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六十六国详解春秋战国时代有多少上洛成功和失败吗

日本的“战国时代”,一般认为是从1467年到1615年这148年的时间,自室町幕府后期,到德川幕府成立——这个时间跨度,在中国是处在明朝的成化年间到万历年间。发生于应仁元年(1467-1477)的内乱,整整持续了十一年的时间,普遍被认为开启日本战国时代的发端。战斗的经觉嘉吉之变嘉吉元年(1441)正月,幕府讨伐关东结城氏朝等叛军(结城之战)。幕府军于前一年七月二十九日起包围了下总结城城(现在茨城县结城市内),却未能找到任何破绽。恼怒的将军足利义教命畠山持国出兵关东,持国却闪烁其词,令将军不快。畠山氏的家臣团对事态深表忧虑,遂请求足利义教罢免持国。足利义教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废除了畠山持国的畠山氏家督之位,立他的异母弟持永为家督。持国于是离开京都的宅邸,潜入河内。(《看闻日记》《建内记》)持国的失势原因与经觉完全一样,这确实颇有意思。嘉吉元年四月十六日,结城城终于陷落。五月四日,结城氏朝等贼寇的首级运抵京都,接受了检查。此后,公家与武家的实权者争相宴请将军,庆祝大捷。六月二十四日,赤松教康把将军请到了自己的宅邸,但这其实是赤松满祐与教康父子的计策。赤松满祐等在自家宅邸内暗杀了将军足利义教,逃回自己控制的播磨国。二十五日,管领细川持之召集诸位大名,协商善后之策。(《建内记》)会议参加者不明,但山名持丰(日后的山名宗全)、畠山持永、一色教亲和赤松贞村应该参加了。首先,他们决定将足利义教的嫡子千也茶丸立为将军继承人(日后的足利义胜)。不过千也茶丸年仅八岁,政务由管领细川持之代行。接着各大名决定赦免之前被足利义教驱逐或者受处罚的人(《看闻日记》),但最大争议点是对畠山持国的赦免。持国虽说失势,但在河内仍保持着潜在势力,若置之不理,幕府军西去播磨(讨伐赤松),京都就有危险了。然而畠山持国恢复原有的地位,对于会议参加者畠山持永就不利了。这确实是个挺难处理的问题。赤松氏世系略图。数字是就任总领的顺序畠山氏世系略图赦免持国之后如何对待他,根据现存的史料并不完全清楚。但是,还没有做到把跟前的持永废掉,重新让持国做家督这一步。事实上,持国与持永的父亲畠山满家也曾惹足利义满不高兴,受到过禁闭处分。因此,畠山基国去世后,嫡子畠山满家未能继承家督,而是由畠山满庆来继承。但在应永十五年(1408)足利义满逝去后,满庆向满家退位让贤,此后满庆作为满家的左膀右臂十分活跃。或许大家也期待着持国与持永兄弟能像昔日的满家与满庆兄弟一样实现和解吧。然而,一手策划将持国赶下台的持永之母,以及畠山氏家臣游佐勘解由左卫门尉和斋藤因幡入道,向河内持国之处派出刺客。暗杀以失败告终,愤怒的畠山持国率军上京,摆开阵势。细川持之大吃一惊,派遣使者去询问持国的意图。持国回答说“断无反对幕府之心,亦无杀害兄弟之意”,唯求游佐勘解由左卫门尉和斋藤因幡入道二人切腹谢罪。畠山持永的家臣大半加入了河内持国的阵营,进退维谷的游佐和斋藤于嘉吉元年七月四日拐带持永逃出京都。跟随者仅有五十骑而已。(《建内记》)就这样,畠山持国恢复家督之位,大局已定。当月十四日,越智维通的遗子春童丸(后来的越智家荣)暴动了。依据幕府的命令,越智氏的家督由同族楢原氏继承,春童丸撕破这一决议,夺取家督之位。这一行动是与畠山持国合谋的结果。(《大乘院日记目录》)亲眼见到被足利义教处罚的人纷纷复出,经觉也活动起来。十月二日,经觉从幽禁地宝寿寺出发上京,请求再任大乘院门主。幕府虽然允准他移住奈良近郊的己心寺,但拒绝让他重新担任门主。(《大乘院日记目录》)当月八日,经觉以“隐居”的身份移住己心寺,但他并不满足。十一月十五日,经觉率领越智以下国民开进禅定院(平家火烧南都①之后,大乘院门主以禅定院为居住地),强行夺回门主之位。对此事,万里小路时房批判道:“如果经觉向幕府申请‘把年少的寻尊当自己的弟子一样养育’,问题本可以圆满解决。现在依靠武力,颠覆幕府的决定,看来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建内记》)然而,这只是不知情的评论家的意见罢了。正因为经觉清楚,依靠一般的手段无法拿回门主之位,所以才动用武力。可是,武力也会带来副作用。经觉并没有自己固有的军事力量,于是借助了同被足利义教迫害的越智的力量。失势之前的经觉在众徒和国民相争时,不曾格外关照任何一方特定势力,从不曾跳出调停者的立场。但是,此番利用越智一派的军事力量,就等于打上了亲越智、反筒井的旗帜。