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分析怎么写情报在专利分析中的应用怎么写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专利竞争情报
什么是专利竞争情报
  专利竞争情报是围绕专利情报而展开的,是指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和保持优势,对竞争对手、竞争环境及企业自身的专利情报进行合法地搜集、控制、分析和综合,并对其技术或战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形成持续的、增值的、不为竞争对手所知的、对抗性的核心能力,从而为企业的战略和战术决策提供依据的智能化活动过程。
  根据竞争情报理论的一般观点,专利竞争情报既是一种产品,也是一个过程。作为产品,它指的是对专利情报处理分析后的结果;作为过程,是指围绕专利情报展开的一系列有竞争目的的活动。
专利竞争情报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专利竞争情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专利本身角度出发,根据专利的类型,专利竞争情报可以划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以及植物专利、防卫性专利等;根据专利的申请种类,专利竞争情报可以分为基本专利、改进专利、相同专利、同族专利、增补专利、再公告专利等。
  从竞争性的角度出发,专利竞争情报可以分为法律与商业两种类型。在企业谋求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专利竞争情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商业情报和法律情报。当公司用相同的技术去解决相同的问题,无论是商业还是法律问题都会涉及专利竞争情报。当公司用相同的技术去解决不同的问题,那么问题主要将围绕法律范围展开。当用不同的技术去解决相同的问题时,起作用的主要是商业竞争情报。
  从一种更广义的角度出发,专利竞争情报可以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种。正式的情报类型包括:发明专利公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外观设计专利公报、审判公报、判决(命令)、有关专利侵权事件等。非正式情报类型包括:被拒绝审定、撤消、放弃、无效的专利申请文件,专利局内设置的专利申请簿,专利局收藏的专利申请案卷等。
专利竞争情报的搜集工作
  由于专利情报主要来源于专利申请书和专利说明书,因此专利竞争情报的搜集工作更多的是专利文献的检索。专利文献的检索工作,关键的在于选择正确的检索工具和制定科学的检索策略。
  在进行专利竞争情报的搜集之前,首先要明确课题要求,即通过专利情报的搜集,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对手的技术情报,还是泛泛的知道当前的技术热点有哪些。只有明确了目的、需求、时间和范围等内容,才能在具体专利检索和分析中,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无用功。
  制定科学的检索策略,就是在分析课题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检索系统、检索途径和方式,直到获得最佳的检索效果。
  检索系统或工具有很多,所以要根据课题分析所确定的学科范围和文献范围,选择合适的检索系统。要综合考虑检索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的专业范围、存储年限、检索费用和使用方法等因素。当然我们要在满足情报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存储专利文献全、内容更新快、使用方便以及收费合理的检索系统。
  检索途径一般是在课题要求和检索工具的特点基础上确定的。如果当事人已经掌握某种线索和特征,可利用它来进行检索。如基本上每份专利说明书都有其统一的国际专利分类号(IPC),因此如已知道了某专利的专利分类号,就可直接查找该专利以及同一专业的其他专利信息。如果原先什么线索也没有,可按课题的主题概念或学科范围选择分类途径,获得范围较广的专利文献。
  专利情报的检索,目前有两种方式,一是手工检索,这是传统的检索手段;一是机器检索,特别是计算机检索系统,这是现代技术手段在专利检索的应用。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网络专利情报检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专利竞争情报检索的途径
  专利情报的检索一般可以按照分类、专利号、专利申请人及其他途径展开。
  1、分类途径
  分类途径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有:各个国家的专利分类表、国际专利分类表、分类表索引和目录索引、专利年度索引中的分类索引、专利公报中的分类索引等。首先确定分类号,然后查阅分类索引,获得专利号后索取专利说明书。
  2、专利权人途径
  专利权人途径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有专利公报和累积索引中的专利权人索引,专利权人可能是发明人、受让人或某一公司。从专利权人索引可以获得相应的专利号。
  3、专利号途径
  专利号途径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专利号索引,从中可以查到同族专利。
  4、其他途径
  专利的许多线索是与实际工作与经验紧密相连的,如从专利产品(商品)的包装上可看到专利号。许多厂商为了证明其产品的可靠性,一般也在其产品样本上注明专利号。许多报刊也有关于专利的报道,一般都是比较新颖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专利竞争情报的资源和检索
  专利竞争情报的资源和检索途径专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集技术、法律、经济情报为一体。据统计,专利文献只占期刊文献的lo%左右,却能提供40%左右的新产品信息量。全世界新技术的90%一95%是通过专利文献公诸于世的。专利文献还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通过专利文献检索和利用,可以发现产品的潜在市场,尤其是通过选择购买某项发明占领市场,确立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专利检索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是专利分析的基础。
国内专利竞争情报的资源和检索
