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摩天大楼楼服务大山可以获得几张观光票?

摩天大楼调查
CCTV经济信息联播
  上海:摩天大楼需求大 单栋年吸金高达10亿
  看完了上海的楼市新政,我们再来说说摩天大楼的话题。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现在可谓是摩天大楼云集,光地区就云集了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等上百栋高楼。目前正在建设的上海中心,建成后高度将达到632米,共有121层。
  这些摩天大楼不单单是一种城市风景,还都是一个个的经营实体。据我们了解,摩天大楼最主要的营收方式,都是作为高档写字楼进行出租。2011年,整个上海的写字楼市场处于量价齐升的状况,租金同比上涨17%以上。有的甲级写字楼,一年吸金能力就高达10亿元。来看记者在上海进行的调查。
  根据最新统计,上海仅152米以上高楼就云集了51栋,甲级写字楼的存量市场突破了500万平方米。但即便如此,租赁市场依然呈现了强劲消化能力。仅去年四季度,就有23.5万平方米的写字楼被出租。以陆家嘴为例,2009年年初写字楼的空置率达到20%,目前则下降至5%以下。有的写字楼刚刚交付不到一年,就已经出租一空。
  新鸿基发展(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邓维聪告诉记者,它(上海环贸广场)有一栋比较小一点的,6万平米,从去年年中交付,到现在已经租出去百分之九十几了。
  DTZ戴德梁行 中国区企业服务部高级董事魏超英告诉记者,城中心的甲级写字楼,入住率非常高,现在整个南京路商圈,目前只有不到2%的空置率,非常低,淮海路商圈也是在2%、3%左右,非常低。我们讲进入5%就是一个非常良好的空置率水平。
  快速增长的办公需求,让写字楼的租金也是水涨船高。甲级写字楼的平均租金上涨至每天每平米8.2元,环比增长2.5%。日趋逼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9.7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有的超甲级写字楼租金,则突破了每天每平米14元,堪称寸土寸金。
  新鸿基发展(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邓维聪告诉记者,大概我们IFC(国金中心)是14块一天差不多。
  这个价格是现在的价格?
  现在的,现在的价格。早前当然没有了,两年前,可能大概10块钱差不多。
  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超告诉记者,2011年,它就是一个量价齐升,虽然有新供应量,还是量价齐升,按照我们得到的统计的话,去年上海全市的甲级以上写字楼租金的升幅超过了17%。
  10到14元的租金水平,让许多摩天大楼成为不折不扣的吸金机器。以位于浦东陆家嘴的新地标建筑上海国金中心为例,该大楼由刚落成不久的两栋260米左右的双子塔构成,拥有2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以及20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场、酒店和公寓,总投资为100亿元左右。以目前的租金水平,仅靠写字楼的收入每年就达到10亿元,10年就可以收回投资。而开发商新鸿基的看法则更为乐观。
  新鸿基发展(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邓维聪告诉记者,10年(回收)不能说是成功,一般是10年之前就回收好了,尤其是上海氛围这么大,租金可以慢慢拉高上去。
  摩天大楼调查
  上海:500万平米摩天楼将蜂拥入市 谁来接盘成疑问
  上海写字楼租赁市场的火爆,好似给摩天大楼的开工建设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大量资金开始蜂拥进入摩天大楼商业地产。仅今年,就将有10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竣工,未来5年,上海写字楼市场总量甚至将翻一番,届时,上海的商业需求还能消化这么高的供应吗?继续来看记者的报道。
  上海的摩天大楼建设方兴未艾。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海将有10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竣工,一般一个20万平方米的项目开发投资至少需要100-120亿元人民币,意味着这些写字楼项目沉淀了500-600亿元,对开发商和都形成强烈的资金压力。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商业地产的资金链现在依旧保持平稳。
