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咋看:,有人听说过新 加 坡欧 圣集 团的历史吗?能给讲一下吗?

文/图 Kurt位于西班牙加利西亚大区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是基督教世界的三大圣城之一,通向这座城的朝圣之路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今天,从未中断,甚至达到新的高潮。在那些虔诚的传统朝圣者身边,也出现了我这样的“新朝圣者”:为了重温历史、为了享受自然、也为了寻找本真的自我。不论出于什么目的,走上这条路,便都有相同的终点——圣城。耶稣的门徒圣雅各布(St. James)在耶路撒冷殉教后,弟子们把他的尸骨运回了他生前曾传教过的西班牙,而埋葬的地点则在漫长的时光里遗失,直到公元9世纪初期,一个牧羊人重新发现了圣雅各布的墓穴和遗骨,随后人们在这里建起教堂并发展成一座城。通向这里的路便是朝圣之路,也被称为圣地亚哥之路(El Camino de Santiago)。1492年之前的西班牙各个王国象是一盘散沙,让来自北非的摩尔人征服。九世纪前后,奥斯图里亚国王阿方索二世,为了创造让各方信服的精神象征团结各方以对抗摩尔人,便以发现圣雅各布遗体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为圣地,利用宗教来号召分崩离析的王国进行“国土复兴运动”。之后几世纪以来,这一传统涓涓不断,歌德说过:“欧洲在通往圣地亚哥的朝圣之路上诞生了!”我的起点在萨里亚(Sarria),这里到圣城正好100公里,是大名鼎鼎的法国之路(French Route)上短短的一小段,却十分热门。独自上路,不会西班牙语,想来不是什么好主意,直到我在行囊上挂上大贝壳,迈开腿在遇到第一个路人的时候,便使用了唯一掌握的一句问候:Buen Camino!对方便热情地回应着我:Buen Camino!这一句意思是:朝圣路上一路顺风!这个问候开启了同路人之间的关怀与美好祝愿,勾连起一段段背景不同却目的一致的人生。循着地上的箭头或者路边雕刻着贝壳的路标一直走,不知不觉就发现额前面的同样挂着贝壳标识的背影,也有别人循着我的足迹。如果你看见别人,或者别人先发现了你,那么大家就说:Buen Camino。一切都很简单,我并不孤单。走过帕拉斯·德雷伊镇,我沿着一大块田地边的矮墙向前走着,雨水停了,阳光透出来,雨后风景立刻被提升了饱和度。这一段路没看到标记,但似乎也没有太多岔路,我踌躇地向前走着,回头看到后面骑着自行车的朝圣者在一个密林蔽日的下坡路上超过我,我为这个老人的矫健而惊叹。像这样的自行车朝圣者,按照规矩,必须要完成200公里的骑行,而不像徒步者只需完成100公里的路段。我们在不久后再次相遇,便聊了起来,原来这个头发蓬乱,胡子长长的家伙是个不到三十岁,来自美国加州的小伙子。我终于可以有一次世俗意义的交谈了,我们先抱怨着天气,又同时嘲笑自己的“非朝圣者”身份,并在一个岔路口分手,其实我们都明白,能在这里行走或者骑行,我们同样感到高兴。在五天后,我爬上了名字叫做Monte deGozo的一座山丘,终于第一次远远地眺望圣城那些高耸的塔楼,再走上5公里,圣地亚哥便到了。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像一个似是而非的终点,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灵魂上。圣地亚哥以建于11世纪的大教堂为中心,参加完正午12点的朝圣者弥撒,领到了朝圣者证书的人们也久久不愿离开大教堂。在奥巴拉多罗广场(Praza do Obradoiro)上那些风尘仆仆的旅人,无论历经了怎样的旅程,面对一个被称为“终点”的神圣建筑,该有怎样的思想瞬间呢?他们是否也最终登临了自己内心的圣域呢?有人流泪不止,有人纵情欢歌,有人干脆躺下,躺在被时光打磨过的石头地面上,巧妙地让大教堂建筑升华进加利西亚那魔幻般的天空里。我也一直坐到傍晚,一支加利西亚传统乐队开始了演奏,给此刻孤独的广场带来一点欢快,当我穿过广场,大教堂和德拉米雷斯主教宫(Pazo de Xelmírez)之间幽深的门洞里,一位风笛手用精湛的技艺制造了一个辽阔的声场,或安宁或欢快的曲调借由门洞,将整个广场送入另一个故事之中。我,一个得偿所愿的新朝圣者,一个依然迷失的旅人,仿佛得到了这座城市赋予的启示:这里并不是一个终点,大地上的朝圣之路、心里的朝圣之路,依然将延续。几日后,我继续出发直到大海边。在圣地亚哥,人们告诉我,“圣城并非是终点,传统上你需要一直抵达菲斯特拉。那是西班牙国境的最西端,那里才是朝圣之路的终点。”在拉丁文中,菲斯特拉本就是“尽头”的意思。中世纪时,那些千里迢迢奔赴圣地亚哥的天主教徒,在朝圣者弥撒结束后,其中很多又踏上向西的旅程。因为他们坚信,在陆地与海洋相交的地方才有着最神圣的启示,菲斯特拉才是一个完美的句点。三天后,我终于站在了菲斯特拉的海边悬崖边上,面朝空洞的大海不知所措,更多的朝圣者将经历漫长的旅行,肮脏破烂的衣服、鞋子干脆利落地脱下来,点一把火付之一炬——这是一项传统,走完了圣路便是时候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了,无论内在还是外在。到达圣地亚哥大教堂前的恋恋不舍或者说沉浸其中的情绪,在这里一扫而空。朝圣者们看起来欢天喜地,也许更急着赶回家去,躺在舒服的电视前大嚼薯片。一切的内心枷锁仿佛都被卸下,哪里是终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依然会走上人间之路。就像好莱坞电影朝圣之路(The Way)里所说:这一切与宗教无关,完全无关。(编辑 董明洁 孙伶)
