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想悟佛。 求佛言大智慧慧者给予些建议。 比如:生活方式的...

  首先欢喜赞叹您能信佛,善莫大焉!但是,非常肯定地告诉您,佛法不是用来信的,是用来行的,用来做用来修证的!信只是给你种下点智慧种,这智慧种会有生根发芽的一天,但信佛跟修佛是两回事。修佛人必须知行合一,方为真学佛。于您自言信佛,仅此一言之善,我愿花点时间在这里和您聊聊。首先说说,“佛”是个什么意思,“佛”这个汉字是中国古人为表尊重而专门创造出来的汉字,本意是“大智慧”“大觉悟”的意思。而“佛陀”的意思是“拥有大智慧者”“大觉悟者”的意思,从来都没有神,更没有“无所不能者”的意思。而“佛法”的“法”是指道理、方法、途径三者,这个“法”字与“哲学”这个词相近却不相同。因为“佛法”包含“经藏”“论藏”“律藏”,类似“原理”“方法论”和“行为礼仪规约”。所以您所说的“法”跟“佛法”远不是一回事。另外您说“天”和“地”指哪里?佛法诠释“十方世界及尽虚空法界”包含“娑婆世界”解十成因果,道学说“人天大道”涉虚空却不究竟,解三层因果,基督教修人天福报不解因果不了六道。科学尚不能诠释“色识”之趣,西方的“超心理学”和“灵修”只知轮回和本我不灭充其量只解人天之趣。除此以外这所谓的世间还有什么别的“法”?“缘定三生”,缘又何止于三生之内生灭,阿罗汉尚能识五百世之因果,只解三世因果于佛法的修持者来说只是初见成效离证果还远着呢,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你打算从北京坐飞机到纽约,若能了三世因果你只是坐上去首都机场的城铁,还没到机场呢,更别提你已经坐上飞机了。更多人只是买张票,连城铁都不去搭,当然了,买了张票的已经算不错的了,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有那班飞机。仍需勇猛精进道心不退。您说“巧合”,这世上有“巧合”吗?麻烦您说个巧合我瞧个新鲜,这世上居然还有巧合这档子事儿,多新鲜呀!你说“巧合”了,那请您告诉我,这事情有没有发生?若发生了是怎么发生的?若没发生,哪门子的巧合呀?若真实发生了,必然是各种原因导致发生那件事,这有因有果的事情,哪来的巧合?连苹果掉下来这么个事都是有地心引力这个因之一导致的,世上有什么事没有因而有果的?“万法皆虚唯因果不虚”这个道理释尊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楼主是否因杀鳝鱼而至现世报那是他个人的心识所见,他若有诓骗之心便为诓语之过,若无诓骗之心只是他个人见解,是否此因造此果何须执着?唯有因造此果不虚,是否此因造此果凡夫不解很正常!是您有分别心,又何须怪楼主诓骗于您?楼主修持大悲法门,在其本门经文中有观音大势“于死伤苦厄中能为依估”字样,楼主只是修证了经文字句,有何不如法呢?楼主因此一事而修证,发心虽有违缘之嫌,但是,您要明白,如我前述“佛从来都没有‘神’、无所不能者”之意,“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若楼主根本没有积下有此福报的因,那么“拜佛”也只能消业,根本不会得到他想要的“房子”,“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佛菩萨同样必须遵守因果律,楼主拜佛消业求福报一事当然有其本尊威德佛力加持,但是这不是主因。在“明心见性”的道路上楼主也只是个凡夫,有“我心”才需要修身正行,去除“贪、嗔、痴、慢”,若因此事修证“佛为真实语者,佛言非虚”而饶益了套房子若能另楼主坚固道心,勇猛精进,永不退转,善莫大焉,我佛慈悲怜悯众生。我佛以大悲水饶益众生,于贫穷者另得伏藏,于闇夜中为做光明,佛经所载,佛心所愿,众生沐浴佛恩,我等当以一切妙言辞,赞佛甚深功德海。也希冀楼主能时时忆念佛恩,常随佛学,所做功德常回向众生与佛道!众生若以求财心而为布施 ,以“广修供养”之行能种植福田,“礼佛一拜罪灭河沙”能消业障,是否因此而得福报自有因果律而决断,与佛菩萨何干?