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为何删除陈胜吴广起义义的意义 初中为何删除陈胜吴广起义义有何意义


  《历史上的今天》2019年3月大事记第6讲!2019年3月18日,明朝灭亡375周年!关于中国古代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常识已经考过很多次,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相关的重要知识。
第六讲 2019年3月18日明朝灭亡375周年
  【热点链接】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灭亡。
  【真题回顾】
  2011-浙江-13.以下中国历史上著名历史事件发生先后顺序排序,完全正确的是:
  A. 牧野之战--长平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B. 黄巾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李自成起义
  C. 诸葛亮七擒孟获--陈汤平定匈奴--郑成功收复台湾--郑和下西洋
  D. 安史之乱--八王之乱--玄武门之变--土木堡之变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
  第二步,牧野之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在山西高平进行的一次大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奠定三足鼎立局势的一次战役,发生于公元208年;淝水之战是东晋与少数民族政权前秦之间的一次战争,发生于公元383年。所以A项排序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以道教的名义发动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时间在东汉末年;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朝时期发生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时间是公元前209年;太平天国是运动由洪秀全领导的爆发于清朝晚期的农民起义,起止时间为1851年-1864年;李自成起义是发生在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时间为1627年-1645年。故该项的正确排序应为: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C项:七擒孟获发生于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之时,时间是三国末年;陈汤是西汉元帝时期的大将,曾经假传圣旨率军斩杀匈奴单于,其时间为西汉末年;郑成功是明朝的爱国将领,于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的手中收回了台湾岛;郑和是明成祖时期的宦官,奉命七次下西洋,其时间为明朝初年。故该项正确排序为:陈汤平定匈奴--诸葛亮七擒孟获--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
  D项:安史之乱是唐朝晚期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它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共持续16年时间;玄武门之变由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内的玄武门发动的一次政变,时间是公元626年;土木堡之变是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件。故该项的正确排序为:八王之乱--玄武门之变--安史之乱--土木堡之变。
  【知识拓展】
  一、历史上重要的农民战争:
  1.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一次农民大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起义掀起了反秦的浪潮,继起的起义军最终推翻了秦的统治。农民军打击了地主阶级,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开辟了中国历史上农民武装反抗封建统治的革命道路。
  2.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起义指中国古代新莽末的农民起义。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组织了以绿林山(今湖北当阳)为根据地的武装起义,史称“绿林军”。地皇三年(22年)二王分兵,遂又称被为下江兵和新市兵。次年,义军攻占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郾县(今河南郾城)等地。王莽乃派王寻、王邑率军镇压,但在昆阳之战遭到惨败。义军乘胜攻洛阳、长安。长安被迅速攻占后,王莽被杀。
  3.黄巾起义
  中国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帜,史称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广大农民与豪强地主及封建国家的矛盾激化。黄巾起义正是在农民斗争蓬勃开展的基础上爆发的。
  4.瓦岗起义
  从隋大业六年(610年)翟让聚众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举起反隋义旗,到武德元年(618年)李密率部投唐, 前后9年,在中原大地活跃着一支矛头直指隋廷的农民武装力量,这就是翟让和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
  5.黄巢起义
  黄巢所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公元875年,黄巢发动起义,起义军提出“均平”的政治口号。公元881年,起义军攻下唐都长安,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国号“大齐”,也叫“齐”。后来起义虽被唐王朝所镇压,但却导致了唐王朝的迅速灭亡。
  6.王小波、李顺起义
  中国北宋前期的一次农民起义。北宋初,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许多农民沦为客户(包括旁户),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宋太宗即位后,川峡天灾频仍,饿殍载道,民不聊生。淳化四年(993),在永康军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南)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
  7.宋江起义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至三年,宋江聚众梁山泊(又名梁山泺。今山东省梁山、郓城间)起义,反抗官府,抗击官军镇压的作战。据史家考证研究,在宋代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108将,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
  8.方腊起义
  北宋末年,睦州(今浙江淳安)一带,又爆发了一场农民大起义,这就是著名的方腊起义。方腊起义的特点是准备充分、发展迅猛、斗争坚定,并给北宋统治以沉重打击。
  9.元末农民起义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至至正二十七年(1351—1367年)九月,元代农民进行的反抗并推翻元封建王朝的武装斗争。朱元璋趁元军疲于对付北方红巾军,无暇南顾之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采取先西后东,先强后弱的战略,在具体作战中,稳步推进,集中优势兵力,先剪枝叶,然后动摇其根本,从而削平群雄统一了江南,为北上灭元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基础。
  10.明末农民起义
  明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至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农民军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游击流动作战到运动流动作战,终于推翻明朝的战争。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明清军队经过30余年的反复较量,推翻了明朝,打击了清朝,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1.白莲教起义
  清嘉庆元年(1796年)至九年(1804年),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九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达二百零四个,抗击了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四百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二十余名,清政府耗费军费二亿两,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
