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资本的实质是获得平均利润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来说,主要有( )

简答题1.为什么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这是因为: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以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竞争。即使是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广泛而激烈的竞争。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第一,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为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则是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第二,在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如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等,以战胜对手,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激烈;第三,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的,而在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3.垄断利润的来源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形成,关键在于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从而阻碍了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限制了利润平均化的趋势。这样一来,垄断资本家有可能长期地获得垄断利润。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说,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强获得更多利润;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从国外获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就开始形成,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一定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分工迅速扩大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私有制无法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客观上要求通过国家的力量来建设基础设施,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服务。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经济危机的加深,靠私人资本的力量已经很难应付,这就要求借助国家的力量,消除危机带来的影响。③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收入分配和财产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化,这势必引起社会的不安定,进而危及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固。(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它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是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服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却加大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与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运用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新兴工业企业,从而部分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其次,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业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主要表现在: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干预不可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人民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②国家调节不可能根本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消除经济结构的失衡。③国家对分配、工资的调节及福利政策等不可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等问题。④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也不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它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是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服务的。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但是由于没有从本质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它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五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包括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的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参股私人企业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租赁或承包经营。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货,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支,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企业创造市场条件。第四种是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第五种是微观规制,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反托拉斯法。即政府通过立法的方式确立一整套规范性的法令,以禁止竞争性行业的垄断,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其二,公共事业规制。这类规制主要针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包括电力、通信、交通、天然气、自来水等一些公用事业。为了防止自然垄断行业的经济组织凭借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润,损害公众利益,资本主义国家运用立法手段对该类行业进行规制,主要的规制内容有服务收费、收益率、价格等。其三,社会经济规制。这类规制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竞争秩序和行为、消费者权益、知识产权、劳工权益、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这些规制旨在克服垄断资本主义自身发展所固有的矛盾和消极后果,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7.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及其后果一、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1)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2)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3)争夺商品销售市场。(4)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主义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交织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二、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借贷资本输出;二是生产资本输出;三是商品资本输出。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私人资本输出;另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三、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后果(1)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2)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输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定的积极作用: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引进了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培训了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利用外资和技术办厂,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扩大了外贸等。资本输入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资源消耗的代价;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国际资本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等等。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社会经济后果。8.经济全球化的动因与表现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1)经济全球化的动因:从本质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点: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信息传送的速度,极大降低了信息传送的成本,打破了地域乃至国家的种种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的联系到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②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分工,并由此极大的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在国际范围内,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其成员对本国或本地区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了,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生产全球化。随着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生产某些高新技术产品不再由某个国家单独完成,而是多个国家协作完成。这种分工以资本、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前提,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它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②贸易全球化。指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对外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和最重要的增长源。国际贸易机制和规则更为规范,对全球贸易活动进行规制和调节的范围和作用趋于扩大,有力地推动了贸易的全球化进程。③金融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相互竞争不断加强,使全球金融市场更加开放、金融体系更加融合、金融交易更加自由的过程。9.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1)积极影响①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经济全球化使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合理优化,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②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通过吸引外资在本国投资,为本国创造更多就业条件,扩大劳动者就业,发挥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③推动贸易发展。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深化扩张,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国内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拉动本国经济的发展。④促进跨国公司发展。发展中国家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增强经济竞争力,以从中获取更大利益。(2)负面影响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由于产业链优化升级会把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加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出现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③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世界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在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世界上的某一国家或地区爆发的危机将会迅速传导至全球,增加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经济风险。(3)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①必须看到,当今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②必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不是一部分国家的独角戏,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实现发展的大舞台。③面对不同国家在生产方式、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要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经济全球化。10.二战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演进,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中,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是一致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2)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是一种私人资本家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资料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再统一。(3)法人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国家资本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11.二战后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者个人的技能不再对生产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意义,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其一,职工参与决策。这一制度旨在协调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按照这种制度,有的国家在企业的监事会中,劳资双方各占一半席位,对企业重大问题共同进行决策。其二,终身雇佣。这是一种用工制度,按照该制度,工人一旦进入公司工作,只要不违反公司纪律,就会终身被雇佣。实行这个制度的目的是增强工人对企业的归属意识,从而更加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统治。其三,职工持股。该制度旨在通过使职工持有一部分本公司的股份来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使工人产生归属感,在生产中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剩余价值生产。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剧烈冲突和动荡,保持社会的稳定,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的安全和保障需求,保证他们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其生活状况,劳动者工资水平也有所提高。