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公司有五家分公司,那么是不是每家玛分公司都应该...

我看很多团购网开通了很多城市,这么管理,这么经营啊,是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分公司来进行管理?_百度知道
我看很多团购网开通了很多城市,这么管理,这么经营啊,是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分公司来进行管理?
J侨绾喂芾淼陌 8呤智胂杲,像拉手网以上开通了上百个城市的团购,,是不是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拉手网公司的分公司或者是工作室,
提问者采纳
但不太正规,总部在上,象南京51888就有点乱,总部做经营容易,齐家是属分公司经营,可信度也高。,多数都是加盟商经营,以加盟形式做,以分公司经营管理上档次,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美淘网还不错~,他们都是外包合作居多。公司不会那么大~推荐我经常去买衣服的团购站,
他们应该都是外包合作。相当于品牌合作。
都是无本生意。每天就1、2个人去谈合作,成了挂网上。拿提成。
这个问题我也在摸索中
团购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Hi,这是的腾讯微博,立即登录并收听,别错过TA的精彩内容!
正在加载...
Copyright & 1998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该商铺的 如何选择正规的拍卖公司 相关产品
产品信息来源:/s.html 转载请注明来自一呼百应
如何选择正规的拍卖公司信息分享(<font color="#FF):
发表留言/评论:
联系电话:
您还可能关注:
<h4sany2323
公司成立:
经营类型:
选择经营类型
主营产品:田中一雄 KAZUO TANAKA
领域:工业设计,景观设计国籍:日本
田中一雄(Kazuo Tanaka)1956年出生于日本东京,目前担任日本工业设计师协会(JIDA)理事长、GK设计集团株式会社高级顾问。1981 年,田中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修工业设计(文学硕士学位)。2005 年,田中一雄被任命为爱知世博会日本馆标志与城市街具部主任。他曾经担任下述奖项的评委: 年优良设计奖,2008 年红点设计大奖,2009 年博朗国际工业设计大赛,2009 年IF 中国设计大奖,2009 年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2010 年澳大利亚国际设计大奖,2010 年" 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大奖赛, 年度红点设计大奖:设计概念奖,及2011 PIN UP 亚洲创意产业设计大奖。田中一雄的设计活动遍及全世界。
地点:北京大学主讲人:田中一雄
田中一雄:今天能够在这里跟大家上课,我非常开心。感谢第六小组刚才的发表,特别在最后还特别介绍了我们GK公司设计的2016年东京申奥的LOGO,她对于设计理念的概括是非常精准的,谢谢大家!
今天主要讲三个内容:
第一,日本文化。
第二,我所在的GK公司主要从事哪些工作。
第三,我结合我们所从事的一些具体的工作例子,来介绍一下我对设计的职责这个问题的思考。
首先,日本文化。日本它的特点就是四季分明,气候的变化随着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因而人们对气候季节的变化感受性非常强,所以这些都非常很好反映在日本文化特色当中。
日本的这种大自然,这种气候的特点也造就了日本文化以及日本人这样的个性,这就是非常的纤细,非常的富于变化的特点。
右边这张图就是很好的具体的体现,这是日本便当盒的照片,这样的便当盒在日本是"木内便当",过去这是看歌舞妓的时候,休息的时候吃的,所以叫做"木内便当,里面有山珍海味,山上的笋、野菜,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包含在里面,将这种富于变化的东西将这种盒子都装在一起,具有统一性,这是很典型的,将各种复杂的东西将一个简洁的东西统一在一起。
所以这种兼具的复杂性和简朴性,在赋予变化当中拥有一种朴素的,简朴的一种美,这就是日本设计的根源所在。
我现在在中国,日本在它的旁边,我经常用这样一个词形容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妈妈,经常有日本的游客到中国来看到这个东西,那个东西,都说这个和日本是一样的,其实我想他们说错了,日本的这个东西,那个东西和中国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文化上中国是日本的妈妈。
这个就是很好的体现了日本文化当中所有的复杂性和简朴性,兼具特点的两张图,左边是日本绳纹时代的图器,是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600年日本出土的原始时代的文物。右边是公元100年到300年之间日本分布的民生文化和绳纹史文化,特点是不一样的。绳纹时代可以看出很多绳子一样的纹路,表现出这种火焰很张扬的特色,很复杂,很有装饰性,民生时代就非常简朴了。
同样的现象在宗教界也可以看得到,日本有这样一个传统,日本皆有从中国传来的佛教,还有日本本土产生的神道这两种传统的宗教文化。那么左边就是有代表性的佛教里面的一个雕像,那么它是非常有装饰性的,而且个性是非常分明的,右边就是日本一个神社的鸟居的照片。它就是神道所讲究的,尽量发挥素材本身拥有的特点,尽量简朴的去表达。