经觉闯入纷争的旋涡中,大和的政治局势自此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筒井氏内讧另一方面,大和永享之乱的胜者筒井氏发生了内乱。筒井氏的总领是成身院光宣所拥立的筒井顺弘(光宣之兄),他对自己只是光宣的傀儡感到不满,遂与光宣对立。然而在嘉吉元年(1441)十月五日,顺弘败于光宣,逃到了亲戚立野氏那里去。(《大乘院日记目录》)对于幕府而言,筒井氏是大和最值得信赖的武士。为了大和的局势恢复安定,幕府希望早日解决筒井的内乱。幕府既没有选择顺弘,也没有选择光宣,而是选中了第三人。这个人是顺弘、光宣的弟弟,当时是京都相国寺的僧侣。十月八日,幕府立他为筒井氏的总领,任命其为官符众徒。他就是筒井顺永。光宣虽对此不满,但为了与顺弘对抗,便认可顺永继承家督之位。(《大乘院日记目录》)经觉以及越智、古市等反筒井势力一看机会来了,便对筒井氏施加压力。在兵库津以南与淀川有五处关卡,称为“河上五关”(兵库、神崎、渡边、禁野、淀),通关费的收入归兴福寺所有,但因为幕府任命筒井氏为河上五关的管理代官,通关费收入的大部分流入了筒井氏的腰包。这时候,担任代官的是成身院光宣,经觉以其未向兴福寺交纳收入为由,要求幕府解除光宣的职务。但是嘉吉二年十一月一日,光宣率手下的亲兵占领了南都七大寺(兴福寺、大安寺、药师寺、西大寺、法隆寺、法华寺、清水寺),经觉不得不向光宣归还代官一职。然而,筒井顺弘也对五关代官的职位垂涎欲滴。顺弘与立野一族一道,准备进攻光宣所在的弥勒院;但在十一月十一日,顺永和光宣反而向顺弘据守的眉间寺(现在奈良市法莲町的东大寺下属寺院,位于奈良町以北的玄关位置)发起了攻击。顺弘等人败走,南山城(现在京都府南部)②的木津父子和狛下司(狛野庄下司狛氏)因未能等到顺弘等人的救援,在般若寺坂(从木津经般若寺去东大寺北面的坡道)战死。光宣一方的山村(古市氏一族)和郡山辰巳等战死。此后,山边郡丰田赖英作为顺弘一方北上,以钳住岩井川之势与光宣军交战不敌,被迫退去。取得胜利之后,光宣继续担任代官,并处罚了兴福寺内七名顺弘派成员。次年,即嘉吉三年正月,筒井顺弘在越智氏的帮助下进入筒井城。光宣与顺永躲藏起来。但次月,顺弘遭到同族和家臣们的背叛,惨遭杀害。这可能是光宣的计谋。于是光宣和顺永回到了筒井城。(《大乘院日记目录》)如此,筒井顺永和成身院光宣结束了筒井氏的分裂,对他们而言,真正的敌人就是统率反筒井势力的经觉了。经觉与光宣嘉吉三年(1443)六月,经觉上京晋见将军足利义胜。经觉复任大乘院门主一事得到了正式承认。(《经觉私要钞》)曾试图从成身院光宣手中抢夺代官一职却惨遭放逐的顺弘派“七人团”,投靠了丰田赖英。当年九月,丰田赖英与古市胤仙等合作进攻奈良。经激烈战斗,奈良町陷入火海,光宣逃往筒井城。此后光宣转移到河内。经觉把筒井氏庶子、与顺永处于对立状态的筒井实顺送进了筒井城。曾被光宣的威势制伏的兴福寺学侣、六方众,见到丰田等人得胜,便弹劾光宣,没收了其五关代官之职。经觉任命小泉重弘、丰田赖英和古市胤仙为官符众徒的首领,命他们取代筒井顺永,维持奈良治安。事实上,这样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有接替细川持之担任管领的畠山持国的支持。(《大乘院日记目录》)持国曾被足利义教镇压,在足利义教死于非命之后复出,他对和自己境遇相似的经觉抱有亲近感。畠山持国是经觉等反筒井势力的积极后援。次年,即嘉吉四年(二月五日改元文安)正月,传言说光宣将会发动反击,十九日,丰田赖英和古市胤仙向经觉请求:“为守护兴福寺,应在鬼薗山筑城。” 鬼薗山就是现在奈良宾馆所在的丘陵。对此经觉回复说:“筑城确为必要,但鬼薗山的位置在禅定院头顶上,希望能在别处筑城。”(《经觉私要钞》)简言之,经觉不愿意处于被鬼薗山俯视的位置,这就等于是在窥伺经觉作为大乘院门主的自尊心。当月二十一日,筒井顺永、成身院光宣与筒井实顺交战,因家臣背叛,实顺战败切腹而死。于是,光宣顺利夺回了筒井城。(《建内记》《经觉私要钞》)经觉焦急万分,在幕府的催促下发处罚纶旨③,经觉此前就已申请,这次终于拿到。(《大乘院日记目录》《建内记》《经觉私要钞》)所谓处罚纶旨,就是由天皇发布的讨伐命令,处罚光宣的纶旨发布,等于说光宣成为朝敌,被视为乱臣贼子。得势的经觉于是命令众徒与国民共十六人进攻筒井城。不仅如此,大乘院的北面(大乘院门主的护卫)也加入了战斗。然而二月二十六日,越智春童丸和小泉重弘等反筒井联军大败,古市与丰田也撤回自己的城池。(《大乘院日记目录》《经觉私要钞》)如此,光宣攻入南都已无可避免。经觉担心光宣报复,于是决定躲起来。当月二十八日拂晓,经觉乘轿子逃往京都。