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有驻江苏淮安的是啥部队吗?

内战爆发后,老蒋将全部美械装备的王牌部队——整编第七十四师派向苏北战略要地涟水城,企图一战消灭我华中野战军主力。为了扭转两淮失守后的被动局势,华中野战军在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从1946年10月19日开始奋起保卫涟水。敌人兵分三路对涟水城实行宽大正面的包围,战况一度十分激烈。终于,在历时14天后,第一次涟水保卫战以我军胜利结束,不仅缴获了很多先进装备,还使得敌军全线崩溃,张灵甫携残部退回两淮,可谓是大获全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场战斗打破了国民党王牌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但作为最高指挥官的粟裕却高兴不起来,这是为何呢?原来,粟裕认为虽然这一仗是在他亲自指挥下打的一场漂亮的保卫战,但华野部队亦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不仅有6000多将士的伤亡,还有一个十分重大的损失。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损失让战神粟裕如此的遗憾惋惜,使这场胜仗大打折扣呢?其实,在战争进行到胶着阶段时,我军就接到了一份前线伤亡将士的名单,当时坐镇大本营的粟裕接过这份沉甸甸的名单后不禁潸然泪下,化悲痛为力量,将拳头狠狠地锤向书桌。原来,这份名单上的第一行便赫然写着“十纵队司令谢祥军”八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月前的苏中七战七捷使得谢祥军在军中名声大噪,但任谁也没想到我军的高级将领不久后竟然会牺牲在一线战场上。他生前在军中一幕幕英勇奋战的身影不断地浮现在当场所有人的眼前。牺牲时,谢祥军年仅32岁。虽然在场的所有人都悲痛不已,但一向爱兵如子的粟裕却在此时痛下决心,下令秘不发丧,暂不举行追悼会。甚至连谢祥军的遗体也是就地安葬。事后也仅仅由陈毅等人写信慰问告知其家属。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尤其是像谢祥军这样一位从红军时期走过来的经历过重重考验的老将。既然如此,那为何会还有这一系列看似不近人情的操作呢?这一切都还要从谢祥军的从军经历开始说起。青年挑夫毅然投军和众多革命者一样,谢祥军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贫苦农民家庭里。在他儿时,家里还能负担他上私塾的学费。可北洋政府时期,战事四起,社会动荡,谢祥军最终不得已辍学回家。为了分担家人的重担,谢祥军刚成年,便凭借着一身力气,做了一名“挑脚夫”。1929年,徐海东领导的红军游击队和红军三十一师来到谢祥军的家乡湖北大悟夏店周遭开展了“打土豪、斗乡绅”的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南闯北的谢祥军见惯了欺负乡里的军阀,第一次遇到开仓放粮,救困济贫的红军,他便十分动容。谢祥军知道红军就是像他这样千万穷苦老百姓的救星。于是,他借着自己挑脚夫的身份,暗地里经常将国民党统治下的白区里的重要物资,例如:粮油米面、电池油纸等送到红军指挥部。一来二去,在1930年,16岁的谢祥军正式加入红军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人。宁可不要命也要上战场此后,在军旅生涯中,谢祥军跟着党一路披荆斩棘,从一名普通的赤卫队士兵一路成长为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直到师长,参加过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反“围攻”和长征。在战场上,谢祥军以骁勇善战而著称。1935年6月,他所在的红四方面军与一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谢祥军被编到罗炳辉将军麾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次战斗中,谢祥军像往常一样,冲锋在前,却不幸被敌人击中了腿部。但他并没有倒下,反而是举起手枪继续奋勇杀敌。最后,一旁的士兵看不下去了,硬是将他推下战场送到后方医治。枪林弹雨里闯过来的谢祥军起初不以为意,但医生却对他的伤势忧心不已。原来,谢祥军的腿伤需要消炎药。可在那个年代,消炎药属于稀缺物资,再加上国民党的封锁,后方的消炎药所剩无几了。医生担心再这样耽搁下去,谢祥军的腿怕是要因感染而截肢了。得知要截肢的消息,谢祥军这才慌了神。他并不是害怕截肢,而是害怕截肢后无法重返战场。“我是一名战士!没有了腿,我怎么上战场杀敌!我不要截肢!”