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货币汇率的国际货币地位是如何形成的

试论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霸权的衰落
试论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霸权的衰落赵葆珉[摘要]霸权货币体制具有内在的脆弱性。美国经济的衰落及美国滥用美元的优势地位正在导致美元的衰落,而欧元崛起与亚洲货币走强正在分割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由于美元的衰落与欧元的局限,人民币将成为最具潜力的世界货币。人民币担当主导货币将是中国崛起在政治与经济上成熟的标志。[关键词]霸权货币;美元危机结构;经济力量;美元衰落;欧元局限;人民币主导一、引言金融霸权的兴废,是经济力量变迁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西欧列强的勃兴,无一例外都是借助于工业与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巨大物质力量,强大的经济力量与在此力量上产生的金融霸权一道成为大国霸权的核心。经济效率的沦落, 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霸权的丧失,使落伍的大国在无情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民族国家经济力量的变迁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国际金融力量的对比变化中,使得落伍的货币体系原则难以维系。历史上金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都不能取得持久的成功。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历史几乎同时就是危机的历史。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美国实施美元统治的过程,就是美元地位逐步向反面转化,走向瓦解的开始。进入新世纪以来,象征美国金融霸权的美元正处于持续贬值的窘境,美元担当国际统一价值尺度的地位正在动摇。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到今日浮动汇率制的危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国经济优势与经济权力的丧失。美元的持续衰落使国际货币体系正在迎来一个多头并进的割据时代。二、美元霸权的危机结构金融体系从根本上说只是一种结算制度,货币只是一种度量概念,没有任何特殊的重要性。但从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逻辑来看,货币必须由某种商品构成或由某种商品予以担保,货币购买力的根源就是这种商品的交换价值或购买力, 而不必考虑其货币作用。黄金非货币化是货币金融体系发展的自然结果。在金本位制下,货币信用由黄金的内在价值确保。在信用本位制下,本位货币的信用取决于其购买力水平,持有本位货币的意愿取决于其信用能否得到保证。而信用取决于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取决于社会及政府是否稳定。采用信用本位的主权国家, 必然由央行实施通货管理。只要维持社会稳定与物价稳定, 央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实施金融监督,一国的信用体系就能成功运作。经济秩序越出民族国家疆域之后,由于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缺陷,也由于缺乏世界政府,由霸权国货币充当主导货币是必然的。的主权货币同时充当世界货币隐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在民族国家至上的国际体系之下,金融全球化的经济协调丝毫不能触动民族国家对经济主权和民族利益的追求,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民族经济多元化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霸权货币体制不可避免地面临国际义务与民族利益之间的两难困境,存在无法克服的机制性缺陷。在制定和实施国际货币政策时,由于霸权国几乎垄断了货币金融规则的控制权,在国内经济稳定与国际协调冲突时,霸权国不可能遵循要求本国经济接受约束的国际规则,往往依据本国的经济利益来进行,把国内经济目标置于首位。因此,建立在霸权国狭隘民族利益基础上的调控监管对全球化的金融和信用关系难以发挥控制力。霸权货币体制与世界经济的统一从根本上是背道而驰的。只要国际秩序的终极单位是主权分立的民族国家,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困境。霸权货币体系隐含着深刻的危机,其信用不可能长久维持。霸权货币体系本身就是危机性货币结构。战后以来的美元霸权经历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与今日的浮动汇率制。美元既是国内货币又是国际主导货币,美元霸权的两重性包含着内在冲突。美国霸权利益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突隐含着经济上的风险。美国货币政策优先目标在国内经济稳定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之间陷入两难困境。