因为担心筒井一方袭击,他让加入北面的奈良武士护卫他前去。经觉最终抵达京都西郊的嵯峨教法院,这里是经觉亲属的住处,很适合躲藏。(《经觉私要钞》)之后,反筒井势力卷土重来,经觉于四月十九日重返禅定院。六月,经觉终于决定在鬼薗山筑城。他招募奈良民夫数千人,构筑了经觉的阵屋(住地)、六方众的阵屋,以及小泉重弘、丰田赖英和古市胤仙的阵屋,各自储存了粮食,准备了水桶。八月十日,经觉移住鬼薗山城,严阵以待。寻尊与《大乘院寺社杂事记》次年,即文安二年(1445)三月,细川胜元取代畠山持国就任管领,幕府于是失去了讨伐光宣的兴趣。当年九月,反筒井联军被筒井一方击败。经觉为不被筒井一方利用,放火烧了鬼薗山城,向奈良南部遥远的葛上郡安位寺逃去。并且,经觉孜孜不倦记录下的日记也大半被烧毁。(《经觉私要钞》)因此很遗憾,《经觉私要钞》文安以前的记录几乎都没有留存下来。成身院光宣再度在鬼薗山筑城,并以此为据点。筒井顺永再度成为官符众徒的首领,光宣则重新就任五关的管理代官。处罚纶旨也被取消,反而下达了赦免纶旨。(《大乘院日记目录》)鬼薗山山脚下的禅定院运气不错,未被烧毁。在成就院躲避战火的寻尊得以返回禅定院。寻尊曾被经觉夺去门主之位,如今总算如己所愿,重新回到了掌控大乘院的位置。当时的寻尊年仅十六岁,正与经觉就任大乘院门主时同龄。话虽如此,寻尊也有担心的事情。与此前的历任大乘院门主不同,寻尊并未接受过前任门主手把手关于知识和仪程的教导。寻尊与经觉的关系十分疏远,甚至连阅览经觉的日记《经觉私要钞》也不被允许。安田次郎认为,寻尊之所以要记录一部从未见过的详细日记——《大乘院寺社杂事记》,其原因正在于此。换言之,他要为自己,也为后人,写作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记录。此后,筒井派与反筒井派仍旧争斗不断,但筒井的霸权一直未动摇。文安四年四月,接受古市胤仙的邀请,经觉进入奈良南部近郊的迎福寺。(《经觉私要钞》)筒井一方大为紧张,但经觉并没有能够颠覆以寻尊、光宣为核心的兴福寺新体制的能力。享德二年(1453)六月,反筒井派的中坚古市胤仙病逝。以此为契机,两派趋向和解,享德三年十二月经觉与光宣会面了。(《大乘院日记目录》)这样,看起来大和将迎来和平,但新的火种又在渐渐萌芽——畠山氏分裂了。畠山氏的分裂京都的武力冲突畠山持国将弟弟畠山持富收作养子。持永的同母兄弟持富之所以不支持持永而支持持国,应该是受到了持国复出的影响。然而文安五年(1448)十一月,持国撤销了这一决定,让他原本计划在石清水八幡宫寺出家的十二岁儿子元服,立他为继承人。文安六年四月,他接受足利义成(后来改名义政,本书此后统称义政)赐名,取名义夏(后改名义就,本书此后统称义就)。宝德二年(1450)畠山义就继承家督之位,并获得了幕府的承认。持富并未对兄长的违约做出反抗,于宝德四年病逝。细川胜元像。龙安寺(京都府)藏然而,由于畠山义就母亲的身份过于低微,家臣中反对他继承家督之位的不在少数。享德三年(1454)四月,重臣神保越中守等试图拥立持富之子弥三郎的阴谋曝光。畠山持国令游佐国助等进攻神保宅邸,神保父子战死。椎名、土肥等神保的同谋逃出了京都。(《师乡记》)对于为何多数家臣背叛持国和义就,有多种说法。过去一般认为神保与游佐两位家臣之间存在争斗。但近年来,新的研究指出背叛的原因是持国的人事安排。畠山持国触怒将军足利义教之际,家臣们抛弃了他,他因此心怀愤恨。所以持国重用的是他败往河内之时跟随他的亲近之臣,这就导致了跟随他很久的畠山家重臣们的反对。将近十五年过去了,足利义教的恐怖政治仍然残留着印记。话虽如此,事态若就这么发展下去,必将以畠山持国和义就的胜利告终。然而,弥三郎却去寻求细川胜元的帮助。细川胜元觉得这是弱化对手畠山氏的绝好机会,便将弥三郎藏在了自己的家臣矶谷四郎兵卫的宅邸里。弥三郎派的家臣们各自逃出自己的宅邸成为牢人④,之后受到了山名宗全的庇护。(《康富记》)由于细川和山名这两位重要大名都支持弥三郎,畠山氏的家臣们也如雪崩一般加入弥三郎派。足利义政画像。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当年八月二十一日夜晚,弥三郎派牢人们袭击了畠山持国的宅邸。畠山持国逃往同族畠山义忠的住处,义就则逃到游佐国助那里。二十二日,义就放火烧了游佐宅邸,与游佐国助和隅田左京亮一起逃出京都。二十八日,持国移居建仁寺西来院,表示从此隐居。(《师乡记》《康富记》)摇摆不定的足利义政如前所述,此时的将军是足利义政。嘉吉三年(1443),年仅十岁的将军足利义胜病逝,义胜的弟弟三春(八岁)继承将军之位。