但不截肢他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连军长罗炳辉直到这件事后,都来劝说其配合医生的治疗。可是谢祥军却不管这些,他唯一的念头就是没有了腿就无法战斗,这和失去生命有什么区别呢?无奈之下,医生只得给他进行保守治疗。好在上天的眷顾让谢祥军闯过了这一关,保住了性命。但从此,他也留下了腿瘸的毛病。就这样,红军里出现了一名瘸子师长,但大伙都对他十分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祥军打仗要腿不要命的美誉也在军中流传开来。称职的军政干校教育长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毛主席等领导人的注意。为了重点培养谢祥军,中央将他派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理论知识。能文能武的谢祥军不负众望,认真学习,团结同志,像打仗一样,将在学校中遇到的困难逐个解决。毕业后,成绩优秀的谢祥军被调到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任校长一职。在这个名将辈出的地方,有不少优秀将领都曾是谢祥军的学生。在大后方他继续为革命事业输送新鲜血液,为部队建设、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次,日伪军来到抗大附近扫荡。谢祥军临危不乱,凭借早前丰富的实战经验指挥学员有序撤离。不料,学员中有一女生队在夜色中突围走错了方向,被日伪军拦截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祥军收到消息后,当即命令警卫连向日伪军作出迅猛出击。结果不仅成功救回了女生队的所有人员,还击毙伪军数名。从挑夫到纵队司令抗日战争结束后,谢祥军没有跟随大部队新四军第三师前往东北开辟革命根据地,而是被并入了粟裕的华野部队。早有耳闻的粟裕接收到这样一员猛将自然是十分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华野扩编时,十分信任谢祥军的粟裕将他任命为华野第十纵队司令。1946年7月,国民党集中了15个旅大约12万人的兵力向苏中解放区大举进犯。面对着敌人来势汹汹的攻势,按照毛主席最初的战略设想,是准备暂避锋芒,让出苏中,先进击豫东和津浦铁路。但战神粟裕却提出了不同的构想:他认为我军在苏中有着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外加情报优势。因此可以先和敌军打上几仗,消灭敌军有生力量后再转战别处。这个想法最终得到了中央的认同和批准。而在敌军那边多数军官自视装备精良,完全不把我军放在眼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参与苏中战役的国军第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还口出狂言说“给老子一个团的兵力,就能干掉华野。”可苏中战役的结局却是相当打脸,给国民党人狠狠地上了一课。我军连续“七战七捷”,国民党军队在此战中损失高达5.3万人。尤其是新上任的十纵队司令谢祥军,在苏中战役的最后阶段,带着仅携带轻武器的部队就将有飞机、大炮掩护下的国军整编25师轻松拦下。可以说,谢祥军带着十纵打的这场阻击战,为苏中战役的结束,划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一仗让谢祥军名声大噪,也让他成为了国民党军队的眼中钉。任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高级将领会在两个月后牺牲在一线战场。英勇善战的指挥员牺牲在涟水保卫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我军取得了七战七捷的大胜利,国民党军队当然不会善罢甘休,果断在两个多月后对我党所在的涟水根据地发起了猛烈地进攻。这一次来犯的部队是有着“国民党王牌军”之称的国军整编74师,师长正是赫赫有名的张灵甫。张灵甫是老蒋最为依仗的嫡系门生,又有着全系美械装备师,狂傲得很,根本就没有把华野放在眼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在华中野战军七战七捷期间,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就给陈毅率领的山东野战军带来了不小的打击。陈毅本想集中山野二十二个团的兵力全歼国民党第七军在泗水的两个团。可没想到,桂系起家的第七军战斗力异常凶猛,再加上当地气候湿润,枪支弹药容易受潮,伤病的将士伤口不易恢复等客观因素,使得我军不仅进攻失利,还一度陷入了险境。打了两天两夜后,我军伤亡达八千余人,而敌军仅损失两千余人,导致对方的气焰更加嚣张。