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入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政府支出指什么?为什么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出?

宏观经济学部分题库2022练习题1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A退伍军人的津贴;B失业救济金;C贫困家庭补贴;D以上均是。2、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定,GDP的基本缺点是()o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o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4、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费=1.5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oANDP=8.7亿元BGDP=7.7亿元CGDP=8.7亿元DNDP=5亿元5、GDP的最大构成部分是()。A.消费支出B.投资支出C.政府支出D.净出口6、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7、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有()oA家庭主妇的劳务折合成的收入;B出售股票的收入;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8、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9、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A支出法;B收入法;C生产法;D增加值法。10、某地区年人均GDP大于人均GNP,这表明该地区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地区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可能小于11、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oA销售税;B公司所得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AGDPBNDPCNIDPI13、在经济学中,下面哪一种行为被视为投资()oA.购买公司证券B.购买国债C.建办公楼D.生产性活动导致的当前消费二、、名词解释1、政府购买支出2、政府转移支付3、国内生产净值4、国民收入5、个人收入6、个人可支配收入三、论述题在开放经济中,国民经济均衡的条件是什么?怎样利用它判断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趋势?四、计算题个人可支配收入=4500,净出口=710,储蓄=500,政府购买=1200,政府的预算盈余=60。计算(1)投资;(2)消费;(3)国民收入。练习题2一、选择题1、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随着收入增加()oA消费增加,储蓄下降;B消费下降,储蓄增加;C消费增加,储蓄增加;D消费下降,储蓄下降。2、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3、线性消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自发性消费;B总消费;C收入;D储蓄。4、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A边际消费倾向;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的总量;C平均消费倾向;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总量。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0A大于1的正数;B小于2的正数;C零;D等于1。6、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oA大于1的正数;B小于1的正数;C零;D等于1。二、名词解释1、投资函数2、消费函数3、平均消费倾向4、边际消费倾向三、简答题1、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不同?2、凯恩斯投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练习题3一、选择题1、乘数的作用必须在()条件下可发挥。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B.政府支出等于政府税收C.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D.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2、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投资增加使储蓄()o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3、如果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为300亿元,投资为400亿元,边际储蓄倾向为0.1,那么,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水平为()oA770亿元;B4300亿元;C3400亿元;D7000亿元。4、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Oo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4;D边际储蓄倾向为0.3。5、投资乘数等于()o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B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C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D(1-MPS)的倒数。6、已知某个经济充分就业的收入是4000亿元,实际均衡收入是3800亿元。假定边际储蓄倾向为25%,增加100亿元投资将使经济()oA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B出现5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C出现20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D出现50亿元的紧缩缺口。7、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oA500亿元;B50亿元;C10亿元;D30亿元。8、GDP的均衡水平与充分就业的GDP水平的关系是()oA.GDP的均衡水平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B.GDP的均衡水平就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C.GD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D.除了特殊失衡状态,GDP的均衡水平通常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9、政府购买乘数KG,税收乘数KT,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的关系(考虑正负号)是()。A.KG>KTR>KTB.KTR>KG>KTC.KG>KT>KTRD.KT>KTR>KG10、比较存在所得税时政府购买对GDP的作用与没有所得税时政府购买对GDP的作用,前者的作用()oA.较大B.较小C.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D.不能确定11、若净投资大于0,则资本存量()o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2、若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市场利息率,则表示现有投资规模()oA偏大;B偏小;C适中;D不确定。13、根据加速原理,引起净投资增加的原因是()oA产出增加;B价格提高;C利息率下降;D工资下降。14、根据加速原理,在无闲置资本的情况下,引起总投资增加的原因是()。A设备更新;B产量增加;C价格提高;D工资下降。