说起奥地利,现在人们对它的印象就只有一个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代表着当今音乐界最高的殿堂,因此维也纳也被称之为“音乐之都”。除此之外,奥地利的其他事情就很少受到国人的关注。但殊不知奥地利在欧洲历史上可是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可谓是“一部奥地利史,就是半部欧洲史”。所以,在前几期给大家介绍欧洲各国历史的时候,提到德国必须说奥地利、谈到法国也要说奥地利、说到意大利还是有奥地利、就算讲到西班牙历史也绕不开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因为在罗马帝国和法兰克帝国相继灭亡后,在欧洲中心地带能被称为帝国的就只有被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长期控制的神圣罗马帝国。而且在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奥地利的君主也一直以“奥匈帝国皇帝”自称。像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三十年战争、拿破仑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等国际大战中,奥地利都是作为发动者和主要参与者。可是如今的奥地利却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今天就一起走进奥地利的历史长河,看看这个昔日的欧洲雄强是怎样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之中的。(如果世界历史不是很好的朋友建议去我主页先看一遍德国的历史,再来看奥地利的历史会更容易理解哦!)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落叶生根在德国篇中已经为大家介绍了法兰克帝国解体后,位于德意志境内的东法兰克王国经过了先弱后强的漫长发展,最终在奥托大帝的手中称霸欧洲,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疆域在奥托大帝征服东法兰克的旧诸侯时,击败了强大的巴伐利亚公爵,把自己的弟弟海因里希扶上了巴伐利亚公爵的宝座。但在海因里希成为了巴伐利亚的公爵之后,就一直不断地密谋叛乱,想从哥哥奥托大帝手中夺取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直到奥托大帝的儿子奥托二世时才完全平定了内乱,把十分强大的巴伐利亚公国给拆分了。其中,巴伐利亚的东南部地区被单独划出来建立了奥地利边区,并被奥托二世封给了因为在“巴本堡之争”中失去领地的巴本堡家族作为世袭领地。另外,巴伐利亚的南部也被砍掉一大块,成立了三个独立的新邦国:克恩滕公国、施蒂利亚公国和蒂罗尔伯国。后来伴随着各种联姻继承和军事征服,克恩滕和施蒂利亚也先后落入到了奥地利的统治者巴本堡家族手中,奥地利边区也升格为了奥地利公国。巴伐利亚拆分后的几个部分到了12世纪初期,巴本堡家族中出现了一位名叫腓特烈二世的公爵,这位公爵有一个绰号叫做“爱争吵者”。这个外号一听就是很爱惹是生非的那种,而他招惹的主要对象就是和他同名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这位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母亲,就是我们在意大利篇中说到过的那位被神父预言未来会毁灭她娘家和婆家,被她哥哥送去修道院出家的西西里公主康斯坦丝。但因为西西里王国要和神圣罗马帝国联姻的关系,康斯坦丝还俗嫁给了腓特烈二世的父亲亨利六世,并在亨利六世的帮助下成为了西西里女王。所以,腓特烈二世从小在意大利西西里长大,在继承了父亲的帝位之后也是常年呆在西西里,很少来管理神圣罗马帝国的事务,导致自己在德意志的力量非常薄弱。因此在奥地利公爵“爱争吵者”的不断挑衅和招惹下,腓特烈二世干脆直接授权给奥地利的邻居波西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让他代表自己对奥地利发动惩罚战争。奥地利和波西米亚腓特烈二世公爵的绰号“爱争吵者”可不是白叫的,他不仅被同僚们所厌恶,同样也被自己的臣民们所反感。所以当波西米亚和巴伐利亚组成的帝国联军杀入奥地利境内的时候,居住在首都维也纳的市民联合贵族打开城门投降了。被臣民们抛弃的奥地利公爵没有办法,只得逃离维也纳继续抵抗。最终在十年后的1246年,“爱争吵者”在一次战役中阵亡,巴本堡家族绝嗣,奥地利就彻底被波西米亚征服了。而这时候的神圣罗马帝国正处在长达十九年的“大空位时代”。因为在腓特烈二世的儿子康拉德四世死前没有留下子嗣,引发了霍亨施陶芬家族的支系和亲戚们争夺皇位,英国、法国、西班牙也靠着和霍亨斯陶芬家族联姻的关系介入到帝位争夺中来。