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大约经历了几年的时间几年几月出发,几年几月到达什么地方,历经几个月

2019年06月15日 20:31 新华网   这是位于江西省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新华社南昌6月15日电 题:出发,“初”发——来自红军长征出发地的追寻  新华社记者邬焕庆、高皓亮、邬慧颖、刘羽佳  一部史诗,从第一行文字就能感受英雄的力量。  一座大厦,从第一块基石就能推测屹立的高度。  一次远征,从第一步出发就能找到胜败的根源。  于都河畔,惊涛作证,一座丰碑直刺苍穹。  这是位于江西省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6月12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85年前,近9万中国工农红军从这里集结出发,开始了一场九死一生却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远征。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那群远征的人,到底为什么,就虽死无憾地出发?  那群远征的人,到底靠什么,能坚定从容地出发?  那群远征的人,到底图什么,会义无反顾地出发?  于都河畔,赣南红都,在红军长征出发之地,随便抓起一把泥,指缝里就会流出长征的故事、红军的传奇。  走近这块热土,走进这些故事,一种不朽的精神跨越时空指引着人们去追寻伟大远征出发的步伐,去感悟源自初心的澎湃……  这是位于江西省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6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出发,为什么?  在于都县段屋乡寒信村的古祠堂里,放着两本族谱,一本是传统家谱,一本是满满登载了这个村几百名红军烈士名字的英烈谱。  岂止是于都,在瑞金,在兴国、赣县、宁都、信丰……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赣南原中央苏区,许多村庄都有一本红军烈士谱。  而几乎所有的长征历史研究的著述都毫无例外地写道:近9万中央红军跨过于都河出发长征,能平安抵达陕北的不过寥寥数千人。  一场“平均每公里就有三四人倒下”的远征,当年的红军,为何就虽死无憾地出发了呢?  答案,或许就写在装下了整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脑机关的谢家祠堂里。  这是位于江西省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景(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1931年11月,在闽赣交界的小城瑞金,叶坪谢家祠堂中,6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向世界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年仅“10岁”的中国共产党开启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的伟大预演。  而这个红色新政权与国统区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的人民挺直了腰杆做主人!  “红军来了,肚子能吃饱。”这是谈起当年苏区的记忆时,瑞金市云石山乡丰垅村92岁的梁文河常说的话。在他的记忆里,红军来之前,农民辛辛苦苦收获的粮食要给地主交八成,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得很苦。红军来了,“打土豪、分田地”,不但不用给地主交租,生活困难也有红军帮忙解决。  “有了对比,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让百姓们坚信,跟着共产党、跟着红军,就能不受欺压、就有好日子过。”赣州市委党史办主任胡日旺说,“因此在苏区沦陷后,千万人争当红军跟着党走,就是大家认定了跟共产党走是对的,要继续斗争,把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再夺取回来,并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红军出发长征后,时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部长的江善忠在山上打游击,在终被敌包围后,他用鲜血在衬衫上写下“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的遗言,跳崖牺牲。  即便身处茫茫黑夜之中,也相信共产党能带领大家走向光明。  正是因为寄托了无数人的希望并且受到了发自内心的拥护,党领导的长征注定就是一次寻路之旅。它的最终胜利,是找到了正确道路和正确理论后的历史必然。然而,这种寻找,从来都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答案,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要以永不言弃的奋斗者姿态前行。  再走长征路,源头探寻者络绎不绝。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的介绍穿越时空:“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经过长征,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一步步成为领导整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民族脊梁。”  在位于江西省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赣州市委党史办主任胡日旺向记者介绍长征故事(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出发,靠什么?  于都河畔,渡口依旧。  85年前的寒秋,红军将士集结完毕,分8个主要渡口出发。  前方是不可预知的险阻与恶战,或许心中有些许害怕与畏难,或许心中记挂着家中嗷嗷待哺的幼儿与年迈的父母。  当年的红军,到底靠什么就坚定从容地出发?  答案,或许在华屋自然村的17棵青松的年轮里。  在瑞金叶坪乡华屋,85年前的一个夜晚,妻子即将临产,26岁的红军丈夫华钦材接到了集结出发的命令。出发前,他与村里其他16位红军华氏兄弟来到岭上栽下17棵松树,并告知家人“见松如见人”,在革命胜利后再相见。