文安六年(1449,七月二十八日改元宝德)四月,三春以十四岁之龄元服,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他就是足利义政。足利义政就任将军之初,由管领代行政务,此后渐渐也开始发挥自己的政治意向。细川氏与山名氏联合之后,畠山持国就与足利义政接近。因此,享德三年(1454)畠山氏家内爆发骚动时,足利义政支持持国和义就,应持国的要求下发了讨伐弥三郎的命令。但是,足利义政对持国和义就的支持并不彻底。八月二十一日爆发武力冲突时,将军仅仅命令诸位大名守护自己的御所而已。二十八日持国隐居,足利义政与弥三郎会面,认可他继承畠山氏家督之位。此外,他还撤回了讨伐弥三郎的命令。(《师乡记》《康富记》)足利义政倾向于随波逐流,他的优柔寡断让混乱的局势更加不可收拾。话虽如此,自己支持的畠山义就失败了,足利义政绝非心甘情愿。九月十日,持国从西来院回到自己的宅邸,认可弥三郎继承家督,四日后,足利义政命细川胜元处死了曾经庇护弥三郎的矶谷。(《师乡记》《康富记》)细川胜元对足利义政的处置不满,向将军递交了管领的辞呈。当时,若考虑门第与政治经验,能担任管领者的,无人出细川胜元之右。慌了神的足利义政亲往胜元宅邸劝其留任。这样一来,足利义政的矛头就对准山名宗全了。足利义政当时的亲信是赤松氏同族的有马元家,这也影响了他的行动。(《斋藤基恒日记》)此前的赤松满祐讨伐战中,山名宗全立了大功,吞并了赤松氏领地的大半,他就是赤松氏的仇敌。十一月二日,足利义政突然召集诸位大名,命令他们讨伐山名宗全。经细川胜元调停,讨伐中止,宗全将家督之位让与嫡子山名教丰,前往自己的领地但马隐居。(《康富记》)山名氏世系略图山名宗全已不在京都,足利义政便把畠山义就叫了回来。义就率五六百骑意气风发地胜利而归。弥三郎失势。(《师乡记》《康富记》)畠山持国于次年,即享德四年三月去世。足利义政这一连串的举动虽然可以说是对细川和山名的反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让畠山氏的内部纠纷更加复杂了。拥立畠山政长畠山弥三郎逃到了大和,这是因为曾经让畠山持国尝到苦头的成身院光宣在那里。由于光宣接收弥三郎,大和再起战乱。享德四年(1455)七月,为讨伐弥三郎,畠山义就入侵大和,弥三郎大败;八月,筒井顺永和箸尾宗信败走,光宣舍弃鬼薗山城躲藏起来,鬼薗山城遭到破坏。(《大乘院寺社杂事记》)于是,越智和古市等义就派又重回舞台。光宣的没落对于兴福寺而言也是一个危机,不过大乘院寻尊与一乘院教玄联合,强化与幕府的关系,捍卫兴福寺的权益。已经隐居的经觉此刻只能旁观。这时,细川胜元的动作过于迟钝。因为细川胜元此时的紧要问题是帮助岳父兼盟友的山名宗全获得赦免,若公然支援弥三郎,恐怕会惹得足利义政不悦。长禄二年(1458)六月,在细川胜元的努力之下,足利义政赦免山名宗全,宗全于八月上京。(《在盛卿记》)但作为他回归政坛的交换条件,山名宗全不得不认可了赤松氏的再兴。宗全最终带着不满接受,他开始对细川胜元产生不信任感。另一面,畠山义就自称奉将军命令,在南山城、大和扩大自己的势力。从畠山义就的角度来看,这是他对抗细川胜元和弥三郎的自卫措施,但在足利义政眼中就是招致无意义混乱的行为。长禄三年正月,足利义政的乳母、支持义就的今参局被诛杀,义就面临的局势越发困难了。当年五月,在细川胜元的斡旋下,成身院光宣、筒井顺永和箸尾宗信被赦免。(《大乘院寺社杂事记》)七月,畠山弥三郎也被赦免,但上京之后很快就去世了。光宣于是拥立弥三郎之弟弥二郎(日后的政长)(《大乘院日记目录》),由此成了与畠山氏家督问题密切相关的人,日后也无法脱身了。大和的混乱因为与畠山氏内讧扯上了关系,从此就一天一天地扩大了。大名之间的合纵连横越前的长禄之战在古市迎福寺隐居的经觉从大乘院寻尊那里获得了很多庄园,依靠庄园的收入,过着富足的生活。其中一处重要庄园是越前国河口庄的细吕宜乡下方。河口庄(今福井县芦原市、坂井市)是九头龙川下游的大乘院领属庄园,其中的一部分给了经觉。经觉将细吕宜乡下方的经营交给了越前守护代甲斐常治,这就是“守护请”⑤。但甲斐常治自己也并不会到细吕宜乡去住,而是将当地的管理交给了代官甲斐八郎五郎。经觉时不时派遣亲信楠叶元次去越前,与甲斐交涉。元次的奔走让田租收取得比较顺利,一直能送到经觉那里。但到了长禄二年(1458)七月,情况大变。越前守护斯波义敏与甲斐常治之间爆发战斗。起初甲斐一方处于优势,但八月七日义敏一方的堀江利真从京都赶到越前,义敏一方重振气势,十一日甲斐一方的敦贺代官大谷将监切腹。九月十四日,楠叶元次从越前回到奈良。因为甲斐一方战败,甲斐八郎五郎逃往加贺国,田租没能收上来。