于佛菩萨,这世上没有坏人,只有做错了事的人。心念不纯与佛心不相应无有感应罢了,正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佛不相应喊破喉咙也枉然”。请各位千万记住呀,“福报是自己积来的,不是求来的,也求不来的!千万不要把菩萨当神拜!”,“因果不虚”,“因果不虚”!佛菩萨给不了你财富福慧,这些要你自己修自己积,佛菩萨为你开示人间涅磐正路,为你做明灯,是天人师,自古以来只有学生供养老师钱财何时听过老师供养学生钱财的?佛菩萨不开银行,不印钞票,更不满世界“友情赠送”钞票,只言传身教!老师教会你本事,让你有能力自力更生,而你自己又勇猛精进勤奋努力,财富就来了。佛菩萨是你的老师,你得不到钱财福慧,是你自己不愿意学与老师无关,心是你自己的心,学要你自己学,佛菩萨苦口婆心劝你修学,你就是不学,无用,无用!您说“诚心烧香拜佛”,什么叫“诚心”,与佛心相应才叫“诚心”,不相应为“妄心”,若一个众生真能以“诚心”拜佛那功德可真是大呀!心念不正,只有一颗“妄心”,这烧香拜佛的芸芸众生有几个有“诚心”?但凡你有过一念的“诚心”礼佛一拜都有无量功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智慧眼AA 回复日期: 19:24:00我也常常反思自己,难道我学佛仅仅是为了人间的福报?如果仅仅是为了人间福报,仅仅为了人天之福,岂不是象印光大师所说的俗子一样:“用无上摩尼宝珠,换一粒人间糖果!”学佛这人,修净之人,所有功德应回向西方净土,求生净土才是正信!我这个凡夫俗子,几时能摆脱人间福报的诱惑?我曾发心过,到六十岁后,我退休了,一定要摆脱所有俗世困绕,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现在看来,也许到了我退休之日,我可能仍不能挣脱牢笼!因为我的心定不下,俗尘断不了,没有出离之心,如何能生西?谢谢您的警钟!你让我惭愧!这一刻,我在反省,我应不应写下这些故事?以我一个凡夫俗子在此谈论佛法,我是不是会误了网友的慧命?================================================================楼主: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楼主若能时时反省自己,正念现前,不舍菩提道业,勇猛精进,永不退转,善莫大焉!既是佛子,应当慈心布施供养众生,见闻楼主在此施“摄授众生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法供养”,随喜赞叹!楼主,请您自问,在此可有诓骗众生乎?若没有,与众生分享修证佛法之所得、所感、所悟有什么不好呢?楼主若为佛子,则当谨记自己的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表示您愿意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不度众生不证菩提,您在此用您自身的真实经历与众生分享,不正是您在用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式度众生吗?您只是一个佛弟子,还未证果,仍然在修证的路上,仍有“我心”,仍有“颠倒梦想”,仍有“贪、嗔、痴、慢”,这非常正常,凡夫说凡夫的见识自有凡夫的法缘,高僧大德开示经典自有高僧大德的法缘。与您有缘之众生,未必与高僧大德们有缘。能听懂,感兴趣,听得进,能理解,您作为凡夫对佛法的感悟,未必能听得明白高僧大德的开示。修证的道路各人不同,有的即刻顿悟,有的渐次而进,不要妄自菲薄!您要明白,在证果的道路上“闻”、“思”、“修”是同时俱足,实证真修就在当下,念念不忘菩提道业,念念不忘众生疾苦救度有情,恒住净戒,清净身语意,是真学佛!高僧大德们做不到的事情您能做到,您做不了的事情高僧大德能办到,各有各的缘!