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知道香港危疾购买香港保险的风险,大家须知缴费方式有哪些?


2023-04-03 20:26
来源:
大湾区胡七里发布于:广东省
今年一季度的投保优惠加码
掀起了一波赴港投保热潮
很多没能抽空出来前往香港投保
都盼着新季度的投保优惠
新鲜滚热辣!
大多数与一季度维持不变!
少数上调!一起来看!
富通、安盛、保诚、宏利
预交优惠延期至4.30
万通预交优惠延期至5.31
#01香港友邦
AIA 2023 Q1
2023.04.01-2023.06.30
1.储蓄险:「盈御2&充裕未来·盈尚」
3年期缴费:保费回赠5%-19%
5年期缴费:保费回赠高达25%
10年期缴费:保费回赠高达27%
一次性缴费:高达5%折扣
5年期/10年期:
同一投保人搭配指定产品计划,可获额外2%保费回赠。
友邦预交优惠已经没有了,其他家保司还维持预交优惠。
2.储蓄险:「简爱·延续5」
5/10年期缴费:保费回赠4%-10%
一次性缴费:高达4%保费折扣
3.重疾险:「爱伴航」
投保「爱伴航」享1个月保费回赠
如果有需要同时投保医疗险「尊裕/尊显」等可额外享2个月保费回赠!
同时投保储蓄险「盈御2&充裕未来·盈尚」可额外享3个月保费回赠!
这个搭配力度较上个季度是有上调的!
本身有重疾+分红配置的小伙伴安排!!
4.寿险系列
投保友邦终身寿险「乐怡人生」计划,最高可享10%保费回赠。
#02香港安盛
AXA 2023 Q1
2023.04.01-2023.06.30
1.储蓄险:「安进Ⅱ-跃进」&「丰进」
「安进Ⅱ-跃进」5年期缴费:保费回赠10%
「安进Ⅱ-跃进」10年期缴费:保费回赠15%
「丰进」8年期缴费:保费回赠12%
2.储蓄险:「挚汇」储蓄计划
5年期:保费回赠高达15%-25%
10年期:保费回赠高达15%-28%
五年期保费折扣较1季度略微下调
预交优惠延期至4月30日
预交优惠后置,抵扣往后保费!
利率为5%;约55.19%首年保费!
3.储蓄险:「盈家」寿险计划
预缴享6%的保证优惠利率(往期最高4%)
4.重疾险:「挚爱保/挚爱保(升级版)」
10年期缴费保费回赠高达2个月
15年期缴费保费回赠高达3个月
20年期缴费保费回赠高达4个月
15年期缴费保费回赠高达5个月
20/15年期投保回赠均有上调!
#03香港保诚
PRUDENTIAL 2023 Q1
2023.04.01-2023.05.31
1.储蓄险:「隽富」多元货币计划
5年期缴费:保费回赠10%-20%
同友邦,如果同一投保人同时投保指定重疾,才有额外的2%优惠。
3年期缴费:保费回赠5%-9%
预交优惠延期至4月30日
预交优惠前置,投保时直接减免!
利率为3.8%;约35%首年保费!
2.健康类保险
「危疾加护保3」、「危疾守护保2」最高回赠20%保额
#04香港万通
YFLIFE 2023 Q1
2023.04.01-2023.05.31
1.储蓄险:「富饶传承3」
5年期缴费:首年、次年保费折扣10%-14%
10年期缴费:首年、次年保费折扣10%-14%
五年期年交3万以上次年继续打九折!
预交优惠延期至5月31日
预交优惠前置,投保时直接减免!
利率为5%;约45.4%首年保费!
2.储蓄险:「富饶世代2」
保费折扣高达4%-8%
3.年金险:「万通延期年金2」
5年期缴费:保费折扣高达3%-10%
10年期缴费:保费折扣高达8%-20%
4.重疾险:「首选健康加护保」储蓄计划
10/15年期缴费:
首年保费折扣10%,次年、第三年5%
20/25年期缴费:
首3年,每年保费折扣10%
重疾搭配医疗险/储蓄险/年金险第四年再额外折扣5%-10%!
#05香港富通
FTLIFE 2023 Q2
2023.04.01始
1.储蓄险
传家宝系列保费回赠高达14%-15.5%
5年/10年期缴费:保费回赠5%-14%
预交2年/5年保费,额外享5%保证年利率的利息
预交优惠延期至4月30日
预交优惠前置,投保时直接减免!