德意志境内的诸侯们为了防止皇位落入外人手中,又重新坐在一起商量,准备以投票的办法推选出一位新的皇帝。公元1273年,由当时帝国境内较强大的四位诸侯和教皇指定的三位大主教组成投票小组,对符合资格的候选人进行投票。这一制度在后来《黄金诏书》颁布后就演变成了七大选帝侯制度。神圣罗马帝国七大选候但是这个时候的选举并不是从七大选候中选,他们只负责投票,候选人则是当时和霍亨斯陶芬家族有着血缘关系的三个人:波西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迈森藩候继承人腓特烈、哈布斯堡伯爵鲁道夫一世。这三个人中,实力最强大的是波西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波西米亚国王头衔本来就属于德意志境内最大的王公爵位,而且奥托卡二世又刚刚完成了对奥地利的吞并,实力大增,成为了当时帝国境内最强大的诸侯。就在奥托卡二世认为自己就要当选皇帝的时候,投票结果却显示的是三人中最为弱小的鲁道夫一世当选了皇帝。原因其实很简单:神圣罗马帝国一直是一个邦联制的国家,一个拥有强大世袭领地的皇帝会破坏邦联内部的权力制衡,这是其他诸侯都不想看到的结果。另外,还有一个隐藏的原因:鲁道夫一共有七个女儿,全都嫁给了帝国境内的各大诸侯,当时的四大世俗选候全都是鲁道夫的女婿。这种女婿们一起投票给岳父的选举,在波西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的眼里简直就是作弊。所以奥托卡二世拒绝承认选举结果,他表示自己绝对不会臣服于一个“士瓦本山里的穷伯爵”。奥地利发行的鲁道夫一世纪念币而鲁道夫也明确表示,奥托卡二世没有资格占据巴本堡家族留下来的奥地利领地,根据帝国传统,巴本堡家族绝嗣之后,他家的领地应该重新收归皇帝所有。鲁道夫的主张很快得到了所有恐惧和嫉妒奥托卡二世的诸侯们支持,在鲁道夫要求退回奥地利领地被拒绝后,战争也随即爆发。最终奥托卡一方战败,他本人也战死沙场,奥地利也就落入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手中。从此之后,奥地利的历史就成为了一部围绕着哈布斯堡家族的历史。垄断帝国皇位的奥地利大公哈布斯堡家族虽然成功地取得了奥地利的统治权,但是他们的进步速度也震惊了其他的德意志诸侯。所以,鲁道夫最终没能在生前确立自己唯一的儿子阿尔布雷希特一世为皇帝继承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又落到了更为弱小的拿骚伯爵阿道夫的手中。之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成为了哈布斯堡家族、卢森堡家族以及巴伐利亚的维腾斯巴赫家族之间相互争夺的目标。诸侯林立的神圣罗马帝国在此期间,哈布斯堡家族虽然在皇位争夺中经常处于下风,但是却稳步地扩展着自己的直辖领地,先后获得了克恩滕、克莱因、蒂罗尔,基本确立了今天奥地利共和国的版图,实力也大大加强,再也不惧其他诸侯的反对。最终在1438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二世,从他的岳父卢森堡家族的西吉斯蒙德手中接过了帝国的皇位。此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就被哈布斯堡家族所垄断了。在欧洲历史上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让别人去发动战争吧!而你,幸福的奥地利去联姻吧!别人从战神马尔斯那里获得的,在你这,将会由爱神维纳斯给予!哈布斯堡家族不仅依靠着他们擅长的联姻手段,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同样在后来又通过联姻外交,家族领地不断得到扩充。到了查理五世时期,哈布斯堡家族建立起了地跨欧洲、非洲、美洲和亚洲的人类历史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因为帝国版图太大难于管理,查理五世退位之后,将神圣罗马帝国交给了弟弟斐迪南一世,将西班牙及其殖民地交给了儿子费利佩二世。从此,哈布斯堡家族分裂成了奥地利系和西班牙系。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的领地斐迪南一世从哥哥手中接过奥地利领地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后,再次发挥他们家族的优良传统,他与波西米亚兼匈利亚国王费拉迪斯拉夫四世的女儿安娜结婚,在岳父死后又成功的得到了两顶王冠。从此,奥地利、波西米亚和匈牙利成为了哈布斯堡家族最核心的领地,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但是,此时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愈演愈烈,波西米亚的大部分臣民早已经改宗了新教信仰。斐迪南一世为了稳定局势,不得已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任由新教在波西米亚境内传播。可是等到他孙子斐迪南二世登基之后,一改宗教宽容政策,对帝国境内的宗教改革运动持零容忍态度,不断激起各派新教徒的反抗,其中就包括了波西米亚。