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大童保.险服务,哪位保.险顾问厉害呢?

大童保险全称“大童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经中国银保监会(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中国首家全国性保险专业销售服务机构。该公司公布设立于首都北京,主要经营人寿报下、财产保险等报销销售业务。保险作为中国首家全国性保险专业销售服务机构,大童保险服务在业内的地位可想而知,不是一般的高。其头衔也是一连串,包括清华系金融企业、高端保险销售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互联网保险销售企业等。而在2019年11月8日,大童保险更是在主题为“生态、理性”的第十二届中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中,荣获2019年度最佳中介保险品牌荣誉。这进一步证明了大童保险服务在业内的实力。当然,牛皮不是吹的,要有实打实的服务,才能让消费者信服。大童保险深耕保险界多年,主打保险销售服务以及后续理赔等。保险销售方面,大童保险服务有一支中国中介行业一流的专业管理化团队,且建立了先进的商业模式。公司确立的目标是:重点销售寿险期缴产品,通过续期业务模式积累获取利润的盈利模式,为企业营造长久不断的价值增长空间。专业化主要体现在,公司建立了业界领先的信息技术、业务运营、销售支持以及教育训练等体系,形成了规范化、标准化的销售渠道和模式。一方面可以给到消费者便捷、快速的投保体验;另一方面也能给到消费者优质的投保服务。这便是大童保险服务同其他保险中介平台最大的不同。无论您是投保线上互联网保险还是线下传统保险产品,找到大童保险服务就算是找对地方了,基本上出名或不出名的保险公司,都和大童保险有合作。保险所以在产品丰富度方面,大童保险货源更广,可以给到消费者更多选择。有任何保险疑问的朋友,可以前往【奶爸保】咨询,也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or私信奶爸。我是@奶爸保课堂,提供专业的保险咨询,为您挑选合适的保险!
不光泛华和大童,其他几家经纪公司的情况我也帮你对比好了~大家好,我是全网最拼保险博主Raven。当涉及到人生中的重要职业抉择时,从选择行业到挑选公司,都能影响着我们的未来。特别是当你考虑着成为一名保险经纪人时,眼前出现了明亚、大童、泛华和永达理这四家领先的经纪公司,这个时刻就非常关键了!!!Raven的这篇文章将带你深入剖析,虽然稍长,但会给你带来更多实用信息,绝对是全网你没见过的仅此一份的分析,全文分析2w字,耗时10小时完成。在这里我也会先给出我的大概结论方向:公司层面的分析只能决定基调。真正你在保险行业能做到什么成绩,达到什么样的收入,决定因素的占比是:个人50%,引荐人和30%,团队10%,公司5%,运气5%。所以请记住Raven这句话:公司决定了团队能够有多少自由发挥空间,而这也决定了你引荐人的特点能够多被放大,而引荐人的指路和陪伴决定了你能少走多少弯路,但是真正走路的还是你自己。公司再牛,也不会背着你。还有我想也提前说一句的是,我并不刻意以客观中立为目标,只是希望我的观点能尽可能给想要加入这个行业的新人作为一个参考。在我看来,要对明亚、大童、泛华和永达理这四家公司有深刻的评价,仅凭听说和在网上查资料显然是不够的。至少要在每家公司工作过,并在相对高的职级上有待过,才能算是真正了解,才有足够的资格和深度去发表见解。另外也由于幸存者偏差,所以大家很难听到在职人员说出自家公司哪里不好的话。而真正因为公司不适合离开的人,也没有机会发声或者说离开的原因也不一定适用每个人。所以我讲老实话,这个对比的问题是有一点伪命题的,因为问问题最后得到的答案也不一定能够帮助你在保险行业持久的生存。若是有人真的在这四家公司都工作过,而且在各家都有深厚的经验,那么要么他有能力在任何地方生存,要么他只是在吹嘘。再多的公司换来换去,也无法改变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本质。我自从进入保险行业开始,可能比大多数人要多走了弯路,先是在香港做了保险代理人,只有单一公司的产品,所以在经纪人和代理人的选择上我是很明确知道哪一个更有优势的。今天搜到我这篇内容的你肯定也是很清楚地知道未来经纪人的更大优势在哪里。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然后回大陆之后,我考察了大童、去面试过第三方财富公司(水x保、金f子等),刚加入了明亚保险经纪公司时没有收入,同时还在一家很小的互联网公司保险评测工作室帮忙做过几个月,达成MDRT后深圳泛华的负责人来挖角过我,最后挖角不成请我去讲了几堂课,也去永达理听过课...泛华来找我时,其实让我离开明亚已经不可能了,当时客户已经有200人,团队已经有20多人。在真正做出成绩之前花了很多时间做调研所以,我对明亚有很深入的了解(或者说是对在明亚里能让我发展出我自己独特风格的这样一个环境很了解,明亚不同团队也会有截然不同的风格)。至于大童、泛华和永达理,我可以大概给到你一些我的经历和故事和个人直观的感受以及我的一些分析逻辑。即使我是从一个身在明亚的人的角度写了这篇文章,但我不违反职业道德,能做到逻辑思路清晰,能够鼓舞到大家在进入一个新行业时去坚持和实践,是一定能帮你做出一些判断的。保险行业实际上,在目前的情况下,人们对保险公司的了解和经营状况有相对更多的介绍。对于保险经纪公司的分析和介绍却相对较少。因此,这篇文章,我会把我自己的公司明亚放在最后讲。在开始之前还是惯例先介绍下自己的成绩,港硕士毕业,25岁做到应该是大陆最年轻的COT(香港容易出大额境外资产配置,比我厉害的人有很多),0资源0人脉。亲自带的团队1年半发展到全国100+人,深圳明亚2023长险件数第一名。这个成绩不说最耀眼,但肯定是金字塔尖,所以对这个行业的看法我是有一定话语权的。险商真探Raven:“以深圳明亚第一拿下寿险件数王”:关于数量的思考险商真探Raven:“25岁能做到COT+60人团队长?”2023在保险业开一个好头01大童优势全面拆解以及如何与新人定位结合决定从香港回大陆,代理人转赛道经纪人时,第一次听说大童也是因为微信里面有个港险同行,疫情期间也回来做了大童的经纪人,所以我对这个模式产生了好奇。大童其实特别会宣传,懂造势,非常重视网络的宣传、媒体的力量,我记得经常看到一篇大V理财博主的账号,讲着讲着,最后就是在打大童的广告。在这一块,大童做的比其他公司好,会搞宣传,但是是公司层面的,明亚在互联网上也很多,但全部都是明亚人自发的,没有公司层面太多去做互联网广告宣传(反正至少我看到的没有)这是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区别。其实刚开始那会儿,我连经纪人是啥都还不太清楚。但看到这个招聘软件上的介绍时,我当时大概get到了大童内部会去做宣传的一些优势点。尤其是平台获客那个哈哈哈,看来获客永远是保险人的痛点。(虽然到后面我了解到了这个不过也是一个噱头。。。)当时那个我圈里的大童经纪人,朋友圈看起来是比较公式化的。后来了解的过程中,她和我说,公司特别赋能,直接由宣传的相关内勤每天文字图片视频都编辑好了,经纪人只需要复制粘贴转发就可以??我心想,听起来是蛮省心的,但是我当即又觉得哪里不对,再回去看了下她的朋友圈,也不知道是因为我比较年轻,受不了硬广,还是因为文风特别官方,没有个人特色,让我对这个优势没那么大兴趣。然后又听着他们团队长介绍说,可以平台推荐客户。叫做「DAC」,中文全称数字化获客赋能系统。官方的宣传是大童帮助新保险人通向“数字化保险时代”的获客赋能系统,也是一套针对新保险人的专业服务体系。这个是一个针对保险人痛点所做出来的宣传,我一听立刻就心动了。我详细了解了一下,基本的逻辑是这样的:大童的会先判断你是否适合参与到“DAC-P”项目中来,判断依据有3个:1、个人或团队成员是否具备渠道开拓的意愿和能力2、是否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的合作渠道,线下渠道重点关注幼儿园、月子会所、美容院和体检中心等,线上渠道重点关注私域社群、微信朋友圈等3、是否能够建立支持“DAC-P”项目开展的培训和运营体系。通过合作渠道发起咨询定制服务预约,服务顾问即可使用DOSM咨询服务模式服务客户。达成合作意向或签订商务合作协议,和渠道方的具体执行人商定落地细节;寻找和该渠道相关度较高的“DAC素材”,并制作成纸质或电子海报,供渠道方展示,并在DAC系统中进行渠道维护。听到这,我发现我想得太美好了........他们给我介绍到这里时,我已经听明白了:「渠道你要自己去建立,我们提供的就是一个后台数据统计和前文有提到的那种没有个人特色的素材而已」所谓的黑科技原来设计逻辑还是挺简单的。并不是Raven当时想象中的,会直接免费分配客户给我,23岁时的我还是有点天真的哈哈。(很多人会有这个误会,但其实用脑子想想就知道不可能的,但是太多人太想解决这个痛点了,所以没有仔细思考,听到这里已经迫不及待要加入。)ok,话说回来,做保险的话,跑渠道谈合作很正常。但是,这不是我能不能做,而是他们也要筛选我有没有这个能力.....并且能跑下来的话,这和我之前做代理人时有什么区别?就是因为我之前做代理人,线下跑渠道的效率太低了,1天3访,连学习的时间都被大大消磨,压力特别大,非常抑郁。代理人时期,最烦的是上级让我带着活动量目的去一日3访.....为了学习还要见缝插针论毅力、意志、拼搏,我知道我绝对不会输给任何保险人。我可是在大街上站着举牌子卖过保险的,其实去谈合作开拓渠道扫楼扫街其实没难度的。正是因为没难度,才让我觉得担心。因为当时我就深知自己的优势点不在人脉,跑月子中心,随便月子中心的一个宝妈如果转行保险经纪人,或者美容院的前台销售转行经纪人,可能都会比我更有优势。我的优势是在有难度的那些事情上,学习+运营+分析+搭建工具等等。所以这里我提一句,如果你有这些潜在的渠道资源,大童的这个功能是能够帮你提供很多便利的!!!!值得考虑!!!!!!!我大童的朋友给我介绍这个的定位就是使用免费的“DAC素材”,经营私域流量渠道。(当然前提是你的私域足够大而且有渠道注入新的生命力)这里他们特别强调了私域,没有提到公域。不过这个后来我从业久了,觉得理解翻译过来也是一个很简单的功能,就是一个可以让你转发素材,然后统计谁看过你转发的文章,下面一个超链接联系你的名片.......这么一说又感觉是不是其实好像挺多地方都看到过这个功能的。所以讲到这里,真正大童核心看中有价值的还是你的资源~不过其他公司也一样,这个永远是加分项。那除此之外,我又继续研究了解到了,也是接下来要说到大童比较出名的一个业务线了——好赔。