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巴顿方案如何影响了印度和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历史关系独立进程?

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1956年2月14~25日在莫斯科举行。赫鲁晓夫代表中央委员会作了总结报告。报告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结了苏联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提出了今后的任务。在阐述对外政策方面,提出“战争并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著名论断,宣布和平共处原则是苏联对外政策的总路线,强调和平共处应发展成为和平竞赛。并认为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可能通过议会的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大会通过了关于总结报告的决议、部分修改党章的决议、关于“六五”计划的指示和草拟新党纲的决议。大会闭幕后,24日夜,赫鲁晓夫召集大会代表听取了他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这是苏共在斯大林逝世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赫鲁晓夫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执政期间对苏联经济进行的改革和调整。农业改革措施有:改善计划体制;改变农产品采购制度,实行国家统一的收购制和统一的采购价格,并规定采购价格应高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解散机器拖拉机站,使集体农庄拥有农业机器。此外,赫鲁晓夫还采取了扶植家庭副业经济,增加农业投资和大面积垦荒等发展农业的措施。在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主要是1957年对工业、建筑业的改组。撤销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的部;同时将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原中央和加盟共和国各部管理的企业交给所在地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尽管很不彻底,有很多失误,但还是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发展;工业改组促进了同一地区的企业协作,但也造成了经济秩序一定程度的混乱。新经济体制苏联从1965年开始的经济改革中逐步确立的经济管理制度。1965年9月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决议》;10月,部长会议制定了《国营生产企业条例》。这些决议和条例确定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基本原则是:在不改变集中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自主权;领导生产的重心转向经济方法;贯彻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相结合的方针,使工人从物质利益上关心企业的生产成果。主要内容是:恢复部门领导的管理体制;完善计划工作;提高经济杠杆在管理经济中的作用;建立企业经济刺激基金,加强对企业的经济刺激和从物质利益上刺激职工对企业的关心。新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没有从根本上克服原有体制的弊病,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保守性。战后两个德国的形成在柏林墙一侧的西柏林的标示牌上写着:“注意!你正在离开西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期间德国分裂为两个德国的事件。1945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苏占区逐步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西占区着重于重建资本主义。1947年1月,美、英合并两国占领区。1948年2~6月,美、英、法、荷、比、卢六国召开伦敦会议,提出西方三个占领区合并及协调经济政策。6月21日西占区单方面实行货币改革。苏联采取措施对美国进行反击,1947年6月在苏占区成立德国经济委员会。1948年6月22日,苏联在苏占区发行新币,从6月24日起“封锁柏林”。同年11~12月,东西柏林分别成立市政机构首先分裂。1949年5月12日,西方占领当局批准西占区德国议会委员会通过的基本法即《波恩宪法》。9月20日,联邦德国正式成立。同年10月7日,在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新东方政策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外交政策。1969年维利·勃兰特出任总理,放弃使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长期对立、加深对美国依赖的哈尔斯坦主义,而推行新东方政策。具体内容为:改善与苏联的关系,1970年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条约,双方保证战后欧洲边界不可侵犯,承认民主德国与波兰以奥得-尼斯河为边界线;改善两个德国的关系,1972年两个德国签署《关于两国关系基础的条约》,实现了国家间的关系正常化, 1973年两国同时加入联合国;改善与东欧其他国家的关系,分别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新东方政策反映了联邦德国在国际形势缓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的倾向,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巨大影响。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根据1946年通过的新宪法而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是法国历史上的第四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940年,法国政府向纳粹德国投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告终。法国光复后,1946年10月13日,法国第一届制宪会议修改的新宪法获得通过。宪法宣布法兰西为非宗教的、和海外领土组成的法兰西联邦,从而宣告第四共和国成立。第四共和国为议会制共和国,实行多党制。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院组成,国民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总统由两院联合选出,任期7年,不掌握实权。总理由总统提名,国民议会任命,政府严格对议会多数派负责。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经济得到恢复,外交上追随美国,连年进行殖民战争;内政上政党林立,党争激烈,民族、阶级矛盾激化,内阁更迭频繁,先后共达20届。1958年9月,法国通过新宪法,为第五共和国代替。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根据1958年新宪法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法兰西第四共和国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1958年6月1日,戴高乐出任政府总理;9月4日,戴高乐政府公布了宪法草案,28日经公民投票通过;10月5日正式宣告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总统权力扩大,议会权力缩小,为半总统、半议会制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和三军统帅,掌握军事、政治和立法的大权,拥有任命总理和各级官员、主持内阁会议、签署法令、解散议会、决定公民投票、在紧急状态下行使独裁的权力。议会无权监督和罢免总统。这些变化适应了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统治和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的需要。第五共和国时期法国政治上保持了法兰西民族独立和自主的内外政策,反对超级大国和霸权主义;经济上大力发展现代科技与民族经济。其延续至今。法兰西共同体法国与其已独立和尚未独立的殖民地组成的国家集合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企图重建已趋瓦解的殖民统治,由法国和海外省、海外领地、归并地、归并国组成法兰西联邦。但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此起彼伏。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规定,成立法兰西共同体代替法兰西联邦,法国总统任共同体总统,各成员国在内政、经济方面有自主权,外交防务等方面仍受法国控制,所有海外领地可以自行决定加入共同体或独立。1959年2月,共同体正式成立,除几内亚独立外所有海外领地均加入。1960年修改后的宪法规定,成员国独立后仍可留在共同体内,其他独立国家也可加入共同体。同年,共同体的非洲成员国先后独立。1961年其组织机构参议院解散,共同体日趋瓦解。至1980年,尚有7个成员国同法国经济联系较密切。法国五月风暴1968年在法国发生的以学生、工人为主体的反对戴高乐政府和垄断资本的群众性运动。1968年5月初,巴黎学生为反对大学当局开除学生运动领导人及警察的野蛮镇压,举行抗议活动,占领校舍,筑起街垒,与警察发生冲突。斗争规模迅速扩大,并得到其他地区的学生响应。13日,学生和工人联合举行总罢工、总罢课,巴黎等地900万人示威游行,打出“结束10年个人独裁”要求戴高乐辞职的标语。此后,社会各界广泛投入运动,提出改善经济地位,扩大民主权利的要求。参加运动的人数达千万人,使法国陷入经济瘫痪和社会政治危机之中。18日,戴高乐召开内阁紧急会议,宣称“改革可以,乱来不行”。5月底资方同意提高工人工资的7%等,政府也许诺实行改革。工人、市民逐渐退出运动,斗争趋向低潮,最后平息。捷克斯洛伐克二月革命捷克斯洛伐克资产阶级在1948年2月为夺取政权而制造的政府危机。1948年2月20日,参加共和国联合政府的12名资产阶级部长,借口内务部用共产党人代替8名警官,集体向总统辞职,制造政府危机来改组政府,将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排挤出阁,建立资产阶级专政。捷共发动群众,坚决反击。21日,布拉格10万群众集会,要求总统接受资产阶级部长的辞呈。24日,全国举行总罢工和群众性的武装示威游行,同时调动共产党掌握的武装力量,作好了战斗的准备。在群众的压力下,贝奈斯总统于25日接受12名部长的辞呈,同意由共产党改组新政府。同年5月颁布新宪法,规定捷克斯洛伐克为社会主义国家。6月,贝奈斯辞职,哥特瓦尔德当选为总统。二月革命最终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取得了胜利,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布拉格之春1968年春捷克斯洛伐克进行的一场自由化改革运动。