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给我们的启示的意义是什么

黎元洪,字宋卿,湖北黄陂人。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卒于民国十七年(1928),终年六十有五。在他不算短暂的人生中,多次经历和参与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局与事件。纵观其人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武昌起义前(1864—1911)的四十八年,可视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他由孩童成长为清朝将领。黎元洪20岁(1883年)时,考入天津水师学堂,自此开始了他在清朝军队编制内的转迁历程,期间虽经甲午海战的逃逸,但此事并未影响到其后的仕宦发展。32岁(1895年)时,他投效张之洞,并为张所器重,次年又随其调驻湖北。此后的十五年,除去三次赴日考察,黎氏便主要是在湖北参预整备军务。1905年,黎元洪被任命为清朝陆军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相当于当时国外军队中旅的编制),兼管马、炮、工、辎各队事务。此一职位实际相当于湖北新军的二号统领,而黎任此职也一直延续到了武昌起义。从武昌起义发生到黎元洪为袁世凯召令入京(1911.10—1913.11)的这两年时间,是黎氏人生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黎元洪被时势推向了历史前台,成为了首义元勋。他以都督之名主持湖北军政,掌握了湖北一省的实权,并以此为基础对于当时的南北局势演进施加了影响。其后,黎元洪又帮助袁世凯获得总统一职,并与袁一道打压革命党人。虽然黎本人亦被选为副总统,但他深知只有稳操湖北军政府的都督大权,方才得有自身的立足之地,无奈袁世凯也看中此点,屡施计策召黎入京就职。终于,在黎元洪50岁那年,不得已乘车北上,由此离开了他经营近二十载的湖北,成为了袁世凯的笼中之鸟。而自黎氏入京至其东渡日本(1913—1923)的十年,则是他人生中的第三阶段。此一时期,黎的名位极高,两度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遗憾的是,黎虽身居高位,但未有兵权,因此屡被北洋军阀内的各个派系所利用和愚弄。不过,可贵的是他能坚持共和体制,维系临时约法的精神,并以此与北洋将领据理力争,从而为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做出了贡献。1924年,已是61岁的黎元洪,从日本返回天津,从此告别政坛,转投实业,资助教育。他在津门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1924.5—1928.6),平素里还颇以书法等爱好自娱,能得其闲适,后于北伐前夕病逝。通观黎元洪一生的主要境遇和行事,可以说他出生并成长在一个行将灭亡的王朝前夜,时势的巧合又让他走上了历史的前台,成了新政权的功臣和统领者,但亦因此而使他卷入了最高权力的争夺漩涡,其人虽曾两度得至总统高位,但又处处受制于人,最终成为政治上的花瓶。就此一点,他与民国伟人中山先生有相近之处,即二人在民初政局中多数时间都成为了军阀与政客们利用的工具。但二者又有显著不同,即在于:一则,中山先生早年便致力于革命,而黎氏虽对革命并无反感,但不主动参与革命,最终也是为形势所迫而屈从之;二则,中山先生虽频受政治挫折与失意,但仍能屡仆屡起,始终不放弃为寻求中国自由平等的革命理想,四十年如一日,且能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革命策略,诚可谓是将民主革命一以贯之的伟人。相较而言,黎氏虽然在建国之后,亦能坚持和维护共和体制与临时约法,不为帝制所屈,强人所服,这自是他性格中坚毅一面的体现,但黎氏最终仍然因为政治上的受挫而选择退出,加之他在为政期间,亦有为求私利而屠杀革命党人以及援助袁世凯的不良行径,凡此都使他的革命业绩留下了缺憾与污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黎氏对于革命,更像是一个过客:他先是“半路出家”,为革命洪流所驱使,后又在革命途中“三心二意”,多次选择与北方军阀合流,最后亦未能经受住革命的风雨洗礼,在饱尝政治的失意后而决心退出。不巧的是,黎氏生当于一个革命兴起的时代,身后又逢着一个革命至上的时代,所以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的那种中间派路径便始终不曾得到应有的注目和恰当的评价。毕竟在常人的眼中,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他的表现太过中规中矩,既没有做成中山先生那样的伟人,也没有成为袁世凯那样的枭雄。黎氏又籍何来让历史与后人铭记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七会议的历史意义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