然而,17位华氏子弟都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  信念,会让人豪气凌云,信仰,会让人将生死度外。  这是位于瑞金市的叶坪谢家祠堂(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无论历经多大险阻,也必须把发电机背到指定地点,这是使命!”就是这种信念,于都籍红军战士段九长、谢宝金等人硬是把当时党中央唯一的一个68公斤重的手摇发电机,肩背手扛一路长征抵达延安。  “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长征根本走不了一步!”长篇纪实文学《长征》的作者、军旅作家王树增说,“长征本质上就是一条信仰之路,长征胜利靠的是信仰。”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85年后,一部即将上映的战争题材影片《八子》引发了关注,这部电影来源于苏区一个真实的故事:  1934年5月30日,《红色中华》刊登消息《勇敢坚决当红军》:“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有一家农民,他们共有弟兄八人……全体报名加入红军。”这则消息采自瑞金沙洲坝下肖区杨家。农民杨荣显响应“扩红”号召,先后让8个儿子全部参加红军并送上前线。然而,这位父亲从此再也没能见到他的孩子们。  在当年的苏区,扩充队伍时,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需要支援时,人民群众节衣缩食向红军捐献军需及生活物资;遇到困境时,人民群众想尽办法救护与掩护红军伤病员……  在红军长征出发前,瑞金市武阳镇武阳村的邱娣组织了20多名妇女,日夜赶制出1700多双草鞋。许多妇女因不停地揉麻绳,手心磨出了血泡。  “红军能够坚定从容地出发长征,还要靠群众的支持,依靠军民鱼水情。”瑞金市委党史办主任刘前华表示,正是依靠千千万万群众的踊跃参军和无私支援才让红军得以发展壮大,长征也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这是位于瑞金市的叶坪谢家祠堂内景(6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出发,图什么?  依靠人民,一切又为了人民。  井,一口简陋却汩汩出水的“革命井”,在江西于都县段屋乡铜锣湾村里冬去春来85年。1934年10月,红军在短暂停留的几天里,给百姓打了这口井,解决了村里吃水难问题。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铜锣湾村的“革命井”边,在瑞金沙洲坝著名的“红井”边,在赣南许许多多吃水不便的山村里,百姓们在一口口“红军井”边认识了红军,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那颗初心。  这,也就追寻到了85年前红军义无反顾地出发,“到底图什么”的本源。  “红军长征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去实现为人民谋幸福的革命理想,为此他们无惧牺牲、义无反顾。”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说。  而再稍微往前推一点,答案,其实早就写在80多年前一份文件中——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会布告》第一号指出:“他的基础,是建筑在苏区和非苏区几万万被压迫被剥削的工农兵士贫民群众的愿望和拥护之上的。”  这是于都县段屋乡寒信村古祠堂里的红军烈士英烈谱(6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实现苏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赣南红色政权最鲜明的底色。  “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80多年前,兴国县长冈乡农村妇女刘长秀的这句心里话,出现在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所作的结论中。  刘长秀的丈夫当红军走了,大儿子也当红军走了,当家里粮不够吃时,乡苏维埃政府就从100多公里外的公略县买了大米来救济,乡苏维埃政府干部不仅关心群众的经济生活,而且关心群众的文化生活,全乡办了4所列宁小学、9所夜校,还办了俱乐部。  从这里开始,执政为民的初心被写入苏区宪法大纲。1931年11月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第十二条明确,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群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和教育相关的《列宁小学组织纲要》《扫盲识字条例》等法规有十余部。  这是于都县的长征渡口(5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在我们的模范县兴国,我们有300多所小学,约800名教师……我们从兴国撤出时,文盲已减低到全部人口20%以下。”当时的中央苏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近60%,而同期国统区不到20%。  磨难与牺牲,历史与现实都已经证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红军出发长征的方向。  回望85年前的那次出发,我们蓦然发现,长征已经注入到我们的基因里,85年的时光并未流逝,远征的人从未远去。它将一种跃动着、蓬勃着、坚定着的初心,汇集成一个民族奋斗的史诗,它的力量,会穿透一切历史的迷雾和现实的迷茫,让我们无所畏惧地开始一次次新的远征,抵达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彼岸。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让我们通过品读档案中的长征,一起重走长征路。“10日,军委纵队从晚上出发,由田心向麻田圩前进。干部团由晚上由九堡向宽田进;ⅠK从9号晚上,由江背洞、社富溪(原于7号)晚转移到集中地域,15D从晚上出动,由固村、回龙转移到黄石罐地域;ⅢK在宁都南之第一作战地区进行整顿和军政训练;ⅤK在兴国北面之现阵地即在拉石寨以南及城皇以南之现阵地继续抗击周敌,如敌前进时,则转移到文溪村西至水寨脑之后方地域;ⅧK从晚上由水南南路……”这段文字节选自《野战军由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动日程表》(以下简称“行动日程表”),这是中革军委于1934年10月9日拟定的。