个大早的意思是,早在2017年,大部分读者都还不知道「毛爸聊玩具」的时候,我就写了 。那时候,平衡车的市场规模还非常小,只有几个进口品牌在拓荒。而这篇攻略文,几乎可以说是,中文互联网上最早的儿童平衡车选购文。我记得当时,这篇攻略推送一周后只有1K不到的阅读量,最近回头再看,发现阅读量竟然已经从1K涨到了2W:我心甚慰呀~2017年的攻略之后,毛爸还陆陆续续写过几篇和平衡车相关或者说涉及到平衡车的文章。分别是:也就是说,除了攻略外,还涉及到一些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类的文章。所以,今天的这篇攻略翻新,尽可能丰富全面,尽量囊括平衡车的所有知识点,尽量用一篇文章就把这个产品说透,让大家不用再翻N年前的历史文章了。赶了个晚集的意思是,虽然很早就在写平衡车了,但一直没开团,总是在被催,用来妈的话说就是,钱都被别人赚了~~~好在这周四晚上,就要正式第一次开团平衡车了,虽然晚了,但还没有太晚~二、平衡车有哪些召回事件?怎么看待这些召回?先来看一下我们剁手群九月份的一段聊天记录:聊天记录里的三轮平衡车,不是我们今天要聊的正式意义上的两轮balance bike,如果硬要区分的话,聊天记录里所说的平衡车,可以归结到编辑部所分类的第4类,今天要聊的平衡车则是第3类:相对来说,目前市面上的第3类平衡车,整体都比第4类要安全可靠。接下来我们汇总下近几年平衡车的召回事件:① 2016年8月,魔步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召回从中国台湾进口的FirstBIKE品牌儿童平衡车,涉及车型号为L2018和L2019,召回原因是车轮气嘴为小零件,缺少警示说明,存在儿童摄入或吸入窒息危险,具有安全隐患。② 2016年9月,乐夫思达(北京)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召回涉及型号分别为LR M、LR 1、 LR 1L和LR 1LBR的PUKY平衡车,召回原因是平衡车产品说明书的包装塑料袋不符合国家标准中相关条款规定要求,存在引发儿童窒息的危险,具有安全隐患。③ 2019年8月,北京崔克自行车经销有限公司召回2013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制造的Kickster儿童滑步车,召回原因是舵管夹具可能在过度扭转时断裂,从而使得车把掉落,存在导致骑车人跌落、摔伤的安全隐患。④ 2019年10月,上海莘威运动品有限公司召回2019年3月5日生产的部分Btwin(迪卡侬)儿童平衡自行车,召回原因是车身贴纸塑化剂超标,可能会被误食。⑤ 2020年11月,加拿大卫生部对产自中国的Btwin RunRide(迪卡侬)儿童平衡车实施召回,召回原因是表面涂层和组件表面涂层中的钡含量超过加拿大玩具法规的允许限量。⑥ 2021年4月,乐夫思达(北京)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召回2014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销售的部分PUKY牌儿童滑步车。召回原因是由于安全警示标志缺失,可能导致消费者误用、滥用等安全风险,在复杂路况及骑行速度过快等极端情况下,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制动,给儿童带来不可预见的伤害。⑦ 2021年4月,苏州盟倍力贸易有限公司召回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制造的部分KOKUA牌儿童平衡车,召回原因是安全警示标志缺失,可能导致消费者误用、滥用等安全风险。在复杂路况及骑行速度过快等极端情况下,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制动,给儿童带来不可预见的伤害。⑧ 2021年4月,优贝(天津)自行车有限公司召回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制造的部分优贝牌儿童滑步车,召回原因是安全警示标志缺失,可能导致消费者误用、滥用等安全风险。在复杂路况及骑行速度过快等极端情况下,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制动,给儿童带来不可预见的伤害。