这个建筑物上面,这两个建筑的照片都是日本的国宝级的文化遗产。左边这是在日本群马县的日光这个地方的东照宫这个建筑物,是幕府时代的建筑。右边是桂丽宫,反映的是日本传统的思想,就是神道的思想,可以看出很多的材料,它就是原封不动的,很好的一种形态被利用在里面。没有太多的装饰的东西,基本上就是无印良品设计的源头要追溯过来,就跟这个是相通的。
这是当今的社会诞生的设计,左边是一个装饰了的手机壳,右边是一个CD的播放器,使用者当中有一种愿望,要追求这种装饰性的面貌。
大家喜欢右边的简朴型的请举手?大家都喜欢这种简朴型的。
喜欢装饰强的,左边这种风格的人请举手?谢谢大家,我大概明白了。
好,接下来进入第二个话题,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所在的公司。
GK,我们公司成立有61年,最右边这位先生就是小池先生。GK最初的起源就是东京艺术大学当中小池教授带的这帮学生,在一起共同的开始了设计,这是我们这个公司的起源。现在我们GK在全球有230到250名设计师活跃在全球,但是最初刚刚成立的时候,是只有4名学生组成了一个小组开始的。我期待着今天各位同学,未来从你们当中有很多很多同学组织在一起,然后诞生出很多享誉全球大的设计公司。
这中间右边数的第三人叫做荣九安宪资,今年84岁,是我的大老板,现在还担任公司的会长,现在我们GK有12个分公司,东京按照不同的领域分工,总共有五家分公司。首先是工业设计公司,那么设计的是各种各样的工业用的,产业用的这些产品。
第二个叫GK,就是设计日文的发音,主要着眼于一些环保型的设计,或者城市开发等等,还有GK Graphics主要设计一些包装,LOGO这些方面。申奥的LOGO就是由他们设计的。
GK Dynamics,几乎所有的雅马哈摩托车都是由他们设计的。
GK Tech,主要是一些英特尔系统的设计,还有博物馆系统的设计,还有一些信息指南的设计。
另外在京都、广岛这些地方也有自己的分公司。另外在美国是在洛杉矶还有亚特兰大有分公司。我们在欧洲的据点是设在阿姆斯特丹。在青岛和海尔一起,海尔自己创建设计公司的时候我们一起共同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杨女士我跟她交情非常深,她相当于我在中国的妈妈。
还有GK上海。我们在上还有自己一家独立的分公司。
这是我们一个概况的介绍,目前是在日本最大的一家设计公司,在全球都有自己的据点。
我们这样做的设计方面商务工作,但是我们做的工作远远不止于商业。我们公司有三大活动的基轴,分别就是运动、事业、研究。
第一点,要让身边更多人知道设计是什么,为此我们要做好宣传的工作,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设计所承担的职能是什么,为此我们做很多运动,进行普及、教育。
另外,因为我们是一个公司,从事的是商业活动,必须得有自己的利益,有了利益以后,还会有一些利润出来,这样我们在设计环节,主要把我们想法不断用实际可以看得见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获得利润。我们同时还用我们设计出来的产品,对社会做出贡献,改变社会的存在方式。
在这个基础上同样还对设计,把我们设计用更加客观化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思考人和设计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所做的所有事情就是围绕这三大核心,不停地让他们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让它不断向前滚着,向前转着。
接下来我来挑选几个具体的领域的内容,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这是雅马哈发动机,这家公司,他们自从创业以来,他们所有摩托车设计都是由GK做的,现在他所生产的交通工具当中,除了电动车的产品之外,所有摩托车类的产品都是由GK设计的。
我们除了给雅马哈设计一些实际商品之外,同样也会给它设计一些专门用于展示的车型。这是几年前在东京汽车展上所专门,为车展设计的,这是将两辆摩托车并驾连接在一起,形成四个伦的摩托车,他用的是混合动力的引擎。
而且这个车虽然是两辆摩托车相连接形成,但是同样可以侧身大转弯的时候,车身可以跟着这个骑摩托车的人转行,具体都是通过设计师的设计来实现的。
这是由于各种户外活动的一些出行工具,包括水上的游艇、摩托艇等等这些。另外我们在日本铁路东日本这一块,它所使用电动火车的车箱设计,我们也从事了。
右边这个是山形,就是阿信的故乡,新干线用的车辆,左边是承田特快,就是承田机场附近的路线,它所用的电车。最左边上面那张图是承田特快专线,它的第一代车型,后来所有车型都是我们设计的,除此之外东京还有很多的城铁,用于上下班所使用的城铁,都是我们设计的。
还有一些重型的建筑器械,这样的设计也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是日用品,这是一家铝材公司,它其实一开始说,我根本就不知道我们能够用我们所产生的铝材去造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才好,我们不知道。我们就根据他们所生产的铝材的特性,就是能够很精准的去塑造出一些形状,因此我们就设计了比如说像一个小梯子一样,这个梯子是折叠式的,收起来以后完完全全是一块铝板一样的形状。
现在目前我们所接到的客户方面的,他们的要求有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就是说请你们这样这样去设计。那么除此之外,我们想请你们给我们设计一点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也有这样一些客户的要求。
这是三洋公司为它们设计的一个太阳能充电器,它是一个金字塔的形状,夏天、冬天可以摆放不同的角度,根据冬天、夏天阳光的特点,用不同的角度摆放,它可以进行一千次的充电。这个设计当时荣获了,几年前日本荣获了优良设计奖或者是金奖,还得到了总理亲自颁发的奖。