87年后的今天,看着这份泛黄的档案,已无法揣度红军指挥员制定这份行动计划时怀着怎样一种心情,是坚毅、决绝亦或是无奈、彷徨,但从中仍能感受到中央苏区上空弥漫着的硝烟和那里的紧张气氛。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拒不采纳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人提出的正确意见,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中央苏区日渐缩小。1934年4月,中央红军在江西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此后,中央苏区的形势日渐危殆。10月上旬,国民党“围剿”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发起进攻,6日,北部前线传来的坏消息更加令人不安:国民党军已经全面突破了石城防线,其主力部队正向瑞金方向攻击而来,距离瑞金的直线距离只有几十公里。形势已是万分凶险。正是在这样险恶的形势下,10月7日至9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分别向正在前线作战的红一、三、五、八、九军团,下达撤离战场、把阵地交给地方武装、清点全部武器装备、开往于都河以北地域集结补充的命令。10月9日,中革军委发布“行动日程表”,对红军各部和军委纵队、中央纵队的集结转移、休整补充做出具体安排。这是有记载的第一份关于部署红军长征行动的文件。野战军1934年10月10日至20日行动日程表(解放军档案馆馆藏)历经二万五千里的人背马驮和无数战火硝烟的洗礼,这份“行动日程表”和许许多多红军长征中发布的命令、决议、报告及往来的电报、宣传标语等一道,被幸运地留存下来,成为见证红军长征历史的珍贵档案,珍藏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这份“行动日程表”是一张手工绘制填写的表格,采用的宣纸尺寸为34.5cm×54cm,表格的下方有“附注”“时间”和“中革军委”的署名,署名上盖有“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圆形红色印章。中革军委全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是1930年中国共产党六届三中全会时决定设立的军事指挥机构。中央明确规定中央军委和中革军委是同一套班子,对外是中革军委,对内则是党的军委,并规定“在苏维埃政府中,军事指挥系统直属中央临时政府之下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有权指挥所属红军与一切武装力量”。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瑞金正式成立,简称“中革军委”。红军开始长征前,中革军委主席为朱德,副主席为周恩来、王稼祥,代理副主席为项英。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中革军委是红军最重要的领导机构,红军长征过程中,几乎所有重大决定都是以中革军委的名义作出的。“行动日程表”规定了1934年10月10日至10月20日军委纵队、中央纵队及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共七支部队每一天的行动以及各部队间的联络方法等,文字简练,但规定的行动内容十分具体,甚至指挥到师、团一级的行动。以红九军团为例:“10日三师在桃黄隐蔽、休息、整理,并于当晚向武阳围前进,二十二师主力仍于站塘,其65R则在茶梓地域肃清铲匪;11日三师由晚上出动,到达会昌之北塘坊[珠]兰埠、木西坝地域,二十二师同上;12日三师及二十二师均同上;13日三师及六十五团同上,二十二师在分区部队掩护下,转移到麻州地域;14日完成一切准备,三师准备于会昌以北地域渡河,而二十二师准备于安远河之长沙圩附近渡河;15日在原地;16日在原地完成准备;17日从晚间渡河,全部转移到桂林江、茶梓、河石地域,六十五团即归还主力;18日在原地,但向龙布、重石之敌派出侦察,并于期间派出别动队;19日从晚间以一个师迫龙布,一个师进金沙、水口并侦察龙布、重石之间到牛犬山的道路;20日进攻龙布之敌,目的是在前出到重石、竹背间的道上,并钳制重石之敌。”这份“行动日程表”计划周详,充分表明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红军并没有慌乱,仍能制定出周密的突围转移计划,也充分说明红军长征是有组织的战略转移。红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是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1934年10月7至9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在发给前线作战各兵团撤离战场集结补充的电报中,多次强调“保守绝对的秘密”“为保守军事秘密,应在整理训练中严密防空”“为避免敌人的空军侦察,应于夜间移动”“日间休息配置时,则严密注意防空”等。由于当时的红军几乎没有防空能力,因此,为保住秘密、防敌空中侦察轰炸,“行动日程表”中规定部队的移动、集结和行军,基本都安排在夜间实施,强调“从晚上出发”“从晚上由原地出动”“从晚间渡河”等等,可见当时防空保密的重要程度。在“行动日程表”的附注部分还详细规定了战斗分界线,如:“2.雩都南分界线如下:A、ⅢK右侧分界线,长洛、牛岭坳、长渡坝(均含)。B、ⅠK、ⅢK分界线,新陂、小溪(两军团均不含)、金竹(属ⅠK)、应坑、大桥头(属ⅢK)流坊圩(属ⅠK)。C、ⅠK左翼分界线,为梨邦桥、仁凤圩、双芫、金竹背、石背竹(均含)。”中央红军渡过雩都河后,行军部署为:红一、红九军团在左,红三、红八军团在右,军委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居中(10月10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等签署命令,由中央党政军机关人员、直属部队组成第一、第二野战纵队),红五军团殿后,成甬道式阵形前进。这一点与“行动日程表”中ⅢK在右、ⅠK在左的部署完全相符。此外,“行动日程表”还告诉我们另一个历史细节,就是红军部队在集结的过程中仍在进行军政训练,如规定:“10日ⅢK进行整顿和军政训练,中央纵队教导师在瑞金附近进行军政训练;11日ⅠK在集中地整理、补充及军政训练”等。这是因为红军在进行战略转移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补充兵员扩大红军、加快军工生产等,新补充的兵员仍需进行军政训练。