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设计和动漫设计一样吗会被AI取代吗?

首先我们不要神化AI,但也不要小看AI,淘汰大部分人这个结果是注定的。但这个大部分指的是人数,而不是所有环节岗位都会淘汰这么多人。实际上被淘汰的环节也是没人喜欢想干的,除了游戏美宣原画因为行业相对容易挣钱,在这个环节会多养一些混的,对于其他绘画应用领域,可以说是巨大的利好。 AI绘画的出现会让人力生产力前移,帮助优秀的人更早的成为作品领头创作者,而中后端交给AI,人负责选短期的利好就是可以推翻我之前的论断,中国二维动画可能因此重生,长期去看,最大的利好还是漫画,甚至以后漫画直接就可以变成动画,AI绘画的出现是直接可以改变行业生产结构,暴增生产力,几乎可以一举扫清这两个领域最大的弱点。动漫动漫,以后可能真的就是一个东西,不再分动画还是漫画。说回到AI绘画将会淘汰谁AI应用的本质是需求收集分析,连接素材库反复优化输出,往复循环生成。按照AI的逻辑,其本质仍旧是工具,因为他不能“无中生有”,只能根据现有规律反馈结果进行输出,说简单些,如果你属于行业的后60%的,你能做的,AI也一定可以,也并不是前40%就安全了,可能其中后20%也就和AI不相上下,说简单些就是淘汰中低端生产人力。我们可以在原来的生产链条的前20%岗位使劲卷直接会灭亡的是一个小细分领域,再就是干残一个大的领域一、谁要死将要灭亡的小细分就是绘圈那些给人画同人画头像的,一般都在什么米画师还有淘宝上这类的平台忽悠小朋友的。绘圈的大部分破玩意就是看着好看,而实际不需要多扎实的水平,靠着有限镜头动作,遮挡不会画的结构,再拿鲜艳的颜色抢镜,最后靠乱七八糟后期闪瞎狗眼,狗屁质感不会画,草了吧唧,就只能忽悠外行外加骗自己。也正因为外行容易被忽悠,于是画的稀烂也有人捧,造成了这些年新人基础不扎实,画面完成度极低,以前应届生多多少少都能有一些能画高完成度的,而这几年看到的是0,绘圈这风气功不可没。绘圈存在的本身就是软件功能强了,画画门槛低了,说绘圈要死,指的是绘圈那些水平稀烂赚小白钱的好日子将会终止,回归无金钱纯爱好的同好圈,以后普通人也可以通过AI绘画分享自己的创作,这其实才是绘圈的本质。二、谁要残残的将是一个从业者十分多的领域,这个领域特点就是门槛低,刚开始收入稳定,活轻松,和游戏动画漫画没法比辛苦。这个行业本身就不算是依靠画技画画,大部分时候也就是靠堆素材,以及绘制简单的线条。这个行业的特质就是28岁以前工作特好找,28岁以后如果失业可能就再也找不到这个工作了。因为绝大部分老人和新人没有丝毫差别,几乎是个人就能干,这也是美术毕业生实际选择最多的行业——设计行业 设计行业是一个大类,可以说又大又杂,不说那些高精尖的设计领域,就是普通设计行业,基本这波可以被AI绘画一波带走,因为AI绘画的绘制逻辑完全覆盖掉了这个低门槛行业。以后产品经理或者项目经理,甚至客户自己就可以做需求,还要设计师干什么。所以以后设计师也不用抱怨甲方奇葩需求了,他们自己就可以做二、谁将会被颠覆将会颠覆将会是游戏原画领域 原画,动画,漫画各有各的难,漫画最重表现力创新,动画次之,受众门槛更低,行业门槛更高。原画可以理解为纺织业,大部分工作量并不在创新上,只要大致确定怎么画,可以各种抄各种叠加素材,剩下就是织了。所以就如同纺织机逐渐替代大部分手工,而AI绘画逻辑正好也可以覆盖这类有规律可推算的织毛衣技法。顶级画师就像做奢侈品的大师一样依旧会活的很好,但大量只会纺织廉价毛衣的半桶水从业者将会被逐渐淘汰。由于算文娱行业里最直接赚钱的行业,所以扎堆的人最多,淘汰掉80%很正常,留5%指挥,15%执行已经算最好的结果。美术成本会转移一部分到算力等人工智能硬件和算法工程师上,或加强有限的美术个体人力成本,能画独特吸引人更优秀的原画师将会更抢手,未来游戏的总成本可能并不会下降,但体验会增强。说白了就是由人力成本构成比例占比将会降低,转而加强AI和算力等非人力构成。三、谁将会重获新生因为产业链变现方式的差异,游戏是产业链末直接变现端,而漫画是中前端,动画除了电影外也是中端,整条商业模式之下,产业链靠前造成了传播效用大于直接变现价值。比如熊出没如果没有多年在电视台的播放积累,他的电影就没那么容易赚钱,他的电影票房实际靠的是电视台传播价值延伸和放大。所以相较游戏行业的景气度而言,国产动漫一直属于艰难求生,而最大的难点就是人心总是要和欧美白人比福利,决口不提同是东亚的日韩这些发达国家的职场压力,反正就是要和最爽最好的比,离自己最近比自己更卷的例子就当看不到。人力成本逐年暴增,产能效率暴跌,生产力枯竭。 这里说的生产力当然不是垃圾生产力,看到有智障又开始来回咀嚼一些弱智嚼烂的浓痰,什么不是产能问题,什么资本家一定更喜欢劣质产能等等,这些自以为懂个几把的键盘侠大概一辈子都意识不到自身的无知和愚蠢。行业泡沫时废物在跳,行业寒冬时也不乏小丑起舞。资本又不是弱智,起码上一轮国漫泡沫破灭,已经彻底证明了那帮鼓吹堆垃圾产能市场化的废物选的路是错误的。如果意识不到垃圾产能的危害,这里就再说一遍劣币祛除良币的原理。 