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顺天府时的顺天府丰润县是现在哪里,谢谢你的回答。

河北很多城市最初都是析县的城厢或村镇,切块设市,然后发展而来,以最近的清代政区看,每个城市都有一个脱胎的县,可以称作母县,每个县又都属于某郡(州府),不妨称之为母郡。下面我们就以清代区划的视角来看一看河北每个城市的母县和母郡情况吧。1、石家庄母县——获鹿县(鹿泉县)母郡——正定府(治正定)获鹿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石邑县西、北部置鹿泉县,大业元年(605年),废鹿泉县,其境仍入石邑,义宁元年复置鹿泉县。天宝十五年鹿泉县改名为获鹿县,元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石家庄市最初源于获鹿县辖的石家庄村,因铁路而兴起,民国设石门市,解放后改石家庄市。正定府——北周宣政元年析定州置恒州, 隋大业元年改恒州为恒山郡,唐武德元年废恒山郡置恒州,天宝元年改恒州为常山郡,十五年更名平山郡,乾元元年复置恒州。 长庆元年改恒州为镇州。 五代后晋天福七年改镇州为恒州。 后汉天福十二年改恒州为镇州。宋代为镇州真定府,蒙古太宗元年设真定路,明初改真定府,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正定府。府治正定县。下辖:正定、获鹿(今鹿泉区)、井陉、阜平、栾城、行唐、灵寿、平山、元氏、赞皇、无极、藁城、新乐共13县;晋州1散州。1913年废。2、保定母县——清苑县母郡——保定府(治清苑)清苑县——西晋置樊舆县,后改置乐乡县, 隋开皇十八年,改乐乡县为清苑县,属河间郡。 唐幽州、蒲州、莫州、文安郡、莫州。 宋改清苑县为保塞县,属保州。 金复改为清苑县,属保州。元属保定路,明清属保定府。保定府——宋升保塞军为保州,元置保定路,保州废入保定路。明初改保定府。清朝沿袭,辖15县2散州:清苑、满城、安肃、定兴、新城、唐县、博野、望都、容城、完县、蠡县、雄县、束鹿、高阳、新安共15县;祁州、安州2散州。1913年废府。3、邢台母县——邢台县母郡——顺德府(治邢台)邢台县——秦设信都县,属巨鹿郡,汉改襄国县,属赵国,隋置龙冈县,隋开皇九年析龙冈县置沙河县,均属邢州,唐属邢州巨鹿郡,宋末改为邢台县,属邢州信德府,金属邢州安国军,元属顺德路,明清属顺德府。1925年析邢台县城置顺德市,1945年改置为邢台市。顺德府——商代祖乙迁都于邢,西周封建邢国,战国设赵国信都,秦置巨鹿郡,为36大郡之一,汉代属巨鹿郡、襄国,东晋为后赵国都,改设襄国郡,隋设邢州(襄国郡),唐代为邢州(巨鹿郡),宋代为邢州(信德府),金代为邢州,置安国军,元中统三年(1262年)设顺德府,辖9县3州,至元二年(1265年)改设顺德路,辖9县,明初改顺德府,清朝沿袭,共辖9县:辖内丘、任县、唐山、平乡、巨鹿、邢台县、广宗、南和、沙河等9县。4、邯郸母县——邯郸县母郡——广平府(治永年)邯郸县——汉高帝五年置邯郸县, 辛莽时期更名桓亭。 北周时期并入邺县。 隋初,易阳县更名邯郸县。 隋开皇十六年邯郸县属磁州。 唐武德元年属紫州。唐武德六年改属磁州。 贞观元年改属洺州。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属广平郡。 宋改属磁州。 金改属邢洺路。 明清两代,邯郸县属广平府。1945年10月,析置邯郸市。广平府——汉初析巨鹿郡置广平郡。后汉省入巨鹿郡。魏复置广平郡。后周置洺州。隋大业初,改为武安郡。唐复为洺州。天宝初曰广平郡。宋仍曰洺州亦曰广平郡。金人因之。元初亦为洺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设广平路,明初设广平府,辖9县,清雍正年间割磁州来属,辖永年、曲周、肥乡、鸡泽、广平、邯郸、成安、威县、清河等9县和磁州1散州(散州同县)。