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儿子列表一共有几个儿子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赵祯没有儿子继承皇位是因为他的三个儿子都早夭了。宋仁宗赵祯在位四十二年,共有三个儿子,十三个女儿,赵祯的三个儿子,分别是杨王赵昉、雍王赵昕、荆王赵曦。长子赵昉,生母为俞德妃,但是在出生当天离世;次子赵昕,生母为苗娘子,赵昕只长到了3岁就离世;幼子赵曦,生母为朱才人,也是3岁离世。十三女仅存活五女,其余也全部早夭,所以赵祯没有儿子继承皇位。由于古代皇位继承有严格的制度,原则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如果既没嫡子,也没庶子,那就只好按亲疏远近的原则从最近支宗室中过继个孩子来继承皇位。宋仁宗不仅没有儿子,而且连亲兄弟都没有,所以他只能将他四叔赵元份的孙子赵宗实过继来给自己当养子,嘉祐七年,赵宗实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嘉祐八年二月起,赵祯重病不起,最终于三月二十九日在东京福宁殿驾崩,享年五十四岁。夏四月初一,曹皇后发布遗诏,由养子赵曙继承皇位。宋仁宗早年经历:赵受益(后改名赵祯)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1010年5月30日),他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其母为李氏(即李宸妃)原为赵恒宠信的美人刘氏(即章献明肃皇后)的侍女,后得幸于赵恒,生下一子一女,即赵受益和惠国公主(早夭),累封婉仪。因刘氏无子,赵恒便对外声称赵受益为刘氏所生。赵受益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喜怒不形于色。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三月,授左卫上将军,封庆国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十二月,调任特进、忠正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进封寿春郡王,讲学于资善堂。天禧元年(1017年)二月,加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二月,赵受益调任开府仪同三司、守太保、兼中书令、行江宁尹、建康军节度使,进封升王。同年八月丁卯日,赵受益被册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由参知政事李迪兼太子宾客,以辅导赵祯。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飞鱼说史
2021-03-30 08:38一、
自从赵匡胤陈桥驿黄袍加身之后,历史轰轰向前的车轮,正式进入了宋朝时代。
宋朝,这是两个字虽然简单,但是其背后代表的含义却复杂的很,至少我很难用一句话来准确地形容这个朝代,或许是因为我学术不精。
在我看来,宋朝是个复杂的朝代,以至于看过不少书之后,依然觉得说不清,道不明,如果非要用两个字来高度概括,我觉得“畸形”倒十分贴切。
宋朝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但却让人觉得它很“软”;宋朝军事实力并不弱,但却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宋朝皇帝十九位,能让人记住的根本没有几人……
更让人无语的是,宋朝的不少皇帝普遍面临一个非常难受的问题——后代较少,确切地说是没有儿子来继承大统。
细细统计一下,宋朝至少有8位皇帝,被这个问题深深困扰。
当然,宋朝皇帝对这件事也是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比如说宋哲宗这位仁兄,他当上皇帝之后,为了能摆脱这个问题,就没日没夜地耕耘,结果不仅自己英年早逝,连仅有的儿子也早夭了,最后让弟弟宋徽宗捡了一个大便宜。
不过捡便宜这事并不是只有宋徽宗擅长,好似这事是遗传的,他的爷爷宋英宗赵曙也是捡便宜的高手,赵曙是从宋仁宗手里得到的皇位,而他只是宋仁宗从兄弟的儿子。
那么宋仁宗没有孩子吗?
当然有,宋仁宗一共有16个孩子,而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4个女儿,其他的全部早夭,尤其他这三个儿子都没活过3岁,继而导致后继无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其中是否另有隐情?
二、
看过《清平乐》的小伙伴对宋仁宗想必都不陌生,毕竟作为这部剧的主角,他的光环可是无人能够掩盖。
很多人也正是因为这部影视剧而认识了宋仁宗,觉得他是一位好皇帝,人帅、多金、有才、有能,甚至还很钟情,但我想说的是,这并不是宋仁宗的全部,只是他的一个方面。
既然要评价一个人,必须要立体和全面。
宋仁宗赵祯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他12岁继位,在位42年,活了54岁,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身上有很多故事,比如说我们最为熟悉的狸猫换太子,他就是主角。
宋仁宗在位期间还创下了仁宗盛世和支持庆历新政,使得北宋经济持续繁荣,科技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对他的评价是:
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在宋仁宗驾崩之后,辽道宗耶律洪基听闻后更是直言: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
能让对手都尊敬的皇帝,似乎确实能称得上是好皇帝。
但真实的宋仁宗,不仅好色,而且狡诈,更擅权谋,在为自己争夺利益的时候,更是相当狠辣,最终导致了他和臣子们反目成仇,晚年亦是相当悲惨。
而钟情、专一等词语和他更是毫无瓜葛,仔细数来,他的后妃在史书中留下姓氏和记载的就有17人之多,如果再加上没名字的,这数量恐怕还得翻一番。
三、
如此多的后妃,宋仁宗愣是还比较长寿,不得不承认,他还是比较节制的,至少要比那位宋哲宗要自律很多。
这些后妃倒也比较给力,她们为宋仁宗生了16个孩子,其中13个女儿和3个儿子,搁在现在的话,有那么多的闺女倒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但是在古代,女儿多没用,因为她们没法继承大统。
只有儿子多了才有用。
宋仁宗也有儿子,还不是只有一位,足足有三位,分别是赵昉(母德妃俞氏)、赵昕(母昭节贵妃苗氏)和赵曦(母才人朱氏)。
既然他有儿子,为何不把皇位传给他的儿子们呢?