“行动日程表”下达后,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兵团以及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在雩都河以北集结,离开了他们创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瑞金,开始实施战略转移。时至今日,已很难考证这份“行动日程表”当时是以怎样的方式下发给红军主力部队高层指挥员的,但从红军接下来的行动看,总体而言是按照这份日程表进行的,如日程表中规定:“16日军委纵队从晚上渡雩都河并应到达新陂,ⅠK、ⅢK从晚上于规定地域渡雩都河”等在实际行动中,由于情况变化,10月12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致电各军团、纵队,通知“按日推迟一天执行”,于是,10月17日晚,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从雩都河边的十几个渡口,先后渡过雩都河,踏上“长征”的漫漫征途。中央红军历时一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举世闻名的壮举;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辈们用鲜血与生命保存下来的红军长征档案,绝大多数珍藏于解放军档案馆。这些得以幸存下来的红色基因,记录了红军长征的英雄壮举,见证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也传承着伟大的长征精神,并静待后人不断地去深入挖掘。稿件来源:《北京档案》作者:周忠全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于都,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她是“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笔下,她是“前所未闻的故事”的开篇;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她是“惊心动魄的史诗”的卷首;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笔下,她是“中华民族伟大长征精神”的起源。所以,我们脚下的这条路被铺成了红飘带的样子,她象征着中国革命由此从胜利走向胜利,走上了一条走向成功的红色道路。长征,为什么从于都出发?当年,中央的最高决策机关为什么会选择在于都集结出发长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第一,是由当时的战场形势所决定。国民党的兵力六路分兵直攻中央苏区,只有驻守在西南角的是广东军阀陈济棠,陈济棠曾三次通电反蒋,蒋介石对他也是忽打忽拉。陈济棠担心蒋介石把红军打败之后,会把他的割据地盘吞掉。应他的要求,与红军达成停战借道的协议。所以把突破口选择在中央苏区的西南角,于都离第一道封锁线抄小路也只有90公里。2第二,是由于都的地理位置所决定。于都距离当年的主战场兴国、石城、长汀等地,都是在八、九十公里左右,各主力军团一天时间都能够到达于都,这样便于大部队的迅速集结和安全突围。3第三,是由于都的政治、经济条件所决定。于都是全红县、大后方,人员、物资比较充裕,便于大部队的补充和给养。因此,主力部队将防务移交给地方部队之后,先后撤离战场,在于都集结休整长达10天之久。伟大的万里长征,从于都出发!1934年10月,红军主力8.6万人跨过于都河,从这里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开启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当年,整个中国的革命事业命悬一线,危在旦夕。是长征拯救了革命,是历史选择了于都。假如你不明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是哪里,请看以下视频、图片和说明文字:最新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中共党史记载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出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第485页至486页是这样记叙的:“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也由瑞金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10月16日,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从18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这已明确肯定了中央红军出发地就是于都。肖华同志说亲历长征的肖华将军所写的《长征组歌》,在歌词中唯一留下的赣南地名就只有“于都”――“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1934年10月17日夜晚,8.6万余名红军战士,从8个渡口出发,在战马嘶鸣声中,开始渡过于都河。杨成武同志曾回忆“向前,向前,迎着蒙蒙的暮霭,听着那越来越小的水声,渐渐地,那声音被急行军的脚步声代替了。就这样,我们离开了于都河畔的乡亲。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我们战斗、行军一年零两天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始!”杨成武将军在回忆录中,记录了当夜的情景。人民日报曾发表2006年9月20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任仲平(地球人都知道,这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组的笔名)署名文章《长征,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开篇是这样写的:“1934年10月的赣南,一支濒临绝境的队伍从于都河边出发,迈开双脚,历经艰险,在重兵追堵中一走两万五千里,走到陕北,走向民族救亡前线,走出中国革命新局面。”;结尾是这样写的“今天,于都河的潺潺流水和大渡河的翻滚波涛中,历史的遗迹依稀可辨。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从城市和乡村,从中国的很多方向,一支支队伍沿着红军的足迹上路。70年前的历史,便以这样的形式不断走进我们的生活。