这是一个音箱的设计,专门从事教练公司的人所设计的,如果手里拿着一个喇叭,这个手就没有办法去进行指导了。这样有一个放大器,教练都可以解放自己的双手。这些人他们都是设计师,不是模特儿,这种设计可以在腰上背着、跨着,也可以肩膀上背着都行。
看着挺像模特的,照出来照片挺有范的,但是他们是实际设计产品的人,不是模特儿。所以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工作着并且快乐着。
这个轮椅就是我刚才给大家介绍的84岁的,我的大老板,我们公司的会长,他自己为自己设计的轮椅。而这个就是我们为日本航空公司设计的座椅,从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都是我们设计的。这是头等舱的座椅,是日航贝壳式平躺椅,一般经济舱的座椅,想躺一下,椅子就会往后靠,这个座椅不是往后靠,而是前面伸出来以后,可以平躺在座椅上,如果座椅往后仰,就会影响后面人的需求。
这是我们在环境领域的设计,这是1970年在大阪举行的世博会时候的设计。日本迄今为止一共召开了五次世博会,每一届的世博会我们都积极参与了其中。这是日本东京最繁华的人利用最多的一条山手线,东京都市的标识,给人流提供一个导航的作用的标识设计,让人流很准确的顺着标识可以很容易的去掌握他所行进的方向。
右边下面小的图,反映的是某一位乘客从他逐渐行进到这个车站开始坐车,然后去找相应的标识之后,坐上车以后,又下了车,一路看着,直到出站等一系列的流程。
设计的重要性就在于是一个系统的设计,你希望乘客在什么时候能够获得怎样的信息,都要通盘考虑在内。这是我们日本2005年在爱知县举办的爱知世博会的照片。但是这个博览会的题目就是"自然",以环境为主题的一次世博会。
因为它是出于一种环保型的理念所举办的世博会,因此用的所有材料都是可以拆解下来重新利用,所有的塑料东西都是可降解成分,当时还用了很多LED,很多的光伏发电,现在可能这些技术比较普遍了,当时还是属于很前端的技术。这是我们所设计一些标识性的设计,另外还有一些车站周围的,包括一些城市的,城区开发的设计,我们都做过。
你们还记得吗?上海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上的各种标识的设计,也是由我们来做的。
这里是北京,看,这是北京世博会,世博公园里面有关的标识、路标的设计,也是我们做的。这些都还保留着呢,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这是我们包装设计的一些具体例子,右边的这个是日本的烧酒瓶的设计,这个牌子叫做驹子,这是日本小说当中出现一位女性的名字,这个设计可以让你联想起驹子,美丽动人的,有曲线的身体。
另外还有一些全球品牌的跨国企业的品牌,我们也进行了设计。
这个就是我刚才说的GK Tech里面做的一些设计,还有一些博物馆里面的陈设。左上边的地球叫做互动地球,是可以触摸的地球,可以通过这个来综合展示地球各种气流、海流的变化,包括海啸、地震这些的发生。
右上边这个图是利用红外线,它可以感知你的脚步,你走了以后不是留下一个影子,而是你走过的地方红外线捕捉到之后,就会发光。好多小孩子觉得很好玩,他们不是在上边走,而是故意的躺到地上去,然后迅速的起身,看看那个光可以留下自己的一道蓝色的影子在地上,他们就非常开心。
我们设计了这些东西,同时我们也和制造这些东西的人一起共同的参与了制造,可以说现在的这个设计并不是说拿出一张设计图,告诉它颜色是怎么样,形状是怎么样就结束了,很多时候设计师也要参与到工程制造的环节当中,共同去把这个产品一直到完成。
这是日本一个相当于我们科技馆的馆,叫做科学未来馆当中使用有机医药所做成的一个地球仪,右边有一个突出的地方,它是遥控器,你可以通过遥控操作使得这个地球转动起来,各种各样的,按照你的指令去行使。
好,在这里我想跟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下,设计这件事情的意义。
我想可能各位朋友你们觉得提起设计,就会想到这是一个很好玩的事情,可以通过你选的颜色、形状,让这个东西看得更开心一些,更好玩一些,可能很多人会这么去思考设计。
什么是设计?对这个问题世界上有很多种答案。福特,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亨利.福特,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问人们你想要什么?他们对你的回答就是说,我就是想要一匹跑得快的马。",但是福特它是发明了汽车的人。一个人如果他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汽车,从来不知道汽车的人,他不会说我想要一辆汽车,他只能说我想要一匹跑得快的马。这句话很好的反映了什么叫"市场调查"。
我要说这话如果在座有学习市场调查的行业的朋友,那就对不住了,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有很多需求光靠市场前期调查是不无法掌握的。因为人只能从自己已经知道的事情去考虑。
"人们根本不知道汽车这样的东西",这句话很好概括了设计这件事情的意义。
再举一个不同的例子,苹果,大家都熟悉。大家知道过去人们听音乐都是一张碟一张碟的放进去去听,苹果他们就开发出了iture,你下载了以后,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听到你想听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引发,他开发了这样一种服务,这样一种平台。
大家经常管它叫客户体验,他设计就是这样的客户体验,之所以这样客户体验得以落实在产品当中,这和乔布斯这样一个非常有强烈的意志公司领导密不可分。
再举一个无印良品的例子,在中国也非常受欢迎。这个公司的存在形式是很独特的,它从一开始创建的时候就是方方面面都涉及,从衣服、室内装璜、室内一些日用品,甚至到建筑物本身,它都涉及,到现在也是这样一种风格,没有其他第二家公司像他这样这么广。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无印良品不是一个出售商品的公司,而是一个出售生活的公司。
