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籍华人来说,有没有专门的找对象相亲网网站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伴侣?

网上聊起择偶话题,评价犀利,择偶条件对应起来分毫必较;现实中的择偶,接触时鲜有异议,感觉都是普通和气的人。所以线下比线上真实?正相反。线上有什么说什么,觉得谁和谁条件不配的,懒得用替代话术,会直接讲不配,并把为什么不配的几点原因都讲出来。线下感觉不行的,一句没缘分,一次默默不联系,就没了。除了正在接触的两个人,线上参与交流,会把线下接触的留白说出来。其实想法只有一套,发声方式决定说多少而已。在说女生择偶的时候,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不要找偏激的男人。情伤事小,小命要紧!最近的热点中,女生因情被报复的报道也不少了。虽然具体事情的起因各不一样,但是不难看出,故事中的男主角都是极其偏激的人,这种偏激,基本上是在之前的人生中已经成形了的。如果碰到这类男生,要想的不是如何改变他,而是远离。因为相处中的矛盾是必然事件,但是你不知道他会用什么方式来解决矛盾。如何辨别?很偏激的人,从做事不理智上就可以窥见端倪。人都有不理智的时候,但是不理智也是有一个度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本利益都不考虑,就很容易做偏激的事。就比如说一个收入一般的普通人,他在生气的时候可能会摔东西发泄情绪。但是再生气,也不会去摔贵重的东西。因为就算不理智的时候,他也知道,这样做会让自己的个人利益损失太惨重了。之前好几个女方因彩礼被报复的热点中,男生收入很低,但是借钱都给出高额彩礼,这就是不理智。自己收入和付出彩礼不成比例,就去借钱,也不管自己还不还的起。都没为自己以后生活考虑。还有些人,对你做错事就拿烟烫自己,或者你不理他就吃安眠药的,连自己最根本的东西都不权衡。所以,在择偶中,首先要远离极端的人,哪怕他看起来对你再好。既然说起择偶,少不了标准。我也看过很多女生列的择偶标准,但恕我直言,这些与其说是择偶标准,不如说是自己随机产生的想法,可能今天是这些,明天又是不同的那些。在列标准之前,不妨想想择偶标准本身:择偶标准不是占尽天下美事,而是保证自己的满意度,最起码不会让自己在将来后悔,越想越气。有些女生列标准的时候,会把男生一些可有可无的优点也列进去,最后自己压缩了范围。其实列择偶标准的本质是:花自己的优势去购买。择偶是双向的,自己身上的优势,这是可以支配的,可以理解为存款,然后再去列择偶标准。每当自己列一条择偶标准的时候,就是在花掉自己一部分存款。所以如果你把男生一些可有可无的优点也列进去,那也是标准,也会花掉你一些存款。那么接下来,当你想买真正需要的东西时,就会发现存款不够了。存款不够的意思就是,符合所有标准的男生不干了呗。不然,你选你的思聪,我选我的亦菲。这里再补充一点,这里说的男生可有可无的优点,不是男生具体的某个优点,而是对于你自己来说并不是很看重,只是单纯因为这是个优点,所以就列上去了。所以,提升择偶标准的高度和数量,要么就需要自己更优秀一些,让自己可支配的优势更多,可购买的也就更多;要么,从最开始可以选择接触的男人就会变少。明白了择偶标准的本质后,就知道要选重点了。标准是为了筛选男人,而标准本身也要筛选,这点对于并不是白富美,手里可支配优势没那么多的女生来说,特别重要。大家的喜好都不一样,每个女生幸福的标准也不一样,找到自己满意的男人就是幸福。因此,想要抓重点,筛选择偶标准,从自身出发有两点:满意度、满意时长。从满意这个角度来说,择偶的标准有三类:第一类:已经达到峰值,保持不容易,却很容易走下坡路的。第二类:现在挺不错,而且很稳定,往后也不容易改变的。第三类:有增长属性的。第一类标准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有满意度,但没有满意时长。