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和平年代一个家族的兴旺至少需要三代人庭的大家族,不到100年,最终人丁稀少,走向绝嗣?


韩国上层社会有一个田氏家族,军、商、文化界等知名人士辈出,系韩国高丽国际海运株式会社总裁田文俊,原韩国檀城大学校长田光铉……可他们却对风正村,这个中国明朝年间位于河北省广平府的小村落情有独钟,因为他们的根在那里。难书写的田氏宗谱家庭这个基本单位的巩固团结, 使华人社会经历了四千年而不衰,这是一个在延续方面很独特的文明。很多家庭因为亲人相聚不远,便把书写族谱的传统丢掉了,可对于田氏家族来说,这是一个无论身在何地的田家人,都要坚持做的事。一次收债,让田好谦意外流落韩国,从此中韩田氏宗亲三百余载,两岸相隔,终难团聚。如今是和平年代,交通也便利了许多,可放到古代,流落到他国,可能意味着此生再无归根之缘,田好谦做不到的,只能由子孙代其完成。2004年,装着《田氏总谱》的箱子终于再次被打开,放入几十本不同年代和版本的田氏族谱,均是由中韩两地田家人用中文写就的。时隔367年,这些族谱终于落叶归根了,田家后代以此告慰祖先,告慰田好谦的在天之灵 。田好谦意外流落韩国说到风正村的由来,和田好谦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爷爷田应扬与其哥哥田应弼皆是明朝后期的朝廷重臣,田应弼时任御史大夫,田应扬时任兵部尚书。二人为朝廷鞠躬尽瘁,立功无数,皇帝便赐予其老家的名字为“风正村”,一时间荣耀无二,惠及三代。当时,从鸡泽县城到风正村的12里官道上,竖有10座牌坊,其中4座为田应弼或田应扬而立。公元1637年明朝崇祯年间,明清更替,战火纷飞,田家与朝鲜商人往来的生意需要收款,便派了田应扬28岁的孙儿,家中最为身强体壮的田好谦前去收账。田家人本是明朝官员,除非与清兵对战,不然定是避之而不及。哪知路途遥远,马匹劳累而亡,行至关外地带,偏偏遇到了清兵,连忙躲避,谁知误闯入了对岸的古朝鲜国。懂得识文断字的田好谦在一群流亡者中间着实醒目,衣服破败不堪却依稀可见是华服,因语言不通,被怀疑是奸细,被官兵带到了将领具公之处。恰好此处有使臣官员,对古汉语略通一二,问清来龙去脉后具公见风度不凡,便被纳于门下。田好谦深知归乡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便在具公处安住了下来,渐渐熟悉了语言和当地的文化。谁知他官衔尚无,却天生自带官威,时遇具公部下叛乱,田好谦杀伐果决,连砍几刀解决叛乱首领,帮具公除去心腹大患。从此田好谦的官路一路坦途,先是被具公举荐至朝廷做官,时任通政大夫,又是被皇帝青睐,委任龙骧卫副护军(官居二品)等要职。至此,田好谦便是有回乡的心思,也再难寻机会,在古朝鲜安了家的田好谦娶浙江义乌张氏为妻,生下四男三女,其在河北老家本已娶宋氏为妻,并生有一子。如此,田好谦在中国与韩国均开枝散叶,一族人就此分别在中国和韩国落地扎根。晚年时,家底已足够丰厚的田好谦无其他愿望,只想有生之年可再回乡。经历了明清两代交替的田家人寻觅老家难上加难,何况送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回乡,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正如台湾一位作家所说:“中国人并不吉卜赛 ,我们是一种即使死在火星上也要把骸骨搬回来的民族。”可这对于田好谦却是奢望,最终他只能抱憾长眠。值得庆幸的是,田好谦在生前早已详细地交代了老家的地名方位,并告诉他们:“你们是中国人,家在广平府鸡泽县风正村。”从此,“寻根”便成了田氏家族祖祖辈辈挂在心头的事。中韩田氏祖辈寻亲趁着世道和平,田好谦的次子田会一便寻到了中国,在京城之中,逢人便打听鸡泽县。多日无果后准备折返,却意外得知当年的举人之中,便有两位来自鸡泽县,其中一人便姓田,名为田思齐,近日便在京城活动。大喜过望的田好谦终于找到了两名举人的住所,却得知田会一因回家奔丧而早日离开,只能把信件和家谱交给另一名举人胡御枚,拜托其转交。待到田思齐及家人收到信件,意外得知父亲已在古朝鲜育有子嗣,甚感惊喜,再次回到京城后,却发现田会一已经返回古朝鲜了。从这日起,双方均知晓了彼此的些许信息,血浓于水的血缘牵连便成了双方族人心中难以释怀的思念。