甚至是后面加入明亚了,我也有客户提过大童这个好赔功能,不光新人期的我心动,客户也会心动~一个行外人看了都会心动的东西,因为也解决了一个痛点,就是提到保险,就不得不提的理赔。会觉得这个功能好,是因为:1、经纪人想省事,怕自己办不下来2、客户看了天然就会有信任所以在大童,有这样一批人,不卖保险,只做理赔,他们的名字叫好赔专员。在大童买的保单,除了有专业的大童保险销售协助办理理赔,背后还有在理赔领域深耕的好赔专员做技术支撑。Raven表示非常非常认可愿意深耕理赔领域的保险人,并且觉得这个需要去深入开发体系的大童很值得尊重。这一点也是我当时最大的一个纠结要不要去大童的地方,我做保险是希望售后能够给客户很全面服务的,真的是想要长期主义做自己个人名声的。那为什么后面我个人还是没有继续选择大童呢?我当时有一点自己的考虑,分享给大家听一听,你觉得有道理有帮助那我很开心,你觉得你做不到不适合你,那好赔肯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是,我是一个总想什么都多学一点的人。在做保险咨询的过程中,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同时兼顾销售和理赔的培训可能是一项挑战。但我就喜欢挑战啊,虽然这可能需要分配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确保我在两方面都能达到高水平,但是因为好赔服务是一个依托公司平台的功能,和我个人竞争力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大家都做得那么舒舒服服,这个行业门槛会更低,无天花板效应就也没那么明显了,想要走在别人前面这个自我激励很关键。我想象了一个场景:如果我入职了大童,同样是我和自己的大童同事,我要如何让客户选择我呢?去介绍有好赔功能吗?但是我的竞争对手也会去介绍这个功能呀...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公司的。没错,做保险最后要落实的点除了你要和不同公司的人竞争,你还要和自己的同事竞争。这个是无可避免的。那如果我加入大童的理由完全是因为有一个不属于我的加分项,我会很没有安全感....当然我也会想,加入其他公司也会要和自己人竞争,那有个好赔功能不就是加分项嘛。确实是,所以我后来又在看这个好赔是否其他公司没有,或者它是否真的像大童介绍的那样真的从客户出发。然后我进一步了解到,这个服务居然是要收费的。。。。。。。。当时听到收费,我第一反应就是,交钱改变了很多优势,因为客户愿意交钱的话,有很多愿意去提供服务的人。当然对于异地客户来说,可以多一个现场的服务在理赔时还是很有安全感的,但是用钱换来使这个功能看起来也没那么稀缺了,因为也有很多提供陪诊、看护的,各种一条龙,再加上现在很多保司都取消线下的网点了,要节约成本,所以甚至很多理赔服务都是线上电子完成的,原件也是邮寄。还没获客,还没成交,就要开始讨论收费后续服务,让我产生了一点犹豫。这个观点我当时一直保留,后面讲加入明亚时会详细说说我是如何对比这两家的理赔培训和服务的。也就是上个月,已经成为保险顶尖从业人员的我和一个理赔调查员和拥有极其丰富的翻案经验的朋友又讨论起了好赔,这是她的评价:证明了这个好赔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是锦上添花,但是没有能力的人来说,这个不会是改变你人生的一大关键点,甚至很多人都一辈子用不上理赔。理赔的一个逻辑是,客户得前期和你成交了,你才能往后持续提供服务,没有客户,这个服务对从业人员来说没有意义。所以理赔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销售中前置这个服务。但是好赔只是服务,不是培训。怎么去让客户觉得你在这一块有过研究,销售人员并不懂。当然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意义很大,好赔的出现标志了经纪公司绝不会像乱拉人头的代理公司一样让客户理赔无助。当然,这个功能现在也不是一家独有,理赔本就应该是标配而不是加分项。另外还有一个大童特别介绍给我了他们的保单托管服务,这个也是他们科技赋能的一个大点。不过保单托管更多的是思路,单纯的一键整理,也是我上面有提到的,不是个人的一个竞争力。Raven当时十分认真对比了几个app的保单托管功能:有大童旗下的快保app,有用明亚旗下的app,有体验用深蓝保的保单托管,有下载B险师app,有用保通的x云保app,有用B保app,还有一些冷门的B险查查的保单整理功能,还有用过一些小程序比如X保侠,现在新出的X效X书,我都用过。用过才有发言权,对比完之后我发现,都做的挺不错的。甚至我还对比过我以前在香港时保司后台的保单科技功能,和一些境外的app,很多还花了会员价格购买:我入职前认真看过大陆的部分app功能对比也会和我自己曾经在保险公司时的后台使用对比部分整体试用下来的感受就是,差不多.......保单整理最重要的是思路,工具是固定的,很多保险代理人用的保司自己的托管都做的非常智能了(虽然只能做自家公司的)尤其是在2019年时,可能大童拿这个说还是很有优势的。但是这一个科技对于保险经纪公司来说,一点点保单整理功能绝对不是一个技术壁垒。所以我很明显感受到,从2020年开始,明亚的保单托管功能越来越完善后,基本上很难说哪家公司的更好,甚至很多经纪人为了做出自己的风格也会自己去添加一些个人特色进去。我新人期间就坚持自己帮客户做保单整理,弄得很好看,很细心,还会根据客户情况做一些他们专属的内容,能保证都是独此一份:后来客户比较多了,确实科技的力量也会更明显,这也证明了,保单托管对于后期大咖来说是很能提升效率的,但是早期保险新人来生存的概率raven认为不会因为这一个功能有太明显的提高。好了,到这里我对大童的考察基本结束,我其实是挺满意的,我早期对大陆保险经纪行业的信心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候开始建立起来的。但唯独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没有100%说服我自己——「个人竞争力」。因为之前做过代理人,我知道前期我作为新人的目的是什么?就一件事,存活,就够了,什么东西能让你最大限度存活,那就是最重要的,我不在乎太多花里胡哨的,但我最起码要做到自己能够活下来,才有办法提供服务给客户~我们先跳出保险这件事,其实任何一门生意,你要想赚钱,不管卖保险也好,在网上卖课程也好,做电商也好,甚至街边卖煎饼,所有赚钱的事情都逃不开三个必要环节:引流、转化和交付。所谓引流就是,让客户看到你。转化就是,客户看到你之后,被你说服买了你的东西,交付就是你把东西给人家,满足了人家的需求。上面大童的优势,基本都是在转化和交付方面,但是我个人的竞争力和优势似乎在这里没有办法很好的生根发芽。讲老实话这可能更多是我个人的问题而不是大童的问题~02泛华,我在职业中期时经历的插曲2021年的一天,深圳泛华的一位负责人联系到我,说是在我的自媒体上看到我做的很不错想要聊一聊。当时我刚在明亚稳定下来,24岁第一次做到MDRT,因为我没觉得自己很厉害,所以完全没意识对方居然是想要挖角我,大概2个月后我才意识到,因为攻势太猛了....我委婉表达了自己已经在明亚有很多客户和团队成员了,不可能离开的,所以最后变为邀请我去泛华讲了一堂课...我抱着多了解一下总没坏处的心态来到了泛华的职场,环境很漂亮,也想详细了解看看这家经纪公司是什么样的一个路线。raven受邀在深圳泛华讲课,PPT模板还用的是我在明亚讲课的....但是听众们表示收获很大~我知道各家保险经纪机构各有优势,泛华保险比较出名的一些,同时也是泛华人介绍最多的,第一个首先是国内保险中介的唯一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但是正好我过去了解的时候是2022年初,我后来持续跟进查询了一下,发现正好2022年6月公布的数据是资产为28.12亿元,总收入为13.9亿元,同比下降22.2%,净利润方面,亏损571.5万元,看来疫情对泛华线下展业、培训造成严重冲击....部分地区公估业务几乎停滞。自从疫情以来,泛华美股的价格也一路下跌,从每股33美元多的价格跌至最低点,其股价为4.31美元/股,现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涨回来了一点,6美元左右。当然这个和个人的职业选择关系不是特别大~只是我当时好奇有查过。我写文章时是8.11,所以去看了下数据还有一个数据比较有意思的,我做调查分析后发现,泛华2022年的高产能人力数量及人均产能指标均呈现同比大幅提升态势。其中,3个月万P人力同比增长23.6%,人均产能同比增长33.3%;10万P人力同比增长41.2%,人均产能同比增长6.3%,贡献产能占比达到31%。可能这个是一个比较对个人选择有利的数据,能看到个人从业的一些方向。泛华有两个重点平台,懒掌柜+保网。两个平台的整体趋势都是,出单用户均较上一年人数减少了近一半,但人均保费都是去年的两倍,甚至保网的活跃交易用户人均保费1557元,在去年914元的基础上增长了70.35%。说明泛华的寿险出单人力的下降主要是由于 2022 年工作重心转为服务高客及绩优人力,同时优化低效人力...难怪我去了解的时候,管理层和我表示他们要「引进MDRT」。注意,他们和我说的词是「引进」。虽然此时我已经在明亚并且从0做到了1,但是如果我还是一个新人去了解时,泛华估计看都不会看我一眼。当时他们给我看了招募的一个要求和基本法,这里我就不放出来了因为没好意思拍,又不打算来,所以其实没那么感兴趣,当时没想到会需要写这篇文章。但是我记得很清楚是给我开了底薪2万左右,因为他们就是要——买精英。所以不会做什么招人基本法太复杂的东西。以及第二个泛华比较有特色的一点是,泛华金控在十年前就拿到了基金销售牌照,还孵化了一个普益基金。当时负责人很热情地给我展示了他手机上的基金操作系统,和我说:他们的路线就是认为普通人理财,有保险和基金就够了,想要高收益就卖基金,托底的保障和稳健的长期收益就卖保险,总之就是客户有选择可以任挑。也不知道是不是专门给我挑了在涨的基金,反正我看了下收益不错,但是我问对方,跌了怎么办?他说跌了就让客户买保险理财....感觉这个逻辑听起来确实通顺。所以他们和我介绍时一个重点有提到就是:他们找我来不是要做销售,而是做理财工作室。我是这个工作室的负责人,并且我下面会有几个理财师,我会有底薪,但也有提成。我有点纠结的地方有3个:1、学习培养问题我做保险,已经要学的东西很多了,当时我通过做非标体投保刚刚好不容易做上MDRT,而且全部都是重疾险,我走的比较慢,但我觉得自己还是很扎实的,实打实做了大量的医学核保理赔知识,能够和客户轻松讲出某个疾病条款的定义原因和合理与否....