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工业机械设计接单公司来接手我们的机械设计接单项目,可以找谁来做?

说两个比较常规又不会需要很多大块时间的方法吧一个是看设计类网站,这是一个能够快速建立审美的方法下面是推荐的15个网站BehanceBehance(又可写为Bēhance)是一款Adobe旗下用于展示并发现创意作品的在线平台。Behance包含的设计领域十分广泛,从视觉传达、交互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再到建筑、插画、建模等等,能为用户提供海量的不同学科的素材资源。DribbbleDribbble是一个用于展示用户制作的艺术作品的线上社群,同时也是用于推广平面设计、网页设计、插画、摄影等其他创造性领域的商业社交平台。Dribbble于2009年由丹·锡德霍姆及理查德·桑内特建立,于2010年正式开放。它是一个让设计师线上分享作品的庞大平台之一,直接与Adobe旗下的Behance — 最大的设计平台竞争。PinterestPinterest,入门级别的瀑布流素材网站。可以让用户利用其平台作为个人创意及项目工作所需的视觉探索工具,同时也有人把它视为一个图片分享类的社交网站,用户可以按主题分类添加和管理自己的图片收藏,并与好友分享。DezeenDezeen是全球最受欢迎且最具影响力的建筑与设计杂志之一。这里有全世界最棒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以及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等相关专业的资讯消息及作品。这里的作品及报道范围广泛、符合最当下的设计趋势。SiteinspireSiteinspire是UI/UX行业内走在最前沿的网站之一。专注于网页网站设计,这里有着时下最新的优秀网站设计的推荐。更新频率是日更,这些最新最酷的网站通常来自顶尖的设计师、设计公司、工作室。Onepagelove这个网站可以在一屏滚动浏览完的优秀网页设计合集。十分适合设计师们针对性的找灵感找参考。DesignspirationDesignspiration提供关于艺术设计的一切灵感。在这里可以发掘并保存关于艺术、设计、摄影等等众多领域的灵感,也被称之为灵感巨蛋。notefolio韩国的设计一直以来也十分优秀,有着别样的设计风格。notefolio就是一个韩国社区型的设计网站,有点类似于国内的站酷,在这里有着韩国最新最多的设计,韩国的设计师们在这里发布交流作品和对设计的见解。It`s nice that这是一个倡导创意融合艺术设计的世界,汇总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意作品。同时每个月会发布一刊杂志,分享值得推荐的最佳创意设计及其背后的故事。It`s nice that认为他们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给用户提供丰富的创意灵感,在这里可以找到数以万计的艺术家、设计师和工作室。MediumMedium是一个博客发布平台,由推特联合创办人埃文·威廉姆斯和比兹·斯通于2012年8月创办。各类博主在这里发布自己的最新文章并交流,这里文章的质量都很不错,有着许多不同的主题板块,是一个很好的知识积累平台。每天在这里看几篇文章,可以促发新灵感的产生,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Muzli在Muzli有着最新的五花八门的最新设计资讯,这里也有这不同设计网站的收录,也就是说从这里也可以找到更具针对性的网站进行跳转,同时它还可以在浏览器安装插件,更方便平时找资讯找灵感。Google Arts&Culture这是一款Google推出的线上艺术馆应用,十分契合疫情下艺术家、设计师对于美学积累的需求。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应用线上参考世界各国各大艺术馆,不用出门就能在手机上欣赏艺术,甚至还能看到线下也看不到的艺术珍藏品。Frog青蛙设计公司(FROG DESIGN)在国际设计界最负盛名的欧洲设计公司当数德国的青蛙设计公司。作为一家大型的综合性国际设计公司,青蛙设计以其前卫,甚至未来派的风格不断创造出新颖、奇特,充满情趣的产品。NendoNendo的创始人是日本设计师佐藤大,虽然是建筑设计出身,但他的作品横跨了许多不同领域。他的设计具有典型的日本设计的简约实用的特点,能在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中发现细微的问题并在产品设计中解决这些问题,在这里你能获得更多“意想不到”的启发。IDEOIDEO,是一家总部在美国加州帕罗奥多(Palo Alto)的知名设计公司,在旧金山、芝加哥、波士顿、伦敦和慕尼黑都有分公司,近年也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规模成长迅猛。理念是专注于帮助顾客创新。目前业务包括有产品设计、设计顾问服务、环境规划与数位经验的理解。IDEO目前有350位设计师专注于不同领域,如人机界面、机构开发、电子、软件设计、工业设计和界面设计。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大型设计公司之一,在许多设计领域有其影响力。其最著名的设计作品是苹果电脑和微软的第一个鼠标、和PDA的经典机种PalmV,以及Steelcase品牌下的Leap Chair。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们的往期文章,有更多的设计类网站推荐另一个就是看书,跟网站相比,书籍就更加具有针对性了。《HOW TO》这是世界顶尖平面设计师之一的专著、手册和宣言。作为设计界传奇人物马西莫·维涅里的门徒和国际设计公司 Pentagram 纽约办事处的合伙人,Michael Bierut 的职业生涯是所有在世的平面设计师中最多样化的职业之一。在这本书中介绍的35个项目展示了当今平面设计所包含的活动的广度,他的目标不是展示一个单一的意识形态,而是热情的方法,这已经成为他职业生涯的一个标志。每个项目都用比耶鲁特自己的娱乐声音讲述,通过历史图片、初步绘图(包括他维护了30多年的笔记本的全尺寸复制品)、工作模型和被拒绝的替代品,以及已完成的作品展示。一路上,他提供了对创造过程的洞察力,他的工作生活,他与客户的关系,以及任何设计专业人士在给世界带来创新想法时所面临的挣扎。为艺术家、设计师、学生以及任何对如何将文字、图像和想法组合在一起感兴趣的人提供见解和灵感,如何为本世纪最著名的创造性思维之一的设计过程提供见解。END如果还有其他工业设计的问题,欢迎留言私戳交流~