民国二年(1913)废广平府。5、衡水母县——衡水县(今桃城区)母郡——冀州(治冀县)衡水县——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衡水县,1982年1月,衡水镇从衡水县划出,建立县级衡水市,隶属衡水地区。 1983年3月,衡水县撤销,辖区并入衡水市。 1996年7月,衡水地区撤销,设立地级衡水市。原县级衡水市改为桃城区。冀州直隶州——西汉析巨鹿郡置信都郡,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冀州信都郡。金代属河间府,元朝冀州直属真定路,明朝冀州属真定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冀州升为直隶州,辖5县:南宫县、枣强县、新河县、武邑县、衡水县。民国三年(1914年)裁撤直隶州冀州,设立冀县。6、沧州母县——沧县(沧州)母郡——天津府(治天津)沧县(沧州)——西汉置浮阳县, 隋开皇十八年改浮阳为清池。唐属景州,宋元属沧州景城郡,原属河间路沧州,洪武二年,省清池县并入沧州,属河间府。 清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雍正九年改为散州(同县),属天津府。 民国二年(1913年)沧州改名沧县。天津府——明天津卫(在静海县),雍正三年(1725)改置天津州,同年升直隶州;九年(1731)升天津府。辖7县1散州(沧州):天津县、青 县、静海县、沧 州、南皮县、盐山县、庆云县、兴济县。7、廊坊母县——东安县(安次县)母郡——顺天府(治北京)东安县——汉高祖年间置安次县,明初改为东安县,清代沿袭,民国3年(1914)复置安次县。1950年县治从光荣村迁到廊坊。 1982年3月建立廊坊市,1983年7月撤销安次县并入廊坊市(县级)。1989年4月原廊坊市改为安次区。2000年,将原安次区划分为安次区和广阳区两个行政区,以京山铁路为界,路南为安次区。顺天府——隋改幽州为涿郡,唐朝复为幽州,辽改幽州为“幽都府”,开泰元年改幽都府为燕京析津府,金改燕京析津府为永安府。贞元2年改永安府为大兴府,元置燕京路大兴府。元至元元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洪武元年(1368年),改置北平府,永乐元年,定为北京,为行在,同年更名顺天府,十九年(1421)迁都于此,改北京称京师;洪熙元年(1425)复称北京行在,正统六年(1441)复称京师。府城分为大兴县与宛平县。清顺治元年(1644年)设顺天府,仅辖大兴、宛平2县,康熙十五年(1676年)划入昌平等19州县。乾隆八年(1743年)定为7县5州(共24县),辖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固安县、永清县、东安县、香河县等7县和通州、昌平州、涿州、霸州、蓟 州等5州。8、唐山母县——滦县(州)母郡——永平府(治卢龙)唐山由于开滦煤矿而兴起,1877年,开平矿务局在桥头屯买地造房,随着煤矿的发展,人口增多,商贾繁盛,1878年桥头屯升格为镇(乔头镇),1898年,乔头镇以镇北有“唐山”,而改名为唐山镇,此为唐山行政名称之始。二十世纪初,唐山从工业镇逐渐发展为工业城市。1928年,唐山镇改称唐山市,仍属滦县八区管辖。桥头屯(乔头镇)位于滦县和丰润交界地带,今唐山驻地也在原丰润丰南之间,属于遵化州,说是永平府、遵化州两个母郡也可,但从根源的桥头屯看,还属于滦县地界。滦县——古称滦州。据《辽史·地理志》载:“本古贡洛城。滦河环绕……”汉代设海阳县,辽太祖以俘户置滦州(治今滦州镇)。1913年改滦州为滦县,州、县均因滦河得名。永平府——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设永平路,明朝改永平府,辖辖卢龙县、抚宁县、昌黎县、永平卫、山海卫,清代永平府辖6县1州:卢龙县、迁安县、抚宁县、昌黎县、滦 州、乐亭县、临榆县。