只谈场恋爱的时候很爽,以至于很多女生都舍不得把这类标准排后面,但是时间往后拉长,包括走进婚姻后,就很容易越来越不满意。有些女生在面对感情的时候被诟病“恋爱脑”,就是觉得男生对我好就行了。比如说男生跑老远给你买吃的,什么事都顺着你,不开心的时候哄你开心,对你的脾气也包容有加等等。把这些举动当成对自己好,再当成择偶标准的,往后只会越来越不满意。首先来说,男生这些举动并不能说明他就很爱你,特别是追求你或者恋爱初期的时候,只能说明他短期内有多渴望想拿下你。其次,男生这样对你,已经是达到峰值了。这种强度的好是很难保持的。往后归于平静才是大概率的操作。包括男生的颜值和身材也是一样,往后都是很容易走下坡路的。但是你的满意度已经停留在峰值的时候,只要走下坡路,满意度就会下降。第二类可以说是必需品,按照上面说的可支配优势是存款来说,第二类的标准是必买的。比如男人的人品、三观、责任感、性格、收入等。这些标准都可以让你有一定的满意度,和稳定的满意时长。正常情况下,一个男人人品好,不会突然道德败坏,也不会突然性格大变,自己不作死也不会把稳定的收入作没。这些必需品,才是保证自己以后满意度的根基。在列第二类择偶标准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且慎重,因为你要知道,不符合这类标准的,是要pass的。第三类叫做惊喜。男生的思想、才华、能力、眼光、格局等等这些,都是有增长属性的。往后这些优点都有可能让男生在某一个领域越来越好,开花结果,那都是惊喜。还是以自己可支配优势是存款来说,第三类要不要买?当然要。但前提是在买完第二类标准后,用剩下的来买。这样才是最稳妥的策略。如果你直接买一个结果,比如男生已经在某个领域很有成就了,首先一部分女生就买不起。而勉强买得起的,第二类必备标准又不够了,体现出来的是男生雄性竞争方面发展很好,但是自己和这个人真正相处的时候,过的并不开心。这种例子不少。真正能直接买第二类标准 + 第三类结果的女生毕竟是少数。如果你直接买第三类,那也不保险。因为潜力不是现有,孤注一掷在第三类标准上,当潜力没有开花结果,那就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就好比你不能把生活全寄托在买彩票上面。然而,有些男生总觉得,结婚之前,女生在择偶的过程中享受了性别红利。其实没有,价值交换而已,没有平均分布,是人有优劣之别,不是特权所致。交换方式不一样,不是不交换。追求:不是每个女生都被男生们追,只有一小部分女生被簇拥,如果每个女生都有几个追求者,男女数量上也对不上,或者说,要么男生同时追好几个女生,那是被广撒网了,称不上红利。被很多人追的女生,本身就有魅力,逐好是人的天性。另外,追人图的不是追的过程,目的是和心动的人在一起,也称不上红利。相处:如果女生任性,作闹,男生受不了而分开,这叫自食恶果,称不上红利。如果女生任性,作闹,男生依然乐意这样相处,说明这段关系里,男生从女生这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也称不上红利。什么叫享受红利?无需价值交换,不用付出,就能从别人那里受益。被再多人追,如果说,我一定不会和你们在一起,则门可罗雀,剩下的是骚扰。相处中,如果说,你只要顺从我的情绪就好,别对我提任何要求,则对方连夜跑路。就算舔狗,直说你别幻想了,恶心到我了,那也不会舔了。优势兑换的好待遇,不等于特殊优待。又有好的,又拿出来换,所得谈何特权。
Ackon
2020-10-22 16:20:15
”做这份工作,每天就是跟各式各样的男同志打交道,久了大概知道什么样的人能找到对象,什么样的人会在爱情路上跌跌撞撞,又是什么样的人可能会单身一辈子“