这一矛盾在实践中即表现为美元作为国际储备的供给与世界对美元信心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特里芬困境”。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要保持清偿能力,美国的对外贸易就必须为逆差;但长期逆差,必然动摇美元的信心。作为机轴货币,美元的币值必须大体上保持稳定,否则必将引起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美国逃避国际责任、滥用美元的特权地位,则必然动摇美元的信用基础。因此,美元作为储备资产,具有所有霸权货币先天的不稳定性。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合作是脆弱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本位相类似,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国之间的汇率并固定下来。美国发挥世界央行的作用,主导全球货币政策,控制世界基础货币水平,享有向全球征收铸币税的权力。“美元荒”是美元地位如日中天的象征。在黄金——美元本位制之下,美元的信用由黄金保障,而美元的独特地位由制度保障。其他国家必须服从和维护美元,只能被动地购入美元来抵消美元的过剩,或者抛出美元来平抑美元的不足。一套国际货币安排能成功的确保少数国家选择的政策后果总和在世界范围内的不能回避的约束中是适当的,这一理想在霸权货币体系之下只是一相情愿。固定汇率制约了各国利用汇率变动灵活调节国际收支和经济活动,而美元的过度泛滥必然在国际金融合作的利益分配和责任分担上产生矛盾。当越来越多的国家不能从这一制度安排中获益时,体系性的崩溃就无可抑制地爆发了。美国不可能以牺牲其他相互依赖的国家为代价长期获利。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本位货币,美国承担央行调整的最终角色。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提供体系所须的流动性,而美元币值稳定提供体系运转的信用基础。在浮动汇率体系之下,美元作为一国货币与的内在矛盾不但没有解决,而且由于美元信用体系下不存在美元信用的终极保证者,更增加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浮动汇率制没有改变美国仅从本国的偏好和利益决定汇率和干预管理,鉴于美元支配着国际货币体系,美国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国际体系之上。如美国财长康诺利所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 至于由此产生的问题, 那是你们的事。”[1]美国强大的实力,既是国际经济与金融稳定的力量,又是导致体系崩溃的分裂因素。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美国和外贸赤字无限扩大大开方便之门。美国大量印制美元支付进口,意味着美元的真实价值或购买力在下降,因此世界对美元的信心迟早会动摇。今日美国的繁荣是以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和严重扭曲为代价的。美国已进入金融资本的腐朽阶段,退化为食利国家,美国借助政治、军事控制力支撑的美元霸权垄断全球财富。与前美元时代的货币霸权不同,美国的货币霸权是债务国的霸权,美国经济负债经营。美国虽然有巨额贸易逆差,但在美元经济体外没有全球性的货币循环,所有国家的货币只在美元的货币供应量范围内流通,外贸盈余积累的是美元。美元汇率政策依据形势变化,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美元地位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美国可以诉诸美元贬值来强迫美元持有者补偿的衰退,或者借强势美元使全球资金滞留美国,造就美国的繁荣。美国为债务支付非常低的利息,而它则从海外投资中获得高额收益。美国借投机得以生存。制造业是全球财富的真正源泉,而在美元霸权基础上形成的国际金融体系削弱了从事实业的生产商, 而为金融投机者带来巨大利益。美元霸权具有极大的榨取世界剩余价值的能力。美国是类似帝国类型的经济,以攫取外部财富无须补偿为生。美国用信用担保的纸币换取世界的产品和资源,同时又以美国国债的方式吸收各国的储蓄。美国不断地进口和消费,源源不断的外国商品以掠夺性的价格流入美国,美国以资本账户盈余为贸易赤字融资,通过疯狂印发美元制造全球债务泡沫,实现了通过举债和掠夺形成繁荣。世界经济体相互贸易不再是寻求比较优势,而是为了寻求必须的美元,以支付美元标价的外债和积累美元储备以支持它们货币的汇率。美元陷阱使陷入美国的消费和投资当中。与历史上帝国野蛮的强迫缴付不同,美国获取的贡赋并非基于政治与军事压力,而是通过开放的市场秩序自发实现的。全世界正通过接受和使用美元在经济上贴补这个最富、最强,同时也是最虚弱的超级大国。美国的繁荣是由长久处于低生活水平并深陷出口的经济附庸的进贡所维持的。美国作为寄生性经济的生存,只有在完整的和完全的帝国体系中才能持久。历史上那些实现完全控制的帝国中心,以绝对的军事优势寄生于帝国体系,以强迫交付的形式掠夺统治区域的财富,这种建立在军事控制上的财富转移既支撑了帝国本土过度的军事重负,避免了经济损害,同时又扼杀了潜在的力量中心。以强迫交付的形式实现的财富转移,体现帝国中心与边缘地带之间的政治统治关系。此一帝国秩序的延续不是基于帝国本土经济的活力,而是基于其军事效能。只要帝国的军事基础不动摇,则帝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大帝国长盛不衰的秘诀。