⑨2021年4月,永康市瑾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召回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制造的部分飞鸽牌AL-1209/AL1409型儿童平衡车。召回原因是由于座杆过长、儿童可触及部位存在锐利边缘,以及安全警识标志缺失等不合理危险,可能导致摔车、划伤及消费者误用、滥用等安全风险,在复杂路况及骑行速度过快等极端情况下,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制动,给儿童带来不可预见的伤害。许多消费者,但凡看到某个品牌有召回信息,第一反应就是拉入黑名单。但其实,就儿童平衡车来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越是有被召回经历的,才越应该列入选购名单,当然,要有选择的列。比如,⑥ ⑦ ⑧(PUKY、KOKUA、优贝)被召回的原因都是因为缺乏安全警示标识。那缺乏什么安全警示标识呢?答,因为这些平衡车都没有手刹,在复杂路况及骑行速度过快等极端情况下,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制动,给儿童带来不可预见的伤害。所以需要有相关的安全警示标识。也就是说,其实就是缺一个警示提醒,召回之后,贴一个相关的标识就可以继续卖了,没有其他问题。大家也无需为这四个品牌的这种召回信息感到迷惑,单从这点上来说,这四个品牌,可以放心大胆选购。我知道,做平衡车的企业看到这个召回信息会义愤填膺:专业的平衡车本来就是用腿制动的,就不应该有手刹啊,为什么还非得做这么一个提醒?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有时候,“貌似不合理的监管行为”,其实非常合理,其实是监管部门在想办法尽可能帮助企业降低不可预见的损失风险——对大众消费者来说,平衡车依然还是一个新事物。万一小有天孩在骑车走下坡冲刺时,因为双腿没有及时制动导致摔倒摔伤,这个算家长的监管责任,还是算企业没有尽到提醒的义务?虽然很龟毛,但是,要感谢监管。会有这样龟毛的监管,是因为,儿童平衡车在国内没有专门的国家标准,目前都是按照0-3岁的玩具标准来的。像召回案例②中的PUKY,在2016年是因为说明书的塑料袋不符合标准而被召回的。听起来是不是匪夷所思?事实上,0-3岁玩具标准很严格的。就算是巴掌大的说明书的塑料袋,也必须要有小孔,否则的话就是不合格。当然,从实际角度来说,这种涉及到塑料袋的不符合标准的问题,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家长要知道这方面的知识:不要给孩子玩没有透气孔的塑料袋。其实监管不光是龟毛,有时候也会站在企业的角度折中考虑。比如召回案例①,是因为FirstBike的L2018和L2019的轮胎气帽嘴为小零件,按照玩具标准,不能标3岁以下可用。但监管部门折中地考虑了一下产品的特性,让其召回去贴上警示标识就行了——但按道理来说,有小零件,就不能标注3岁以下可用。不过,整个行业都吸取了FirstBike的教训,现在大部分品牌的平衡车,轮胎气帽嘴都是固定的了,拆不下来——不过我们最近研究了很多平衡车,都恰好没有研究到FirstBike的车子,也不知道FirstBike现在产品的气帽嘴还是不是可拆卸的。有考虑这个品牌的家长,购买时最好就这一点,咨询下品牌方的客服。在这里也提醒下家长:如果家里有二宝,一定要检查下大宝的自行车和平衡车的轮胎气帽嘴是不是可拆卸的,如果是的话,谨防二宝拆下来放到嘴里玩!以及有没有很容易拆卸的小螺丝,这个也很关键。同时也向整个行业喊个话:只要是涉及到充气胎的儿童产品,都最好设计成不可拆卸的气帽嘴。接下来说剩余的案例③④⑤⑨(Kickster、迪卡侬Btwin、迪卡侬Btwin、飞鸽AL1209&1409)。③中的Kickster是因为结构设计有缺陷被召回,这个是硬伤,找补不回来。④⑤中的迪卡侬Btwin平衡车,怎么说呢,迪卡侬这几年被召回的产品老多了,不仅仅是平衡车,还有滑板车等。给人的感觉是:我就不长记性,反正我就这样,你爱咋抽查就咋抽查。表格中,挖掘姬只整理了2019和2020年的,其实在今年的5月份,迪卡侬Btwin的平衡车还因为缺乏安全警示标识召回了近5万辆平衡车——虽然是主动召回,但主动召回一般都是监管部门查到了,然后让企业自己补救一下。