1968年1月,杜布切克担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后,进行“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社会新模式”试验:在政治方面,改变党的职能,改造整个政治制度,保证集会、结社、迁徙、言论和新闻自由,取消书报检查制度,使人民的一切政治团体直接参加国家权力机构;在民族政策方面,主张建立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的联邦制国家;在经济方面,改革工业结构和布局,允许私有企业存在,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工人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取消国家对外贸易垄断权;在对外政策方面,主张在进一步发展同苏联的友好关系的同时,发展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一切国家的互利关系。这一改革运动曾被西方报刊称为“布拉格之春”。匈牙利事件1956年10月匈牙利发生的社会动乱。10月21日,哥穆尔卡担任波党第一书记的消息传到匈牙利后,布达佩斯民情激愤。23日,布达佩斯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向党和政府提出了16点要求:撤走苏联驻军,改变苏匈贸易上的不平等地位,政治生活民主化,让纳吉·伊姆雷重新执政等。晚上,电台大厦前发生了武装冲突。24日纳吉·伊姆雷出任政府总理,苏军开进布达佩斯,但未能控制局势,动乱进一步扩大。帝国主义间谍、特务分子、国内反革命分子等也乘机捣乱,一些武装暴徒捣毁党政机关,屠杀共产党员和无辜群众,国内一片混乱。11月1日,纳吉·伊姆雷宣布匈牙利退出华约组织,并向联合国求援。11月4日,以卡达尔为首的工农革命政府宣告成立,苏军再次开进布达佩斯,局势逐渐稳定。这次动乱给匈牙利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波兹南事件1956年6月发生在波兰西部工业城市波兹南的政治风波。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传出后,在波兰引起巨大反响。1956年6月上旬,波兹南的斯大林机车车辆制造厂的工人提出了增加工资和降低所得税的要求,派代表团去华沙和机械工业部部长谈判,遭到拒绝。6月28日工人们前往市中心举行示威游行,并同警察发生冲突。外国敌对势力也趁机捣乱。市内发生骚乱,党政机关、警察局和监狱均遭到攻击。波兰政府出动了军队和坦克,才控制住局势。在这次事件中,有5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事件发生后,波兰统一工人党于7月召开七中全会,全会要求立即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实行政治民主化。后选举哥穆尔卡为中央第一书记,通过了《关于党在目前的政治和经济任务的决议》,开始了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日本战后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在美国占领当局主导之下进行的日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司法等广泛领域的民主主义改革。主要包括:第一,解散日本全部军队;审讯战犯;解散右翼法西斯团体;解除军国主义分子等,以打击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第二,根据美国占领当局意旨修改宪法,使日本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实现了政治体制的民主化。第三,解散财阀,促进战后日本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第四,实行农地改革,形成以自耕农为主体的新的土地所有制关系。此外,日本还对文化教育、劳动立法、公务员制度、警察制度、家族制度等进行改革。战后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使日本由军国主义法西斯国家转变成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国家,为战后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日美安保条约日、美于1951年9月8日在旧金山签订的侵略性军事同盟条约。1952年4月28日该条约生效。主要内容有:美国享有在日本领土及其周围驻留海陆空军和保持军事基地的权利,美国希望日本逐渐增强军事力量;驻日美军可用以“维持”远东的“和平与安全”,可应日本政府的要求出兵镇压日本的内乱和骚乱;未经美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美军驻扎日本的条件,由日、美两国政府的行政协定决定。该条约实际上规定了美国对日本的半占领状态,是驱使日本作为美国战争工具的条约,使日、美形成军事同盟关系。1958年夏起,日、美之间举行修改《安保条约》的谈判。1960年1月19日,在华盛顿签订《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代替该条约,相对较为平等。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日本人民反对《安保条约》的斗争尤为激烈。朝鲜的分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期间在美国的干涉下朝鲜分裂成两部分的事件。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38°线界分别占领朝鲜南北部。1945年12月,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达成协议,决定创造条件重新使朝鲜统一。但美国1946年2月却在南部成立“民主议院”。1947年冷战爆发后,美国加快分裂朝鲜的步伐。1948年5月10日,在美国的操纵下,南朝鲜举行非法的“国民议会”选举,7月12日公布《大韩民国宪法》, 8月15日成立“大韩民国政府”。为了回击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阴谋,在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整个朝鲜于1948年8月25日举行选举,9月8日公布宪法,组成以金日成为首的政府。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1948年底,苏军全部撤离北朝鲜。美国军队仍然驻扎在南朝鲜,使两个朝鲜的分裂局面长期存在。朝鲜人民抗美救国战争朝鲜人民反对美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战争。战后,美国为实现其征服朝鲜,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指使南朝鲜李承晚以武力侵占朝鲜北部。1950年6月25日,南北朝鲜之间爆发战争。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坚决进行反击,并把敌人压缩在洛东江一线。9月15日,美国调集兵力,在朝鲜中部仁川登陆,同时在洛东江一线增强兵力转入反攻,以合围朝鲜人民军。朝鲜人民军被迫实行战略北撤。10月初,美军侵入朝鲜北部,攻占平壤,并威胁中国的和平与安全。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援朝参战,中、朝军队并肩作战,使美国被迫于1953年7月10日在开城开始进行停战谈判,并使其于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这次战争是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粉碎了美国的阴谋,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越南八月革命1945年越南人民在印度支那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日军侵占印度支那后,越南人民在印度支那共产党领导下组织武装力量,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在解放区建立人民政权,力量日益壮大。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印度支那共产党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举行总起义,夺取全国政权并发布了总起义的命令。起义相继在各地爆发。8月19日河内解放,顺化、西贡相继解放。27日,组成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30日,日本扶植的傀儡皇帝保大被迫宣布退位。不到半个月,各地起义均获成功,全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革命政权。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河内巴亭广场的群众大会上宣读了越南《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八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越南近千年的君主制度,结束了帝国主义80多年的殖民统治。越南抗法战争1946~1954年越南人民反对法国殖民者的民族解放战争。1945年9月23日,法国企图恢复其殖民统治,在越南南部发动了殖民战争。1946年12月19日,法国殖民军进攻河内,越南人民在越南劳动党和胡志明的领导下,开展了全面的抗法救国战争。战争初期,法军处于优势,但越南军民经过一年战斗,收复了部分城镇,消灭了大批法军,挫败了法国殖民者“速战速决”战略。此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越南军民坚持以游击战为主、以运动战为辅的方针,逐步扩大解放区。1948~1949年,取得了一系列反扫荡战役胜利。从1950年起,越南军民不断发动反攻,消灭了法国殖民军大批有生力量。1954年5月7日,越南在奠边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改变了整个印度支那战场的形势。1954年7月21日,法国被迫签订《日内瓦协议》。越南抗法战争取得历史性胜利。越南抗美救国战争越南人民反抗美国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订后,美国在越南南方取代法国并拼凑吴庭艳傀儡政权。又于1961年5月在越南南方发动“特种战争”,被越南人民在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下粉碎。1964年8月,美国又制造了“北部湾事件”,把侵略战争扩展到越南北方。1965年3月,美国直接出兵越南南方,把战争升级为以美军为主的“局部战争”,最后破产。1969年美国为了摆脱侵越的困境,转而实行“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计划,又被粉碎。1973年1月27日,美国被迫在巴黎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军及其仆从军被迫从南方撤走。但美国支持的伪政权破坏巴黎协定,蚕食南方解放区。越南军民实行自卫反击,于1975年发动春季总攻势,4月30日解放西贡,彻底摧毁伪政权,5月1日解放了整个南方。