当月十六日,寻尊前来拜访经觉,河口庄诸乡的公文和政所(当地的管理人员)因为甲斐一方的败北全都没了踪影,于是他来寻求善后之策。具体来说,就是河内庄的名主和百姓请求“在斯波义敏一方打进来之前,希望兴福寺大乘院能派遣代官过来”,寻尊就此前来商讨回复之法。经觉回答说:“应立刻派遣代官。”河口庄的诸乡此前委任给甲斐一方代为管理,这之后就改为兴福寺大乘院直接管理,这就叫“直务(直辖)”。寻尊立即去做幕府的工作,获得了幕府对兴福寺直辖的许可。(《大乘院寺社杂事记》《经觉私要钞》)然而,当兴福寺派遣的使者手持幕府的命令书去越前时,实际控制越前北部的堀江利真拒绝了他。“若无斯波义敏大人的命令,河口庄的直辖代官不可入内。”这是寻尊和经觉所意想不到的。斯波义敏一方之所以不遵幕府命令,是因为在此番战事中,将军足利义政支持甲斐一方。越前守护代甲斐常治是越前守护斯波义敏的家臣,家臣与主君兵戎相见,无论理由如何,都是谋反。但即便如此,足利义政也支持甲斐。这是因为甲斐氏所处的位置特殊。甲斐氏虽是斯波氏的家臣,却时常不经斯波氏,而直接从将军那里接受命令。因此,甲斐氏得到的是近乎将军直臣的待遇。室町幕府创立之初,斯波氏在足利一门中,门第和实力仅次于将军家,因而历代将军都重用甲斐氏,以此监视、牵制斯波氏。足利义政当然也不例外。足利义政的目标是复活将军权力,遂不遗余力地削减大守护的实力。对畠山氏,他煽动家督之争;对山名氏,他复活其宿敌赤松氏;对斯波氏,他则支援甲斐氏。寻尊和经觉无可奈何,只能在河口庄的十乡之中,对五乡采用直辖的方式,余下的五乡以守护请的方式,总算达成了妥协。(《大乘院寺社杂事记》《经觉私要钞》)此后,斯波义敏与甲斐常治的争端日趋激烈,田租的收缴也越发困难。这对于大乘院而言无疑不是好事,但对擅长外交的经觉而言,却成了回归政治舞台的良机。河锅之战长禄四年(宽正元年,1460)九月十六日,幕府政所执事⑥、足利义政的亲信伊势贞亲召来了畠山义就的家臣游佐弹正和誉田祥荣,命令义就隐居,义就的犹子畠山政国继承家督之位。(《长禄四年记》)这应该是足利义政煞费苦心想出来的保全义就和政长双方面子的折中方案。然而当月二十日,畠山义就在前往河内之际放火烧了京都家臣们的宅邸,以此向足利义政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不满。就像是交换一样,筒井军上京。(《大乘院寺社杂事记》)足利义政对义就的行为愤怒不已,遂让畠山政长做了畠山氏家督。当年闰九月三日,足利义政命令管领细川胜元以下各位大名及畿内周边的主要武士讨伐畠山义就。但是,大军将畠山义就包围,使其不出河内之后,并没有主动攻击义就一方的兴趣。此外,给大和各势力的出兵命令由细川胜元通过成身院光宣下发。(《大乘院寺社杂事记》)无疑,推进本次家督交替与义就讨伐的正是细川胜元、成身院光宣。当月九日,畠山政长从京都前往奈良。成身院光宣为他安排了住处,筒井顺永前往迎接。好奇心旺盛的经觉前去观看了他们的军阵。(《大乘院寺社杂事记》《经觉私要钞》)当月十日、十一日,畠山政长的部队侵入大和国宇智郡,攻打牧野城。政长本人没有随军出征,而是留在奈良。(《大乘院寺社杂事记》《经觉私要》)从这里能够看出畠山政长的性格比较稳重。当月十四日,畠山政长一方在宇智郡取胜,义就一方从宇智郡撤退。(《大乘院寺社杂事记》)宇智郡与义就的老巢河内相邻,占领宇智郡意味着政长一方控制住了进攻河内的交通线。当月十六日,畠山政长进攻河内,与成身院光宣等一道将军阵移到大和国龙田城(今奈良县生驹郡斑鸠町龙田南)。处罚义就的纶旨也下发下来。但是,畠山政长一方却在这里停滞不前了。这是因为兵力并未如预想一般集结过来。越智、番条、小泉、万岁等表示“曾受畠山义就的大恩,无法背叛他”,拒绝协助政长。依据《经觉私要钞》,畠山政长的兵力只有二三十骑,步兵三百;依据《大乘院寺社杂事记》则是一百骑。经觉嘲笑说:“畠山政长只有这点兵力,单凭幕府的威望就想和畠山义就的大军决战,简直可悲。”政长一方在纪伊方面占优势,但纪州武士对进攻河内十分消极,无法指望他们。畠山义就在人数上占优,并不在河内据守,而是转守为攻,积极进攻政长一方。十月十日拂晓,越智家荣等率兵五百,进攻政长所据的龙田城,另一支兵力则进攻平野郡岛氏的城池。这时的成身院光宣本来正不慌不忙地去禅定院泡澡,因为接到筒井城的筒井顺永的急报,未等入浴便飞奔而逃。筒井氏不知敌人虚实,未敢轻举妄动,不过倒因此捡了便宜。筒井顺永手下五十人与成身院光宣的部卒从正进攻龙田城的义就军背后发动袭击,偶然形成了夹击之势。义就一方的越智家国和越智彦三郎等战死,残兵三百人逃往河锅山(神奈备山,奈良县生驹郡斑鸠町神南三室山的别称),政长一方乘胜追击,游佐国助、誉田金宝、誉田祥荣和甲斐庄等义就一方主将战死。