保险的知识真的非常的大量,想要做精,真的需要花时间,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可能再额外进行基金的系统学习我是没问题的,本身之前我也在国内的东方证券做过一段时间,也是经济学位有一些背景基础。但是,如果是一个新人,在保险白板的情况下,还有对基金假如也没有了解的情况,如果真的要做到对客户负责,那学习的压力可想而知。另外就是,如果真的想好好做基金,为什么不直接加入基金公司?事实上我关注了很多大V理财博主,确实都是会讲很多很深的基金挑选知识,然后他们偶尔也会卖卖保险,但是泛华没有给我看培训体系(也不确定是没有还是没给我看),怎么样帮每一个员工能够成长为这个专业的样子,没有提,这也是下面我要说的第二点。2、获客问题我在泛华参观时这个负责人从始至终没有和我提到太多。这一块怎么给支持不明确。虽然我当时自己的自媒体已经开始做出了不小的成绩,后面证明能连续做到COT也是我自己把这个闭环跑通了,但是一个公司、团队、工作室,或者就是这个介绍人,对获客这一块避而不谈让新人会有一种,你是不是只想着让我剥削我身边人,也不考虑怎么帮我做持续的职业规划?其实这个也不能怪泛华没做好,因为到后面我就明白了其实我们要对公司有价值,自己有能力走得出来,你才能有资格去了解公司能够给什么....也是很现实。3、长期发展问题其实我做保险,一开始我就想好了后期我是想要也去做组织发展,管理团队的,因为我自己有能力跑出来,同样有效的方法,教给更多自己小伙伴,我们能辐射的范围和效率都是更高的。并且一直做一个超级业务员,对于从业者的抗脆弱性来说还是有点差的。但是泛华在这一块的路线比较高门槛,如果我加入的话也要像他们一样去「引进」MDRT,但是MDRT们就会像当时的我一样,凭什么来你这呢?把自己培养起来的公司,有多少人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的?我在我的各平台创作的内容里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我很坚持的个人观念,就是:「90分的人在哪里都可以做起来,要怎么吸引他们?只有你能够有带别人又从0到100做起来的能力时,90分的人才没有理由不选择加入你的组织。」所以后期如果你有做组织发展带团队的想法,这个是一个很大的新领域需要学习,保险经纪公司本身的战略和路线决定了他们有没有这一块能够给你的支持是什么风格。综上所述,在对泛华短暂的访问下,我这些问题依旧没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那个时候我已经在明亚做出了成绩,也有利益相关,可能考虑问题会比较实际,也有了机会成本,所以比一开始去研究大童时可能更加谨慎和挑剔了。同时这个时候我自己也有经历了一年多,所以知道在真正成长起来的道路上重要的东西有哪些。你说底薪2万我不心动吗?当然对那个时候的我来说还是很心动的,其实大家想想,MDRT的年收入是大概多少?保费达成的可能低的有10万20万(在小城市这个收入不低了),高的业绩和佣金收入达成的30万-40万左右(这个收入在一二线大城市也很香了)所以底薪2万直接超过了一大部分MDRT的收入,所以我也会去想,有这个底薪,再加提成,我是不是能比在明亚做得更好?但是理智让我考虑了上面3个问题,当天晚上我就不纠结心动了,做好手头的事~不要想太多~然后过了几个月离谱的是,这个泛华当时挖我的人离职泛华了.......03第三方财富公司的保险业务和互联网保险工作室,和打工差不多....在加入明亚之前,除了了解过大童,我还在招聘软件上看过一些财富公司的招聘。当然,看工作内容的描述,是和经纪公司的经纪人招聘描述差不多,只不过喜欢叫做「财富顾问」之类的...听起来高大上。我过去了解了一下,看了基本法,发现其实和打工没差别...培训倒是有全面的培训,但是更像是流水线上员工的岗前培训,就是把最快能上手用的东西交给你,你立刻就能开始聊客户。但这类公司和其他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你不用找客户了......平台已经把需要搭建的引流渠道做好了,你只需要去聊客户,做方案,跟进,甚至客户交付下来你都不是在自己的账号上。这是我随便截图的一个这类公司的招聘保险经纪顾问情况。会明确标红提供精准客户。但是创业过的人都知道,不管你是卖产品还是卖什么东西,渠道方也就是提供客户的这一方是可以拿走大半接近50%的收益的。这类财富公司和工作室有做自己的社交平台,有自己的内容创作团队,告诉我也不需要去写内容,这些都不用我去担心。这就也产生了3个问题:1、这个和我们做保险的初衷不一样了做保险能够成为长期职业的优势原因是它可以积累客户资源,和客户发生链接,比如我和很多陌生客户真的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也会看着我的客户家庭一点点成长。举个例子,我很多客户刚开始找我咨询时,有人单身变为带着自己男女朋友来找我买,再到是结婚的小两口,再到生了小孩来找我买,也有从一胎到二胎的,当然也有很多家庭发生了一些变故,但是这一切的变化中不变的是我一直在我的委托人身边。我没有带马甲,也不会因为客户是平台带来的而不认真做。越是我自己做自媒体换来的珍贵客户,我越珍惜自己的羽毛和名声,同时这些客户会一直在我的人生里,也会给我转介绍。但如果我给平台打工,这一切性质和初衷就都不一样了。2、收入和工作习惯差距很大想要从事保险的人,一般都是对收入有一定的预期的,不然的话大家老老实实找一份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会更好,就不会有那么多各行各业优秀人才转行来了。另外就是很多人想要做一份像保险这样的自由职业是因为想要平衡工作与生活、家庭。但是要在这样的工作室和财富公司上班的话,就是必须要去公司坐班的..........因为会给你底薪,客户也不管你三七二十一会给到你,你要想办法谈成,但是资源你也不能带走,手机也有公司专用的,会有业绩指标,但是提成会低太多,因为前面也讲到了:谁提供了客户,谁就能分走更多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这样的模式下,服务人员的离职率很高。当然,其他公司的业务员没有底薪,淘汰率会更高,但是如果你找到靠谱的持续生存的,长期从事保险的概率比在理财工作室打工的顾问还是要好很多。从业后一个客户和我聊到她对这类模式的不满,一个月换了3次服务人员....从客户的角度来说,其实他们也不喜欢互联网保险工作室和第三方财富公司这样子经常大换血的模式。这样也很难和业务员形成链接。、对于业务员来说谁又想天天没多久就换工作呢?也是因为我上面说的种种原因或者其他一些原因导致了大家选择了离职。3、保险内容我不用生产,那我学到了什么这类公司有自己的内容生产团队,效率很高,大家分工明确,所以每个人各司其职,不会想要去多学一点不同的东西。这和我的性格是非常不符合的。我想要自己的生活更好,收入更高,但这是因为我也愿意去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的,我非常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就要做一颗螺丝钉,以我的学历和实习工作背景,选择好的有更多,尤其是现在来想要从事保险的人素质也越来越高了,加入明亚后我发现不乏像我一样的硕士。那既然要打工的话选择那么多,做保险肯定不是冲着走打工的风格去的,肯定是要尽可能多学很多东西才能够让这趟路程值得。如果有内容生产团队,我只负责做话术,前面也看到了招聘广告,大专学历就可以....千篇一律的内容,客户看完了认可找过来,发现居然和自己聊天的人不是在网上看到的文章的作者,这得多失望...早期在明亚时,也有朋友做了保险工作室,让我去帮忙给客户做做需求分析、出方案、核保等等,大概每个月也能引流100个客户左右,当时每天聊到我眼花缭乱。但是这些客户的成交转化率比我自己后来引流的客户低很多。因为主动找到我的客户,他们都是了解过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学了什么东西,认可我,信任我,才来的,而不是像这些工作是一样先下钩子引流,再慢慢花时间去建立信任,中途又换沟通的人的话,根本建立不起链接。所以这一类保险经纪,我得出的结论是:基本不适合大部分选择做保险个人品牌的人,适合螺丝钉,如果准备深挖高净值客户的人,有很强能力的,很好的背景的,来这些工作室是很浪费才华的,第三方财富公司也一样,甚至卖的东西更乱,什么理财产品都放一起卖。04永达理,传说中MDRT的摇篮说到永达理,我早期职业选择时没有意愿去详细了解。原因也很简单,他们的一大知名点就是专注理财市场,注重财经思维的训练,强调说话艺术,定位于中高端客户群体,据说MDRT产出率为20%。而我,刚从香港回大陆.....对这种熟悉的配方是非常了解。香港保险公司最最最最喜欢搞的活动和课程就是财经和财务规划讲座课程,请的还都是台湾的代理人。19年的时候我就在学习台湾这些老师的课了所以虽然我没去大陆永达理参观过,但是大家都知道永达理是台湾引入的,里面也有很多台湾的老师,我太了解是什么情况了。当时我在香港英国保诚和AIA的课程中都听过他们的“精准提问”“说话的艺术”“角色扮演”“财务规划的xx个步骤、x个问题”等等。不得不说,有些思路确实是非常非常厉害,当时还是小白的我确实有很大的收获。在海港城上课我总是坐在第一排但是,为什么19年的时候我没做到MDRT,我觉得不是因为我学的不好,也不是因为老师教的东西不好,而是这些话术,我没有客户作为对象去说。我知道一些自带资源,有人脉的人入局,选择永达理其实很有优势,尤其年纪大一些的,身边的客户也是有经济实力、年纪偏大,永达理的这套课程非常适合,可以不断地洗脑和催眠经纪人,去讲这些逻辑时经纪人会很自信,永达理出去的经纪人,在卖储蓄险时,表达能力能让你不自觉被吸引。这些台湾的老师,绝对是营销高手,演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我们在这不讨论路线的好坏,只讨论它有没有用。永达理能做到以这个出名,那必然是在一些情况下很有用的。如此反复用这套永达理老师们的这种话术和流程,经纪人会认知不断地加深对储蓄险的认可,表达的方式也会改变。所以永达理不管是从定位、成交方式还是说话艺术,是做得非常成功的。但是我深知这套路线不适合我自己,所以我才想进行职业的转型:1、没有帮我解决我作为一个有能力但没人脉的年轻人最急需解决的获客问题,前面也有说到,不赘述了。2、我受过的教育塑造出我是一个很有批判精神的人,且喜欢不断创新,而且也要和时代与时俱进,这些性格决定了我很难去单纯地背话术,去做一个听话的演员...这个是我个人的问题。其实,永达理的roleplay,哪怕我现在在明亚,我也会带着组员一起线上举行,我觉得一些环境模拟和演练对于新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我非常非常认可。