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推荐的加盟便利店排行榜前十加盟吗?

对于一些开过便利店的老板来说,便利店加盟一些常见的问题都遇到过,有些已经解决,有些问题在加盟后持续多年甚至都解决不了。那么,对于一个从未开过店的小白客户来说,便利店加盟要避免哪些坑呢?第一,不要轻易缴纳定金。对于现在的开店市场来说,不要过分狂热,被一个品牌便利店的电话邀请到所谓的“公司总部”,然后就盲目的缴纳定金,到时候在履行协议的时候,如果没有找到好位置开店,那这笔定金很有可能就要不回来,甚至在加盟开业后1-2个月内门店就无法经营,只能选择倒闭,陷入跟品牌连锁便利店“打官司”的泥潭里,这种情况下,一般很难有结果。正确的做法是,可以接受品牌连锁便利店的邀约,但要注意市面上品牌连锁便利店的口碑情况,如果什么都不懂的小白,那么一定要去问问做过店的一些老板。当然,也可以多咨询几个品牌,发现一些品牌在加盟门槛上的区别,现在带看铺位评估铺位对于很多品牌便利店来说都是免费服务,不存在所谓的“诚意金”,如果有公司让你缴纳这笔定金,那你完全可以拒绝。第二,铺位选址要有自己或第三方的判断。大部分品牌连锁便利店的市场开发人员的资质良莠不齐,不可否认很多专业市场开发人员的眼光、评估方式都是非常专业的,但也有一些人员是滥竽充数的。所以,作为要开店的老板你自己,一定要有自己对铺位选址的基本判断。当然,不同城市不同商圈的铺位评估方式可能都有所区别,不能光看人流。除了最基本的对于铺位所在方圆500米范围内所有的住户量、流动人口量、流动走向、商圈年龄结构层次、消费群体消费习惯外,还要对一些特殊的商圈进行特殊分析。例如工业区+城中村、大型写字楼、夜场沐足酒吧等,这些特殊商圈如果自己无法分析,那么一定要请有开过此类商圈的店老板或朋友帮你分析。铺位选址占了开店成功的70%以上因素,所以在铺位评估这块一定要慎重,不能轻易听信别人的评估,要有自己的判断。当然,排行靠前的品牌连锁便利店例如美宜佳、天福、易站、中业爱民(仅限广东省内)的市场开发人员的专业度还是比较靠谱的,如果走到另一个极端只凭自己的感觉评估下结论也是不可取的。最正确的做法是要有详尽的数据支撑和判断,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的品牌便利店,那么一般都不是很靠谱。中业爱民轻餐饮便利店第三,加盟便利店的流程一定要按常规流程走。有很多小牌便利店在争取小白客户的信任后,在没有带看铺位的情况下就让其签订了加盟合同,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甚至是割韭菜的做法。一般正规的品牌连锁便利店的市场开发人员会先带客户去选址,在双方都确认铺位能做店的情况下,先找房东签铺位合同,签完铺位合同再签加盟合同。第四,便利店加盟报价陷阱。这是区分很多杂牌割韭菜便利店公司和正规连锁便利店公司的最大不同之处之一。为什么这么讲呢?类似小牌或杂牌便利店会在首次报价时,除开店面的租金和转让费外,会将首批货款直接去掉或者只加很少一部分。举例,40平便利店,在深圳、东莞、惠州开店,单门面毛坯,招牌5米左右,那么一般美宜佳含货(6万)报价在28万左右,中业爱民25万左右(含货6万),那么其它小杂牌可能就报价15万左右,这里面的差距在哪里呢?很多小白觉得差距这么大,肯定有猫腻,其实并不是。这里面的差距会有一些品牌溢价在里面,但不会超过1-2万,因为小杂牌可能会免加盟费和保证金,这部分像美宜佳、天福、中业爱民等证明品牌就要收3-4万左右,另外在装修、货架方面小杂牌便利店也会使用最便宜的材料,尽可能的拖长工期来实现物美价廉的情况,实际成店后小白客户可以好好对比一下小杂牌和知名品牌连锁便利店的在装修、货架、设备用料上的巨大差距,更不谈售后报障了。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便利店加盟比较常见的需要避开的坑。加盟需谨慎,投资有风险。尽管便利店是民生行业,但对于很多人来说,20来万基本也是全部的身家,所以选好位置、选好品牌才是开店的致胜之道。