  DTZ戴德梁行中国区企业服务部高级董事魏超英告诉记者,我们看到有一部分甲级写字楼的发展商,在有一些地段,以前是租赁,现在考虑买卖交易,这一点呢我们看到它有一定的资金回笼的想法,但是绝大部分发展商,我们没有看到好像因为资金链或者金融环境差受到影响。
  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记者,从这一轮调控来看,商业物业其实发展的状况,就是它的市场还是很好的。尤其是一些投资客他不能投资住宅之后就开始转到商业物业上,所以这样使得商业物业在一轮当中的资金显得并不是特别紧张
  今年的百万平米摩天大楼入市仅仅是一个开始。机构数据显示,未来5年,上海的写字楼市场还将在目前50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实现供应翻番。届时,以金融业等高端服务业为租赁主力的写字楼需求,能否及时跟上,将成为疑问。因此,许多摩天大楼的招商战已经提前开打,将在2014年竣工的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项目,现在已经开始与全球潜在客户进行沟通。不过开发商表示,由强劲金融需求带动的租赁需求,将继续让摩天大楼的市场保持火热。
  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超告诉记者,上个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十二五规划,当中有一些很明确的(意见),那么第一呢,比方说(金融产品)交易量从不到400万亿(元),在十二五期间要增加到1000万亿,金融业的业务其实都是发生在商务区里的,业务的增加势必意味着对办公空间需求的增加。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记者,有的一线的城市租金同比上涨的幅度超过了40%,然后单位租金的价格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位。我觉得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尤其要防范未来的商业物业上出现的泡沫,我觉得这个风险是要注意的。
  摩天大楼调查
  深圳:摩天大楼成商业综合体 高端物业服务高端客户
  深圳是我国另一个摩天大楼集中的地方。从2005年开始,深圳摩天大楼的建造逐步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据有关统计,目前深圳规划和在建的300平米以上的摩天大楼就有15座。其实每一座摩天大楼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写字楼,还集中了商业、住宿、展览、餐饮、会议和娱乐等功能项目,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记者在深圳调查发现,大部分高端写字楼都针对入驻的高端客户推出了高端物业服务,来看报道。
  深圳市皇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营销部总经理黄明晖告诉记者,像我们这座楼。除了甲级写字楼,还有超五星级酒店,还有服务式公寓,裙楼是一个大型的购物商场,有百货,顶级的餐饮,银行啊这些配套。还是比较齐全的,比较方便。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告诉记者,目前来讲,深圳这几年批准的50多个片区改造过程中,部分,超过百分之八十是带有综合体性质的高端建筑,而城市综合体中必有高层建筑,必有高端写字楼。
  这些摩天大楼的目标客户群是一些高端客户,租金往往要高于普通商业地产的租金。
  深圳绿景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红星告诉记者,百分之五十是高科技公司,相当一部分是金融类公司,这两类公司加在一起达到了百分之八十。这两类公司也是整个写字楼市场的主要目标客户。这两类客户代表了高端。
  深圳市皇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营销管理部总经理黄明晖告诉记者,摩天大楼的硬件设施以及我们的服务都非常到位,这些五百强的企业都想匹配这样的物业吧。
  记者了解到,这些摩天大楼在物业管理上也不同于普通商业地产的管理,除了设备配置精良外,尤其是针对一些高端客户也会有定制服务。
  深圳市皇庭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物业总监岳辉告诉记者,如果他到达的D区楼层,我们就选择D区电梯,然后指派我们的礼宾司将电梯调到司机状态,我们礼宾司就直接把指引客人送客人目的楼层。
  而有些大厦,甚至会在办公室配备专门的行政洗手间。