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1945 年印度尼西亚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印度尼西亚人民强烈要求摆脱荷兰独立。在革命形势的推动下,8月17日,苏加诺和哈达在雅加达发表《独立宣言》,宣布印度尼西亚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全国立即掀起反帝高潮,八月革命爆发。人民群众夺取日军武器,占领车站、电台、发电厂、船坞等要害部门,建立政权机构。18日,各政党、社会团体领袖召开“印度尼西亚独立筹备委员会”会议,通过印尼共和国宪法,选举苏加诺为总统,哈达为副总统,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正式成立。11月组成以右翼社会党人沙里尔为总理、共产党人沙里佛丁等参加的国会制内阁。八月革命结束了荷兰在印度尼西亚的350多年的殖民统治和日本法西斯3年多的军事占领。荷兰殖民军被迫于1949年底撤出印度尼西亚。九三〇事件印度尼西亚反动势力发动的大规模镇压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事件。为消灭印尼共产党和工农运动,1965年9月底,以苏哈托、纳苏蒂安为首的右派军人集团组织“将领委员会”,密谋于10月5日前发动政变颠覆苏加诺政权。9月30日,以苏加诺总统警卫队第三营营长翁东中校为首的一批军官,为反对这一政变阴谋发动了“九三〇运动”,逮捕和处决了一些右翼高级将领。10月1日,以苏哈托为首的军人集团发动政变,镇压“九三〇运动”参加者,剥夺苏加诺实权,并大肆逮捕和杀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破坏共产党的组织。1966年3月11日,苏加诺被迫宣布由苏哈托代行总统职权。从1966年起苏哈托政权掀起反华排华浪潮。1967年10月30日中断与中国的外交关系。1968年3月27日,临时人民协商会议正式任命苏哈托为总统。印巴分治1947年英属印度被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而独立的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英国难以直接统治,只得采取分而治之政策。1947年3月,新任总督蒙巴顿与印度各政党及教派领导人商谈,制定了“蒙巴顿方案”。6月3日公布该方案。方案规定:英属印度根据居民宗教信仰的不同,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各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7月,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同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成立自治领,从而结束了英国在印度190年之久的直接统治。1950年1月和1956年3月,印巴分别宣布成立共和国。印巴分治使印巴独立,也为两国以后的领土纠纷等问题埋下了祸根。伊拉克革命1958年7月,伊拉克“自由军官组织”推翻费萨尔王朝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伊拉克费萨尔王朝依然实行反动统治,对内残酷镇压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取缔一切政党和组织,迫害爱国进步人士;对外参加《巴格达条约》,反对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为帝国主义扩张效劳,激起了伊拉克人民的激烈反对。1952年9月,中下级爱国军官开始秘密组建“自由军官组织”。1956年底~1957年初,各地“自由军官组织”联合起来,成立自由军官最高委员会,卡赛姆任主席。1958年7月14日晨,“自由军官组织”在人民的支持下发动武装起义,推翻王朝统治,处死国王,宣告伊拉克共和国成立,组成以卡赛姆为总理的共和国政府。伊拉克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东地区的扩张战略,鼓舞了中东人民民族民主运动。伊朗“伊斯兰革命”伊朗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推翻巴列维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制的运动。伊朗在帝国主义长期控制和国内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下,经济发展缓慢。1963年起,巴列维国王进行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白色革命”,同时大力推行以国有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引起了贫富悬殊、政府官吏腐败、货币贬值等社会问题;在政治上,国王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实行一党专制。群众强烈不满。1975年以后,伊朗形势日益紧张,反对政府的示威游行席卷全国,少数民族武装反抗活动频繁。流亡在国外的宗教领袖霍梅尼以宗教为思想武器,领导了国内的反国王、反美运动。1979年2月1日,霍梅尼回国,控制了全国局势。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封建王朝的统治,废除了君主制。同年3月,伊斯兰共和国成立。12月,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国体制。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伊朗人民开展的石油国有化运动。战后,石油国有化成为伊朗人民的一致要求。1947年,伊朗政府向英国提出了修改1933年石油协定的要求,但只签订了一个对1933年石油协定的“补充协定”,仅给伊朗增加了一些租让权的税金,伊朗人民更加愤慨,石油国有化运动以更大的规模在全国展开。1951年3月15日,伊朗议会通过了石油国有化方案。4月29日,宣布石油国有化。美、英勾结起来,对伊朗施加种种压力,支持伊朗军队发动政变,并于1954年9月18日迫使伊朗政府与国际财团签订协定,使美、英石油垄断资本重新控制了伊朗石油资源。伊朗人民继续进行斗争。1973年7月13日,伊朗废除了与国际财团签订的协定。1981年9月8日,伊朗石油部宣布废除巴列维王朝与西方多国公司签订的一切合同,从而控制了本国的全部石油资源。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谋求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纲领。其宣称共产主义“危害自由世界和美国的安全”,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某些国家“复兴”的使命;要求在1948年6月30日前向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紧急援助,并选派文职和军事人员前往,以此“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反对共产主义的“渗透”等。1947年7月,美国与土耳其签订《关于援助土耳其协定》;1948年10月,希腊革命被美、希反动派所扼杀;后援助对象扩大到西欧及其他地区。“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就是其在经济、军事方面的直接产物。杜鲁门主义以反共为名,利用美援排挤英、法势力,并第一次把“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美国基本国策公之于世,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冷战正式爆发。马歇尔计划“二战”后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方案,亦称《欧洲复兴方案》。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指出欧洲经济濒于崩溃,希望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主动向美国提出要求援助的倡议,美国则愿尽力给予“援助”。演说受到西欧各国热烈欢迎。1948年4月2日,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次日正式执行。该法规定,美国将在头15个月内向西欧拨款53亿美元,不确定4年援助总额,以后逐年审批援助额;管理马歇尔计划的经济合作署向美国企业采购西欧所需物资,然后输送给受援国。到1952年6月30日,美国共提供131.5亿美元,马歇尔计划结束。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增强了以美国为盟主的遏制苏联的力量,使西欧经济摆脱困境并得到恢复,为美国过剩产品找到出路,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麦卡锡主义1950~1954年美国反共反民主的政治迫害逆流。战后初期,美国对外实行冷战政策,对内推行反共政策,为麦卡锡主义的产生和泛滥提供了条件。1950年2月,麦卡锡发表演说,无中生有地宣称有205名共产党人渗入到国务院,麦卡锡主义开始泛滥。此后,麦卡锡利用参议员的特权,操纵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捏造事实,制造谣言,大肆指控和调查所谓的“共产主义的渗透”,进行非法审讯和法西斯式的政治迫害。麦卡锡主义对上至政府要员、下至平民百姓进行诬陷诽谤,造成白色恐怖、人人自危的局面。其摧残共产党和进步力量,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且严重干扰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也损害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1954年12月,参议院通过谴责麦卡锡的决议案,麦卡锡主义从此衰落。麦卡锡正在说明共产党的分布情况艾森豪威尔主义1957年1月5日,艾森豪威尔总统向国会提出的关于中东问题的特别咨文。也称杜勒斯-艾森豪威尔主义。其主要内容是:要求国会授权总统向中东国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并批准在必要的时候动用美国军队反对所谓“共产主义的侵略”,以保护那些请求援助的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使用美国武装部队镇压中东民族民主运动。这一声明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在一定意义上,艾森豪威尔主义是杜鲁门主义在中东地区的具体运用。美国企图利用这个计划,镇压中东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排挤英、法势力,抵制苏联,达到独霸中东的目的。其后,艾森豪威尔主义也被用于中东以外的地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权利的大规模斗争运动。1955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黑人为反对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制度取得胜利,是黑人民权运动开始的标志。运动以非暴力主义为指导方针,采取抵制、静坐、游行、和平进军等方式。1963年运动达到高潮。4月,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爆发黑人抗议示威斗争,迫使当局接受黑人要求。8月,在华盛顿举行该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示威游行,25万黑人和白人同情者举行争取就业和自由的“自由进军”。