遵化直隶州——明遵化县属蓟州;康熙十五年(1676)升州,属顺天府;乾隆八年(1743)升直隶州。 本 辖:遵化州、玉田县、丰润县9、秦皇岛母县——临榆县母郡——永平府(治卢龙)临榆县——汉设临渝县,西晋后废,隋开皇时复置,金元时期渐废,明代洪武十四年置山海卫于今山海关。 清乾隆二年撤山海卫,改置临榆县。 1948年临榆县后解放,析置秦榆市,1949年改称秦皇岛市。 1954年8月,临榆县撤销,小部分划归秦皇岛市,大部分归抚宁县。永平府——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设改永平路,明朝改永平府,辖卢龙县、抚宁县、昌黎县、永平卫、山海卫,清代永平府辖6县1州:卢龙县、迁安县、抚宁县、昌黎县、滦 州、乐亭县、临榆县。府治卢龙。10、承德母县——承德县母郡——承德府(治承德)承德县——古有滦阳之称,又有蒙古语曰“哈伦告鲁”,汉译“热河”。殷周时期为燕秦地,属渔阳、右北平。西汉、三国至魏晋为幽州。唐初属饶东、检漠都督府。清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十一年(1733年)康熙皇帝八十诞辰之际,雍正帝将热河厅改为承德州,寓继承康熙帝的德政之意。1913年置承德县。承德府——雍正元年(1723)置热河直隶厅,十一年(1733)改置承德直隶州,乾隆七年(1742)复热河直隶厅,四十三年(1778)升承德府。 辖3县1州1厅: 滦平县、平泉州、丰宁县、隆化县、 围场厅11、张家口母县——万全县母郡——宣化府(治宣化)万全县——汉代称宁县,唐属文德县,金、元属宣平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万全左、右卫,张家口堡仍隶属万全右卫。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万全右卫为万全县。清初顺治年间, 承袭明制, 张家口堡仍隶属万全右卫。康熙三十二年 (1693),宣府镇撤镇改府, 万全右卫改置万全县,张家口堡则隶属万全县,雍正二年(1724年)设张家口厅,治今张家口堡。宣化府——明宣府镇,康熙四年(1665)改属山西,寻复;康熙三十二年(1693)宣府镇改置为宣化府,辖8县3州2卫2厅:宣化县、赤城县、万全县、龙门县、怀来县、西宁县、怀安县、永宁县、延庆州、保安州、蔚州、蔚州卫、延庆卫、张家口直隶厅、独石口直隶厅、多伦诺尔直隶厅由上可以看出,河北11市之历史渊源非常深厚,总结一下,以清代政区的视角来看河北各市的母县和母郡,情况如下:石家庄——获鹿县——正定府保定市——清苑县——保定府邢台市——邢台县——顺德府邯郸市——邯郸县——广平府衡水市——衡水县——冀 州沧州市——沧 县——天津府廊坊市——东安县——顺天府唐山市——滦 县——永平府秦皇岛——临榆县——永平府承德市——承德县——承德府张家口——万全县——宣化府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或建议么?欢迎不吝指导。
最近关于地名越来越“俗”的讨论甚嚣尘上。我素来对此话题不甚感冒,前段时间从抖音上看见俩穿汉服的小娘们儿一个说古代称呼一个说现代称呼,标题好像是那些改掉的地名之类的,只听见一个常山——石家庄我就划过去了,没必要。前几天我回答了一个关于为啥地名越来越“俗”的问题,结果评论区骂声一片,纷纷表示要砸烂我的脑仁。理论上来说,网上说的那些“改的难听”的地名,其实并不是“改”的,这名大多数都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只不过因为区划的升降问题,曝光度增加了。而这事的直接原因,大多数都要从废府存县运动开始说,这事离现在不远,家里有老人的回去问问,在民国元年的时候。