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桂芳/文 记者 左冬辰/图  沉寂已久的便利店竞争正迎外来鲶鱼,711进入后,传言称罗森正在加紧布局中原。  洗牌正在暗涌,有外来品牌们瞄向本土便利店,希望将之收入囊下;也有本土便利店品牌希望趁机扩张,完善供应链体系计划放开加盟。  2021年,外来和本土便利店品牌们,正蜂拥至最后100米烟火之地。  【1】  便利店是一门好生意吗?  亿佳便利店总经理陈键将2015年划为便利店的一个节点,彼时各路资本蜂拥而至,风口正盛。悦来悦喜、亿佳便利等一批新生代品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到2017年时,郑州市场上真正的玩家其实只有悦来悦喜、亿佳便利、每一天等品牌。直到2018年,美宜佳低调入郑,快速加盟复制,形成了新一代便利店的竞争格局。2020年便利蜂、7-11的进入,让涌入中原的便利店品牌更为丰富。  如此蜂拥,便利店是一门好生意吗?  陈键坦言,便利店实现最终盈利目标只能靠提供加盟,只是看谁能要把品牌做起来,把物流、供应链做起来,让加盟者更容易创业并且盈利,才能口碑相传加快加盟业务的展开。对于便利店品牌商而言,便利店除非规模化,否则很难盈利,因为这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投资大、回本慢的业态。  他算了一笔账,一家便利店投入50万,100家就是投入5000万。扩张和持续补血会让投入越来越重。  “简单来说,当租金低于销售额10个点的时候,也就是租售比小于10%,才能达到盈利平衡点。”陈键解释:假如一个便利店的月租金是一万五(即日均500元),则日均营业额要达到5000元,才能达到盈亏线。  怎么选择便利店位置?陈键举例说,选址是主要因素,要开一个挣钱的便利店,首先是300米到500米的范围内要有2000以上的固定人口,并且无大的竞争对手。  第一步:先测算固定客流,知道市场容量大小。目标客群是13-48岁之间的年轻人,如果计划日销5000元,就要有1000人以上的固定目标客群。但便利店服务半径没有一个标准,不能以半径作为测算,一般不超过5分钟的步行路程。  第二步:调查竞品。如果一栋办公楼有两家以上便利店就是分食蛋糕,大家就是拼位置和品牌,其次是拼商品和服务。往往同一个位置,因便利店目标客群相对固定,对于想做便利店生意的商户们来说,最好是找到可以独家经营的区域。  第三步:分析模型、投资预算、人口、租金、人力成本等。比如,一个面积100平方的店,含着租金、装修、人力、前期商品等花费50万投入时,行业标准投资回报期大约是18个月以内。举例详细计算就是,一个店租金1.5万元/月,月营业额15万元,按照毛利率25%计算,如果配置4个人的人工按照1.2万元的薪酬支出,以及月水电费4000元、税2000元/月计算,这样的店面一个月盈利是大约5000元。想要提升盈利水平,必须一方面想办法降低各项成本,一方面提升营业额和毛利率。  【2】  价格战会持续多久?  2020年10月开始至今,郑州各大品牌便利店掀起了价格战,各种满减、折扣等促销活动纷呈。尤其是在711进入之前,有本土品牌罕见力度地推出了59折活动。  在陈键看来,商圈的重叠、资源不足情况下价格战在所难免,但郑州尚未有实现整体盈利的连锁便利店品牌。在郑州,便利店只是处于“舆论火”的状态,其实2020年以后便利店市场竞争会更加惨烈。  陈键形容2021为黎明前的黑暗,前景是好的,进入中原市场的便利店品牌多了,也就是“吃饭的人多了,可锅里的饭还没有煮熟。”  但他认为,这会加快郑州市场的成熟,随着国家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推动,在未来实体与电商的竞争中会公平一些。  为了跑赢时间,更多品牌暂时不考虑盈利问题,选择跑马圈地。陈键将其描述成,开便利店的城市可以当作围棋的棋盘,终极玩家不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但尾部企业就要抢得安全地盘,不在乎占领的棋盘范围多大,只是要保证自己在游戏中活着、活下去。  “追求数量的,其规模效益最终会显现出来。”