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谁能告诉我现在的农药行业发展前景咋样啊,那里有农药的农药...

产能过剩 农药企业发展前景不乐观 -- 行业资讯 -- 中国农药网
网群: | | | | | | | | | | &QQ群: 233046[新群] 769
中国农药行业门户网站 &&
&&&&&&&&&&&&&&&&&&&&
&热门搜索:
>> 信息正文
产能过剩 农药企业发展前景不乐观
来源:本网论坛  13:08:34 中国农药网
页面功能:【
字】【】 【】
  根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植保植检站的相关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商品需求总量预计为98.4万吨(折纯为31.36万吨),将比今年增长2.48%。其中,2012年杀虫剂的需求量为12.41万吨,同比增加1.2%;除草剂的需求量为9.73万吨,与今年持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需求量为3458.62吨,同比增加7.41%。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指出,虽然预计明年我国农药的需求总量有所增加,这对于国内农药生产企业而言是一大利好。但是由于现在我国农药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较为严重,而国内农药需求量增长有限,今年我国农药生产企业的业绩整体下滑,预计明年的发展前景也并不十分乐观。
  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月份,我国累计生产化学农药共213.8万吨,同比增长16.1%。其中杀虫剂原药57.1万吨,同比增长9.2%;杀菌剂原药12.7万吨,同比增长1.6%;除草剂原药94万吨,同比增长10.8%。预计今年全年我国可生产化学农药约255万吨。
  然而,虽然我国农药产量较大,但需求情况并不乐观。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农药产量约为234.2万吨,出口量为121.63万吨,而国内消费量仅为30.2万吨。今年我国的农药产量约为255万吨,但需求总量仅为30.8万吨左右,还不到产量的1/8,同时前三季度的农药出口量也仅为61.1万吨。
  因此,由于产量过大而需求增长有限,国内农药生产企业的利润水平并不高。中投顾问发布的《年中国农药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国农药行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981.1亿元,同比增长22.6%。但全行业累计亏损企业达83家,亏损面为10.7%,亏损企业亏损额3.7亿元,同比上升105.9%。
中国农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药网,未
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农药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农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
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农药网管理协调部 电话:8
版权所有 &copy
中国农药网 保留所有权利
客服信箱:(请把#换成@)
客服电话:8
《中华人民共和国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
入网咨询:   服务投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发展迅速,农药检测技术迅速腾飞,农药残留不再是隐形问题,前段时间的草莓热退去之后,新一轮的播种又将接近,近日宁波新桥下村数百亩草莓补种急需农药等物资。
  宁波大量草莓补种农药紧缺
  浙江省奉化市江口镇新桥下村是草...[详细]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收到一封来自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FRAC)作用机理专家组主席的来信,来信表示,根据其与郑志天博士研究生等在ScientificReports上合作发表的研究论文,FRAC给予氰烯菌酯单独的作用机理和抗性风险分类编码。该...[详细]
  目前,我国农药产能、产量处于世界前列,但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能...[详细]
  第一步,产品的定位:
  在产品的上市前首先必须对产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企业...[详细]
使用农药防治作物病虫草害是常用的方法;农药药效是指农药对病虫害或杂草的毒杀效果;常...
农药QQ群:
客服电话:0
客服传真:0高兴的加菲: 农药行业记录 研报摘抄,自言自语,雪友发言荟萃。老规矩,版权归各自 ======= 农药生产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受农业生产季节性的影... - 雪球&:农药行业记录研报摘抄,自言自语,雪友发言荟萃。老规矩,版权归各自=======& &&&&&农药生产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受农业生产季节性的影响,农药的生产和消费也呈明显的季节性。从我国的情况看,每年的二季度、四季度是农药生产的旺季,每年上半年生产大于销售,产销率较小,下半年销售大于生产。=======农药需求取决于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农作物种植结构两大核心因素& &&&&&&农药主要应用于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农作物种植面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药的需求量;而天气会在短期内影响需求量的波动。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农药市场的价值空间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果蔬等农作物对农药的需求最大。农药需求的国际视角:& &&&&&&未来区域增量来自南美;种植结构增量看果蔬、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农药需求。& &&&&&&世界农业种植面积总体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未来农业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来源地区是南美等地区,南美等地区农药市场占世界比重还将继续上升;世界各大洲农作物种植结构也比较稳定,未来种植面积增加较大的农作物品种将主要是果蔬、油料作物等。尽管果蔬等的种植面积占比小,但农药消费额占比最大,具有较高的需求弹性。看好未来果蔬等农作物的农药需求。农药需求的国内视角:& &&&&&未来国内农药需求量因种植面积的稳定难有大的提升,但农药市场空间的提升仍较大,主要来自农药产品结构的升级。& &&&&&&预计未来国内农业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将保持稳定的水平,导致未来农药的用量难有大的提升。从农药品种来看,国内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偏少,因此,未来国内农药市场空间的提升将主要来自产品结构的升级。