公元1618年5月23日,在波西米亚的首都布拉格,一群愤怒的新教徒冲进了王宫,将斐迪南二世派来的两位钦差大臣顺着窗户给扔了出去,然后自豪地宣布波西米亚脱离哈斯堡王朝独立,这就是著名的“掷出窗外事件”。三十年战争导火索——掷出窗外事件其实这已经是布拉格市民第二次这么干了,上次他们也这样把哈布斯堡家族的钦差大臣顺着窗户给扔了出去,结果就引发了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宗教战争——胡斯战争,而这一次的“掷出窗外事件”则引发了持续时间更长、影响范围更广的欧洲宗教大混战——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中包括了哈布斯堡家族和治下的新教徒之间的斗争,也包含了哈布斯堡家族和法国波旁家族围绕着欧洲霸权而展开的争夺。所以这也就让哈布斯堡家族在战争中顾此失彼,疲于奔命,最终耗尽了国力。因此在斐济南二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斐迪南三世立即和各国缔结了和约,就是著名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通常被认为是现代国际体系的开端,今天国际社会上流行的“主权国家“概念,以及“实力均衡”的外交思想都源自于这个和约。虽然在三十年战争后,神圣罗马帝国内部涌现出了大量的新教邦国,同时皇帝权力也被极大地削弱,真正成为了伏尔泰所形容的那样:神圣罗马帝国,它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但是,也是因为三十年战争,哈布斯堡家族直辖领地中的新教徒基本上都被肃清,使得哈布斯堡家族在自己直辖的奥地利、波西米亚和匈牙利成功的建立起了绝对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哈布斯堡家族的核心领地不过和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波西米亚等地不同,匈牙利本来就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而且匈牙利还是抗击当时最为鼎盛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前沿阵地。所以匈牙利贵族们凭借着地缘优势还是保留了大量的特权,这也为后来的奥匈二元制帝国埋下了伏笔。后来在1683年,哈布斯堡家族也在匈牙利贵族们的帮助下,在维也纳之战中成功击退了土耳其军队,终结了土耳其在欧洲的扩张,为奥地利系的哈布斯堡王朝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几经波折的德意志霸主争夺战到了公元1700年,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绝嗣,尽管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最终没能击败法国夺取西班牙王位。但是在名将欧根亲王元帅的指挥下,奥地利军队在战争中表现得颇为出色,并一度攻入了法国境内,为奥地利和法国在谈判的时候赢得了很大的筹码。因此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之后,奥地利获得了西班牙在尼德兰和意大利的大片领地,也让波旁家族做出了不会将法国和西班牙合并的承诺。此后,欧根亲王长期担任奥地利军事委员会主席,在他的主持下,奥地利开始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改革,使得奥地利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欧根亲王被认为是现代奥地利国家的奠基人,成为了奥地利的民族英雄和国家象征,并被评价为欧洲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之一。欧根亲王不过随着欧根亲王在晚年介入到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立嗣之争,他逐渐失去了皇帝查理六世的信任以及在朝廷中的影响力。查理六世和他哥哥约瑟夫一世,不仅是他们的父亲利奥波德仅有的两个儿子,而且也是他们祖父斐迪南三世仅有的两个孙子,但他们兄弟二人都没有儿子。在这种情况下,欧根亲王出于对哈布斯堡家族和奥地利大公国的考虑,建议查理六世将皇位传给他哥哥约瑟夫一世的女婿,当时的巴伐利亚选帝候查理·阿尔布雷希。这样就能够使得当时德意志境内最大的两个天主教邦国——奥地利和巴伐利亚,成为共主联邦,从而极大地增强奥地利的实力。但作为一名父亲的查理六世,仍然希望能够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女儿和女婿,所以拒绝了欧根亲王的提议,二人之间也产生了间隙。在1713年,查理六世颁布了被称为《1713年国事诏书》的文件,其中主要内容就是:如果查理六世驾崩的时候没有留下儿子,那么奥地利大公、波西米亚国王和匈牙利国王的头衔将由他的女儿玛丽娅·特雷莎继承,而他的女婿洛林公爵弗朗茨一世将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继承人。