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的意义有什么?

寓言故事篇1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特点: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中国著名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人们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
(来源:文章屋网 )寓言故事篇2
我发现把很多老寓言故事巧妙改编成新故事,更能启发诱导学生,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解决问题,同时还能了解学生思想,便于更富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于是,我决定对《狐狸吃葡萄》故事进行拓展,好好利用这个故事去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学会从不同途径去处理问题,并且学会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
我向学生抛出这个古老的故事,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如果自己是这只狐狸,如何处理吃不到葡萄这个难题。
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经过农夫的辛勤劳作,紫红色的葡萄挂满了枝头,令人垂涎欲滴,当然,这种美味也逃不过安营扎寨在附近的狐狸们,它们早就想享受一下了。可是,当狐狸来到葡萄架下的时候,发现葡萄架要远远高出它的身高,自己根本够不着,怎么办?
学生思路敏捷,回答的非常积极,说出了很多解决方法。
第一只狐狸站在下面想了想,不愿就此放弃,机会难得啊!忽然,它发现了葡萄架旁边的梯子,回想农夫曾经用过它。因此,狐狸也学着农夫的样子爬上去,顺利地摘到了葡萄。
心语:这是直接面对,积极解决问题的心理。先学会接受,不逃避,不退缩,然后采取积极的解决方式,平时注意观察,学习别人长处,即使“鹦鹉学舌”,最后问题也能够得到解决。很多时候,我们必须以这种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勇敢地去解决它。
第二只狐狸也发现以它的个头这一辈子是无法吃到葡萄了。因此,它心里想:这个葡萄肯定是酸的,吃到了也很难受,还不如不吃。于是,它心情愉快地离开了。
心语:运用的是心理学当中经常提到的“酸葡萄效应”,在追求某一目标而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常将目标贬低,说“不值得”追求,用以安慰自己。这虽不是积极处理问题方式,可不失是一种能起到心理调节作用的机制,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用自己能够接受的理由来对事物自圆其说、自我安慰,以避免心理上受到更严重的伤害。很多时候,我们面对无法改变的事情,必须要学会调节心态,虽然问题没有解决,但在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心理卫士。
第三只狐狸心想,我何不等着农夫摘了葡萄的时候再去偷,这样多轻松啊。
心语:这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心理。知道自己能力小,还不想通过自己劳动获取,想不劳而获,他们要的是利于自己的结果,积极寻找最简单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一些很不道德手段他们也会使用。严重者,可以就变成了意志控制障碍范畴的精神障碍,也就是我们说的“有瘾”,成为无法自制的偷窃行为,虽屡遭惩罚而难于改正。
第四只狐狸同样是够不到葡萄。它心想,听别的狐狸说,柠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不到葡萄,何不尝一尝柠檬呢,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因此,它心满意足地离开去寻找柠檬了。
心语: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替代”,或者“甜柠檬”心理,即以一种自己可以达到的方式来代替自己不能满足的愿望,不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借此减轻内心失望与痛苦的心理。遇事不钻牛角尖,变通执行,“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第五只狐狸看到自己的能力与高高的葡萄架之间的差距,认识到以现在的水平和能力想吃到葡萄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它决定利用时间给自己充电,报了一个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爬树的技术,最后当然是如愿以偿了。
心语:这种采用的是问题指向应对策略,它能够正确分析自已与问题的关系和性质,找到自己差距,不在乎一时得失,锐意进取,学习更好的技术,提高自身能力来轻松解决问题,是一种比较好的应对方式。
第六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心想,我自已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来了也吃不到葡萄,为什么我们不学习猴子捞月的合作精神呢?它们有猴子捞月,我们有狐狸摘葡萄,说不定也会成为千古佳话呢!于是它动员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合作,搭成狐狸梯,这样大家都吃到了甜甜的葡萄。
心语:这种问题取向的应对方式,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蚂蚁效应”,它懂得“人心齐,泰山移”。懂得合作的道理,善于利用团队精神,善于发挥集体作用。其实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要想行走的顺利,必须是团队一块走。最终的结果既利于自己,又利于大家,这是很可取的一种解决方法。
第七只狐狸心想,和农夫是邻居,要一点种子总应该给吧,明年我自己种,可以随意吃葡萄了。
心语:这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心理,有了问题,会刨根寻底,寻求最彻底的处理方法,即使时间长一些也不在乎,希望能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完美主义的体现,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境界。
