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中统和军统哪个抗日有什么区别 军统和中统的谁厉害

作者:叶木1937年,淞沪会战后沦陷的上海,已经成为情报战的战场,日本情报机关“梅花堂”“岩井公馆”,汪伪政权的“76号特工总部”,国民党军统、中统,中共特科,英美法以及苏联情报人员,都在寻找机会从对方的阵营中建立内线猎取情报,因而形成了彼此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谍战局面。袁殊,中共情报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特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为了身兼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红帮五重身份的“五面间谍”,活跃于上海的政界、军界、文化界,为我党提供了大量情报,被朱德同志称为“我党情报工作战线不可多得的人才”。顾顺章叛变 潘汉年重组特科选中袁殊1911年,袁殊出身于湖北蕲春县的一个没落的名门世家,父亲袁晓岚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员。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年仅14岁的袁殊参加了上海市轰轰烈烈的罢工、罢市和罢课大游行。两年后,满怀热情的袁殊投身北伐,一年之内,他从少尉宣传股员升任中尉宣传科员,还当了连队的指导员,成为了北伐军中最年轻的军官之一。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进步青年遭到迫害,袁殊对国民政府失望之极,随即退出国民党,回到上海。之后,袁殊辗转去日本学习新闻学,期间接触了一些进步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创刊《文艺新闻》时,赞助人合影(后排右1为袁殊)1931年3月,年仅20岁的袁殊回到上海,主持创办了周刊《文艺新闻》,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还成为中共领导的“中国文化同盟总会”的常务理事。《文艺新闻》广泛报道左翼文化界的活动,吸引了包括鲁迅、茅盾等左冀人士投稿。1931年,上海处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之下,左翼人士无时无刻不处于危险之中。2月,左联作家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以及其他18名革命者被民党秘密杀害。由于消息封锁了几个月,人们都不知道五位作家蒙难的消息。时任“左联”党团书记的冯雪峰找到了袁殊问:“各报刊杂志均不登载五烈士遇害的事《文艺新闻》敢不敢登,能不能登?”袁殊慨然应允。但报道一旦被国民党政府抓住把柄,无论是他和《文艺新闻》还是冯雪峰,都将面临极大的风险。机智的他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请冯雪峰以读者来信名义,化名“蓝布”询问五作家的下落,再以另一封读者来信透露五作家蒙难的消息。随后,第三期《文艺新闻》头版刊登了标题为《在地狱或在人间的作家》的读者来信,引发广泛关注。一个月后,第五期《文艺新闻》头版以《呜呼,死者已矣》为题,发表了冯雪峰转来的两封,《作家在地狱》和《青年作家的死》,直接报道了五位作家遇害的事实。随后,袁殊又发表了五位作家的照片,以示悼念。袁殊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胆量和气魄,引起了中共特科潘汉年的注意。当时,顾顺章刚叛变投敌,中共特科遭受重创,急需新的情报人员打入国民党系统。在冯雪峰的引见下,潘汉年和王子春在上海静安寺路一家白俄咖啡馆里秘密介绍袁殊入党,吸纳其为中共中央特科的一员,王子春成为了袁殊的联络人。潘汉年看中了袁殊,原因很简单:留日背景,利于获取日方情报,新闻学出身,擅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中等身材,其貌不扬,辨识度低。随后,潘汉年就向袁殊下达了第一个任务,“打入国民党高层,获取情报。”