不过内容和形式和用到的一些工具可能我会自己做一些改良,除了要让我的组员新人们有应对场景化销售的能力,也还要保持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但没有台湾老师教给我的那些基础,我现在也做不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外,永达理也会宣传一些比较好的福利,比如出去旅游,海外交流,高手交流,美国MDRT大会等等,但是我多方调研后发现基本所有经纪公司都会有这些。对比福利其实有点本末倒置的,因为给到大绩优的福利,任何公司都不会差,每家公司基本法也都有写。第一步还是先琢磨如何存再成为大绩优....但是我知道永达理有一点我很欣赏的是,如果不参加一些福利活动比如出国旅游,按照完税后,折扣70%,是可以变现!整个行业都是奖励入税的,很多公司都不可以折现,而永达理可以折现,确实已经做得好很多了。但是也有听永达理的同业说,达不到标准的,也会各种“鼓励”你自费一部分去旅游之类的,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和旅游商家的产业链,然后经纪人旅游过程中消费给客户买礼物等等。还有一些永达理宣传得比较多的基本法优势,我查询了一些永达理内部的介绍,有一说一,好的地方贴出来给大家看:1、解除合同后,续佣可拿2、组员离职,服务由原主管接替3、服务满十五年(或超过60岁且服务超过10年),免评估,继续拿自己创建团队的业绩奖金,并可世袭。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做保险的话我肯定不考虑离职,所以前两个我不想给自己做这种预设,不想给自己留后路,后面的确实很心动,不过其他公司也有类似的,但是新人期都没生存下来的基本能力,就去考虑世袭,确实有写遥远......所以到这里,我还是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明亚,因为其他公司都各有各的好,但只有明亚扎实地解决了我的持续生存和个人成长的所有问题,给我了一个巨大的发挥空间。05明亚,催化了我这样一个有能力的革命家+我自己带新人的模式加入明亚时,上面的这些其他经纪公司没有解决的问题我基本都已经想通了。怎么想通的呢?完全不是听明亚内部的人说的,而是去看他们公开发表的东西。这一点我很喜欢,因为我能看到很多不同的透明的信息,而其他几家经纪公司,内部透露出来的真实感受确实不是很多,我为了去调研都花了很大力气。我做了大量对明亚各个前辈的自媒体的调查,研究了每个人的数据,研究了每个人的故事,分析了每个人都是什么样的性格,走出了什么样的路线,都是什么背景,有什么样的资源,花了多久时间做到了什么样的成绩...随便找一个明亚人写的文章出来都能缕析条分,把保险条款讲得明明白白。最后结论是,明亚是当时我觉得唯一一个适合我这个有能力的年轻人去发展的平台,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每个人的成功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无一例外包容性会比其他公司强太多!明亚倡导自由,财务自由,精神自由,生活自由,思想自由,也因加入的人很多各行各业的,风格也大不相同,里面可能有大童风格的,有永达理风格的,有泛华风格的....我特意会去聊了一些和我情况相似的人,他们不会像之前我去过的一些公司和我说,我就要去卖储蓄险做大单才能到MDRT,或者说我的目标必须是高净值人士这种大饼,而是告诉我,我适合什么样的路线。明亚的基本法,和其他公司差别不大,更多的还是细节的辅导。所以哪怕到了今天,我面试过了300人以上,每次面试或者新人1v1辅导时,我都先去了解对方的情况,适合从什么方向入手开始做,而不是什么搞钱快,就开始做那个险种。我新人期时,也去研究了明亚大量的自媒体,发现他们各种各样的人都能做出成绩,我没有理由不比他们做得好。而之前在香港做代理人,在研究其他经纪公司时,我是没有这样的自信的,我觉得我有很多地方没法复制他们的成功。也有可能是他们教给我的东西没有给足够我自信去做好。所以在一家能够让我有自信的公司,给足了我当时选择明亚的安全感。我知道有这种自信只是第一步,并不代表实际做起来会轻松,但这个太好了呀,能有努力的方向了,要多努力我都不怕。不管你在明亚、在大童,公司产品大家都一样,但还是有做的好的和做的不好的人。不管明亚、大童,你也会遇到有展业方式比较落后的团队,也会有比较与时俱进的团队.....我这么说,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抽象?那么我给一个比较简单直观的培训体系的展示,你可以看看,不管是在哪个公司,只要你的「引荐人」能够为你提供这些,那就是值得你去考虑的。所以这些,才是真正值得每一位保险人“纠结”的地方,而不是公司,明亚只是给了一个自由透明的环境~~新人期的伙伴通常会遇到以下几类问题,我在了解多家公司时,只有明亚的经纪人提到了个人需要大量学习。因为明亚人注重打造经纪人个人IP,大童或者其他公司更注重打造公司IP从而个人很难离开公司独立生存。而我就想做个人IP,我还有一篇文章说过:不是我要借力明亚,也不是我要把自己当做明亚的螺丝钉,而是我在明亚的帮助下,做出我自己的保险品牌,个人IP。也不用担心我夸张了,因为如果我这样的年轻人都能做到,保险行业的发展方式可能真的变了,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当然,除了明亚公司本身,你一定要考虑的还有团队、引荐人、你自己本身的情况。否则公司再好,进来了你会发现对你不适用。我在明亚的一些工作情况这里也可以发出来给大家参考一下,这里可能会比前面的其他经纪公司介绍要更详细,毕竟是我一点点搭建起来的。如果你还处于对比阶段,可以拿我下面这些个标准去对比其他公司。我自己创建的行者团队遍布25座城市,本科学历占65%,硕士及以上学历占24%,多毕业于国内外重点高校,集500强外企/国企/头部银行/公务员/三甲医生/律师/注册会计师/教师/企业主等,拥有丰富而多元化的精英背景,其中团队也有整个保险行业内学历天花板的医学博士后,图片来源:明亚行者团队我们同频交流,相互帮助,是氛围超级好的团队。大家都知道,其实学习和工作都很需要氛围。如果你加入了一个团队,彼此成员之间理念的互相不认可,做事的风格也完全不一样,那是不是会让你感觉到很孤单...所以我们团队非常注重去打造好的氛围。金融、法律、医疗等相关延伸领域的问题,都会有热心的小伙伴来解答。图片来源:行者团队孵化器图片来源:行者团队孵化器图片来源:行者团队孵化器图片来源:行者团队孵化器图片来源:行者团队孵化器2023年的大年三十 大年初一都还在埋头苦学理赔…这里是来自我一个组员的分享~~让大家看看新人视角我们的氛围是怎么样的:图片来源:行者
全国伙伴群凌晨还在线研究病历实属家常便饭:图片来源:行者
全国伙伴群周末一样不会停下学习的步伐:图片来源:行者新人小伙伴提交的作业看到我们这么上进、有朝气的团队...要知道,保险从业人员不论兼职或者全职工作时间是自由的,但想要学习更多东西,那一定是自律的。各种学习群,因为我自己深耕于高医这一块,像各种医院的探店,高端医疗险的学习,也不会落下。如果你想深耕于保险行业,那能够让你成长,让你不断进步而不是只会让你列名单、打鸡血的团队是至关重要的!!像小白、传统保险销售人员,除了平台给到你的一系列保险学习的资料,培训课程,这些都建议在有客户的基础之上。用几千万的资源赚几百万的故事一点都不精彩,纯粹靠努力发家的也就是比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运气好一点。在行者团队,我们喜欢帮大家做点投入产出合理,综合迭代认知的事。如果是小白想要长期获客,维持好稳定客源,做好客户服务怎么办?我们的团队,在新人的培训期,有一系列展业工具、新人知识系统训练营等…这些固定的学习材料、都分类、按步骤跟所有团队小伙伴共享。图片来源:明亚行者团队图片来源:明亚行者团队图片来源:明亚行者团队图片来源:明亚行者团队图片来源:明亚行者团队在行者团队,对于新人期的成长都会有1v1特殊陪伴~不会错过每个人的成长图片来源:明亚行者团队为什么我们能这么各方面支持到位?大家知道现在的保险从业,展业、学习都是在往高效率方向去发展。资深同业来咨询我求辅导,很多连excel都不会用,更不要说什么xmind这类进阶了。我一直以来就是妥妥的工具控,愿意去研究和与时俱进。哪怕你不会用工具,在这里我们的氛围都会推着你去进步。篇幅原因这里讲讲我团队最喜欢常用的几个工具。图片来源:明亚行者团队好的工具运用,它可以用在这几个方面都帮到我们的新人:「制定目标」「拆解目标」「为客户做详细的需求分析」「培训、学习后的知识总结整理」「复盘沟通」希望我们团队的这一大优势能吸引到对这个效率有更高追求的人。还有不定时的各种:直播学习:细节到展业工具、怎么给客户呈现精美的方案;完全手把手教程...理赔训练、核保训练:硬核的专业知识也不会落下...保险公司联合学习:新产品、热卖产品的解读,全方位了解更多合适客户的保险产品另外行者团队的功能板块的一些功能板块也给大家介绍一下,去对比其他经纪公司时,可以直接就甩过去问一句:这些你们能够提供吗?1. 拓客速学组很多人对保险还停留在保险就要靠推销的这个阶段。但我们早已经把保险做成了咨询,到付费咨询,甚至我的最终目标是做出自己的个人IP,打造自己的咨询品牌。所以我进入保险行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各个公域流量平台做了很多科普与分享。这是很多保险业务员想都没有想过的事。现在是商品过剩的时代,人们根本不缺保险产品。人们缺的是优质产品背后的精神价值、情绪价值和未来价值,而这些价值一定是需要人来实现的。(需求分析&产品匹配)。白干的事情,任何人做起来都没动力。吃饭的要钱和影响力,做情怀的要价值感和影响力。我们都想让需要的人看到我们,要么写作,要么演讲,传播最快的途径就是这两个。在当下,我们会带着行者的伙伴,用事半功倍的方法,在专业化的同时有效拓客,更精准的表达,拓自己喜欢的圈子。我们展示出去的内容,永远不是干巴巴的专业教育,而是融入不同行业的朋友的思考。个人IP,多元文化和专业价值,我们都要,我们也都能传递。同样,我们也沉淀下了大量的成销案例、理赔案例跟核保案例。并且,所有的案例都来自于社群伙伴们自己的经历,你可以在社群里面找到案例的主角,还原整个事件最真实的样子。大家不要觉得门槛很高,你其实也可以做到,你只是不知道怎么做而已。在别人还在拼命向亲戚朋友安利保险的时候,你可以做到大方地为认可你的陌生网友服务,不需要伤亲戚朋友的感情。在别人还在用扫街、传单、轰炸电话这种低效率的获客方式感动自己时,你可以做到等待主动上门找你咨询,并且你不需要再讲解保险的重要性,客户沟通起来毫不费力。