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知识积累,更是一种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伴随着精神的追寻,事业也在延续。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将今日之中国,放在五千年文明古国发展进步的大视野里,放在中华民族寻求复兴的大背景下,放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格局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身处的位置——那段开始于70年前的伟大远征并未结束。”2016年10月19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署名文章《铸就我们民族的精神航道》,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墙上,80双草鞋组成一幅中国地图。那一支脚踏草鞋的队伍,从这里开始跋山涉水、历经九死一生,将足印刻写在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叶剑英同志说叶剑英同志为怀念当年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写的诗:“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体现了革命战友间的真挚情意,再现了一幅真实感人的送别场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将于都河畔的8个长征出发主要渡口和中共赣南省委等6处旧址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的统称,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陆定一同志说解放后,曾经担任过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同志在长征途中写就的《长征歌》里的第一首:“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这首诗就是当年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踏上漫漫征途的真实写照。黄鹏生同志说2006年9月,时任于都县委党史办主任黄鹏生在《党史文苑》发表《揭秘长征出发地之争》一文中提到,长征出发地之争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长征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一阶段从党的领导人到普通的红军战士,从国内到国外,基本上说中央红军从于都(1957年前称雩都)出发,未发现其他不同说法。美国作家斯诺的《西行漫记》对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描述是,“当整个红军实际上已经集中到赣南雩都附近时,长征的命令就颁发了。长征是从1934年10月16日开始的。”根据当时的翻译吴黎平说,《西行漫记》中关于毛泽东个人经历和长征问题都是毛泽东同志亲口介绍,记录整理后还经毛泽东同志审阅过。上述文章还称,第二阶段,自1949年全国解放后至1985年,这一时期在各类文献、著作中长征出发地由“一地”变成了“四地”,即江西的瑞金、于都和福建的宁化、长汀。第三阶段,1985年至2002年,这一时期,党史权威部门的表述中“四地出发”修正为“两地出发”,即瑞金、于都出发。第四阶段,2002年后,这一时期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同志亲临长征出发地考察,又召开了全国性的纪念长征出发理论研究会,党史权威部门和绝大多数党史工作者基本统一了认识,党史界基本认同于都出发的说法,同时也还有少部分同志持瑞金出发的观点。黄鹏生认为,上述表述保留了原版第一句话,是由于当时的瑞金领导对中央党史研究室考察人员提出了异议,但这种表述已明确肯定了中央红军出发地就是于都。于都集结出发1934年10月8日-13日,中革军委,中共中央红军总部和红军主力1 3 5 8 9军团也分别从瑞金、兴国、宁都、长汀等地撤离战场,来到于都以北地域集结休整,于10月18-20日从于都河的八个渡口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根据红军回忆录根据红军回忆录,红军渡河是在10月份,当时于都河处于枯水期,平均水深为1到3米。所以,红军从于都的8个渡口出发时,有5个渡口是搭设浮桥。根据最新的研究,红军渡河的意图,其实也为敌人所知晓。他们料定红军会从西南方向突围,于是在沿途布下了重重封锁线。为了监控红军的动向,敌人的飞机也时常在于都上空盘旋。为使渡河行动不被敌军发现,所有行动只能在夜间秘密进行。从1934年10月17日夜间至20日,在4天的时间里,红军每天下午5点开始架设临时浮桥,通宵渡河后,第二天早上6点半之前又将浮桥拆除,反复拆搭有15次之多。2019年5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于都,凭栏远眺,伫立良久。他说,这里是中央苏区,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我这次到赣南,就直奔于都来了。我来这里也是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全中国人民也要不忘初心,不忘我们的革命宗旨、革命理想,不忘我们的革命前辈、革命先烈,不要忘了我们苏区的父老乡亲们。”近年来,瑞金与于都对“长征出发地”这一品牌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和拉锯战。这次,习近平总书记来于都,考察途中他多次谈到:“这里是中央苏区,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我这次到赣南,就直奔于都来了。”总书记的话一锤定音。而瑞金地方自媒体发表的“长征出发地”一说自然不攻自破。百万于都人民,历史不容篡改,如今的美好生活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段峥嵘岁月已经远去,但是于都河水依然奔流不息,长征精神将代代相传!千年古县加油!长征出发地于都加油!于都人民热烈欢迎四海宾朋来于都!素材综合来源:于都青年网等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军长征大约经历了几年的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