此时,担任国民党徐州“绥署”主任的薛岳命令王牌军74师突袭我军两淮防线,打了我军个措手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粟裕带援军赶到之时,依旧难以与其抗衡,最终两淮失守。张灵甫带着74师趁胜追击,在10月向涟水发起进攻,涟水保卫战就此打响。面对张灵甫的步步紧逼,粟裕率华野的二十八个团在涟水迎战74师。当时,谢祥军所在的十纵队刚从苏中战场撤下休整,因此并没有全部参与到涟水保卫战中,只抽调了两个团的兵力。面对清一色美式装备的敌人,战士们毫不畏惧,打得十分英勇顽强,谢祥军派去的这两个团利用地形优势建立的阻击阵地在涟水外围节节抗击。不仅打退了敌军的进攻,更是发动反击,让张灵甫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气急败坏的张灵甫便发起了更猛烈地进攻。我军好不容易重新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谢祥军不敢有所松懈,决定亲自到前线观察战事,侦察敌情,以便做出进一步正确的部署。10月25日这天,谢祥军像往常一样来到阵地指挥所召开作战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结束后,他习惯性地拿着望远镜站到了指挥所门前观察远处的敌军阵地。可没想到,敌军竟早就探明了谢祥军的这一个习惯,便安排了狙击手埋伏在不远处。突然放出的一声冷枪打中了谢祥军的腹部,就这样,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就此陨落了。战士们连忙将他抬下战场医治,可最终还是不幸因失血过多牺牲了。向来思虑周全的粟裕知道此时还不是伤心的时候,便下令对谢祥军牺牲一事严格保密。万般无奈之下,个别知道谢祥军牺牲的战友只得悄悄地将他的遗体就地埋葬在涟水附近一孙姓宗祠后面。在我军战士心中,谢祥军不仅是战场上的灯塔,更是他们心中的定海神针。为了稳定军心,也不便当下就将他牺牲的消息公布与众。当时,张灵甫也并不确定谢祥军是生是死,因此,在对后面的战事进行部署时依旧有所掣肘。得知指挥员被敌军狙击手击中打下战场,将士们化悲痛为力量,与敌军激战14天,取得了涟水保卫战的最终胜利。但此战也未能完全消灭张灵甫所部,他携带残部向清江近郊溃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不让败逃的国军借题发挥,战后我军对谢祥军牺牲一事依旧严格保密。其实,在这场看似胜利的战事中,有不少像谢祥军这样的优秀将领就此牺牲。例如,英雄排长邢献良在弹尽粮绝之际与敌军进行贴身肉搏,最终拉响仅剩的两颗手榴弹与敌军同归于尽,光荣牺牲。十三团副参谋长屈祖法身先士卒,倒在了冲锋的路上等等。面对如此重大的损失,粟裕自然无法为此战的胜利而感到高兴。不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几个月后,在陈毅和粟裕的指挥下的孟良崮战役中,我军全歼张灵甫的74师,狂妄悖逆的张灵甫也因此自杀身亡。至此,华野用自己的方式告慰了在涟水保卫战中牺牲将士们的英灵。结束语但不可置否,谢祥军的牺牲依旧是党和军队的重大损失。其实,解放战争的惨烈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尤其是1946年和1947年这两年。因此,为了稳定军心,作为一名从红军时期一路走来的我军高级将领谢祥军牺牲的消息迟迟无法公布。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形式稍稍稳定后,中央便立刻派人前往英雄牺牲的地方迁移棺木。起初,中央准备将谢祥军的棺木迁至南京烈士陵园。谁知当地老百姓得知曾经有这样一位大英雄为了保卫他们的家乡而长眠于此,便纷纷劝言不要再让大英雄舟车劳顿。于是,在征求了家属的同意后,谢祥军的棺木最终迁往了江苏省盐城市蒲芦村的烈士陵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迟到了13年的追悼会上,大量的百姓自发前往悼念,感谢谢祥军为他们做出的牺牲。不得不说,谢祥军的牺牲的确是令人惋惜,充满遗憾。因为,相比红军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实力增强了不少,鲜有高级指挥员牺牲。从1946年内战爆发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我军总共牺牲了五名军级将领。他们分别是朱瑞、张元寿、韩联生、冯精华和谢祥军。而谢祥军是五人中牺牲的最早的。如果谢祥军当时没有牺牲,那么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大授勋中,参照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宋时轮的级别,谢祥军应该也会是个开国上将。我们现在平稳安定的幸福生活正是像谢祥军这样千千万万优秀的将士们冲锋陷阵换来的。让我们向伟大的革命军人致敬!