  专利文献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主要指各种专利申请文件、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分类表、专利索引和专利文摘等。我国各种专利文献的收藏主要集中在中国专利局文献馆,它是我国最大的专利文献收藏和提供单位。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上海科技情报所、重庆科技情报所也有收藏。
  中国专利文献检索工具:中国专利局从日起,陆续出版发行《发明专利公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和《外观设计专利公报》。此外还有按年度累积出版的题录型专利文献检索工具—叫中国专利年度索引》、《专利文献通报>)、《中国专利分类文摘》和《中国专利数据库》(书本和光盘)。
  国内主要联机检索系统都含有专利数据库,如:中国专利局专利信息检索系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联机检索系统,北京文献服务处信息检索系统,化工部情报所的CHOICE联机检索系统,北京图书馆光盘网络联机检索系统。
  国内主要联机检索系统都含有专利数据库,如:中国专利局专利信息检索系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联机检索系统,北京文献服务处信息检索系统,化工部情报所的CHOICE联机检索系统,北京图书馆光盘网络联机检索系统。
  专利文献光盘检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和专利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批光盘数据库,如《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国专利说明书》、《中国专利公报》和《中国失效专利数据库》。
  国内网络专利信息检索主要有中国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网址:http://www.1st.corn.cn);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的中国专利信息网(http://WWW.cpo.cn.net);香港知识产权署(http://info.gov.hk/ipd)等。
国外专利竞争情报的资源和检索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之一。早在1790年4月,美国批准公布了第一部专利法,并于同年7月批准公布第一件专利,1836年成立专利局。美国是世界上拥有专利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美国专利一般质量较高,参考价值较大。英国德温特出版公司(Derwent Publication Ltd,)是一家专门从事专利文献报道的私营出版机构。
  美国专利文献检索工具:《美国专利局公报>}(Official Gazette Of United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ial),创刊于1872年,周刊,每期公布美国专利局批准的专利申请说明书的摘要。
  外国专利文献光盘检索工具:世界上很多国家和专利组织都有专利文献光盘数据库来进行专利文献的检索。具体有:欧洲专利组织光盘数据库,专利合作条约组织光盘数据库,非洲知识产权光盘数据库,美国光盘数据库,日本光盘数据库,德国光盘数据库,法国光盘数据库,英国光盘数据库,奥地利光盘数据库,瑞士光盘数据库,西班牙光盘数据库,俄罗斯光盘数据库,东欧六国光盘数据库,拉丁美洲国家光盘数据库,等等。
  国外网络专利信息检索主要有:USPTO:美国专利与商标局专利数据库服务系统(http://WWW.uspto.gov/Patft/index.html);QPAT-US:美国QPAT专利在线查询(http://www.qpat.com/),该站点是Questel-orbit公司于1996年4月在Internet上推出的检索美国专利的服务;U.S. Copyright Office:美国版权局主页(http://www.loc.gov/copyright);德温特专利网络信息检索(http://);世界知识产权组织(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ly Organization,WIPO,http://www.wipo.org/eng/index.htm);日本专利信息组织(JAPIO)(http://www.japio.or.jp)等。
专利竞争情报的整理
  专利竞争情报产生于专利情报,其实现手段就是对于专利情报的整理。专利情报中所蕴涵的知识及其外部形态总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所以专利情报整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形式整理,一种是内容整理。形式整理包括素材的分类、排序、标引、编号等,属于外部特征整理。
  内容整理是一种内容特征整理,包括3个方面:情报主题的总结,如内容的综合、数据的汇总、图表的编制等;专利情报的分类、筛选、鉴别、剖析等;数据整理(统计、换算、更新、补遗等),主题整理(相近、相同、相反的情报聚类),情况整理(相类似的场景的整理)等。总之,根据竞争要求,从专利情报中挑选出符合决策需要的信息,使之系列化、条理化,从而形成为决策服务专利竞争情报。
  专利情报的整理一般按照以下方法进行:
  1.分类排序
  按照需求将专利情报分人不同的类别,并将每一别中的情报根据相关性的大小排列顺序,做到聚同分异,使之有序化。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查重以及对时效性、效用性的进行评价,对不必要的、重复的情报进行删除。并且对于那些必要的而又缺乏实质内容的类别提出进一步搜集的反馈。
  2.对比剖析
  在分类排序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可以提高情报鉴别能力。对比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比较同类或相似的专利信息,判别优劣,从而了解技术发展趋势和水平;二是区域对比,将不同国家、地区、单位的产品或技术进行比较,为企业标杆计划提供基础数据。
  3.列表展示
  将基本的数据或信息整理成曲线图、二维表等形式,一目了然。一般可以选取时间、空间和事件三个维度来确定图表的绘制方法。专利情报的整理不仅建立在大量的数据搜集、加工基础上,而且需要情报人员的创造性劳动。为解决专利情报统计中大量数据处理、数据图表绘制等问题,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目前已经设计完成“专利统计系统”。该系统不仅用在单机上,而且可以利用网络环境,连接情报人员与用户,为专利竞争情报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王知津主编.情报学研究生教材.竞争情报.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02月第1版.