进攻岛城的别动队也败退了。(《大乘院寺社杂事记》《经觉私要钞》)畠山义就本人在信贵山布阵,但听说前锋军战败之后就撤退了。十一日,筒井、十市等政长一方侵入河内。寻尊的日记中记载了“一向筒井高名”这样一句。与其说是由于筒井的奋战,不如说是处于优势地位的畠山义就骄兵而败,总之无论如何,大和的畠山义就一方势力被一扫而空。卧薪尝胆的畠山义就与焦躁的斯波义廉畠山义就据守南河内岳山城(位于今大阪府富田林市)。义就的抵抗非常顽强,纵然幕府投入了细川胜元同族的细川成之、山名宗全之子山名是丰等众多武将,战况却并不顺利。这是因为幕府军战意低迷。最终,竭力奋战的只有成身院光宣、筒井顺永、箸尾宗信等大和国武士。光宣与顺永终日往返于大和兴福寺与河内岳山之间。宽正三年(1462)五月,筒井顺永攻克岳山城的支城金胎寺城。(《大乘院寺社杂事记》《经觉私要钞》)宽正四年四月十五日,光宣使计,岳山城陷落,义就逃往高野山。(《大乘院日记目录》《经觉私要钞》)之后光宣等继续追击义就,畠山义就被迫逃到吉野。宽正四年八月,足利义政的生母日野重子逝去,十一月举行了百日供养法会⑦。借着这个机会,足利义政大赦罪人,畠山义就也得以赦免。虽说如此,畠山政长依然是家督,因此畠山义就继续在吉野深处的天川潜伏。(《大乘院日记目录》)从经济上支援着不得意的畠山义就的是越智家荣。(《大乘院寺社杂事记》)另一方面,筒井顺永将女儿嫁给畠山政长家臣、河内守护代游佐长直,在政长那边颇费心力。此时,斯波义敏也与畠山义就一同被赦免了。斯波义敏于长禄三年(1459)五月败于甲斐常治,投靠周防的大内教弘去了。他的斯波氏家督之位也被足利义政剥夺。但是,因宽正四年的大赦,他的罪得以赦免。这是他的亲戚伊势贞亲在将军面前说了情的缘故。斯波氏世系略图已成为斯波氏新家督的斯波义廉闻讯大为震惊。义廉是涩川义镜之子,得到斯波氏重臣甲斐敏光(甲斐常治之子)、朝仓孝景等的支持,做了斯波氏的养子。伊势贞亲等足利义政的亲信谋划让斯波义敏重返家督之位,这对义廉而言是个巨大威胁。因此,义廉娶了山名宗全的女儿,与山名氏联姻,以此来和斯波义敏对抗。山名宗全敌视那些试图复兴赤松氏的足利义政的亲信,所以对于山名宗全而言,这桩婚事颇有好处。斯波义廉还在摸索与畠山义就的合作关系。宽正六年十一月,畠山义就在天川兴兵,朝仓孝景向义就赠送马与太刀,以示祝贺。(《大乘院寺社杂事记》《经觉私要钞》)到这时候,斯波义敏回归家督之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对于斯波义廉而言,他极力想争取更多的盟友,这令他十分焦急。文正政变宽正五年(1464)十二月,足利义政的弟弟净土寺义寻还俗,改名足利义视。足利义政没有男嗣,于是想让弟弟做自己的继承人。然而,就在宽正六年十一月足利义视元服后不久,足利义政的儿子(日后的足利义尚,以后统一称为足利义尚)就出生了。于是,事情变得复杂起来。足利义政试图采用义视、义尚这样一个继承顺序来解决矛盾,但当时的幕府政治,绝非足利义政一声号令就能起作用的。这时候的幕府有三股政治势力。第一是以伊势贞亲为中心的足利义政亲信集团。伊势贞亲是足利义尚的乳父(抚养人),反对足利义视出任将军。他的愿望是足利义政继续作为将军执政,待义尚长成,再让他继承大位。再者,虽然一般认为日野富子期望自己的儿子出任将军,因而计划将足利义视排除出去,但足利义视的妻子是日野富子的妹妹,两人的关系并不一定那么糟。日野富子的态度是,如果足利义视只是做义尚成年之前的过渡将军的话,她就对足利义视给予支持。这时日野富子与伊势贞亲的意见并不一致。此外,足利义政的亲信们是斯波义敏重回政坛的后援。究竟为何如此呢,家永遵嗣认为缘由是足利义政、伊势贞亲关东政策的转变。也就是说,若要强行推进对关东足利成氏的讨伐,对奥州武士们影响很大的斯波义敏是不可或缺的。但正如末柄丰近年来所指出的,关东政策并非主要原因,真正的焦点是管领的人选。既非细川派,又非山名派的管领候补人选,除了斯波义敏,就没有第二个人了。幕府的第二股政治势力是以山名宗全为首的集团。山名宗全与支持赤松政则的足利义政亲信集团为敌,他期望足利义视就任将军,足利义政从政界引退。此外,他计划将自己的女婿斯波义廉推上管领的位置(具备担任管领资格的只有斯波、细川、畠山三家)。第三股政治势力是细川胜元集团。细川胜元已将管领之职让与畠山政长,但政长是依靠细川胜元的支持才成为家督的,所以他也处于细川胜元的影响之下。细川胜元的政治立场是伊势贞亲与山名宗全的中间路线。胜元不认为有必要将足利义视排除出去,但同时也无意让足利义政隐居。