青年时期的玛丽娅·特蕾莎查理六世生前围绕着这份遗嘱,做出了种种的谋划以及妥协,最终在表面上获得了欧洲各个主要国家的承认。然而随着查理六世的去世,他生前获得的那些政治承诺也都一起随他而去。率先站出来挑战他女儿玛丽娅的是他的教子——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也就是欧洲历史上那位著名的“腓特烈大王”。随着腓特烈二世亲率八万普鲁士军队奔袭奥地利,夺占了属于波西米亚治下的西里西亚,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也随即爆发。最终,玛丽娅虽然成功地保住了父亲留给自己和丈夫的头衔,但是奥地利却不得不将西里西亚割让给了普鲁士。西里西亚作为当时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当地集中了大量的德语人口。因此西里西亚归属权的转变,不仅改变了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国力的对比,也改变了两国内部德意志民族所占人口的比例,成为了之后“大德意志方案”和“小德意志方案”之争的历史源头。西里西亚地区其实,按照传统的男性嗣位继承原则,哈布斯堡家族到玛丽娅这里就该绝嗣了,之后就应该以他丈夫弗朗茨一世的洛林家族来称呼。但是玛丽娅和丈夫很恩爱,更何况弗朗茨一世的皇位还是老丈人给予的、妻子帮忙给保住的。因此夫妻二人都将姓氏改为了“哈布斯堡-洛林”,又变相地延续了哈布斯堡家族的血脉传承。这就和当今英国的温莎王室有点类似,英国王室是因为菲利普亲王主动放弃姓氏和继承权,让子女们都随伊丽莎白女王的姓,以延续温莎王朝。虽然“奥地利大公”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又继续留在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垄断之下,但是等到玛丽娅的孙子弗朗茨二世在位期间,却永久的失去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因为在这个时候,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革命群众送上了断头台,震惊了欧洲其他君主制国家,各国君主都害怕国内的人民会效仿法国人那样将自己送上断头台。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弗朗茨二世,主动联合其他欧洲君主制国家组成“反法联盟”,以武力干涉法国的革命,反法战争正式拉开帷幕。1805年,在第三次反法战争中,弗朗茨二世被法国军事天才拿破仑打败,并在拿破仑的武力胁迫下,延续了八百多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宣布解体,弗朗茨二世本人也改称为“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拿破仑战争导致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解体等到拿破仑战败之后,在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和英国的主导下,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来到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进行谈判磋商,以恢复战前的欧洲秩序。而这场会议最终在奥、普、俄、英四大强国的主导下,制定了被后世历史学界称之为“维也纳体系”的反动体制。奥地利在这场会议中获得了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地区,而且还将包括奥地利和普鲁士在内的39个原神圣罗马帝国诸侯国,共同组成了以奥地利为主席的“德意志邦联”。另外,俄、奥、普三国君主在会后又组成了“神圣同盟”,充当维护维也纳体系的“欧洲警察”。因此,靠着维也纳体系和神圣同盟的建立,奥地利在德意志地区的霸主地位算是又得以恢复。奥匈帝国的建立自从七年战争开始,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围绕着德意志领导权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而这种斗争在1848年欧洲革命的时候,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场革命浪潮中,奥地利治下的波西米亚捷克民族、匈牙利境内的马扎儿人、威尼斯地区的意大利人不断掀起独立斗争,以反抗奥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和奥地利首相梅涅特的反动统治。1848年全欧大革命就在奥地利忙于镇压国内革命的同时,普鲁士也在这一年爆发了“三月革命”。但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四世在镇压的同时也对革命作出了让步,并喊出了那句所有德意志民族都希望听到的宣言:“我希望能成立一个统一的、联邦制的、拥有民选议会的、以及出版和言论自由的德意志国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1848年3月法兰克福国民议会召开。