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2000多万人,如果人口增长到514亿人口包括台湾人口吗,那将会意味着什么?

备注:本文为人口分析的第二次更新!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当下这个时间节点(2019年),我国面临的最棘手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国,外部因素永远不是决定我们国家前途的根本因素,决定我们未来前途的根本因素永远只会是我们自己本身。本文主要为了预测2050年时中国总人口将会是多少?一、老龄化社会与老龄社会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老龄化社会与老龄社会?联合国的定义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的人口结构称为老龄化社会,当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了14%的时候,这种社会就不再称为“老龄化社会”,而叫做“老龄社会”。如图1所示为日本老龄化历年变化趋势与未来预测,其中1950至2019年为历年变化趋势,2020年至2050年为未来预测,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1]。1970年日本老龄人口比例达到了7%,也就是说1970年日本也进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而在1994年的时候日本就已经超过了14%的比例。也就是说,日本从197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1994年进入老龄社会,经历了24年,也就是差不多只有1/4个世纪。在欧洲,即便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德国,也是从1930年到1972年,经历了42年的时间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图1. 日本人口老龄化历年变化趋势与未来预测那么,我们国家则何如呢?国家统计局数据[2-3]显示,2000年我们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7%,亦即2000年开始我们国家就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了。最近19年,我们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图如下图2所示,由图可知,在2018年,我们国家老年人口为16658万人,所占人口比例为11.94%。由图2可知,2010年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增速有一次飞跃,这是因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引起的生育小高潮造成的;其后2011-2013年老年人所占比例增速突然减少是由1945-1949年的解放战争期间生育率降低所造成的;1949年建国之年的生育回升从而引起2014年老年人所占比例的增速明显增大。根据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的增速来看,17年相较于16年的增速大约为4.96%,18年相较于17年的增速大约为4.82%。保守一点,本文假设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老年人口所占比例的增速一直保持在4.5%。那么多少年后我们会步入老龄社会呢?假设未来n年后我们国家步入老龄社会,亦即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达到14%,则解出下列方程即可得到相应的答案:11.94% * (
1+4.5% )
^ n = 14%解答得出n=3.616,这里取整n=4,则(2018+4)= 2022,即2022年我们国家将步入老龄社会。对于一个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国家,未来4年内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保持4.5%的增速,并不是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极大概率发生的事情。因为未来四年新增65岁以上的人口数目主要由1954-1957年四年出生人口决定,而又1954-1957年四年出生人口数与1952-1953年这两年的新出生人口数目基本相当,都在2000万人左右,且2017与2018年老年人口所占比例的增速都大于4.5%,因此有理由得出未来4年内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保持4.5%的增速是大概率事件。我们国家是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如果2022年步入老龄社会,意味着,我们只用了22年就完成了从老龄化社会向老龄社会的转变,进一步刷新了日本保持的记录!对于这样的刷新日本记录,其实也没必要意外,因为实施“计划生育”的那天已经注定了我们国家会刷新这个记录。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将比日本更为严重。图2. 2000-2018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统计二、2050年中国人口推算中国目前人均寿命为77岁,由1949+77=2026得出2026年开始,新中国建立后开始的第一波婴儿潮诞生的人们会开始逝世。国家统计局数据[2]表明2018年我们国家的出生人口为1523万,死亡人口为993万。2016年中国全面放开2胎计划,当年新生人口明显增长,增长不超过200万属于昙花一现,并没有持续多久,2018年新生儿相较于2017年就锐减了200万。第一种预测模型:暴力法本方法假设未来人口到了77岁即去世,忽略一部分人的寿命不止77岁,也忽略一些人还没达到77岁就去世了,而且忽略了人均寿命的增长。因为中国人的人均寿命为77岁,因此可以得出2026年到2049年逝世的人口数量等价为1949年到1972年出生的人口数量。1949年到1972年出生人口数量为多少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3],1949年到1972年出生人口数量为:5.48亿人。但是如何推算2019至2025年逝世的人口呢?这个可以从2018年逝世人口来推算。2018年逝世人口为1000万(取整,实为993万),我们就保守估计依旧保持1000万逝世人口,则2019至2025年会逝世的总人口为7000万。综合计算可得,未来31年(2019至2049年)逝世的总人口大约为:54800 + 7000 = 61800(万人)下面再来推算2019至2049年,新生儿人口为多少人。2018年新生儿为1500万(取整,实为1523万),假设:未来31年依旧保持这个数据,那么未来31年新生儿数量为:1500 * 31 = 46500(万人)那么到2050年,中国人口会减少多少人呢?由下式即可得出:61800 - 46500 = 15300(万人)意味着,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国家会减少约1.53亿人。但是,上面的数据存在较大的误差,为了提高人口估算模型的精度,采用如下办法。图3. 1949-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统计第二种预测模型:队列要素法(国际通用方法)目前国际上主流的人口预测方法为队列要素法,本文借助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一款名为PADIS-INT[4] 的人口预测软件对2050年的人口进行预测。进行人口预测时,需要对起始人口以及生育、死亡、迁移等预测参数进行设定,本研究对于各个预测参数的具体设定如下:(1)
