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抗日战争纪念馆和腾冲国殇墓园介绍区别

滇西抗战纪念馆和国殇墓园是一座专门纪念抗日战争时期远征军英烈的陵园,这里长眠了诸多远征军烈士的英魂,是一个难能可贵的特色纪念馆,大家可以学习更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知识,极具正能量的参观目的地,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参观攻略指南。滇西抗战纪念馆在哪里?地址: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腾越镇天成社区太极小区2号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00-下午17:00对外开放,周一闭馆滇西抗战纪念馆和国殇墓园门票完全对外免费开放滇西抗战纪念馆和国殇墓园介绍第一次去腾冲的时候,主要吸引我的一个是和顺这个在当时还没有商业化气息的著名侨乡古镇,还有一个就是腾冲的抗战文化,这里留存下来的滇西抗战纪念馆和埋葬着远征军烈士的国殇墓园是非常值得来了解抗战历史的地方。如果你看过《我的团长我的团》你就会对这里非常熟悉,《团长》里禅达的原型就是这里,拍摄地就是和顺,南天门一役就是当年的松山战役,7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是致敬英烈了解历史最好的地方。纪念馆是免费的,但需要刷身份证进入,服务台可以租导览,15一个,押金100,只收现金,每周一闭馆。进入纪念馆大门,地面上标注着一串数字,是抗战期间重要历史事件的年份,像是时间的脚印,战争虽逝,但历史却从未离我们远去。纪念馆正门进去后可以看到三面摆满了钢盔的墙,细看的话非常震撼,每一顶钢盔都代表了当时走上前线的一名士兵。纪念馆以抗战实物为主、兼顾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展厅分为:抗战后方、御敌前线、怒江对峙、绝地反攻、逐寇出境、老兵不死、祈愿和平七个部分,分为两层,一层为1-6展厅,二楼6个展厅。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博物馆,这里展示的实物真的是太多太多了,而且都非常珍贵,完整的展现了这段历史。纪念馆旁边就是国殇墓园,是目前中国大陆规模最大、保存也最为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在海内外都广有影响,始建于1945年,是二战期间,在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之后,为纪念攻克腾冲的第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而修建的抗日烈士陵园。注意事项:门口有卖菊花的,5元一支,下午来的太晚的话会卖光。我去过两次腾冲,每次都来这里,在这里的时候多半时候鼻子都是酸的,因为民族的苦难,也因为军民的民族气节。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相比于牺牲,老兵们更怕的是被遗忘。
腾冲最佳旅游时间 腾冲玩几天合适
腾冲有哪些特色玩法
腾冲购物攻略 腾冲当地特产有哪些
腾冲有什么好吃的
云南腾冲一日游攻略
腾冲云峰山景区游玩攻略(门票+交通)

2022-12-06 08:26
来源:
云贵高原生活指南发布于:北京市(来源:保山市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
碧血洒千秋,国殇恨有由。
英魂今作古,济世再无愁。
——诗话云南系列作品之八十
腾冲市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
位于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
全园(馆)面积53300平方米
年接待观众均达140多万人
是广大人民群众参观、凭吊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也是众多专家学者了解抗战文化
从事抗战研究的重要载体,社会影响较大
2014年8月,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
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设施、遗址”
2014年8月,滇西抗战纪念馆被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
国务院台湾事务所办公室授予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称号
2018年7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国殇墓园
1942年5月,日军侵犯滇西边境
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落入敌手
中国抗战后方唯一的一条国际通道
滇缅公路被彻底截断
1944年5月,为了收复滇西失地
打通西南国际运输大动脉——滇缅公路
使盟国的援华物资顺利进入中国
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中国远征军发起了滇西反攻
远征军右翼军第二十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
(含远征军直属部队)强渡怒江
仰攻高黎贡山,血战南、北斋公房
接着又在盟军配合下,围攻腾冲城
与敌人展开殊死巷战,经过43天的浴血奋战
于1944年9月14日将日寇全部歼灭
收复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座城池——腾冲
此次战役共歼灭日军6000余名
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名
盟军(美)官兵阵亡19名
腾冲光复后,为了纪念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
时任国民政府委员兼云贵监察使的
李根源先生提出“理应丰碑伟塚,以祭英灵
状形绘声,传之史志”,倡议兴建陵园
工程于1944年冬动工
1945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8周年)落成
全园占地面积37884平方米
园内遍布苍松翠柏,环境幽静,庄严肃穆
主体建筑由大门、忠烈祠、烈士墓冢
纪念塔、盟军碑、中国远征军纪念广场、碑廊等组成
刻录有蒋中正、于右任、李根源、卫立煌、霍揆彰
军事将领及地方爱国人士的题额、楹联、
挽诗、悼词和《答田岛书》、《告滇西父老书》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等重要碑记
园内立有3346块腾冲战役阵亡将士及
19名盟军将士墓碑
另外还安葬有从缅甸南坎、腊戌
芒友等地迁于此的远征军将士遗骸
新建有长60米高4米的大型
浮雕石墙一座、铜雕像10组
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一座
80年代,腾冲政府对国殇墓园进行保护性修缮
1984年6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成立“腾冲县国殇墓园管理所”管理机构
1987年2月被公布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被中宣部命名为“滇西抗战纪念馆”
1995年腾冲国殇墓园被评为
“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11月被中宣部命名为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8年9月14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2009年12月国殇墓园被国防办公室
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2011年6月,被国家红色旅游办公室公布为
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滇西抗战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于国殇墓园东侧,占地面积14677平方米
建筑面积9492平方米,陈展面积6000平方米
项目自2010年12动工建设
于2013年8月15日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