=====长江研报之一========⊙粮价才是农药行业盈利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推断这种传导机制是:种粮者收益改变从而调整耕种预期,影响到下游农药产品需求,影响到农药全行业的盈利状况。更核心的点在于产业链下游盈利的改善带动上游生产资料的全线复苏。& &&&&&&农药是当前世界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增产手段之一。广义上农药通常指具有杀灭农作物病、虫、草害和鼠害以及其它有毒生物或能调节植物或昆虫生长,从而使农业生产达到增产、保产作用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或是自然界的天然产物,或为某种单一的无机物抑或是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历次粮价上涨都带来同年或者来年农药行业的高增长。由于全球各国粮食种植周期的不一致性、灾害、作物品种结构调整、大宗商品价格突发波动等因素影响,粮食价格上涨会在中短期改变种粮预期进而影响到上游农药行业,导致次年农药行业产值与盈利提升。我们推断这种传导机制是:种粮者收益改变从而调整耕种预期,影响到下游农药产品需求,影响到农药全行业的盈利状况。& &&&&&&从美国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来看,收入产出比(2012 年为预测数据)的提升往往伴随下一年耕种面积的增加。据美国农业部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主要粮食品种原材料成本中农药支出占比逐渐减小。农药价格的波动对于上游农产品价格影响甚微,而农产品价格波动则对农药的需求影响效果显著。& &&&&&&世界农药巨头的毛利率2004年与2008年均出现过明显的提升,与全球粮食价格走势基本相符。全球作物农药市场十年内经历了两波高点。分别是 2004年15%的增长以及1973年以来最强势增长的2008年,21.2% 的增幅将永载农药史册。& &&&&&&&全球粮食供求格局将维持紧张态势。& &&&&&&世界粮农组织预计, 2050 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肉类需求将增长 70%,气候异常带来的粮食减产越发频繁。全球粮食主要供需指标都已达到历史低位。& &&&&&&其中,全球耕地面积增速已经连续数年在0.5%附近徘徊,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创出历史新低。主要农作物的消费库存比已处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史最低点。人均粮食消耗不断创新高。增加单产是缓解粮食供需矛盾的唯一方法。& &&&&&&全球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维持低位徘徊。为保证全球农作物的供求均衡,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增加农药施用量成为主要方法之一。长期存在的全球粮食结构矛盾为农药未来需求增长提供支撑。& &&&&&&世界人口持续增长、食物消费结构的转变、极端天气所造成的粮食减产等因素不断加重全球粮食的供求矛盾。尤其是美国2012年的大规模干旱再次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粮食供需不平衡,大豆、小麦等主要作物价格提升,根据我们上面的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农药行业的需求将从2013年起进入新的景气周期,这一结论也从我们的行业调研中得到了验证:目前很多产品的需求均超之前市场预期。⊙全球农药正处于第二次产能转移阶段,又一个中国机会& &&&&&&农药巨头公司从来都是农药品种更新换代的推动者。目前巨头公司工作重心明显放至开拓新品种及制剂领域,孟山都更是将重心放至种子推广业务,我们认为全球农药进入二次产能转移阶段,这次转移更多的来源于世界巨头农药公司的内部结构调整,国内农药企业将受益于产能转移带来的需求增长。& &&&&&&一样的开始 &不一样的未来——两次农药产能转移比较& &&&&&&通过研究2000年后全球农药发展周期,我们明确表示存在两次全球性的农药产能转移。通过对比两次转移的驱动因素,我们认为两次转移有一个共同点是来自于国内需求的增长,但未来发展的不同则在于,第二次产能转移的供给端不会出现大规模扩张。& &&&&&&需求端爆发导致第一次产能转移& &&&&&&之前我们已经论证了粮食供求紧张将刺激农药需求增长。2008 年需求端的井喷式增长在极大利好国际农药巨头公司同时,也使国内企业盈利大幅改善,形成2008下半年至2009年国内农药企业的扩产冲动,第一次农药产能转移就此形成。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所造成的粮食价格在短时间内的急剧拉升是第一次转移的直接原因。从全球角度来看,此次转移带来的农药行业整体量的变化要大于结构的改变。& &&&&&&全球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持续调整,带来世界粮价连续三年上涨,2007 年大宗商品突发的剧烈波动,使得积累多年的粮食结构矛盾终于爆发,导致全球性粮食危机。& &&&&&&粮食危机突然爆发,引发了农化产业链一系列化学反应。一方面,粮食供求关系紧张引发了农药需求上升,在国际农药巨头获利颇丰的同时,国内农药企业也跟着分了一杯羹。另一方面,盈利改善导致国内企业投资冲动加大,2008 年全行业总资产增加额创下历史新高。国内产业扩张,象征着农药第一次产能转移已经完成。& &&&&&&全球第一次农药产能转移以粮食危机为背景,粮食结构改变带动农药产业结构变化,需求上升拉动国内农药行业投资增加。量的改变大于结构的改变。& &&&&&&订单驱动,第二次转移大幕拉开& &&&&&&进入2012年下半年,全球农药行业进入第二次产能转移。此次转移与上次的需求驱动类似,也伴随着国内订单数的恢复。但我们认为两次转移大背景的不同使得此次转移将不会产生较大规模供给端的扩张。我们认为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大幅度提升是第二次农药产能转移的大背景,驱动世界农药巨头进行内生性调整。转基因种子业务的高盈利使得国际农药巨头逐渐将业务重心向种子业务转移,战略调整随之带来的就是对传统经营业务的放弃或者转移,对于供给端结构的变化而非量的改变。& &&&&&&转基因大发展改变全球农药消费结构& &&&&&&我们认为转基因技术的大规模普及使得全球农药消费结构发生深远改变。转基因技术是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引起生物体性状可遗传的修饰,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该项技术于上世纪70 年代末首先提出,并于1996年首先在美国实现商业化。& &&&&&&黄金十年渐行渐远 &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 &&&&&&ISAAA 的统计数据显示,自 1996年转基因种植商业化之后,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特别是近十年赢来了黄金发展期。至2012 年,全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7亿公顷。2012年,发展中国家种植面积占全球比重52% ,首次超过发达国家。预计在未来几年,发展中国家仍将为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提供巨大增量。&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转基因商业化的国家,经过17年的发展种植面积已逐渐趋于饱和。发展中国家将逐渐成为未来主导,巴西、印度等国为未来几年提供增量。以美国、加拿大等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转基因种植高峰已过。尤其美国各主要转基因作物品种种植面积已趋于饱和。