我刚才举了很多的例子,从无印良品、苹果、福特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来,所有的例子当中背后都包含着一个设计师在这其中所起到的作用,这样的一种视角。可以说设计师他所做的工作不仅仅是一个让人们生活变得更漂亮、更干净,更加得开心,更快乐,不仅仅是这样一个工作,他甚至要做的是我说你是不是想要的东西,其实是这个东西,他不曾用可见的形状描述的东西,他自己将设计展现到你的面前,呈现给你,这就是设计师所存在的最重要的意义。
而且绝不是说设计师所从事的工作只是把这个形状、颜色给设计出来,交给他就完事了,他要做的事情从整个要设计的东西,从做计划开始,到市场的调查,甚至到东西做出来之后,如何去推广它,去做宣传,这一系列过程设计师都要参与进去。
另外,我认为设计存在的意义,它所工作是有体现在三个东西的价值方面。好的设计有三大价值,一个就是经济性,但同时它还要和你的生活和文化密切相关。此外,它还要对全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甚至是这种自然灾害都要做出一定回应,发挥出它的社会效应。
我想如果一样东西它兼具了三个价值在内,就是一个很好的设计了。
好,接下来我再通过GK具体工作例子来介绍一下这三大家知。这是日本最有名的一家酱油公司,叫做万字酱油,这个酱油瓶1961年首次推向市场。现在日本每家都有这样的酱油瓶,但是1961年刚上市的时候,它是一个跨时代的商品,为什么这么说?在过去日本酱油都是放在1.8升的大瓶当中卖的。人们使用酱油的时候都从商店里把酱油瓶买回来以后,再倒在下瓶里面去,然后放在桌子上使用。也就是说当时通过这样一个设计,一个小瓶拿在手里随时倒的工具,给人们省去了一些工序,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这样说大家听着好象有一点太过了,但是其实跟那个苹果的意义是一样的,这样一种设计从根本上是改变了服务的提供方式,甚至是流通的一系列的这样方式。这个瓶过去一般是1.8升,这个瓶子大小是130cc,设计的不大不小,而且设计很科学,酱油倒在小盘子里去的时候,酱油也不会滴在那儿不下来,或者说漏油,这种情况也不会有。所以这样一个很好的,很科学,而且技术含量也有的这样一种设计,可以说改变了日本人的餐桌形态。这个瓶子现在仍然行销全球。已经在全世界的70多个国家,一共销售出了30亿瓶。
这个设计已经入选了纽约的一个博物馆近现代设计产品之一。
接下来介绍一个电饭锅的例子,三洋电器,我们在接手他们电饭锅设计之前,他们产品是这样的形状。他们的销售员说,这款产品卖得可好了,你们别动它的形状。可是我看到这设计,这个设计有一点不对劲,大家觉得这设计样子像什么吗?有没有联想出什么?头盔。所以我就问他们说,你们要弄一个头盔在那儿煮饭吃呢?厨房里是不需要头盔的。厨房里可以有厨房的形状。在日本很讲究的时候,是把饭煮好了以后放在一个木桶里面,端出来请大家用的。这是一个非常简朴,非常简单的一个设计。所以我们就参考着那样一个形状,设计了这款产品,结果卖得很好。所以我们就跟"头盔"说拜拜,而且这个操作界面也设计的很好。
这是我们主力产品之一,这是全球都很知名的雅马哈摩托车。这是一款卖得非常好的,卖了十多年,一直保持很好的销量的一款车,是刚刚设计出来距今20年左右,后来卖了十几年,排气量有1200cc。1.2升,很大,这是日本人设计的,面向美国所设计的一款产品。吸气口设计的非常有特色,这个大家都记住这个吸气口的形状。
这款是后来的新一代的设计,是在汲取上一代的基础之上改良的。这个VMAX排气量已经达到了1700cc,这个排气量是和汽车相当的。北京是不是有限制,对摩托车。
大家还记得吧,刚才我给大家看日本传统宗教、佛像的时候,也用了这张图片,设计师本人说,我设计这款摩托车的时候,我脑海中想的就是这个金刚像,它充满了力量,而且它非常有自己的个性,肌肉非常发达的形状,就是我在设计这款摩托车的时候脑海中的印象。特别是当这一款的空气吸气的管当中,这个感觉表现的非常明显。
另外一款,这个是专门用于车展设计的,而不是市场上实际销售的车,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叫做"樱花"。
这一看不是"樱花",这款叫做XS650,这一款卖的非常好,设计特点就是把所有的零部件都做成可视的,外面都能看得见,没有包起。所以在刚才的那款车的基础之上,专门用于车展的这款"樱花"就诞生了,那么它是非常柔和的一种颜色,而且很温柔的,很纤细的这种感觉。
很多女性看了这款设计都说非常好,如果说真的有这样的产品自己特别愿意买过来骑,很多人表示好评。
樱花是日本人非常喜欢的一种画,它从开就是有花蕾开放,一直到衰落下去,一直是花谢,总共周期只有两个星期,显得很人生无常的印象表现非常明显,给人一种楚楚可怜,而且人生无常的,对于未来变化的这种不确定性,都包含在这里面的一种特点,把它吸收出来,融入到刚才的那一款"樱花"的车型设计当中了。
而且"樱花"这款车,追求漆器的光泽的美,左边那张图是日本的茶道当中所使用装茶的器皿,这款车型表现出来的质感和左边的漆器,给人的质感是非常像的。
接下来是完全不同角度的设计思考,最开始的时候我也向大家讲过三个价值之一,社会效应,这是日本发生大海啸之后的,我们所做的一些设计。
大家知道千纸鹤,我们接下来这个设计,它的创始就来源于千纸鹤。千纸鹤因为是一种叠纸的艺术,在这里想到临时板房。叫做QS72。大家知道72的意思吧,在灾难发生之后72所拥有的意义,就是黄金救援时间72个小时。
在日本东北地区发生311大地震的时候,发生之后很长一段没有水,没有电,很多救援物资跟不上。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算起到72小时之内,灾难发生地这些人,他们生活状况怎么样,他们有什么样的避难条件,这个跟他们日后这种生活的,生存的条件,生存的质量都非常相关。