美国国会被迫于1964年通过《公民权利法案》,1965年通过《选举权利法》,正式以立法形式结束美国黑人受到的在选举权方面的限制和各种公共设施方面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1964年以后,黑人运动走上武装抗暴斗争的道路。尼克松主义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任内提出的调整美国对外政策战略重点的外交方针。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出访途中在关岛对记者发表谈话,提出美国在亚洲的新政策“关岛主义”。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国情咨文中,把“关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其内容为:与盟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实际上是要西欧、日本分担防务义务,要美国扶植起来的傀儡或附庸更多地承担军事行动的任务,以使美国腾出手来,收缩战线,加强重点,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仍然保持霸主的“实力”,以“实力”为后盾进行“谈判”,达到限制苏联实力增长、使苏联“自我约束”的目的;改善对华关系,加强自身战略地位。这是美国的全球战略从进攻转为防守的标志,是美国力图继续称霸世界但又力量不足的表现。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尼克松政府为克服美国经济滞胀危机在1971年8月~1974年4月实行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尼克松上台后,试图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限制经济增长速度,但未能缓解通货膨胀,反而加剧了失业。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在于对外维持美元的霸主地位,对内控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回升。它分4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971年8~11月)冻结工资和物价,禁止外国用美元兑换黄金并增收10%的进口附加税;第二阶段(1971年11月~1972年12月)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把年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3%,工资增长率不得超过5.5%,同意将美元贬值7.89%,并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第三、四阶段都以限制工资和物价增长率为目标。1973年又将美元与黄金的比价贬值10%。“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中的霸主地位消亡的标志。水门事件1972年美国尼克松共和党政府在总统竞选中的非法活动引起的政治案件。因发生在民主党全国总部所在的水门大厦,故名。1972年6月18日,有5人潜入大厦进行窃听活动而被捕。后调查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确保共和党竞选获胜采取了一系列非法行动,闯入水门只是其中之一。1973年3月,调查取得新突破,事件涉及到白宫。尼克松最初竭力掩饰,后来不得不声明他对卷入此案的白宫工作人员的行动负有责任。涉嫌此案的白宫官员相继辞职。1973年7月,众议院开始搜集有关尼克松本人插手“水门事件”的证据,并根据确凿的证据决定依据宪法程序弹劾尼克松。尼克松被迫于1974年8月8日辞去总统职务。福特继任总统后,宣布无条件赦免尼克松的“一切罪行”。“水门事件”是党派争夺的产物,也是美国人民运用宪法权利制约总统非法行为的成功范例。里根“复兴经济计划”美国总统里根任内制定和实施的经济改革措施。里根上台后,美国经济面临严重的滞胀局面和1981~1982年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1981年2月18日,里根在其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复兴经济计划,提出应从调节需求转向调节供应,即从扩大消费转为减税、鼓励投资来刺激生产,削减联邦政府开支,降低通货膨胀。计划主要集中在税制改革和社会福利改革两方面。1981~1984年分3次把个人所得税共减少23%,公司所得税最低由17%降至15%。但减税使财政赤字剧增,政府又不得不于1985年5月进行新的税制改革,大规模减税与大规模增税并举。1986年10月通过的新税法把税率降到60年以来最低水平,并且简化了税栏。计划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减轻了联邦政府负担,促进了美国经济增长,使其增长速度高达6.9%,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古巴革命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人民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府,建立人民革命政权的武装革命。为反对巴蒂斯塔独裁统治,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率领100多名青年发动起义失败后被捕,1955年获释后流亡墨西哥,建立“七·二六运动”组织,提出建立民主制的纲领。1956年12月2日,卡斯特罗等回国,建立游击根据地,点燃了古巴全国革命斗争的火焰。1958年3月17日,古巴42个群众团体发表联合宣言,反对独裁政府血腥统治。7月,起义军同国内各派反独裁力量在委内瑞拉签订《加拉加斯协议》,组成反巴蒂斯塔的革命阵线。8月,切·格瓦拉率军挺进拉斯维利亚省,打开通向哈瓦那的道路。1959年1月1日,起义军进入哈瓦那,建立革命临时政府,卡斯特罗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同年2月任政府总理。古巴革命取得胜利,并向社会主义过渡。埃及七月革命1952年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的推翻法鲁克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者和封建王朝反动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高涨。由青年军官秘密组织的“自由军官组织”在纳赛尔的领导下,积极准备推翻王室。1952年7月23日,“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并控制了首都。26日,法鲁克国王被迫宣布退位,逃往意大利。起义者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没收王室的土地,取消社会等级和贵族封号,清洗腐败的国家机构,颁布土地改革法,废除了1923年宪法。1953年正式宣布废除君主政体,成立埃及共和国。纳吉布任总统兼总理,纳赛尔任副总理。1954年10月19日,签订了《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协定》,规定英军1956年6月12日最后一批撤离埃及领土。1956年6月23日制定新宪法,纳赛尔当选总统。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推行的对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的种族歧视和压迫的制度。南非联邦成立以来,一直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政策。1948年种族主义政党国民党执政后,以“种族隔离”为纲领,制定一系列法令,将种族压迫法律化和制度化,建立了完整的种族隔离制度。其主要法令有:1951年的《种族隔离法》,把南非居民分为白种人、有色人、非洲人等等级,分别隔离,非洲人被赶到贫瘠的“保留地”内,而占人口总数不到17%的白人却占有87%以上的肥沃土地;1952年的《通行证法》,规定非白种人必须携带60余种证件,否则即遭监禁或罚款;1959的《班图自治法》,把非洲人按语言文化的区别分为8个部落自治单位,企图将所有黑人逐步赶到这些地区。种族主义统治遭到南非人民的强烈反抗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许多国家予以制裁。1948年,南非参议员亨德里克·韦伍德首次提出了“种族隔离”法,即所有公共设施都应标明是为白人或非白人服务。图中的公共厕所也分成了白人用的和非白人用的。茅茅运动肯尼亚爱国武装组织“茅茅”进行的反对英国殖民者、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20世纪40年代末,一些爱国的吉库尤族青年开始组织秘密队伍,称为“茅茅”。其反对英国殖民主义,主张把欧洲人驱逐出肯尼亚,把白人抢去的土地夺回来,废除种族歧视,争取民族独立,得到各族人民的支持。1952年起,“茅茅”领导农民展开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以森林地带为基地,开展游击战,袭击殖民军的兵营和警察所,捣毁种植园,破坏铁路,大力打击英国殖民者。并在丛林中建立军事和行政组织,成立政府和议会等。1952年10月,英国宣布肯尼亚进入紧急状态,调动军队对“茅茅”战士进行围剿和镇压,“茅茅”大批战士牺牲和被捕,剩余力量退入山林继续斗争。茅茅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推动整个东非的民族解放运动。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除武力外的各方面的敌对活动和实力对峙局面。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笼为冷战开始的标志。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为冷战高潮阶段。美国为了遏制苏联,抛出马歇尔计划,组织北约集团。对此,苏联成立欧洲共产党九国情报局、经互会和华约集团与之对抗。除在欧洲形成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外,冷战亦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展开。美国利用冷战,加强对广大中间地带的控制。50年代中期~60年代是由全面冷战走向部分缓和的阶段。1959年9月美、苏举行戴维营会谈,1961年6月又举行维也纳会议,全面对峙逐步转向对话,但冷战仍然存在。70年代以来进入全面缓和时期。冷战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巴勒斯坦问题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并不断扩张导致阿以冲突而引起的国际问题。巴勒斯坦地区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地位。在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建立过国家。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大批犹太人流入巴勒斯坦。美、英为利用犹太复国主义作为侵略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工具,于1947年11月29日操纵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规定在该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家。