同学们还在热切讨论着其它解决方法……
最后我及时总结:看来,解决问题的道路千万条,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应对方式,最终产生不同的结局,所以聪明者总是善于寻找最恰当、最有力的解决方法。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调整好心态,善于思考,不要急于解决问题。其实,很多时候,人需要一点耐心,一点信心,一点思考,一点等待,需要耐得住寂寞,等待属于你的那一刻。事情并不是只有对与错,任何时候,任何事情,我们都永远有路可走。
掌声热烈响起,久久萦绕在我耳边。寓言故事篇31、经典著名的寓言故事有《揠苗助长》、《郑人买履》、《龟兔赛跑》、《猴子捞月》、《乌鸦喝水》、《老鼠开会》、《杀鸡取卵》、《农夫和蛇》等。
2、还有世界三大寓言故事集:俄国的《克雷洛夫》、法国的《拉封丹》、古希腊的《伊索》。
(来源:文章屋网 )寓言故事篇4
四川省资阳市保和镇初级中学 卓丽虹
有个寓言叫《渔王的儿子》。说的是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由这则故事我们大多都会想到中国的那句古训:“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确,我今天想到的也是在语文教学中与此有关的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一味地讲,学生盲目地听,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一直在被动地学习,“勤能补拙”、“贫鸟先飞”、“勤奋出天才”、“刻苦、刻苦、再刻苦”似乎只要努力,一切问题也可以解决。我们做老师的也总教育学生,要善于挤时间,见缝插针地钻时间,把握了时间,就等于把握成功。学生也把大量时间放到学习上来:早上早读,上课听课,中午午读,晚上练习。有的人努力到每天都只剩下教室、宿舍、饭堂三步曲。时间花了不少,但到考试,能取得高分的却廖廖无几,让师生深受困惑。于是,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授之以渔”的观点,即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可见,授之以鱼是现成的、短暂的、可数的,授之以渔,是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终生受益的。从这种意义上看,指导学生懂得学习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多么精辟地见解!的确,活的方法总比死的知识有用得多。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但在学生时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在步入社会之后,对其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可谓受用一生!
但是今天美国教育对我们的古训“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却推陈出新了。不仅要授学生以‘渔’,更要授学生以‘渔场’。“渔场”就是学生活动的广阔天地。在美国,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范传授怎么捕鱼,却更重视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被教育者自己从实践中学会怎么捕鱼。试想,如果学生空有一身的本领,却没有实践的环境,亦不能辨别渔场里鱼的多寡,这无异于古时那个纸上谈兵的故事。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它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学生在这里应尝试生存,体验生存,亲自去做,学会去处理事情。教学做合一,亲身体验得真知,形能力。当学生的活动,使“渔场”呈现生活的丰富与鲜活,从而赋予“渔场”生命的内涵。想想,一池星辉,满堂银跃,人声喧哗,该是多么美好的图景啊。
我们的学生不是天上的风筝,不需要我们手里拽一根长线;他们是鸟儿,学习了飞翔,可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片尽广尽阔的天空;牧羊人牧羊时不能给羊儿脖子系上麻的金的银的绳子,而是要为羊儿寻找一片片丰茂的草场,让他们能“吃”多少就“吃”多少,通过不断地咀嚼、吸收、反刍,质疑批判,最后沉淀下来的就成为学生自己的语文知识。我想对寓言中的渔王说,你懂得再多都只是你自己的,而你的儿子懂得再少,却是他们自己的,请给你的儿子们一片海吧,放开你的手,让他们自己到里面去扑腾,去摔打,去体验,相信,不久之后他们捕到的鱼会越来越多,他们的技术也会越来越出色的!寓言故事篇51、古时有个叫叶公的人总是说自己如何如何喜欢龙,家里的房梁、屋顶等等都雕刻这龙的图案,这件事情被真龙知道之后,就下凡来看他,没想到叶公看到了真龙,却吓得瑟瑟发抖,抱头鼠窜。
2、叶公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来源:文章屋网 )寓言故事篇6
一、理清寓言文意,理解故事内容
小学阶段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课文,例如《井底之蛙》《亡羊补牢》等,寓言故事通常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或拟人化的自然物来说明道理。因此,教师在进行寓言故事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了解这则故事所讲的内容,理清故事的情节,并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意思或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某个字词的意思,以真正理解故事的内容。例如《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中,“亡”字所表达的意思与现代汉语词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字词的意思,掌握整个故事所要表达的生活哲理,让学生领悟“后悔”和“接受”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就此故事展开讨论,假设类似情境,让学生思考自己将会如何应对,从而学会举一反三。另外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将故事讲述出来,在学习《亡羊补牢》课文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来演绎对话部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又助于学生理清故事的情节,掌握故事的真正寓意。