作者:子夫
这是一支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英雄部队。
  该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克兴化、攻涟水、渡长江、战上海,屡建战功;转隶空军、海军后,在抗美援朝和国土防空作战中,创造了“同温层歼敌”、“零高度击落敌机”等世界空战史的8个第一,取得了以劣势装备击落23架、击伤8架共11种型号31架美机和美制蒋机的辉煌战绩,涌现出了王昆、舒积成、王鸿喜、高翔等一大批著名战斗英雄和“王牌”飞行员。
  1965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该团“海空雄鹰团”荣誉称号,成为建国后第一个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团级单位。
扬名大江南北
“海空雄鹰团”的光辉战史可追溯到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该团的前身是江南抗日义勇军(“江抗”),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领导的主力部队之一,皖南事变后编为新四军第6师18旅54团,1944年底改编为高邮独立团,后又编为华中军区第二军分区5团。虽历经多次改编和隶属关系调整,但该团勇猛顽强、不怕牺牲、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始终没变。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大江南北吹响战略反攻的号角,该团在苏中地区也从敌后战场转入正面作战。4月下旬,他们秘密开进三垛河,布下“口袋阵”。28日午后2时,待日伪军进入伏击圈后,全团立即开火,并与兄弟部队一起对敌进行夹击,将敌断成几截,分头予以歼灭。战斗中,该团协同兄弟部队共毙敌840多人,俘虏日军顾问山本、伪军少将团长马佑铭等日伪军965人。三垛河伏击战大捷后,他们越战越勇,向盘踞在苏中重镇兴化城中、数倍于己的日伪军发起总攻。兴化县城位于六河一湖交汇处,城防坚固,易守难攻,伪军第22师5000余人驻守此地,拒绝投降。此次战役历时3天4夜,关键时刻,全团官兵与敌展开了白刃战,一举攻克兴化城,全歼守敌。战后,该团被苏中军区授予“兴化团”的光荣称号。
  同年底,该团又参加了攻克戚家庄战斗,全歼日伪军一个自卫团,俘虏了大批敌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接着,该团又在三洋河战斗中歼敌一个营,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6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在苏中七战七捷的邵伯保卫战中,该团抗击了国民党军一个整编师的进攻,保住了苏中大门,受到了党中央的嘉奖,赢得“老虎五团”的美称。同年11月,在粟裕指挥的解放涟水战斗中,该团配合友邻部队冒着滂沱大雨,从敌人的碉堡群中杀出一条通路,像一把钢刀插进全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王牌“远征军”心脏,全歼守敌,一举解放涟水城。
  解放战争期间,该团先后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30旅89团、11纵队32旅95团、第3野战军10兵团29军86师257团,南征北战,屡立战功。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的耿庄阻击战中,该团坚守阵地,稳如泰山,连续打退了有坦克、装甲车和重炮掩护的国民党邱清泉部一个王牌机械化师4次进攻,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1949年春,百万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该团奋勇争先,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攻克黄山要塞,活捉守敌少将司令,被授予“渡江英雄”锦旗。接着,他们乘胜前进,在参加了上海战役后马不停蹄,一路追击,直插福州,再捣漳(州)厦(门)。