当代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于分配关系的新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12.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公司内部的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手中拥有和掌握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人为生,最终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通常享有优厚的薪金和职务津贴等,与企业的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他们在企业中控制企业决策、组织和指挥生产、控制人事调动、处理劳资纠纷,因而具有控制企业的实际权力。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人,工人阶级的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在工业和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就业的人数相对减少,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运输、通信、贸易、金融、教育、保健等各类服务业就业的人数大幅度上升。随着工业中现代化、自动化服务和新工艺的广泛采用,新的生产管理方法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广泛实行,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越来越少,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从事监者、调节者和操作者的工作,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1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在继续发挥市场机制主导性作用的同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国家承担起了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市场秩序等重要职能。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陷人滞胀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西方国家普遍走上强化市场调节、弱化政府干预的道路。随着政府干预经济能力的弱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即难以化解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越来越尖锐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一步步陷入衰退和停滞,经济危机呈现新的特点: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14.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又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新特征,具体表现在:第一,科技创新加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化。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制造业占比逐渐下降,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所占比重日趋上升。二是生产组织和劳动形式的变化。数据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数据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在线化和智能化为主的数字劳动在生产中的地位愈加突出。三是新经济形态的出现。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等,已成为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形态。第二,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影响日益显现。国际金融资本的垄断成为当代资本主义最突出、最鲜明、最主要的特征。一是金融垄断寡头化。二是金融垄断国际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金融、技术、军事优势和在各种国际组织中的主导地位,成为垄断世界市场的关键力量。三是经济虚拟化、产业空心化。垄断资本金融化、国际化的过程是经济虚拟化、产业空心化的过程,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相分离的过程。第三,社会阶级层级结构呈现复杂性、多样化。生产资料更加集中于少数大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手中,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贫富差距悬殊、社会阶层固化等现象日益严重。资产阶级内部层级结构日趋复杂。第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科技、文化传播等超级优势,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是利用强大的金融资本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最大限度的经济盘剥和压榨,获得金融资本对于社会生产甚至社会生活的绝对统治地位;二是利用强大的世界文化产业体系和传播媒介垄断权,推行文化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渗透资本主义价值观和“西式民主文化”,直接严重威胁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主权,撕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三是利用知识产权和信息技术垄断;四是利用集团政治操纵国际组织、干涉国际事务,把自己的意志和所谓规则强加于人,对他国进行政治、经济、科技等全方位制裁,逆历史潮流而动,破坏全球和平与稳定。15.世界大变局下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资本主义社会问题加速积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日益明显。第一,经济发展失调。具体表现为:一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二是福利风险增加。三是债务负担沉重。第二,政治体制失灵。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标榜民主并不遗余力地向外输出民主,但近年来移植西式民主的国家陷入动荡,西方国家本身也出现了某些治理危机,暴露出西式民主的弊端和局限。一是西式选举往往难以选贤。二是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三是“民主陷阱”会阻碍国家治理。四是传统精英政治走向衰落。第三,社会融合机制失效。近年来,西方社会不断出现不同群体、阶层的矛盾与冲突,甚至社会动荡。一是社会极端思潮抬头。二是社会流动性退化。三是社会矛盾激化。以上种种情况显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乱象。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归根结底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6.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社会,同历史上的一切其他社会经济制度一样,其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经济制度所代替,都是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1)资本主义的进步性第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资本主义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利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实践,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以价值作为追求目标,对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追求不受财富的使用价值形态的限制,而可以无限制地扩大。正是资本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资本家之间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相比,无疑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2)资本主义的局限性第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使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私人占有,服从于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的需要,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阻碍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第二,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本质上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分配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此引发广大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远远赶不上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张趋势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激化必然引发经济危机,严重影响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资产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在经济上,导致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引起社会生产比例关系的失调,导致世界经济发展的失衡;在政治上,使国家机器成为资本家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为资本家的利益服务,而置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于不顾,使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和尖锐化。上述局限性决定了在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必然产生冲突、动荡和危机。这些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哲学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区别:研究对象不同。整个世界各领域最一般的普遍的规律:某一行业的特殊规律、技能。二、联系:1、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提取一般规律,因此它离不开具体科学。2、具体科学要想发展,也离不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我们认识和看待这两大类现象和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理论分野。唯物主义——先有客观事物,然后才有意识或精神,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领域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精神或原则首先存在于物质世界,并且创造着、支配着世界。世界万物不过是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和表现,例如宗教信仰,信天由命等。代表:柏拉图,黑格尔。二程,朱熹。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看做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代表:贝克莱 叔本华,尼采,陆九渊,王阳明。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唯一根本特性:客观实在性(包括历史、事情、桌子)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现实存在着的自然与社会存在中抽象出了其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一个本元)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物质都是运动的。
2、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需要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运动都有载体。物质运动与时空的关系:1、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
2、时空离不开物质运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起源来看,一方面,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另一方面,意识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因此,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第一个基本原理)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一,自然界是物质的。
第二,人类社会本质上也是物质的。
第三,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具有意识做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活动。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统一性原理的重要意义: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②有助于我们树立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我们进一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③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④敢于解放思想,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勇于创新,做创新型人才。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辩证法:①两个总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②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世界观: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方法论:辩证法、形而上学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特点: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③联系具有多样性。④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辩证法:就是坚持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去观察世界和分析问题,这种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就叫辩证法。形而上学恰恰相反。(二)事物的变化发展物质世界的发展,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①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二,新事物是对事物的扬弃。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也叫矛盾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的“钥匙”。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统一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者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者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性力量。③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否定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方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原理:矛盾双方既斗争又统一,两种力量此消彼长,导致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一旦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事物就会发生质变,旧事物从而被新事物所代替。因此说,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注重斗争性,不注重统一性,就会犯“左”倾错误,光同一不斗争犯“右”倾错误。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②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③指同一类事物中共同的性质或特征。矛盾的特殊性:具体性、个性。根本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规定事物及其发展过程本质的矛盾,如民族的存亡,人的生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①任何现存的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②个性中包含着共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而个性的内容和性质更加丰富。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寓于(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④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其主导作用的一方,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是指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大学生的主要矛盾是大学生需要有高素质、高文化和现在我们还不具备的矛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含义:①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如人的勤、懒。②外阴及事物的外部矛盾,如人的家庭情况。②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这一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分析问题的重要方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三、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四、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㈠内容与形式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二者关系:①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内容发生了变化,其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②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③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从最初的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随着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启示:①反对形式主义