无论是阅读付费分成,还是固定单页稿费,都需要有个基本的品控制度,品控不是绝对的,但绝对需要品控。过去依靠人力的生产力升级是极为困难的,而生产力下行不仅简单并且不可逆,国漫之所以沉寂这几年的本质就是几代积累出的生产力降级和报废。说的生产力,实际就是人,人越来越懒,事越来越多,如果习惯了做简单的事,就不会再愿意去做难的事。你费时费力画一页,可能是个跨页的工作量,平台按一格几十块给你结算你什么感受。水平比你烂的随便画垃圾爆量,无论哪种制度下都挣得比你多你崩不崩溃,结果不是逃离这行,就几乎只剩下一起做垃圾这个选择。 劣币不是在市场上祛除的良币,而是在生产端就气死了良币,或者让良币变成了更多劣币。 一直拿韩漫做胡咧咧的废物们,看看韩漫是不是还是开始那样画的简单,他们平台的脊梁,或者说主体流量靠的是不是越发高质量的的漫画作品,越来越强的生产力。中国不是没有有优秀创作想法的人才,只是所有人都越变越懒,完全靠一个人肝起一部作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基本都受限于缺乏优质生产力。如果解决中后端繁杂的生产力问题,中国网文能冲出去,中国动漫又差什么。当然,淘汰也是注定的,未来无法融入AI绘画的相关从业者,除了个别已经极为特殊的个人,注定会被淘汰。如果觉得AI绘画画不了游戏美宣的,你们该想办法去墙外看看,现在实际应用基本已问题不大,在AI产业加速发展的情况下,2年内国内应该就能找到类似应用,大概率不是百度那种屎一样的东西。如果动漫方面也有专门开发的类似应用,应该也就3-5年的时间便可实现。 不要觉得这一切还有很远,AI应用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些只停留在嘴上的玩意,而是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产业链应用阶段,可能几个月就能有一次飞跃式的进步。 国内就画条漫这种平视又平视,特写又特写,同质化严重的所谓的少女或耽美简单画法,你以后和AI扯风格去吧,反正就是你的能力越简单越淘汰你。 镜头表演,人物动作表情表演,想象力,差异化设计这些能力在同等高级生产工具之下的作用会被放大。行业重生同样淘汰掉90%的人也很正常.AIGC并不会是行业的答案,AI-UGC才会是内容平台的最终答案文创行业永远需要人,但只需要足够优秀的人但我们同样要看到,随着人越来越懒,事越来越多,依靠重人力的行业将会越来越难无论你是否接受,行业也要活,怎么也要选一个更好的活法
本周V4.0带来了Stable Diffusion作画功能和人声伴奏分离功能。V4.0版本:2022-08-291、加入Stable Diffusion作画模型,主界面点击【SD作画】按钮即可Stable Diffusion作画,参数设置里是SD作画设置,支持和DD作画一样的队列模式等功能;
2、加入人声伴奏分离功能,导入歌曲,即可分离人声、伴奏、鼓点等,支持批量选择音频。再来几张我用离线版SD(Stable Diffusion)跑的图:01 软件概览软件名字叫做:AI作画离线版V4.0(基于Disco Diffusion 5.6与Stable Diffusion 1.4),基于GitHub上的开源项目Disco Diffusion与Stable Diffusion。如下,软件主界面,还是以操作简单为主:02 软件安装软件非常大,因为有很多离线模型,下载完成后,按照网盘里的pdf教程即可进行体验。软件界面如下所示:03 软件功能介绍功能一:DD(Disco Diffusion)作画软件目录文件夹的settings.json就是作图配置文件,当然离线版本可通过界面进行设置了。1、描述词设定:描述词之前手动修改json文件经常有小伙伴少输入标点导致出错,界面化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如下默认的描述,每段(回车换行算一段)都是同一描述的不同权重关键词。上面的描述对应的手动修改json如下,也就是界面化无需引号、逗号来分割同一描述的不同权重部分。队列模式下的描述词设定:当如下勾选了队列模式后,通过固定的句式,可以生成大量的配置文件,也就可以实现生成多套参数的图。比如我的文字描述这样描述:a beautiful girl by {400|1|艺术家},当点击保存设置后就会生成400个艺术家的不同配置文件。注意这个格式{400|1|艺术家}中的{}、|这些不能缺少,完全按照固定格式来,400代表生成400个配置文件,1代表by一个艺术家名字(如果设置成2就代表by两个艺术家名字混搭),艺术家代表的是软件目录下【描述风格库】文件夹下的艺术家.csv文件,而艺术家.csv文件如下所示,两列数据:软件支持各位自建这种语料库,大家可以复制csv建立副本,然后在副本里修改,注意也是按照两列格式来,第一列是描述,第二列是解释。比如下面我建的颜色.csv文件,简单写了一下,也是一定严格两列来哈,且都放在软件目录下的【描述风格库】文件夹。