建功朝鲜战场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庄严宣告:“我们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要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强大的海军。”1951年3月,该团征尘未洗,就被改编为空军航空兵第49团,先后在河北杨村、唐山两地进行近一年的飞行训练。1952年3月,全团在人均飞行仅20多个小时的情况下,奉命进驻辽宁某机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抗美援朝作战中,该团是唯一未调防休整的空军部队。在朝鲜战场上,他们把刺刀见红的传统带到了天上,击落敌机13架、击伤3架,被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称为“空中霸王”。
  1952年8月6日,大队长师臣胜率1大队执行任务返航途中,遭遇美空军4架F-86战斗轰炸机偷袭。总飞行时间仅有80小时的中队长王昆,一边向兄弟战机通报敌情,一边迅速逼近敌机,在距敌机300米处猛烈开火射击,打得敌机当空爆炸。接着,他又迅速咬住另一架敌机,连续开火,将其击伤。这时,又有两架敌机扑来,副大队长马致荣见状,立即将敌机截住,击落其中一架后,迫使另一架逃遁。这是该团首次空战的胜利,也是抗美援朝空战中志愿军空军反击战的首次胜利。同年9月17日和12月17日,领航主任杨汉黄又分别在辽宁省宽甸县和朝鲜大同江上空,击落美军F-86、F-4U战斗机各1架。
  屡遭失败的美空军耍出了“二战”中被称为“攻不破的空中堡垒”的“圆圈阵”战术。这种战术由德国飞行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创造,就是在空中将机群组成一个圆圈,呈飞碟状向前飞行,互相掩护,能攻能守。为了打破“圆圈阵”,全团上下群策群力,反复研究破敌之法。1953年2月17日,余开良、耿东清、李春孟、陈泰渠驾机参加空战(朝鲜大同江口空域)。当敌5架F-4U被我咬住、再次使出屡试不爽的“圆圈阵”战术时,他们立即缩小队形,以中速小角度进入,一举击落敌机3架。
  1953年3月13日,美军出动飞机174架,企图轰炸鸭绿江大桥和拉古哨水电站等重要目标,切断中朝军民的运输线。团长宋阁修奉命率领全团升空迎战,同5倍于我的敌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空中格斗。战斗中,宋阁修的战机被8架敌机包围。他大胆地从敌机腹下通过,一个急转弯到了敌机尾部,占据有利位置,并迅速瞄准。当敌机进入瞄准镜的光环后,宋阁修猛按炮钮,将一架敌机击落,冲乱了敌机的编队,但自己也不幸中弹牺牲,血洒长空。此战,该团击落美机3架、击伤2架,受到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的通令表彰。
  3月27日,中队长王昆率飞行员王海成又一次起飞战斗,长途奔袭歼敌。他们在执行完任务返航途中,发现两架敌FMK-8喷气式战斗轰炸机,准备轰炸我地面部队。他们不顾油料将尽,闪电般出击,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当他们返航飞到机场跑道两头上空时,油量表已经指“0”。危急关头,他们从跑道两头同时着陆成功,创造了“双机对头着陆”的奇迹。
威震万里海空