二、名词解释1、转移支付乘数2、通货膨胀缺口3、通货紧缩缺口4、平衡预算乘数三、计算题C=80+0.75Yd,Yd=Y-T,T=-20+0.2Y,1=50+0.1Y,G=200计算均衡收入、消费、投资与税收水平。2、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1=50,政府购买支出为G=200,政府转移支付为TR=62.5,税收为T=250。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均预算乘数。练习题4一、选择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OA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B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C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D充分就业和公平。2、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oA政府购买;B固定税收;C政府转移支付;D政府公共工程支出。3、自稳定器的功能()o2A旨在缓解周期性的波动;B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C旨在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D推迟经济的衰退。4、属于紧缩性财政工具的是()0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5、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0A增加税收;B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付;D增加转移支付。6、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0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高个人所得税;C提高公司所得税;D增加货币发行量。7、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A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增加财政支出;C扩大财政赤字D减少税收二、名词解释1、宏观财政政策2、预算平衡3、预算赤字4、赤字财政5、边际税率6、内在稳定器三、简答题1、财政政策对政府刺激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作用,请问有哪些具体的财政政策?并简要阐述它的运用。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何区别?四、论述题1、扩张财政对萧条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政府支出增加与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对利率和收入产生的影响有哪些不同?为什么?练习题5一、选择题1、通货是指OoA铸币、纸币;B储蓄存款;C活期存款;D定期存款。2、下列哪种情况是M2的一部分而不是Ml的一部分()oA活期存款;B储蓄存款;C旅行支票;D其他支票存款。3、如果人们收入增加,则增加的将是()0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谨慎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D以上任何一种。4、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oA变得很小;B变得很大;C不发生变化;D难以确定。5、人们在()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现金。A债券价格趋于下降;B债券价格趋于上升;C债券价格不变D债券收益率不变。6、如果流动性偏好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o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多变动;C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变动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存在。7、货币乘数的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A法定准备金率;B现金存款比率;C超额准备率;D以上都是。8、按照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oA降低利率,从而减少投资;B减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C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D提高利率,从而增加投资。9、当法定准备金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3000货币单位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OA20000货币单位;B80000货币单位;C15000货币单位;D60000货币单位。10、对利率变动反映最敏感的是()。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谨慎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D三种需求反应相同二、名词解释1、灵活偏好2、交易偏好3、预防偏好4、投机需求5、准货币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2、总需求曲线与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有何不同?四、计算假设货币交易需求为Ll=0.2Y,货币投机需求L2=1200—400r,货币当局的货币供给量为1800亿元,国民生产总值为4000亿元,求:(1)均衡利率。(2)国民生产总值为3200亿元时,均衡利率为多少?(3)货币当局增加基础货币20亿元,货币乘数口为4,均衡利率为多少?练习题6一、选择题1、若以货币表示的国民收入是8000亿元,货币供给量是1000亿元,则货币的流通速度等于()。Al/8;B8;C4;D6o2、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oA不变;B受影响,但不能确定是上升还是下降;C下降;D上升。33、下列哪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oA对利率的变动的货币需求是敏感的,投资需求并不敏感;B对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是敏感的,投资需求是敏感的;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是敏感的,投资对利率是敏感的;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二、名词解释1、流动性陷阱2、法定准备率3、货币创造乘数4、投资边际效率函数5、投资边际效率曲线练习题7一、选择题1、中央银行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会使货币供给量OOA增加;B减少;C不变;D难以确定。2、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A.扩大政府财政支出B.减少财政支出C扩大财政赤字D.减少税收3、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A提高贴现率;B增加货币供给;C降低法定准备金率;D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4、降低贴现率的政策()oA将增加银行的贷款意愿;B将制约经济活动;C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同;D通常导致债券价格下降。5、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o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D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6、如果政府的支出减少与政府税收的减少量相同时,收入水平会()o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相关7、法定准备金率越高()oA银行越愿意贷款;B货币供给量越大;C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D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8、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紧缩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减弱?