美国体系的缺陷是美国并不具备完全帝国的绝对军事强制力来确保掠夺性的无偿财富转移,即以的美元换取世界其余部分的资源可持续,不能对美元实行强制汇率,或在世界范围强制执行债务清偿清算。在一个核武力奠定的大国均势时代,美国陷入严重的经济依附而又缺乏真正的军事优势。全球化时代开放的体制在更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大国协作的互利基础之上,美国的军事力量为全球秩序提供了某种保障,但它并不具备绝对的强制力量。在后冷战时代,以核武力为后盾的中国与俄罗斯作为独立地缘政治中心的存在,克制了美国的军事优势,限制了美国的战略选择,确保大国均势继续延续。因此,美国寄生性的经济存在充其量不过是一经济现象,缺乏终极军事强制力的支撑。世界秩序大变化的趋势,是美国单极主宰体制开始动摇,多个力量中心正在迅速赶上。今天的美国坐困伊拉克与阿富汗,既无足够的兵力,也无可行的战略来粉碎叛乱势力,对伊朗的外交也徒唤奈何。美国就当今时代的重大事务制定连贯的国家战略的能力全部丧失了。美国权力日趋脆弱将动摇美国掠夺性生存的根底,美元将裸露在无情的市场力量之下。在这一不完全帝国体系之下,国际货币体系运转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交换原则,美国与其他普通国家并没有太多的两样。至少从一个长期的趋势来看,美国作为不完全帝国,要想从世界任何地区取得它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则必须付出等值的劳动,不是被严重高估的美元或以美元计价的证券资产,而是实实在在的财富——黄金、服务或商品。美元信用是整个浮动汇率制运转的基石。美国必须确保美元信用的基本稳定,这是世界其余地区自愿接受美元的前提。美国作为霸权货币的发行国,享有征收铸币税的权力,可以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渔利,也可以通过周期性的美元贬值来转嫁经济危机,但美国不能走的太远,美国必须谨慎节制地使用这一权力。因为归根结底,美国这一寄生性存在能否持续,取决于传统的自由市场法则:即如果美国消费过量,同时涌入美国的资金流枯竭,美元就会崩溃。三、衰落中的美元霸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对美元霸权带来了真正的挑战。美元通过与黄金脱钩成为不受制约的信用货币。美元取代了黄金,摆脱了黄金的束缚,直接成为世界财富的代表。由于国际贸易对核心货币的依赖,世界不得不继续接受美元。美元在汇率波动不定的国际环境中成为其他货币防范风险、稳定汇率的中心货币。但在自由开放的金融条件下,美元失去了绝对垄断地位,失去了制度保障,高高在上、不受挑衅的地位结束了,美元必须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确立霸权的合法性。日元与马克成为储备货币意味着,美元独霸的格局洞开了缺口,而新兴的主导货币获得了合法成长的机会。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竞争国家在国际货币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在增强。上世纪80年代日元的崛起和冷战后欧元的整合成功是战后以来美元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混乱中形成的浮动汇率制,是美元币值下泄并由纸黄金走向崩溃的开始。自此以来,各种经济力量缓慢地侵蚀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新世纪伊始,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正遭受新一轮的深入打击。贸易加权的美元价值持续下跌,美元的信心保障处于危机的核心。动摇美元信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持续扩大的经常项目赤字,以及对美国庞大的贸易赤字的可持续性的怀疑。今日的美国经济严重依赖海外资金的注入,面临着预算赤字、国际收支逆差、储蓄不足以及军事扩张过度导致的经济重负。美元日益成为悬空的贸易货币,它既没有黄金支撑,又没有美国财政和货币纪律的保障,全球消费的大多数商品也不再是美国制造。弃持美元越来越成为潮流。美国首富巴菲特宣称,不投资美元是他的重要战略之一。投资家罗杰斯2007年指出,美元正在快速丧失作为优良储备工具的地位,美元将与当初的英镑一样衰落。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罗奇2007年也表示,未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及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特殊地位,将会于10年内逐步消失,而最终的时间取决于亚洲与欧洲货币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步伐而定。德国经济学家米勒克尔指出,美元独霸世界的局面即将结束,它甚至将被其他货币取代。[2]美国沦为最大净债务国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外国债权人的心理预期是美国难以左右的。如果美元贬值,美元资产的价值风险和货币风险将会增加,投资者将加速抛售美元,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美元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经济的慢性衰落,承担全球霸权重负削弱了美国经济的竞争力。经过几十年的透支消费,美国经济正处于严重的调整边缘。