也就是说黄金救援72小时,可能一下子很难得到救援的这72个小时,渐渐灾难发生之后,过了72小时之后,也许大部队的人能赶到灾难现场,你就有很多可以得到救援的情况了,但是在这儿之前怎么样安全渡过,这是一个考验,你怎么设计临时的,很快的,30分钟就能够搭建很成的板房。
这是折叠起来的形状,就是说平时不用的时候,可以这样折叠起来,摆放在这里,不占空间。那么三个人,30分钟,搭建一下,像叠纸这样恢复起来,就可以盖成一栋一栋的房子。它是一个一个的,你可以把他们连接起来,连接起来之后成为一个很大的空间。
这是在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地震之后实际使用的情况,日本红十字会临时医院就采用了我们这样的设计。这是在医院采取的设计,其实灾难发生之后第一时间就捐了一百个这样的房子,但是很遗憾,后来这些东西没有能够在当地被使用。很遗憾,为什么没有派的上用场?是因为我们捐献给他们地方的政府之后,他们拿到说,只有一百个,我们发给谁,不发给谁,这就不公平了,我们都不发,所以你看这些当官的人多么的愚蠢。
好,这是我要举的今天最后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日本的富山县这个地方,它的有轨电车的例子。我们在接手这个路面电车设计之前,其实这个日本铁路公司他们在运行着这条线,但是坐的人很少,因此运营状况不佳,连连亏损。这其实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坐的人少,所以GR就把他们车的发车数量减少,这样不方便,这样导致更多人不愿意去坐,这样就越开越亏本。
所以这条线要不要关闭它,这个引起了一个争论,最终结果这条线保留,不再是这种城轨的方式,而是改成路面有轨电车的行驶去运行。我刚才就介绍了,一开始就介绍GK是一家综合型的设计公司,我们加入进来以后,给他们想的是一揽子的设计。
首先我们给他们设计了车辆,车箱,总共有7辆组成的,不同的颜色,像周一、周二、周六、周日,每天都有七种不同的颜色,最长可以是七辆车组成。
我们设计不光是车辆本身,同时包括车站,还有车站的各种路标,甚至是停车站的广告该怎么去投放,方方面面都帮他们做了设计。
富山县因为靠日本海,所以自古有很多帆船出入的地方,因此,我们对这个车辆还有包括车站的站台设计都采取了帆船的帆的形状,所以给人感觉跟他们整个的历史文化特色是吻合的。
所以不管设计受不受欢迎,但是经常有人说这个地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但是如果你做出了说明,能够让他们很信服,能够让他们知道原来这样设计是饱含着对这块土地所拥有这种特点的考虑,他们领会了以后大家就会认可。
这是车站,这是标识,有地图等等都在一起,最右边这一块是广告牌,左边这一块是一个专门用于介绍当地文化特色的一个公共广告的空间,当地设计师把他们觉得有值得介绍的东西印在上面。它其实也是一块广告的空间,但是大部分地方是做这种历史文化古迹的介绍。只有左上角这一小块印着一个公司的LOGO。为什么设计这么一个空间呢?因为这是当地的设计师所设计出来的图案,要放在这里的,通常都是很好的,质量很高一些图形,一些设计,如果这一块设计调子就定的很高,右边纯粹的广告空间那一块的广告也不敢胡来,也只能出相应的高质量的东西。
这也是刚才同样一个站牌,但是这个广告改变了,改成一个当地的亲水公园,就是在水边公园的一个环水公园的印象。所以赞助商富山第一银行,它的LOGO稍微在左上角有一点显示。
这个LOGO也是我们设计的,富山是临海的,海洋底下有着深海水的,深层水这样一个资源,我们以这个形象,富山在日语当中读TOYAMA,第一个字就是"T",意味着蓝色水的寓意的造型。这是一些文具,这些上面的造型。
工服我们也设计了,这是路面电车司机的服装,他的帽子是赛马时候用的造型。刚刚开始他们戴着觉得太不好意思了,这样帽子戴着多难为情啊,但是现在已经适应了。
还有小册子,还有一个卡片,预付卡的卡片。在这里有7种颜色,在这里显示出来,这是它的小册子。中国有八仙过海,日本是七福神,日本是七个人,坐在一个宝船里面过来,一般是坐在一个船里面的造型。
这是一个电话卡,这个电话卡因为七种颜色的电车,预示着七福神的造型放进去,做这样一个设计的电话卡。大家可以看出这个设计方案是一个系统性的方案,通过这个方案之后老百姓加深了对这个电车路线所蕴含的文化含义的理解,因此大家很愿意来做,知名度得到了提高。
总共是七辆不同颜色的车,还有一辆是紫色,这个紫色是备急用的,哪辆车发生故障之后,就可以用紫色的去应急一下。因为它是一个后补的车辆,很少实际行驶。所以大家觉得很神秘,就围绕着这个紫色的车什么时候开,诞生了很多传说,其中有一个就是说如果是年轻的一对情侣能够坐上紫色车辆,他两个人一定能够修成正果,当地就流行这样一个传说。爱别人,又被别人爱,这是一个很好的主题。
我们还做了很多宣传活动,面向市民的宣传活动。这个轻轨实际上开车之前,实际运行之前面向老百姓做了一些宣传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结果是良好的,平均下来和以前相比,平时的日子乘车人数是以前的2.2倍,而这个周末或者是节假日的时候,乘坐这个车辆的人增加了5.3倍。
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一个效果,完全是设计师的功劳,因为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设计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它也可以反映出来,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要想做好,做成功,就需要做一个系统的设计,方方面面配合起来,才可能取得成功。
好,接下来我来总结一下今天演讲的要点,我讲过很多遍,我再重复一遍,我对设计的理解,设计不是设计某一个物品,某一件商品的形状、颜色,绝非这样。
设计的力量最能够体现设计的力量的地方就是满足连用户自己都不知道的这个需求,用一种可视的形状帮它表达出来,这才是设计能发挥力量的地方。刚才也过了,好的设计要响应这三大价值,一个就是经济性、文化效果和社会效应。
谢谢大家!