2、帮助相关:对于大多数参数,都加入了帮助按钮,鼠标划到对应帮助图标,驻留即可显示参数含义,如下所示,当然大多数都是翻译的官方文档,加入自己的一点注解。如果想要加入自己对参数的注释,可以修改软件目录下的tip.json,如下对应的描述修改即可,\n为换行。3、参考图:参考图也人性化了,直接点击按钮选择图片即可,注意看参数旁边的问号,一般加入参考图时,skip_steps这个参数需要设置大一些。参考图的可玩性很高,比如下面的图都是基于参考图,用的自定义模型人像1.5,AI继续绘制的,有的图我也不用贴上参考图了吧:队列模式下的参考图:当如下勾选了队列模式后,可以批量选择多张参考图,可以生成大量的配置文件,也就可以实现生成相同参数但参考图不同的图。4、AI作画模型选择:参数设置里提供两种绘图Diffusion模型引擎选择,原版DD、像素版DD以及其他自定义的PT格式模型,如下图设置:像素模式作画引擎也可以试试,如下就是像素风格的图,也挺有意思:自定义模型比如选择国画风或者人像的PT模型文件,然后保存设置即可。如下演示的是国画模型和人像1.5模型的测试样图:5、扩散模型训练:上面的自定义模型,诸如人像和国画都可以通过训练来实现,如下点击自己训练Diffusion模型按钮即可打开训练设置界面,4.0版本支持在原来的模型基础上继续训练,支持训练多少步停下训练,具体操作可以看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a411S71s。6、提前终止作画:当作画步数超过5步时,点击提前终止按钮即可终止作画,如下动图所示:7、导入配置:支持导入图片输出目录images_out文件下的DD作画json配置文件或者生成的图片,如下点击导入配置按钮即可:默认写入作图参数到输出图片中,考虑到隐私问题,软件支持去掉此功能,如下去掉勾选即可:8、AI图片描述解析:如下按钮点击,选择图片,稍等片刻即可显示出描述,当然这个描述有所出入,但当作描述来用画出的图也确实不错。下面演示几张图,解析出来的描述:a couple of people riding bikes down a road, a matte painting by Makoto Shinkai, featured on pixiv, rayonism, official art, anamorphic lens flare, matte paintinga group of iron man standing next to each other in the ocean, a comic book panel by Paul Pelletier, featured on deviantart, antipodeans, marvel comics, reimagined by 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 imaxa painting of a landscape with mountains and trees, a detailed matte painting by Katsukawa Shunsen, pixiv, shin hanga, ukiyo-e, matte painting, detailed paintinga painting of a man with flowers in his lap, an ultrafine detailed painting by Albert Swinden, pexels, metaphysical painting,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chalk art, detailed painting功能二:SD(Stable Diffusion)作画SD作画功能和DD功能基本一致,同样支持队列模式、参考图等功能,SD作画速度更快,且画的更加具象,文章开头也演示了SD的作品,下面主要介绍SD的参数设置。同样SD也是具有文字描述和参考图功能,还有一些其他参数,大家可以鼠标悬停到参数旁边的问号就会有说明。SD默认会勾选低显存占用模式,对于小显存用户还是比较友好的,实测4G显存图片尺寸(384×640、512×512)无问题,6G显存960×512无问题,且一张图生成世界也基本控制在两三分钟以内,相比DD速度快很多。功能三:图片AI高清放大设置不同的放大模型和图片放大倍数,高清放大图片输出目录为软件目录\images_out\AI_ultra_HD,当输入的图片尺寸很大时,容易超显存,这时我们修改拼图大小这个参数即可,比如设置拼图大小512时,6G显存选择realesrgan_x4plus模型对1920*1080图片进行4倍放大测试不超显存。AI高清放大是一个免费的独立功能,如下软件主界面点击高清放大按钮,选择图片(支持批量),即可高清放大图片。如下,小图经过高清放大的对比效果,二次元和三次元都能胜任。