若您不在此与众生分享,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善缘告诉您自身的种种不足,这个机缘让您自己能反思、忏悔、检讨自己,不正是“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吗?如果都没人有来提醒你,又如何增进自己的菩提道业呢?对于指出您种种不足,种种违缘,种种不如法的网友不都是您的护法吗?更有人到处找护法在哪,护法不就在您身边,拨开蒙昧的心好好看看你的周围!这么多善男子善女人在此指正护持您的修学,多么大的福报呀?您都不自知?楼主,您当感恩,感恩所有指正、护持、当头棒喝您的善男子善女人。努力修行,勇猛精进,把“我心”修去!若您不在此与众生分享又哪来这样的福报,若无此贴又何来机缘令能读到此贴,根器成熟的善男子善女人心生欢喜而亲近佛法?这不都是善缘吗?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希冀有缘看到此贴,无论您自身因何事、何因、何愿、何欲、何心,而对佛法生信心,发心亲近佛法常随佛学,乃至发愿修行证菩提,亦或只因此帖而心生一丝善念致诚念了一声佛号的善男子善女人,将功德回向众生与佛道,同时回向楼主!请楼主谨记,修持佛法应该做到以下十点: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若不修此十大行,得证菩提者无有是处!楼主在此多说妖精灵鬼之趣为入,以此为缘,此贴,此处,此事,此人是缘;众趣,众人,众生,众乐是缘。缘起性空,烦恼是菩提,众生烦恼作苦海,得证菩提始于此。希冀楼主能时时正念现前,恒住净戒,清净身语意,常常回向众生与佛道。愿意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登极乐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坛经悟语)/人生觉迷大智慧
&&&&把人性上升到佛性的高度,把人上升为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慧能所生活的盛唐时期中国人高扬着的自信。如果用哲学语言来解读,慧能的这些思想是相当现代的。然而可惜的是,它们没能对中国历史进程发生实质性影响。佛学是一种“出世”的学说,他的功用不在于治世而在于治心。在慧能看来,世俗的人生在本质上就是不幸的,人们时常执著于邪妄杂念,追求身外之物,心灵被污染了,本性被遮蔽了,陷于无尽的烦恼劳苦之中。然而如何拯救众生呢?慧能的办法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是号召人们走出俗界,回到自己清净的内心世界。这是由大众社会向个人心灵的退守,既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也表达了对社会的宽容。
&&&&当我们走完了人生道路的一个阶段后,不妨静下心来想想,怎样处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才是最值得的?这时候阅读这本书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
&&&&人生觉迷大智慧其中包括:道学《抱朴子》悟语;佛学《坛经》悟语。&&&&『菩提自性,本来清静。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句话的深意是『心佛一体』也是所谓的『心法门』,是《坛经》的出发点也是归宿。&&&&追求和保持思想的纯洁和内心平和,不受外界的诱惑和污染,不仅是佛学的守旨,也是人生第一要义。&&&&佛性不是高不可及的神性而是人性,人的本性就是佛性,本真的人与佛是同一概念。所以,拜佛不如拜自己,朝着修炼纯将的自我而努力。