好在这次只是跟⑥ ⑦ ⑧的问题一样,说明监管部门没有再查出塑化剂超标或重金属超标之类的。但平衡车召回事件已经被发布这么多次了,迪卡侬今年还有这样的问题,这就很让人怀疑这家企业的反应能力乃至产品能力了。⑨中的飞鸽AL1209&1409问题比较多,是硬伤,也没有啥可找补的地方。挨个盘了盘几个召回案例,可以看出来,国家对这个新兴行业的监管其实是非常严格的。大到结构设计导致的物理缺陷,小到标贴的塑化剂含量和安全警示标识,都有涉及。另外,还是前面说的,没必要一看到召回信息就立马拉黑名单,像PUKY、KOKUA、优贝这三家,就可以完全放心购买。其余的几个品牌,如果召回之后有改良也可以购买。甚至,这些有召回经历的品牌,反而比那些没什么知名度一辈子都几乎不会被监管抽查到的(请注意这一串定语)品牌,更能放心购买。三、怎么看待平衡车俱乐部和平衡车赛事?这部分内容,其实可以单独成篇的,因为极具争议。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有莫大的好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孩子几岁适合参加对抗性的体育比赛,这点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主流的观点认为,孩子至少要在7-9岁之后,才能参加激烈的对抗性的竞技运动。原因是,在8岁之前,他们还无法承受竞技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各种压力。这些压力,家长当时感知不到,但负面作用可能会在青春期显现。另外,7-9岁前,激烈的竞技运动,也可能会对儿童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在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针对足球比赛低龄化这事,发布了全国幼儿足球活动负面清单:这8条负面清单,看起来好像一刀切的样子,但其实有它当时的背景。这里我们不展开讨论。毛爸非常认同主流的观点。但是,逻辑的起点是概念。什么程度的对抗性竞技才可以称得上是激烈的对抗性竞技?激烈的对抗性竞技和激烈的玩耍比赛之间的分界线标准是什么?这两个很关键的问题,现阶段并没有任何儿童心理学专家给过答案。就这两个问题,我咨询过南大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朋友,他沉默了几天后给我的回复是:毛爸,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见地,也非常发人深思。我觉得你这两个问题是值得作为研究课题用的,但要得出结论,又需要十几二十年的跟踪观察。现阶段的心理学结论,依然还是以统计学为基础的,倒也不必非得追求那个好像很科学的课题结论。毕竟我们的课题研究不像化学和生物那样,有确切的实验反应数据做支撑。倒是你之前说的自媒体的平衡点,反倒能很通俗地帮助解答这个问题。我之前说的自媒体的平衡点,其实是行业在写观点建议文和教育文时的套路,即在有争议的地方找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就可以很容易地给出建议。本来跟这位朋友交流时,其实是吐槽这个套路的,没想到他觉得这反而是一个很通俗的好方法。所以,关于平衡车俱乐部和赛事,编辑部总的看法如下:平衡车是个玩具,给娃买平衡车的目的,首先是娃能玩得开心。在玩得开心的基础上,才能有后面发展大动作、锻炼身体、培养兴趣、掌握技巧、参加比赛锻炼心性等一系列的目的。如果后面的五个目的和第一个目的产生矛盾,那以第一个目的为准。具体到俱乐部上,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或是学到一些特别的技巧,加入俱乐部是很好的选择。比如读者想念菲菲体验就觉得很好:具体到赛事上,编辑部的建议是,家长如果想尝试,也没有问题,但最好在5岁之后,不要太早。另外,一定要观察赛事方对赛事的定位是什么样的,是否充分考虑到了学龄前儿童对赛事的认知和理解,是否营造了其乐融融每个参赛者都很开心的竞技氛围。比如这两位读者都反馈,自己孩子是快乐的参赛,很享受过程:这样的竞技就没有问题。作为担心过度的家长和心理学专家,可能也许,有时候我们把儿童运动竞技想得太狭隘了,很可能,其实孩子们根本不把比赛当成我们眼中的比赛,可能就只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疯一场的你追我赶的游戏,而已。