同学:非常感谢大师精彩的讲座,刚才大师的讲座更多讲的是工业设计的特殊设计,通过了解,我们知道大师除了在工业设计上有一些独特的产品,大师在静观设计上面也有一定的研究,我们听到前面几场讲座之后,我们对工业设计已经有了很初步的了解,但是我们想通过这一次机会,更多的了解关于环境以及人文这方面的设计,所以也请大师多多指教。
在这里我们小组主要想展示一下日本园林的发展和创新方面。日本地理特征形成了一定的静观,表达上透过种种表象,挖掘出精髓,这是日本的传统的枯山水园林,就是以用石块象征山峦,用白沙象征湖海,白沙就是中国园林使用的水流。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园林艺术上注入了中国园林的元素,模仿中国园林的同时,又结合本民族文化特征不断进行创新。后来日本园林发展又不断向细致化发展。
在近代日本园林当中,有特色的园林主要分为茶厅园林和枯山水园林,这是日本典型的茶梯园林文化。
后来枯山水静观,因为简洁、纯净,突出静态景观,无树无花,只用几尊石组,一块白砂。
通过运用枯山水元素,组合成的园林景观小品,这是日本枯山水元素应用在现代景观上面,很具有特色。
日本现代园林更趋于石组景,突出一种静态的景观,日本园林偏于把天然石块散置成石组。
这是日本的典型的现代的枯山水的园林景观。日本庭院研究会会长说,园林母体源于自然美,如果仅仅照搬,园林绝不会成为高雅之物。日本庭院是从中国古典园林模仿而来,以山水为中心,把自然美景荣入园林之中。
社会的三个方面是社会文化和经济。日本现代园林设计是如何将这三者有机融合起来?谢谢大家。
田中一雄:非常感谢您非常精彩的发表。首先,日本的特点就是狭小。所以如何在这样狭小的空间当中尽可能多的容纳一些高密度的要素进去,这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课题。所以就是把具体事物尽可能抽象去处理,这是一个特点,一个手法。
中国的庭院非常注重装饰性,要用石头的话,石头也是非常隆重的表达,中国的庭院比较重口味。也就是说中国菜跟日本菜的特色也体现在这里,中国菜各种味很重,辣油各种各样的调味料用的很多。
而比较起来,日本庭院特点就跟一块豆腐那样,没有什么味,比较简单,简朴。枯山水就是最典型的日本庭院的手法,它非常的简练。非常的抽象,是枯山水一个特点,它采用了很多这种借景,或者说比喻的这样一种特点在里面。在日本选了很多照片,我在日本看枯山水,感觉枯山水比图片当中显示出来的要更加简练,很多地方。
您问我这种枯山水的传统造林造园特色的手法在现代日本建筑当中又怎样的体现?
对这个问题其实我并没有觉得它直接就影响了现代的这样一个建筑,我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认为现在的日本的这种现代特色的风景没有过多的受到枯山水的手法影响,反而受到了很多来自欧美的这样一种影响,比如说有很多几何造型比较明显的特点,都是它的具体体现。可能也许在这个塑造景观的过程当中,有一些具体的手法,也许比较日本特色,但是具体怎么样呢?从我们日本人的角度去看并不是很明显的能够感受到这一点。
我这样解释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
Q2:我想再重复一下我刚刚的问题,您刚刚又给我们更深入讲解了一些园林问题,但是因为在刚才您的讲座当中,您讲的是设计的三个方面主要是社会、经济、文化这三点。我的问题是日本现在园林设计是如何将这三者有机融合起来的?谢谢。
田中一雄:很难,这个问题问的。日本庭院本身就是日本文化的一个浓缩。你问的问题就是我可不可以用我的话理解一下,比如说要设计一个新楼房的形状的时候,怎么样设计出来能够吸引更多人去住,然后这样可以借助这样一种设计发挥出更好一个经济效果,我可不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想要问的问题呢?