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色列先后于1948年、1956年、1967年和1973年与阿拉伯国家发生了4次大规模战争,大举扩张领土,大批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沦为难民。阿拉伯人民长期进行斗争,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同情与支持。美洲国家组织美洲的区域性组织。1889年10月~1890年4月,美国同拉美17国在华盛顿举行第一次美洲国际会议,4月14日建立了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后来,4月14日定为“泛美日”。1910年改名为“美洲共和国联盟”。1948年在波哥大举行的第九次会议上,通过了《美洲国家组织宪章》,改称为美洲国家组织。其宗旨是:加强本大陆的和平与安全;保障成员国之间和平解决争端;在成员国遭到侵略时,组织声援行动;谋求解决成员国间的政治、经济、法律问题,促进各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合作;控制常规武器;加速美洲国家一体化进程。它的最高总部设在华盛顿。长期以来,美国控制美洲国家组织,干涉各国内政,引起众多拉丁美洲国家的不满,要求改革美洲国家组织。苏南冲突苏联与南斯拉夫党和国家之间发生的导致关系破裂的争执与冲突。苏、南两国共产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存在分歧。战后,苏共以领导党自居,干涉南斯拉夫内政,要求南斯拉夫照搬苏联模式,两国经济关系也不平等。南共对此加以抵制。1948年3月中旬,苏联突然撤走在南斯拉夫的全部军事顾问和文职专家,两国关系急剧恶化。3~5月,两党交换信件,互相批驳。经苏联提议,6月20~28日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于布加勒斯特举行会议,严厉抨击南斯拉夫内外政策,宣布将其开除出情报局。1949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断绝与南斯拉夫的贸易关系,对南斯拉夫施加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苏联及东欧国家完全断绝与南斯拉夫的关系。至1955年,苏南签署《贝尔格莱德宣言》,两国关系才实现正常化。苏联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是苏南冲突的根本原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49年4月美、英、法、荷、比、卢等12国在华盛顿成立的政治军事集团组织。土、希于1952年2月加入,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加入,西班牙等国于1982年5月陆续加入。1949年4月4日,美、英、法等12个国家的外长正式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公约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武装防务;协商共同行动;缔约国中一国或数国受到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的攻击;缔约国应采取必要的行动,包括武力的使用,协助被攻击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的安全。其组织机构主要有部长理事会、常任代表理事会、军事委员会等。北约的建立,标志着美国推行遏制苏联,控制欧洲,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部署已初步完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及华约解散后,其结构和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并积极东扩,吸收原华约成员国加入。至2002年有成员国26个。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1955年5月苏、保、匈、罗、波、捷、阿、东德在华沙成立的政治军事集团组织。1955年5月11~14日,苏联等8个国家在华沙签订《华沙条约》。条约规定:当缔约国遇到武装进攻时,各缔约国应以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给予援助;缔约国就一切有关它们共同利益的重要国际问题彼此进行磋商;缔约国不参加与华约相反的任何联盟或同盟,不缔结与条约相反的任何协定。同年6月4日,条约正式生效,华约组织成立。其组织机构主要有政治协商委员会、联合武装部队军事委员会和参谋部等。华约组织建立是为了对付北约,后来变成苏联控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同美国争夺霸权的工具。1968年8月,苏联以华约组织名义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同年9月阿尔巴尼亚退出华约。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后,华约遂不复存在。美苏争霸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形成对峙的局面。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格局逐渐形成。美国凭借其经济和军事力量,推行全球扩张政策。但随着侵越侵柬战争的失败,美国的霸权地位逐渐衰落。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把争斗的重点转向欧洲,这标志着美国霸权的衰落和独霸地位的丧失。此时的苏联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军事上从战略劣势转为战略均势,并日益显示出超越美国的趋势,形成了美苏争霸的新格局。1981年里根上台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以遏制苏联全球性进攻的势头,美苏争霸出现了僵持局面。1985年苏联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全球缓和战略。欧洲是美、苏争夺的战略重点;地中海和印度洋是美、苏争夺海洋霸权的热点。为了争霸,双方都展开激烈的假裁军、真扩军,争斗军事优势。美苏争霸是世界不安定和动乱的主要根源。日内瓦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因1954年4月26日~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故称。4月26日~6月15日参加朝鲜问题讨论的有朝、中、苏、美和其他15个派兵侵朝的国家及南朝鲜李承晚集团。会上,朝、中、苏三国代表提出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举行朝鲜自由选举等合理主张,但均遭美、李集团拒绝;美国纠合侵朝国家发表《共同宣言》,使讨论陷于中断。5月8日~7月21日讨论印度支那问题,参加的有中、苏、美、英、法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和南越。7月21日,会议通过《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在法国承认印度支那各国民族权利的基础上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但美国拒绝签字,并独立发表声明。会议确认了与会各国尊重印度支那三国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具有重大意义。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24日亚非新兴独立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也称亚非会议。会议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联合发起。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等亚非29个国家。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共同利害关系问题。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存同求异的方针,为各国代表普遍接受,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宣布一切国家的人民享有自决的权利,支持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独立斗争,倡导以和平相处、友好合作10项原则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强调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性,号召亚非国家发展全面的经济与文化合作。会议体现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和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的精神,促进了亚非各国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发展。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引起英、法武装干涉的国际冲突。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后,要求收复运河主权。1956年6月12日,根据1954年的英、埃协定,英军全部从运河区撤走。同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运河航道由国家管理。这一举措沉重打击了英、法帝国主义,它们采用军事威胁、经济制裁等手段,妄图迫使埃及改变决定,均未奏效。1956年10月29日,英、法唆使以色列军队侵入埃及西奈半岛。31日英、法借口“保护运河”,对埃及进行武装进攻。埃及人民奋起反抗,并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在美、苏和联合国压力下,11月6日,以、英、法相继同意停火。英、法和以色列侵略军分别于12月和次年3月撤离埃及。这次行动使埃及人民捍卫了民族独立和主权,宣告了英、法在中东殖民统治的结束。柏林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在德国问题上的对抗,是冷战的高潮。1948年6月21日,美英法在德境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迈出正式分裂德国的第一步。22日,苏联决定在柏林发行新货币,美英法拒绝接受。24日,德国切断了西占区和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和货运。德国局势异常紧张,双方实行封锁与反封锁,柏林最后分裂。经过秘密谈判,1949年5月12日双方取消一切交通封锁。5月23日在巴黎召开苏、美、英、法外长会议,柏林危机暂告结束。1955年5月《巴黎协定》生效后,柏林问题又成为美、苏争夺欧洲的焦点之一。1958年11月,赫鲁晓夫提出要把西柏林变成联合国管辖的“自由城市”,限定美、英、法在半年内撤出西柏林驻军,否则苏军单独与东德签订和约,把进入西柏林的通道交给东德管理。