____ERIC HEDER他的男同志约会服务顾问HEDER男同志实体交友服务,2018年初成立于台北,目前是亚洲唯一的男同志配对公司,已经服务超过万名台湾男同志朋友,帮助台湾男同志找到那个他。以下是由,同样是担任男同志约会服务顾问-Erc口述访谈而成的文章部分叙述为台湾用语1怎么会成立?是交友软件吗?只要是圈内的男同志,应该会知道大多数这个圈子的人都是单身,加上其实满多人缺乏认识其他男同志的管道,2017年的时候,在台湾确定可以通过同性婚姻后,整个男同志社群是更需要这样的服务,算是天时地利人合。我们有调查过男同志主要的交友管道都是交友软件,但多数人要在软件上要找到稳定的对象几乎非常困难。当然除非你是外在条件万中选一的天菜,或祖先有好好烧香拜拜特别幸运,不然一般人都注定在软件上空手而回。在软件上往往是用照片在评断一个人,颜值和身材,角色有没有合,身高是否太矮,都是透过视觉快速衡量对方。是个非常不利于了解彼此的一个环境。特别是长期交往往往更看重双方的个性、兴趣或是价值观等因素。但回想一下,到底谁会在软件上跟不太熟悉的对方,聊那些比较深入的自己,我们记得的大多都是又样板又标签的对话。因此许多人后来就把软件删掉,但偶尔不甘寂寞,又会把它载下来,周而复始。后来我们之中的一些同志先驱,觉得有必要出来做点尝试,去帮助那些想找到对象,但又苦于生活圈受限身边没有合适约会对象,又不想在软件上寻寻觅觅的那些人,来帮助他们拓展同志圈的人脉,提供一个友善没有欺骗、照骗、约炮的环境,让大家可以很好地认识对方,然后在一个被规范且舒服的环境中交流。整个配对,倚靠的是充足且被验证的个人信息,以及我们这些男同志顾问们的经验法则。这些都是软件上根本没有的,软件上也没有真人去帮你服务,让你在上面自生自灭,这边至少有人会关心你,主动帮你去在这么多会员中挑选合适的,也不断在广告营销,拉新会员进来,这都是你在软件上无法享受的服务。有人会说这不就是传统的相亲平台吗?本质是,但实际作法确有很大的不同。男女之间往往朝着一个大方向,男的会赚钱有房要高,女的长得漂亮会持家个性温柔体贴。但男男看的是什么?这大概只有我们公司知道,这些先卖个关子。当真正服务过这么多人后,搜集庞大的数据和信息后,我们是站在一个交友市场的制高点,再加上有经验老道的男同志顾问去服务会员,因此可以给我们会员非常客观的建议,从聊天对谈技巧、打扮穿着到个人的社交优劣势、男同志市场偏好,都会和会员分享。除了做配对的平台,让大家可以很稳定地认识新的合适对象外,我们也提供一些类似约会教练和心理咨商的服务,算是很全方面,所以关于男同志所有常遇到的困难,我们都会帮大家解决。2日常的工作:与男同志的内心话与配对上的无限八卦这份工作和一般工作有满大的不同,从头到尾都和男同志相关。大多时间都是在跟男同志的会员聊内心话,涵盖工作、生活、兴趣或感情等等。可能是大家平常关于男同志的事情都很难跟身边的人开口,加上我们是面对面和我们的会员聊天,所以只要进到我们的公司,好像就有股神奇的魔力,有着说不完的话,常常晚上七点开始,聊到快大半夜。先把会员当成朋友,他才会真正卸下心防信任你,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服务他。工作可说是非常的有趣,因为极少有工作可以彻头彻尾,又很快地了解一个人,关于这个人的大大小小事情几乎都会知道,是否有出柜、上次面基友的失败经验,甚至一些私人的性经验,上次就有会员跟我说居然他哥也是同志,我就说姓什么,结果发现原来他也是我们的会员。我们大概会记录下所有和男同志配对中相关的事情,基本的资料,比如说外在、内在、背景收入、个性、兴趣等等。任何会员的生活或爱情大小事,其实都会被我们保密地记录下来。而有些男同志才会在意的点,像是角色、气质或是相处模式,也是访谈聊天的重点。其他还有些关于男男爱情的细节,这就需要有观察和推敲的经验,也是我们服务的价值所在。总的来说,日常的工作虽然看起来简单,但需要高度的观察力、情商和同理心,也需要对男同志有一定了解才行,还有耐心去了解每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男男配对是一件非常有技巧的事情在HEDER也有专门负责配对的顾问人员,负责决定谁要认识谁,要跟谁见面。有点像爱神丘比特和月老的综合,但做得事情更多,会依照大家开出的条件配对,他们会把一个会员包装得吸引人,然后推荐给合适的人,再过程中解决关于会员内心千百个疑问。这的确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相较前面的顾问比较像是朋友,配对像公正的人力资源主管,做配对的顾问须考虑到合适性,因为大家都想要好的。