而不是一定要拿第一名的比赛。在孩子眼中,这可能只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疯”一场的游戏,而不是你争我抢的比赛。另外,读者张娜娜的观点,我们也很支持,竞技是一辈子的事,何必那么早开始呢:还有一种,编辑部是强烈反对的,那就是把赛事变成家长自己的负担。比如,把孩子在赛事中的成长变成氪金之路,其实就是给了自己负担。这里说的负担,不是经济上的(毕竟经济上很多人不care),而是心理和精神上的无形负担:这位读者划红框的内容,说得就很有道理。但是,画蓝框的【最疯狂的时候周一到周五满广东省跑车聚】,不了解实际情况(请注意这个定语)的毛爸单从这句话来看,这个时候,就要问问自己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其实已经有自己没察觉孩子也没反馈的心理压力了?还是那句话,儿童平衡车就是一个儿童玩具,让娃玩平衡车的首要目的是玩得开心。我们不否认,有些平衡车比赛是可以让所有孩子都快乐的。但涉及到高强度高密度的竞技,那也确实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四、平衡车对孩子发育会有影响吗?这也是我们剁手群的聊天内容:不用担心,比较瘦的小孩子,就算是坐久了板凳,屁股蛋子也会发红甚至长茧子。至于一些说平衡车会对生殖发育有影响的,那就更扯了,不用理会。平衡车对孩子发育唯一会有的影响,可能就是直接促进大动作发展,间接帮助长高吧~五、公众号最常开团的产品有哪些公众号开团平衡车,选择500-1000这个价位内的比较多,其中FirstBIKE是比较早开拓团购的,PUKY LRM是开团非常多、非常热的一个型号,柒小佰则是近期开团比较多的一个新品牌。六、大渠道比较热销的产品有哪些?大渠道(表格主要参考天猫、京东数据)比较热的平衡车,明显价位会比公号开团的更低,尤其是200左右的产品,在电商平台很受欢迎。另外,从调研结果来看,Strider、KOKUA、PUKY这样线下俱乐部比较多的品牌,一些超过千元的高端车型,读者从实体店购入的比较多。七、读者对上述产品的认可度如何?关于儿童平衡车的调研一文中,留言区的总结可以汇总成一句话:基本上,大家都觉得自己买得挺好的,没有踩到雷。根据留言,我们将儿童平衡车分为了三种类别:① 专业赛事平衡车;② 赛事入门平衡车;③ 溜娃平衡车:专业赛事平衡车价格从几千到几万不等,而且很多会涉及到“改装”概念,学问很多而且通常需要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定制,就算有参加专业竞赛的长远打算,也不建议刚刚入门就“一步到位”。赛事入门平衡车,通常在500-2000这个价位以内,比赛用的平衡车在车身减重以及骑行提速两个方面一般都是优于溜娃平衡车的,同时又比专业赛事车更容易上手,如果想让娃参加一些俱乐部的活动或是娱乐性比赛,可以选择这个级别的平衡车。以溜娃为主要目的的小伙伴大多会选择200-600这个价位的平衡车,可供挑选的品牌很多。无论属于哪一种,大家评价平衡车好坏,几乎都提到了轻便程度和性价比,有竞赛需求的,会关注车提速快不快、省不省力,溜娃的则更多关注孩子容不容易上手、耐不耐用,也有一些小伙伴会将颜值作为选择的重要因素。但其实,平衡车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读者在留言区提到比较多的品牌有Strider、KOKUA、PUKY、柒小佰、迪卡侬、飞鸽。以下是太长不看版结论:专业赛级平衡车,选择Strider进行改装的最多,Strider碳车非常轻便,在竞速上优势很大,参加平衡车比赛的大部分都接触过Strider车。购买KOKUA的读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看中了KOKUA线下俱乐部,使用后对车本身认可度也不错。PUKY赛级车型、入门车型的认可度都不错,在颜值方面PUKY受到很多小伙伴青睐。在溜娃为主的爸爸妈妈中,柒小佰、飞鸽认可度最高。购买迪卡侬的读者不少,但认可度一般。分享bike8、KinderKraft等品牌的读者不多,但认可度都不错。1. Strider在调研中表示自己会参加竞赛的、并且会对平衡车做改装的读者中,以Strider车为基础的最多:准备入门比赛的,也有很多会换Strider的车:Strider总体还是走竞赛路线的,所以大部分车型自重都非常轻,一方面对娃来说,提速更快,另一方面对于要帮娃把车扛去训练的老父亲和老母亲来说,也不会吃不消。