②不断创新㈡本质与现象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现象可以区分为真相和假象(表现怎样,其实本质怎样)。二者关系:①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区别的。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而现象则是表面、外显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②本质与现象又是相互依存的,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表现本质。如何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㈢原因与结果因果形式: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同因同果、同因异果……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如何分析问题:自觉性、主动性、预测性、调控性因果报应论:没有直接关系,不科学。㈣必然与偶然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相互联系:必然总是伴随着偶然,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必然与偶然相互转化。相互区别:必然性是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居于支配地位,体现着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发展方向;偶然性是非根本性矛盾决定的,对事物发展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①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发展趋势。②善于敏锐的识别和把握机遇
③反对夸大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宿命论,又要反对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㈤现实与可能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与可能相互区别。现实是当下的客观存在,标志着事物的当前状况;可能是事物潜在的趋势,标志着事物的发展方向。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①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新的可能;②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依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机遇就是有利自身发展的偶然。现实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启示:①立足现实,脚踏实地,把现在的事情做好,为形成好的可能性准备基础。②着眼长远,防止坏的可能变为现实,同时一旦坏的可能性出现苗头,就要做好应付事变的准备。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㈠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㈡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㈢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㈠辩证思维方法归纳: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演绎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形式。所谓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同分析相对应的方法。综合通常被看作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把各个因素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的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有内在关联。㈡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三、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系统: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动态开放性战略思维能力,强调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底线思维能力:一方面,要严守原则,不仅要划清底线,更要坚守底线,不能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比如不能突破主权的底线、法律的底线、清正廉洁的底线、民生保障的底线、环境保护的底线等。创新思维能力: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第一节 实践与认识㈠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马克思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中首要的社会实践活动。“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㈡科学实践观的意义①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为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②建立了科学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③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为创建科学的历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④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㈠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㈡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如各种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人与事物的关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形式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①物质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社会政治实践(领导、管理、组织)
③科学文化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其产生能动的反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和认识之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知识的获得,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本质与过程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㈠认识的本质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生而知之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这种认识论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因而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把活生生的认识运动凝固化,打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最根本的是他看不到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没有把认识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是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二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一方面,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反应的摹写性表明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㈡从实践到认识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特点:生动性,直接性。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特点:抽象性,间接性。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②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㈢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认识的过程还没有完成。要实现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还必须由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①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科学理论是我们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②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从认识到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组织和宣传,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真正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理论依赖于实践,以实践为基础,即理论必须在实践中产生、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②理论又能动的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先进的正确理论指导实践,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错误的、落后的理论则阻碍事物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认识的总规律:反复性 无限性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这种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的矛盾在发展中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的统一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认识的目的和任务,就在于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去改造世界。㈠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休谟认为真理是“观念与主体感觉相符合”,贝克莱断言“真理存在于观念之中”,康德认为“真理是思维与它的先验形式相一致”,这些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柏拉图认为“真理是某种超验的、永恒的‘理念’”,黑格尔说“真理是‘绝对理念’的自我显现”,这些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从认识和实践统一的高度上科学地揭示了真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旧唯物主义真理观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是建立在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基础上的,是通过人的能动的反映活动而实现的,并且必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拓展和深化。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但是真理的形式又是主观的。某一认识成为真理的决定性条件,在于它能正确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既不能因为真理的客观性而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也不能因为真理具有主观形式而把真理误认为主观产物。真理固然是有用的,但有用的并不都是真理。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在一定意义上,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多种不同认识中只有一种属于真理性的认识。但这并不表明多样的观点都是真理。认识是多元的,但真理是一元的。真理的表现又是多样的,同一真理可以采取不同的语言形式、不同的理论形式来表达,但它们在内容上都是对同一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内容上的一元性与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统一。采取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尊重真理并按真理办事。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是有一定条件的。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它们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事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含义:①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的广度总是有限度的,因而,认识有待扩展。②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限度的,或是近似性的,因而,认识有待深化。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就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则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从而导致错误做法,即借口真理是发展的而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认为原来的真理已经不是真理了而将它丢弃或推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散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就是相对主义的表现。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他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仍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简答题):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相对性又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㈢真理与谬误所谓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与谬误是人类认识中的一对永恒矛盾,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①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②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首先,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谬误。