二、联系生活实际,领悟生活哲理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寓言故事大多篇幅短小,但是几乎每则寓言都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有趣且情节富有变化的故事,语言精辟、简洁易于朗诵,并且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同时,寓言中的动植物都是用人格化的手法进行描绘和刻画,使得整个文章的内容丰富而新奇,因此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感悟也是寓言教学的一大重点内容,教师在寓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故事激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领悟故事的寓意。如在《乌鸦喝水》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提问:“小朋友们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难题?你们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通过提问,让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列举身边的事例,更好地理解故事所要传达的道理,让学生懂得思考生活,学以致用。学完寓言故事后,教师可以假设某些生活情境,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自己遇到这样的生活问题将会如何应对,加强师生交流,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课本的知识,还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为了使寓言中的教学寓意更为深刻,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多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对寓言故事中的形象进行认真感受。同时将故事中的形象与实际中的具体形象真是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寓言中所描绘的场景,及其所要刻画的形象,深入了解故事所要表达的寓意。
三、延伸课外教材,扩大知识视野
除了学习语文课本上的寓言故事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推荐课外寓言作品,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中外寓言故事,例如,可以推荐《中外寓言名著故事精品》《伊索寓言》或是成语故事和历史故事等,并要求学生每周至少阅读两到三篇寓言故事,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分享自己觉得有趣的寓言故事,这样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其语文素养。另外机智、滑稽、富有讽刺意义的寓言故事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是培养小学生创作能力的良好契机。因此,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对开拓学生的思路很有帮助。由于寓言故事的寓意通常是深刻且多面的,语言简练,还有一些寓言只讲故事却不明说道理,故事结尾还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己品味和感悟。所以,教师在寓言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无限想象力,并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特征续写故事,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想象改编、仿写寓言故事。例如在《狼和小羊》的故事里作者没有说明小羊的最后命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一点艺术空白,以“小羊得救”为题,自由发挥续写结局,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创作能力。
四、理解作者意图,掌握寓言特点
寓言故事是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形式上,寓言故事的语言精辟简洁,具有很强的概括性,篇幅短小而结构严谨,是一种简短的叙事性文学作品。寓言故事中的动物和植物都被赋予了人类的思想感情和善恶观,故事蕴涵着丰富深刻的生活哲理。寓言故事把讽刺对象的内在本质充分揭露出来,让学生在嘲笑故事里丑角滑稽可笑的同时,领悟到真正的生活哲理。例如《揠苗助长》这一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担忧禾苗长不高的宋国人,为了让禾苗快快长高而将禾苗往上拔,结果导致禾苗都枯萎了,这故事告诉我们,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另外,寓言故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使用拟人、象征和夸张等文学表现方法,增加了文学色彩,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富有趣味性与曲折性。寓言故事以其短小精悍的篇幅、夸张有趣的情节与丰富的哲理性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寓言故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文学题材,对教导学生写作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区别寓言与童话,它们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有着很大的不同。童话的故事极富幻想色彩,对大自然的事物进行人格化,以物拟人,妙趣横生,而寓言则多源于现实,故事内容多是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者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某种人的讽刺和箴戒,虽是虚构的故事,但却能诠释深刻的生活哲理,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五、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发散思维