第一篇&&心灵&&&&第一节&&修行就是修心/2&&&&第二节&&本心/4&&&&第三节&&心为根本/7第二篇&&人性&&&&第一节&&性本清静/12&&&&第二节&&性本平等/15&&&&第三节&&性本空寂/18&&&&第四节&&性本智慧/21&&&&第五节&&实性/25第三篇&&人与佛&&&&第一节&&佛缘/30&&&&第二节&&人人都可成佛/33&&&&第三节&&佛从自性起/37&&&&第四节&&觉悟是佛/41&&&&第五节&&自性三宝/46&&&&第六节&&一体三身自性佛/49&&&&第七节&&法在心中/55&&&&第八节&&我用经文和经文用我/59第四篇&&生死烦恼&&&&第一节&&超越生死烦恼/66&&&&第二节&&涅檠真乐/70&&&&第三节&&智慧与烦恼/75第五篇&&禅&&&&第一节&&禅的实质/80&&&&第二节&&坐禅和禅定/84&&&&第三节&&不执著清净/87&&&&第四节&&定和慧/91&&&&第五节&&禅与人性/97&&&&第六节&&不立/102第六篇&&修行&&&&第一节&&功德/108&&&&第二节&&西方净土/112&&&&第三节&&在家修行/117&&&&第四节&&“三无”――无住为本/121&&&&第五节&&“三无”――无相为体/125&&&&第六节&&“三无”――无念为宗旨/128&&&&第七节&&有念与无念/133&&&&第八节&&无念是佛的境界/136第七篇&&自省&&&&第一节&&五分法身/142&&&&第二节&&无相忏悔/146&&&&第三节&&四弘誓愿/150第八篇&&世界&&&&第一节&&常与无常/156&&&&第二节&&世界是对立统一的/160&&&&第三节&&不为现象迷惑/165附录&&佛门法师简介
&&&&慧能是中国思想史和宗教史上的奇人。他的“奇”大致有三处。&&&&一是奇在思维上。中国古代学者灿若群星,但哲学思维却不是强项,慧能在这一层面上有所突破,并且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一贡献不仅是对佛学的,还影响了作为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进程,客观上推动了被称为新儒学的宋明理学的形成。正是由于佛学的刺激,儒学打破了偏重“礼、乐、刑、政”较为具体性知识的传统,开始了形而上的沉思,从而造成了理性的异峰突起。&&&&二是奇在宗教上。慧能作为佛教的一代领袖,却并不怎么强调对佛和佛经的崇拜,甚至不去神化偶象,当然更不去把吓人的地狱和引诱人的极乐世界实体化。他的理论是不折不扣的佛学,不谈所谓的奇迹,但却很少有迷信的成分。&&&&三是奇在个人经历上。他是文盲,一个山野樵父,被秘密指定为禅宗第六世祖时,连个僧人的身份都没有,只是一个在寺院中打杂的小工:后来被人一路追杀,逃回广东老家的深山老林里,与猎人为伍,一藏就是十五年;然后才出山入寺,剃度为僧。所以他是先当祖师,后当和尚。他学习佛法靠的是听。有人向他讨教经文,他就叫这人先大声诵读一遍,边听边琢磨,念完了他也就想通了,然后便给人讲解。像这样的大宗师,恐怕是空前绝后,再找不出第二个了。&&&&追求真实的、完善的、绝对不变的世界本原是哲学不懈的目标。在慧能那里,这个本原就是人的本性。包括人的身体在内的万事万物都处在流转生灭中,是虚假的幻相,惟有人性是永恒的。人性清洁纯净,是空寂、智慧、平等、自由的。&&&&所谓空寂,就是无比广博,没有什么比虚无更大了,它是佛法的根源,能包容整个世界。所谓智慧,就是能够通达一切,不仅可以观照万事万物,也可以观照人自己的心灵。所谓平等,就是人的本性绝无差别,人有地域、悟性、地位等各方面的区分,但这些都是暂时的,虚幻的,惟有人性上的一致才是永远真实的。所谓自由,就是超越了生与死、人与外境、善与恶等种种对立,精神通畅无碍,不受任何约束。慧能指出,这种人性就是佛性,觉悟了自己清净本性的人就是佛。佛以及佛法不在寺院里,也不在世上其他什么地方,就在的心中。&&&&把人性上升到佛性的高度,把人上升为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慧能所生活的盛唐时期中国人高扬着的自信。如果用哲学语言来解读,慧能的这些思想是相当现代的。然而可惜的是,它们没能对中国历史进程发生实质性影响。佛学是一种“出世”的学说,他的功用不在于治世而在于治心。在慧能看来,世俗的人生在本质上就是不幸的,人们时常执著于邪妄杂念,追求身外之物,心灵被污染了,本性被遮蔽了,陷于无尽的烦恼劳苦之中。