这是因为这三个儿子没有一个活过了3岁。
长子赵昉是宋仁宗27岁的时候生下的,不过刚一出生便去世了,次子赵昕是宋仁宗29岁的时候生下的,活两岁多的时候夭折,三子赵曦是宋仁宗31岁的时候生下的,也只活了两岁多。
此后,宋仁宗便再也没有生儿子了,这也注定了他的江山无亲子来继承。
四、
如果一个儿子早夭,我们能理解成是意外,但是仅有的三个儿子都早夭,这事情怎么品都带着一丝诡异,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隐情呢?
宋仁宗后妃众多,自然免不了争风吃醋,连狸猫换太子这样的事情,都极有可能发生,则再次证明了宋朝的后宫并不太平。
再加上宋仁宗的曹皇后一生没有子女,按照这样的逻辑,似乎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隐线——宋仁宗的儿子都是宫斗的牺牲品。
正是因为曹皇后没有子女,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不惜对其她嫔妃的儿子痛下杀手,乍一看,这倒是很符合常理,但仔细推敲之下却发现,不符合史实。
后世对曹皇后的评价很高,连宋仁宗都止不住夸奖曹皇后:
宫中事,中宫主之。至于嫔御,自有品秩,未尝预示。朕于禁中,每务肃静,外闲未知此尔 。——《宋史》
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皇后根本不与其她嫔妃争宠,更不嫉妒别人受宠,即便宋仁宗一再对她疏远冷淡,她都很坦然,这样的女子根本不屑做除掉别人亲子这下三路的事。
再说了,宋仁宗又不是昏庸的君主,如果曹皇后会这般做,自然会被察觉,而史书中根本没有任何记载指出宋仁宗对这三个儿子早夭的事情有所怀疑。
这也就是说,宋仁宗的儿子们应该不是意外,而是正常死亡。
这又为我们指出了另外一种可能——家族性遗传病。
五、
宋仁宗一共有十六个子女,最终长大成人的有且只有四个,早夭的概率75%,这么大的早夭概率,要说宋仁宗没有问题,谁会相信?
当然这事也不能全怪宋仁宗,至少宋仁宗老爹宋真宗在世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凸显了。
宋真宗赵恒的儿子也不多,仅仅只有六个,其中一个夭折,四个早亡,宋仁宗作为仅存的独苗苗,想不当皇帝都难。
我们再往上追溯一下,宋真宗的老爹是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他有八个儿子,几乎没有早夭的儿子,这也就说是问题的根源或许就出在了宋真宗的身上。
也正是因为宋仁宗意识到了自己的爹爹是有问题的,所以他广撒网多抓鱼,以破解宋真宗遗传给他的家族病,只不过妃子纳了那么多,儿子却只有三个,还都早夭了,宋仁宗或许也很无奈。
或许会有小伙伴会说,为何宋仁宗就没事呢,一来这是一个小概率问题,二来宋仁宗还真不是没有事。
《宋史》和《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么一个事情:
宋仁宗在一次上朝的过程中,突然手舞足蹈,嘴角还流口水,疯言疯语,语无伦次,根本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还在皇宫中大喊大叫,数月之后才慢慢恢复正常开始处理朝政。
这也就是说,宋仁宗也有病,只不过症状比较轻,没要了他的命罢了。
由此可见,宋仁宗有16个孩子,儿子都没活过3岁,导致了后继无人,其中的隐情便是宋真宗、宋仁宗有家族性遗传病,进而导致子女早夭,至于是什么病,我还真不知道,懂的小伙伴们不妨给大家科普一下。
参考文献:《宋史》、《资治通鉴》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赵恒只有一个成年儿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