以往教师在进行寓言故事的教学时,往往都是按照首先分析教学思路,然后再按照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将寓言中所揭示的寓意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相对片面,且具有较高的模式化成分,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寓言故事的加入是符合学生小学阶段的心理特点以及发展特点的。将语言故事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等,都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恩的品质。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寓言教学时要进行创新型教学,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如在将《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时,由于电视剧以及口口相传的故事中都会有所涉及,学生也会有一定的了解。为此在课上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随机将学生分为8人一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对课文中的情节以及根据自己的现象设计一段情节进行表演,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结语寓言故事篇7
哲学是逻辑思维,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和各种范畴深刻地反映现实世界,它总是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因而无论是唯物或唯心,总包涵某些深刻的道理,不易为一般人所理解和掌握。因此,在高二的哲学教学中,我使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来分析、说明课文中的基本原理,变抽象为具体,变乏味为有趣,深入浅出地讲解哲学原理。
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到准确,有重点地运用寓言故事
所谓准确,就是所运用的寓言故事要能准确地说明要讲的哲学道理,即对大量的寓言故事要经过认真的理解、整理、筛选后,再看与什么哲学原理相对应,不能张冠李戴。例如用疑人偷斧,掩耳盗铃,纸上谈兵,按图索骥,东施效颦等来说明不从实际出发,搞主观主义的危害;用望梅止渴说明意识的反作用;用井蛙之乐,望洋兴叹,刻舟求剑,一叶障目,说明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孤立、静止、片面;用拔苗助长,庖丁解牛,愚公移山,南辕北辙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用两小儿辩日,孔子断粮,盲人摸象说明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道理;用凿壁偷光说明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用橘逾淮为枳,梁上君子,墨悲丝染说明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用酒酸与恶狗,围魏救赵,唇亡齿寒说明联系的普遍性;用远水不救近火说明联系的条件性;用朝三暮四,田忌赛马,讳疾忌医说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用驾车顶牛,画龙点睛说明抓主要矛盾的道理;用歧路亡羊,嫁女与卖珠说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原理;用曹刿论战,塞翁失马,灭烛绝缨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用点石成铁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道理;用五十步笑百步,狐假虎威说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用守株待兔说明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用滥竽充数说明实践决定认识的道理;用白马非马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所谓有重点就是在讲解中注意对每个哲学道理所涉及的寓言故事要有重点的讲解,突出一两个事例讲清、讲透,而不是面面俱到。
二、注意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应用寓言故事
学习哲学道理是为了运用,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就能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否则,就会处处碰壁,导致失败。因此,在讲课过程中,应注意从正反两方面相对应地运用寓言故事。
例如,讲尊重客观规律这一内容时,笔者从正面运用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掌握事物规律,游刃有余的好处,又从反面运用拔苗助长说明违背客观规律的不良后果;讲抓主要矛盾的道理时,从正面运用画龙点睛的故事,讲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从反面运用驾车顶牛说明不抓主要矛盾的危害;讲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时,再从正面运用了田忌赛马的故事,从反面运用了讳疾忌医的故事。
总之,运用寓言故事讲哲学原理,既要从正面讲积极作用,又要从反面讲危害。
三、要把寓言故事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来说明哲学道理。