1954年8月21日,该团又转隶为海军航空兵第4师第10团。次年1月,在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中,该团担负夺取一江山岛制空权的任务。这是他们编入海军后的第一次空战,也是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协同作战。10日拂晓,10团掩护轰炸机袭击了敌大陈岛锚地停泊的舰艇及岸上重要军事目标,击毁“中权”号坦克登陆舰1艘,击伤“太和”号护卫舰、“衡山”号修理舰等舰艇4艘,为取得战役胜利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江山岛解放后,国民党空军仍不断袭扰我东南沿海。当时,浙东制空权和部分岛屿仍在国民党军手中,我沿海渔场、城镇经常遭受敌机的轰炸扫射,海防军事设施、舰艇、海运安全时时受到威胁。为夺取浙闽沿海制空权,10团又奉命多次参战。1955年6月27日9时,国民党空军出动4架F-84“雷电”式轰炸机北犯,团长张文清率领米格-15比斯歼击机中队起飞截击。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下,他们迅速占据高度。王鸿喜首先发现目标,猛扑上去,距敌机533米处揿动炮钮,当场击落一架敌机。另一架敌机依仗低空性能优势,离海面70至100米低空飞行。张文清紧紧将其咬住,瞅准战机,在距海面100米处果断开炮,将其击落海中,敌机飞行员跳伞。我指挥员分析国民党空军可能会派机救护坠海的飞行员,令大队长王昆率领歼击机中队起飞待战。果然,敌人出动了1架PBY-47型海上巡逻救护机进行搜救。王昆紧紧咬住敌机,从2000米高度一直打到70米,直至将敌机击落。当王昆将飞机拉起爬高时,高度表指针已指到“0”,喷气尾流把海水冲起一股浪花,创造了喷气式战斗机超低空歼敌的奇迹。
  同年12月13日,国民党空军又出动3架新装备的美制F-86“佩刀”式飞机窜扰福建,王昆奉命率领米格-15比斯歼击机中队远征截击。他们沿着浙南雁荡山脉,依靠云层掩护,出其不意飞临闽江上空,在福瑶岛附近击落敌机1架,斩断了“空中佩刀”,不仅创造了首次在大陆上空击落敌F-86飞机的纪录,还取得了远途作战的经验。
  在整个夺取浙闽沿海制空权的战斗中,该团英勇作战,取得了击落敌机4架、击伤3架的骄人战绩。1957年春,彭德怀元帅、叶剑英元帅、陈赓大将在海军航空兵司令员顿星云中将和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中将陪同下视察了该团。彭德怀高兴地对该团指战员说:“你们打出了我军的威风,为人民立了功!”
  1958年1月,该团奉命挥师北上,担负起保卫首都的光荣任务。当时,国民党空军RB-57型高空战略侦察机极为猖獗,经常窜到内陆进行侦察,其飞行高度在1.5万米左右,已达我战机升限。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该团到达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战前准备中,很快掌握了高空作战技能。2月18日,农历大年初一,正当全国人民欢度新春佳节的时候,荣获国民党“飞虎”奖章的上校飞行员赵广华驾驶RB-57型高空战略侦察机,大摇大摆地从海上向内地窜犯。正在值班的中队长胡春生和舒积成双机编队升空后,跃上1.55万米的高空。胡春生一面命令舒积成掩护,一面对准敌机猛冲过去,连珠般的炮弹打得敌机直冒黑烟;舒积成则一个鹞子翻身,扑向敌机,连发数弹。“飞虎上校”怎么也想不到在1.55万米高空的同温层遇上了两员猛将,RB-57变成一团火球掉入大海,胡春生和舒积成也因此创造了“同温层作战”这一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正在朝鲜访问的周恩来总理闻讯后非常高兴,专门打来电话祝贺,称赞该团是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英雄部队。
毛主席三次点将
1958年7月,在美帝国主义的怂恿下,台湾的国民党军蠢蠢欲动,经常派飞机袭扰福州。8月,中央军委决定派航空兵部队进驻福州机场。视察过10团的国防部长彭德怀对该团印象深刻,向毛泽东主席提议派10团去,毛主席点头同意说:“好,就派10团去!”
  在时间紧迫、航程遥远、基地陌生的条件下,8月13日,副团长王昆率领部队从空中紧急转场直飞福州。当时,机场刚刚修建,导航设备还不配套,甚至空中与地面联络都无法沟通,王昆当机立断,进行无地面指挥着陆。最后一架飞机着陆后,王昆立即命令做好防偷袭准备。果然,40分钟后,国民党空军2架RF-84型侦察机趁我立足未稳,猛扑过来。马铭贤中队不顾疲劳,腾空而起,飞行员程开信、陈怡恕分别追击敌长机和僚机,将2架敌机全部击伤。敌军惊呼:“共军的低空霸王团到了福州!”