最后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会谈上做出让步。1961年6月初赫鲁晓夫又提出相同的要求。8月13日苏筑起“柏林墙”,双方剑拔弩张。后又以苏联的妥协退让而宣告结束。古巴导弹危机亦称加勒比海危机,是美、苏就苏联在古巴设置导弹基地问题发生的尖锐冲突。1962年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秘密向古巴运送导弹,建立基地,对美国进行核讹诈。美国发现后,经过一系列内部商讨和策划,决定以讹诈对付核讹诈。10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演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观察员监视下,迅速拆除和撤走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并下令武装封锁古巴,命令世界各地美军进入戒备状态。随后,美军在古巴领海周围设置警戒线,拦截检查前往古巴的船只,集结庞大的部队准备参战。苏联因实力不足被迫退却,表示愿意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古巴导弹,交换条件是美国撤销封锁并保证不入侵古巴。经谈判,苏联同意分别于10月28日和11月21日从古巴撤走导弹和伊尔28式轰炸机。苏联轰炸机撤走后,美国解除封锁,危机基本平息。苏联侵捷事件1968 年苏联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事件。1968年1月,捷共中央全会后,以杜布切克为代表的改革派取得了党政大权,决定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保持友好关系等,引起了苏联的恐慌。1968年8月20日深夜,苏军出兵占领布拉格机场和主要据点,绑架了杜布切克等人。同时,苏、波、匈、保和民主德国的50余万军队越过捷克斯洛伐克边境,控制各战略要地。捷共宣布不进行抵抗。8月26日,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被迫在莫斯科签署两国会谈公报,称五国出兵是为镇压帝国主义策划的反社会主义阴谋而提供的国际主义援助。10月16日,苏联又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签订关于苏军留驻捷克的协定,使苏军占领合法化。捷克人民多次举行集会示威,采取各种方式抗议苏军入侵。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是苏联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典型表现。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1973年11月,经济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美、日、法等国相继卷入。于1975年下半年渡过最低点,经济转而回升。其主要表现是: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8.1%;大批企业破产,股票行情大跌,美、日、西德等10国两年内资本超过百万美元的公司破产12万家以上,股票价格下跌总额达5000亿美元;失业人数剧增,创战后最高纪录,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总失业人数1975年月平均为1448万,美国1975年5月失业率为9.2%;物价上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入逆差严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际贸易入超达203亿美元,国际收支逆差为392亿美元。危机过后,各国经济没有出现全面高涨,而是进入滞胀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减慢相对停滞,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年苏联军队对阿富汗的全面入侵。70年代苏联为从陆路南下印度洋,对阿富汗进行渗透和扩张。1979年12月27日,驻阿苏军突然袭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后苏军大举入侵,一周之内控制了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并扶植傀儡政权。阿富汗人民奋起抵抗,于1981年6月各派抵抗组织联合成立“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苏军以10余万兵力占领阿富汗,但仍难以取胜,且耗资巨大,人员装备损失严重,国内反战呼声高涨,国际进步舆论和绝大多数国家予以严厉谴责。经过6年谈判,1988年4月14日,巴基斯坦、喀布尔政权和美、苏外长于日内瓦签订了《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协议》。规定苏军1988年5月15日起撤出阿富汗,9个月内全部完成,巴阿互不干涉,美苏提供国际保证,联合国实行监督。1989年2月,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英阿马岛战争英阿马岛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大西洋首次爆发的一场规模较大的海上冲突。英国和阿根廷进行战争的目的在于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1982年4月2日,战争正式爆发。4月2日,阿军在马岛登陆,岛上英军投降,3日,阿军占领南乔治亚岛。英国迅速做出反应,4月5日组成特混舰队开往南大西洋;25日攻占南乔治亚岛;29日,舰队主力抵达马岛水域。4月30日,英军开始对马岛实施海、空封锁;5月2日,英核动力攻击潜艇用鱼雷击沉阿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5月4日,阿机以空舰导弹击沉英谢菲尔德号驱逐舰;5月21日,英军在圣卡洛斯港登陆,阿军进行抗登陆。由于阿三军抗登陆作战不够协调有力,空军飞机损失严重,主要武器供应困难。6月14日,英军攻占马岛首府斯坦利港,守岛阿军投降。东欧剧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1989年开始的社会体制和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这既是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更是由于这些国家指导方针政策的失误引起的。具体表现为:1989年10月6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改为匈牙利社会党,宣布党的目标是“民主社会主义”,不再是实现社会主义。1990年12月瓦文萨当选波兰总统,共产党被排斥在政府之外。1989年11月17日捷克斯洛伐克发生政变,捷共失去政权。同年12月22日,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齐奥塞斯库被处死,并宣布放弃一党制,实行多党制。1989年11日10日,保加利亚共产党总书记日夫科夫被迫辞职,党的目标变为更新社会主义社会,并在政治体制上实行议会民主制。1990年12月阿尔巴尼亚劳动党被迫宣布实行多党制。1991年,阿劳动党改为阿社会党。1990年1月,南斯拉夫宣布实行多党制,南的社会主义制度逐渐瓦解,并引发各民族之间的斗争,并于1991年分裂为几个共和国。1989年10月,民主德国共产党总书记昂纳克辞职,人民大量涌入联邦德国。1990年2月,民主德国共产党改为民主社会主义党。10月,德国统一。1990年苏联政局变动,至1991年12月分裂为15个独立国家,苏联解体。苏联解体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改革出现失误,帝国主义加紧了和平演变。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政治剧变。1990年苏联的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3个共和国先后宣布独立。1991年8月14日,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条约将苏联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这意味着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和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的开始。一些试图维护苏联本来的联盟体制、避免苏联解体的苏联高级官员于8月19日发动事变,3天后失败,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了国家大权。苏共被排挤出政权机构,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各加盟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12月21日,原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在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苏联不复存在,并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独联体诞生,图为独联体各国领导人1991年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举行会晤。
二战过后,英国陷入彻头彻尾的金融危机,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场独立风暴也跟着英国的衰落迅速驶来。以印度圣雄甘地为首的一群人抓住机会,并在美国的支持下加紧了印度民族独立的进程。(一)英国人和平解放印度的条件印度作为英国最大的殖民地,每年都会给英国提供巨额的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因此英国人是万分舍不得将印度从自己身上割下来,但这已经由不得卷入财政赤字的英国政府选择。英国议会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转向伦敦空战后对于英国本土的重建工程,能调给印度总督的资金少之又少。还没来得及解决财政问题,印度民间又传来接连不断的民族主义运动,英属印度总督路易斯·蒙巴顿对此想了很久,最终他得出一个结论——与其等着被印度爆发起义,不如及在安抚印度反英情绪的同时利用资本重新奴役印度人。蒙巴顿于是,路易斯·蒙巴顿大力推广“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两民族轮”,并巧妙的结合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促使印度走向“两国分治”。英国人不奢求世界和平,他们只希望英国人永远是印度人的主子,在这种思想下,为了提高英国在印度独立后依然能够把握印度的命脉,蒙巴顿不惜将本就贫穷落后的印度推向战场,使印度不得不依赖英国。(二)克什米尔问题,分裂的导火索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克什米尔有着将近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500万的人口,这座在英国统治时期时期极其平凡的城市到了《蒙巴顿方案》正式执行的时候却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顾名思义,这是由一座名叫查谟的城市与克什米尔的统称,查谟是以信仰印度教为主而克什米尔则是伊斯兰教的聚积地。