混合型转基因作物(既抗除草剂又抗杀虫剂)逐渐成为主流,会进一步刺激杀菌剂的消费增长。& &&&&&&转基因种植面积趋于饱和并不等于种子市场失去了增长的可能。由于转基因技术发展的特殊性,其研发周期较其他行业较短,具有混合性能或新抗性的新基因作物不断推出。每次更新换代都将带来作物种植结构以及农药需求结构的调整。& &&&&&&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增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其中以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为代表。2003年至2012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年复合增长率都超过120%。巴西是世界近十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转基因种植国家,已经连续四年增速维持在 20% 以上。总种植量已经超过美国的50%,是未来几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量的主要增长点。& &&&&&&2012年,混合型转基因作物比重达到25% ,巴西混合型转基因作物比重只有约15% 。从美国转基因种植历史来看,混合型转基因作物在巴西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巴西玉米、棉花的传统作物种植比重仍然很高,也是未来的主要增量。& &&&&&&中国已处于全球转基因产业链中& &&&&&&中国实际上已经处于全球的转基因产业链中。中国是全世界的粮食大国,主要粮食作物的自给率很高。在中国只有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实现产业化,并占到了国内总各种面积的74.2% 。& &&&&&&不过,近几年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节节攀升,2007 年后进口量已经稳稳占据全球总进口量的半壁江山。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量已经超过其国内产量的30% 。巴西作为全球第二大大豆出口国,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大豆出口到中国。考虑到美国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已达95%、巴西63.5% ,中国实际上已经深处全球转基因产业链中。中国的需求增量,或许将成为未来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的另一个增长点。& &&&&&&转基因大发展只令一小部分农药受益& &&&&&&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并没有带来农药行业的整体繁荣,反而仅带动了少数几种农药的大发展。从总量来看,总用量在减少,只使一些特殊的产品受益。& &&&&&&传统作物(如大豆、谷物、玉米、水稻、棉花等)受到转基因种植面积持续增长的影响,占农药全行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说明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使得某些特定品种农药需求量剧增,对其他农药需求萎缩明显。主流农药品种数量下降显著。& &&&&&&例如,非选择性除草剂草甘膦、草铵膦等,在全球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不断上涨影响下,严重挤压传统选择性除草剂的市场份额。抗草甘膦作物市场份额持续增加,全球草甘膦产值大幅提升。& &&&&&&国际农药巨头转战种子业务是未来发展大趋势& &&&&&&&从转基因作物种植促进草甘膦大发展的故事可以看出,转基因的发展只会利好特定类型农药。所以只有控制了种子,才能控制未来。加大对于种子业务的投入与研发,才能控制今后的农药消费结构进而控制农药市场。对于种子业务的关注度加深,成为巨头进行产能转移最大的驱动因素。& &&&&&&为什么是孟山都?& &&&&&&&孟山都公司是采用以上策略成功转型的经典案例。孟山都曾经是世界上最早开发草甘膦除草剂的公司,并于1976年对其自主草甘膦品牌——农达除草剂实现商业化销售。但它并没有像其他农药公司一样,专注于农药新产品的研发,而是于1981年将生物技术确定为公司的战略研究核心。乘着全球转基因科学发展的东风,孟山都科学家于1982年首次在基因上改变了植物细胞。此后30余年,公司不断推出新型转基因种子,现今已垄断了全球90%的转基因作物市场。& &&&&&&由于转基因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孟山都公司的种子业务始终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它种子业务龙头产品都是为其主打农药产品量身打造,保证了农药业务稳定增长。& &&&&&&2009 年后,孟山都公司逐渐在削弱农药板块权重,将精力更加集中于种子业务。但其农药业务依然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凭借生物技术方面的优势,公司北美洲种子市场份额不断攀升,与杜邦公司共同瓜分了北美市场。& &&&&&&根据孟山都公司发布的产品研发计划显示,未来几年孟山都公司将有10余种各类作物的抵抗不同农药的新品上市。由于孟山都的产品研发线具有持续性与多样性,预期未来其种子业务将继续维持较高水平增长。& &&&&&&孟山都的成功,促使农药巨头战略重心向种子业务转移。我们通过跟踪近三年来国际六大巨头的并购事件,将其分为四种类型:种子业务、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以及渠道建设。对近三年进行比较分析,六大农药公司(孟山都除外)并购案例中种子相关业务所占比重较高。& &&&&&&我们认为农药企业向下游种子行业进行扩张是大势所趋。种子是农产品的直接上游,随着转基因以及生物改造技术日渐成熟,通过改变种子生物学性状,可以进一步加大对下游农作物种植类型的掌控,从而调节特定农药品种需求的。转基因作物种子全球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 ,接近于传统作物种子全球总产值。预计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世界农药巨头向种子行业进行纵向整合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传统产品逐成鸡肋& &&&&&&国际巨头农药公司纵向整合的投资冲动不断加大,使得盈利逐渐下滑传统产品逐渐成为了公司的鸡肋。从当前农药巨头公司的龙头产品结构来看,传统产品的确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我们以1990年为界限,将之前登记上市的产品成为“旧产品”,反之为“新产品”。通过比较世界农药巨头的销售额前十大产品比重变化来看,新产品的销售比重逐渐增加。旧产品除去草甘膦、百草枯、麦草畏等受转基因种植影响依然维持较好的销售水平外,80年代以前大部分专利农药产品,市场份额已丧失殆尽。& &&&&&&不仅专利药生产公司传统产品收入比重不断降低,仿制药生产企业Nufarm草甘膦业务毛利贡献比重也呈现逐年走低态势。传统产品受新产品挤出效应越发明显。盈利能力下滑、市场份额锐减,导致国际巨头农药公司削减或放弃传统业务,节省开支投入新品研发。新品研发与投产促使传统产品发生产能转移。& &&&&&&科研投入是第一生产力 &进入升级——研发周期& &&&&&&传统产品的逐步萎缩,纵向扩张的投资需求,都导致国际巨头农药公司的科研投入逐渐增加。而开发的新产品更会进一步促进传统产品的淘汰,使得巨头进行产能转移。& &&&&&&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使得诸如拜耳、巴斯夫、先正达等农药巨头加快淘汰老产品、推出新产品的步伐。