那我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或者我的感受。日本良好设计,如果你得到了这个奖就会得到一个Goog的G的标识,日本很多房屋的设计就积极去竞争良好设计奖去。现在很多日语集合住宅,就是团体的集体住宅,都非常注重的是周边的环境设计。
因为住在城里人都很看中绿色,所以如何在自己的住宅小区周围给人感觉一种绿意昂然的印象,是大家都很看中的。因为这会涉及到这楼卖得好不好?而从社会效应的角度来看,注重这种绿化对于地球低碳效应是很好的,比如很多垂直绿化,墙上都长满了藤状的植物,或者是顶层的空中花园,也都做的很多。
而最近如何利用好这些公共的绿化空间或者说这些小区周边的空间,大家考虑也非常多,很多人提出来,比如说在日本发生灾害的时候,这些空间就要像社区开放,可以在这些空间上面搭建一些临时的住房,板房,或者是临时的厨房等等,让人们可以在那儿就餐等等,这样的考虑也越来越多。
好,接下来结合这个景观设计,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曾经在中国做过的一些具体例子。在15年前的时候,我们就在深圳做过项目,后来在上海、天津等等各个城市也都接过一些相应项目。
这个里面15年前也反映出中国人在这个景观设计理念方面,我们也切身感受到一些变化,15年前我们说给中国做景观设计,我们要多多考虑中国传统特色,传统文化,但是我们的客户会说,这样老传统的东西不用你们考虑,完全不需要,你们只管设计得更加现代一些就好了。
但是最近我觉得中国的朋友客户也越来越重视回归传统,越来越重视传统的力量,而且有很多的设计真是处于这样的理念,所以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
这是深圳的一个叫做宝安区的地方,是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设计,它是以风力发电的风车为象征的一个设计。这是城市的一些公共设施,它是一个LED的灯。另外,这就是和这个街头的景象融合得很好的,大家可以看见这些绿化和我们的设计。
这真的是一个灯,是风力发电的一个路灯,那个杆。这下面这张图是天津的一个公共汽车站,站台上面有LED的显示屏。这也是天津,它的公共汽车的车站和路标的设计。这是刚才给大家看过的上海世博会。
我没有来得跟大家说这是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这个柱子上面若隐若现能够看到一些中国的传统柱子上面常见的修饰文案。这样一个微小的地方十多年前跟中国客户说,他们说这地方不用那么去考虑,那么去做了。
Q3:您好,在您的创作生涯当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是怎样克服的?
田中一雄:可能这就是你所设想的东西和你的客户所设想的东西不吻合的时候是最苦恼的时候。怎么样?这种时候该怎么去克服他呢?那就是你如何用一种更好的方法,让你的客户能更好理解你,知道你的想法是什么,所以一个好的设计师,它不是说只要有可以会画画,会设计的能力就行了,同样应该具备如何让别人理解你的设计,能够让别人认同你的设计,他要具备一种和人沟通的能力,这个能力同样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具备了这样一些与人沟通的能力之后,才可能使你的设计能够在社会上得到认可,能够在社会上得到采纳,是这样一个情况。
Q4:您好,我们知道设计有它的历史,以前每一个阶段的设计都会有一种风格,会影响到很多地方,比如说以前会有装饰艺术运动,还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您的经验,可不可以和我们谈一下,设计发展到今天,还有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风格,然后发生那种辐射力特别大的影响吗?如果真的有这么一种影响,以你的预见会朝哪一个方面发展?
田中一雄:历史是不断重复的,它会不断循环出现,但是不是一个机械性的循环,会不断螺旋状的,向更高的方向去发展。我觉得这个世界它可能总是处于两种不同的方向的较量之中,一种就是非常具有情绪性的,比较情绪性的,比较复杂的这种。
另外一种就是非常冷静的,非常理念的这样一个。可能整个的设计理念是被这两种不同的方向性的东西所牵扯着,最终形成一个特色。所以它是一个不停旋转的,在不断变化的东西,因此今后流行肯定会发生变化。现在我们看中的是简朴的,但是也许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人们又出现对于这种偏装饰性的的嗜好。
有一句话说,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是原创的,人所有的想法迄今为止都已经被表现过了,这样的一个想法是自古罗马时代,古希腊时代就已经被人们认同的一个想法。所以设计的这个世界就是不停行进的时代,再加上这样一个特色,那么在不停地重复之间,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产生,就这样不断的演变,同时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一些特点,从而酝酿出新的风格。
还有一点就是要考虑的,就是新的技术,新的素材,新的材料出来之后,它可以使得过去人们想做而没有办法做的事情能够帮你实现它。因此,过去你想做的一种形状,一种设计没有办法实现,但是在新技术,新材料助历下可以实现,我想未来一个方向,代表新技术的趋向,它就是3D打印机,它的出现可能会改变我们未来的设计。
Q5:设计最终是靠人的感觉和想法,日本还有您的团队,如何激励年轻人产生新的创意,如果在一个团队里面,新来的人比老的人,甚至顶尖的上司创意还要好,怎么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日本的设计在中国人的眼里曾经领先过很长时间,现在中国的设计开始崛起了,你觉得中国的设计现在水平,如果有差距,差距在什么地方,我们怎么能够改进?谢谢。
第三,日本你的团队还有其他日本大公司里面,有没有论资排辈的情况?
田中一雄:我们有60多年历史了,当然是有老资格的很多人在,我有就是那老资格之一了。当然我们必须要承认,有很多年轻人他们的这种感觉创意非常好,必须要认可他们。现在越来越多的日本设计公司里面有很多年纪轻轻的人就位居高职的,这种现象越来越多的。
我就是一个例子,我不是有12个分公司,我担任我们总公司的社长的时候,我比12家子公司的社长都要年轻。所以年轻人他们有很新的想法,很新的事业,那么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老一辈的人发挥什么作用呢?我想老一辈的人,他们有很好的关于这种质量的,这种高质量的东西,他们见得多,而且他们也知道一些密度,就是质感这方面他们的领悟,他们的经验更丰富一些。因此,双方可以结合起来,在年轻人提出好的创意的基础之上,老一辈的人在给他们从更高的质量拔高,一起创造出好的东西。
至于您问的中国和日本的设计水平的比较问题,我想回答这个问题最终要看,到底在全世界你能有多少设计出来的场景,能够在全世界有影响力,能得到全球的认可,主要是看这一点。所以,我想中国现在设计的东西越来越有自己的个性了,我也期待着中国今后进一步的用有自己特色这样的设计去征服世界。
Q6:你年轻的时候当社长,有遭到别人的质疑吗?