但是比赛级的车,因为车身轻、龙头灵活,对于小娃来说可能不是很好上手,比较偏进阶。2. KOKUA从毛爸读者反馈来看,买KOKUA平衡车的小伙伴,有很多是看上了他们的线下俱乐部:对于KOKUA的车本身,大家还是挺满意的。KOKUA比较突出的特点是抗震、对地面要求低、适合越野:3. PUKYPUKY虽然和Strider、KOKUA并列国内赛级平衡车三巨头,但是在我们的读者中,PUKY好评率最高的是入门级型号LRM:也有一位买过PUKY高端车型的读者:4. 柒小佰柒小佰是小米生态链下的一个品牌,编辑部之前团过他们家的护具,从读者反馈来说,柒小佰的车认可度也非常高,如果仅仅在入门、溜娃级中比,柒小佰算得上是目前国内市场数一数二的品牌了:柒小佰大家好评的点大部分是车身质感好、性价比高、好看,不过基本都没有参加比赛,在入门、溜娃里认可度很高。5. 飞鸽飞鸽是国产老品牌,大家本身对这个品牌有一定的认可度,加上飞鸽的1209车型在儿童平衡车中算价格很低的,所以很受“溜娃用户”偏爱:但我不知道这几位读者购买的飞鸽1209是不是2021年4月被召回的那批,如果是的话,大家可以去申请召回换更好的~6. 迪卡侬迪卡侬虽然知名度比较高,但可能是因为车型的不同,留言区对它的评价好坏参半,不喜欢的很多都提到了车身重,喜欢的觉得性价比高:7. 其他品牌公号开团比较多的kinderkraft:比较早的牌子First Bike:留言区提到的其他品牌:读者们的内容相对来说是非常主观的,比如关于重量,同样的一款车可能有人觉得重有人觉得轻,个人喜好也有可能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大家酌情参考~八、行业内在写平衡车选购攻略时一般都会怎么写?一般母婴公号,主要会从车身材质、车身工艺、轮组、安装难度等等来给平衡车分出三六九等。但编辑部的想法是,平衡车的玩法有很多种,有的仅仅是日常溜娃,有的会参加俱乐部和娱乐赛,有的参加专业比赛,所以还是那句话:儿童平衡车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所以与其全都买最高档的、最贵的,不如稍稍做点功课,买最适合自家娃的~参加专业比赛的,相信大家都对专业赛级平衡车有很深的了解、而且有教练指导选车,所以今天挖掘姬主要针对入门、溜娃级,带大家看一下平衡车选购,需要关注的参数:1. 车身材质市面上的平衡车主要的几种材质,行业内一般会这样排名:碳纤维>尼龙玻纤>镁合金>铝合金>碳钢。其中,碳纤维是比较高端的材料,Strider很多赛级型号就是“碳车”,碳车非常轻,对于有竞速需求的比赛娃来说,几乎是终极选择。放在以前,我们肯定会说越轻越好,但现在轻的碳车实在是太轻了,需要骑手自身平衡感更好,对于初次接触的小娃来说,控制起来会更难,调研中也有读者表示想要稍微有点重量、“稳当”一点的车。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材料,超轻碳车的价格贵出不少,对于入门、溜娃来说,实在是有点大材小用。入门、溜娃级别的车中,尼龙玻纤是一种新的复合材料,坚固轻便且不易刮花、生锈、掉漆,对于儿童平衡车来说是非常不错的材料,缺点是价格会比合金稍高。其余的镁合金、铝合金、碳钢在入门车中也都是比较常见的材质,碳钢如果用料不好,有可能会出现生锈问题。另外提醒一下,平衡车车身材质一般指的是前叉、车梁、后叉,车把、座管以及轮组可能会采用其他材料。2. 车身工艺车身工艺有一体式和焊接式两种,大多数情况下,一体式车身相对焊接式来说会更坚固、美观。一体式需要的工艺技术比较复杂,相对的价格会稍高一些,预算足够的情况下,推荐选一体式,如果在焊接式的车型中挑选,可以重点关注以下焊接的形式,一般来说鱼鳞焊更牢固。3. 轮组(1)车轮类型车轮选择上,业内一般会这样排名:橡胶充气轮>橡胶实心轮>发泡轮>塑料轮。实心轮耐磨而且不用充气比较方便,但无论是避震性还是抓地力,都不如充气轮。另外实心轮中,发泡轮虽然重量很轻,但本身容易损坏,对地面要求比较高,塑胶气味也比较强。而塑料轮用在平衡车上,基本可以说是糊弄人,千万避雷。所以大部分情况下,选择橡胶充气轮即可。橡胶充气轮如果还想再比较,可以从轮胎的花纹比较,但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差别。