起始人口:本研究将人口预测的起始年份设定为2018年,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等权威数据。(2)
生育参数:生育参数选的是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其中日本从197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1994年进入老龄社会,经历了24年。如图4所示为1959-2018年中日两国总和生育率趋势图,1994年日本总和生育率为1.5,而2018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48,此时中国老龄人所占比例为11.94%,并没有达到14%,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中国2019年以后的总和生育率可以参考1995年以后日本的总和生育率。(3)
死亡参数:死亡参数具体包括死亡水平(即平均预期寿命)和死亡模式(即生命表),本部分参考《世界人口展望2019:发展提要》。(4)
迁移参数:2018年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IOM)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发布《世界移民报告2018》中文版,内容显示1970-2015年45年间中国约有1000万人移民海外。过去45年平均每年有20万人移民海外,本文假设未来2015-2050年35年间依旧保持年均20万人移民海外,意味着未来35年大约有700万人移民海外。由于中国是个人口相对封闭的国家,其他国家的人要获得中国人的身份很难,因此本文忽略掉移民到中国的人口数量。如图5所示为通过队列要素法并借助PADIS-INT[4]人口预测软件对2019-2050年中国人口的预测结果,结果显示到2050年中国总人口将为12.92亿人,相较于2018年的13.95亿人来说,减少了1.03亿人。图5显示2026年中国人口将达到顶峰,数量为14.23亿人,亦即2026年后中国人口将负增长。图4. 1959-2018年中日两国总和生育率趋势图图5. 基于队列要素法对2019-2050年中国总人口预测第三种预测模型:联合国方法(贝叶斯模型)2019年6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最新报告——《世界人口展望2019:发展提要》[1]——对我们国家的人口趋势进行过预测,预测结果如图6所示,其中包括了三种预测模型,分别为高生育率、中等生育率和低生育率;时至今日,我们基本上可以抹去高生育率这个选项,因为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怎么样都不可能是高生育率了。2018年中国人口为13.95亿人,联合国的中等生育率模型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减少约3000万人,联合国的低生育模型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减少1.36亿人。图6. 2019年联合国对中国人口的预测三、结论与展望基于上述的三种预测方法,汇总得出表1所示的结果,其中联合国的方法只选取了中等生育模型和低生育模型的结果,因为基于实际情况高生育模型的发生是小概率事件。又联合国数据和中国实际情况是有出入的,比如联合国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将会达到14.4亿,这意味着2019与2020这两年中国人口年均要净增加2250万人,然而2018相较于2017年人口只净增加了500万,因此2250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相较于联合国的中等生育率预测模型,低生育率预测模型更有可能,而且即便是低生育率模型,联合国也是保守预测,实际情况可能更糟糕。而暴力法由于忽略了中国人均寿命的增长等因素,造成的预测结果可靠性较差。相较于暴力法,国际通用的队列要素法的预测结果更可靠。综上所述,本文以队列要素法的预测结果为优选结果,所以未来31年,我们国家大约会减少1亿人口,亦即到了2050年,中国人口保守估计大约为13亿。2015 年10 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宣布启动全面二孩政策。然而实际情况是2016年相较于2015年新生人口增加了不超过150万,远远低于预期。2017年相较于2016年新生人口立马开始减少,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相较于2017年中国新生儿锐减200万。这么来看二孩政策基本上在刺激生育方面宣告失败了。单纯的想靠一纸文书就想刺激生育增长有点想当然,且不说新加坡政府为了提升生育率提供了各种物质方面的资助都尚且不能改善新加坡的生育下滑现状,那么单靠一纸文书就显得天方夜谭了。若是国家不出台切实可靠的政策福利支持,中国未来的生育率肯定向日本看齐,甚至很可能会更糟糕,那么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减少1个亿甚至更多都是有可能的。参考文献[1]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世界人口展望2019:发展提要》, 网页链接[2]国家统计局,网页链接[3]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网页链接[4]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PADIS-INT网页链接$恒瑞医药(SH600276)$ $美年健康(SZ002044)$ $福寿园(0144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4亿人口包括台湾人口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