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告知下,北交所带来的机遇战略机遇下,华英证券有何举措?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6日讯 今日,江苏科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科强股份,证券代码:873665.BJ)在北交所上市。该股开盘报6.35元,盘中破发最低至5.97元,截至收盘报6.20元,跌幅1.27%,成交额1.16亿元,振幅8.44%,换手率50.03%,总市值8.06亿元。   科强股份主要从事高性能特种橡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截至上市公告书签署日,公司控股股东为周明,实际控制人为周明、周文。周明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0,709,075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0.71%,间接通过人和共聚、科强投资控制公司10,349,711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0.35%,合计控制公司31.06%的表决权,可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00%,对历次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周明为控股股东。公司董事周文系周明之女,持有公司19,912,572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9.91%。周明及周文合计控制公司50.97%的股份表决权。   科强股份于2023年7月21日过会,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3年第37次审议会议提出问询的主要问题:   1.关于应收账款。请发行人说明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坏账准备计提的充分性以及收回应收账款的措施。请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2.关于与入股发行人客户之间的交易公允性。根据申报文件,2020年8月及2021年6月,发行人客户今创集团、欧特美先后增资成为发行人股东,股份占比均为4.24%,且该两家客户在报告期内均为发行人车辆贯通道棚布的前五大客户。请发行人说明今创集团、欧特美入股发行人的商业合理性、与发行人交易的公允性,是否存在异常安排或潜在利益安排。请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3.关于贸易商客户毛利率。根据申报文件,发行人对贸易商客户毛利率低于生产商客户毛利率。请发行人说明向贸易商销售产品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是否存在通过贸易商对终端客户商业贿赂或其他利益输送的情形。请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科强股份本次发行数量3,000.00万股(不含超额配售选择权);3,450.00万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发行价格为6.28元/股。科强股份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华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李常均、赵健程。   本次发行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科强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为18,84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为16,433.58万元。公司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少10,395.02万元。科强股份2023年9月11日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募集资金26,828.60万元,用于高性能阻燃棚布及密封材料生产项目、厂区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   科强股份本次发行费用总额为2,406.42万元(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2,648.76万元(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1,616.04万元(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1,858.38元(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   2020年至2022年,科强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4,671,033.25元、278,825,832.87元、283,953,279.48元;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4,354,630.20元、42,585,196.36元、52,415,423.25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3,107,988.40元、38,574,115.19元、50,987,770.99元。   上述同期,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127,809,242.99元、181,150,849.84元、201,183,682.38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7,035,745.41元、41,639,332.54元、41,190,459.67元。   2020年末、2021年末和2022年末,科强股份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6,205.21万元、19,342.57万元和16,950.79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23%、69.37%和59.70%,占比较高。  2023年1-6月,科强股份的营业收入为16,559.87万元,同比增长32.33%;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84.00万元,同比增长63.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342.33万元,同比增长60.5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0.90万元,同比下降4.26%。 【来源:中国经济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日前,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上市券商经营业绩榜单,华英证券投行业务收入以增速35.55%位居行业增幅第二,综合营业收入位居全国上市券商第22名。回顾2021年,华英证券的营业收入较2020年增长了64.90%,其中投行业务营收同比增幅更是高达74.38%。而全行业投行业务的平均增速仅为4.12%。2022年上半年,华英证券投行业务收入增速以44.55%,在全行业中排名第二,再创历史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立于2011年的华英证券,其母公司是上市公司国联证券,国联证券是无锡国资委旗下最大的国有公司。华英证券近年来一路高歌猛进,在众多头部券商的激烈竞争中突围而出,在高速增长背后,有哪些值得市场借鉴的成功经验,深圳晚报专访了华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王世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英证券总裁王世平接受深圳晚报专访深圳晚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作为证券行业的资深专家,您如何看待目前证券行业的市场情况?