功能四:老照片修复如下软件主界面点击老照片修复按钮,选择图片(支持批量),即可高清修复老照片,仅对人像进行高清修复。如下,经过高清人脸修复对比效果动图演示:功能五:AI图片转3DAI图片转3D输出视频目录:软件目录\video;AI图片转3D也是一个独立免费功能,如下参数设置可以设置生成视频时长和摄像头位置(位置一般不改):然后,如下软件主界面点击图片转3D,选择图片(支持批量),转换图片成如下的视频形式,这个转换速度较慢,5到30分钟一张图。基本上就是原作项目介绍的这种效果,一张精图转换成3D的效果,不过相比原作我做了改进,支持原图尺寸大小的视频。功能六:图片风格仿造如下点击图片风格仿造按钮,选择图片即可自动出几张风格相近的图,此功能需要至少10GB显存,参数设置可以设置每次仿造图片数。功能七:二次元生成如下点击二次元小姐姐生成按钮,即可绘制上百张二次元图片:如下可在参数设置里,设置各种参数以生成不同类型的二次元小姐姐:功能八:三次元生成和二次元生成功能一样,如下点击三次元生成按钮,即可绘制多张三次元全身图:如下可在参数设置里,设置各种参数以生成不同类型的三次元图片:功能九:AI写小说如下点击AI写小说按钮,设置开头,即可续写不同轮数的文字:点击训练小说,如下可以选择自己的小说语料txt,训练自己的模型:功能十:伴奏人声分离如下点击伴奏人声分离按钮,选择歌曲(支持批量),即可自动分离人声、伴奏、鼓点和低音,效果很厉害。04 显卡要求需要至少3GB显存,且必须是英伟达显卡,AMD、intel等不支持。各种显存测试参数可参考:https://docs.qq.com/sheet/DTGxSSkNJcnVhV1VP。注:DD默认参数因为选了3个CLIP模型,如果想要尺寸更大,少选几个模型即可,但效果肯定有所影响,诸如6G独显的2060或者1060显卡,只选如下第一个模型,尺寸768×512都没问题:05 常见错误1、爆显存下面这些都是图片设置过大、模型选择过多等导致的爆显存,或者3GB显存以下的显卡:(1) Unable to find a valid cuDNN algorithm to run convolution(2) CUDA out of memory2、黑图很多小伙伴生成的图一直是黑的,目前发现的1660、1660s、1660ti都有问题,原因是中途生成NAN数据,解决方案正在寻找。但1060、1070、1080,甚至980ti、970等都没有问题,看来问题都在16代显卡上。06 激活软件点击AI作画按钮后,会弹出激活窗设定,按照指示联系我获取激活码即可。07 小结这个项目确实很有意思,唯一的问题就是对显卡要求高,最起码需要英伟达3G及以上显存,AMD等其他显卡不支持,另外还有一些坑要填,诸如很多网友感兴趣的动画等,这个得慢慢来了,但后续版本肯定会有,感兴趣的可以体验一下4.0版本了,更详细的作图参数、教程多刷刷B站相关视频即可。08 本期内容获取方式一:百度网盘https://pan.baidu.com/s/1B0g4MPFe_drP_hRjgEnKGg 提取码:95kh方式二:天翼网盘https://cloud.189.cn/t/ZZ7vuyZrMvmm (访问码:7dn8)
虽然AI技术在许多领域已经发展得非常迅速,但是在艺术设计领域,AI的应用还比较有限。目前的AI技术还无法完全取代人类在艺术设计中的创造力、审美和想象力,艺术设计领域需要的不仅是机器的计算和处理能力,还需要人类的灵感和创造性思维。在未来几年,AI技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艺术设计行业,例如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自动生成设计、自动化排版等方面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高端的艺术设计领域,人类的创造力和审美观念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此外,艺术设计也是一个与人类文化和情感紧密相关的领域,需要考虑人类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因此,艺术设计中的灵感和想象力是难以通过计算机算法来模拟的,这也使得AI无法完全替代人类在艺术设计中的角色。综上所述,虽然AI技术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对艺术设计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AI无法完全取代人类在艺术设计中的角色,艺术设计依然需要人类的创造力和审美观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画设计和动漫设计一样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