  深圳绿景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红星告诉记者,高管层骑自行车上班,散步上班,到办公室可以冲冲凉,这样一个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变化,专门开辟这样一个地方,把这个功能满足。
  摩天大楼调查
  日本:90年代建设高峰期远去 近期内难有新作为
  看完国内的摩天大楼,我们再来看看国外的。如果您看了电影《碟中谍4》,相信一定会对世界第一高楼,迪拜的哈利法塔印象深刻。哈利法塔有160层,828米高,比台北101大楼足足高出了320米。而日本的建筑基准法规定,超过60米的建筑物就可以视为是摩天大楼,这与国际通用的100米的标准相比差异较大。那么,日本的摩天大楼都有什么特点?来看记者在东京进行的调查。
  目前日本共建有摩天大楼510多幢,绝大部分集中在东京及其周边地区,整体数量位居世界前三。而在绝对高度上却略显逊色,日本最高的摩天大楼里程碑大楼座落于横滨市,共计70层、高296米,世界排名仅在90位前后。
  另据统计,日本10大摩天大楼,大部分都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正值日本泡沫经济鼎盛时期,高层商用写字楼被大量开发。例如建于1990年的东京都政府办公大楼高243米,该大楼建设耗资1569亿,约合人民币125亿元,曾一度被喻为日本泡沫经济的象征性建筑物之一,也是当时东京的第一高楼。
  日本东京财务局建筑部门股长G本真司告诉记者,东京都政府楼内的工作人员现在已达13000人。在建成当时成为了东京第一高楼,但这只是一次偶然,并没有意识过要争取做第一。
  东京都政府办公楼一年的维持费用约为4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其顶层楼面免费向公众开放,游客们可在此饱览到东京的全貌。在过去的20年内,从这里眺望出的东京市貌没有过多的变化。
  东京财务局建筑部门股长G本真司告诉记者,主要原因在于土地资源有限,同时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建造新的摩天大楼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摩天大楼调查
  日本:注重多功能开发和统一管理模式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对于摩天大楼的建造和结构有着较高的耐震标准和诸多限制,这也变相增加了摩天大楼的建设难度和成本。因此现在的日本高层建筑物较少单纯追求绝对高度,而注重多功能开发、有效使用、统一管理等环节。继续来看报道。
  建立于2007年的中城大厦是日本的第二高楼,由日本三井地产公司单独持有和管理。由于建成后不久便遇上了全球金融危机,为了保证租赁租金等主要收入来源,三井地产公司决定吸引包括零售、通信、制造等各行业的龙头企业总部入驻,这一分散行业风险的举措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三井地产公司执行董事山本隆志告诉记者,整体收人的7成以上来自写字楼的租金收入,(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有2家公司从这里撤退,后来又有几家新公司马上入驻了自己的总部,建成5年以来,基本保持了100%的出租率。
  在这里除了办公写字楼业务外,注重综合性多功能开发概念,聚集了包括购物饮食,宾馆住宅等多项商业设施。另外绿地绿化、美术馆等半公益场所也被纳入其中,通过构建吸引不同层次人群的运行模式,以此提升自身品牌并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三井地产公司执行董事山本隆志告诉记者,如何突出与其他地方的差异和增加城市的附加价值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组合宾馆、住宅、会场、购物等设施可以衍生和提供新的服务和价值,成为发展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中城大厦的物业后期运营工作由三井地产公司的全控股子公司三井物业统一管理。这种做法在有效结合内部现有资源的同时,降低了摩天大楼后期的运营成本,以起到加强自身综合竞争力的作用。
  新闻背景:摩天大楼指数――劳伦斯魔咒
  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壮丽的景观确实令人惊叹。而且这摩天楼的建设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有消息说,目前沙特准备花费12亿建设世界第一高楼。建成之后将超过现有的世界第一高楼--迪拜的哈利法塔。世界各国对摩天大楼的钟爱,除了它的壮丽,还因为这些高楼将对本国的旅游、服务等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很多国家都出现过摩天大楼建设的高峰期。