寓言故事虽然有趣,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纯粹使用又显得有些单一,因此,在讲课过程中,除了引用寓言故事,还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来讲哲学道理,用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学生的学习。例如在讲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节时,告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的学习方法是不能照搬照抄和盲目的效仿别人的,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个性特征、身体条件及其他客观因素来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讲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时,启发学生要处理好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外部环境影响的关系;在讲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时,教育学生既要注意平时学习中的点滴积累,又要加强应考能力的培养,只有平时刻苦努力的学习和积累才会有升学考试成绩的大幅提高;在讲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时,使学生明白,要取得好的成绩,就要既重视主要学科,又不能忽视次要学科,各个学科要全面发展。
四、用现代思想观念理解寓言故事,以求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寓言故事篇8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几年来,我将寓言故事巧妙地运用于教学过程当中,有效激活了思品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同学们喜欢的一门课程。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一、巧用寓言故事导入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思品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有的寓言故事言简意赅,若能巧妙地运用它引导入题,就可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一扫课堂的沉闷气氛,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基础。例如,八年级思品课《战胜挫折》的教学中,我先给学生们讲了《老驴自救》的故事:一头老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要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哀号。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老驴,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农夫的邻居们左一铲子右一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里。这头驴子了解自己的处境,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里一看,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脑瓜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竟然慢慢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跑开了!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是什么?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在激烈的讨论中不仅切入主题,而且还得出了战胜挫折必须冷静看待挫折、乐观对待挫折、坚强战胜挫折的结论。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很快处于学习知识的最佳状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
二、巧用寓言故事释疑
有的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巧用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以加深学生对疑难观点的理解。例如,在七年级思品课《认识自我》的教学中,关于“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评价”观点,我选择了《长颈鹿和小山羊》的故事:一天,一只美丽的长颈鹿和一只机灵的小山羊在比高好还是矮好。它们来到一棵树下,长颈鹿一抬头就可以吃到大树上又鲜又嫩的树叶,可小山羊趴在树干上,脖子伸得老长,也吃不到树叶。“哈哈,还是长得高好吧!”长颈鹿高傲地说。小山羊不肯认输。它们又往前走,看到了一个果园,果园周围都是高高的围墙,只有一扇又小又矮的门。小山羊大摇大摆轻捷地进去了。小山羊见到了遍地青草,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长颈鹿见状,伸长了脖子,使劲往里钻,可怎么也钻不进去。小山羊神气地说:“看见了吧,还是长得矮好。”它们都不肯认输,于是去找大象伯伯评理。大象说:“你们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要学会取长补短,我相信你们会越来越棒的。”学生们在富有趣味性的寓言故事中掌握了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从而明白了要“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评价自己”。
三、巧用寓言故事收尾寓言故事篇9
《狐假虎威》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它是一个汉语成语,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请您阅读。
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1在一座森林里,各种树木挺拔高大,一眼望去绿油油的,深吸一口气,满是草儿的清香。有一天,火红的太阳慢慢地爬下山坡,小动物们躺在柔软又舒适的草地上看日落,夕阳帮它们穿上了暖暖的红衣服,闲适极了。
有一只爱捣蛋的狐狸经过,看见小动物们有说有笑,非常开心的样子,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哼哼,有啦!”顿时,狐狸在心里冒出一个狡猾的念头。