另外,车轮外侧,尤其是后轮外侧使用的螺丝如果太过突出,有可能在小朋友蹬地时划到腿部,所以最好嵌入式、或是圆扁形、带塑料螺帽的。(2)花鼓/碗组如果用更通俗的说法,碗组和花鼓可以理解为“轴承”,碗组是车头和前叉连接处的轴承,花鼓是轮组中的轴承。培林花鼓是密封式轴承,所以防水、耐磨性更好,噪音小,而且一般会比滚珠花鼓更加顺滑稳定。培林>滚珠基本是可以确定的,不过对于溜娃车来说,不用强求培林,根据预算选择即可。(3)轮毂/辐条现在儿童平衡车轮组有一体式轮毂和辐条两种,两者都可以。材质上,除了塑料糊弄人,其他材料对于溜娃车来说大差不差,不用特地为材质买单。4. 脚踏因为平衡车本身需要蹬地驱动,如果设计了比较宽的踏板对于孩子来说反而会有点碍事,容易摩擦小腿,所以原则上脚踏越小越好。5. 安装方式通常情况下,一体式的车会更容易安装,安装这件事其实很重要,不仅仅是老父亲、老母亲省不省力气,安装复杂的车,其实很容易因为安装不当(比如螺丝没有拧紧),产生安全隐患。所以安装上越简单越好。6. 龙头把手龙头的转向角度分为有限制和无限制(可360°旋转),无限制可360°旋转的把手在车倒地时不会杵着戳伤小朋友的胸腹,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过于灵活、不好控制,没有比赛需求的话,可以选择有转向限制的(大部分比赛会要求使用无转向限制的车型)。龙头把手最常见的是直把、燕把两种,差别不大,但要特别提醒一下,一些把手是需要自己安装(且没有事先安装成T形),安装时一定要注意两边平衡。把套材质有塑料、海绵、橡胶等等,一般来说橡胶(TPR、TPE等)舒适度比较好,也比较耐磨。7. 车座儿童平衡车车座,业内比较推崇推臀式——更细长,更方便孩子发力,不过其实能满足柔软、弹性好、透气,基本就OK了~总结一下,对于入门、溜娃级的车来说,推荐尼龙玻纤、合金材质的一体式车身,轻便且价格适中,车轮选充气橡胶轮。花鼓、碗组、辐条、龙头对于入门、溜娃来说并不是关键参数,不用强求最好,按预算挑选即可。车座、把手套同样,基本满足柔软、耐磨、透气、舒适就OK。最后再强调一下,即使是入门、溜娃,也必须买正规品牌、有3C认证的合格产品!九、十字箴言我知道很多人都会直接拉到这里看的。对大部分家长来说,整篇文章最关键的其实也就是这十个字。所谓的十字箴言,其实就是针对入门级、日常遛娃的读者而言的。这部分读者切记这10个字:越轻越便宜越皮实越好。前面毛爸提到,也不能太轻,但是入门级的平衡车,重量基本都达不到碳车那种太轻的级别。所以越轻越好。轻的好处有很多,最基本的,越轻便,骑乘难度越低,孩子越容易喜欢上平衡车。越便宜就不用说了,免费的最好~但是,越轻、越便宜、越皮实,是个不可能三角。比如第二部分的召回案例里,飞鸽AL1209&1409就很便宜,但被召回的原因,毛爸都很难找补。座杆过长属于结构设计的问题,是个硬伤。再次提醒买过飞鸽AL1209&1409的家长,在孩子玩的时候,尽量做好监督,也不用过度担心。我们周四要开团的品牌是小米生态链的柒小佰,基本可以说是三个不可能三角中最为平衡的品牌了。具体明天会有详细的预告文。十、其他最后依然是关于安全的提醒:1. 安装平衡车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安装说明操作,不要自己想当然地装起来,容易产生安全隐患。2. 上车之前,记得将车座、车把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对于初学者来说,平衡车的车座高度调整到让孩子大小腿夹角呈120°比较合适。3.平衡车是玩具,不是代步工具,不能上路,更不能上非机动车道!社会道路路况复杂,安全风险比较大。必须选择在没有车辆的封闭路段玩耍,比如广场或公园。如果在小区内玩耍,一定要注意是否人车分流,有车的地方一定不能让娃骑行玩耍。4.无论是平时玩还是参加比赛,都一定一定要穿护具(头盔+手套+护膝+护肘)。平时玩可以戴半盔,参加比赛或训练可以戴全盔。家长也要做好看护工作。对于大动作尚在发展的娃来说,摔跤绝对算得上是家常便饭了,所以 即使是低速状态下,意外发生时宝宝也需要头盔和护具的保护:△图片源自Two Wheeling Tots5. 玩平衡车的时候,最好换一双专用的鞋,保护小朋友的脚,也能让他尽情去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美易卡审核中显示还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