纯工设,月薪4w。工业设计真心是个待遇低的职业,2016年毕业就转行UI的大有人在,本科毕业6年,仍然在做工业设计的同学已经所剩无几,其中坚持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没办法,喜欢工设,路再难也一往无前,如今勉勉强强追到了曾经进互联网大厂的同学的平均水平。一路升级打怪,最大的感触就是选对行业选对公司+坚持不懈。个人经历:2016年,5.5k;(本科应届)2017年,9k;(跳槽上海)2019年中,14k;(加薪)2019年底,20k;(升职加薪) 2020年中,23k;(加薪)2020年底,28k;(加薪)2021年底,40k;(升职加薪)关于个人,16年江南大学毕业。不说周末,工作日几乎每天工作12小时,经手项目难度越来越高,6年经验抵得上大部分人10年经验。目前带队,产品经理+工业设计。已刷副本:红点iF,犀牛a面,proe,成本核算,项目管理,发明专利,产品定义,团队管理。有没有中年危机不知道,目前29,未婚社畜,身体健康,性价比无敌。关于行业,2017年面试工作的时候,同学朋友就说这个行业有发展,有点常识的都看得出来,也算不上什么高见。近两年部分品类爆发式增长。并且国内领先于国外,跨境也在增长。行业内挖人比较厉害,2021年底,2-3年业内经验的都供给不足,在公司呆两三年的id,也涨幅可观。公司工业设计主导型。其实每年都在看机会,但在公司一直有学习的东西,相比待遇,我更关心能不能进步。对于大部分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人,不建议深更工设,如果要做,务必选择朝阳产业,交叉学科,沉寂期至少5年。说白了至少穷5年,不是真爱坚持不了。坚持下来了,你就会发现同级别的越来越少。身为小白的时候迷茫,如今仍然迷茫。希望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牛人。毕竟40k时候工设只剩1/3,更多是产品定义和项目管理。最后,本人货真价实,要技术有技术,要业绩有业绩,但职业信息保密。欢迎键盘侠,欢迎杠精。当然,更加欢迎能认真讨论纯ID职业发展的人,都是稀有动物,希望看到你的故事。以下2022.6.4追更:看来大家还是最关心职业发展问题,以下是我的个人建议,仅供参考,请对自己负责。首先我基本把ID分为汽车,3c和文创三大类:汽车尤其垂直,一是需要深更行业,二是尤其依赖手绘。汽车设计基本是入坑就很难切换到别的行业,这种分化往往大二大三就开始了,但汽车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做好了不仅牛逼,薪资天花板也最高。文创类包括各种文化衍生品(几乎发展不起来)以及家具,目前原创家具品牌还不成气候,传统家具,只要粘上传统和成熟,就去玩改款吧。还有一类独立设计师的,凤毛麟角。其实鞋子,箱包和玩具也在工业设计范畴,但高薪岗位比较少,也比较磨人。3c中一大类是手机,确实有很高待遇的设计师,但行业需求都变少了,想想高薪的都是什么人。另一大类是美的海尔之类的家电,头两年进去学东西可以,想要发挥出什么价值就别指望了,螺丝钉一个。还有一类是医疗,不推荐,人都离职了产品还没审核通过上市。最后一类就是我所在的消费电子行业,品种多,机会多,为什么,因为有太多新兴细分赛道了,洗地机,脱毛仪,高速吹风机,筋膜枪,无人机。。。哪个不是爆发式增长?每个品类都对应了好几家品牌。其实我的标准很简单,选择做新的产品,新的产品,新的产品。因为成熟的产品你能做的只有改款。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这也是价值感的问题。趋势洞察,产品定义,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原理创新,生产制造……你学了这么多东西,不去做新的东西,如何才能发挥的出来?如何才能创造价值?不创造价值,如何获得乐趣获得报酬?没有体会过的人不会理解。信我的就去做新产品,中国制造也需要你的聪明才智,别去人才过剩的地方卷了。怎么选择新产品,每一年的购物节趋势榜单已经告诉你了。如果有机会,毕业就去。但新品牌往往需要有经验的设计师,因为也没建立起来人才培养体系,不会招小白。毕业前两年,去成熟企业,去设计公司,都没问题,反正你也赚不了几个钱,别纠结了,待遇一样差,去就是去学东西的。公司压榨你的劳动力,而你要学会压榨公司的知识体系,这才是等价交换。企业里做设计就学全流程意识,设计公司做设计就死命打磨技术。一两年后,靠技术、靠意识都能在新行业换一份工作,准入门槛都达到了。然后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新产品项目,由易到难,逐步整合自己的技术和意识,做到全能。要知道新行业不仅人才储备少,公司的体制也不健全,换句话说,不可替代性强。市场在挖人,公司在留人。(尽量高的)不可替代性才是价值的核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业设计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