其次,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向真理转化。最后,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是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另一种形式。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表明,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①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实践能够成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主要根据。逻辑证明只能回答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不是符合逻辑的问题,而不能回答结论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逻辑证明也不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㈢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由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所决定。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㈠价值价值体现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表现为人与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价值既具有主体性特征,又具有客观基础。㈡价值的基本特性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四个基本特性,他们是价值本质的表现。价值的客观性: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独立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①主体的存在和需要是客观的,而不是抽象的。②客体的存在、属性及作用是客观的。总之,作为价值形成基础的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存在都是客观的。㈢价值评价及其特点正确进行价值评价,要以真理为根据,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以最广大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价值评价特点:①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人类包括知识性认识与评价性认识两个方面,其中评价性认识也就是价值评价。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③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④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㈣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是否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归根结底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㈤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脱离了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就偏离了合理的、正确的轨道。脱离了价值尺度,真理就缺失了主体意义。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否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矛盾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也只能在实践中解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的基础是实践。㈡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世界分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两个方面。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含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即知情意的统一体。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改造客观世界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改造主观世界,核心是改造世界观。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政党,要自觉地实现自我改造,就需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不能摆脱必然性的制约,只有在认识必然性的基础上才有自由的活动,这就是人的自由限度,也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任性不是自由,无知不能获得自由。自由是有条件的。 一是认识条件。即要有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二是实践条件。即能够将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主观成分。㈡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正确的思想路线,基本内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何谓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即从客观存在着的“实事”中找到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把事物的客观之“理”转化为人的认识之“理”,即真理。当前在我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出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㈠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至多考察了人的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㈡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人口是一个包含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迁移、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范畴。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适度的人口对社会发展起加速作用,过密或过疏的人口则对社会发展起延缓作用。无论是自然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物质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①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③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㈢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根据不同的主体,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根据不同的层次,社会意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以理性认识为主。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社会心理起指导和影响作用。社会意识形式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有阶级性)是指反映一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不反映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不服务于特定经济政治制度和特定阶级,因而属于非意识形态(没有阶级性,如数理化)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㈤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树立科学历史观、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各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于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文化蕴含着人类的思想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②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④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二是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一般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高新技术领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具有直接统一的趋势,科学技术(劳动资料)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生产关系去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在产品分配尚不存在剥削。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少数剥削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剥削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必将取代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其决定作用的方面。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便由新变旧,走向自己的反面。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单纯以道德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标准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第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自觉认识到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把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先行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把社会关系区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部分。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1、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的,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政体是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同一国体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而不同国体的国家有可能采取相同的政体。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社会主义民主是其他任何国家形态的民主都不能比拟的最广泛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后果: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三、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交往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质交往中物质产品是其交往内容。交往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第三,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第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打破孤立隔绝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化的历史。㈡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㈢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㈣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㈡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生产力发展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制约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㈢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作了凝练,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㈠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表现为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从认识根源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的认识停留在历史现象的表面,无视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的作用。从社会历史根源看,是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从阶级根源看,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需要宣扬唯心史观,抹杀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㈡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当代中国,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原理: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分析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高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第一节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㈡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㈢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量是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填空题: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㈣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体现一种社会关系。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可避免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也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其二、阻碍技术进步。其三、导致收入两极分化。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交换(卖)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矛盾的唯一途径。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商品为社会所接受,则这种私人劳动就会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小生产者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并由此发生剧烈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条件较好的作坊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添置设备,增加雇佣工人数量,延长劳动时间,逐渐富裕起来并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而多数作坊主则在竞争中逐渐衰落,直至破产,最终同期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商人和高利贷者早在奴隶社会就已经出现。小生产者沦为商人、高利贷者的债务人,商人或高利贷者则成为工业资本家。㈢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以暴力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建立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自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的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屠杀当地居民、抢夺金银财宝、大批贩卖黑人、实行保护关税制度、进行商业战争等途径,掠夺了大量财富。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出了强烈要求,即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自18世纪60年代起,英、法等国相继发生工业革命。㈠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㈡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特殊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用m表示)。㈡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由此具有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质,因此,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体现。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唯一目标)㈠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工资),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的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如原材料和燃料;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如机器、厂房等,但是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用c表示。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m)。由于这一部分资本的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因此叫做可变资本,用v表示。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W:卖的价格