狐狸飞快地在林子里转着圈,一边跑一边左右打量,很快它找到了一只老虎,这只老虎正在睡觉。狐狸脚一跺,脖子一昂,大声说:“臭老虎,太阳都下山了,还不快起来!”老虎听到声响,睁开眼睛,这不是狐狸吗?还没等老虎回答,狐狸又清了清嗓门,“咳——咳”,狐狸说道:“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可是上神派来管理你们人间的动物的。”狐狸故作镇静,同时摆好了随时逃跑的动作,它心想:“万一老虎不上钩,我得赶紧跑。”
老虎看着狐狸,觉得很奇怪,可转念一想,狐狸胆子竟然这么大,难道它真的是上神派来管理我们的?还是小心点好。老虎叉着腰,半信半疑地说:“胡说,我才不信呢。”狐狸想:“好家伙,我得出大招了,看你上不上当。”狐狸瞥了一眼老虎,神气地说:“你不信?那就和我一起去森林里走一走,我敢保证,小动物们一看到我,一定会马上跑开。”老虎觉得狐狸说的有道理,便答应了。狐狸嘴角一笑,心想:“哈哈,计划成功,笨老虎,你上当了吧!”
老虎跟在狐狸身后,而狐狸走在前面,昂首挺胸,大摇大摆,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正在草地看日出的这群小动物们看着狐狸朝它们走过来,都忍不住笑了,不就是一只狐狸吗,还摆威风呢。而当它们看见老虎大王在狐狸身后,顿时停了笑声,“快逃啊!”小动物们立马尖叫起来,四处逃散了。本来还是欢声笑语的草地,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了。老虎看见小动物们这么怕狐狸,便垂头丧气,摇摇头说:“唉,不能再当森林大王了。”狐狸听到老虎的话,偷偷地笑了,有你在我身后,我就是森林大王。
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2从前,有一座美丽的大森林。这里大树茂密,还有绿油油的草儿,五颜六色的花儿在草地上尽情绽放,鸟儿站在枝头一展歌喉,调皮的小动物们嬉戏玩耍……而狐狸就住在这座森林的一个树洞里。
清晨,狐狸刚刚醒来就听到了自己肚子一连串的咕噜声,“哎,又得去外面觅食了。”狐狸一边拍着自己扁扁肚子一边说。狐狸跑到兔子洞前,想找一只小兔子填饱肚子,却发现小兔子们已经搬家了,它又跑到了树洞前,草丛里……发现附近的小动物们都搬得远远的了。
狐狸垂头丧气地走着,想着:“这可怎么办,今天只能饿肚子了吗?”突然,狐狸身后传来了“沙沙”声,它回头一看,简直快吓晕了。原来狐狸的后面出现了一只大老虎,狐狸急中生智,想到了一个办法。它傲慢的对老虎说:“老虎,你敢吃我吗?”老虎愣住了,“我为什么不敢吃你呢?”“我是上天派来管理你们百兽的,你要是敢吃我,那就违反了上天的命令!”狐狸不慌不忙的说道。老虎对狐狸的话半信半疑,狐狸看出了老虎对它的怀疑,对老虎说:“不信的话,你跟我走一趟吧。”
狐狸和老虎一起往前走,它故意走在老虎的前面。森林里面的小动物们,看到狐狸和老虎一起大摇大摆地走过来,都吓得撒腿就跑。小猴子看见了,吓得呲溜一下窜上树去;小白兔看见了,吓得急匆匆地躲进洞里;小鹿看见了,一缩脖子躲在灌木丛后面……老虎见此情景,心想:“幸好我没有吃狐狸,原来它真的是上天派来的。”
从此,老虎看见狐狸都毕恭毕敬的。
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3话说上回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骗过了老虎,可这回,狐狸还能如愿以偿吗,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走老虎的故事,不久,便被多嘴的乌鸦传开了。森林里,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大王”竟被狐狸吓跑了。老虎知道这事后,才发觉狐狸骗了自己,气的咬牙切齿。于是,便四处追杀狐狸,势必要把狐狸吃掉。
没过多久,狐狸在寻找猎物时,不料被老虎逮了个正着。看着老虎得意的样子,狐狸连忙求饶:“老虎大哥,求求您,宰相肚里能撑船,您大人有大量,这次,您就放过我吧,我再也不会这样了!”老虎听了这话,立马不乐意了:“我放了你,做梦!今天我一定要吃了你!”这时,狐狸又想出来坏点子了:“哼,要不是我没注意,你能抓到我?”老虎生气的说到:“我堂堂森林,怎么可能抓不到你?”狐狸说到:“那咱们就比赛跑步,看谁先到那个小山头!”“好,比就比!”老虎说到。
三,二,一,开始!老虎像离弦的箭般冲了出去,当老虎跑到小山坡的时候,还来不及得意呢,却发现狐狸直接逃跑进旁边的小树林了。老虎是又气又恨,吼道:”好你个狐狸,下次,我一定饶不了你!“
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4从前,有一片很大很大的森林。森林里边鸟语花香,大树像一位位高大的士兵,挺拔地站在那里,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小溪欢快地流动着,仿佛在为小鸟的歌声伴奏。而在森林深处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只狡猾的狐狸。
一天,狐狸从山洞里探出脑袋,摸着干瘪瘪的肚子说道:“唉,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今天我一定要吃上一顿饱饭!”然后,狐狸就开始了他的觅食之路,他来到小溪边,来到草丛里,都一无所获。
突然,一声吼叫从身后面传来。狐狸紧张地回过头,看见了一只来势汹汹的大老虎。它张着血盆大口,说:“我已经好久没有吃东西了,今天我一定要吃了你!”狐狸壮了壮胆子,故作镇定道:“我是百兽,你吃了我,就不怕违反老天爷的命令吗?”老虎笑了笑,说:“呵,违反老天爷的命令?你以为你是谁呀。”狐狸拍了拍胸脯,说:“我就是统管百兽的首领,你不信,就跟我在森林里走一圈,怎么样?”“好,当然可以。”老虎半信半疑地说。
于是,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地往森林深处走去。动物们看见了他们,连忙逃跑。小猴赶忙爬到树上,躲在树叶后面;小兔连忙跑走,回到兔子洞里;小鹿也躲到树丛后面,弯下身子不让他们看见……老虎见这番景象,于是相信了狐狸的说辞。
从此以后,每当老虎遇到狐狸,都对它恭恭敬敬的。
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5在美丽的森林里,树木茂密,小鸟在枝头唱歌,小猴在树上荡秋千,小熊在泥地里打滚……在一棵大树下有一个树洞,里面住着一只狐狸。
一天清晨,狐狸伸了伸懒腰,听到自己肚子“咕噜咕噜”的叫了几声,“又要出洞觅食了。”狐狸一边拍着自己扁扁肚子一边说。狐狸跑到山丘上,没有找到食物;它又跑到了小河边,依然没有;它又来到了草地上……
正当狐狸埋头找着食物,突然,从身后传来了一声吼叫。它回头一看,一只大老虎猛地扑了过来,狐狸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按在身下了。狐狸定了定神,故作镇定,对老虎说:“老虎,你敢吃我吗?”老虎愣住了,“我为什么不敢吃你?”“上天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要是敢吃我,上天会惩罚你的!”狐狸不慌不忙的说道。老虎半信半疑地问:“此话当真?”,狐狸说:“你不信?我带你到森林里走一趟!”