清朝的时候,国家的行政区划大致是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制,而且在省和府之间有个准区划级别叫道。宣统三年武昌府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三民主义,从此大好河山一片新鲜,中国迎来了……换汤不换药的民国北洋政府。当时清朝一共有内地十九省、关外三省以及新疆这二十三个省,但是台湾省沦入日寇之手,实际上是二十二个,另外还有内外蒙古、藏区这两个特殊地区。民国元年2月26日,章太炎在《大公报》上发表了《条拟官制之要电》,向袁临时大总统建议“废省存道,废府存县,县隶于道,道隶于部”,也就是把省-道-府-县的四级区划改成道-县二级。要知道,当时一个省的道起码也有四个(吉林省),所以如果真要是采取道-县二级,那中国就会出现一百多个道,这一脚倒车直接就倒到了隋唐。所以袁大总统虽然有削减南方各省都督权力的想法,但也知道道县二级似乎不符合现实,于是退而求次,在民国二年颁布了《划一令》,要求全国按照政府计划,以民国二年三月以前为限,一律办齐。这《划一令》对全国行政区划的修改,简单来说就是废除掉府,保留附郭县,把直隶州、散州改为县,然后再在省和县之间加一个实体的区划“道”作为中和,这样就形成了省——道——县三级区划。咱们不说这种改法到底有没有实际意义,也不说道的设置合不合理之类的问题,单就说说,这“废府存县”的实际操作是怎么做的。明清的时候,府有附郭,州无附郭,也就是说,府城所在地有附郭县(个别地区的府没有),州城所在地没有附郭县。民国废府存县,其实就是把府废掉,再把州改成县,就行了。简单粗暴。这种操作直接导致民国县的数量从民国元年的1450个到第二年变成了1803个,多出来的这接近四百个,哪来的?就是州改的。咱们用河北省做例子来说。河北,也就是清朝的直隶,在清末的时候组成是这样的:一、顺天府5州19县:1、西路厅: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房山县、涿州。2、东路厅:通州、蓟州、三河县、武清县、宝坻县、香河县、宁河县。3、南路厅:霸州、文安县、保定县、大城县、固安县、永清县、东安县。4、北路厅:昌平州、顺义县、怀柔县、密云县、平谷县。二、保定府2州14县:附郭清苑县1、满城、安肃、定兴、新城、容城、雄、唐、完、望都、博野、蠡、束鹿、高阳县。2、祁州、安州。三、永平府1州6县:附郭卢龙县1、迁安、抚宁、昌黎、乐亭、临榆县。2、滦州。四、正定府1州13县:附郭正定县1、获鹿、井陉、平山、灵寿、行唐、阜平、栾城、元氏、赞皇、无极、藁城、新乐县。2、晋州。五、顺德府9县:附郭邢台县1、沙河、南和、任、平乡、广宗、钜鹿、唐山、内丘县。六、广平府1州9县:附郭永年县1、曲周、肥乡、广平、成安、邯郸、鸡泽、威、清河县。2、磁州。七、大名府1州6县:附郭元城县1、大名、南乐、清丰、东明、长垣县。2、开州。八、河间府1州10县:附郭河间县1、献、肃宁、任丘、交河、阜城、宁津、故城、吴桥、东光县。2、景州。九、天津府1州6县:附郭天津县。1、静海、青、南皮、盐山、庆云县。2、沧州。十、宣化府3州10县:附郭宣化县1、赤城、龙门、万全、怀安、怀来、西宁县。2、蔚州、延庆州、保安州。十一、承德府1州3县:无附郭1、滦平、丰宁、隆化县。2、平泉州。十二、朝阳府4县:无附郭1、建昌、阜新、建平、绥东县。十三、赤峰直隶州2县:开鲁、林西县。十四、遵化直隶州2县:玉田、丰润县。十五、易州直隶州2县:涞水、广昌县。十六、冀州直隶州5县:南宫、新河、枣强、武邑、衡水县。十七、赵州直隶州5县:柏乡、隆平、高邑、临城、宁晋县。十八、深州直隶州3县:武强、饶阳、安平县。十九、定州直隶州2县:深泽、曲阳县。二十、口北道4厅:1、张家口厅、独石口厅、多伦诺尔厅、围场厅。以上,截止宣统三年十月,直隶地区辖12府、7直隶州、4厅、17散州、127县。民国二年3月,设置渤海、范阳、冀南、口北四道,旋又改名津海、保定、大名、口北四道,分辖全省。