W=c+v+m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这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m’=m/v
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利润率(p’)=m/(c+v)㈡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或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为了在工作日长度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但其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㈢资本积累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相对过剩人口基本上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流动的过剩人口,第二种是潜在的过剩人口,第三种是停滞的过剩人口。经常性的庞大事业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的痼疾。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其表现是:生产资料的使用社会化,生产过程成为许多人协同进行的社会化的大生产;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强。另一方面,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这种矛盾日益加剧,资本主义最终会被新的、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㈣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货币回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作资本的周转。所谓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㈤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率也转化为利润率。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程是相对过剩。(人民群众购买力下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企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其二,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㈠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国家还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即国家要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邮政、交通、水利、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的职能。 ㈡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主要有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所有这些,也就是资产阶级所标榜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一定的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迁徙等权利和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是在以下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一,私有制原则。第二,主权在民原则。第三,分权制衡原则。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这种进步作用表现在:第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二,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使人们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的分封割据状态、等级压迫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使人们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政治自由。第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经验,这对推动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第四,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㈠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㈡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这是因为: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全部包下来。㈢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㈣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五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第五种是微观规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业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㈢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最后,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第二种是生产资本输出,第三种是商品资本输出。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的输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引进了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培训了一批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利用外资和技术,建立一批现代工业,改造老企业和旧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利用外资扩大生产,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资本输入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资源消耗的代价;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联盟。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第一,生产全球化。第二,贸易全球化。第三,金融全球化。第四,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球化。㈡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二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三是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与组织保障。㈢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第四,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落后等,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第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风险。经济全球化不是一部分国家的独角戏,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实现发展的大舞台。第二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㈠变化的主要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私人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垄断资本形式的变化。第三,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其一,职工参与决策。(通过工会)
其二,终身雇佣。
其三,职工持股。
其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第五,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㈡变化的原因和实质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发生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送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第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第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其表现是: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第三,资产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历史规律)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第一节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从而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肩负的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使人们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力量和通向社会主义新社会的途径。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运而生。㈠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苏联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㈡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苏共领导人推动的所谓改革背离了正确方向,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施行的”和平演变”战略,最终导致了苏共解散、苏联解体。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最根本原因是政治方向出了问题:1、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失误归咎于领袖个人,把纠正领袖的错误发展成全盘否定党的奋斗历史,直到筹划和歪曲历史。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第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第二,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第四,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第五,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第六,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七,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八,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第九,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第十,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当前,世界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长周期中开始进入一轮规模较大的衰退期,而世界社会主义总体上仍然处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的调整变革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主要依托和标志,开始进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长周期的上升期。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以上内容全为本人整理,发出来让大家一起用。可转载,需标注出处
哲学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区别:研究对象不同。整个世界各领域最一般的普遍的规律:某一行业的特殊规律、技能。二、联系:1、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提取一般规律,因此它离不开具体科学。2、具体科学要想发展,也离不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我们认识和看待这两大类现象和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理论分野。唯物主义——先有客观事物,然后才有意识或精神,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领域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精神或原则首先存在于物质世界,并且创造着、支配着世界。世界万物不过是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和表现,例如宗教信仰,信天由命等。代表:柏拉图,黑格尔。二程,朱熹。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看做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代表:贝克莱 叔本华,尼采,陆九渊,王阳明。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唯一根本特性:客观实在性(包括历史、事情、桌子)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现实存在着的自然与社会存在中抽象出了其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一个本元)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物质都是运动的。
2、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需要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运动都有载体。物质运动与时空的关系:1、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
2、时空离不开物质运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起源来看,一方面,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另一方面,意识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因此,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第一个基本原理)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一,自然界是物质的。
第二,人类社会本质上也是物质的。