英国初期占领克什米尔后为了镇压地方防抗势力以及最快的将殖民地“变现”,就将克什米尔连同一百多万伊斯兰教教徒一并卖给了印度教徒查谟大公,于是乎伊斯兰教信徒就在印度教的残暴统治下活了几百年。而在查谟的统治期间,伊斯兰教徒之所以没有出现大规模起义事件几乎全都是仰仗英国人。大不列颠空战发生的时候,英属印度就几乎失去了英国本土的所有支援,只能解脱与印度贵族阶级绑定利益才能勉强维持统治,克什米尔的弊端在此时就完全原形毕露。失去英国人镇压的伊斯兰教徒纷纷上街释放来自几百年间印度教教徒所带来的怨气,占总人口七成的伊斯兰一夜之间颠覆由印度教主导克什米尔的格局,于是乎这儿成为后来印巴分裂的导火索之一。(三)印巴分治一般都认为巴基斯坦的前身是诞生于1906年的全印穆斯林联盟(AIML)已在。这个只招收伊斯兰教教徒进入的组织成立的起因是穆斯林嫉妒印度国大党的大多数成员为印度教徒,然而这个组织并没有起到使伊斯兰与印度教在国会中势均力敌的作用。于是在1930年的一次联盟内部会议中,候选领导的Allama Iqbal就提出来了建立伊斯兰国家的计划。而后的1942年,英国卷入二战,为了防止印度在战争期间倒戈德国,英国政府曾答应战后给予印度独立。但实际上,英国资产阶级决不肯放弃这一广阔而重要的殖民地。丘吉尔连同英国女王就是绝对的象征性人物。为了满足对领土的奢望,于是由英国派出的内阁使团与印度各派政治势力讨论印度的自治事宜并提出了联邦制下自治的构想。该方案在同年7月6日被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接受,但7月7日以尼赫鲁为首的国大党单方面撕毁协议要求重新谈判。重新谈判的目的则也是为了印度教可以所得更多的生存空间。甘地与尼赫鲁 这以举动直接导致了穆斯林联盟放弃统一印度的计划转而寻求建立一个独立的穆斯林国家。并间接引发了印巴分治期间的第一次大屠杀。见识到印度人的残暴血腥之后,英国的侨民为了避嫌保护自己不被卷入印度的内变,纷纷撤走自己在印度的资产,将只要能带走的财物统统打包回国。少了英国这个中间人,印巴之间的战争规模逐步扩大,涉及人口多达一千五百万,边境地带的屠杀事件更是犹如家常便饭。(四)第二次印巴战争从蒙巴顿提出分制设想到议会通过乃至实施只花了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在以办事拖拉的议会制国家而言这算的上神速了。可以说这次的分制是一项全名赞同的政治举措。然而,党派分开容易,但要国土分开就麻烦多了,两家谁都想多分一点土地,于是涉及的利益纠纷就愈来愈到,最后无法谈判只能用武力解决问题。1948年,在经历15月后的战火之后印巴两国终于达成和解,将本想独立的克什米尔丧失主动权,最终签订的停火线实际上成为克什米尔的分裂线,巴基斯坦占据克什米尔的2/5,印度占据3/5。好景不长,1956年,没完全占领克什米尔的印度怀恨在心,印度陆军趁夜色,在航空兵的支援下突然占领了库奇兰恩的北部地区,占领后迅速建立了哨兵所,并在一个月内在此屯兵多达3个旅,明摆着一副要开战的模样。本来这只是一场小规模冲突,谁知和解的时候两方代表当场掐架,于是乎战事升级印度在军事实力上对巴基斯坦有着碾压性优势,且又是不宣而战,巴军且战且退,向着苏联求助,而后迅速扭转战局。巴军不仅在南部击退了攻入巴基斯坦国境的印军,且乘势推进印度国境内6千米,共占领了约1200平方千米的印度国土。(五)巴基斯坦成为“巴铁”印度随后只能依靠旧主英国的调节停止了这次战争,倍数于巴基斯坦的印度赔了夫人又折兵,表面上装起孙子,背地里实则怀恨在心等待复仇的机会。终于,印度人看到了巴基斯坦的内乱,于是在1971年11月21日,印军再次不宣而战向巴基斯坦发起突然进攻。次日,巴总统叶海亚匆匆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全力抗击印军,并在外国寻求支援。于是,和印度有仇的中国成为了巴基斯坦的头号盟友,现在一直宣扬的中巴友谊便是在此时萌发。战争结束后虽然印度没有捡到一点好处,但巴基斯坦分裂成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印度人似乎认为巴基斯坦分裂后就容易欺负了,然而呢,在中方与苏联的介入后,巴基斯坦变的比以前更加难对付了。
◎ 克什米尔: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来自克什米尔的消息几乎都与暴力冲突有关:11月24日晚,一些全副武装的恐怖分子冲进印控克什米尔的拉格胡纳什神庙,向正在这里进行祈祷的印度教徒投掷手榴弹并肆意开枪扫射,当场有12人死亡,50人受伤。当地警方出动了特种部队,双方经过近3个小时的交火,双方有14人死亡。这次流血事件只不过是克什米尔地区常年暴力活动最近的一个插曲而已。克什米尔的全称是“查谟·克什米尔”,它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北端,处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总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这里多山多水,景色迷人。历史上,这里是上多次外来民族进入南亚的重要通道,故也是多种宗教、多种文化、多民族交汇的地区,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从地理上看,克什米尔包括6个部分:克什米尔谷地、查谟、蓬奇、吉尔吉特、俾路支斯坦和拉达克。其中克什米尔谷地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穆斯林居民比例高达95%。查谟则是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区。现在克什米尔地区由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控制着,印控部分约占该地区五分之三的土地和四分之三的人口,巴控部分约五分之二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印控克什米尔邦的穆斯林较多,占该邦总人口的77%,是印度惟一穆斯林占多数人口的邦。印度教徒占20%,其余人口则为佛教徒、锡克教和其他宗教的信仰者。围绕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印度和巴基斯坦长期交恶。克什米尔一直炮火不断,是当今世界上的最不安宁的地区之一。美丽的克什米尔今日已称为一个火药桶,它随时都可能发生爆炸,并有可能因此而将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拖入一场可怕的核战争。◎教派仇恨未消,“分治”还在延续 谈到克什米尔问题,就不能不谈次大陆的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此大陆有许多宗教,其中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是两个最大的宗教。印度教为次大陆土生土长的宗教,而伊斯兰教则为外来宗教。从教义上看,印度教为多神教,伊斯兰教为一神教,相信轮回转世之说,而穆斯林则相信世界末日审判。印度教徒崇拜偶像,穆斯林则反对任何偶像此外。两个教派法律、习俗、典籍、历法等方面差异甚大。在印度历史上,曾有多次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来到次大陆,最后大都被同化到印度教文化之中。而伊斯兰教的情况有些不同,它传入次大陆后,虽然也与地文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不过总的来看融合的程度较低。在历史上,伊斯兰教主要是随着对次大陆的武力征服而传播开的,早期的穆斯林统治者曾采取强迫手段推行伊斯兰教,如对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可以重税等,很多人被迫皈依了伊斯兰教。在这个过程中,穆斯林统治者曾摧毁过大量印度教庙宇和印度教神像,杀死了无数印度教徒,这在印度教徒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宗教上的对立加上历史上的宿怨,使两大教派之间矛盾甚深。在殖民统治时期,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对殖民统治以及印度的独立有不同的理解。印度教徒认,不管是印度教徒还是穆斯林,首要任务是摆脱英国人的殖民统治,而穆斯林则认为,自己是少数派,一直受印度教徒的压迫,首先要摆脱印度教徒的统治成立一个穆斯林国家,其次才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殖民统治者则玩弄“分而治之”的策略,不断激化两教派之间的矛盾,使两个教派针锋相对,势不两立。到了英国人不得不撤离次大陆时,穆斯林已决心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1947年,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分为两个国家,印度教教徒占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成立穆斯林国家——巴基斯坦。伴随着印巴分治,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积蓄已久的仇恨爆发了,次大陆土地上发生了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可怕的教派仇杀。据官方统计,仅在独立后的几个星期内,就有50万人死于仇杀。据估计,在整个印巴分治期间,约有100-200万人被夺去了生命。分治带来了大规模的难民迁徙,1947年末达到高潮,仅旁遮普就有500万难民流动。在分治后的13个月中,约有1500万难民越过新的边界线,彼此迁移到对方境内经过几周的跋涉,许多难民死于酷暑、饥饿和“敌人”的袭击。直到今天,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人们一提到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还不寒而栗。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分治所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蒙巴顿方案”没有对565个土邦(它们有较大的独立性,不归英属印度管辖)的归属未作详细规定,只规定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任何一方。克什米尔原是一个土邦,居民绝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倾向于加入巴基斯坦,共同的宗教信仰坚定了巴基斯坦对克什米尔领土的要求。而土邦的统治者却属于信仰印度教的家族,倾向于加入印度。在英国交出政权之前,毗邻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地区爆发部落起义,成立“自由克什米尔”政府,并宣布加入巴基斯坦。陷于困境的土邦王公向印度求援,作为交换条件,他宣布加入印度联邦。1947年10月30日,印度政府发表声明,宣布接受克什米尔加入印度,由此引发了印巴在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上的争端。印巴矛盾激化,遂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并于1949年1月1日停火,规定未来克什米尔的归属通过公民投票来决定。同年7月划定停火线。维持现状一直到今天。双方虽然停火了,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困扰分治之后两个国家最大的问题。印巴两国打过三次仗,其中两次是因克什米尔问题而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在这里凝固了:“印巴分治”工作在克什米尔地区并没有完成,克什米尔地区暴力活动是由印巴分治时教派矛盾直接延续而来。◎ 宗教矛盾与民族认同 克什米尔问题还不单单是宗教问题,它还与民族认同、民族独立问题等紧密地纠合在一起。