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假如你在交友市场上的综合分数是几分,那你就会配到几分的人。“如果有一方多一分少一分,都会造成这组配对的失衡和抱怨,就是爱情可怕和微妙的地方”外面对于同志刻板的印象就是角色要合,往往就会帮自己删掉这男同志市场上的一半潜在对象。再来可能要比自己高,又会删掉一半的人。外表不能怎样怎样,个性不能怎样怎样,收入不能怎样怎样,接下你就会发现其实你真正能选择的人不多了。因为我们会员人数多,所以还是可依照这种逻辑去寻找,然后找出合适的对象,介绍给双方认识。但是否满意又是另外一回事了。3什么样的人会来使用这个男同志约会服务,这些人又是为什么会单身?男同志单身的比例很高,所以应该绝大多数男同志都需要我们的服务各个年龄层的男同志对于爱情的态度有很大差异。从二十出头对于男同志社交没有什么经验的小伙子,到三十岁正在打拼事业又不想放弃爱情没时间谈恋爱的年轻人,四十有五只想找个人陪的中年大叔,甚至到五十几岁父母都不在突然回头追求爱情的男同志叔叔。我们甚至发现职业别或行业也可以发现某些共同特性。有些职业就比较难脱单。这也反应其实男男真的很难找对象。还有一件事,从社会开放来看,台湾已经是在同志议题上,领先全亚洲,多数人可以很自由地在交友软件上放出自己的照片去社交,在更开放的平台如Facebook和Instagram去加好友点赞,甚至在职场出柜在年轻族群志中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同志的活动和资源非常多,但这些东西并无助于男同志爱情,单身的比例还是非常的高。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们发现,第一,其实男同志有很大一部分人还是潜藏在冰山之下,属性低调、内向、深柜或是半放弃社交状态的人群。一部分可归咎于自己性格的原因,一部分是目前的同志社交环境对这群人来说不太友善。这样的人,一般你就非常难遇到他,他也不太会出现在多数人的视线中。但这些人其实很多人内外在条件很不错。因此我们的服务是可以最可以帮到这些人。第二,我们叫结构型单身,是可择偶对象的失衡而造成的单身现象,通常这些人不缺乏认识对象的管道,也有社交能力、经济条件甚至外在条件。最明显的是1/0角色的失衡。在台湾有较多的偏零男同志,一般来说男同志在年轻时会比较执着于性角色,以致于很多零号剩下来。这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 (之后也会有特别的篇幅会来讨论)第三,是不擅于经营亲密关系的一群人。这些人通常有不少的交往经验,但都不长久,或是很难进入一段关系,或是仍抱持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太能接受平淡的现实生活,或是觉得还是想追寻心中的理想爱情的模样。这是在和会员聊天中,常常可以发现的问题。也是在我们这边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有人会说,男同志的感情注定不长久。有经验的我们会持保留态度。 (也会在之后的文章篇幅中有更深度的讨论)如果台湾的开放环境,都有这么多单身男同志,那例如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或印尼这种较保守国家,可想男同志单身的状况和处境绝对是更严峻的。4最印象深刻的事情:对他,爱情价值有多高几乎每个月都会听到一些男同志的神奇经历。各式各样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有人交往14年后对方过世走不出来、或分手后对方来家里闹导致无预期向爸妈出柜、高姿态很强势的零自认为找不到合适对象但却又不愿意改变、四十岁才发现自己爱男人的爸爸、永远被一票否决的身障男同志、老是爱上异男的帅哥。