华英证券总裁王世平(以下简称王世平):目前我们整个行业有几大特点,第一,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排名前10的投行业务收入基本占据了市场百分之七十的份额,排名前20的机构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另外一方面,人才的集中度也越来越高,优质人才从中小投行向头部流动。还有一个行业的痛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IPO业务一枝独秀。我们过去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4大天王(再融资、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债券承销),现在是IPO一枝独秀,但是这个行业有一半以上的机构,一年可能一单IPO业务都没有。这就更加凸显了行业的集中度的问题、业务和人才的集中度问题,也凸显了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小保荐机构的生存难以为继。二是行业竞争同质化严重,都是成交保险业务、牌照业务和通道业务,真正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投行并不多。记者:我们看到这几年华英证券发展迅猛,在高速增长背后,华英证券做对了什么?王世平:华英证券这两年有一个相对比较高速的增长,实际上过去5年,华英证券的投行业务复合增长率为38%,行业的复合增长率是8%,我们高出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将近30个百分点。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华英证券制定了比较好的战略,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第一,做大基础业务规模,包括股权和债券业务,没有一定的规模和基本盘,后面很多业务实际上很难做。第二,形成根据地战略,因为华英证券总部地处江苏,在苏南的无锡市,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地方。无锡目前境内外上市公司有150多家,其中下面一个县级市江阴市的A股上市公司超过50家,所以投行业务资源非常丰富。第三,我们做深综合金融,真正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解决民营企业投融资的问题和产业赋能的问题。记者:您能否结合实际案例,给我们讲讲华英证券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的政策举措?王世平:华英证券完成了迄今为止A股市场最大规模的半导体行业并购交易,就是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并牵头促成了闻泰科技5G智能终端及半导体研发和制造项目落户无锡高新区,为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和整体产业结构升级作出贡献。还有一个案例呢,是我们保荐隆达金属科创板IPO成功上市,助力其在国家级科研攻关和体系认证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除此之外,我们也通过母公司国联证券的直投业务,投资中航锂电(现已更名为“中创新航”),既支持了国内优质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壮大,也促进了苏南地区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另外,我们也参与京东方203亿元再融资项目,有力支持科技型公司转型发展。近几年,华英证券承做、发行了绿色债券、疫情防控债、纾困专项债券、数字经济公司债等多个有特色、创新型金融产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对于华英证券过去的五年,您是怎么评价的?王世平:五年来,华英证券的成绩和进步还是非常耀眼的,一共完成股权承销保荐业务(IPO、再融资)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类业务32单,合计融资金额302.9亿元,债券承销业务254单,合计承销金额1503.25亿元,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Wind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股权业务承销总金额排名第31位,承销家数排名第28位,承销收入排名第27位,股权业务排名稳定在行业前三分之一:债券业务承销总金额排名第37位,可交债逆势出圈,承销金额排名第13位,承销家数排名第7位,特别是在全市场13期民企可交债发行中,公司独家为2个民企发行人主承销2期,市场排名第二。在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华英证券也获得了行业的认可。2021年华英证券荣获“2021中国证券业新锐投行”君鼎奖,我本人为“2021中国证券业投资银行家”君鼎奖,同时,还斩获2021年度Wind最佳投行中的三项大奖,分别为“2021年度A股股权承销快速进步奖” “2021年度A股再融资承销快速进步奖”和“2021年度最佳北交所股权承销商”。华英证券这几年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政府和客户的大力支持,当然也离不开我们500多号华英同伴的共同努力。记者:对华英证券的未来5年战略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有何举措?王世平:持续打造“精品投行、特色投行”这一公司愿景。今后五至十年,是华英证券经营发展的关键期、紧抓股权业务的突破期,也是缩小与头部券商发展差距的窗口期。下阶段,华英证券仍将坚定发展的信心与决心,锚定投行主业,擦亮国有金融企业底色,在服务实体经济和IPO项目上精准发力,向精品投行、特色投行持续迈进。记者:刚才您提到做精品投行,未来华英证券会聚焦哪些行业和地区发力呢?王世平:在行业领域上,我们会紧跟国家政策。比如新能源行业,我觉得新能源不仅是国家重点专项产业,也是一个万亿级的赛道,这方面我们也有很成功的案例。另外一块是我们跟踪了很多年的半导体,也是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的产业。第三个方面,就是新一代信息产业;第四个方面,就是物联网。无锡号称国内的物联网之都,在这方面产业非常发达。华英证券主要会聚焦这四个行业赛道。我相信一流的行业和企业一定会催生出一流的投行。在区域上布局,主要聚焦在长三角和大湾区,以及新一线城市,如武汉、长沙、成都、南京等地记者:大湾区尤其是深圳一向是金融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您认为华英证券在深圳的优势是什么?王世平:深圳在科技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我刚才讲到的半导体也好,新能源也好,包括新一代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好,深圳也是个重镇,也是走在全国甚至全球的前列。实际上深圳和江苏一样,都是我们过去投行业务的大省,也是IPO的大省。华英证券在深圳很早就成立了分公司,深圳作为七个战略根据地之一,可以全面对接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沟通工作。我们有丰富的业务资源:我们深入了解客户所在行业,为客户提供综合资本运作服务,在多个领域拥有核心客户,产业资源丰富;同时与银行、保险、信托、基金、风投等资金端有紧密合作,能够为客户带来成熟的“一站式”资本运作服务。同时,核心团队成员累积了丰富且成熟的成功案例,全面覆盖上市前、中、后各个环节,上市前融资、A股上市、B股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各类型业务均有经典项目案例。深圳晚报记者
彭丽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交所带来的机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