利率为5%;约45%首年保费!
2.健康保障
指定重疾险可享2个月保费回赠
指定医疗险可享2个月保费回赠
#06香港宏利
MANULIFE 2023 Q1
2023.04.01-2023.05.01
1.储蓄险:「环球货币保障计划」
3年期缴费:保费折扣12%-20%
5年期缴费:总保费折扣15%-25%
10年期缴费:总保费折扣20%-28%
整付保费:保费折扣2%-8%
2.储蓄险:「丰誉传承」2
5年期缴费:保费折扣10%
10/15年期缴费:保费折扣15%
整付保费折扣1%-8%
预交优惠延期至5月1日
预交优惠后置,抵扣往后保费!
选择预交1年或2年保费,利率为6%!
5.寿险及重疾险
指定寿险计划,首年、次年保费折扣10%-20%
指定重疾计划,首年、次年保费折扣12%
#07香港永明
SUNLIFE 2023 Q2
2023.04.01-2023.06.30
#08中银人寿
BOC LIFE 2023 Q2
2023.04.01-2023.05.31
#09国寿海外
CHINALIFE 2023 Q2
2023.04.01-2023.06.30
#10忠意人寿
GENERALI 2023 Q
2023.04.01-2023.06.30
各家保司投保优惠应有尽有,提前预约丝滑完成投保、开户流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抛开买哪里的保险不讲,我觉得有保险意识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要。我买保险,只是为了自己可以在年轻时有底气做一个不让父母操心的美女,老了也可以做一个不打扰孩子的老太太。开篇先介绍一下我自己买的保险产品:英国保C的危疾终身保+医疗险标注:1、我所购买的保C的重疾险终身保额是约RMB 63万,且首10年有赠送约RMB 35万的保额,即我首10年总保额是约RMB 98万,而10年到期后就没有赠送了,保额回归到原来的约RMB 63 万。不过,香港保险是每年都有分红的,所以这里说的是基本保额63万,分红的事情我们在后面会细聊。2、香港医疗险现规定不能单独买,只能在购买满2000美金的主险基础上才能够叠加医疗。3、终身保医疗计划是我医疗险的主险,报销的项目分得非常的仔细,我买的是普通病房的医疗险,病床费、手术费等每日的上限都有列明。而且这个是0免赔额的。国内很火的一年几百块保费的“百万医疗险”,起付门槛是1万,就是说超1万部分才能用他们的医疗险保险,而保C这个医疗险是没有起付门槛,只要生病住院了,就可以报销。0免赔额的国内医疗险,我记得自己有接触过的是平安保险的“安康医疗”,每年20万的保险上限,累计給付的最高上限是60万。也就说,用完了60万,这个保单就拜拜了。而香港的医疗是每次住院保险总上限是10万,一年不限次,不限总额,详细见下图(注意:数字单位都是美金计算)。医疗险主险:终身保医疗计划
4、智安心康健计划相当于是我医疗险主险的补足险,也就是如果在终身保医疗计划报满之后,用智安心就可以报销超额部分的90%。详细见下图。医疗险主险的补足险:智安心康健计划
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说明一下:(1)这个补足险在受保人74岁之前,每年最高保额是15万港币,不限次数,不限总额;(2)终身赔付保障额是指受保人达74岁之后,就有终身赔付总额了,就是45万港币。(3)自付额是因为这个险是终身保医疗计划的补足险,所以它就有个规定,每次要超过某个额度才能用,我这个医疗计划对应的是2.5万港币的自付额。写在前面的话:保险有分为消费型和返还型,香港保险除了医疗险和定期寿险,基本上都是返还型,并且有不错的分红。所以保险公司的成本测算就会比较高,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你所看到的香港保险保费都会比较高。国内的返还型保险也是一样一样的,在同等保额的情况下,香港保险的保费还便宜三成左右。对于买消费型还是返还型保险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有些人可以考虑先买国内消费型保险:(1)经济实力不是很强或是近几年手头资金比较紧张的人,就像身边那些要同时供房供车的朋友,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2)一些对自己投资能力有自信的理财高手,认为返还型保险回报率低,他们买保险只是想买个保障,用较少的钱翘起几倍或几十倍的杠杆,而其他的资金用于其他更高收益的投资。这样子也是可以的,像我看到理财达人-力哥也是这么推荐的。如果你的经济实力还OK,想保障终身,并且不想自己付出的保费打水瓢的话,你可以考虑返还型的保险,好了,在返还型保险的范畴内,我们再来谈香港的重疾险。为什么我要买香港保险?