()A实际利率很低;B名义利率很低;C实际利率很高;D名义利率很高。9、“双松政策”使国民收入()oA增加较多;B增加较少;C减少较多;D减少较少。10、“双紧政策”使利息率()0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1、“松货币紧财政”使利息率()OA提高很多;B提高很少;C下降很多;D下降很少。12、“松财政紧货币”使国民收入()。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3、在充分就业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根据扩展的凯恩斯模型,如果不让利息率上升,政府应该()oA.增加投资B.减少货币供给量C.在增加投资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D.在减少投资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二、名词解释1、中央银行的贴现率2、公开市场业务3、简单货币规则的内容三、简答题为什么在凯恩斯陷阱区扩张性财政的产出效应最大?四、论述题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为达到这些目标可采用的政策工具有哪些?练习题8一、选择题1、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使()oA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货币量;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货币量;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2、IS曲线表示()oA收入增加使利率下降;B收入增加使利率上升;C利率下降使收入增加;D利率下降使收入减少。3、一般地说,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A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B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C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衡组合。4、政府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o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动;D斜率增大。5、在萧条经济中,如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各个可能利率上的国民收入()。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6、若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IS曲线()。A横截距增加;B横截距减少;C纵截距增加;D纵截距减少。7、IS曲线左边的点,代表着产品市场的()04A过剩;B短缺;C均衡;D过剩或短缺。8、LM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使()。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C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9、一般地说,LM曲线的斜率()0A为正;B为负;C为零;D可正可负。10、一般地说,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oA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B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C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D产品需求等于产品攻击的非均衡组合。11、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表示()oA同一利息率水平下的收入增加;B利息率不变收入减少;C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利率息率提高;D收入不变利息率下降。12、水平的LM曲线表示()oA利息率对货币需求影响最大;B利息率对货币需求影响最小;C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最大;D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最小。13、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示产品市场()oA均衡而货币市场非均衡;B非均衡而货币市场均衡;C和货币市场均处于非均衡;D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14、价格水平上升时,会()O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余。15、总需求曲线向右方倾斜是由于()o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结论均正确。16、在凯恩斯区域内,()A货币政策有效;B财政政策有效;C财政政策无效;D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17、在古典区域内,()oA货币政策有效;B财政政策有效;C财政政策无效;D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二、名词解释1、IS曲线2、LM曲线三、简答题1、简述IS曲线所描述的宏观经济含义?2、简述LM曲线所描述的宏观经济含义?3、简述IS-LM模型。四、分析题1、运用IS-LM模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失衡的调整过程。2、运用IS-LM模型分析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与变动。3、为什么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五、计算题设C=600+0.8Y,I=400-50r,G=200,L=250+0.5Y-125r,M/P=1250。求(1)均衡收入与利率;(2)财政政策乘数与货币政策乘数;(3)设充分就业收入Y某=5000,若用增加G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G?(4)若用增加m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m?练习题9一、选择题某1、当()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B支出乘数较小;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敏感;D货币供给量较大。2、总需求曲线()o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3、若价格水平下降,则总需求量()。A增加;B减少;C不变;D难以确定。4、当价格水平增加时,总需求曲线()。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变D难以确定。5、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oA同一价格水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B同一总需求水平对应的价格提高;C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增加;D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减少。6、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是()oA价格水平提高;B总需求增加;C同一价格水平上的总需求增加;D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7、松货币紧财政的政策搭配能使总需求曲线()05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变;D难以确定。