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准备去拜访见老丈人怎么说话,送杜甫典藏系列怎么样?

课本上那些相似度99%的古人画像究竟是怎么回事(图)
2018-03-23 12:42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少年国学院”
  下面这些画面熟悉吗?没错,这就是我们上学时课本里面的历史人物插图。当把它们放在一起,小编忽然感觉好像患了脸盲症,傻傻分不清了。资料图  批量生产,“千人一面”  为何历史人物如此惊人地相似?因为他们都是出自同一个工作室――明代王圻、王思义父子的“三才图会”工作室。王圻、王思义父子绘制的《三才图会》  《三才图会》全书十四门一百零八卷,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天文,人物包罗万象,所以取名"三才",可想工作量之巨大。资料图  工作室人手紧张,有的历史人物也真的不好找历史资料,于是这对父子只好采用了“千人一面”这种神操作。不得不说,这个方法十分奏效,大大缩减了工作量。全书一共画了596幅著名历史人物画像,汇集成《三才图会》“人物篇”的14卷,有的甚至入选课本。资料图  精心装裱,皇家典藏  虽然来自《三才图会》的图画没有那么精细,但是咱们的课本中也有很精致的皇家典藏名画,这些画像汇聚了不少宫廷画师的匠心。李白宋徽宗  这些生动的历史名人彩色画像目前主要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南熏殿。南熏殿,从清代开端,已经收藏了580多帧古代名人画像。明太祖朱元璋  这些名人画像能应用到课本中来,要感谢一个人――乾隆。  有一天,乾隆在殿中学习,抬头一看墙上画像:啊,老祖宗怎么少了个鼻子?不只如此,历代文人的画像也多缺眼睛少嘴巴,惊得他立马下令:裱。资料图  于是工部把画像重新装裱,这些珍贵的历代皇帝皇后画像才得以完整地被保存下来。宋徽宗的皇后清纯惠皇妃像  这些画像被乾隆派人修复之后,看起来制造精良,于是有的就被直接用在了课本和博物馆插图之中。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课本中的这些彩绘人像,其实都是故宫里难能一见的藏品。孔子、颜回、孟子,出自《至圣先贤像册》  移花接木,名家创作  除了画帝王将相的《南薰殿图像》,和画名人旧儒的《三才图会》,还有一些课本名人插图出自著名画家蒋兆和先生之手。他是徐悲鸿的弟子之一,堪称20世纪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资料图  听说要画李时珍,写实派的蒋兆和翻烂了史书也没翻到资料,最后从郭沫若那儿听来8个字:“??(zuì ) 然貌也,癯(qú ) 然身也”。翻译一下就是说:李时珍老气横秋,瘦得像根小竹竿。  蒋兆和一抬头,看到了自己瘦骨嶙峋的老丈人――京城名医萧龙友,灵机一动就有了这幅广为流传的李时珍像。资料图  此后,蒋兆和开始把自己友人的脸画到古代的名人身上去,还把自己的脸安到了杜甫的脸上。资料图  由于蒋先生的人物塑造才能十分高超,于是他又接下了一系列画古代科学家的活儿。刘徽、张衡、张仲景、一行和尚、孙思邈、郭守敬资料图  插画之美,美编之功  除了这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插图,课本中一般性质的插画都是由出版社的美术编辑找画师绘制的。《少年闰土》画师:黄金祥《草船借箭》图:王炳炎《飞夺泸定桥》图:雷坦  王惟震老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百余幅插画,早就成了一代人的共同回忆。《苦柚》王惟震资料图  没想到课本中一幅小小的插图,居然包含了古今无数人的心血和匠心,小编不禁为小时候给杜甫乱画胡子而羞愧了。  原标题:课本上那些相似度99%的古人画像究竟是怎么回事?作者:中国少年国学院编辑:余小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见老丈人怎么说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