既不是足利义政、足利义尚这样的伊势路线,也不是足利义政、足利义视这样的山名路线,他真正的态度是维持足利义政、足利义视、足利义尚这一原本的既定路线。这可以说是代代走稳健中道路线的细川氏特有的政权构想。正如前面所看到的,足利义政刚发出讨伐命令就赦免众人,甚至改换家督,行为反复无常。足利义政三番两次推翻自己的决定,毫无疑问将造成政治和社会的混乱,连寻尊也在《大乘院寺社杂事记》中时不时把他批判一番。但是,朝令夕改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足利义政反复无常、容易受周围意见影响的性格,更本质的原因是三股政治势力之间的互相碰撞。伊势、山名、细川,终于,三足鼎立瓦解的时候到来了。文正元年(1466,宽正七年二月二十八日改元)七月,基于伊势贞亲及禅僧季琼真蕊⑧等亲信的申请,足利义政废除斯波义廉的家督之位,改换义敏为家督。而山名宗全则与一色义直、土岐成赖等支持义廉。此外,伊势贞亲还赦免了与细川胜元对立的大内政弘,胜元大为不满,请求隐居。(《大乘院寺社杂事记》)寻尊听信从光宣那里得到的乐观情报,认为改畠山义敏为家督并不会生出多大波澜,根本不值一提。然而与朝仓孝景保持联络的经觉则预测,山名宗全等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八月,足利义政命令山名宗全的女儿与斯波义廉解除婚姻关系。(《荫凉轩日录》)山名宗全等从领国召集军队,京都立即情势紧张。(《大乘院日记目录》)这时,畠山义就出动了。奈良疯传义就上京的消息,光宣等大惊。八月二十五日,足利义政任命斯波义敏为越前、尾张、远江守护。(《荫凉轩日录》)正是这一天,畠山义就从天川出发,进军壶坂寺(位于今奈良县高市郡高取町壶阪)。(《大乘院寺社杂事记》)一般解释说,畠山义就的这些行动是为了与山名宗全的军事行动相呼应。然而若从时机上来看,倒不如说与伊势贞亲等足利义政亲信的合作进入了畠山义就的视野。此前足利义政亲信集团就与畠山义就周围的人有接触,在成功让斯波义敏复位之后,接下来可能就要拉拢畠山义就了。畠山义就的目的应该就在于此。总之,伊势贞亲的意图是将反山名的斯波义敏、赤松政则,反细川的畠山义就、大内政弘整合到一起,来与山名、细川对抗。史书上大多将这时的局势描述为将军亲信与诸位大名的对决,伊势贞亲的阴谋只能被称为愚蠢,但这么看来,伊势贞亲其实有十足的胜算。但是,伊势贞亲也有失算之处。在畠山义就和大内政弘上京之前,山名与细川达成了同盟。九月五日夜,足利义政轻信伊势贞亲“义视疑谋反”的谗言,意欲诛杀足利义视。足利义视遂向山名宗全和细川胜元寻求帮助。六日,因山名、细川等各位大名抗议,伊势贞亲、季琼真蕊和斯波义敏等下台。(《后法兴院记》《大乘院寺社杂事记》《经觉私要钞》)这就是文正政变。文正政变后,进入细川胜元宅邸的足利义视作为事实上的将军处理政务,山名宗全与细川胜元两位大大名作为“大名头”对其提供支持,临时政权得以设立。(《大乘院寺社杂事记》)然而十一日,足利义政起誓绝无伤害足利义视之意,于是足利义视在细川胜元的护卫之下返回自己的宅邸,胜元等各大名也向足利义政宣誓效忠。(《后法兴院记》《大乘院寺社杂事记》)足利义政将全部罪名转嫁给自己的亲信们,就这样重返政坛了。各大名决议,不仅要放逐伊势贞亲本人,还将其弟贞藤、嫡子贞宗等伊势同族一并驱逐。(《经觉私要钞》)就当时状况判断,说服众大名,成功让足利义政复出的是细川胜元。这让拥护义视就任将军的山名宗全的想法落了空。对于长期担任管领,左右着幕府政治的细川胜元而言,他的政治手腕要比山名宗全高明得多。如今,伊势贞亲这个共同的敌人已经消失,持有不同政治设想的细川胜元和山名宗全之间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畠山义就上京让我们再来看看畠山义就的动向。畠山义就于九月二日从壶坂寺出发,进入河内金胎寺城。义就向乌帽子形城(位于现大阪府河内长野市喜多町乌帽子形山)发起进攻,三日晚将其攻克。为遏制义就得胜的势头,管领畠山政长派遣重臣游佐长直到河内。(《大乘院寺社杂事记》《经觉私要钞》)如前所述,伊势贞亲在文正政变中下台,细川胜元不愿政变继续扩大,遂开始收拾残局。胜元禁止筒井顺永与义就一方交战,试图让河内局势恢复平静。然而顺永十分不满细川胜元的决定,为协商此事而上京。(《经觉私要钞》)知晓这一情况之后,寻尊在日记中写下了他愿望式的观察记录:“顺永上京(离开大和),说明河内的局势还不太糟糕吧。”另一面,通过古市胤荣(古市胤仙之子)了解了义就一方动向的经觉则说:“河内武士多追随义就一方。”他判断局势对义就有利。游佐长直军在深田和广川(今大阪府南河内郡河南町弘川)布阵,九月十五日遭到了义就军的攻击。