近两年来,新产品的发布在不断加速;老产品的淘汰数量始终维持较高水平。& &&&&&&世界六大农药公司悠久的研发传统,使得新产品的上市必然伴随着旧产品的淘汰。对于已经完全失去盈利能力的旧产品,会彻底被市场抛弃。但对仍具有市场盈利机会的传统产品,会对农药技术相对落后国家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从而驱动传统农药产能进行转移。这一过程逐渐演变为“升级——转移”周期。& &&&&&&第二次产能转移将使全球农药行业迎来新一轮行业景气周期,中国企业明显受益& &&&&&&通过以上对世界农药巨头的分析,三点驱动因素导致全球农药产能发生第二次转移。& &&&&&&? &强烈的向盈利能力更高的种子行业纵向扩张的冲动。& &&&&&&? &传统产品盈利大幅度下降,抛弃旧业务能够换取更多的资金与精力进行战略调整与新产品研发。& &&&&&&? &研发的不断投入使得新产品的推出逐渐提速,促进了旧产品向其他国家进行转移。进入升级——转移周期。&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当前全球第二次农药产能转移方兴未艾。& &&&&&&两次转移虽然都起始于需求增长,但结局也许并不一样。我们认为第二次转移对于产品结构的转移要大于量的改变。此外国内供给端也处于逐渐缩紧的状态。⊙中国因环保、药品登记,正处于产能收缩阶段& &&&&&&国内农药管理条例以及环保要求趋严,国内农药行业目前已经进入产能收缩阶段,且目前逐步趋严的态势将从政策面约束国内农药行业产能扩张,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在需求好转的情况下,供给端很难再现历史上大规模扩张的情形。& &&&&&&未来政策面将继续保持紧缩& &&&&&&我们通过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农药政策的演变规律来对比国内政策的发展阶段,认为国内农药管理政策趋严是大概率事件。& &&&&&&我们将西方农药政策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二战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开始施行农药登记制度。农药产业逐步发展,使各国进入了农药政策的第二个发展时期——“简单集中期”,即表现为对农药的审查程序繁琐、严格与对残留要求标准极高,这一时期的欧美等国均出现了农药行业发展停滞的现象。为了引导农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美国于1975年、日本于2005年,欧盟于2009年分别推出了更加科学化的农药审批程序以及最大限度的环保、残留标准,对于企业的科技、工艺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农药政策进入所谓“科学集中期”。& &&&&&&&我们认为在政策周期每次调整中,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以及科研、化学工艺、检测水平的公司才能得以存活。即政策调整周期促进行业资源整合,利好行业内龙头企业。根据对最新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农药行业“十二五”规划、等进行分析,中国农药政策在由简单集中期向科学集中期转变。国内农药行业将进入一个政策面调整期,利好行业龙头企业。& &&&&&&&国内环保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化与国际化& &&&&&&我们认为国内环保管理相关政策也将提速,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这方面的对于供给端的约束效用虽然可能没有政策面巨大,但也会是未来影响国内农药供给端的一个重要因素。⊙农药景气大周期来临,全部布局农药行业& &&&&&&在全球农药需求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二次产能转移与中国国内产能收缩,最终体现在农药产品上面的结果是:产品价格上涨或行业集中度提升。我们认为目前正处于农药大周期的初期阶段,建议全面布局农药行业。& &&&&&&我们明确表示农药大周期来临,我们坚定的认为本次农药大周期持续时间将较以往更久,理由在于:& &&&&&&&1、 &全球粮食供需结构紧张程度持续升温,增加粮食单产是缓解世界粮食矛盾的唯一途径,这足以保证全球农药将在长时间内保持高的增速;& &&&&&&2、 &全球农药进入二次产能转移阶段,此次转移来源于世界巨头农药公司的内部结构调整,驱动因素较2008年的产能转移不同,从而带动中国原药需求增长,最直接的即为国内龙头企业订单充足;& &&&&&&3、 &国内农药管理条例以及环保要求趋严,国内农药行业目前已经进入产能收缩阶段,且目前逐步趋严的态势将从政策面约束国内农药行业产能扩张,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在需求好转的情况下,供给端很难再现历史上大规模扩张的情形。& &&&&&&在全球农药需求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二次产能转移与中国国内产能收缩,最终体现在农药产品上面的结果是:产品价格上涨或行业集中度提升。⊙农药行业进入估值提升阶段& &&&&&&我们认为农药行业进入估值提升阶段,核心点在于:1、行业持续成长;2、行业集中度提升;3、中国农药依然可享受结构变化带来的红利。& &&&&&&1、 &持续成长:这是我们认为农药现时点应该获得高估值的核心要素。我们的观点在于受国内产能收缩,本轮农药行情的持续时间较超越历史,无论是从产品或者是企业订单来说,都处于持续改善和突破的时期,在行业前景逐步升温的背景下,农药板块理应获得高估值;除此之外,在产能方面的压缩将使得农药盈利变化波幅减弱。& &&&&&&&2、 &集中度逐步提升:我们在前面说到农药供需结果演变最后的结果是产品价格上涨或者行业集中度提升。我们认为对于细分产品来说,国际巨头对供应商逐步提高要求,国内龙头企业有望在新一轮竞争中胜出,我们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个优质企业成长壮大过程中的洗礼,竞争的重心逐步转向龙头企业;& &&&&&&3、 &产品创新:尽管中国主要以过期药品原药生产为主,但是在全球性农药结构演变过程中,中国依然逐步朝高端仿制药、高级中间体等迈进了几步。⊙4条投资主线& &&&&&&按上述结论,我们认为国内农药行业的四条投资主线:& &&&&&&1 、大宗产品寻找供需结构改善带来价格上涨的品种& &&&&&&推荐吡啶-百草枯标的红太阳、沙隆达,关注草甘膦标的;& &&&&&&&2 、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能持续获取订单的标的。& &&&&&&巨头公司产品转移,中国企业将会明显受益,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巨头选择供应商已经将以往的关注价格改为关注技术实力,环保优势;因此对相关产品的龙头企业来说是个良好的发展机会。代表企业长青股份、辉丰股份;& &&&&&&3、能适应全球农药行业新趋势的标的。& &&&&&&全球农药行业逐步进入新药替代阶段,我们认为在这种大趋势背景下,具有较强工艺包研发能力、能密切跟踪新药及过期专利药、同时熟悉海外业务的企业在未来具备合作优势。 推荐华邦颖泰;& &&&&&&4、自下而上寻找能放量的产品。& &&&&&&微观层次上,我们选择在在用量方面具有巨大提升潜力的品种;针对这种品种,我们认为需要的几个必要条件在于:1、性能具有明显排他性;2、需要有巨头公司来作为重点推广;3、下游领域广阔 。我们筛选出来的部分品种有麦草畏、嘧菌酯、康宽、噻虫嗪等,推荐麦草畏标的扬农化工、长青股份。=====长江研报之二========$本报告的思路框架& &&&&&本报告重点围绕“作物-种子-农药”三点一线:& &&&&&&1、转基因变革是近 20年来农业行业最大的变革,抛开社会伦理,我们认为“存在即合理”,转基因变革依然处于高速发展期;& &&&&&&2、转基因兴起,促使巨头公司调整盈利模式,“种子创造农药需求”的真理使得各公司兴起大力开发种子业务的浪潮;& &&&&&&3 、世界农药处于品种的微妙变革中,特殊农药品种的需求开始“被创造”。