战后以来美国将军事与政治对抗置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基于这一目标,美国对欧洲与日本敞开了市场,70年代初美国即出现贸易逆差。两极体系的崩溃使许多新兴国家加入全球贸易体系,从对美贸易中获得巨大盈余。在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的情况下,美国借机扮演凯恩斯式的消费角色,其工业活动收缩。在世界经济中美国成为“黑洞”,它吸收全球的商品和资金,却不能提供等值的物质财富。美国竞争力的丧失反映在美元的下跌中。30多年的浮动汇率演变表明,美元汇率的变动与美国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具有内在正相关性。美国对世界的重要性已不再体现为它的生产,而是它的消费。美国经济的双重特征就是无生产能力与金融不负责任的结合。美元霸权推高了美元的购买力,哄抬了美国经济,由此导致各主要经济体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实力与利益分配不均。只有进出口货物才具有真正的价值,记入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大部分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实际价值。世界经济已形成美国、欧盟和东亚三足鼎立,而国际货币体系依然是美元独大。美国经济已陷入长期的衰退周期。德意志银行研究报告认为,全球增长正在转移出美国是周期性现象,也是结构性现象。而“欧洲和日本的老龄化对潜在经济增长的拖累作用已经过度反映在金融市场上,而美国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还没有反映在金融产品定价当中。”[3]当今世界对美国经济起伏变化的敏感性已变小,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已超过美国。美元贬值与美国经济衰落形成恶性循环,将进一步削弱的外来助力。迄今为止,负债沉重、信用能力降低的国家最终都遭受了,而美元由于国际货币体系对核心货币的依赖而得以维持。今日的美国经济建立在全球“金融恐怖平衡”上,美国利用历史形成的金融地位劫持了国际货币体系。在进口依赖型的美国经济中,美元持续贬值会引起美元通胀扶摇直上与利率高企,导致寄生于债务繁荣的美国经济的沉重衰退。但如果美元崩溃,同时遭受重击的将是外国债权国。出于借助美国市场拉动经济成长,世界其它国家被迫调整经济以帮助美国,这完全是出于无奈。尽管美元外汇储备的最大持有者——东亚国家的央行已经意识到美元长期下跌的趋势,但它们仍会买进美元资产。这种情形难以持久。资金与商品不会无限期潮水般地涌入,放任美国无止境的贸易逆差。国际货币体系不可避免地面临美元的长期弱势。全球经济力量由美国向新兴国家急剧转移,将使美元对新兴国家的货币进一步贬值。储备资产多元化效应正在加速美元的贬值。随着各国以盯住一篮子货币取代盯住美元,它们持有的外汇储备构成将不可避免地调整。东亚国家央行重新平衡外汇储备将对美元构成最具毁灭性的打击。欧元诞生正在培育更富有弹性的全球金融生态,全球资金由美元储备向欧元储备转换的进程还将持续。许多新兴工业国从欧洲的进口超过了美国,它们外汇储备中美元过多的情形是不合理的。东亚经济体货币与美元的实际挂钩是美元稳定的一大支柱,美元地位进一步削弱,东亚国家将被迫寻找新的经济与货币体系的支撑基础,将进一步打压美元汇价。石油与美元关联是世界经济的基础之一,石油交易采用欧元会成为动摇美元统治的一个因素。因为担心美元贬值输入通胀,以沙特为代表的海合会成员正在考虑本币与美元脱钩。国际金融市场将逐渐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在短期内,弥留的美元为国际金融领域的渐进变革提供了喘息的时间。美元占据先入为主的优势,有强大的习惯力量支撑,具有信息传递快,交易成本低的优点。美国有完备、高效率的资本市场,有经过长期演化、精心设计的管理规则。另外,东亚国家和输出国减持美元,也没有足够的金融工具可供投资。目前多数国家的货币实际上仍与美元挂钩,石油、原料及黄金等仍以美元计价。但美元价值既没有支持,又没有经济作后盾,只依靠军事力量和地缘政治因素支撑,从根本上决定了美元独大的格局不能长久。黄金作为古老储备价值的地位重新树立,油价高企,以及能源交易向欧元标价倾斜,都是美元持续走贬的必然结果,是国际信用体系对美元地位削弱的最直接的反映。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日趋恶化,起源于美国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预示着国际金融环境进入了一个暗礁四伏的异变时代。金融危机根源于美国的过度消费,其实质是美元危机。美国为了一己之私滥用了美元的优势地位,放纵贸易与财政赤字无限膨胀。建立在美元信用上、依靠透支消费、金融负债拉动和财赤支撑的美国经济模式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经济这一机制性缺陷,全球投资者纷纷将美国金融机构视为毒物,觊觎美元资产照单全收的时代结束了。危机是市场的自我调整,是全球金融力量变迁的自然结果。金融力量在实体经济上生成,是实体经济的延伸,它不能背弃市场本原而长期存在。随着金融危机,全球资金将缓慢地流出美国,美元不可避免地走向缓慢的、影响深远的衰退。美元在历史中形成,也将在历史性的风雨飘摇中逐渐没落。四、美元霸权之后支持美元储备地位的因素正在缓慢消失。美元下滑不再是一种经济周期现象,它成为恶性螺旋下跌。美元将继续被削弱,全球资金终将缓慢地纷纷逃离美元这艘漏洞百出的大船。美元的没落是由于霸权货币所包含的内在冲突、美国经济衰落、美元泛滥、美国经济规模相对萎缩,以及欧元与新兴国家货币的崛起。美元的命运也就是美国的命运。