第三,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具有意识做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活动。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统一性原理的重要意义: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②有助于我们树立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我们进一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③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④敢于解放思想,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勇于创新,做创新型人才。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辩证法:①两个总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②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世界观: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方法论:辩证法、形而上学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特点: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③联系具有多样性。④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辩证法:就是坚持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去观察世界和分析问题,这种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就叫辩证法。形而上学恰恰相反。(二)事物的变化发展物质世界的发展,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①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二,新事物是对事物的扬弃。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也叫矛盾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的“钥匙”。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统一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者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者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性力量。③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否定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方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原理:矛盾双方既斗争又统一,两种力量此消彼长,导致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一旦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事物就会发生质变,旧事物从而被新事物所代替。因此说,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注重斗争性,不注重统一性,就会犯“左”倾错误,光同一不斗争犯“右”倾错误。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②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③指同一类事物中共同的性质或特征。矛盾的特殊性:具体性、个性。根本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规定事物及其发展过程本质的矛盾,如民族的存亡,人的生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①任何现存的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②个性中包含着共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而个性的内容和性质更加丰富。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寓于(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④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其主导作用的一方,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是指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大学生的主要矛盾是大学生需要有高素质、高文化和现在我们还不具备的矛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含义:①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如人的勤、懒。②外阴及事物的外部矛盾,如人的家庭情况。②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这一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分析问题的重要方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三、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四、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㈠内容与形式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二者关系:①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内容发生了变化,其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②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③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从最初的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随着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启示:①反对形式主义
②不断创新㈡本质与现象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现象可以区分为真相和假象(表现怎样,其实本质怎样)。二者关系:①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区别的。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而现象则是表面、外显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②本质与现象又是相互依存的,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表现本质。如何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㈢原因与结果因果形式: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同因同果、同因异果……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如何分析问题:自觉性、主动性、预测性、调控性因果报应论:没有直接关系,不科学。㈣必然与偶然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相互联系:必然总是伴随着偶然,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必然与偶然相互转化。相互区别:必然性是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居于支配地位,体现着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发展方向;偶然性是非根本性矛盾决定的,对事物发展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①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发展趋势。②善于敏锐的识别和把握机遇
③反对夸大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宿命论,又要反对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㈤现实与可能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与可能相互区别。现实是当下的客观存在,标志着事物的当前状况;可能是事物潜在的趋势,标志着事物的发展方向。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①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新的可能;②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依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机遇就是有利自身发展的偶然。现实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启示:①立足现实,脚踏实地,把现在的事情做好,为形成好的可能性准备基础。②着眼长远,防止坏的可能变为现实,同时一旦坏的可能性出现苗头,就要做好应付事变的准备。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㈠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㈡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㈢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㈠辩证思维方法归纳: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演绎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形式。所谓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同分析相对应的方法。综合通常被看作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把各个因素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的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有内在关联。㈡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三、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系统: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动态开放性战略思维能力,强调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底线思维能力:一方面,要严守原则,不仅要划清底线,更要坚守底线,不能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比如不能突破主权的底线、法律的底线、清正廉洁的底线、民生保障的底线、环境保护的底线等。创新思维能力: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第一节 实践与认识㈠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马克思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中首要的社会实践活动。“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㈡科学实践观的意义①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为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②建立了科学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③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为创建科学的历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④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㈠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㈡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如各种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人与事物的关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形式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①物质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社会政治实践(领导、管理、组织)
③科学文化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其产生能动的反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和认识之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知识的获得,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本质与过程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㈠认识的本质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生而知之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这种认识论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因而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把活生生的认识运动凝固化,打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最根本的是他看不到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没有把认识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是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二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一方面,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反应的摹写性表明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㈡从实践到认识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特点:生动性,直接性。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特点:抽象性,间接性。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②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㈢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认识的过程还没有完成。要实现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还必须由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①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科学理论是我们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②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从认识到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组织和宣传,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真正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理论依赖于实践,以实践为基础,即理论必须在实践中产生、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②理论又能动的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先进的正确理论指导实践,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错误的、落后的理论则阻碍事物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认识的总规律:反复性 无限性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这种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的矛盾在发展中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的统一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认识的目的和任务,就在于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去改造世界。㈠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休谟认为真理是“观念与主体感觉相符合”,贝克莱断言“真理存在于观念之中”,康德认为“真理是思维与它的先验形式相一致”,这些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柏拉图认为“真理是某种超验的、永恒的‘理念’”,黑格尔说“真理是‘绝对理念’的自我显现”,这些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从认识和实践统一的高度上科学地揭示了真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旧唯物主义真理观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是建立在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基础上的,是通过人的能动的反映活动而实现的,并且必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拓展和深化。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但是真理的形式又是主观的。