对于最终盈利问题,陈键认为便利店是一种追求规模才能达到效益的生意,因为只有规模上去,才会实现高品牌知名度、提高加盟店比例,通过门店数量增加,将后台成本摊薄,但便利店所追求的规模效益和资本追逐快速回报是冲突的,因为这是一个“长远的生意”。  便利店在豫何时爆发?陈键认为,通过前赴后继的尝试,2021、2022这两年,便利店数量会有集中的爆发,整个市场会青睐坚守、实干的企业。  【3】  711今年是否放开加盟?  数量爆发,意味着会有品牌加大力度布店。  而今,本土便利店巨头悦来悦喜已经达到500家店面,并朝着2000家店目标迈进。每一天在经历过去年的店面数量停滞后开始着手增加店面,外来品牌today已悄然布局6家店面,甚至传出希望将一家本土便利店收入囊下的消息。美宜佳也提出了2021年实现300家店面的目标。  备受瞩目的巨头7-11,进入中原后何时放开加盟?这一问题牵动着不少蠢蠢欲动的心。  据河南叁伊负责人杨志介绍,2021年下半年放出加盟的计划没有改变,届时预计会放出6-8个加盟店名额。“我们有一个理念是经营高质量店铺,同时让加盟主盈利。”杨志说,想实现这个要求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河南叁伊对加盟店的投入会远远高于直营店面,从筛选加盟主到严格选址,再到提供经营指导、持续到商品输出、人员会提供专门的培训,甚至从直营店派出等系列支撑。  和诸多“收加盟费卖货”的简单加盟模式不同,杨志形容河南叁伊和加盟主的关系是“共同成长”,其在加盟店上仅希望获得毛利的很小比例作为设备租赁的收益。  7-11河南首店惊艳亮相后,杨志感受到加盟者的期待和热情超过了团队原本的预期,前来咨询的加盟者职业所涉略的范围也千差万别,有的曾有商业运营、经营经验,更多的是没有便利店运营经验、从其它行业跨行而来。  便利店加盟会更看重数量吗?杨志坦言,开店数量很重要,但远不是必要条件。“达到最后的盈利状态是需要一定的数量来支撑的,但不是说你可以用数量就可以堆出一个高楼大厦来。”杨志举例说,目前7-11在河南的店面日营业额是普通便利店的三倍以上,这种店面的质量能开10家就相当于别的品牌的30家店面,这种意义可能更重要。  “很多人认为7-11很慢,但它慢的逻辑是要用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解决所有关联方包括加盟主、供应商等合作方的利益问题,用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式解决发展、实现共同成长。”杨志说。  【4】  本土便利店有何启发?  进入2021年,便利店之争在人才端也显现出来,挖人是最常见的方式。外来品牌的涌入也给本土便利店品牌们带来人才、模式、供应链建设等多重维度的思考和重新审视。  一家原本做加油站生意的便利店品牌嗅到了这一变化,意欲将品牌从加油站扩展到市区,拥入这波激浪之中。也有一直坚持直营的本土便利店品牌开始思考如何完善供应链、培育加盟问题。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商品结构的模仿还是商品组合的学习,其实都在影响本土便利店提升自身。但细节难以学会,比如对产品的关注、对机制的贯彻和保驾护航等才是更应该下的功夫。  杨志认为,其实不用去关心别人发展地怎么样,就是勇敢地做自己就行了。只要你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不变,积极应对变化,贯彻基本,这份“共同事业”就会健康的发展下去。  陈键亦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无论便利店是否为知名品牌,在哪个地方,只要研究好、服务好这100米范围内的目标人群,以他们的需求做好、做优产品,就不愁没有生意。
查看原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盟便利店排行榜前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