  恰恰是针对这些现象,1999年,著名的经济学家安德鲁??劳伦斯总结出一个“摩天大楼指数”,他发现,“摩天大楼立项之时,是经济过热时期;而摩天大楼建成之日,也就是经济衰退之时”。后来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之为“劳伦斯魔咒”或者干脆就叫摩天大楼魔咒。这个魔咒虽然看似疯狂,但在历史上,却多次出现了应验的巧合。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1908年,纽约胜家大厦落成,次年大都会人寿大厦建成,紧接着金融危机开始席卷全美,数百家中小银行倒闭。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美国克莱斯勒大厦、帝国大厦相继落成,令人印象深刻的全球大萧条也正是发生在这段时间。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的拔地而起再次夺人眼目,但正是在此期间,石油危机爆发,这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1997年,吉隆坡双子塔楼夺得世界最高建筑的桂冠,随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也许我们可以说摩天大楼的建成,与经济危机的发生只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2004年,当时的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大厦的正式启用,就跳出了“劳伦斯魔咒”的怪圈,台湾经济平稳发展,世界经济也一路高歌猛进。但“摩天大楼指数”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反常规的思维方式,这使我们能够更加理性的进行投资,审慎行事,避免经济过热、投资过猛带来的风险。
(责任编辑:王晓薇)中国可能存在全球最大的“摩天大楼泡沫”。目前更有兴趣也更有勇气向“中国第一高楼”发起挑战的,是众多的内地城市。这些巨型项目也为那些在自己国家无法充分发挥其创造性的西方建筑师,提供了一个创新“游乐场”。本文刊登在第671期《中国新闻周刊》。----------------------------------------高楼冲动本刊记者/钱炜(发自广州)7座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十几座超过200米的高楼——安东尼·伍德 (Anthony Wood)站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俗称广州西塔)第70层的酒店大堂,俯瞰当前中国摩天大楼最多、最密集的CBD。在他周围,人们举起相机频频拍照,只有这位沉稳、健壮的外国人默默地踱步。而实际上,他的日程上,排满了与当地房地产商和建筑师们的约会——他正是为了这些高楼而来的。伍德是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副教授,他的另一身份,是世界高层建筑与城市人居学会(CTBUH)执行董事,这个专门研究全球摩天大楼的机构,是高层建筑高度测量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也是“世界最高建筑”头衔的仲裁者。今年7月,CTBUH在上海设立了它在美国以外的首个办公室。伍德随身携带的一份报告,可以解释他所领导的这家机构把工作重点放在中国的原因——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活跃的高层建筑市场。全球最高的20座建筑有10座在中国,最高的100座建筑有43座在中国。截至2013年,中国已经连续6年成为每年建造高层建筑最多的国家。其中,200米(或更高)的建筑建成数量从2012年的24座增长至2013年的37座,占全球总数的50%。亚洲是目前建造超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的地区,而中国的建设量,要比其他所有亚洲地区的总和还多。中国高度的背后还有中国速度。除哈利法塔外,在世界范围内,最高楼百米刷新时间介于15~40年间,但在中国,这一时间被大大缩短——最长15年,最短只需3年。同济大学复杂工程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永奎主编的《中国摩天大楼建设与发展研究报告》提出:中国摩天大楼的百米刷新速度远远超过全球,这总体上不利于积累摩天大楼的建设和管理经验。疯狂飙高在广东,“华南第一高楼”的角逐可谓惨烈,摩天大楼高度的竞争已经到了个位数的较量。高度为441米的广州西塔,在其竣工的2010年,还是华南最高楼。但只过了一年,就被新竣工的深圳京基金融中心超越。而后者比前者高出来的高度,只有1米。