所以为了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让更多人体验到在知乎创作带来的高效,不再为获客而发愁,而是把时间花在让自己更专业上。我决定专门开设一期「保险人的知乎训练营」,为大家答疑解惑。这一次我特意请来了一位很好的朋友,同时也是知乎培训的知名导师,与我一起共同辅导陪跑,为大家提供群内答疑以及1V1答疑复盘。具体训练营安排如下(仅限行者团队内部哦):其实这套内容我们打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概也有4-5万字。加入团队:自在保 公众号找到我因为我需要确保这套课程一定奏效,所以我要确保我的经验是通用且正确的,于是我自己做了很久的实验,也跟导师朋友互相交流多次,才渐渐把我的经验分享给了一部分做知乎的组员:并且经过组员和我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相当棒的成绩!其他平台,比如小红书也是:我们非常注重不同平台的获客学习,哪怕你很有资源也有必要图片来源:行者团队孵化器图片来源:行者团队孵化器图片来源:行者团队孵化器图片来源:行者团队孵化器图片来源:行者团队孵化器图片来源:行者团队孵化器图片来源:行者团队孵化器2.医疗资源组5个城市,25场医疗机构深度参访。虽然我在深圳,但是伙伴来自全国各地。所以我在深圳也能享受到全国资源,而对于其他伙伴来说也可以享受到深圳资源,大家是努力共同体~我们把私立医疗机构按照核心功能分成几类,按月做系列的活动,比如眼科月就去挖掘所有眼科最有名,好评最多的私立,中医月就把顶配中医院都逛一圈。实打实的去了解每家机构的主打服务,医生、设备、必要的环节,如何判断服务的性价比和风险。所有城市的伙伴都有机会懂得,并且能够使用我们链接的医疗资源,同时也可以为其它城市的伙伴or伙伴的客户提供相对完善的高端医疗维护服务~组织者都是自己对医疗资源有需求的志愿者。所以,我们投入的就是规则设计,项目框架和知识库搭建,还有我们自愿分享给大家的医疗资源。3.核保理赔组完成5期核保、理赔速学营,做到百人专业群。每个人都可以提供1v1专业的核保和理赔咨询。行者伙伴们中,很多人有医学背景,直接接触客户,更懂客户心理。因为客户需要,大家也更有动力去了解和探讨医疗服务变革和趋势。关键的是,他们更会站在经纪人和客户这边,每做完一份咨询就有收益,这个和闷头拿工资的核保员伙伴,劲头一定不同!!!我们在很短的时间,积累了大量的核保和理赔案例,并且案例库还在不断的增大。在我们的核保案例库中,可以看到很多核保与理赔关联案例。行者团队帮助新人真正在打通从核保开始,就想到理赔的问题,从根源降低理赔不畅的痛点。图片来源:行者团队的核保速学营伙伴们的笔记图片来源:明亚行者团队图片来源:行者高端医疗青石社群的核保案例库4.快闪速学营我们也叫它“深度时尚八卦台”,辅助生殖,试管婴儿III,爱心妈妈,DL,疫苗图片来源:行者团队青石高端医疗社群快闪速学营 辅助生殖篇剖析最热的需求,拉到相关领域最顶级的服务商,我们从来都是动作最快的那一批。划重点,有需求,就可以马上学通,立刻有资源在手可以用。做经纪人+专业化社群+行者团队=每个人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资源,共同拥有更多的专业赋能,提供更多的价值,共同获益。图片来源:明亚行者团队我们作为明亚很新潮的一支有趣&有用的团队。「0资源」起步我们也有玩法,「带资入局」也有高端路线成交思路。图片来源:明亚行者团队你以为我们只会在网上写写文字?不懂做线下高端服务?NONONO我们打破了团队、公司、甚至是保险领域的界限,把我们的服务范围拉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并且做出了SOP,社群玩法直接把我们的影响力放大了10000倍~你有客户?我们提供现成服务资源我们永远保持和市场一起进步,服务当然也要定制~图片来源:自在保 公众号我们不仅会写,会做,还能线上线下相互结合,最大化我们的优势~互联网的力量扩大我们线下的联络~全国各地协同式开花~图片来源:明亚行者Keeper 小红书团队账号我们坚持在保险这个行业做深耕,做实事,坚持最更好的自己,坚持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坚持一起走好每一天的路,无论过去获得过什么,今天都在踏踏实实的为高端客户做好每一项服务。另外我要强调一句,这些不是所有明亚团队都有的!!!!!!能够走出这样的路线,我是非常感谢明亚提供的土壤,在这里面会开出各种各样的花,我所介绍的只是我自己可以成为明亚最年轻的COT所经历的——获得今天的成绩,还吸引到大量愿意和我们一起“与众不同”的保险公司,和医疗资源供应商,给我们这样一群“大孩子”最真诚的支持和帮助。这个文章写到这,与其说新人们是纠结去大童、明亚、还是任何其他的经纪公司,其实公司层面本质上能够提供的都差不多。如果你不确定要不要找哪家公司或者哪个团队或者哪个引荐人,也欢迎先来我本人的真实py圈持续观察,得出你自己的判断~像我一样,一开始多方对比肯定是没错的~
非常多的人从网上加我之后,很多人会问我怎么从各个保司里选最合适自己的产品?如何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险?如何用保险来保障我们的一辈子?我们今天就仔仔细细、清清楚楚的说清楚。希望能给大家帮助,谢谢。1、先说一下投保的几个原则,协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投保顺序。2、从家庭财富蓄水池角度,讲清楚我们到底需要哪些保险来保障我们的一辈子?3、中立,客观,站在客户的角度,以需求分析为导向说明白险种、保额等具体怎么选?4、具体的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保险公司的核保,和理赔的事。5、分享找我投保的实际案例,给出投保建议,希望能实实在在的帮到大家。6、附上一些客户常常问我的异议问题一、先说一下投保的几个原则,协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投保顺序。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明亚保险经纪公司合伙人孙雅杰,和一般的保险营销员不同,保险经纪人不属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也不会给您推销保险产品,而是在您需要了解保险而又无从下手,面对复杂繁琐的条款时,充当您的私人保险顾问,根据您的实际保障需求出发,为您甄选最合适的保险产品,节省保费支出。接下来我们直奔主题,讲清楚投保的几个原则:1、先做基本保障,再做储蓄理财人生有七张保单,依次为: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寿险、教育金、养老金、财富传承。保障顺序和承保对象买错了都不能解决实际需求,买错了就是钱花了,没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个医生,是先要为客户诊断,而后在治疗,不是患者需要什么药,就直接给他,这个是不负责任的。所以买保险也是一样,先做基础保障: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寿险,然后在做储蓄理财:教育金、养老金、财富传承。2、先保大人,再保小孩和老人保险的本质是什么?是保障收入来源。只有风险来临的时候,才知道买的保险对不对。如果先给孩子买了,大人没有买,当风险发生的时候,不仅大人的收入来源断了,孩子的保费也交不上了。所以,保险要先保大人,再保小孩和老人。3、先保大风险,再保小风险因为大的风险一旦发生,整个家庭无法承受,所以才需要做风险转嫁。小的风险,比如门诊费用,选择风险自留也是可以的。一般汽车都会上保险,自行车就怎么没听过买保险的,就是这个道理。4、先保家庭第一经济支柱,再保家庭第二经济支柱这个很好理解,2个大人同时挣钱,先保挣钱多的,或者保额应该更高。5、先看合同条款,再看公司这点非常重要,很多人投保,是只看公司,不看条款。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保险业发展到今天,依然乱象横生,依然投诉不断。因为没有看条款,条款上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买保险是买条款,不是买公司。条款里面写了怎么赔就是怎么赔,即使几十年后,这个承保公司被重组或者被收购,依然不会影响理赔,因为手里有合同。如果说买的保险,公司很大,但是确实缺少几种高发疾病,多年后,如果不幸发生了这几种高发的疾病,条款上没有,这个保险公司会因为大而理赔吗?关于5大投保顺序原则,就介绍到这里,说到这里,咱们还是把标准普尔图也说一下吧,有助于大家更清晰和明白的做自己的家庭保险规划。资产配置的标准普尔图:标准普尔图是家庭收入结余,做的一个资产配置。1)、10%的钱,作为短期消费的现金账户,一般是放在银行、余额宝等;2)、20%的钱,做保障账户,4个保障型的保险,高杠杆,以小博大,专款专用,应对家庭大的风险来临时,一笔大的开销;3)、30%的钱,投资账户,钱生钱的账户,高风险的情况下博取高收益,股票、基金、房产等。4)、40%的钱,长期稳健安全的增值,包含债券、信托、基金定投、养老金、教育金等。在接下来讲细节之前,要先问清楚自己几个问题:1、给谁买(自己还是家人一起)?这个问题要确认好,不然后面来回了解,各种比对,还是会迷糊的。2、分别的年龄,性别,职业?特别是职业,因为很多产品是限制1-4类职业的,如果是高危职业5-6类,需要筛选产品。3、体况(之前有没有体检异常,住院记录)?这是很多人理赔不了的根源问题,有体况就一定要如实告知,申请核保,后面咱会细讲。4、之前买过保险没有的?这个问题,也很重要,好多人买了保险后,都不知道自己买的是啥,也不知道保障什么内容,就是每年在交钱,然后觉得买的很全,如果问到买的啥就很懵。就算咱们买过了,也得整理出来,看看到底买的是啥,评判一份保险买的合不合适自己有2个标准,一是保障全不全? 二是保额够不够? 如果买的合适,保障全,保额够,那就非常好;如果买的不全,或者保额不够,可以做加保和补充。二、从家庭财富蓄水池角度,讲清楚我们到底需要哪些保险来保障我们的一辈子?接下来,我们就从家庭财富蓄水池开始讲起,一点点的讲清楚,保险有哪些险种? 每个险种应对的是哪些风险?每个人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做选择。大家看过上面的视频后,应该是比较清楚了,我们就来简单梳理一下:我们的家庭资金,如上图的蓄水池一样,我们的结余越多,生活的才会越幸福,因为咱们很多的支出都是要靠这个结余来应对的。首先、蓄水池有进水口(主动赚钱和被动收入),然后,也有出水口(日常开支、车贷、房贷,孩子教育支出,赡养老人,负债等等)。