全球转基因依然处于发展高速期& &&&&&&转基因作物在过去的17年内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目前全球转基因作物增速依然维持10-15%增速;转基因在全球的成功核心推动力来自于独特的经济效益:根据英国咨询公司PG Economic相关数据统计,的 16 年间,全球农场总收入982 亿美元;农场总收益有 480 亿(49% )是由于虫害和草害压力降低所带来的增产收益。与此同时,农药施放量的减少也使得能源消耗不断下降。&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改变了全球农药的市场格局。主要表现为:一、杀虫剂份额下降,杀菌剂异军突起;二、全球农化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农药品种的集中度升高,特定品种农药市场占有率急剧攀升;三、农药公司加速开拓种子市场业务。种子业务成为巨头公司逐鹿的领域& &&&&&&转基因种业市场规模从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8% ,在2007年之后的增速显著大于种植面积增速,说明以上良性循环的效用开始显现。转基因种业市场规模已经逐步赶上非转基因市场,两者目前基本平分秋色。& &&&&&&我们坚持一直以来的观点,种子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 1、种子通过“作物”来实现农业的国家利益;2 、种子通过“作物”间接控制农药需求;除此之外种子的高盈利性也是巨头公司精力集中的原因之一。随之而来的是全球农药市场正在发生悄悄变革。未来哪些农药需求将会“被创造”& &&&&&&我们按照“作物-种子- 农药”的核心轴,汇总六大种业公司转基因作物及相应种子的研发线,最终梳理“草甘膦、麦草畏、草铵膦、2,4-D”四大品种,草甘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自身的绝对成功地位,我们将研究重心放在另外三大品种。& &&&&&&我们认为未来麦草畏、草铵膦、2,4-D 这三种农药在近几年出现需求量爆发式增长是大概率事件:1 、作物针对品种相对单一。不同于杜邦先锋与巴斯夫原先各自开发的,针对某一类农药的转基因种子,这种只针对于某种特定农药的转基因产品与之前的草甘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2 、抗草甘膦杂草发生率不断提高,需要新品种农药来解决这一问题;3、全球草甘膦市场高度集中,其它巨头公司皆规划大力发展其它优势品种。草甘膦持续扩张,麦草畏放量渐行渐近& &&&&&&受益于耐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氨基酸类农药(其中草甘膦占比80%~90% )市场容量从1996年起开始驶入快车道,并至今维持在较高市场占有率的水平。由于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扩张,我们认为草甘膦依然处于发展扩张阶段。& &&&&&&而随着抗草甘膦杂草的逐渐侵蚀,开发与草甘膦混配的新农药品种在势在必行,麦草畏有望加入该队列。按照孟山都和巴斯夫的合作规划,我们认为2014年麦草畏市场将开始呈现大幅放量局面。投资建议& &&&&&&我们明确表示转基因变革给农药带来的新变化及新趋势将继续持续,我们看好草甘膦、麦草畏、2,4-D 等产品的发展空间。& &&&&&&沙隆达A:草甘膦+2,4-D,继续推荐& &&&&&&沙隆达从事农药的生产及销售。公司拥有草甘膦、百草枯、2,4-D、乙酰甲胺磷、敌敌畏、敌百虫等产品,2012年公司生产化学农药4.94 万吨,未来将逐步形成有机磷、光气、吡啶三大产品系列农药生产及销售。& &&&&&&受到供需结构偏紧的影响,公司主要产品草甘膦和百草枯价格持续上涨,龙头产品盈利持续回升,有望带来公司2013年业绩的大幅增长;此外,公司内生性增长项目乙酰甲胺磷、灭多威等产品持续为公司提供增长动力,我们预测 年EPS分别为0.67 、0.90 元,继续“推荐”。& &&&&&&扬农化工:草甘膦+ 麦草畏标的& &&&&&&公司是国内拟除虫菊酯龙头,产能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目前产品线和产业链完整。除草剂方面公司拥有草甘膦和麦草畏两大品种,公司将受益于草甘膦盈利。麦草畏适合于旱地除草,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喷洒后能迅速地被阔叶草吸收,对环境无害,施用量低。随着未来麦草畏转基因新品种逐步成熟,麦草畏有望成为未来增量最大的除草剂品种。12 年公司公告了设立如东新生产基地,为未来新品种生产提供了基础。我们预计 年EPS为2.00 、2.40 元,维持“推荐”评级。& &&&&&&扬农受益于草甘膦价格行情,公司2013年一季度业绩大幅超出市场预期,股价出现明显上涨,我们认为,扬农核心的看点在于如东新基地的投产,草甘膦对于公司来说是一个高价格弹性品种,而公司更核心的在于“成长”。公司在麦草畏生产工艺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优良水准,此外,公司在如东生产基地麦草畏进行扩张,我们认为麦草畏未来 2-3 年明确的爆发需求将为公司成长提供引擎,维持推荐。& &&&&&&&新安股份:上好的草甘膦标的& &&&&&&新安股份从事草甘膦、有机硅的生产及销售。公司目前拥有8 万吨草甘膦产能,20万吨有机硅单体及下游配套产品的生产及销售。随着国内环保压力的逐步增加,草甘膦企业在环保领域的投入也相应增加。新安作为国内草甘膦的龙头企业,在环保领域明显具有优势,公司将直接受益草甘膦盈利提升。我们预计
年EPS为0.67 、0.80元,维持“推荐”评级。& &&&&&&长青股份:看好公司未来麦草畏及原药放量带来的持续成长&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农药生产企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吡虫啉、氟磺胺草醚、烯草酮、三环唑等,覆盖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在保证老产品产销稳定的前提下,公司开发了麦草畏及多种原药产品,为公司未来的持续成长奠定了基础。& &&&&&&随着草甘膦使用的抗药性增加,国外公司新近开发的抗麦草畏转基因作物放量可期,我们看好公司麦草畏产品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公司投资建设的十九种原药产品(两期产能共2.04 万吨),也将受益于第二次产能转后国外企业订单的增加而逐渐放量。预测 年EPS分别为0.96 、1.25 元,维持“推荐”评级。& &&&&&&辉丰股份:2013年主要增量来自氟环唑& &&&&&&辉丰股份从事咪鲜胺、辛酰溴苯腈、氟环唑、2,4-D 等农药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公司与巴斯夫、FMC等企业均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 2013年增量主要来自近期投产的氟环唑项目和菊酯类产品,2014 年仓储项目及其它在建项目将贡献增量。整体来看,辉丰长期布局基本成型,未来逐步开拓自主销售模式,成长确定性较强。预计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3 、0.80 元,维持“推荐”评级。$转基因大发展为全球农药格局带来了什么?&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改变了全球农药市场格局,主要表现为:一、杀虫剂份额下降,杀菌剂异军突起;二、全球农化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农药品种的集中度升高,特定品种农药市场占有率急剧攀升;三、农药公司加速开拓种子处理市场业务。& &&&&&&第一:全球农药产品结构改变,杀菌剂异军突起。