狐狸趾高气昂的走在老虎的前面,老虎慢吞吞的跟在狐狸身后。小猴看了,赶紧跳到树上,跑得无影无踪;小兔见了,立刻跳进草丛里不见了;小熊见了,三步并作两步地逃回洞中……老虎见此情景,相信了狐狸的话,狐狸就此得救。
从那以后,老虎再也不敢吃狐狸了。
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6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经问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猾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帝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帝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寓言故事篇10寓言故事:出海航行的人喜欢带着一些动物,以供旅行中消遣。有个海员带着一只猴子航海,当到达雅典阿提卡的苏尼翁海峡时,一场风暴突然袭来,船被狂风巨浪打翻了,大家都纷纷跳入水中逃生,猴子也机灵地跳入水中。海豚看见了它,以为是人,立即钻到它底下,把它托起来,安全地送往岸边。到达雅典海港珀赖欧斯时,海豚问那猴子是不是雅典人。他回答说:“是的,我祖先都是名人显贵。”海琢接着又问他知不知道珀赖欧斯。猴子以为海豚所说的也是个人,所以答道:“他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海豚对猴子的谎话十分气愤,便不再托住猴子,让他淹死于海水中。
寓意:这故事是说那些信口雌黄的人。
管理点评:任何地方,任何组织都有一些信口雌黄的人,他们依据自己的想象,与所谓的经验与阅历来判断事情。只要他们认为是这样的,就会编造出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的语言撑腰。纸上谈兵,是这些人的显著特征,然后有些人不学无术也冠上很多头衔,卖弄自己抄袭或者剽窃别人的成果,而妖言惑众。或者一知半解,也把自己神话成先知与预言家。或者抨击他人,把自己扮演成道德的审判者。或者抨击政府,把自己刻画成民主斗士。又或者,把自己说成是人类的救世主。信口雌黄跟调查研究结果是背道而驰的。而且在企业家周围还有一群说客,鼓唇摇舌,不根据实际情况与调查结果来说话。用以影响企业家们的决策与投资,然后从他们身上获得利益。事实以调查为准绳,实际以真理为指导。不学无术造就了很多信口雌黄与纸上谈兵的人。作为企业的老板与管理者要保持警惕性,要有清醒的头脑与聪明的是非判断,不要被愚弄与欺骗。
  我们看了很多故事类的作品,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小说散文等等。有的人分不清哪些是寓言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了解。   寓言故事篇1:老虎模型   在楚国,有一家人深受狐狸之害。狡猾的狐狸经常趁其不备,跑到院子里来偷只鸡呀,摸条狗呀,闹得这一家鸡犬不宁。这家人想了许多法子来抓狐狸,可是都没能抓到。   后来,有人给他家出了个主意,说:“老虎是山里的百兽之王,普天下的兽类见了它,都会害怕得丢魂弃魄,一个个只能趴在地上等死。”楚人感到此话有理,于是就用竹篾(mie)编了一个老虎模型,再用一张虎皮蒙在外面,放置在自家的窗户之下。没过几天,狐狸又来骚扰了,它刚一进院门就撞见了这个老虎模型,直吓得大叫一声,即刻就倒在了地上,只剩下束手就擒的份儿了。   又有一天,不知从何处来了一头野猪,窜到这楚人家的地里去糟蹋庄嫁。于是,楚人又将老虎模型预先埋伏在草丛之中,同时派自己的儿子手执利戈,守候在大路上。一切安排就绪以后,他就让那些在地里干活的人齐声大喊,吓得那头野猪赶紧往草丛中逃生,可是在那里又看到了老虎模型,于是又折转身来,往大路上奔去,结果就被守候在大路上的儿子给抓获了。   有了这两次经历以后,楚人兴奋异常,他以为凭着这个老虎模型就可以降伏天下所有的野兽了。恰在此时,野外又发现了一种形状像马的动物,这位楚人立即带上老虎模型前往驱赶它。   