田中一雄:这个事情是秘密。
Q7:我们知道几十年前日本设计也是从抄袭西方开始的,在这个漫长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看到日本当代设计也非常优秀,可以说日本今天设计是一个设计的强国。作为我们中国设计师一直在对日本设计师这样,他非常现代,但是同时又有日本本民族传统的意韵,文化意韵。我们中国当然也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但是当代很多中国设计师在强调设计本土化过程当中,经常做一些传统符号的这种堆砌的设计,或者盲目抄袭西方的设计。我想请问您,在您经历这几十年日本现代设计过程当中,日本的设计师是怎样做到设计本土化的?在设计本土化方面,您有哪些思考?包括日本设计师,就是新生代设计师培养当中,有没有提到过设计本土化方面的东西。
田中一雄:谢谢您对日本的关注。现在日本有一个优良设计奖,在这个奖成立之前,日本有一个政府机构专门叫做检查设计课,主要检查日本本国的设计有没有模仿或者说有可能侵害其他国家已有的这种设计的产权,知识产权这样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去检查,有一个检查设计课。
我认为日本公司当中,索尼、本田曾经是引领了全球设计的顶尖公司。但是现在看日本和其他国家公司的比较,看电视,你就会发现三星的电视已经设计的超过日本了。所以现在在家电这一块设计方面来讲,对日本来讲是处于一个非常迷茫的时期,徘徊的时期。
无印良品的社长曾经说过,日本人会说无印良好是一个国际的设计。日本人会这么看无印良品。但是在海外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很日本的设计。所以日本人自己没有认为这是日本特色的一个东西,但是国外的人他们觉得这很有日本特色,所以不是一个很主动的,很自觉的这种非要去体现它而体现出来的,它是一种深藏在身体内部的一种东西,因为他们是日本人,因此他们所想出来的东西,不知不觉戴上日本一个烙印,在外国人看来,可能这就是日本的一个特色,是这样一层关系。所以你说容易堆砌一些传统的文化符号,比如说在日本就是富士山等等这种符号,现在都已经堆砌了,日本国内做设计的人,几乎没有人有意识要把这种日本新的符号,新的东西故意显现出来。
可能去到纽约那些艺术家们,他们有一些人故意去做,但是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等于是做了双重工作,也就是说你是一个日本人,其实你的身体内部就有很多不自觉的,就会有一些日本性的东西潜藏在你的身体内部,你就是忠实于你的原本的这种设想,把它展现出来,自然就了日本特点,所以在本土化方面我是这么理解的。
所以我不希望中国的设计师,本身就是中国人在做设计,但是你们却有意把一些中国性的符号性东西,再故意强调出来,我觉得没有必要,反而希望中国设计师们,你们不需要有意去想这些东西,而是朝着创建更高质量的设计去努力就可以了。
Q8:首先非常感谢您的展示,非常精彩。我在设计方面没有任何专业背景,如果想加入这个行业或者说加入贵公司,大师有什么建议或者是我该准备做些什么?
田中一雄:这个设计已经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了,我说过很多遍,所谓设计不是说把一个东西的形状、颜色画出来就好了,它是一个,这个社会已经到了一个你可以用一颗想要设计的心去做一些工程性的东西,或者说用一颗想要设计的心去做一些策划性的东西,这些完成是可能的,在这个时代里面都是可能的,并不是要为了设计才可以进到设计公司,你不具备设计的能力,同样也可以到GK来工作。
Q9:有这么一个词叫"创新疲劳",我们在创新创意领先以后,我就会变得疲劳了,变得疲顿了,很明显一个例子,就是索尼,iphone很有可能是索尼当时先进的,但是他放不下那个小的随身听,于是没有继续创新、开发,结果苹果开发出来了,结果风靡世界。GK这么大的公司,60多年了,这么厉害一个公司,是不是遇到创新疲劳的公司?如果说有这种问题当时怎么解决的,怎么去解决这个"创新疲劳"这个问题?
田中一雄:今天我接受了视觉中国的采访,他们问了你同样的问题,不久你在网页上就可以看到我的回答了,请你关注一下。
我还是说一句吧,关键就在于这个公司的一把手它怎么看这个问题。苹果能够设计出来呢?就在于乔布斯非凡的决断能力。还有一个英国的一家生产吸尘器的公司,他那儿也是领导人非常有魄力。
所以关键就在于这个公司的掌舵人,他能不能够认为设计是他的经营资源,对公司而言一个很难得的,经营公司难得的资源,他能不能够这样去理解设计这件事,而且他有没有足够的魄力,这种判断力,决断力,让他去做这个事,所有的一切都是由这一点去决定的。
Q9:如果这个领导人离职以后,换了下一届领导人,就很有可能再走老路,有没有能够用制度上的东西把这个规避掉?
田中一雄:挺困难的。谢谢!
德稻大师田中一雄《设计领域的"产业之路"》主题演讲
德稻工业及平面设计大师田中一雄(Kazuo Tanaka)教授
田中一雄教授用日本著名GK设计集团作为例子向听众阐述了设计的"产业之路"
虽然是设计师,但大师的幽默感十足
同学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争相向大师提出疑问
大师仔细认真地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演讲结束后,热心听众向大师索取名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家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