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中华财险和中华保险是不是一家一险好不好,线下服务网点有几个?

【编者按】在比较银行系险企的发展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维度就是资本回报能力。根据各险企2021年年报数据统计显示,国内六大银行控股或同宗的寿险公司
在比较银行系险企的发展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维度就是资本回报能力。根据各险企2021年年报数据统计显示,国内六大银行控股或同宗的寿险公司整体净资产收益率(ROE)为6.35%,其中交银人寿为11.5%,六大银行系寿险公司中最高。如果算上更广泛的4家银行系险企的话,那么中信保诚人寿则最高,达到了21%。招商信诺人寿同样占据前列,达到了11%。
银行险企ROE差距较大,招商信诺人寿占据前列净资产收益率往往更受机构股东关注,这一指标更能体现一家机构给予资本投入方的回报水平。统计数据显示,交银人寿领先银行系同业,2021年ROE为11.5%,是六大银行系寿险公司中唯一达到两位数的。作为国内第一家由银行控股的寿险公司,交银人寿的保费收入和盈利额并非银行系险企中的最大者,不过其业务近年保持稳健发展,效益日渐凸显。根据交银人寿2021年年报披露,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为169.41亿元,同比增长8.11%;归母净利润为8.40亿元,同比增长34.52%。工银安盛人寿2021年ROE排名第二,达到8.6%。该公司2021年实现合并净利润16.92亿元,同比增长34.75%,在六大银行系险企中盈利额最多。不过,该公司2021年保险业务收入为465.74亿元,同比略微下滑2.9%。随后,建信人寿、中邮人寿的ROE都在5%~6%之间,二者是保费规模最大的两家银行系公司。其中,中邮人寿2021年保险业务收入858.09亿元,同比小幅增长4.65%;建信人寿保费收入483.97亿元,同比增长11.7%。2021年,中邮人寿、建信人寿净利润分别为14.03亿元、11.88亿元。农银人寿和中银三星人寿2021年ROE低于5%,这两家银行系险企也都尚存未弥补亏损。其中,中银三星人寿成立于2005年,2015年8月并入中行版图,是较晚成为银行系险企的一家公司。该公司保费收入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21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43.39亿元,同比大增84.09%;净利润大幅增长100.07%,达1.34亿元,但在大行系险企中的盈利仍为最低。农银人寿2021年保费收入为294亿元,同比增长11.05%;净利润为3.15亿元,同比增长17.75%。除了六大行系险企,更广泛的银行系险企范围还包括中荷人寿、中信保诚人寿、招商信诺人寿、光大永明人寿这4家。若将这4家纳入考量,则10家银行系险企的ROE整体为8.19%,较之以往有所提高。其中,最高的是中信保诚人寿,该公司2021年ROE达到21%;招商信诺人寿ROE也较高,为11%。值得一提的是,寿险公司ROE本身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银行系寿险的ROE所受影响更甚。多位业界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寿险公司由于开展的是长期业务,盈利受到保险和投资相关的多方面因素影响,波动往往较大,ROE并不稳定且弹性较大。一般而言,这一指标并不是寿险公司经营参考的核心指标,通常只有新的股东欲投资入股寿险公司或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主体时,会对此进行一定参考。一位银行系险企的内部人士称,总行每年会对子公司提出年度目标,其中就包括ROE指标,一般而言,每个年度目标的制定会根据上一年情况,以及对当年市场的前瞻预判情况来综合考虑。业界也有观点认为,大行由于自身规模普遍较大、盈利额也较高,因此早期对控股保险子公司的效益和利润的要求,相对而言并不高。不过,未来可以预见的是,大行对保险子公司的盈利要求会越来越高。价值化转型成银行系险企发展方向,招商信诺人寿持续发力德勤管理咨询金融保险行业战略咨询合伙人段蕾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银行系险企的发展呈现不同阶段,上一阶段的发展更多是规模驱动,价值化转型、“价值银保”则是银行系险企在当前和未来发展中的主基调。自2010年交行控股寿险公司以来,银行系险企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行业中已经具有一定位置,保费排名最高进入了行业前十,不少公司排名也处于第10~20名的行业上游水平;从盈利上看,银行系险企在寿险行业中也相对可观。而同属银行险企的招商信诺人寿,根据近日披露的2021年年报显示,其保费收入同比增长约11%,优于行业整体增速,投资收益实现21个百分点的增长。得益于经营数据的增长,招商信诺人寿总资产在2021年突破千亿,同比增长约45%,在寿险行业中成绩也非常亮眼。“原来更多还是追求规模,先把规模冲上去。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后,银行系险企的策略,是要发挥好母行资源优势,通过自身的差异化产品和专业化服务,不断深化与母行的合作和协同关系,同时实现自身价值转型,这是未来的主题。”段蕾说。在一家中小寿险公司的战略企划部负责人看来,银行渠道是寿险业难得的一个优质业务渠道,不仅在于银行代理保费规模较大,还在于银保产品收益相较互联网保险产品等属于“正常水平”,且业务投诉量低,保单继续率高。这也意味着,银行渠道是寿险公司重视的核心资源,竞争激烈。尽管如此,但在业内看来,银行系险企仍有诸多优势。另一家中型寿险公司分管营销的高管有直观感受——银行系险企的银保业务付出的销售手续费低于同业,业务整体更容易实现盈利;同时,母行股东有实力,险企增资不愁,资本金层面往往不会对业务发展形成制约。段蕾还表示,银行系险企有诸多来自母行的优势,比如银行品牌、客户资源、销售资源,包括线下网点、财富中心、私行、手机银行等线上平台、销售团队的基本素质及销售能力、数据资源等。不过也有一些明显的短板,比如产品保障属性偏弱、保险专业能力不及头部险企、在与银行的关系中话语权较弱等。对于银行系险企来说,真正的考验在于是否能够持续提供优质的差异化、保障型的保险产品。在这一点上,招商信诺人寿表现非常出色。自成立以来,招商信诺人寿就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涵盖保险保障、健康管理、财富规划的全方位产品及服务。近些年来,招商信诺人寿持续布局健康领域,并形成专长,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整合性健康管理和医疗解决方案。此外,招商信诺人寿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有保障的服务和产品。特别注明: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投资需谨慎。