在这场议会上,正式提出了我在德国篇中介绍过的两种德意志统一方案:包含奥地利在内的“大德意志方案”,和不包含奥地利在内的“小德意志方案”。之后,腓特烈四世又在1850年11月制定了《联盟宪法》,打算建立一个不包括奥地利在内的德意志国家。这就是德国统一进程中著名的“秋季危机”,也叫做“十一月危机”。而奥地利眼看自己主导的德意志邦联就要覆灭的时候,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任命天才外交家施瓦岑贝格出任帝国首相兼任外交大臣,以解决这场危机。大德意志方案和小德意志方案然后在施瓦岑贝格的积极谋划下,同样对普鲁士充满忧虑的俄国和奥地利联合起来,开始对普鲁士进行施压。同时,普鲁士的盟友黑森因为国内发生革命,施瓦岑贝格利用这个机会,以维护黑森政局稳定的名义,派遣军队进入黑森,并控制了普鲁士的这个盟友,进而威胁到普鲁士的边界。在种种压力之下,普鲁士最终和奥地利签署了被普鲁士人称为“奥尔米茨之耻”的《奥尔米茨合约》,放弃了取代德意志邦联的打算。不过十几年之后,普鲁士就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时代,因为他们拥有了一位比施瓦岑贝格更加天才的政治家——“铁血宰相”俾斯麦。在俾斯麦的巧妙谋划下,奥地利和普鲁士摒弃前嫌,一起介入丹麦的宪法危机之中,以武力迫使丹麦放弃了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联合公国的统治。然后,奥地利又因为贪图更为发达的荷尔斯坦因地区,从而坠入到了俾斯麦精心策划的陷阱之中。普鲁士获得了更北方的石勒苏益格作为托管地,而奥地利的托管地荷尔斯泰因不但成为了一块远离本土的飞地,而且处在普鲁士领地的四面包围之中。然后,普鲁士就趁机在荷尔斯坦因制造各种冲突和矛盾,指责奥地利的管理不善,最终激发了普奥战争。今天仍属于德国的荷尔斯泰因地区在普奥战争中,普鲁士更好地吸取了美国南北战争中的经验,开始利用电报进行远距离的统一指挥,和利用铁路调兵以及维持后勤补给等等。再加上当时普鲁士军队已经普遍装备了更为先进的后膛式步枪,而奥地利仍然还在使用较为落后的前膛枪。最终,战争的结果不言而喻,以奥地利的惨败结束了这场德意志内战,奥地利被迫解散了德意志邦联,普鲁士则建立了除奥地利和南德四邦之外的——北德意志联邦。四年之后,随着普法战争的爆发,南德四邦也加入了北德意志联邦之中。最终,普鲁士按照“小德意志方案”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国。而被排除在外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丧失了数百年来对德意志地区的控制之后,就把统治重心转向了东边的匈牙利。精明的匈牙利贵族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就趁机提出要扩大匈牙利王国的自主权。最终,在奥地利的妥协之下,匈牙利贵族获得了和奥地利贵族们一样的权力,形成了二元制的统治结构。奥匈帝国版图1867年,奥皇费朗次·约瑟夫一世和匈牙利自由派领导人戴阿克·费伦茨签订了《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奥地利和匈牙利正式合并,成立了奥匈二元帝国。奥匈帝国的解体1900年,中国爆发了“庚子拳乱”,感觉自己在华利益受到威胁的世界列强纷纷出兵中国,而奥匈帝国也派出了四艘军舰和295名海军陆战队加入了八国联军。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奥匈帝国获得了在天津东郊一千多亩的租借地,成为了奥匈帝国唯一一处海外领地。1908年奥匈帝国利用宿敌土耳其国内爆发了青年党革命的这个机会,出兵吞并了原本属于土耳其的波斯尼亚地区。然而,哈布斯堡家族万万没有想到这次军事扩张,将会在六年之后毁灭哈布斯堡帝国。在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的同时,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巴尔干半岛上的各个民族和国家,也都乘着土耳其在闹革命的机会纷纷宣布独立。一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半岛原本就因为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各种矛盾和冲突一直不断,被誉为“欧洲火药桶”。所以,这些新独立的国家之间立即就爆发了两次巴尔干半岛战争。在两次混战中,刚独立的塞尔维亚脱颖而出,基本上统一了南斯拉夫民族所居住的主要地区,一跃成为了巴尔干半岛上的第一强国。然而,被奥匈帝国吞并的波斯尼亚地区也有不少的塞尔维亚人,他们希望脱离奥匈帝国加入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也打出了“民族统一”的旗帜,开始谋划收回波斯尼亚地区。所以,在塞尔维亚军方的鼓动下,波斯尼亚地区不断出现所谓的“孤胆刺客”,制造各种针对帝国官员的刺杀行动,一时之间,波斯尼亚的局势变得十分紧张。