↑ 糜仲春著.企业竞争性情报.重庆出版社,2002年08月第1版.
↑ 邵波著.商务活动与反竞争情报.南京出版社,2006年4月.--博才网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您还有150字可以输入
更多资讯请点击
热门关键字:,,,
【打印文章】
英国女摄影师坚持7年自拍裸照记录生活(组图)
南极企鹅在看什么?
情侣拍大尺度婚礼视频 堪比三级片
范冰冰82岁鹤发苍颜 还原垂暮武则天
“武当妹妹”舞拳抚琴展清纯侠女气质 网上走红
酒吧开业 竟请美女当街脱衣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一种重要竞争情报——专利情报的分析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一种重要竞争情报——专利情报的分析研究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358【正文快照】:
申请专利是企业用来保护自己发明创造的一种手段 ,专利作为竞争情报源的作用一点不比它的保护功能逊色。它包含了全世界最全面、最新的技术情报 ,据世界知识产权局统计 ,发明成果的 90 %首先在专利文献中公开。充分利用专利信息 ,可以节约开发经费60 %、开发时间 4 0 % ;另外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暴海龙,朱东华;[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杨小红;;[J];甘肃科技;2012年10期
黄圆圆;朱东华;任智军;张诚;;[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2期
吴长江;[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08期
杨丹丹;;[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2期
肖宇锋;闫雪;朱晓聪;;[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年11期
徐久龄,刘崇跃;[J];情报科学;2002年11期
马海群;[J];情报科学;2003年02期
邵波;;[J];情报科学;2006年02期
邵波;;[J];情报科学;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军艳;刘俊泉;;[A];石油化工应用技术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子君;[D];山东大学;2011年
张燕舞;[D];中南大学;2003年
周磊;[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方琰;[D];浙江大学;2008年
胡明坤;[D];天津大学;2007年
岑明;[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严波;[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王蔚威;[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米兰;[D];江苏大学;2010年
王小晓;[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兰亭;;[J];四川有色金属;2005年04期
陈燕;[J];安徽科技;2002年05期
陈燕;[J];安徽科技;2003年09期
谢新洲,吴淑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冯晓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袁媛;[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刘德刚,牛芳,唐五湘;[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J];节能与环保;2009年05期
;[J];节能与环保;2010年07期
范韬;;[J];北京汽车;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堃;;[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国华、朱力、叶聪;[N];中国经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强;[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
吴友军;[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罗金增;[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朱华;[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沈洪涛;[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吴新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李健;[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王啸峰;[D];吉林大学;2005年
代晶;[D];四川大学;2005年
肖玲;[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袁绍彦;刘奇祥;叶南飚;宁凯军;;[J];工程塑料应用;2011年12期
刘亚丽;郑新章;金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王勇勤,刘涵,严兴春,刘晓光,古发英;[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王平;[J];世界有色金属;2004年06期
王磊;张庆普;;[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王根;李金波;颜敏;;[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阮梅花;肖沪卫;;[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年01期
梁丽芳;余彬海;龙孟华;周茂荣;;[J];仪器仪表用户;2011年04期
何良雄;;[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11期
郑旭;杨军;;[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方文;杨瑾瑾;于文吉;;[A];第六届全国人造板工业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张亚迪;刘宝平;;[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汤骅;;[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李铭;;[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刘亚丽;郑新章;金萍;;[A];中国烟草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温明;[D];天津大学;2010年
曹湘博;[D];吉林大学;2011年