因为我自己上一家公司总部就是在香港,一个标准的香港企业,在公司的一年时间内,我充分体会到了香港人对法律、秩序、政策方面的严谨,虽然我有几次走公司报销流程时,都对香港人工作上一板一眼,毫无人情可讲的行为翻白眼,但心里也不得不佩服香港人做事的态度。而且香港金融市场历史比较久,法律法规也比较完善。就拿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保X都有近 200年的历史,经历了二战和金融风暴,一路坚挺下来。香港保险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一:性价比高,分红吸引 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精算部副总经理陈谦(北美精算师)去年发表的题为《香港分红产品的研究与思考》的演讲中分析得非常客观。“责任简洁,保额分红以及后期的高利益演示是内地消费者赴港购买重疾险主要看重的。”“除保障条款外,香港与内地最大的不同是,香港的重疾险产品也参与分红,保额随着分红会递增,以抵御通货膨胀。”不过也有人会担心,分红只是预期,是非保证的。那么我们来研究一下,为什么香港保险分红会比较高呢?1、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最大的不同是产品的投资标的。内地保险公司主要投资于境内产品,投资标的非常有限。而且今年1月份,中国保监局对股票入市比例金进行了调整:将单一股票投资占保险公司总资产比例从10%下调至5%,将权益类资产占保险公司总资产比例从40%下调至30%。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投资全球化,其中包括全球房地产、股票、债券等。全球的投资风险更小,收益更加稳定,因为投资标的的分散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这就是所谓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我们可以来看看保C保单上的投资策略:保C投资策略2、重要的法律支持:
香港保监局出台GN16
GN16指引,要求从2017年1月1日起,香港所有的保险公司公布其分红产品在过去5年内的“履行比率”(即分红保单的实际实现率)。让历史数据作为客户投保时的重要依据,让预期收益更加靠谱,保险公司必须对预期收益负责任。此外,在香港,保监局会委派指定精算师给保险公司,当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能达到或预计将来不能达到法定要求时,有责任向公司董事会和监管当局报告。一旦分红履行的比率与保单的差距过大的时候,保监局是会对其进行严格审查、上报的。此外,在投保成功后,保险公司会给投保人一个保单账户,公开透明。大家可以随时跟踪追击账户,通过该账户实时查看自己的保单的保证现金价值、每年红利等金额。分红虽然理论上不保障,但是从以往的分红纪录来看,即便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香港友邦与保诚的赔偿都比承诺的要高很多。优势二:保费低,保额高 很多人听到我花1.4万买了香港的重疾险,觉得好贵啊。其实他们是用消费型保险的标准来看香港保险了,这是不公平的。香港保险是返还型的保险,我们需要用同样是返还型的大陆保险来和它进行对比。如果同是返还型保险,相同年龄的被保人购买同保额的同类产品,香港的保费比内地便宜大概两三成,同理,同样的保费同样的缴费年期,香港保险产品的保额也要比内地的产品高出两三成左右。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保费一般是按人均寿命和死亡率计算的,而香港的人均寿命(85岁)高于内地的人均寿命(76岁-2016年的数据),死亡率也较低。举个栗子:保费对比优势三:全球资产配置 在很多关于香港保险的文章中都会提到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把其作为优势。但是,未来的事真说不准,谁都无法预估人民币和美元未来的走向是如何。所以,汇率问题对于香港保险来说,是个双刃剑。我个人愚见是,如果说趋势,全球资产配置才是未来的趋势。作为理财小白,我的资产、投资大多数都在国内,美元保单可以作为我走出去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第一步。从分散风险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孤注一掷的押宝,持有两种货币来达到对冲风险,或许更为稳妥。