但最离奇的当然属于我曾经访谈过的一个男同志,可以看到令人觉得可怜又的真实人性。这个人,在台湾比较乡下地方经营一间小店,小店的生意不错,有个几个员工,平日也不怎么顾店,都是在家漫无目的的看视频,一个人,跟家人关系也不是太好,朋友很少,起初我觉得他挺可怜的,很想要帮助他,跟他很详细讲解,说服他加入我们的服务,这样他至少可以打开自己的交友圈。他说他一直忘不掉一个人,这个人是他的前男友,一个没有工作的人,曾经跟他同居过一阵子,后来爸爸生病回家去就消失不见,以至于他久久难以忘怀。在当下,我们身为顾问是会跟正在访谈的人交心的,去了解他内心,就像洋葱一层一层拨开来,才会发现那个问题背后的问题。最后我才知道原来他遇到了所谓的杀猪盘,那个男的以爸爸生病为由跟他拿了一笔可观的金额,然后走了。他始终觉得他可能会回来,可能这几十年头一次有人对他这么好。最后他没有加入我们的服务。我们的服务费用,对于他当初给那个人的那笔钱只是小小的零头数。这件事让我对于男男爱情有另一种认识。到底爱情对于男同志究竟是什么?如果爱情是用钱买得到,是不是比较轻松?5他们的成功交往经验我们这边还是有很多很幸福的结局。关于会员交往往往来得让人措手不及,一听到会员交往,往往会是讶异大于惊喜。我们发现,真正交往后,当初那些他们订下的条条框框,往往是多余的。一个人的基本条件能抓到就好,剩下的其实都是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预设立场。我们配对其实都会照着每个人自身条件和开出的条件所决定,还是一个比较科学化的服务。很多人在我们这会觉得对方不错,但实际上到交往又少了点什么。这个现象很常见。我们都会建议会员先别急,别急着摊牌,因为没有任何意义,两人相处最重要的是开心,出去会期待和对方见面,毕竟成年人的爱情会是慢火熬出来的,太快也不利于这段恋情。以这样有耐心的方式,双方顺眼,条件匹配,往往交往成功的机率很大。所以其实交友软件不是不好,而是他没有给男同志一个好的环境,却助长那些不好的心态和预设立场。最幸运是两个我和同事的会员,两个人都是第一次参加我们的约会。大概过了一周就宣布说交往。回去看两人的档案,发现其实两人都有种相似的气质,这个气质是无法归类的。两人都喜欢音乐,两人年纪差不多。也就是所谓的“同征择偶”吧。6见过千百的男同志,请给大家一些建议良药苦口,真正的建议都是难以面对让人接受的。身为男同志,就应该先认知到爱情这条路上,是比异性恋来的困难。有着一些先天上的不利交友环境、性原罪、出柜、自我认同、社会观感等困难存在,的确不容易。但既然生为男同志就该比较积极地面对,因为逃避只会更让自己和别人受苦。大方向是建议需要要用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这个族群、交友和谈感情。因为男男不像男女之前有既定可依循的社会分工。得去想想伴侣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一个男人的陪伴?我可以为对方带来什么?而不是我想找到怎样的人我们应该是全亚洲最懂得男同志交友和爱情的团队。后续还有些关于男男社交或男男交往的建议,会留到后续的文章去讨论。希望有一天大家都能找到一个长长久久的人。文丨ERIC & AMY男配-微信男男快速配对聊天服务
真心交友
充分信息
配对服务
牵线聊天Club Jen君子汇-大陆第一个男男约会与配对服务
真实|私密|优质|有意义HEDER他的-亚洲第一个男同志实体约会服务
https://www.goheder.com/首发于微信服务号:Club-Jen 男同志
同志
同志交友
同志感情
情感