十七日,两阵均被突破,畠山政长一方的岳山城也失守了。同时,政长一方的布施、高田攻入越智家荣辖地内,被越智击退。(《经觉私要钞》)然而畠山义就并未上京,而是进攻布施与高田,扩大在大和的势力范围。因为与伊势贞亲等的合作设想化为泡影,回归京都政坛的希望也就破灭了。所以,畠山义就尊重越智家荣的意愿,决定致力于扫除大和的反越智势力。当月二十七日,光宣上京,向细川胜元和畠山政长求援。(《大乘院寺社杂事记》)十月以后,大和、河内两畠山氏将开始大决战的概率大增。寻尊这样记述了两大阵营的构成。(《大乘院寺社杂事记》)大和的义就一方势力有越智家荣、吐田、曾我、高田、小泉、高山、万岁、冈等。细川胜元为击退义就,命畠山政长、京极持清、山名教丰等出兵。大和的政长一方势力有筒井顺永、成身院光宣、箸尾宗信、布施、高田、多武峰等。而且,还有很多不规矩的人同时与两派交好,伺机而动,意图借机侵占兴福寺领属庄园。寻尊为此烦扰不已。十月十六日,畠山义就、越智家荣用柴填埋布施城的壕沟,突入城内,布施城被攻陷。高田也舍弃高田城逃走,义就一方的曾我将其攻占。战败的布施与高田逃亡箸尾城,筒井顺永也进入了箸尾城。(《大乘院寺社杂事记》《经觉私要钞》)取得一定战果之后,畠山义就撤回了河内。十一月,在谨守中立的大乘院一方国民十市远清的斡旋之下,筒井派(政长派)与越智派(义就派)议和了。寻尊对此十分欢迎。“无论对兴福寺还是对大和都是件好事。”插一句话,对这样的战况,经觉与寻尊的记录方式是完全相反的。经觉对瞬息万变的战况的记载可以说事无巨细。他把从古市胤荣那里听来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记载下来,内容活灵活现。相反,寻尊将信息做了一番整理,整体上采取俯瞰的态度。经觉宛如战场亲历者一般,寻尊则与战乱保持着一段距离。记录者的个性差异跃然纸上。大和与河内的议和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是因为文正政变之后的政坛动荡被细川胜元巧妙地处理了。畠山义就的军事行动原本就是打算趁着京都的政局变动而实施的,既然政局已经趋于平静,他就只能收手了。细川胜元也没有再开战端、讨伐义就的意向。但是,山名宗全的想法截然不同,他对幕府以细川胜元为中心运营的现状并不满意。于是,山名宗全就开始注意起畠山义就来。他想,若将义就拉拢过来,事态或可挽回。如前所述,山名宗全的女婿斯波义廉,在文正政变以前就和畠山义就有交往。山名宗全私下里也应该和义就有过接触。但就文正元年(1466)八月古市胤荣应斯波义廉请求出兵时,筒井顺永处也被派遣了援军这一情况来看(《经觉私要钞》),在政变之前,支持山名派与协助义就(反畠山政长派)并不能直接划等号。笔者对目前盛行的山名宗全、斯波义廉与畠山义就的合作在宽正年间(1460—1466)就已经成立的说法抱有疑问。细川胜元既然已经是畠山政长的后盾,那么与畠山义就联手,就意味着山名宗全将同和自己有着二十年交情,同时也是自己女婿的细川胜元决裂了。在文正政变中,正是因为胜元与宗全携手,他们才成功地将伊势贞亲赶下了台。正当此时,山名宗全的养女、胜元的妻子发现有了身孕。虽说只能跟随在细川胜元身后,但对于山名宗全而言,以胜元盟友的身份参与幕府政治是最为安全的。然而,山名宗全已决意夺取政权。他召畠山义就上京,十二月二十四日,畠山义就在没有取得足利义政许可的情况下,从河内前往京都。(《大乘院寺社杂事记》)应仁之乱已经迫在眉睫了,不过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人预料到这一点。关于日本战国时代的结束时间,史学界向来有不同的说法,大致分为以下五种:1. 1568年织田信长进入京都;2. 1573年织田信长攻陷室町御所,室町幕府灭亡;3. 1590年丰臣秀吉消灭关东地方的北条氏,收服奥羽地方,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统一;4. 1603年德川家康创立江户幕府;5.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阪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主流大都认同第一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战国六十六国详解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