8、松财政紧货币的政策搭配能使总需求曲线()。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变;D难以确定。9、在水平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产出增加的主导力量是()。A供给;B需求;C工资;D技术。10、在水平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oA供给;B需求;C产出;D以上均正确。11、在垂直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oA供给;B需求;C产出;D以上均正确。12、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能使价格水平()oA提高;B减少;C不变;D难以确定13、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货币政策能使价格水平()oA提高;B减少;C不变;D难以确定。14、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oA水平的;B向右方倾斜;C垂直的;D难以确定。15、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oA水平的;B向右方倾斜;C垂直的;D难以确定。16、扩张总需求政策使价格提高的区域是总供给曲线的()oA水平区域;B向右方倾斜区域;C垂直区域;D难以确定。二、名词解释1、总需求曲线2、总供给曲线三、计算1、、假定消费C=1000+0.75Yd,投资I=250—20r,税收T=ty=0.2Y,政府购买G=150,名义货币供给M=600,货币需求L=0.5Y—100r,试求:(1)总需求函数。(2)价格水平为1时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2、如上题中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Y=2950+90P,试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如本题所涉及经济的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为3085,问此时是否达到充分就业均衡?3、根据上题结论,若政府希望通过货币政策实现充分就业均衡,需如何调整货币供给?练习题10—、选择题1、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OA工资刚性;B总需求不足;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D经济结构的调整。2、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有()。A需求拉上型;B成本推进型;C结构型;D以上均正确。二、名词解释1、摩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通货膨胀4、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三、简答题1、失业类型有哪些?2、失业的社会经济损失有哪些?3、通货膨胀的类型有哪些?4、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有哪些?四、论述题现代货币主义关于通货膨胀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练习题11一、选择题1、经济周期的中心是()oA前者说明投资的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后者说明国民收入变化对投资的影响。B两者都说明投资是怎样产生的;C前者解释了经济如何走向繁荣;后者说明经济怎样陷入萧条;D前者解释了经济如何陷入萧条;后者说明经济怎样走向繁荣。二、名词解释1、经济周期2、乘数-加速原理三、论述题6乘数-加速原理是怎样解释经济周期原因的?练习题1答案一、选择题1、D,2、A,3、B,4、C,5、A,6、A,7、D,8、B,9、A,10、B,11、B,12、D13、C二、名词解释1、政府购买支出是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2、政府转移支出是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3、它是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费以后的余额。它表示经济社会在补偿了资本存量损耗以后所生产的净产品总值。4、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5、它是指个人在纳税前得到的收入。PI=国民收入-不分配的利润-企业交纳的利润税+政府的转移支付6、它是个人交纳所得税后的收入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所得税三、论述题答:在开放经济中,总收入/+1+6+某,所以,国民经济均衡的条件是C+S+T+M=C+I+G+某即S+T+M=I+G+某⑴当S+T+M>I+G+某时,国民收入将趋于减少;⑵当S+T+M=I+G+某时,国民收入将趋于稳定;⑶当S+T+MVI+G+某时,国民收入将趋于增加。四、计算题1、国民生产总值GNP反映的是国民归属概念。所有本国国民无论在国内国外收入都计算在内,而所有非本国国民,无论在国内、国外取得的收入都计算在内。所以,6即=本国企业在国内的收益+本国企业在国外的收益+本国国民在国内的收入+本国国民在国外的收入=200+50+120+10=380亿元2、(1)I=S+(T-G)+(M-某)=500+60+110=670(2)Yd=C+SC=Yd-S=4500-500=4000(3)Y=C+I+G+N某=4000+670+1200+(-110)=5760练习题2答案一、选择题1、C,2、B,3、D,4、A,5、D,6、D二、名词解释1、投资函数是指投资量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2、消费函数是一国消费总量与决定它的变量一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通常以实际消费与实际收入之间的关系来表示。3、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4、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增加量与收入增加量之比。三、简答题1答:总支出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部分组成。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的。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也减少。总支出的减少量是税收增加量的倍数。反之则相反。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的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和总支出。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是与总支出同方向的。这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的倍数关系,但倍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2答:凯恩斯认为:①企业投资水平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于市场利息率的对比。在资本边际效率一定时一,投资随着利率的下降而增加,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减少;②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呈递减规律;③由于货币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率的下降是有限度的;④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和利息率下降受阻,导致投资需求不足。练习题3答案一、选择题1、A,2、A,3、D,4、B,5、A,6、B,7、B,8、C9、A10、Bll、A,12、B,13、A,14、Ao二、名词解释1、转移支付乘数转移支付的变化量所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2、是指为了达到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总支出曲线需要向下移动的距离。3、是指为了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总支出曲线需要向上移动的距离。