  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党空军装备了性能更为优越的RF-101型侦察机。这种飞机因装备有先进的侦察导航雷达,被美蒋吹嘘为“西方战略眼睛”。我方飞机飞不了那么高、那么快,将其击落难度很大。1964年11月,毛主席看完总参送来的情报后,深思片刻说:“海军航空兵不是有个第4师,4师有个10团吗?请他们去一趟,怎么样?”当时,该团改装某国产歼击机仅3个架次,对飞机性能及火炮攻击还没有完全掌握,但听说是毛主席点的将,坚决领受了任务。他们从低空秘密南下,再次到浙东与敌人展开较量。为了在最短时间里击落敌机,他们进行了多种资料的研究和战术协同,根据敌我飞机性能,找出最有效的开火时间,并把作战要领编成口诀。
  1964年12月18日下午,当敌RF-101型“巫毒”式高空高速侦察机又一次窜犯我领空时,副团长王鸿喜立即升空作战,拉杆猛追,三炮齐射,一举将号称“高炮打不着,导弹瞄不准,飞机追不上”的尖端飞机击落。王鸿喜由此创下了首次用国产高速歼击机击落美制蒋机RF-101C的纪录。敌机飞行员是曾获得过“飞虎”等四枚勋章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少校作战官谢翔鹤,跳伞后被活捉。
  同年,美国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北部湾事件”,同时派遣军舰进入南海游弋,还频繁派AQM—34A型“烽火”式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对我沿海和内陆进行侦察挑衅,严重威胁我国安全。
  1965年1月,面对南海狼烟四起,毛主席问“10团在哪里”并命令10团及所在4师转进海南岛,抗击入侵挑衅的美机。10团受命挥戈南进,直插五指山。当时,美军飞机飞行高度为1.86万米以上,而我战机实用升限才1.75万米,很难将其击落。但困难难不倒英雄团。飞行员们受到汽车“冲坡”的启发,利用动力升限,大速度冲到高空打敌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3月24日,美军1架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侵入我海南岛上空,中队长王相一奉命单机起飞截击,在距美机3800米时跃升逼近,连续三次开炮。敌机左翼中弹冒烟,随后坠落大海。王相一创下首次用歼击机击落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的纪录。紧接着,3月31日和8月21日,副大队长舒积成又连续击落2架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该团击落了3架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使美帝的挑衅大为收敛。他们改变了直进直出的窜入方式,采用在中国领海线上作“S”形飞行、忽进忽出的擦边战术。9月20日,一架被吹嘘为“20世纪歼击机末代”的美制F-104C型“鬼怪”式高空高速战斗轰炸机窜犯我海南上空。大队长高翔、副大队长黄凤生驾驶战鹰直扑战区,距离目标30公里时,以最快速度向正在爬高的美机扑去。高翔在距离敌机291米处开始长点射,一直打到距敌机仅39米、两机即将相撞时,才拉起机头脱离。由于距离太近,高翔的战机被敌机爆炸的碎片击伤13处,一台发动机也停止了转动,但他奇迹般地靠另一台发动机驾驶战鹰安全着陆。美机凌空爆炸后摔进大海,飞行员菲利普·史密斯跳伞后成了海南民兵的俘虏。这是该型号美国飞机出厂以来第一次被击落。
  从新四军到空军、海军,从苏北平原到东南沿海,从鸭绿江畔到天涯海角,这支屡建奇功的英雄部队先后有300多人次荣立战功,涌现出模范人物140多名,毛主席先后25次接见该团代表。
  为表彰该团指战员为人民建立的卓越功勋,1965年12月29日,国防部授予该团“海空雄鹰团”的荣誉称号。201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战旗方队的百面功勋战旗中,“海空雄鹰团”的旗帜猎猎作响,再次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上一篇:沙家浜团:阳澄湖畔走出的钢铁劲旅下一篇:战场上是杀敌勇士回乡后替烈士尽孝
返回杂志列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驻江苏淮安的是啥部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