翻开日历,你是否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没错,距离2月14日——每年一度的情(狗)人(粮)节(日),只剩两天的倒计时了!那……请问你有对象了吗?“没有也没关系,妈妈来帮你找!”可能是怀着这样急切的心情,一位母亲冲进了美国的大学校园里,拿着儿子照片四处展示,只为寻找合适的儿媳妇…在美国大学校园里为儿子找对象亚裔母亲被校警“通缉”事情发生在上周,地点是美国马里兰州的陶森大学(Towson University)。据《巴尔的摩太阳报》报道,在2月6、7日的时候,一位亚裔母亲走进了陶森大学。但她既不是来见儿子的,也不是来有事要与老师商议的,而是:来找儿媳妇的没错,因为担忧自己的儿子找不到对象,这位心急的妈妈决定亲自“上阵”。这位母亲徘徊的“根据地”,主要是库克图书馆(Cook Library)和艺术中心(Center for the Arts)两座校园建筑。在那里,她拿着手机,急切地向路过的女学生们展示儿子的照片,并且还找机会上前询问:你有兴趣跟我的儿子约会吗?(if you were interested in dating my son)被询问的女生哪见过这阵势?顿时十分“感动”,立马选择了报警。收到学生的投诉之后,校警就发布了一份“警情提示”,说明了一下事情的缘由,还附上了监控录下的这位母亲的图像,想要找到这名女性。虽然警情提示只有短短的几行字,但从警方对她的年龄(50多岁)和从头到脚特征详细无比的描述,就能看出,是铁了心要找到她。目前,这名女子没有面临任何的刑事指控,而警方想找到她,是为了让她“停止此类行为”。此外,陶森大学警察局局长赫林(Charles Herring)在发给学生的一封邮件中也这样写道:“提供的警情提示,是为了让TU社区了解这个可能引发担忧的校园事件。”本来是为孩子操心对象的事,没成想自己却上了“通缉令”,这神奇的剧情展开还是头一次见…亚裔母亲的这番操作,怎么有点似曾相识?虽然在校警的寻人通知中,我们无法得知这名女性是来自哪个国家,但看了她的操作,不知道大家是否和主页君一样,觉得有一股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没错,我们仿佛看见了,为了自家孩子的终身大事,奔波在上海人民公园/北京中山公园/深圳莲花公园相亲角(如果还有别的,请大家在评论里补充)的天朝大爷大妈们。他们张贴出孩子的照片,再将个人条件和找对象的要求一一列出,等待着合适的人主动询问;而耐不住的,就主动出击了——就好像上面提到的那位亚裔母亲一样。真是想不到,现在的大爷大妈们,居然不再局限于公园,而是秉着更加开放的态度,迈出了国门、走向世界了?而了解到这件事的网友们,也是开了眼,各有各的说法。在这位亚裔母亲因给自己儿子找对象而被“通缉”的相关新闻下,高居热评第一的是这样一条:嗯……这位朋友一看就是处在被父母逼婚的水深火热中,看到这样的消息,就差喜极而泣了。还有人觉得这位亚裔大妈应该就是中国人,而她这样的行为,实在是不值得提倡。不过也有人提到,最惨的莫过于那个一直被cue的“儿子”:都不好意思跟人解释那是我妈……还有人戏称这是“文化输出”,不过这输出的地点有些诡异……别说是在美国的大学了,就算上面的事情发生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如果有个人抓住女生问,要不要跟自己的儿子约会,那被问的女生是不是也会吓得报警?再严肃点说,被询问的学生怀疑那位亚裔母亲可能在拐卖人口都不过分。确实,在大学校园这样一个并非婚恋活动的专业场所,而且面对的都是素不相识的女生,这位母亲还做出有意撮合二人的举动,这样的行为,无论放在哪个国家都是不合适的。所以,冲进大学校园里为儿子找对象,这位母亲到底怎么考虑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出的是,对于儿子的“终身大事”,她简直急到火烧眉毛了。而说到“被催着找对象”这件事,再也没有比我国当代年轻人更感同身受的了吧!就连远在海外读书的留学生也逃不过,家长变着法儿的“催”。看到亚裔母亲冲进美国大学校园为儿子找对象,留学生们也不禁回忆起了自己的悲惨经历。有催得比较委婉的:虽然距离隔得远,但是有微信/QQ啊,你们先聊着~有不依不饶类型的:还有表示要亲力亲为的:唉,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此“date”非彼“约会”对于这次的事情,有人可能会说,人家不就是让你看看照片,问下要不要约会,不愿意就拒绝,至于报警吗?