刘体斌;[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李薇薇;[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黄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康宇航;[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栾春娟;[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温英杰;[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庞秋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万小丽;[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兆梓;[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吴璟珅;[D];南昌大学;2010年
李贵平;[D];浙江大学;2010年
陈勇;[D];浙江大学;2010年
巴金;[D];吉林大学;2011年
唐健辉;[D];浙江大学;2011年
罗璇;[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黎小平;[D];南昌大学;2011年
尹新强;[D];湘潭大学;2011年
季建超;[D];重庆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爱东;[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胡奇伟;[J];中国信息导报;1994年04期
李映洲,邓春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翁贤明;[J];情报学报;1994年06期
杨钦慧;[J];发明与革新;1994年02期
叶志聪;[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3年01期
,孙淑琴;[J];情报理论与实践;1987年05期
阿曼达·卡茨,保罗·狄克逊,郭仁松;[J];情报理论与实践;1988年02期
魏海燕;[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戴建波,王天寿,杜红雁;[J];齐鲁石油化工;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莫丹;高安娜;孙成林;王镭;游新锋;;[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0册)[C];2009年
赵菊兰;陈海龙;;[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曹津燕;;[A];全国新药临床试验学术研讨会报告汇编[C];2004年
周畅;;[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徐积源;郭文元;段新群;何勇才;陈怡;;[A];第五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于庆环;陈少明;;[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刘杰;;[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优秀论文集[C];2010年
屈三甫;康俊明;薛玲;刘红芬;陈莹;张倩;;[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甘俊;王长年;;[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肖高铿;尹文刚;;[A];2008年度山东省药学会药物化学与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及大会报告摘要[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青 人;[N];中国质量报;2003年
刘敬智;[N];光明日报;2000年
吕力之;[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朱玉;[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光明;[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N];中国包装报;2003年
国山;[N];中国电子报;2003年
晓斋;[N];中华建筑报;2004年
李大庆;[N];科技日报;2004年
本报特约记者
万云;[N];中国证券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高峡;[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王黎明;[D];苏州大学;2008年
张晓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林秀芹;[D];厦门大学;2003年
付晔;[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贡锡锋;[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朱昭琼;[D];四川大学;2005年
王会良;[D];天津大学;2008年
鲍永正;[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王艺瑾;[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桂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康新秀;[D];苏州大学;2010年
汤建辉;[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何晓平;[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裴大明;[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马海生;[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林琳;[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程荣徽;[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程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冷慧宇;[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摘要:本文以下一代移动通信LTE专利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德温特数据库通过对专利文本信息的深入分析,判断LTE专利权人全"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LTE移动通信技术专利竞争情报分析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本文以下一代移动通信LTE专利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德温特数据库通过对专利文本信息的深入分析,判断LTE专利权人全球布局。通过专利技术中德温特手工代码信息挖掘,判断LTE技术领域技术热点领域,并对全球企业在LTE各个热点子领域中的综合专利位势进行判断。专利分析是产业竞争情报分析的有效手段。 中国论文网 /8/view-5255168.htm  关键词:竞争情报分析;专利技术;LTE;德温特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N929   将专利作为研发活动的重要指标已经得到了学者的广泛认同。