【编者按】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哪些安全风险?下面小编根据目前档案管理中常见的几种安全风险,谈谈企事业单位组织可采取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供大家参考
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哪些安全风险?下面小编根据目前档案管理中常见的几种安全风险,谈谈企事业单位组织可采取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供大家参考。
档案是企事业单位发展、运作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水平不断提升,档案的利用价值也越来越充分地被挖掘。与此同时,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来自于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考验,因管理不当而造成损失的案例比比皆是:某机关综合档案室馆员张某,为发泄内心对住房分配的不满,抽取、撕毁各类人事档案及登记表、统计报表上千页,导致单位损失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某单位职工李某,趁档案管理人员未锁档案柜之机,取出并撕毁数份干部人事档案内的重要材料,给单位及档案所有者造成了巨大损失……从以上案例来看,档案管理制度严密性不足、对安全风险缺少相关规避措施,是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结合这类案例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小编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安全风险总结为以下这几类:1、 档案管理制度与流程不明确 :未形成规范化的作业标准,管理各环节随意性较大,存在存储不当、保密不周等多种隐患;2、 档案归档不科学 :档案分类不规范、采集资料不全、实体与电子档案内容不同步等,导致档案未能有序归档,影响后续查阅利用,不利于档案资源的积累;3、 档案密级无区分 :对于不同重要程度的档案,没有按密级进行区分管理,重要信息有泄露风险;4、 档案利用不规范 :档案查阅、借用没有相应的权限控制;档案借用信息无记录、无归还跟踪,导致借出档案遗失或重要信息外泄。
针对这几类档案管理安全风险,组织可从以下这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应对:1、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实行流程化管理组织应基于《档案法》等国家法规规定,系统性建立内部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事项及职责进行梳理,细分并落实到专门的负责部门或成员上。同时,应规范档案管理各环节的工作流程,明确管理办法、流转步骤等。以会博通档案管理系统的流程功能为例,组织可根据管理需要,自定义各环节流程的审批人、流转步骤、模板等,实现档案从采集、录入、整理、扫描上传、归档入库、利用、编研、注销等全生命周期的流程化管理,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2、 对档案实行有序化归档首先,档案管理人应根据相关管理规范,依档案性质或管理需要进行档案分类,并根据实际情况再在对应分类下进行档案立卷。接收到档案资料后,需按归档要求进行整理,经管理人核对后进行归档。如同时存在电子与实体档案,需清点核对一致后才可归档。上述归档流程,通过会博通系统即可轻松实现。组织可自定义档案的管理分类、属性等,按需求进行归档立卷。系统支持扫描新建、批量导入/上传、归档编辑等,并支持与OA等办公系统对接,有序化实现各类资料的数字化归档。系统还支持实体与电子文档的同步管理、实体档案存放位置管理、原件与复印件单独管理等,适配组织的各种归档与管理需求。
3、 对档案按密级等级进行管控针对档案资料的不同重要程度,应建立与明确不同的保密级别,按密级进行信息安全管控。这样一来,确保仅仅拥有对应的访问权限密级的人员,才能接触到组织的机密信息。在会博通系统中,每一条信息、每一份档案都可设置相应密级,通过密级设定,组织可对重要信息进行分级严密把控,规避外泄风险。
4、 建立规范的档案利用体系一方面,组织应在内部建立全方位的权限体系,将组织中的所有档案、所有成员纳入权限体系管理中,通过权限分配方面加强风险管控。如根据工作职责,为组织、部门或个人,针对不同的档案分类进行权限配置,并可与密级交叉。不同成员能接触到哪些档案资料、是否可对档案进行增、删、改、阅读、搜索等操作,都在权限管控范围内。这样一来,可有效避免档案被无关人员利用,提高管理精细度。另一方面,企业可通过专门的借还管理制度,来规范档案的借用。以会博通的借还体系为例:首先,借用人通过流程发起申请,审批通过后,即可线上或线下取用;其次,借用人、用途、归还时间等信息系统会同步记录,档案去向信息随时可查询;另外,归还时间到达时,平台会出现警告信息,并可通过短信、流程智能提醒借用人。
档案管理安全风险防控小结随着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的安全风险防控工作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企事业单位组织在加强风险意识的同时,需不断优化档案管理体系与相关流程,规避安全风险,从而让档案发挥出更大的效用,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财保险是哪家保险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