接受中共特科任务,打入国民党中统袁殊有一个表兄叫贾伯涛。当年,正是靠袁殊父亲的推荐,贾伯涛才进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一期毕业生,然后进入国民党中并担任要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伯涛袁殊决定利用这层关系,他联系到许久未见的表哥,并请求他代为谋职。在贾伯涛的牵线下,袁殊成功见到上海市社会局长、中统头目吴醒亚。吴醒亚是湖北黄梅人,早年从湖北到上海的时候,受到袁殊父亲的指点下,去广州投奔陈立夫,从此官运亨通。所以吴醒亚对袁殊的父亲很感激,就这样,袁殊顺利跨进了中统的大门,并成为吴醒亚一手创办的中统派系“湖北帮”中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醒亚由于与吴醒亚、贾伯涛的特殊关系,袁殊在1932年进入中统后,很快平步青云,成为中统的红人。为了使吴醒亚更看重自己,袁殊利用吴醒亚正在镇压学生运动和工潮的时机,写一份关于镇压活动的“工作意见书”。袁殊在这份材料中并没有提出什么可行的方案,但时该文文采斐然,很合吴醒亚胃口,吴醒亚非常高兴,直接拿着这篇文章向上级汇报邀功。很快,吴醒亚让袁殊加入了他的秘密情报组织“干社”, 担任情报股股长。为了方便开展工作,他还介绍袁殊到当时中国最重要通讯社之一“新声通讯社”当了一名记者。由于有袁殊留学日本的经历,能说一口流利日语,因此常有机会出席南京政府和日本领事馆的记者招待会,从而获得了有价值的内幕消息,并结识高层人士。“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日本驻沪领事馆记者招待会的人寥寥无几,袁殊则每会必到,且经常带上一本日本杂志在招待会休息时翻阅,此举引起了日本外交官岩井英一的注意,为其打入日本情报组织提供了机会。结识日本外交官,与日本情报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表面上,岩井英一是日本驻沪领事馆馆员,实则服务于日本外务省,负责在上海收集情报。袁殊和岩井英一的结识后,两人时常一起吃饭,关系逐渐密切,很快就建立了情报交换关系。袁殊将一些未能发表的报纸通讯和自己收集到的情报交予岩井,岩井则将领事馆要发表的新闻提前发给袁殊,他还每月支付袁殊200元的“交际费”。当时中日正在就货币贸易及关税问题展开谈判,袁殊通过岩井英一这条渠道提前获取涉日消息,每次报道新闻都“又快又准”。袁殊一时名声大噪,令吴醒亚刮目相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再次遭到破坏,袁殊的单线联系人王子春失踪,万般无奈之下,袁殊找到夏衍并在夏的帮助下加入了“第三国际远东情报局”,成了共产国际的情报人员,与著名的间谍佐尔格在同一机构工作。同年,1935年,苏联情报人员约瑟夫·华尔顿被军统逮捕,在华尔顿口袋里搜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袁殊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袁因此暴露了中共党员身份,袁殊旋即被捕。在军统的审讯下,袁殊供出了著名左翼学者、中共党员夏衍和左翼电影明星王莹。前者在赴约途中发现事有蹊跷,紧急躲避他处;后者虽被逮捕,但由于没有确切的证据,迫于舆论压力被释放。日方认为袁殊是由于“亲日”才被逮捕,加上袁殊父亲利用自己同盟会会员的身份,在国民党上层奔走,惊动了陈立夫。在日方的施压下,最后袁殊以“思想文化罪”被判两年半,可是他只在湖北反省院待了八个月就被放出来了。随后,袁殊再次赴日本留学,在早稻田大学历史系就读,同时拜郭沫若为师,学习甲骨文。加入青洪帮,恢复与中共特科联系1937年春,袁殊再次回到国内,同时为中统吴醒亚,以及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特务机关“岩井公馆”工作。为了加强自身的保护色并开拓情报来源,1937年4月,青帮“大”字辈人物曹幼珊要收关门弟子,袁殊借机加入青帮,成为青帮骨干成员,成为可以和杜月笙、黄金荣平起平坐的“通”字辈师兄弟。后来,他又拜了洪帮“舵把子”向洪波为大哥。这使他在青洪帮中获得极高地位。