某一认识成为真理的决定性条件,在于它能正确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既不能因为真理的客观性而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也不能因为真理具有主观形式而把真理误认为主观产物。真理固然是有用的,但有用的并不都是真理。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在一定意义上,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多种不同认识中只有一种属于真理性的认识。但这并不表明多样的观点都是真理。认识是多元的,但真理是一元的。真理的表现又是多样的,同一真理可以采取不同的语言形式、不同的理论形式来表达,但它们在内容上都是对同一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内容上的一元性与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统一。采取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尊重真理并按真理办事。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是有一定条件的。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它们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事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含义:①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的广度总是有限度的,因而,认识有待扩展。②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限度的,或是近似性的,因而,认识有待深化。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就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则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从而导致错误做法,即借口真理是发展的而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认为原来的真理已经不是真理了而将它丢弃或推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散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就是相对主义的表现。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他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仍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简答题):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相对性又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㈢真理与谬误所谓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与谬误是人类认识中的一对永恒矛盾,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①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②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首先,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谬误。其次,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向真理转化。最后,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是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另一种形式。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表明,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①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实践能够成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主要根据。逻辑证明只能回答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不是符合逻辑的问题,而不能回答结论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逻辑证明也不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㈢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由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所决定。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㈠价值价值体现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表现为人与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价值既具有主体性特征,又具有客观基础。㈡价值的基本特性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四个基本特性,他们是价值本质的表现。价值的客观性: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独立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①主体的存在和需要是客观的,而不是抽象的。②客体的存在、属性及作用是客观的。总之,作为价值形成基础的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存在都是客观的。㈢价值评价及其特点正确进行价值评价,要以真理为根据,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以最广大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价值评价特点:①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人类包括知识性认识与评价性认识两个方面,其中评价性认识也就是价值评价。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③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④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㈣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是否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归根结底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㈤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脱离了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就偏离了合理的、正确的轨道。脱离了价值尺度,真理就缺失了主体意义。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否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矛盾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也只能在实践中解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的基础是实践。㈡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世界分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两个方面。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含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即知情意的统一体。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改造客观世界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改造主观世界,核心是改造世界观。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政党,要自觉地实现自我改造,就需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不能摆脱必然性的制约,只有在认识必然性的基础上才有自由的活动,这就是人的自由限度,也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任性不是自由,无知不能获得自由。自由是有条件的。 一是认识条件。即要有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二是实践条件。即能够将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主观成分。㈡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正确的思想路线,基本内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何谓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即从客观存在着的“实事”中找到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把事物的客观之“理”转化为人的认识之“理”,即真理。当前在我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出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㈠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至多考察了人的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㈡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人口是一个包含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迁移、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范畴。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适度的人口对社会发展起加速作用,过密或过疏的人口则对社会发展起延缓作用。无论是自然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物质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①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③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㈢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根据不同的主体,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根据不同的层次,社会意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以理性认识为主。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社会心理起指导和影响作用。社会意识形式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有阶级性)是指反映一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不反映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不服务于特定经济政治制度和特定阶级,因而属于非意识形态(没有阶级性,如数理化)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㈤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树立科学历史观、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各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于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文化蕴含着人类的思想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②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④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二是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一般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高新技术领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具有直接统一的趋势,科学技术(劳动资料)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生产关系去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在产品分配尚不存在剥削。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少数剥削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剥削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必将取代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其决定作用的方面。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便由新变旧,走向自己的反面。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单纯以道德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标准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第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自觉认识到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把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先行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把社会关系区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部分。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1、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的,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政体是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同一国体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而不同国体的国家有可能采取相同的政体。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社会主义民主是其他任何国家形态的民主都不能比拟的最广泛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后果: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三、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交往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质交往中物质产品是其交往内容。交往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第三,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第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打破孤立隔绝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化的历史。㈡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㈢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㈣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㈡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生产力发展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制约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㈢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作了凝练,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㈠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表现为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从认识根源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的认识停留在历史现象的表面,无视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的作用。