基本上,每个家庭都能根据实际情况达到收支平衡,赚的多,花的多,赚的少花的也少,总会有一些结余,来应对未来的未知风险和支出。那么,有一些情况会导致水池漏的很厉害,就是我们发生: 意外,疾病,身故这些风险的时候,而这些风险是需要保障型的保险来应对的;另外,我们的目的是让资金池的水变得更多,除了堵住缺口,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水池的水从水池出来再回到水池,而变得更多,比如:银行储蓄,投资股票,基金,还有储蓄型保险:年金险,增额终身寿等。通过家庭财务蓄水池图形象说明后,接下来,我们就细致的讲解一下细节, 到底如何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险?如何用保险来保障我们的一辈子? 需要买哪些险种? 每个险种买多少保额最合适?然后,咱们的预算是多少,结合预算筛选最合适咱们的产品。三、中立,客观,站在客户的角度,以需求分析为导向说明白险种、保额等具体怎么选?我们分别从2个角度来分析,一个是保障型的保险,一个是储蓄型的保险。1、先说保障型的保险吧:保险不能阻止风险的发生,但是保险可以转嫁家庭经济风险,家庭经济风险分为2个方面:一方面是收入中断风险: 重疾险, 寿险, 意外险;另一方面是大额支出风险: 医疗险。1)、重疾险,是解决因发生重大疾病后,比如恶性肿瘤,会有3-5年的治疗期,这3-5年治疗期间内,不能工作,而导致没有收入,但是很多的支出(日常开支、车贷、房贷,孩子教育支出,赡养老人,负债等等)又不会减少,所以,需要做收入损失的补偿,重疾保额一般建议最少做到年收入的3-5倍以上。每个人的家庭收入不同,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做选择,才能最符合自己的需求,然后,大家可以算一下,看看自己的重疾险保额定多少够用?然后,有一个情况要说一下,就是咱们给孩子买重疾险,我们说重疾险是应对3-5年的收入损失补偿,但是,孩子是不产生收入的,孩子该买多少保额呢?咱们的孩子虽然不产生收入,但是,孩子万一发生重疾风险。是最少需要一个大人的陪护,所以,孩子的重疾险保额,建议跟收入相对较少的一方大人一样就行。2)、寿险,是应对发生身故风险的,现在家庭2个人在共同创造收入,维持房贷,车贷,老人赡养,孩子教育等支出,若有一方身故,对剩下的人打击是很大的,一般需要10年左右爬出这个坑,所以,寿险保额建议做到10倍以上的年收入。做这种杠杆类的寿险分2种: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一般我们建议的都是定期寿险,保至60岁,或者保至70岁,定寿险保费相对不高,举例:30岁,女,100万保额,保至60岁,一年保费600左右。然后,再说说终身寿险,也有一些客户会选择终身寿险,保障时间是保至终身的,这个要根据收入情况,和个人想法做选择,定期寿虽然相对便宜,但是,是消费型的。不少中国人还是喜欢把钱拿回来的感觉,终身寿是不论什么时候身故,都能拿到保额。举例:30岁,女,100万保额,保至终身,30年缴费,每年保费9000左右。3)、意外险,是应对发生残疾风险的,一般地震,车祸等情况,不会导致人直接身故,很可能会导致人发生残疾,万一发生残疾的情况,不仅可能因为不能上班而收入中断,还可能会因为治疗需要大额支出医疗费,所以,残疾的风险比身故更高,一般残疾的风险保额,建议做到身故的1-1.5倍。咱们再来说说意外险怎么选?完整的意外险包含: 意外身故,意外伤残,和意外医疗,3部分责任。这里就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买的组合型的保险,里面的意外险就只有意外医疗,没有意外身故和伤残? 因为很多组合型的保险,里面附加的意外险是不全面的。一般性价比高的意外险也比较便宜,299元/年,可以保障100万保额,含3-5万的意外医疗。 但是,意外医疗部分,基本上都限制社保内用药。保障比较全面的意外险,1450元/年,保障100万保额,含10万的意外医疗, 且意外医疗部分是可以报销社保外用药的。若看重服务可以选择保障全的,保费会高一些;若看重性价比可以选择299元/年的。4)、医疗险,解决大额医疗支出风险,说到医疗险,大部分的人会说自己有医保,不需要医疗险,那有了医疗险到底需不需要医疗险?我觉得是需要的,原因很简单: 一方面,医保对药品报销有限制,不能报销丙类药,乙类药也是只能报销部门;再者是有报销上限,比如上限35万, 医疗花费在80万的时候,就有一大笔金额需要自己承担。所以,有了医保,还是需要医疗险来做补充。 至于医疗险咱们该怎么选,再来说说:医疗险有普通百万医疗,和中端医疗,以及高端医疗,选哪个适合自己,这个得看平时就医习惯,如果去私立医院,可以选择高端医疗; 如果去公立医院的国际部和特需部,可以选择中端医疗;如果只是去公立医院的普通部,那么百万医疗就行。一般百万医疗险,有1万免赔额,200万保额,30岁左右,一般保费300元左右,非常便宜。百万医疗险虽然比较便宜,但是,需要报销医保后,1万内自己承担,1万以上才是百万医疗险承担,所以,很多人会选择0免赔额的医疗险。30岁左右,一般保费700元左右。我之前做过3年多的专职高端医疗保险经纪人,对医疗体系,医疗保险这些问题非常了解。有实际问题也可以探讨。重疾险,寿险,意外险,医疗险,这4个保障型的保险说到这里,功能与意义,还有保额选择多少合适,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然后,我们再把重疾险的种类选择,公司偏好,预算等细节在说一下吧:重疾的种类怎么选? 我们在确认一下细节,重疾险有3代产品,第一代,重疾单次赔,比如:平安福等,第二代,重疾多次赔,分组第三代,重疾多次赔,不分组。解释一下分组和不分组, 比如:多肢体缺失和重度烧伤,都属于重疾的赔付范围, 如果是分组重疾险,把这2个责任分在一组,第一次是多肢体缺失理赔了,下次是重度烧伤就不赔; 但是,不分组多次的,就都可以赔。所以,我建议选第三代的重疾产品,会比较好。随着我们这代人的平均寿命的逐年增加,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重疾多次赔付的概率越来越大。再来,对于保险公司有没有要求? 要耳熟能详的“大公司”? 还是产品责任好,条款对我们利益最大化,然后费率性价比高,不是那么的在意品牌?当然,保司都是比较安全的,根据《保险法》第92条,实际上有明确说明。供参考:孙雅杰:钱放在保险公司安全吗?详细解说一下:保险公司的十大安全机制。最后,把险种,保障情况,和保额定好后,再结合自己的家庭预算,做具体的产品筛选。 这样可选的各个产品,就缩小到很小的范围了。2、我们再说说储蓄型保险:储蓄险主要有:教育金,养老金,和增额终身寿, 还有万能年金,分红年金等。1)、分红型年金,分红型年金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约定好的固定给付客户的保险金,另一部分是根据保险公司经营情况给付客户的保险金,这部分不确定的保险金就叫做红利。就像我们工资是由固定工资和提成组成一样的道理。我们要搞清楚分红险产品,首先就得搞清楚,它的分红从哪里来?分红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会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比例(不低于70%),以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那么是不是保险公司赚的多,分红就会多呢?不是的!分红收益的来源,是保险公司该类分红险业务的实际“可分配盈余”,是指保险公司假设的分红险死亡率、利息率和费用率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额,这个盈余只局限于分红险业务,不是保险公司的所有经营利润,不能认为保险公司盈利多,保单分红就多。那么我们在保单上看到的、或者代理人给展示的演示收益又是什么呢?演示收益是对未来可能分红的一种假设,是不保证的。下面举两个常见的销售误导套路:误导1:购买分红型年金险就成为保险公司的股东。这种误导显然扩大了分红型年金险共享经营成果的范围。须知分红型年金险产品的投保人享有保险公司盈余分配的权利,但该盈余分配仅仅是针对分红业务,而不涉及其他业务,购买分红保险并不等于成为保险公司的股东。误导2:仅向消费者演示较高分红水平下的利益。分红利益演示是基于公司的精算及其他假设,不代表公司的历史经营业绩,也不代表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预期,保单的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监管机构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及其销售人员在宣传材料中演示保单利益时,应当采用高、中、低三档演示分红型年金险未来的利益给付。利益演示应当坚持审慎的原则,用于利益演示的分红保险假设投资回报率不得超过中国保监会规定的最高限额。总之,无论产品有没有分红,都不要对它抱有过高的期望。分红是根据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基础上的红利分配,其收益是不固定的,同时也是无法保证的。甚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出现0分红的情况。因分红与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因此,如果还是想要购买分红型年金险,应优先考虑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2)、我们先说一下万能年金险吧:看上面的图,这个是当时的一个真实截图,某公司的业务员发的。看了这个图,我是觉得很可悲的,不管是从业的不专业度,还是故意这样做噱头,我的感觉都非常不好,保险是更加需要实事求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把事做好,把所有的点都清晰的告诉客户,帮助客户达到利益最大化。所以,我选择从事了相对中立客观的保险经纪人。为什么这么说?接下来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各个保司的快返型年金和万能年金:一般快返的年金主险,基本上分10年交入,第5-6年开始返,一直返到第15年结束,如果返的钱,没有进入后面的万能账号,收益是非常低的,IRR在2%左右;然后,后面的万能年金,当下结算利率很多公司都是在4.5%左右,然后,保底利率一般是2.5%左右,某安比较低是1.75%, 要知道4.5%的结算利率是不保证的,而保证的只有保证利率部分。