在微观层面,专利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研发绩效。Bosworth[1]等研究认为,专利等知识产权活动对于公司的市场价值有显著的积极影响。Ke-Chiun和Dar-Zen[2]也对专利绩效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专利性能对于制药公司绩效有正面影响。在宏观层面,专利作为人类知识产权的重要载体,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研究者们通过专利指标来衡量国家竞争能力。世界竞争力年鉴(WCY)和全球竞争力报告(GCR)中经常使用专利数据作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指标。本文研究定位在一个中观层面,研究的不是单一的一个专利也不是一个国家专利整体,而是通过对一个技术领域的专利技术的分析,挖掘该技术领域内企业组织竞争情报,为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和认识技术产生以来的研究状态提供定量分析依据,准确把握其发展脉络。   本文以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第四代移动关键通信技术LTE(Long Term Evolution)为研究对象。在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制定中,3GPP、3GPP2和Wimax多个标准组织相互竞争的局面持续很长一段时间。3GPP家族LTE标准升级版、3GPP2家族的CDMA2000沿着EV-DO Rev.0/Rev.A/Rev.B到UMB演化、WiMAX家族IEEE 802.16m等技术标准同时竞争成为4G主导设计[3]。目前,CDMA日渐失势,3GPP2也基本放弃了UMB的计划,随着2010年英特尔对WiMAX的放弃,WiMAX的电信运营商也逐渐向LTE转移,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的LTE-A技术成为了下一代移动通信市场上唯一的主流标准。本文通过分析LTE专利技术整体以及各个技术子领域中的国际企业分布,理清LTE各个子领域竞争对手产业布局,为我国通信企业提供有效的竞争情报分析支持。   1LTE专利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Web of Science中的德温特创新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提供了1963年以来世界100多个国家40多个专利机构的3000多万条专利信息,同时Thomson Scientific组织350多名专家,对专利进行深加工。对不同国家的每篇专利进行标引,根据专利的权利要求,说明书等,去除了晦涩难懂的技术性词汇,利用通用的技术词汇重新对标题和文摘进行了英文改写,为我们提供了高附加值的专利情报。同时Derwent标引人员重新分配德温特手工代码,用于表示某项发明的技术创新点及其应用,并对专利家族进行了整合,这样可以减少筛阅时间显著的提高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在DII数据库中,本文以主题=(Long_term_evolution*)为检索式进行检索,时间跨度=所有年份,更新至日,数据库=CDerwent,EDerwent,Mderwent,下载LTE直接相关技术7387篇。实际7387篇专利对应的是7387个LTE技术直接相关的专利家族,德温特数据库将不同国家授予同一项技术发明的不同专利号,合并在同一个专利家族中,避免了不同数据库检索中的重复专利。本文对这7387篇专利家族进行进一步竞争情报挖掘,分析我国在国际LTE移动通信技术市场的竞争情况。   2LTE专利竞争情报分析   在7387个LTE技术直接相关的专利家族中,最早的一篇专利是总部设在英国伯克郡的纽布利(Newbury)及德国的杜塞尔多夫的跨国性的移动电话营办商――沃达丰集团(VODAFONE GROUP)最早申请的。该专利优先权日期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4月,首次在英国申请。专利内容是关于负载平衡方法的,该方法可以用于无线分组业务等网络中,涉及在更新请求中使用节点发送标识信息来确定节点位置。该方法用于GPRS网络、EDGE网络、UMTS网络、LTE网络、4G网络以及SAE等移动通讯网络。移动终端的信号可以从一个节点转移到另一个节点,而不中断提供给终端的服务[4]。自2005年第一个LTE直接相关专利技术的出现到检索日2013年5月,专利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处于技术增长期。   2.1LTE通信技术专利权人分布   LTE通信技术领域的专利分布符合帕累托定律,专利数量在50以上的专利权人有33家,该部分33个专利权人所拥有专利占全部LTE直接相关专利的79%。专利权人即专利申请被批准时,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本文并没有直接采用专利申请中的专利权人名称,因为许多全球性跨国公司或机构设在不同地区、国家的分支机构可能会使用截然不同的名称,但是他们实际上分属于同一家总公司。德温特专利数据库对这些机构的名称做了标准化处理,即专利权人机构代码表示出该专利权人所有相关研发机构。本文使用专利权人机构代码分析发现,排名前20位的企业占LTE所有专利家族数量的71、5%,统计Top 20专利权人代码和专利数量分布见下表:   表1LTE技术领域Top 20企业排名与专利家族数量   专利权人名称 专利数量 专利权人名称 专利数量   LG电子公司 638 爱立信 620   中兴通讯 464 高通公司 427   日本电报电话公共公司 402 韩国三星电子公司 351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 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86   阿尔卡特朗讯 213 诺基亚公司 208   大唐电信 178 富士通公司 152   日本电器 148 日本京瓷 144   松下公司 142 RIM 132   Interdigital 129 夏普 118   台湾宏达 116 摩托罗拉 111   上表中可以看到,除了爱立信,高通,排名前六的企业均在亚洲。韩国LG电子公司在LTE直接相关专利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爱立信其次,中国的中兴通讯开始,专利数量上逐步拉开距离,到了排名第六的韩国三星,专利量仅为排名第一的LG公司一半左右。此外,排名前二十位的企业中,中国通信企业还有华为、大唐电信和台湾宏达,LTE专利家族数量分别排在第8、11和19位。在2G和3G时代的在位领头企业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在准4G阶段并专利数量上没有很突出的表现。这里的高通公司与其他企业不同,为非生产性实体,高通公司在CDMA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数字蜂窝通信技术,第一个版本被规范为IS-95标准,走的是3GPP2中从CDMA2000沿着EV-DO Rev.0/Rev.A/Rev.B到UMB演化,但是在LTE大行其道的当下,能够快速建立LTE领域的技术优势。其主要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向通信技术领域的其他企业许可(授权)所研发的专利技术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生产产业核心专利就是他们的主要战略。   2.2LTE通信技术热点领域分布及企业布局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竞争对手分析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