美元的削弱是美国广泛衰落的一部分,也是美国持续衰落的推动因素,美利坚在世界纪年史上的衰落已经反映在并且一定程度上起因于该国货币的急剧衰落。大国常常由于不能驾御自己所创造的庞大体系而消亡。美元霸权体制的破产将宣告美国时代终结。数个世纪以来曾吸引旧大陆的“山巅上的光辉之城”将沉没,美国的强盛也将化为流风余韵。美元之后谁领风骚?欧元无法撼动和替代的霸权地位。欧元的兴起是一种地缘政治现象,它诞生于战后欧洲联合自强的政治需要,不具备深在的经济力量支撑。欧元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欧元区12国经济周期参差不齐,财政政策分立,缺乏美联储那样强大的调控能力。担当霸权货币,欧元区也缺乏美国那样完备的金融制度和设施。欧元区内部市场狭窄,经济增长靠外贸拉动,缺乏统一大市场能够承受大规模、长期的赤字。欧元成为主导货币,也将加剧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欧元的真正障碍在于各国经济政策目标的差异,以及交出货币主权能带来多少净收益的问题上。欧盟一体化的政治意志是欧元的动力源泉,欧盟徘徊不前,则欧元的前景暗淡。在美元衰落的背景下,欧元持续升值,然而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却使欧元固有的结构性问题暴露无遗。欧元区各国政府缺乏整体应变能力,导致欧元暴跌。安全是信心的保障,欧元也缺乏美元那样超强的军事力量支撑,以满足霸权货币对安全的特殊要求。目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处于由少数国家的目标和政策主导,但缺乏对世界经济的有效调控。新生的欧元缺乏内在的稳定价值,由于美元的没落,也由于欧元的局限,国际货币体系遗留出信用真空。美元衰落引发的持续动荡使国际金融市场渴望摆脱对美元的过分依赖,扶植美元之外的储备货币成为客观需要。国际货币体系从来都不是纯粹技术性机制。在这个民族国家占据中心位置的世界中,货币主权构成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民族国家的利益所在,也是国家尊严和信心的象征。主权货币的地位根本上取决于民族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国际货币体系变迁取决于民族国家经济力量的对比变化。在美元走向衰落的大混乱中,新的基准货币将在群雄竟逐的基础上自发形成。主导货币只有在以民族国家为核心的经济竞争中成长起来,才能天生获得民间交易的权威性与合法性。中国经济、贸易地位在全球持续上升,人民币是最有成长潜力的世界货币。面对冷战后的经济大潮,中国实行开放政策,通过全球资本和技术的流动将最现代化的生产技术与廉价的加以整合,形成廉价制造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中国经济成长背后最深在的源泉在于不懈的经济创新。中国的经济转型,中国借助市场力量的最具创造性的方式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吸纳全球技术实现技术蛙跳,廉价劳动力与全球资本和技术融合创造的全新生产模式开拓了经济新边疆。历史上那些最有效、最成功地从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的民族和国家,总能获得巨大的战略优势。的技术突破与组织形式的变革导致了全球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也逐渐影响到全球政治与的对比变化。中国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繁荣体制,中国正在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占领新的制高点,并进行持续的经济创新,是大国兴衰最根本的决定因素。目前美国经济减速和世界经济发展并存的现实表明,世界经济正处于由依赖美国向依赖新兴国家转变的过渡期。美国一直担当着经济火车头的角色,现在这个角色由中国接过来了。2008年可能是世界经济秩序从美国主导转变为中国主导的元年,中国在世界经济贡献度方面首次超越了美国。今后20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对外贸易额将居世界首位。中国作为资本大国正在崛起,人民币有资格成为与美元、欧元比肩的世界级货币。中国庞大的外汇贮备、巨型经济规模和生机勃勃的出口是人民币担当主导货币的潜力。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在加快亚洲同衰落的西方金融市场脱钩,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进一步提高。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许多亚洲邻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中国获得金融领导地位所持有的保留意见正在消失。泰国副总理奥兰•猜巴瓦指出,亚洲正踏上成为世界新支柱的道路,而有迹象表明,中国准备在货币和金融问题上首次扮演地区和全球领导角色。他敦促中国尽快让人民币自由兑换,从而创造一种新的储备货币。 [4]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一起出资800亿美元的共同基金是人民币崛起的第一块基石。人民币崛起将成为中国广泛崛起的一部分,也将是中国崛起在政治与经济上成熟的标志。在19世纪丧失世界领袖地位之后,中国再次向世界舞台中心回归。中国将全面重拾它昔日的强大,推动世界走向前所未有的富足与繁荣。[作者简介]:赵葆珉,英语语言文学(国际关系)博士,国防经济博士后
本贴相关帖文
|||军迷有话说|||经典军事|||环球风云|||老照片