4、平衡预算乘数表示政府增加同量的支出和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7三、计算题1由Y=C+I+G和已知条件,则Y=80+0.75(Y+20-0.2Y)+0.1Y+5O+2OO=O.7Y+345所以Y=1150从而1=50+0.1Y=165T=-2O+O.2Y=210Yd=Y-T=940C=80+0.75Yd=7852⑴可支配收入为Yd=YT+TR=Y-250+62.5=YT87.5由收入恒等式得Y=C+I+G=100+0.8(Y-187.5)+50+200,所以均衡国民收入Y=1000⑵根据消费函数可知边际消费倾向MPC=0.8,则投资乘数K1=1/1-MPC=5;政府购买Kg=1/1-b=5;税收乘数Kt=-MPC/(1-MPC)=-4转移支付乘数Ktr=b/(1-b)=4;平衡预算乘数Kb=Kg+Kt=1练习题4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B,5、A,6、A,7、A。二、名词解释1、宏观财政政策是利用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来消除通货紧缩缺口或通货膨胀缺口,以保持经济稳定的政策。2、政府当年的税收和支出之间的余额为零叫做预算平衡。3、预算赤字是指支出大于税收4、赤字财政是指如果政府增加支出而没有相应地增加税收,或者减少税收而没有相应地减少支出,这种做法叫做赤字财政。5、边际税率是对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税收,它等于税收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6、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能够自动调节政府支出或税收的项目。三、简答题1、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政府通常使用的财政政策工具有:改变政府购买水平、转移支付水平和改变利率。(1)改变政府购买水平。在总需求不足、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多时一,政府要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提高购买水平,以抑制衰退;相反,在总需求过旺、价格水平不断上升时,政府要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降低购买水平,以抑制通货膨胀。(2)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在总需求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一,政府要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高转移支付水平;在总需求过旺,价格水平持续上升时,政府要减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转移支付水平。(3)改变税率。改变税率主要是改变所得税的税率。在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时,政府应采取减税措施,以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以避免经济的衰退和失业上升;在总需求过旺,价格水平持续上升时,政府应采取增税措施,以抑制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抑制通货膨胀。2、答:⑴财政政策是指通过改变政府来调节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宏观经济。⑵财政扩张本身就是总需求扩张的因素,通过乘数作用,总需求还会进一步扩张;货币扩张是通过减低利息以刺激投资需求增加带动总需求扩展的;⑶在凯恩斯陷阱区域和古典区域,两种政策的产出效应恰好相反;⑷财政扩张存在一个财政融资问题,而货币扩张则没有。四、论述题某1、当经济萧条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收入水平增加。一方面,扩张性财政政策本身意味着总需求扩张,另一方面,通过乘数的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导致消费者需求增加,因此,总需求进一步扩张。当然,在扩张财政时,由于货币供给不变,利息率会提高。这样,投资需求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一般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大于挤出效应,最终结果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国民收入增加。2、答: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和收入均上升,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下降。政府支出的增加意味着总需求(或总支出)的增加,这将使产量和收入增加,从而增加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或LM曲线不变,新增加的货币需求会使利率上升,最终引起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的下降来保证货币市场均衡。这个过程,在IS—LM模型上,表现为在LM曲线不IS曲线向右移动,总需求的增加引起收入和利率的同时增加。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而货币需求不变的话,利率将会下降,从产品市场看,在IS曲线上,在既定投资函数上,利率的下降会导致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增加,这个过程表现为在IS曲线不变条件下人M曲线向右移动,并导致利率下降和国民收入上升。练习题5答案一、选择题1、A,2、B,3、A,4、B,5、A,86、A,7、D,8、B,9、C,10、C。二、名词解释1、又称为货币需求,如果用L表示,用”表示货币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用L2表示投机余额,则L41+L2。2、指出于交换的需要而保留货币的动机。3、在预防动机下形成的货币需求量叫做预防余额。4、在投机动机下形成的货币需求叫做投机余额。5、准货币是指能够执行价值储藏职能,并且易于转换成交换媒介,但它本身还不是交换媒介的资产。三、简答题某1答: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数量关系。描述这一函数关系的曲线为总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价格水平提高,则国民收入水平下降;若价格水平下降,则国民收入水平上升。这种关系的内在机制是: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上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息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水平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国外需求减少,由乘数原理最终引起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可以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即IS-LM模型,推导出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2、答:⑴总需求是指总支出,单个商品的需求是指不同价格水平下对商品的需求数量。⑵总需求受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单个商品的需求受相对价格水平的影响。⑶二者虽然都受价格的影响,但对前者的解释是从利率分析入手,对后者的分析则是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入手。四、计算解:(1)货币需求总额L=LI+L2=0.2Y十1200—400r=2000-400r货币供给为1800亿元,均衡利率可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时的利率求出,即:L=L1+L2=2000—400r=1800求得r=0.5(2)国民生产总值为3200亿元时,可由L=0.2Y+1200—400r求得L=1840-400r均衡利率由L=1840—400r=1800求得r=0.I(3)货币当局增发货币总量=8某m=20某4=80(亿元),则货币供给总量为80+1800=1880(亿元),由均衡利率为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时的利率可得:L=L1+L2=2000-400r=1880求得均衡利率r=0.3练习题6答案一、选择题1、B,2、C,3、Co二、名词解释1、指当利息率很低时,公众预期利息率不可能更低,也就是证券价格不可能更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公众乐意把全部证券转换成现金,证券的供给是完全有弹性的。