2000 年以后是转基因种植的快速发展期,抗虫转基因棉花大规模普及、复合形状转基因作物种植比重提高。此类作物品种普遍不具备杀菌的功能,使得全球杀菌剂市场快速发展。& &&&&&&第二: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普及严重降低了杀虫剂需求,全球杀虫剂市场规模萎缩;除草剂市场总规模增速在下降,不同品种两极分化严重。受益于转基因输入性状的农药种类——草甘膦、草铵膦、2,4-D、麦草畏等,市场份额普遍提升。& &&&&&&第三:转基因大发展使世界巨头农药公司调整发展战略,将发展方向转移到种子处理业务。我们重申在上一篇农药行业深度中的观点:全球农药产业在经历第二次产能转移,而本次转移的主要刺激因素就是农药巨头的战略调整。种子处理业务的高毛利以及垄断未来下游的农药供给的可能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化行业巨头积极开拓种子业务。$巨头转战种业市场拉动农药新需求& &&&&&&我们在上一篇农药行业深度中,重点介绍了孟山都的成功轨迹。孟山都突出的经营策略就是利用转基因种子来限制下游农药选择,用种子业务的高毛利抵消掉农药板块的低毛利,这种经营战略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传统农化巨头采纳,转基因种子市场规模不断增加。& &&&&&&我们认为未来全球农化行业受到农作物种植刚需影响,仍将维持稳定增长。但在转基因作物的持续普及所导致的农药品种集中的大格局下,农化行业规模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农化与种业的行业规模差距会继续缩小。$全球种业市场竞争格局趋于稳定& &&&&&&传统农化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完成企业转型& &&&&&&传统农化行业进军种子行业主要方式是“借鸡生蛋”,通过并购种业公司完成横向扩张。& &&&&&&杜邦公司通过与先锋种业合并成功转型;陶氏化学通过与其他种业公司共同创建DowElanco公司,再进行全资收购后更名为陶氏益农,来开拓种子处理业务;先正达公司2000年成立,在2004年通过收购3 家全球种业巨头来拓宽相关业务。& &&&&&&孟山都公司和陶氏益农公司仍然是近几年全球种子行业兼并收购的风云企业,拜耳与先正达公司后来居上。各公司对于种子服务类公司的兼并案例逐渐增加,可以看出未来种业公司对于全产业链拓展的诉求。& &&&&&&“一超多强”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全球种业公司格局呈现“一超多强”态势。以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陶氏益农等为代表的几大公司,几乎垄断了除亚洲外的全球大部分市场。& &&&&&&&孟山都公司是全球种业当之无愧的霸主,它凭借在转基因技术方面的巨大优势,控制下游农药市场,其产品研发线可以看作未来全球农药市场的“风向标”。& &&&&&&&杜邦先锋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企业,在杂交育种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通过与登海种业组建合资公司,在中国占有 10%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公司开始大规模涉足转基因种业领域,并利用自身的农化产品优势开发耐磺酰脲类除草剂作物。& &&&&&&先正达公司凭借其在农化领域的优势,成功进军种子行业,创造出不俗的成绩。公司种子与农化两个板块的业务毛利率都在50%以上,具有相当强的竞争优势;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凭借旗下艾格福公司(AgvEvo)在转基因种子方面的优势,试图复制孟山都的成功模式——凭借其在全球草铵膦生产的龙头地位,快速推广其耐草铵膦转基因作物。& &&&&&&全球农化与种业市场份额分布基本相同,研发体系较高的资本投入导致六大公司强者恒强。新药的筛选以及新抗体基因的植入都需要较长时间的研发、试验以及推广,这需要企业具有极强的现金储备以及抗风险能力。& &&&&&&据孟山都公司公开资料显示,一种新型转基因产品从发现性状到最终上市需要经历5 个阶段,耗资超过1 亿美金,时间跨度在八年左右。同时新药最初筛选产品量也已超过10 万。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非小企业所能承受,当前全球农化、种业市场格局基本处于动态均衡态势。& &&&&&&然而在这种动态均衡的背后,却是一片暗流涌动。通过对比2005 年和2011年的全球种业公司市场结构,孟山都和杜邦先锋种业成功地挤占了先正达以及陶氏益农部分的市场空间。这可以看作是“孟山都模式”的成功。学习孟山都的发展模式,转移公司战略重心成为世界农化巨头的大势所趋。$种子之变给农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产品研发线寻找未来的农药爆发点&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种子巨头的新产品研发线?因为草甘膦的成功就是得益于孟山都对于耐草甘膦种子的推广,耐草甘膦作物的大面积普及,使得草甘膦在全球使用份额迅速提升。我们研究种业巨头的新产品研发线,就是要在其中找到下一个草甘膦,提前布局未来全球农药的新焦点。& &&&&&&目前转基因作物的分类按代际划分可分为三代,分别是:输入特征、输出特征和附加值性状。输入性状是我们最关心的一类产品,它直接影响到未来农药的需求格局;输出性状近年来市场关注度逐渐提高,尤其在去年美国遭受大面积旱灾之后,抗旱作物越来越受到市场追捧,但如果不具有输入性状的特征,恐怕会增加种植成本。& &&&&&&孟山都在草甘膦业务的成功模式,被其他种业巨头争相效仿。其他5 大公司纷纷推出与自己优势农药产品相对应的转基因作物。由于在经济效益方面与抗草甘膦作物存在明显的差距,市场规模仍有待拓展。未来全球可能爆发的农药品种& &&&&&&根据以上的六大种业巨头的转基因作物的研发线,我们认为未来麦草畏、草铵膦、2,4-D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放量的农药品种,即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供求紧张的局面。我们的观点& &&&&&&主要依据以下三点:& &&&&&&第一、 &作物针对品种相对单一。不同于杜邦先锋与巴斯夫原先各自开发的,针对某一类农药的转基因种子,这种只针对于某种特定农药的转基因产品与之前的草甘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第二、 &抗草甘膦杂草发生率不断提高,需要新品种农药来解决这一问题。经过近20年对草甘膦的过度使用,抗草甘膦杂草的突变概率不断提高。相关数据显示,仅在美国国内,由于在种植转基因作物过程中过度使用草甘膦,田间抗草甘膦的杂草种类已经达到16种。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非转基因作物种植过程中,自1976年草甘膦发明以来,全球只产生7 种抗草甘膦杂草。可以说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普及加速了杂草的突变速度。& &&&&&&第三、 &全球草甘膦市场相对饱和,巨头公司急于开辟新市场。据USDA 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大豆种植施用草甘膦基农药比例已超过90% 。草甘膦市场格局集中度已经初步完成,其它各大种业巨头公司急于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由以上几点,我们认为未来麦草畏、草铵膦、2,4-D 这三种农药在近几年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是大概率事件。在第三部分我们将依照此逻辑线,来尝试寻找下一个草甘膦。