||争议话题|||社会万象||男人情感||天天贴图||网友实拍|全球化中的美元地位问题--《中国外汇管理》2001年02期
全球化中的美元地位问题
【摘要】:在八九十年代发展中国家频繁爆发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开始怀疑纯粹信用本位体系下,作为国别货币的美元,在代行国际货币职能时,是使得国际金融大厦更稳健呢,还是更脆弱?目前美元的境外发行已经超过万亿美元,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元金融资产相当惊人,美国沦为全球最大债务国和其新经济奇迹存在着奇妙的反差,全球性铸币税问题再度引人注目。美元是国际金融大厦的基石吗?国际金融体系是否存在舍此之外的更理性的选择?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827【正文快照】: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货币将向单一化的方向发展。美元替代现象是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次优选择”。近年来,国内外对“美元霸权”的批判逐步升温,措辞日益尖锐。然而,事实上,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的二十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欢呼多元化(亦即非美元化)时代的到来,马克、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钟伟;[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04期
张家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05期
张明;[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崇;[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李海燕;[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剑;[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3期
安烨;[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11期
何帆,张明;[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7期
余维彬,刘华;[J];财贸经济;2002年07期
陈建国,杨涛;[J];财贸经济;2005年01期
易宪容;[J];财贸经济;2005年05期
周京奎;[J];财贸经济;2005年05期
张长全;[J];财贸研究;2003年02期
王都富;刘妤洵;;[J];金融论坛;2006年05期
乔海曙;张贞乐;;[J];金融论坛;2006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国庆;[D];复旦大学;2007年
姚大庆;[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薛宏;[D];浙江大学;2004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胜刚,黄文青;[J];财经科学;2002年04期
杨胜刚,黄文青;[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冯邦彦,武艳杰;[J];当代亚太;2003年01期
钟伟,冯维江;[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11期
宋晓峰;[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申卫平;[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9期
张明;覃东海;;[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12期
张谊浩,陈柳钦;[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2期
张志文,白钦先;[J];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06期
张明;[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均胜;[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蒋序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王首中;[D];辽宁大学;2006年
黄文青;[D];湖南大学;2006年
王叙果;[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年
郭清马;[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程延炜;[D];吉林大学;2007年
张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朱南松;[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海燕;[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卫青;[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黄娜;[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黄文青;[D];湖南大学;2003年