然而如何拯救众生呢?慧能的办法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是号召人们走出俗界,回到自己清净的内心世界。这是由大众社会向个人心灵的退守,既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也表达了对社会的宽容。所以,他的那些进步思想只能在抚慰人的精神中发挥作用了。&&&&慧能是一位哲人,一位人道主义者,一位人生导师。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第一节&&性本清净&&&&【经文白话】&&&&慧能明白五祖的意思,半夜来到五祖的住处。五祖给他讲解《金刚经》中阐释人惟有不执迷于心外之物才能见识自己本性的道理。&&&&慧能一听,立即领悟:“任何物事都必须摆脱沉迷执著,方能显现自己的本真状态。”他深有体会地说:“自性原本就是清净空寂的,何必向外期求自性;自性原本就是不生不灭的,何必向外期求自性;自性原本就是完美无缺的,何必向外期求自性;自性原本就是恒定不变的,何必向外期求自性;自性原本就融会了诸般法理,何必向外期求自性。”五祖知道慧能已然彻悟,就说:“不知自己本心,学习佛法是没用的;知道本心,了悟本性,就可以被称为调御丈夫、天神和世人的导师,也就是佛。”&&&&【品评】&&&&在佛家看来,自我的本性是自己原本真实不变的性质,它与宇宙万物的根本是一个东西,所以又具有世界本源的意义。本性所具备的清净、永恒、完善、不变、通达的特征,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的理念论。当然,佛学不是柏拉图哲学,它所说的本性、佛性也不是纯粹理性的东西,但这绝对是一种哲学的追求。&&&&对我们个人而言,这一追求一定是摆脱外物束缚和世俗偏见的过程,使我们从沉迷中觉醒。&&&&【故事】&&&&1.宝珠&&&&从前有一家富人,儿子叫大意,他一出生就说:“我要向天下所有穷人布施,让他们衣食无忧。”之后,再不说话,一直长到17岁才开口,说的还是这句话。父母被儿子的善心打动了,同意他随意支配家里的钱财。但这些钱根本不够用,大意决定去寻找财宝。&&&&大意航海来到大洋彼岸,这里有座用银子打造的城市。一条巨蛇盘据在城门口,露出长长的毒牙,恶狠狠地盯着他。大意想,人之所以受到蛇的伤害,是由于他心存不善。于是,他静静地坐下来反省自己。不久,蛇就睡着了。大意进了城,受到了银城国王的热情款待,送给他一颗宝珠,这颗珠子能把20里之内的宝物吸引过来。&&&&大意继续寻找,来到了一座用金子建筑的城市。城门口也守着巨蛇,比先前的那条蛇更可怕。他又坐下来默默地反省自己。蛇知道这个人没有坏心目艮,便闭上了眼睛,大意进了城。金城的国王也给了他一颗宝珠,它能把40里以内的宝物吸引过来。&&&&后来,大意又来到水晶城和琉璃城,以善良的心性通过了毒蛇把守的关口,从国王那里得到了能吸引方圆60里和80里宝物的宝珠。&&&&大意在回来的路上,被贪婪的海神骗走了四颗宝珠。他发誓要舀干海水,把珠子找回来。于是,他一瓢一瓢地舀了起来。终于,天王被感动了,发动神力协助他。海平面迅速降低,海神害,怕了,只好还回宝珠。&&&&经过千辛万苦,大意最后回到了家乡,把他的财富分给贫苦人。从此,这里再也没有了贫困。&&&&大意在寻宝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这也许是他最大的收获。&&&&(见《佛说大意经》)&&&&2.秃鹫&&&&秃鹫见国王特别宠爱鹦鹉,心里很羡慕,私下里向鹦鹉打听诀窍。鹦鹉说:“其实也没什么,不过就是在国王面前呜叫罢了。”&&&&秃鹫听了,心中暗喜,闹了半天就这么简单呀,论嗓门儿谁也比不过我,要是我在国王跟前呜叫起来,还能有鹦鹉什么事?于是,便落到王宫的树上,对着国王的窗子大叫起来。它特别卖力,鼓着眼睛,张着大嘴,一声接着一声。&&&&声音钻进国王的耳朵,铁锤似地一下下地砸着他的心。太可怕了,他朝窗外望去,看见了秃鹫,这丑东西兴奋地在树枝上蹦来蹦去。