$寻找下一个草甘膦& &&&&&&孟山都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卧薪尝胆,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开拓耐草甘膦种子市场。凭借草甘膦优异的性质以及简便的使用方法,使得抗农达系列种子的全球市场迅速扩张,并进一步促进了草甘膦的使用。从此,草甘膦便开始了在世界农药舞台上十多年的独舞,我们则希望在她的舞蹈结束前寻找到下一个草甘膦。草甘膦:世界农药舞台的孤独舞者& &&&&&&草甘膦(glyphosate ),1974年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有机磷类除草剂,化学名称为N-(磷酸基甲基)甘氨酸。该除草剂属于低毒性农药(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 为4300mg/kg ,兔急性经皮LD50&5000mg/kg ),属于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型除草剂。& &&&&&&前所未有的重磅农药品种& &&&&&&受益于耐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氨基酸类农药(其中草甘膦占比80%~90% )市场容量从1996年起开始驶入快车道,并至今维持在较高市场占有率的水平。& &&&&&&全球目前草甘膦的大部分产能在中国。国外产能主要集中在孟山都、丹麦柯麦农以及阿根廷阿坦诺,总量在30~40 万吨/ 年;国内产能集中在南通江山、四川福华、浙江金帆达、新安化工以及扬农化工等公司,全国总产能在60万吨/ 年左右。& &&&&&&草甘膦主要使用在美国、南美洲等转基因作物较为集中的地区,国内用量较少(2011年中国草甘膦制剂使用量只有10.2 万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三国进口草甘膦原药占到中国出口总量的60%以上。美国大豆种植中草甘膦基农药的使用比重更是超过了90% ,玉米为73% ,棉花78%。在未来全球农药生产产能转移的背景下,国内草甘膦原药的生产需求将有望持续。& &&&&&&草甘膦的使用优势——免耕法的普及& &&&&&&与中国传统的深耕细作方法不同,美国、南美洲等农业大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普及免耕法或少耕法。草甘膦的优秀性质保证了免耕法的普及。& &&&&&&耕耘的主要目的在于除草,对于耐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而言,只需把种子种下去再撒上草甘膦就可以完成耕种目的,有效的减少耕耘次数,有益于少耕法或免耕法的实施。转基因时代到来后,草甘膦对于以上耕耘方式的优势更加明显。& &&&&&&耐草甘膦作物与草甘膦这对黄金组合,使得农民摆脱掉原先繁琐的种植模式,享受这种“傻瓜”种植方法所带来的好处。但与此同时,高密度高强度地对一片土地使用草甘膦,也使杂草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急剧增加,进一步导致“超级杂草”的诞生。& &&&&&&抗性增加,在草甘膦消费增加的同时带来附加品种的机会& &&&&&&关于草甘膦的未来,需求端核心关注点在于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的耐草甘膦杂草问题。根据 2011年巴斯夫开展的美国农户调查问卷发现,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承认他们的田间存在抗草甘膦杂草,并有80% 以上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控制上述杂草的产生;73% 的人对于抗草农药会影响到产量,较之10年的23%有较大提高。& &&&&&&从抗草甘膦杂草的地区分布可以看出,耐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种植比重较大的北美和中南美地区,发生这类杂草的种类最多,主要原因在于过度使用草甘膦导致杂草的基因突变(包括靶位突变、迁移突变、强代谢突变等)。解决此问题的方案,一是使用其他抗草农药(百草枯、2,4-D 等),但会影响到作物产量;另一种方案则是对农作物植入其他农药抗体基因,诸如麦草畏此类除草性质更为优异的品种。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看好未来麦草畏发展的主要原因。麦草畏:中短期内可预见的爆发品种& &&&&&&麦草畏(dicamba ),1965 年由美国维尔斯科尔化学公司开发,化学名称为3,6- 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属于低毒高效激素型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作用机理与生长素物质的作用症状相似,可破坏杂草的天然激素平衡,使其发育畸形,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不规律,从而干扰敏感植物的正常生长。& &&&&&&性质优良的草甘膦替代品& &&&&&&低毒、无污染、高效率是麦草畏的主要优势。低毒性主要表现为:大白鼠急性进口,以含500mg/kg 饲料饲喂大鼠两年和以含50mg/kg 饲料饲喂狗两年,均未见异常。麦草畏施入土壤后 24小时之内即被微生物分解,对环境无害,且用量较低(仅需9.5 克/ 亩)。& &&&&&&&对某些草甘膦处理效果一般的杂草效果显著。对于猪秧秧、荞麦蔓、藜、苍耳、牛繁缕、播娘蒿等恶性阔叶杂草,用后24小时一般即出现畸形卷曲症状,15~20 天后死亡。& &&&&&&根据孟山都田间测试结果显示,单独使用草甘膦已经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麦草畏与草甘膦混配后的除草效果明显得到极大提高。& &&&&&&孟山都与巴斯夫强强联合,2014将成为麦草畏元年& &&&&&&2009年1 月,孟山都与巴斯夫共同宣布将共同研发一种以麦草畏为基础的除草剂。与此同时,孟山都关于耐麦草畏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011 年,两家公司就麦草畏转基因大豆签署了新的除草剂产品销售授权协议。& &&&&&&孟山都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种子企业,拥有最先进的基因改造技术;巴斯夫拥有全球最大的麦草畏产能且工艺先进,两家公司的合作可谓是强强联合。& &&&&&&我们在上一篇的农药行业深度中曾经介绍过孟山都的产品研发线。根据孟山都公司公告,其耐麦草畏转基因大豆产品(Genuity Roundup Ready 2 Xtend )已经进入研发线的第4 阶段,并已获得加拿大的登记批准,预计2014年能够上市;耐麦草畏、草甘膦和草铵膦的三重堆积性状玉米也处于研发线第3 阶段,最晚2016年也能够正式推出。以上两种产品初始市场都是北美地区,但都可以在中南美进行大面积推广。该转基因产品预计可以耐2~8 千克/公顷的麦草畏,是普通作物极限水平的2~6 倍。& &&&&&&我们预计此次孟山都与巴斯夫合作开发的麦草畏系统,将类似于之前的农达/ 抗农达系统,有望在全球大面积推广,成为草甘膦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工艺具有较强壁垒,近年来产能保持稳定& &&&&&&目前全球主要产能集中在巴斯夫公司为5000吨/ 年产能,除此之外还有先正达公司在瑞士的2000吨/ 年产能以及印度Gharda公司的1000吨/ 年产能。国内总产能在4000吨左右,包括浙江升华拜克的 1000吨/ 年、扬农化工的 1500吨/ 年以及其它企业和研究所的各百吨/ 年产能。& &&&&&&由于工艺具有一定壁垒,近年来产能基本保持稳定。巴斯夫公司在年报中透露有扩产计划但具体产能规模未定,这可能要取决于耐麦草畏转基因作物的普及速度。国内的长青股份预计在2013 年内要投产2000 吨/ 年的产能,扬农化工计划在如东将麦草畏扩产5000吨/ 年。& &&&&&&全球范围内麦草畏竞争格局良好主要在于其复杂的生产工艺,目前主流工业制法主要有两条路线。