为了缓和局势,当时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提出了“三元制帝国”的政治构想,就是将帝国境内的波兰人、捷克人、乌克兰人、塞尔维亚人等斯拉夫民族的地位提高,将帝国的结构从“奥地利-匈牙利的二元结构”变成“奥地利-匈牙利-斯拉夫的三元结构”。如果这个三元制改革能成功的话,显然会极大改善波斯尼亚地区的塞尔维亚人的政治地位,提升他们对帝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奥匈帝国境内的民族分布但是这个改革对于塞尔维亚来说,就很不利于他们借口“民族统一”,以继续向波斯尼亚扩张的计划。所以,他们决定采取行动阻止这种可能的发生,打算刺杀这个计划的提出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为了震慑塞尔维亚和拉拢波斯尼亚的人民支持,派出了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的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希望以此来展现奥匈帝国的实力,使迫使塞尔维亚能够放弃他们的扩张计划。于是就在这一天早上10点,斐迪南夫妇二人准时达到了萨拉热窝的火车站。然后在二人乘坐敞篷轿车前往市政厅在路上,遭遇了来自塞尔维亚参谋本部外围组织“黑手会”刺客的袭击。幸运的是,斐迪南大公及时地挡开了刺客扔过来的手榴弹,只有几个护卫和围观的群众受到了一点轻伤。然后,斐迪南夫妇在继续前进的路上突然提出来:“暂时不去市政厅了,先绕道去医院看望一下刚才受伤的平民和护卫。”就在斐迪南夫妇的车队正在掉头的时候,一个名叫普林西普的青年刺客突然冲到距离斐迪南夫妇面前连开两枪,杀害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改变了人类历史走向的“萨拉热窝事件”。斐迪南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皇储被刺一事传回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之后,军方鹰派们都十分激动,将这次刺杀事件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开战的绝佳机会。而比奥匈帝国鹰派们更加激动的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因为在普法战争结束后,德国为了防止法国的崛起,也为了抵御俄国西扩的威胁,和奥匈帝国、意大利结成了三国同盟。而德国在完成统一之后,开始追求海外殖民地,将目光瞄准了中东地区,严重影响到了英国和俄国在这地区的利益,于是俄国和英国拉上被德国打压的法国也组建了三国协约。这次萨拉热窝事件正好给了两大军事集团开战的借口,在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后,俄国以维护“斯拉夫民族”存亡为口号,站到塞尔维亚一方对奥匈帝国宣战。德国也以履行盟友的借口站到奥匈帝国一方,对塞尔维亚宣战,并开始攻打比利时和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随着世界大战的爆发,奥匈帝国内部各种外强中干的真实情况也算是彻底暴露了。再加上同盟国意大利的“叛变”,转而加入了协约国一方,导致原本实力就稍弱的同盟国更是处在了协约国的包围之中,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战败的结局。被协约国所包围的同盟国在一战期间,中国也加入了协约国一方,对包括德国和奥匈帝国在内的同盟国宣战,北洋政府派出军警强行收回了奥匈帝国在天津的租界。因此,奥匈帝国在天津的租界一共只存在了14年,成为世界列强在中国建立的租界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到了战争后期,老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去世,他的侄孙查理一世继承帝位。不到20岁的新皇帝更没有能力继续打完这场必败的战争,所以开始谋求和各国停战。这个时候,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著名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年轻的查理一世知道后,很快就公开发表声明,表示奥匈帝国愿意在“十四点和平原则“下,与世界各国共同建立永久的和平。而在十四条原则中,有一条原则要求“奥匈帝国境内的民族要实现自治“。所以当查理一世宣布接受十四点原则之后,奥匈帝国内部的匈牙利、捷克、波兰、斯洛伐克、克罗地亚、波斯尼亚等各个民族纷纷建立了自治政府,宣布退出世界大战。即便是在六百多年来一直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基石的奥地利,也开始出现了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的呼声。奥匈帝国的解体在这样一个局面之下,查理一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当天,宣布停止参与国家的任何政务,不过查理一世也强调他绝不会放弃皇位。