万能账号的优势是比较灵活,但是缺点是每次追加的转入会收取手续费,一般是1%, 前5年领取会收:5%、4%、3%、2%、1% 的手续费, 每年的领取也会受20%的限制。然后,上图的人在销售的时候,说收益是:15.3%。简直就是在侮辱我们的智商。这类万能年金险产品,很多业务员卖产品的时候,跟客户说咱们的收益是4.5%,实际上,都是让客户把所有的钱全部买了前面的快返年金,所以,当下万能年金的4.5%左右的结算利率对客户来说没有一点意义。对客户来说,利益最大化的方法,是以最少的钱,交进快返年金,然后把其他所有的钱全部趸交进万能账号,马上就享受万能账号的4.5%收益。但是为什么业务员不肯怎么做?因为对于业务人员来说,快返型年金是有业务提成,而万能年金险的追加是无任何收益的。所有,宣传的时候说的万能年金的结算利率,而真正的没有几个客户能享受那个利率,后面就会觉得保险骗人,开门红之后,出现各种退保的现象。这个万能险年金险就说到这里,当然,每个产品都有它适合的,针对的客户群体。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如果清楚的知道了劣势,还比较看好优势,那么这个产品就是可以选择的。3)、教育金对于给孩子准备教育金来说,优势是强制储蓄,安全性高,最重要的是可以带豁免功能,万一作为投保人的父母一方发生重疾或身故风险,后期保费不用交了,到了孩子上大学和研究生的时候还是会刚性兑付,保障孩子的教育支出和完成学业;同样其劣势也很明显,主要是流动性差,收益并不算太高。市面上各保险公司的教育金也各有不同,有些是从高中就能领取,有些可以领取到30岁一次性拿到一笔婚嫁金等等。根据自己对孩子未来的规划不同,选择不同的合适的产品就行。我写过一篇关于教育金的文章:孙雅杰:教育金怎么买比较好?分享实际投保案例,给出投保建议对比了几款市面上的教育金产品,大家可以看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和借鉴,谢谢。4)、养老金很多人会问:社保里有养老金,为什么还要配置商业养老保险?接了下,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首先说说社保养老金,目前的社保养老金部分,分为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两部分,每个月公司缴纳的进入统筹账户,个人缴纳的进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根据当地养老水平进行统筹发放,个人账户金额基本10年内会领取完毕,统筹账户会继续发放。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都是国家统一缴纳,到老了之后就可以向国家申请按月领取养老金了。也就是说,前期养老保险的缴费,怎么交钱,每年交多少,全国都是统一的,不同地区的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这个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社保养老金保障终身,但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很难讲等我们这一代人退休的时候,社保养老金是否还足以支撑,这也是近期网上有些言论说80后将是第一代没有养老金可领的一代。商业养老保险,就是被保险人按照规定给保险公司缴纳保险费用,等到被保险人年老退休之后,或者是保险合同期满之后,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给予被保险人养老金。至于养老保险金在什么时间领、每次领取多少、以什么方式领,都是可以自己自主选择的,这个和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趁年轻的时候,为自己加一份商业养老来提升自己未来的养老生活很重要,一款合格的养老金,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强制储蓄,专款专用可以帮我们把钱存起来,进行复利增值,退休的时候再领取,退休前不能轻易动用,专款专用,防止还没等到退休就把钱花光了。②按年/按月进行领取,领取金额确定,持续稳定这笔钱最好按月或者按年领取,防止老年后对财富的掌控力不强,一次性花光或者被骗走/被挪用。此外,每次拿到的钱要稳定在一个数值范围内,方便做出相应的计划。③领取时间与生命等长,活多久,领多久从退休开始一直到自己离世,都可以领取养老金,活多久领多久,不存在领光了的情况。如果一款保险能够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我们就认为它是一款合格的商业养老险。举个例子:30岁的小王给自己买了一款年金险,每月交3500块,65岁开始领钱,每月领一万元,一直领到老。年轻的时候存钱,退休才能领(强制储蓄);每月都能领钱(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活多久,领多久(对抗长寿风险);这就是很典型的养老金。5)、增额终身寿险增额终身寿是一个相对年金险来说比较灵活的产品,形态跟年金险类似,我们就从增额终身寿和年金的对比来说吧:年金险的功能主要体现转款专用上面,什么时候领,每年领多少,领多久都写的十分清楚,很适合有计划性使用,避免日常喜欢挥霍的朋友。增额终身寿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现金流规划,可以年年领,也可以某年领,又或者一直不领,适合用作未来的教育金、创业金、养老金等财务规划。可见,增额终身寿的领取方式会比年金险灵活的多。那么,增额终身寿、年金险,到底该选哪个?(1)如果是非常明确的单一目的,尤其是以养老为目的,想通过小额的逐渐储蓄,来达到补充养老的目的,比如普通家庭提前准备补充养老,是可以选择年金险。(2)如果是想同时实现养老、教育多个目的,可以配置增额终身寿险。(3)如果没有特定的目的,就是想长期强制储蓄,作为未来的风险准备金,可以选择增额终身寿险。(4)如果金额相对较大,比如中产阶级的长期理财,或者富裕群体的财富传承,那么可以选择增额终身寿险。总结:同样是稳健的、确定性高的长期资产,增额终身寿更多的是让你攒下来,应对多样的需求。年金险更多的是在合适的时候花掉,满足具体特定的目标,比如养老的目的。首先我们看下储蓄型保险适合哪些人,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去考量:1、从理财角度来看青壮年阶段:家庭社会责任重大,作为家里的顶梁柱,需要重要的经济杠杆来平衡。保险规划以保障为主,在人身保障足够的基础上,降低资金占用率,剩下的资金用作投资增值。中老年阶段:子女日渐成年,家庭责任降低,这时应以储蓄为重,存下保费,以备养老。2、从健康角度来看身体健康人群:优选保障型保障,如预算充足可以考虑搭配储蓄型保险。健康异常人群:健康状况异常的人,买不了保障型保险时,建议可以考虑储蓄型产品,能一步到位最好。3、从预算角度来看预算有限:以保障型保险为主,利用它高杠杆的优势,获得保障。预算充足:保障型和储蓄型结合,平衡当前保障和未来收益。四、具体的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保险公司的核保,和理赔的事。为了更好的服务所有信任和认可我 客户,我专门学习和考取了核保和核赔师的证书,保险业只有更专业,才能走的更远。1)、直奔主题、先说核保,看看几个熟悉的问题:我有糖尿病可以买保险吗?我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买保险吗?我做了炎手术,需要告知吗?……如果,咱们在投保之前,没有任何健康异常,没有住院记录,也没有体检异常。那就是标体,就是我们所说的健康体,各个保险产品,都可以直接投保,可选择的就非常广。如果,以上各种问题,投保前,有这些问题,那么就要如实告知了, 然后递交了资料后,由保险公司来进行核保。核保之后,根据保险公司给的核保结论进行承保。核保有5个结论,分别是:标体承保(虽然有一定的体况,比如轻度脂肪肝、单肾结石等,但是保险公司认为这个不是大问题,可以跟正常人一样承保,到时候因为肝部问题出险,正常理赔),除外承保(体况比较严重,比如甲状腺结节3级,保险公司认为未来风险很大,但可以承保,就是以后发生甲状腺问题不予理赔,其他全部照常理赔),加费承保(这个更好理解了,加费比除外承保好,虽然保费会加一点,但是全部能承保),拒保(体况比较严重,买不了保险),延期(体况严重,但是以后还有机会)。作为专业的保险经纪人,我的优势是可以协助大家多家核保,而每一家保险公司的核保尺度不同,咱们多家核保后,选对咱们核保最有利的进行选择和承保。真是的帮到大家。然后,我们在把核保的原理等再说细致清楚一些,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核保:保险公司之所以需要核保,核心目的主要有两个:防止逆选择和防止道德风险。逆选择:通常是指带病投保,已经有病了才想起来买保险,试图用保险所赔规避已有的患病风险。道德风险:指的是通过保险来骗取利益,比如某些医疗机构和患者串通来骗取社保金,还有曾经沸沸扬扬的泰国杀妻骗保案。不难看出,防止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本质,都是在为保险公司降低不合理的理赔风险,减少不必要的理赔支出。目前主流的核保方式分为智能核保与人工核保两种,其中人工核保又可分为邮件核保及线下核保两种手段。智能核保智能投保是近年来较新颖的一种核保方式,在健康告知无法通过的情况下,智能核保可以用机器算法,根据你的具体健康情况做出核保结论。智能核保的两大优点是可立即获得核保结论以及不会留下拒保记录。人工核保线下投保时告知健康异常,则保险公司介入核保。线下核保主要通过提交检查报告、填写问卷、体检等方式来完成。总结:如果身体存在异常,一定不要隐瞒病史,要如实告知,不然会影响后续理赔。2)、再讲一下理赔先发个理赔申请的图,供大家参考:很多拒赔的情况,都是没有做如实告知,而导致的。其实正常的理赔也很顺利,没那么复杂,清楚理赔时调查的内容和细致程度后,各位在投保时切莫抱有侥幸之心,填写健康告知时,问及病史情况,一定如实回答,避免理赔时出现问题。我们再说说大家关心的,保险什么情况下不赔?1、不在保障的范围以内保险产品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寿险、防癌险、理财险等,不同的保险产品提供的保障内容不同。