从社会历史根源看,是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从阶级根源看,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需要宣扬唯心史观,抹杀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㈡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当代中国,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原理: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分析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高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第一节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㈡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㈢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量是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填空题: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㈣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体现一种社会关系。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可避免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也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其二、阻碍技术进步。其三、导致收入两极分化。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交换(卖)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矛盾的唯一途径。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商品为社会所接受,则这种私人劳动就会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小生产者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并由此发生剧烈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条件较好的作坊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添置设备,增加雇佣工人数量,延长劳动时间,逐渐富裕起来并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而多数作坊主则在竞争中逐渐衰落,直至破产,最终同期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商人和高利贷者早在奴隶社会就已经出现。小生产者沦为商人、高利贷者的债务人,商人或高利贷者则成为工业资本家。㈢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以暴力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建立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自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的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屠杀当地居民、抢夺金银财宝、大批贩卖黑人、实行保护关税制度、进行商业战争等途径,掠夺了大量财富。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出了强烈要求,即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自18世纪60年代起,英、法等国相继发生工业革命。㈠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㈡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特殊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用m表示)。㈡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由此具有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质,因此,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体现。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唯一目标)㈠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工资),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的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如原材料和燃料;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如机器、厂房等,但是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用c表示。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m)。由于这一部分资本的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因此叫做可变资本,用v表示。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W:卖的价格
W=c+v+m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这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m’=m/v
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利润率(p’)=m/(c+v)㈡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或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为了在工作日长度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但其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㈢资本积累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相对过剩人口基本上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流动的过剩人口,第二种是潜在的过剩人口,第三种是停滞的过剩人口。经常性的庞大事业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的痼疾。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其表现是:生产资料的使用社会化,生产过程成为许多人协同进行的社会化的大生产;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强。另一方面,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这种矛盾日益加剧,资本主义最终会被新的、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㈣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货币回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作资本的周转。所谓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㈤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率也转化为利润率。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程是相对过剩。(人民群众购买力下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企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其二,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㈠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国家还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即国家要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邮政、交通、水利、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的职能。 ㈡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主要有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所有这些,也就是资产阶级所标榜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一定的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迁徙等权利和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是在以下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一,私有制原则。第二,主权在民原则。第三,分权制衡原则。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这种进步作用表现在:第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二,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使人们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的分封割据状态、等级压迫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使人们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政治自由。第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经验,这对推动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第四,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㈠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㈡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这是因为: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全部包下来。㈢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㈣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五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第五种是微观规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业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㈢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最后,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第二种是生产资本输出,第三种是商品资本输出。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的输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引进了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培训了一批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利用外资和技术,建立一批现代工业,改造老企业和旧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利用外资扩大生产,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资本输入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资源消耗的代价;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联盟。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第一,生产全球化。第二,贸易全球化。第三,金融全球化。第四,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球化。㈡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二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三是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与组织保障。㈢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第四,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落后等,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第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风险。经济全球化不是一部分国家的独角戏,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实现发展的大舞台。第二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㈠变化的主要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私人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垄断资本形式的变化。第三,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其一,职工参与决策。(通过工会)
其二,终身雇佣。
其三,职工持股。
其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第五,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㈡变化的原因和实质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发生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送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第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第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其表现是: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第三,资产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历史规律)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第一节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从而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肩负的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使人们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力量和通向社会主义新社会的途径。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运而生。㈠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苏联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㈡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苏共领导人推动的所谓改革背离了正确方向,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施行的”和平演变”战略,最终导致了苏共解散、苏联解体。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最根本原因是政治方向出了问题:1、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失误归咎于领袖个人,把纠正领袖的错误发展成全盘否定党的奋斗历史,直到筹划和歪曲历史。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第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第二,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第四,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第五,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第六,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七,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八,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第九,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第十,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当前,世界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长周期中开始进入一轮规模较大的衰退期,而世界社会主义总体上仍然处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的调整变革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主要依托和标志,开始进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长周期的上升期。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以上内容全为本人整理,发出来让大家一起用。可转载,需标注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垄断资本的实质是获得平均利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