已经倒向了共和制的奥地利议会,当然对查理一世的这个表态感到不满,所以他们干脆直接废黜了查理一世,宣布建立“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就是历史上的奥地利第一共和国。而查理一世一家则被迫流亡去了瑞士,回到了哈布斯堡家族发迹的施瓦本。正如刘禹锡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样,这个欧洲历史上最辉煌的古老家族最终也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沦为了庶民。宣布永久中立的奥地利虽然奥地利已经解体,而且放弃了帝制,但是作为战胜国的英国和法国,对于这个新生的奥地利共和国十分的不满意。他们在随后和奥地利签订的《圣日耳曼条约》中,对奥地利又做出了非常严苛的处理,又割走了奥地利超过60%的领土。一战后的欧洲奥地利还被禁止实行义务兵役制,只允许保留一支三万人的陆军和三艘巡逻艇,同时也不能拥有任何的航空飞行器,全国只准保留一家兵工厂。另外,英、法两国还不准奥地利使用“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这个名字,只准使用“奥地利共和国”作为国家名称,并要求德国和奥地利永远不许合并。《圣日耳曼条约》对于奥地利残酷的处理,自然也引起了奥地利国内民众的不满,这也就成为了后来奥地利支持德、奥合并的一个民意基础。1933年,原籍奥地利的德国纳粹党主席阿道夫·希特勒成为了德国总理,而希特勒在早年政变失败蹲监狱的时候,就在他自传里声称他的政治理想之一就是要让德、奥两国合并。所以在纳粹党上台一个月之后,奥地利政府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然后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一边在取缔国内的纳粹党的同时,一边和意大利、匈牙利建立了三国军事同盟,共同抵制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企图。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就直接指使奥地利境内的纳粹党发动叛乱,冲入总理府刺杀了陶尔斐斯。虽然陶尔斐斯遇刺身亡,但是他生前和意大利建立的同盟关系,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一战后的奥地利国旗和时任总理陶尔斐斯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调集了四个师的意大利军队,部署在了奥地利和意大利边境,表示要随时干预奥地利的局势。在墨索里尼的压力下,希特勒被迫暂时放弃了吞并奥地利的企图。不过很快风云变幻,欧洲局势开始出现了不利于奥地利的变化。此时因为入侵埃塞尔比亚而受到国际制裁的墨索里尼迫切地需要希特勒的支持,因此他改变了立场,默认希特勒可以吞并奥地利。于是,希特勒立即要求奥地利新总理舒施尼格来到德国会面,共同商讨两国的未来。在会谈中,希特勒直接拿出了关于两国合并的文件让舒施尼格签字,但是舒施尼格拒绝了签字,表示奥地利是否要加入德国需要全民进行公投。不过这时候的希特勒显然对于奥地利国内的民意没有信心,所以态度强硬地拒绝舒施尼格的全民公投计划。其实当时的奥地利,只有政界的一些官员们或许是出于高瞻远瞩,也或许是出于个人私利,才反对德奥合并。但民间的老百姓们都把《圣日耳曼条约》视作国耻,而且此时被分解后的奥地利境内基本上都是说德语的德意志民族,他们都很向往成立“大德意志帝国”,以洗刷国耻。希特勒进入维也纳时,受到奥地利人的夹道欢迎所以在不久之后,舒施尼格被迫辞职,亲德派的赛斯·英夸特成为了新的奥地利总理,并致电希特勒,请求德国军队来奥地利,完成德奥合并。1939年3月12日,德奥正式合并,大德意志帝国也正式宣布成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地利就成为了希特勒重要的兵源地和军工原料提供地。也正因为如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奥地利和德国一样被视作战败国,被英、法、美、苏四国分区占领。1955年,作为美苏冷战中恰好位于东欧和西欧之间的奥地利成为了幸运儿,在奥地利政府承诺永久中立、永远不和德国缔结任何形式的政治和经济同盟、永远禁绝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永远不恢复君主制,并且保证在之后的六个月里向苏联支付一笔一亿五千万美元的战争赔款之后。奥地利和英、法、美、苏四国签署了《奥地利国家条约》,四国军队陆续撤离在奥地利的占领区,奥地利也得到了重新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的机会。奥地利国旗1955年10月26日,《奥地利联邦宪法》开始实施,奥地利第二共和国正式建立,并成为了一个永久中立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加坡能源集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