有些见多识广的人出面劝阻楚人:“这种形状像马的动物就是‘駮’(bo)呀,它连真的老虎都会吃掉,你又何必带个假的老虎模型去送死呢?你这样去是要遭殃的!”可是楚人却听不进这善意的劝告,依然孤身前往。他到了野外之后,只见那像马的駮吼声如雷,一下子就冲到了楚人面前,迅速踢翻了他带去的老虎模型,接着就用前爪将楚人抓住,拼命撕咬,不一会儿就将楚人咬死了,脑浆溅了一地。   这个楚人制造了一个老虎模型,本来是只能用来吓唬狐狸和野猪一类并不强大的敌手的。可是他却错误地以为老虎模型无往不胜,结果在遇上了真正的强敌之后,只能落得个粉身碎骨的可悲下场。   寓言故事篇2:晏子责烛雏   齐景公非常喜欢捕鸟,他常常将捕获的各种各样的鸟养起来赏玩,还专门指派了一个名叫烛雏的人主管捕鸟的事。   有一天,烛雏不小心,让捕获的鸟飞走了。于是齐景公十分生气,他大发雷霆,准备杀掉烛雏。晏子知道这件事后,赶紧跑来见齐景公。他对齐景公说:   “烛雏犯了罪,请让我来一一列举他的罪状,然后大王按他的罪过来处死他吧。”   景公同意了晏子的请求。   于是晏子派人把烛雏叫来,当着齐景公的面历数烛雏的罪状,说:   “大王派你专门看管鸟,你却粗心大意让鸟飞掉,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大王因为鸟飞掉的缘故而杀人,让大王背上杀人的名声,这是第二条罪状;如果让别的诸侯王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大王把鸟看得比人命还重,从此坏了大王威望,这是第三条罪状。”   晏子一口气列举了烛雏三大罪状后,请齐景公处决烛雏。   齐景公在晏子斥责烛雏罪状的时候早已醒悟过来,他摆摆手说:   “不要杀了,不要杀了,寡人盛怒之下差点做了错事。多亏爱卿指点。”   就这样,齐景公不但没有杀烛雏,还向他表示歉意。同时又向晏子表示感谢。   足智多谋的人在正面批评可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往往采取侧面迂回的办法取得成功。   寓言故事篇3:眼盲心明   有一个眼睛失明的少年擅长弹琴击鼓,邻里有一个书生过来问他:“你有多大年纪了?”少年说:“15岁了。”“你什么时候失明的?”“3岁的时候。”“那么你失明已经有12年了,整日里昏天黑地,不知道日月山川和人间社会的形态,不知道容貌的美丑和风景的秀丽,岂不是太可悲了吗?”那失明的少年笑着说:“你只知道盲人是盲的,而不知道不盲的人也实际上大都是盲的。我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四肢和身体却是自由自在的。听声音我便知道是谁,听言谈便知道或是或非。我还能估计道路的状况来调节步速的快慢,很少有跌倒的危险。我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擅长的工作中去,精益求精,而不浪费精力去应付那些无聊的事情。这样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我不再为眼睛看不见东西而感到痛苦。可是当今某些人虽然有眼睛,但他们利令智昏,看见丑恶的东西十分热衷,对贤明与愚笨不会分辨,邪与正不能解释,治与乱也不知原因,诗书放在眼前却成天胡思乱想,始终不能领会其要旨。还有的人倒行逆施,胡作非为,跌倒之后还不清醒,最后掉进了罗网。这些人难道没有眼睛吗?那些睁着眼而昏天黑地乱窜的人难道不也是盲人么?他们实际上比我这个生理上的盲人更可悲可叹呀!”书生无言以对。   这个故事揭示了这样一种生活哲理:生理上的盲固然可叹,而心理上的“盲”更为可悲。眼睛失明是一大缺陷,但如果扬长避短,全神贯注于所擅长的事业中去,也能做出很大的成绩来,领悟到深刻的人生道理。而如果昏昏然过日子,甚至胡作非为、倒行逆施,即使双目明亮、四肢发达,也是一种不明事理不通人性的“睁眼瞎”和“人形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寓言故事的意义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