早在印巴分治之前,巴基斯坦的国父阿里·真纳就提出了“两个民族理论(Two-nation Theory)”。他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应当建立两个不同的民族国家。这成为巴基斯坦立国的原则。完全按照宗教信仰划分民族的理论或许有些奇怪,但考虑南亚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长期对立的现实,也不是没有道理。在印度,民族的认同的确与宗教认同是一致的,真纳实际上只是将穆斯林与印度教徒长期对立的现实理论化了而已。真纳的这个理论的确也符合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特点。后来的分治实际上是根据真纳提出的这一原则进行的。克什米尔地区的人口多数为穆斯林,根据蒙巴顿方案,理所当然地应该归属巴基斯坦。如果承认克什米尔是印度的领土,就等于否认了自己赖以立国的根本原则。而印度方面坚决反对按宗教划分民族和国家的理念,坚持“世俗主义”的建国原则,认为印巴分治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虽然宗教信仰不同,但属于同一个民族。印度虽然同意按“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但这是迫不得已。同意印巴分治并不等于承认按宗教划分民族的原则,因为如果同意把克什米尔划归巴基斯坦,就等于承认了穆斯林立国的理论,这就否定了印度“世俗主义”的建国原则,更会对印度国内一亿多穆斯林以及他少数民族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双方的理念反映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使得对克什米尔的争夺实际上被赋予了捍卫各自信仰的意义。对印巴两国而言,争夺克什米尔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块领土,还意味着坚持一种原则和信念,这使得双方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态度高度硬化,矛盾无法调和。从克什米尔本身来看,问题主要是围绕穆斯林占多数的印控克什米尔产生的。应当说,该邦在印度统治下是有相当的自治权的,但穆斯林仍对印度的统治不满,感到仍受印度教徒的压迫并要求摆脱印度的控制。印控克什米尔有许多穆斯林组织,这些组织虽然都以共同的伊斯兰教信仰为基础,但他们分为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要求,一派希望将克什米尔并入巴基斯坦,其代表是“希斯布尔圣战者武装组织”(Hizbul Mujahideen)。另一派是“圣战派”,带有较大的宗教狂热,声称是为伊斯兰而战并非为克什米尔而战,其代表派别有“哈克图尔圣战组织”、“拉什卡尔民兵组织”等。这派势力代表着克什米尔现代伊斯兰极端组织,从事暴力恐怖活动。还有一派可称为“独立派”,主张将印巴分别控制的克什米尔统一起来,建立一个独立的克什米尔国家。其代表组织是“查谟和克什米尔解放阵线”。现在该组织的影响力在下降。这个派别中又分为较为温和与较为激进的两派。“全党自由会议”主张和平争取印度对克什米尔的控制。温和派的著名领导人是阿布达尔·加尼·隆尼,他在坚持穆斯林占人口多数的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从印度分离出去的同时,提出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现实问题。这一立场得到部分当地居民的支持,同时也受到部分极端组织的指责,其中包括支持从印度分离和反对分离的派别。2002年5月21日,他正参加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斯利那加的一个5000人的纪念集会,被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刺杀。对于主张克什米尔并入巴基斯坦的一派,巴基斯坦自然有好感。巴基斯坦虽然一直否认为该组织提供物质和道义上的支持,但实际上与巴关系密切,其总部和训练基地大都设在巴基斯坦或巴控克什米尔。对于圣战派,巴基斯坦虽然谴责其恐怖行为,但对他们反对印度统治的斗争持同情态度。巴基斯坦的理由是,不能把恐怖活动与民族独立斗争混为一谈。而对于独立派,巴基斯坦也是反对的。印度方面的态度是:要求有更大的自治权可以,但要求独立不行,要求归并到巴基斯坦更不行。印度政府对穆斯林组织提出的要求不予理睬,这促使他们中许多人逐渐走上了极端的道路:与印度军警方展开武装斗争,并不断搞恐怖活动。自1989年以来,武装分离分子人数已激增到数千人,现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有各派穆斯林武装民兵组织,政府则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并指责巴基斯坦暗中支持克什米尔的穆斯林组织。◎ 当代教派主义的影响 固有的教派矛盾又受到近些年来南亚的教派主义势力的影响,印巴围绕克什米尔的争端也演变成为印度教沙文主义和伊斯兰教极端主义的争端。在巴基斯坦,96%的人口是穆斯林(他们中有不少是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的信奉者),他们绝不甘心在克什米尔的数百万穆斯林兄弟受到印度政府的统治与压迫,极端势力甚至主张用武力夺回这块土地。20世纪80年代后起来以来,克什米尔地区的激进的穆斯林受中亚地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影响,特别是90年代以后阿富汗出现的极端的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政权——塔利班,这个政权提倡恢复古老的伊斯兰教精神,反对一切形式的偶像崇拜,阻止妇女接受教育,排斥西方文化的一切影响等,这些做法得到巴基斯坦的穆斯林的普遍赞同和响应。巴基斯坦许多地方的清真寺向孩子们传授真对西方的“圣战”思想,本·拉登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塔利班也影响到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组织,使后者对印度政府的态度更为强硬,针对印度教徒以及印度军警的暴力活动增多。巴基斯坦否认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恐怖组有联系,但实际上对他们至少是持同情态度。美国“911”事件以后,在美国和世界舆论的压力下,穆萨拉夫政权明确声明反对恐怖活动,抛弃了塔利班政权。这引起了巴基斯坦极端组织的不满。塔利班政权倒台后,一部分基地组织的成员潜伏到克什米尔地区从事恐怖活动。基地组织也可能利用恐怖活动来挑拨印巴关系的可能性。而印度以打击恐怖活动为名义,指责巴基斯坦搞越境恐怖活动,加强了对该地区的镇压,这更激怒了穆斯林,加剧了克什米尔地区的紧张局势。在印度教徒方面,这些年来政治中的教派主义也有发展的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年以来,印度国内印度教民族主义势力增长。1992年,印度教徒在阿约提亚圣城拆毁16世纪建造的清真寺,企图在此建造罗摩神庙,这导致大规模宗教冲突,约有3000人丧生。2002年2月27日,一列经过阿约提亚、满载印度教教徒的火车被暴徒袭击焚烧,造成58人死亡,40多人受伤。这一惨案立即引发了大规模流血冲突,印度教徒群起攻击印度的穆斯林,导致700多人死亡。印度教组织“世界印度教大会”等教派组织,不断警告印度政府,若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对巴基斯坦做出让步的话,它将会在印度全国组织大规模的抗议。在印度历次的教派主义纷争过程中,穆斯林是最大的受害者。处于弱者地位的穆斯林为了报复印度教徒,不惜采取极端的手段。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一方声称不惜任何代价坚决斗争到底,另一方则坚决打击,双方针锋相对,毫不妥协。——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中东地区巴以之间矛盾与冲突的翻版。◎ 解决之道:宗教宽容的重要 印巴因克什米尔问题长期交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自从分治以来,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和教派仇杀事件不断,恐怖活动不断升级,“克什米尔”几乎成了一个暴力冲突的代名词。目前克什米尔经济凋敝,难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克什米尔地区的雪山、冰川及流经克什米尔的印度河等均受到严重污染,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和农作物的生长都面临直接的威胁。由于印巴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使南亚地区是当今世界上最不稳定、最有可能爆发核战争的地区。两个国家都不得不增大军费开支,而高昂的军费开支占去了人们本应用于购买食品和办学校的钱,所以南亚也成了世界上最贫穷、文盲最多、妇女地位最低下的地区之一。宗教的,民族的,旧的,新的矛盾纠合在一起,使得克什米尔问题成为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有人说过,谁能提出一个方案和平解决克什米尔问题,谁就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实,谁若能真的克什米尔问题,给这个地区带来和平,获得双份诺贝尔和平奖亦当之无愧!克什米尔问题解决之难,难在它不仅仅是一个领土争端问题,而是同宗教矛盾结合在一起,牵涉到宗教感情和民族感情问题。每当两国的领导人做出和解姿态、有望实现和平的时候,都受到国内激进势力的抗议,所以双方的领导人都不敢在这个问题做出让步。解开这个死结,当然需要双方的领导人都应树立战略眼光,从全球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但更重要的是,双方民众需要一种宗教上的宽容精神。宗教感情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要改变人们的看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可以肯定地说,若不消除狭隘的宗教偏见,克什米尔问题就永远难以解决,两国的关系就永远无法改善。双方咬牙切齿、捶胸顿足争斗了这么长时间,民众需要休养生息,克什米尔需要和平。从历史上看,南亚次大陆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两教派也不是没有和睦相处的时代。例如,在莫卧尔王朝的阿克巴大帝时代,由于统治者采取宽容的宗教政策,促进了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融合。再如,在近代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也出现了印度教教徒与穆斯林密切合作、并肩作战的时候。只要双方抛弃一切形式的宗教偏见和狭隘的族主义情绪,从本宗教传统的精神中发掘和阐发宗教的精髓,以宽容之心看待对方,看待世界,两教派的和解并进而达到两国之间和解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阿克巴大帝在对待宗教问题上曾有句名言:“一切宗教都有光,又都不可避免地带有阴影。”这句话对于消除今日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仇怨来说,或许仍有启发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历史关系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