眼下,西塔旁边,一座高530米的广州东塔已经结构封顶,但它已然注定无法成为新的“华南第一高楼”——与它同时在建并即将完工的深圳平安中心,设计高度达660米。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浦东陆家嘴那座更广为人知的上海中心大厦,深圳平安中心正领跑中国所有在建超高层项目的排行榜。然而,这种领先,也只是暂时的。目前,更有兴趣也更有勇气向“中国第一高楼”发起挑战的,是众多的内地城市。今年7月,湖南省会长沙,一座高达838米、超越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哈利法塔的“天空之城”举行了开工仪式。开发商号称要在7个月之内完工,引发各方怀疑。不过很快,这个项目就因没有完成相应报建手续而被叫停。当湖南的高楼野心幻化为长沙郊区的一个大水坑时,它的邻居湖北武汉传出了更为惊人的消息——他们计划建一对高达1000米的双子“凤凰塔”。这一高度,显然要把现今所有高楼彻底甩在身后。作为政治中心的首都北京,一直是超高层建筑的“洼地”,至今只有国贸三期一座严格意义上的摩天大楼,另外还有两个在建的超高层项目。全国拥有超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的3个城市是香港、上海和广州,但如今,它们的表现并不是最抢眼的。据统计,除了即将竣工的上海中心大厦和广州东塔,港沪穗三地在建的300米以上高楼数目分别为0、0和2。和“第一高楼挑战赛”一样,在这轮摩天大楼狂潮中,最卖力出演的,是那些二、三线城市。到2015年底前,预计中国有不少于69座城市至少拥有一幢超过150米高的建筑,这69座城市中将有23座城市每座至少拥有10幢150米以上的建筑。对高度的渴求,似乎是人类建造摩天大楼的最直接的动机。这使得超高层建设变成了一场你追我赶的高度竞赛。当年,迪拜在建哈利法塔时,曾一直秘而不宣自己的高度,就是怕被别人超过。在中国,已经建设了4年的武汉绿地中心,起初宣布的高度是600米,随后提高到606米。最近,它又传出了要把高度调整到666米的打算,目的就是超越上海中心和深圳平安中心,誓夺未来“中国第一高楼”的称号。如果没有亲自去过南宁,李永奎很难想象,这个默默无闻的西南城市竟然会有像上海人民广场那样高密度的高楼群。而他当时的工作,是要筹划着为这群摩天大楼再添一名新成员。就当他正在为一座400多米高的“西南第一高楼”做前期咨询时,该自治区一个只有90万人口的边陲小城——防城港,提出了压过省城的目标:要建598米的“东盟第一高楼”。而那个地方至今连麦当劳、肯德基都没有,市内交通主要还靠三轮车。正在中国内地发生的这一幕魔幻现实,也给安东尼·伍德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执笔的《中国高层建筑的飞速崛起是利还是弊》报告中,第一段便这么写道:“中国目前建设的很多标志性的摩天大厦使其所在的城市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而在此前,却很少有中国人知道这些城市,更不用说西方人了。这些巨型项目为曾经低调的中国城市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舞台,也为那些在自己国家因为更为保守的建筑氛围而无法充分发挥其创造性的西方建筑师,提供了一个可实现真正创新的‘游乐场’。”摩天大楼泡沫就像《圣经》里人们建造巴别塔一样,今天的摩天大楼高度一升再升,似乎永无极限。对此,伍德耸了耸肩说,“科技在不停进步,技术不会成为建造高楼的障碍,制约高度的因素主要还是钱。而另一个更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摩天大楼要建多高才合适?”美国罗格斯大学研究人员曾经构建了一个摩天大楼理想高度评估模型,以此对纽约年建成的458栋超高层建筑进行评估。结果发现,纽约摩天大楼普遍太高,其实际高度比理想高度高了15层以上。李永奎一直很关注那座“东盟第一高楼”的进展,这个项目后来果然夭折了。这其实是中国很多二、三线城市建设摩天大楼的逻辑:政府先划定一片地,定性为中央商务区,然后在一座地标性建筑的周边,规划一个大规模住宅区,同时打包给房地产企业。开发商拿地后,并非先盖摩天楼,而是先盖住宅,然后高价卖房,赚到钱才开始盖摩天大楼。这些步骤一环扣一环,中间有任何一环掉链子,摩天大楼就往往搁浅或成为烂尾楼。建好高楼,就一定能“筑巢引凤”吗?相比普通写字楼,摩天大楼由于定位高端,其实有着相当挑剔的“胃口”:租户主要来自银行和金融服务业,约占租用总面积的55%,其次是商业服务和律师事务所,占16%,而科技和电信行业是重要的潜在租户,目前占11%。根据国际房地产顾问公司世邦魏理仕的调查,在亚洲,只有部分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超高层写字楼,能够达到与美国纽约曼哈顿区的写字楼非常相似的租户结构。而那些国内二、三线城市的情况如何呢?