优势四:全球理赔 香港经营的保险公司都是跨国保险集团,服务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因此香港保险可以为受保人提供全球理赔服务,这一项是内地保险公司无法比及的。对于旅游达人、经常国外出差的商务人士,还有留学生来说,这点非常重要。香港的重疾险是全球联保的,不管你去到任何国家(除去像伊拉克等一些战乱的国家),发生意外、重大疾病,都可以由香港保险理赔。然后关于医疗险我仔细看了一下我的保单,有规定保障的区域,见下图:保C医疗险保障地区说完优势,还是得公平公正地说一下香港保险的劣势:劣势一:轻症赔付占保额,轻症豁免受限 现在有很多国内的公司,相继都推出了轻疾额外赠送20%的保额的产品,而香港保险大多数是没有的,你轻疾如果赔付了20%之后,剩下的保额就是只剩下80%了,这一个劣势我就只能用香港保险每年都有分红这一点来安慰自己了。不过保C也有推出“危疾加倍保“,其他香港保险公司也有推出“癌症多重赔偿”的产品,虽然我以前觉得这个有点鸡肋,一个人得多次癌症的机会是很少的,但是自从我听说我闺蜜的婆婆得了三次癌症之后,刷新了以前的认知。只不过,相同保额和缴费期限,多次赔付的产品保费会比单次赔付的贵30%左右,提供多达10次的额外赔偿。对于追求性价比的朋友,可能会不太划算;但是对于追求全面保障的朋友,多重系列或许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大陆保险还有一个给力的地方,就是有些公司的产品还可以做到轻疾豁免!也就是在轻症赔付的基础上保障的再度升级—一旦确认轻疾,就能豁免以后的保费,而且重疾保障照给!而香港保险,轻症只能豁免一年的保费,最多三次。在轻疾赔付这一项,大陆保险胜!劣势二:签单需要亲自去 香港保险首次签单,是需要本人亲自去香港的(未成年可以不去)。不过,之后的每年续交保费是不需要亲自去的,理赔也不需要,材料可邮寄。劣势三:交保费较麻烦 目前,政策限制用银联卡刷保费及续交保费,但visa和master是可以的。我首次交保费就是用招行的visa卡交的。如果保费不是非常高,像我这种,一万多的保费的,除了用visa/master之外,还可以有几种缴费的方式:1、现金携带不超过1万美金的现金出境是可以的。保C现规定在缴费处用现金缴费的上限是8000美金(or 62,500港币)。2、开个香港账户这是最一劳永逸的方法。开香港账户的话,代理人会帮你处理。3、国内银行外汇个人5万美金,或者已婚家庭10万美金以内的金额,都可以通过正常的银行渠道电汇至香港账户,跨境汇款费用在200RMB左右。劣势四:香港保险在内地合作的医院数量有限相比于国内保险,香港保险合作的医院数量都是只限三甲以上的医院及部分私家医院。基本都是当地比较好的医院。像是深圳,港大和北大医院算是最好的了,也有在保C合作医院的名单里。不过,像我这么怕死的人,如果生了大病,基本也是会去大医院看的,所以这点对于我来说,不算是劣势。一些可能大家会感兴趣的问题 1、香港的保险代理人流动率高不?保险代理人离职这个问题,不管是大陆保险还是香港保险都会有这种情况。香港的人寿保险牌照,一个代理人仅限持有一家保险公司的牌照,(记得要make sure一下你的保险经纪人有没有HKFI或者PIBA的牌照哦~)所以香港的保险代理人会比大陆的流动性小很多。香港保险是不允许出现孤儿单情况的,经纪人离职的话,团队会有入职三年以上的经理级别接手,如果团队没人接,保单会自动转到上线经理,上线经理离职,再自动转到上一级,直至顶端;如果客人不满意现任营业员也可随时向公司申请更换营业员。客人不再只是被动选择,而且拥有主动权。2、内地人买香港保险受法律保护吗?保单签署地在香港为合法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当然,还必须得强调一下,香港保险是只受香港法律保护,不受国内法律保护的,就像你去国外买房子一样,也不受中国法律管。3、理赔需要哪些流程?理赔是不用亲自去香港的,直接快递资料就好了。记住要去指定合作的医院就医。危疾理赔是受保人被诊断患上严重疾病的日期起计180日内向本公司提供一切所需资料;住院理赔是受保人出院的日期起计90日內,或于日间外科手术中心或注册医生的诊所接受外科程序或手术后起计90日内。简单来说,就是填表格、身份证明、以及化验病理报告,寄回去给保险公司。住院理赔也是一样的,只是多了住院账单和医疗收据。理赔款的支付一般是1-2周就可以到客户的账户上,保险公司可以开具全球通用支票,客户可以到国内银行做支票托收,直接就可以进到客户的账户,没有要求一定要开通香港账户才可以进账哦。买完保险之后,不能说人生无所畏惧了,但是有保单在身,整个心真的会踏实很多。不再担心医不起,不再担心会连累到家人,吃嘛嘛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购买香港保险的风险,大家须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