1937年6月,潘汉年以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的身份回到上海,此时袁殊主动找到了他,认真汇报了自己近几年的经历,同时将一份冒险在日本买下了十几张详细记载日驻军及兵力部署的日本地图交给潘汉年,表示愿意继续为中国共产党工作。考虑到袁殊对日本熟知,与日本领事馆副领事岩井英一曾建立过良好的情报关系,潘汉年恢复了与袁殊的情报工作关系,袁殊成为潘汉年单线联系的直属情报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戴笠看中,成功打入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组抗战爆发后,戴笠急需熟悉日本问题,又与日方高层联系密切的人。杜月笙向他透露了袁殊的日本留学生身份,以及和日本领事馆副领事岩井英一关系不错的消息。戴笠听了很高兴,要亲自登门拜访。袁殊感到事关重大,立即去请示潘汉年。潘汉年说,这是件好事,机会难得,你千万不可错失良机,答应戴笠的一切要求。这样,袁殊又成功打入军统,获得了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组少将组长的身份。当时戴笠交给袁殊两项任务:一是收集日本方面的情报;二是不管时局有怎样的变化,坚持留在上海。上海沦陷后,袁殊奉潘汉年之命,以军统少将的名义成立秘密行动小组,专门惩办侵略者与枪杀臭名昭著的汉奸,率领军统特工成功炸毁日本在虹口的海军军火仓库,“锄奸”工作履建奇功,受到了军统和中共的表扬。后来,戴笠命令袁殊率领秘密小组暗杀76号特务头子李士群。袁殊制定了先挖地道到76号指挥部下方,然后实行爆破,炸死李士群的计划。但可惜的是是计划执行前夕,军统上海区区长王天木背叛,导致行动计划败露,袁殊再次被捕。被捕后的袁殊通过关系联系上了岩井英一。在岩井英一的帮助下,袁殊作为日本“外务省情报人员”回到岩井英一身边。加入汪伪政府充当假汉奸,屡建功勋出狱后,潘汉年对岩井营救袁殊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当时日本人认为汪精卫软弱无力,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岩井很可能需要袁殊公开出面做汉奸,并要求袁殊一切听从岩井的安排。果然,岩井英一要求袁殊写一篇有关中日问题的文章,袁殊随后以笔名“严军光”发表文章《兴亚建国论》。在岩井英一和李士群的大肆宣传下,袁殊成功落水当了“汉奸”。不久,在岩井授意下,袁殊出面组织一个麻痹消磨中国人民斗志的文化团体“兴亚建国同盟”,并加入到汪伪政府中。由此,“岩井公馆”在上海宝山路938号正式成立。随后,大量的共产党员迅速打入“岩井公馆”,以“兴亚建国运动”的名义,暗地里为延安传输情报。袁殊表面上是“岩井公馆”的领导,但幕后却是由潘汉年来操控。日方给予公馆的大量经费全都变成了党费。由于袁殊在“兴亚建国运动”中表现优异, 1940年初,作为代表前往访问日本。在一次宴会上,袁殊无意中从日本高官口中听到了日军下一步的战略部署是“南进”,而不是“北进”。 袁殊迅速将这一消息传往延安,再发至苏联。他的这份情报与佐尔格获得的情报相互佐证,给了斯大林一颗定心丸。在1941年年末的莫斯科保卫战中,斯大林才敢将远东的兵力调回西线。 后来袁殊又得到了德国将于1941年6月进攻苏联的情报,为此,斯大林特意发电向中共表示感谢。因汪精卫的不满,“兴亚建国运动”被取消。袁殊到汪伪政府担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宣传部副部,其可列席参加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因此,袁殊获取了大量汪伪政府内部情报,并在第一时间送到潘汉年手里。如提供了汪伪政府“清乡”活动情报,使新四军粟裕的部队,一步一步跳出日军的包围圈。抗战胜利后,得知国民党将以汉奸罪名起诉袁殊,中共将袁秘密转入根据地,并于1946年在根据地重新入党,后任华中联络部第一工委主任,建国后袁殊被调往北京,担任中央军委联络部副处长、中央情报总署亚洲司司长等职,负责做日美动向的调研工作。1955年袁殊受潘汉年案牵连,被捕入狱;1982年后随潘汉年彻底平反而获得平反,1987年袁殊病逝于北京,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统和中统的谁厉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