但其实不然,说到底,这位被亚裔大妈询问的女生之所以会如此反应,主要还是因为:中美两国之间的婚恋文化实在是差别太大了比如咱们中国人生活中所熟悉的“谈恋爱”,始于:一方先开口告白然后再确定关系进而从精神和肢体方面慢慢地有了亲密的交流和接触总之就是,两个人谈恋爱就是谈恋爱了,没有谈就是没有谈,基本不存在什么模棱两可的状态。至于结婚的话,还得要经过一段时间比较稳固的恋爱,双方父母才会见面,商议婚事的具体事宜。而美国的约会文化(dating culture)就有所不同了。有恋爱意向的双方,接触过程存在着hang out、seeing、dating这样亲密度层层递进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dating之后,如果觉得合适,才会确认彼此的恋爱关系。而在确认关系之前,双方也可以有拥抱、接吻等比较亲密的行为,同时,dating的对象也可以不仅限于一个人。在英语世界里,“dating”恰恰就是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模棱两可的状态。当dating了一段时间过后,觉得对方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才会正式确认关系(relationship)。这之后,要不要结为长期伴侣或者结婚,还需二人共同商量。所以,在适用于dating culture的美国,亚裔大妈上来就问“要跟我儿子约会吗”,面对陌生人这样的请求,从来没经历过这种“套路”的女孩惊慌之下选择报警,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在美国,是否存在像亚裔大妈操作一般的“相亲”活动呢?别说,还真有类似的,那就是“blind date”,它指的是“从未见过面的男女,经第三者安排所做的约会”。二者经由第三方介绍认识,这点和“相亲”很像。美国曾有一部电影《Blind Dating》,就讲的是由此而生的爱情故事。不过blind date的重点还是在于“date”,也就是说两个人先试着接触,如果感觉不错可以进一步交往,相反的话就拜拜,下一个可能更合适。这点与“相亲”不同,它没有暗含着以结婚为前提而见面或进行交往的目的性。总而言之,对于美国人来说,就是先dating着,之后的事情,比如确定关系或者步入婚姻,那也得相处合适了再说~中美婚恋观的差异尚且如此之大,那么我们见怪不怪的相亲角,对于美国人来说更是匪夷所思的存在:爸妈这么暴露自己孩子的隐私,孩子知道吗?ta能允许吗?因为,美国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是很看重的,如果自己的隐私被泄露,而即使这么做的是父母,也可以提起诉讼。最后,主页君想说,父母关心孩子未来的幸福,这种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幸不幸福,还是要本人说了才算数的。所以,父母们还是不要越俎代庖,什么时候谈恋爱、什么时候结婚,这些事情都由孩子自己来决定吧!ref:https://www.baltimoresun.com/news/maryland/baltimore-county/bs-md-towson-woman-date-son-20190210-story.html刘瑜《约会文化》https://www.towson.edu/publicsafety/documents/helpusidentify-2.pdf本期推荐阅读:关注微信公众号:INSIGHT视界,ID:weinsight微信公号后台回复关键词【痛心】,阅读文章《痛心!华大19岁女生意外身亡!仅仅因为害怕迟到走太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找对象相亲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