刘志惠;[D];广西大学;2003年
皮志刚;[D];湘潭大学;2003年
张铁强;[D];暨南大学;2004年
王惠文;[D];湖南大学;2005年
何艳;[D];苏州大学;2005年
王鑫杰;[D];武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小钦;;[J];丝绸之路;2011年16期
王天玺;;[J];创造;2011年06期
李东琴;汪霞;;[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1期
吴菲;;[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张根龙;徐焕章;;[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年04期
白琳;;[J];中国外汇;2011年08期
张爱群;吴春蕾;;[J];改革与开放;2011年15期
边群;;[J];理论视野;2011年08期
朱显平;刘佳鑫;;[J];学问;1999年03期
陈雨露;杨栋;;[J];金融博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琼霖;;[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李学勤;;[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C];2002年
许树信;;[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C];2002年
袁明祥;;[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刘敬扬;;[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陈三美;吴世荣;李小荣;;[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徐心希;;[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王有贵;袁强;;[A];Data Analysis,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刘传哲;陈韶君;;[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蒋九如;江伟年;;[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高文武;[N];证券时报;2002年
本报记者 田帆 戎昌海;[N];经济参考报;2004年
关广;[N];中国贸易报;2005年
郑园园;[N];人民日报;2001年
郑甦春;[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李鞠民;[N];中国财经报;2004年
石海平;[N];证券日报;2004年
鲁青;[N];中国商报;2003年
张隐隐;[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缥缈;[N];中国经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雷志卫;[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张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邓燊;[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于洪波;[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吴青;[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高建良;[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罗松山;[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刘彦平;[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张艾莲;[D];吉林大学;2004年
窦晴身;[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青龙;[D];安徽大学;2003年
张湘;[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李正彪;[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崔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刘慧兰;[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黄文青;[D];湖南大学;2003年
张翊君;[D];浙江大学;2008年
赵生仙;[D];浙江大学;2001年
林小涛;[D];华侨大学;2004年
王力;[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元货币汇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