&&&&国王大怒,叫人抓住秃鹫,拔光它身上的毛,以示惩罚。&&&&秃鹫光秃秃地回到树林,鸟儿们问这是怎么了?秃鹫狠狠地啐了一口,“呸,全怪那只可恶的鹦鹉!”&&&&本来是秃鹫,却偏偏想做鹦鹉。这类迷失自我的情况我们见到的太多了。&&&&(见《长者音悦,经》)&&&&【感悟】&& 人最容易又最不经意丢失的东西就是自己,直到有一天你问自己“我是谁”?想把它找回来,这时候你便开始觉悟了。&&&&【经文原文】&&&&慧能即会祖意,三更入室……祖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①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②自性本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见自本性,既名丈夫③、天人师④佛。”&&&&《坛经?行由品第一》&&&&注释:&&&&①住:滞留、拘执。&&&&②何期:何必向外期求。&&&&③丈夫:佛的十大尊号之一“调御丈夫”,意即佛能调度众生。&&&&④天人师:佛的十大尊号之一,意即佛是天神和世人的导师。&&&&P12-14您现在的位置:给大忙人看的快乐佛法书(活出真性情,领悟大智慧)
给大忙人看的快乐佛法书(活出真性情,领悟大智慧)
特价书是出版商库存积压、书店下架返库图书……
在线支付满48免快递费
作 者: 著
ISBN:1出版时间:页数:218
包装:平装开本:16开字数:
我要买:件
淘书推荐图书套餐
2种图书组合购买
总定价:¥59.60
总淘书价:¥25.30
《给大忙人看的快乐佛法书(活出真性情,领悟大智慧)》简介:  人生快乐与否,全在于你对人生所持的态度。你做你的富贵梦,我有我的穷开心,不和别人比,只求心自安。人如果都能这样活着,还能不快乐么?心中有阳光,生活便处处都灿烂,心中有爱,世间便处处有温暖;心中有善,处处是善;心中有佛,处处是佛。愿这本《给大忙人看的快乐佛法书》能帮助各位大忙人,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美好居所,让生命回归本真,让生活充满快乐。
《给大忙人看的快乐佛法书(活出真性情,领悟大智慧)》作者简介:  九戒居士,懂禅学,喜欢文字,贯通儒释道三学,主要从事禅宗史研究,尤其重视佛法对人生解读、对平日生活的研究。倡导以持戒心待自己,以慈悲心待一生,以平常心待生活,活出真性情,领悟大智慧。
《给大忙人看的快乐佛法书(活出真性情,领悟大智慧)》目录:第一章 般若之心
远离颠倒梦想第
天下本无事第
看破诸法空幻,放下妄想执著第
看破无常无我第
知足则快乐常存第第二章 禅定之心
了解自己第
关注心灵,勤拭尘埃第
看重自己第
循序渐进,戒浮戒躁第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第
且做世间自在人第第三章 持戒之心
常以戒为师
善心即天堂
一念成佛,一念为魔第四章 忍辱之心
一忍天下无难事
受苦即修持
活在当下,珍惜拥有
不一样的境界,不一样的世界第五章 布施之心 
布施不倦,求善不厌第
生爱心,善待一切第
人越善,与佛越近第第六章 精进之心
生活即修行第
学佛法,用佛法第
一切皆由心生第
活出精彩第
商品问答(0条)
暂时没有问答
本期限时抢购
抢购价:?4.001.0折
同类图书热卖榜
&10.8057折
&18.8067折
&10.2060折
&11.4060折
&33.6060折
&13.7049折
&22.0058折
&30.6068折
&12.6036折
&25.3052折
淘书推荐特价好书
&12.8040折
&10.4040折
&10.4040折
&23.4036折
&13.7049折
&13.7049折
&63.2049折
&15.7049折
&11.9040折
&14.2049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悟历史的大智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