总投资1.5亿元,是云南省十二项
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之一
纪念馆与原国殇墓园融为一体
全面真实展示滇缅印抗战史实
是一个主题鲜明,具有强大震撼力
大气磅礴、内容精实
集展览、收藏、研究、瞻仰、教育等
多重功能为一体的抗战专题纪念馆
纪念馆馆舍建筑采取框架结构,成“V”字形
寓为胜利之意,主展区采用多空间立体布展的办法
以抗战实物为主、兼顾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
凸显了陈展效果和感染力
展厅分为:抗战后方、御敌前线、怒江对峙
绝地反攻、逐寇出境、老兵不死、祈愿和平
二战兵人展、日军滇西细菌战罪行展
阙汉骞将军遗物展十个部分
展览面积6000多平方米,馆藏实物10万多件
展出实物22000件,图片1700张
中国远征军名录墙是纪念馆的主要附属工程
建于纪念馆西侧,全长133米
镌刻着10万多名参与滇西抗战的中国远征军将士
盟军将士、地方抗战游击队、地方参战伤亡民众
协同参战部队和单位人员姓名
丨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及时联系小编,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文字与图片均为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 辑:赵朝位
新浪微博:@微动腾冲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1-07-22 09:51
来源:
腾冲文旅
腾冲市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位于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全园(馆)面积53300平方米。年接待观众均达140多万人,是广大人民群众参观、凭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众多专家学者了解抗战文化、从事抗战研究的重要载体,社会影响较大。
2014年8月,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设施、遗址”;2014年8月,滇西抗战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所办公室授予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称号;2018年7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景点推荐
国殇墓园
1942年5月,日军侵犯滇西边境,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落入敌手,中国抗战后方唯一的一条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被彻底截断。1944年5月,为了收复滇西失地,打通西南国际运输大动脉——滇缅公路,使盟国的援华物资顺利进入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国远征军发起了滇西反攻。
远征军右翼军第二十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含远征军直属部队)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血战南、北斋公房。接着又在盟军配合下,围攻腾冲城,与敌人展开殊死巷战,经过43天的浴血奋战,于1944年9月14日将日寇全部歼灭,收复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座城池——腾冲。此次战役共歼灭日军6000余名,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名,盟军(美)官兵阵亡19名。
腾冲光复后,为了纪念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时任国民政府委员兼云贵监察使的李根源先生提出“理应丰碑伟塚,以祭英灵,状形绘声,传之史志”,倡议兴建陵园。工程于1944年冬动工,1945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8周年)落成。
全园占地面积37884平方米,园内遍布苍松翠柏,环境幽静,庄严肃穆。主体建筑由大门、忠烈祠、烈士墓塚 、纪念塔、盟军碑、中国远征军纪念广场、碑廊等组成,刻录有蒋中正、于右任、李根源、卫立煌、霍揆彰等军事将领及地方爱国人士的题额、楹联、挽诗、悼词和《答田岛书》、《告滇西父老书》、《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等重要碑记;园内立有3346块腾冲战役阵亡将士及19名盟军将士墓碑;另外还安葬有从缅甸南坎、腊戌、芒友等地迁于此的远征军将士遗骸;新建有长60米高4米的大型浮雕石墙一座、铜雕像10组;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一座。
80年代,腾冲政府对国殇墓园进行保护性修缮,1984年6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成立“腾冲县国殇墓园管理所”管理机构;1987年2月被公布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中宣部命名为“滇西抗战纪念馆”;1995年腾冲国殇墓园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9月14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2009年12月国殇墓园被国防办公室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11年6月,被国家红色旅游办公室公布为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滇西抗战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于国殇墓园东侧,占地面积14677平方米,建筑面积9492平方米,陈展面积6000平方米,项目自2010年12动工建设,于2013年8月15日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总投资1.5亿元,是云南省十二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之一。
纪念馆与原国殇墓园融为一体,全面真实展示滇缅印抗战史实,是一个主题鲜明,具有强大震撼力、大气磅礴、内容精实的,集展览、收藏、研究、瞻仰、教育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抗战专题纪念馆。
纪念馆馆舍建筑采取框架结构,成“V”字形,寓为胜利之意,主展区采用多空间立体布展的办法,以抗战实物为主、兼顾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凸显了陈展效果和感染力。
展厅分为:抗战后方、御敌前线、怒江对峙、绝地反攻、逐寇出境、老兵不死、祈愿和平、二战兵人展、日军滇西细菌战罪行展、阙汉骞将军遗物展十个部分,展览面积6000多平方米,馆藏实物10万多件,展出实物22000件,图片1700张。
中国远征军名录墙是纪念馆的主要附属工程,建于纪念馆西侧,全长133米,镌刻着10万多名参与滇西抗战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盟军将士、地方抗战游击队、地方参战伤亡民众、协同参战部队和单位人员姓名。
对比国内抗战主题纪念馆,滇西抗战纪念馆有以下四个独特之处:
1.纪念馆内的馆藏抗战文物10万多件,是馆藏文物较多、覆盖范围较广、代表性较强的抗战主题纪念馆;
2.纪念馆建设资金全部由中央专项投资,为纪念远征军英勇抗战而建设的第一个纪念馆;
3.纪念馆是政府投资建设与民间文物收藏进行深度合作的成功范例;
4.馆内中国远征军名录墙镌刻有10万余名远征军将士名录,是全国抗战主题纪念馆中收集远征军名录最多、信息最全、影响力最大的名录墙。
编 辑:赵庆祝
责任编辑:杨雪花
审 核:郭云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冲国殇墓园介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