& &&&&&&其一,国内外主要生产工艺为以 1,2,4-三氯苯为原料经水解、分步结晶、羧酸化、O-烷基化制得,该工艺产品麦草畏原药含量达到98% 。该工艺流程具有一定可操作性,也是当前市场潜在进入者的首选方案。但原料1,2,4-三氯苯的上游原材料是无毒六六六,目前已经在国内全面禁用,未来此项工艺会受困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 &&&&&&其二,浙江升华拜克公司与1998年开始研发新工艺,并从2000年起投入使用。该工艺以2,5- 二氯苯胺为初始原料,经重氮化、成盐、羧化、醚化、酸化等步骤得到麦草畏原药,产品原药含量超过 98%。该生产路线的主要壁垒在于生产过程中的强酸性、高温水解和成盐后液相高压羧化等反应的工艺难度,未来出现大规模产能扩张可能性不大。& &&&&&&我们认为未来麦草畏国内产能不会出现大规模扩张。旧工艺在大规模产业化方面存在难度,同时受制于上游原材料,而新工艺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国外巴斯夫公司虽然会扩大产能,但是作为全球最大的麦草畏生产与销售商,麦草畏适度的供求紧张更符合公司战略,公司更倾向于根据需求来适度扩张规模。& &&&&&&需求端有望在两年内获得良好改善& &&&&&&我们估计目前全球麦草畏需求在每年10000 吨左右,主要施用地为美国,呈现逐年上升的稳定态势,未来的增量增速主要取决于耐麦草畏转基因作物的推广进度。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利用耐草甘膦作物的普及速率来套用麦草畏,毕竟草甘膦属于“百年一遇”的农药产品。我们认为耐麦草畏的普及加速主要取决于:耐草甘膦杂草种类迅速增加以及中南美洲对于耐麦草畏产品的接受程度。& &&&&&&在目前年需求10000 吨的存量基础上,我们根据巴斯夫公司预测的耐麦草畏作物的市场空间,来估算未来的麦草畏需求增量。巴斯夫公司乐观估计到2020年全球种植耐麦草畏作物1818万公顷。按照推荐每英亩 0.75 磅的麦草畏用量,到 2020年全球麦草畏年用量将增加1.57 万吨。以 吨的消耗量计算,折合14.4% 的年复合增长率。& &&&&&&在巴斯夫公司没有大规模扩能的背景下,年全球产能为1.5 万吨左右,根据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16年有极大概率出现供不应求。再考虑到部分产能开工不足的前提下,2015年麦草畏的供应紧张程度就有可能加剧。& &&&&&&麦草畏是我们未来两年最为看好的受益于全球农药产能转移以及农化巨头战略转型的农药标的,新型转基因作物的第二轮提速,将会为本产品带来更大的投资空间。国内相关投资标的为:扬农化工、升华拜克和长青股份。草铵膦:紧跟草甘膦的中生代产品& &&&&&&草铵膦(glufosinate ),由赫斯特公司(后属于拜耳公司)与 80年代开发成功,属于高效、低毒、广谱触杀型有机磷类除草剂,内吸作用不强。其标靶酶是谷氨酰胺合成酶(消除由硝酸盐还原、氨基酸降解及光呼吸中释放出的铵的毒性),草铵膦通过抑制这种酶发生作用,使植物体内氮代谢紊乱,铵过量累积,最终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导致植物死亡。& &&&&&&紧跟草甘膦步伐,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质& &&&&&&草铵膦作为草甘膦的主要替代品,在目前耐草甘膦杂草严重地区使用广泛。与此同时,它也是全球最早的一批被植入抗性的转基因品种,早在 1995年拜耳公司就推出LibertyLink 系列耐草铵膦作物。& &&&&&&虽然具有良好的除草性质,但由于本身单价居高不下,且全球农达系列产品的迅速扩张挤压了草铵膦市场的发展空间,草铵膦市场并没有出现草甘膦一样的井喷式增长。不过草铵膦的全球销售额仍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紧跟草甘膦的步伐。& &&&&&&工艺壁垒较高,限制产能大规模扩张& &&&&&&草铵膦市场发展慢于草甘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生产工艺没有出现较大规模的突破,导致产品单价始终维持高位。目前的几种制法大多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可实现工业化的制法也仍然受制于原材料成本过高。& &&&&&&目前全球的草铵膦产能主要集中于拜耳公司,为 5500吨/ 年,国内产能包括浙江永农化工的800 吨。工艺难度仍然是困扰国内产能扩张的最大因素,未来可能会出现新增产能的是利尔化学的600 吨。& &&&&&&拜耳公司近日宣布将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莫比尔附近兴建一座世界级的草铵膦工厂,新厂预计2015年动工,2016年投产。建成后将使全球草铵膦产量增加一倍,由此估计新厂年产能在6000吨左右,届时将改变全球草铵膦供求格局。& &&&&&&未来市场仍存变数,率先突破工艺者为王& &&&&&&草铵膦也是未来继续受益转基因种植增长的农药产品之一,除了拜耳公司的Liberty Link系列将继续维持对草铵膦的需求外,孟山都公司也将在年推出耐草铵草甘膦转基因作物以及耐麦草畏、草甘膦和草铵膦三重堆积性状作物品种。& &&&&&对于拜耳公司的扩能计划,可以预见巨头已经看出草铵膦未来巨大的市场空间。由于工艺的壁垒较高,国内始终未能从国际巨头那里分得草铵膦的一杯羹。我们认为未来的草铵膦市场需求端提速确定的情况下,率先获得工艺突破的厂商将成为王者。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标的为利尔化学,它在草铵膦生产工艺出现突破可能性值得期待。2,4 滴:老而弥坚,有望迎来第二春& &&&&&&2,4-D(2,4-Dichlorophenoxy),化学名 2,4- 二氯苯氧乙酸。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的选择性高效有机除草剂,始创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中国在50年代后期开始生产。属于选择性内吸传导激素型除草剂,主要用在禾谷类作物、非耕地、牧草等,防除一年生的阔叶杂草,对耐草甘膦作物的防除尤为有效。& &&&&&&产能过剩现隐忧,老而弥坚药坚强& &&&&&&作为传统农药产品,生产工艺相对较为成熟,并不存在技术壁垒的难题。也正因为2,4-D的生产工艺简单,全行业呈现出产能过剩的隐忧。& &&&&&&国内产能在7 万吨左右,加上国外的产能3 万吨,全球总产能在10万吨。全球目前2,4-D的年需求量在5 万吨左右,产能过剩的隐忧始终笼罩着2,4-D 行业。& &&&&&&虽然产能呈现产能过剩,但 2,4-D 凭借其优异的性能以及复配剂型的多样性始终在全球范围保持着一定的市场份额,可以称得上是老而弥坚。& &&&&&&耐2,4-D 作物的推广有望使其迎来第二春& &&&&&&陶氏益农公司正在大力推广Enlist 系列耐2,4-D 转基因产品,随着该产品的市场容量不断扩大,2,4-D 有望迎来第二春。& &&&&&&根据陶氏益农公司的乐观估计,预计到2020年耐2,4-D 玉米种植面积将占到全美玉米一半。将此假设同理应用到大豆与棉花上,则全美耐2,4-D 作物种植面积将达到1.63亿英亩,按每英亩使用0.88 磅2,4-D 进行测算,得出到2020年消耗增量为6.5 万吨。以2013年消费5 万吨计,年复合增速为12% ,预计到2017年全球2,4-D 需求在8 万吨,产能过剩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看好未来2,4-D 在转基因作物推广下的良好表现;国内相关标的为:沙隆达、辉丰股份。同时转发到我的首页发布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豆瓣人人FacebookTwitter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那里有农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