2、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存到中央银行的储备金的比率。3、指中央银行贷款给商业银行时收取的利息率。4、投资量和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叫做投资边际效率函数5、投资边际效率函数的图像叫做投资边际效率曲线。练习题7答案一、选择题1、A,2、B3、A,4、A,5、C,6、C7、D,8、A,9、A,10、D,11、C,12、D13.C二、名词解释1、指中央银行通过贴现率的高低来调节商业银行的借款数量,从而达到影响货币供给量的目的。2、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3、简单货币规则的内容是稳定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并使它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一致三、简答题答:⑴由于证券投机对利息率的变化无限敏感,当利息率稍有提高时,货币投机需求立即减少,总需求扩张极容易获得货币支持。(2)由于货币支持问题立即获得解决,国民收入增加时,利息率只有极细微的提高。这样的投资的减少几乎为零。四、论述题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经济政策不是只考虑这些目标中的某一目标,而是要同时实现这些目标。经济政策就是为了同时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手段和措施。应该说,上述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或者确定重点政策目标,或者对目标进行协调。当我们不考虑对外贸易,且把问题的考虑限定在短期和静态条件时,则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就包括两个,即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围绕着这两个目标而提出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9练习题8答案一、选择题1、A,2、C,3、A,4、B,5、A6、A,7、B,8、A,9、A,10、C11、A,12、A,13、D14、B,15、D,16、B,17、A二、名词解释1、表示要使投资等于储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必须具备的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应该怎么样配合,才能保证投资与储蓄始终相等。2、表示要使货币需求量等于货币供给量,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必须具备的关系;或者说,它表示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应该怎样相互配合,才能保证货币需求供给量相等。三、简答题1、IS曲线:⑴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即S=I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轨迹。⑵IS曲线的斜率为负值,表示利息率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动。投资对利息率的反应越敏感,IS曲线越平缓;相反,投资对利息率的反应越不敏感,IS曲线越陡峭。⑶IS曲线左边的点表示产品市场短缺型的失衡。因为,在同一利息率的水平上,这些点所代表的产出水平低于产品市场均衡时的产出水平;相反的道理,IS曲线右边的点表示过剩型的失衡。(4)自主性支出的变动会引起IS曲线的平行移动。自主性支出增加,如消费增加、投资增加或政府支出增加等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表示在同等利息率水平上收入增加了。相反,自主性支出的减少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表示在同等利息率水平上收入减少了。2、LM曲线:⑴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达到均衡,即L=M时,国民收入(Y)与利息率(r)的组合轨迹。LM曲线中的L是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L(Y,R),M是货币供给量。⑵LM曲线向右上方延伸,表明在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息率呈同方向变动。其原因是:在货币供给不变时,收入增加要求交易货币需求量增加,这样导致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从而使利息率提高。⑶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息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息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⑷LM曲线的形成是由货币的交易需求、投资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因此,LM曲线位置的移动,主要取决于这三因素的变化。在货币需求较稳定的情况下,LM曲线的移动主要由货币供给变动引起。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向右平行移动,货币供给减少使LM曲线向左平行移动。h和k的变动则会使LM曲线斜率变动。3、如果把IS曲线和LM曲线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息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这就是IS-LM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同一收入和利率水平上同时达到均衡时,均衡利息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值,可以通过求解IS,LM曲线的联立方程而得。四、分析题1、按照IS-LM模型的解释,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其均衡点正好处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上。任何偏离IS曲线和LM曲线交点的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不能达到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在实际中,若出现国民收入与利息率组合在IS曲线左下方,有I>S,即存在对产品的超额需求;在IS曲线的右上方,有S>L即存在对产品超额供给。若出现国民收入与利息率组合点在LM曲线左上方,有M>L,即存在货币超额供给;在LM曲线右下方,有L>M,即存在货币的超额需求。当实际经济中出现以上失衡状态时,市场经济本身力量将使失衡向均衡状态调整,直至恢复到均衡。I>S时,国民收入会增加;IVS时一,国民收入会减少;L>M时,利息率会下降上升;时一,调整结果会十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2、依据IS-LM模型,在IS曲线和LM曲线既定条件下,IS,LM共同决定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如果IS与LM曲线移动了则均衡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就会发生响应变化。IS曲线移动主要有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等因素的变动引起,LM曲线的移动主要有货币供给量、物价水平和需求函数的变动等因素引起。IS与LM曲线新的交点将随IS,LM曲线变动的方向与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五、计算:⑴由Y=C+I+G=600+0.8Y+400-50r+200得IS方程:Y=6000-250r10由L=M/P得LM方程:Y=2000+250r联立IS方程与LM方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