除了顺天府5州19县外,108县基本没变,其余的11府、7直隶州、4厅、12散州,府全部废除,州、厅全部改名:11个府废除,保留附郭县,正定府、保定府、顺德府、广平府等名称不再存在,代之的是各府的附郭县,从此,正定县代替了正定府,邢台县代替了顺德府,清苑县代替了保定府,永年县代替了广平府,卢龙县代替了永平府。19个州(7直隶州、12散州),全部把名字里的州改为县,霸州、沧州、冀州、赵州、磁州等等州不再存在,代之的是霸县、沧县、冀县、赵县、磁县。4个厅,全部改为县,张家口厅、独石口厅、多伦诺尔厅、围场厅分别改成了张北县、独石县、多伦县、围场县。同时因为各省废府、降州之后重名的地方太多,于是民国旋又出台了针对重复地名的改名运动,也就是刊载于在政府公报第628号(1914年2月5日)、第629号(2月6日)、第630号(2月7日)、第631号(2月8日)上的这份《民国三年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详见:民国三年的改名运动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91194827)这次改制+改名,奠定了现代河北省地名的基础。以顺德府为例,民国这次改名之后,顺德府不再存在,邢台这个名字代替了顺德这个名字的存在,体现在民国河北地图上,此处是标注邢台,括注顺德:民国15年10月第四版京兆直隶地图亚光舆地学社民国三十七年河北省分县详图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析邢台县城建邢台市,城外为邢台县,城内为邢台市。4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设立邢台专区,驻邢台市,不久之后经历了各种变更,到1961年,恢复邢台专区,驻地邢台市。1980年,邢台市设置桥东区、桥西区、郊区3个市辖区,形成邢台市、邢台专区并立局面。88年郊区撤销,邢台市区桥东、桥西的格局形成。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组建为新的地级邢台市,辖2区2市15县。这种改名的情况是很多明清府城和现在县市名称不一的原因,大概有以下这些:河北秦皇岛市卢龙区(永平府)、邢台市(顺德府)、永年县(广平府)、河南商丘市(归德府)、沁阳县(怀庆府)、周口市淮阳区(陈州府)、安阳市(彰德府)山东聊城市(东昌府)、菏泽市(曹州府)、惠民县(武定府)山西临汾市(平阳府)、永济市(蒲州府)、晋城市(泽州府)、长治市(潞安府)安徽阜阳市(颍州府)、合肥市(庐州府)、宣城市(宁国府)、当涂县(太平府)陕西安康市(兴安府)、大荔县(同州府)甘肃陇西县(巩昌府)、武威市(凉州府)、张掖市(甘州府)浙江丽水市(处州府)江西南城县(建昌府)、宜春市(袁州府)、高安市(瑞州府)、庐山市(南康府)、上饶市(广信府)湖北黄冈市(黄州府)、钟祥市(安陆府)、安陆市(德安府)湖南邵阳市(宝庆府)、芷江县(沅州府)、沅陵县(辰州府)重庆市奉节县(夔州府)四川达州市(绥定府)、南充市(顺庆府)、阆中市(保宁府)、三台县(潼川府)、乐山市(嘉定府)、宜宾市(叙州府)、西昌市(宁远府)、平武县(龙安府)福建莆田市(兴化府)、长汀县(汀州府)、南平市(延平府)、霞浦县(福宁府)海南海口市琼山区(琼州府)广西合浦县(廉州府)、凌云县(泗城府)、宜山县(庆远府)、桂平市(浔州府)广东茂名市(高州府)云南凤庆县(顺宁府)、保山市(永昌府)、建水县(临安府)、文山市(开化府)所以,下次再说以上这些地名现在没有以前好听的时候,冤有头债有主,骂民国那些大军阀们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朝顺天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