书信不断,双方族人均盼望再次相聚,可无奈,朝鲜内战搅得国家内部混乱不堪,出入国境困难,只得作罢,田家人最终居于南朝鲜韩国境内。而后,中国土地上又遭遇了日本侵略,时局动荡不安,想要团聚可谓是难上加难。到后来,中韩两地地区名称皆有了变化,薄薄的家信却再邮不到对方手中,可双方族人皆没有放弃,一封接着一封的邮寄,从未间断。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韩关系陷入紧张,以信件联系已再无可能,中韩宗亲只能将“寻根”的使命一代告知一代,才得以安心逝去。就这样,双方族人虽通讯上已失联,血脉上却紧紧相连,寻觅彼此的步伐从未停歇。若是别国子孙,怕是早已受别国文化同化的影响,而淡化了未曾谋面的宗亲,忘却了自己的“祖国”。可祖辈深受儒教、佛教影响的中国人,越是在国外,种族意识越强,越是想活出“中国人”的样子。因韩国田氏为望族,一举一动备受瞩目,即便如此,田家人也坚持着中国传统生活模式,家族内部说中文,祖辈均会使用毛笔写字。每逢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均按照最为地道、原味的庆祝方式度过。吃饺子、贴对联、贴福字,哪怕与周遭格格不入,田家人也将习俗贯彻始终。他们用这种方法时刻提醒自己是“中国人”,流着中国的血液。在中国的田家人,为了将家族成员拧成一股绳,成立了“田氏宗亲理事会”,期待哪一天找到韩国的亲人,让田氏同胞全员团聚。不懈寻找终团圆 90岁老人痛哭21世纪,中国风正村田氏后人田连平,不敢忘记爷爷田顺国临去世时他说的话:“咱田家的人在朝鲜三八线附近,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找到他们,咱们是一条根啊。”韩国高丽海运株式会社CEO田文更是多次造访广平县,却仍是找不到风正村,老父亲田明焕已有90岁高龄,几代人的遗憾,田文不想看到在父亲身上上演。他通过公司在中国的5个办事处寻找着亲人,终于有一天通过青岛办事处打听到了风正村。原来,新中国成立后,当年的广平府治现在已变成了永年县东部的广府镇,这多年的疑惑终于解开。2004年5月9日,田连平与田文跨越时空的一通电话,让田氏家族终于得以团聚。6月29日,田文、田光铉、田得等九人,携在韩国编撰的宗谱《广平田氏世谱》,回到风正村进行认祖仪式,中国田氏宗亲夹道欢迎。11月13日,田连平等一行三人飞到韩国与亲人团聚,还带来了已经接续好的中韩田氏族谱。看到宗谱上自己的名字,90岁的田明焕泣不成声,那一刻,他是田家最幸福的老人。或许就是因为失去过祖国母亲的怀抱,让归来的海外游子更加热爱这片土地,田氏在认祖归宗后也不忘造福和改造家乡建设。由韩国田氏宗亲拨款,田文操持进行的“明焕奖学金”,每年表彰田氏学业有成的后人,同时,韩式宗亲以自我为纽带,促进了鸡泽县与韩企的商务合作。从田好谦离开故土到2004年宗亲团聚,整整367年,田氏终于在千难万阻中实现了团聚,田家后人终是没有辜负身上的使命,将田氏族谱终得完整。海外华人同样爱国 助故乡发展对“根”的依恋,是中国乡土社会特有的文化心态。出于经济条件、发展环境等诸多原因流落到海外的华人,散居至世界五大洲各个角落,但他们的“中国心”却从未改变。依靠在当地设置“同乡会”“中华会馆”等方式,形成了统一体,保持强烈的血缘情感连接。在祖国遭遇任何困境时,我们总能在新闻中看到“海外华人捐款”的新闻。据统计,1978-1998年20年间,仅广东省海外乡亲捐款赠物总值就达150亿人民币, 兴办公益事业26304宗。在辛亥革命时期,他们捐款捐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成立抗日救国联合会,抵制日货,救国募捐;他们和所有中国人一样,热爱着这片土地,为了民族利益,可以义不容辞。随着祖国的强大,海外华人的民族认同感越来越强,中国也成为了他们自我发展坚强的后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需要他们将中国的文化潮流带向世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家族的兴旺至少需要三代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