如果买了份寿险,确诊重疾自然是不能赔的,除非被保险人身故。因此在投保前一定要弄清楚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2、未履行健康告知义务健康告知是投保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保险公司确认客户是否符合承保调整的一种途径。投保时如果刻意隐瞒健康状况、职业类别、收入情况等情况,那么之后出险可能会被保险公司拒赔。3、等待期内出险等待期也称保险免责期,如果被保险人因非意外情况导致出险,保险公司通常不会承担保险责任,如果等待期定义严格的话,会直接退保费且终止保障。4、未达到理赔要求这是保险公司拒赔的一个很常见原因,特别是在重疾险中。不少小伙伴可能会认为重疾险是确诊就赔,但实际上在保险条款中约定了理赔的条件,有的疾病可能要求达到某种状态才赔,有的疾病则需实施某种手术才能赔,只有少数疾病是可以确诊即赔的。保险公司不仅不会不赔,相反他们会追求赔的更快,服务更好。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收到资料30日内必须要做出是否理赔的决定。提醒大家注意,千万不要低估了保险公司的调查能力。保险公司有权调查个人的相关资料和证明。无论是住院、门诊记录,还是体检结果,保险公司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调查。所以,一定要如实告知,如实告知,如实告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五、分享找我投保的实际案例,给出投保建议,希望能实实在在的帮到大家。讲了这么说,接下来,分享一下找我投保的实际案例吧,投保一定要清清楚楚知道风险,明明白白买对保险,踏踏实实享受生活, 坚持做保险业的一股清流,让每一个家庭都拥有专业的保险经纪人。如上图所示,很多客户都是从线上找到我,然后让我帮忙分析一下,现在已有的保障,再帮忙协助分析一下缺乏哪些保障责任,该加保多少保额,最后再来综合评估家庭保障该怎么买好。客户是给自己孩子投保的少儿某安福,当时投保的时候觉得是非常全面且什么都保障了,现在发现不仅保障不足,且保额也不够。所以想具体了解这份保单保障了什么,保障不足的地方有该怎么加保。我给客户做完保单检视和需求分析之后,制定了投保的计划方案,然后客户非常满意,立即做了加保。当天从加微信到投保只花了2小时58分钟,从陌生到信任,从咨询到了解,从确认到投保,非常非常感恩这份信任。(附:计划书和投保情况)分享完这个案例,我总结了几点分享给你们:1)、如果之前的保险买的是类似上面的组合型,或者已经买了很久了,建议可以找我做个保单检视和需求分析,结合现在的家庭风险缺口和预算,查漏补缺,把保障做的更齐全。2)、买保险要根据家庭支出情况来合理定预算,不要为了一次性买全面,而导致影响其他开销,甚至后面缴费压力过大而交不上被迫退保,可以根据风险缺口和预算逐年加保,循序渐进配置。3)、尽量不要直接买这种组合型保障,可以分开筛选每个险种的产品,这样可以达到利益最大化,每个险种都能从费率、保额、保障上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当然,不需要担心理赔麻烦,因为所有的筛选产品服务,和理赔服务都是由我来协助完成。4)、保障型的保险越早投保越好,有两个时机是最合适的,一个是刚出生满30天,一个就是现在,因为越早投保对咱们越有利,不仅保费交的少,而且身体健康能核保通过。5)、若之前有体检异常情况,或者住院记录,医保卡外借拿药的情况,一定要如实告知,提供病历资料和体检报告给我,我根据预算选择您认可的一类产品,同时多家做核保,最后根据核保结果对我们最有利的产品进行投保。6)、作为你们的家庭保险经纪人,我是跟你们站在一起,中立客观的协助分析和筛选产品,以及办理理赔等,所以可以充分信任我(可以翻阅保险法第117条和118条)。 大家根据需求选择适合我们的产品,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怀着一颗积极阳光、乐观向上的初心,与每一个客户一起彼此见证,一起相互陪伴、终身成长!六、附上一些客户常常问我的异议问题投保的过程中,大家会有很多的问题,我就总结一些问的比较多的,进行总结和分享吧:1、找你买,和找保险公司代理人买保险,会不会价格不一样?答:买保险的渠道很多,有经纪人渠道,代理人渠道,电销渠道,银保渠道,互联网渠道等,保险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保监会有非常严格的合规性要求,每个渠道,如果是同一个产品,同样的年龄,性别,和保额的情况下,保费都是一样的。2、我连产品都没看到,你怎么就问我的健康情况呢?答:这个问题,上面我们在讲核保的时候说的很清楚,如果是健康体,就不需要告知,但是如果是体况有问题,就一定要如实告知,这个主要是为了后期的理赔没有纠纷。3、保险有两年不可抗辩条款,过了两年保险公司都要赔。答:“两年不可抗辩”针对的是保险公司不可以解约,并不代表所有的问题都是100%来进行赔付。我们其实并不知道风险是不是发生在两年后,有很多申请理赔的客户是购买两年内出现了要理赔的情况,保险本来保的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不要去赌我们的风险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发生。4、听说重疾是确诊就理赔,是不是这样呢?如果说所有的病种都是确诊就理赔,这个说法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准确的。重疾险的理赔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确诊即理赔,这个是最常见的,也是所占病种的比例最高的。比如说癌症,如果被保险人有了癌症的确诊病例报告,就可以找保险公司来进行理赔,和我们后续的治疗方式、治疗花费都没有关系。第二种情况是术后理赔,在病种的条款上就会有非常明确的体现,比如说非开胸冠状动脉手术,它肯定是在术后来进行理赔的。第三种是会有一个等待期,比如说脑中风后遗症,这个是保监会的法定病种,所以每家公司的条款也都是一样的,它要求中风以后有180天的观察期,如果仍然有一些不可逆的损伤才可以进行赔付,所以重疾险的理赔是三种情况并存的。5、几百块的医疗险可以赔200万,为什么还要买重疾险?这个问题是不少人曾经跟我提过的,其实从保险的功能与意义来说就很容易理解:重疾险,是解决因发生重大疾病后,比如恶性肿瘤,会有3-5年的治疗期,这3-5年治疗期间内,不能工作,而导致没有收入,但是很多的支出(日常开支、车贷、房贷,孩子教育支出,赡养老人,负债等等)又不会减少,所以,需要重疾险来做收入损失的补偿。医疗险,是来应对大额医疗费用支出风险的。 然后,一起投保保障更全面。分享就到这里,更多的问题,咱们也可以沟通交流。所有我知道的,我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不知道的,我也会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跟大家一起彼此见证,终身成长,谢谢。延伸阅读:怎么成为一名保险经纪人:1、明亚,大童,泛华,永达理—中介模式之争,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明亚?又是怎么样一年内从0到MDRT的?2、入职明亚做保险经纪人靠谱吗?分享保险经纪人的知行合一3、想做保险经纪人,入职之前需要考虑哪些问题?4、硕士以上学历做保险经纪人合适吗?怎么样才能做的好?45、为什么从教育行业换赛道到保险经纪人行业?双减政策教育行业转型保险经纪人怎样才能做的好?6、兼职可以做好保险吗?具备哪些才能兼职做好保险?7、明亚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入职介绍,及相关问答和总结8、加入明亚保险经纪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团队?9、保险经纪人的客户从哪来?到底有哪些获客渠道?10、做保险怎么做团队?1+1+1+N 从我到我们11、想换赛道做专业的保险经纪人,请问哪里比较靠谱?12、做好保险经纪人需要哪些品质?现在做保险经纪人还是好时机吗?13、一个优秀保险经纪人的日常是什么样的?分享一下我实实在在的工作内容。储蓄险怎么买才能避坑:1、养老年金保险的优点与缺点,怎么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养老年金保险?2、增额终身寿险的优点和缺点,增额终身寿险哪个保险公司的好?3、教育金怎么买比较好?分享实际投保案例,给出投保建议4、储蓄型保险到底怎么买?深刻剖析各种储蓄险给出投保建议5、泰康养老社区入住条件和收费标准?附最新价格表6、光大永明养老社区入住资格详解?光大养老社区入住费用是多少?高端医疗怎么选择:1、高端医疗怎么买?高端医疗保险一年多少钱?2、赴美生子孕中险怎么买?从产品细节分析给予投保建议3、孕前投保备孕险怎么买?6款备孕险产品评测和点评4、新生儿宝宝高端医疗保险怎么买?分析和对比4款高端医疗险给予投保建议!5、高端医疗险怎么配置?如何选择一款最合适自己的高端医疗保险?保险怎么买最适合:1、如何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险?如何用保险来保障我们的一辈子?2、怎么样买保险才是最合理的?咱们仔仔细细的说清楚!3、乳腺增生买保险要告知吗?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如实告知?4、20多岁年轻人买什么保险好?分享我协助200多人投保的经验给出投保建议。5、40多岁该如何配置保险?通过投保方案给大家投保建议5、如何给50岁以上的父母买保险?通过投保案例分析给予投保建议6、小孩的保险怎么买?通过实际核保案例,给予投保建议7、买保险从什么渠道买比较好?怎么找到既专业又靠谱的保险服务人员?8、孙雅杰:买保险应该避开哪些坑?怎样选择合适的保险?8、旅行险怎么买?用我从业6年的经验给予投保建议9、齿科保险哪里可以买?从案例分析来细说齿科保险怎么买?10、钱放在保险公司安全吗?详细解说一下:保险公司的十大安全机制。企业保险怎么买:1、雇主责任险怎么买?中小创业公司究竟如何规避用人风险?2、团体高端医疗保险怎么买?企业应该怎么挑选最合适的团体高端医疗保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童保险服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