  12.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应写作太平天囯,囗中王)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开始的标志是1851年金田起义,结束的标志是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这次起义开创了中国不少先河,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等。领导人为洪秀全,称号为“天王”,首都称天京(即现南京)。
  二、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廉价商品自通商口岸源源而入,破坏了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和传统手工业,造成大批劳动人民破产失业;
  (2)清政府为支付巨额兵费和赔款,大肆搜刮,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2.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以传教为名,组织群众,发动太平天国运动。
  3.开始: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4.永安建制(永安封王):
  (1)1851年,太平军攻占永安。
  (2)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5.定都: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
  6.前期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1)目标: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影响:
  ①表达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剥削的美好愿望;
  ②但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从未实行过。
  7.北伐和西征
  (1)背景:
  ①太平天国运动的迅速发展,引起清政府的恐慌;
  ②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清政府建立江南大营(南京东郊)和江北大营(扬州),围困天京;
  ③命各地举办团练,共同镇压太平军;
  ④为打破清军的封锁,太平天国先后进行北伐和西征。
  (2)北伐:北伐的目标是进攻北京。由于孤军深入,后援不继,北伐以失败告终。
  (3)西征:西征的目标是夺回安庆、九江、武昌等长江沿岸重镇以及安徽、江西等地,以卫护天京。西征在石达开的指挥下,取得胜利。
  8.全盛:1856年春,太平军击溃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解除了天京的威胁。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9.1856年天京事变(内讧)使天平天国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10.挽救危局
  (1)军事上:
  ①起用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担任军事指挥;
  ②陈玉成、李秀成先后击溃江南江北大营;
  ③李秀成东征上海,多次击败上海地方官绅与英法侵略组织的“洋枪队”。
  (2)政治上
  ①启用从香港归来的洪仁玕,主持朝政;
  ②洪仁玕提出统筹全局的方案《资政新篇》。主张改哥内政,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新式学校、医馆,与外国通商,进行文化交流;
  ③《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未能付诸实施。
  11.失败:
  (1)1861年,曾国藩的湘军攻陷安庆。
  (2)1862年,陈玉成被俘遇害。
  (3)1863年,湘军与李鸿章的新编淮军进攻天京。
  (4)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12.影响:
  (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坚持抗清斗争十多年,席卷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
  (2)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可能挽救中国的命运。
  三、明末清初著名的历史人物
  (一)清初三大思想家:即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1.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的石船山麓,世称船山先生。明亡,他在衡阳起兵抗清,败后退至广东肇庆,在南明桂王政府中任职;桂林失陷后,长期隐藏在湘西地区的苗瑶山洞,自称瑶人。直到康熙八年(1669)才在石船山麓定居下来。他刻苦钻研,勤于著述,著作有一百余种,主要有《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思问录》《黄书》《噩梦》和《通读鉴论》等。后人集为《船山遗书》。
  2.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世称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嗣母王氏殉国。他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陵,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特别注重对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同时垦荒种地,联络同道,不忘兴复。晚年居住华阴,死于山西曲沃。他学问渊博,对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很有研究。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3.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思想家、史学家。父东林名士,为魏忠贤所害。他受遗命就学于刘宗周,19岁入都为父讼冤,以铁椎毙仇人。领导复社成员坚持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抗清。明亡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征召。学问渊博,研究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及释道之书,史学上尤有成就。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等。
  4.郑成功
  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5.吴三桂
  吴三桂(1612.6.8-1678.10.2),字长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大周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预测演练】
  【预测题 单选】下列有关《天朝田亩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
  B.《天朝田亩制度》有关分田的规定,实质是实现平均主义
  C.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D.提出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文献。
  第二步,《天朝田亩制度》有关分田的规定,实质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天朝田亩制度》虽然虽然迎合广大农民的愿望,提出对土地和一切财富平等平均,但无可否认,反对封建地主所有制是《天朝田亩制度》的主流和本质。我们考查《天朝田亩制度》的实质。
  因此,选择B选项。
  【预测题 单选】下列关于历史上农民战争与相关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 瓦岗起义:翟让、李顺
  B. 黄巾起义:张角
  C. 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张献忠
  D. 大泽乡企业:陈胜、吴广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事件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从隋大业六年(610年)翟让聚众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举起反隋义旗,到武德元年(618年)李密率部投唐, 前后9年,在中原大地活跃着一支矛头直指隋廷的农民武装力量,这就是翟让和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李顺是北宋前期农民起义的相关人物,与瓦岗起义无关。
  因此,选择A选项。
  【华图在线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微信扫码进备考交流群
本文标签:公务员考试备考技巧,公务员考试常识备考技巧,历史上的今天,3月第六讲
时政热点(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为何删除陈胜吴广起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