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中国区主管、执行董事陈仲伟说,“沈阳、重庆、天津等二线城市在当前或未来将建成诸多超高层写字楼,势必引发供过于求的风险。这些城市仅仅是区域中心,而非国家或世界金融中心,因此无法吸引大量金融机构入驻。”2012年,巴克莱资本的一项报告指出,中国可能存在目前全球最大的“摩天大楼泡沫”。李永奎认为,这不能一概而论。他们选取拥有300米以上高楼的全国23个城市,进行了逐一分析,结果发现,只有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有能力消费得起这些建筑里的奢侈品。而那些新兴的1.5线城市虽然经济较为发达,但写字楼需求水平并不高,空置率普遍较高。就以天津为例,2014年,天津新增优质写字楼存量超过500万平方米,按过去16个季度的平均吸纳量来计算,消化掉现有这些写字楼就需要60年。而天津眼下还有5座在建的摩天大楼,是国内超高层在建数量最多的两座城市之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李永奎说,由于具有地标意义,一旦摩天大楼经营受挫,就会有放大的负面广告效应。他曾在东北某省会城市的市中心见过一座40多层高的地标建筑。走进去一看,租户主要是地产中介、培训机构等小企业,还空置了不少写字间。“像这样的超高层建筑,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高品位,正在经历租金降低、租户流失,会渐渐沦为一座鬼楼。”当空置的“鬼楼”在城市天际线中昏暗地伫立,吸引着流浪者、破坏者和其他的城市危险人群“入驻”,就难免成为当地的“耻辱柱”。北京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吕斌发现,自美国帝国大厦建成以来的近100年,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摩天大楼都是亏本的。对此,李永奎指出,就像防城港的“东盟第一高楼”一样,中国开发商建摩天大楼的目的,乃“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为了以此换取土地出让金、营业税、所得税等奖励性补贴,甚至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或利益交换。何况,修建摩天大楼,也是企业和财团的一种“行为艺术”和“长期广告”。李永奎说,“其实,开发商们并不是不知道摩天楼不能赚钱。能尽量少赔点儿钱,就已经是他们的最大目标。”对此,CTBUH的报告也指出,中国的高层建筑还可能与其他严重问题有关,比如腐败。在中国,由于土地归政府所有,政府将地卖给开发商,这就增加了决策者批准与其自身有利益关联的大型项目的可能性。近期,国家在打击政府官员收受钱财或奢侈礼物等行为,而高层建筑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在某些案子中似乎也成为审查的一部分。因此现在的问题是,高层建筑与腐败的关联性使得大众对整个高层建筑行业已无好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按照并不可持续的模式发展。不过,伍德依然看好中国的高层建筑市场。他指出,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有两大驱动力:首先是中央政府的城镇化政策。在中国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消费经济的目标下,2025年前要将2.5亿农民转移到城市中。其次,是中国的制造业正在逐渐由沿海城市向内陆城市转移。内陆城市的经济发展,为高层建筑提供了繁荣土壤。在很多人眼里,摩天大楼就是高耗能的代名词,对此,伍德并不认同。他认为,如果规划合理,有效运行,一栋超高层建筑的能耗,是可以降到最低的。考虑到超高层建筑承载了更多的人口,它的单位能耗,并不比分散的低密度的建筑更差。而在土地供应日益紧张的中国,从增加城市密度、集约基础设施、共享设施、更有效地利用土地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水泥盒子“大裤衩”“尿壶”“秋裤楼”……你很难由衷地去欣赏国内那些别出心裁的摩天大楼设计。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建设之初,因为开发商是日资企业,其外方内圆的顶部设计,让国人联想到日本军刀。在强烈的民意反弹下,开发商不得不将顶部的圆形门洞设计改成了梯形,但这又为它带来了一个新的绰号——啤酒瓶起子。美国SOM设计公司借鉴中国古代“塔”的形象,设计了上海金茂大厦,是较少遭到批评的一个案例。高层建筑被人诟病的另一大问题,是让城市风格变得均质化。在中国,由于高层建筑被作为一种功能性产品被量化和快速地设计和建造,使得城市面貌单一的现象尤其明显。即使是由中国本土建筑师来设计,很多高层建筑也与周边的城市环境没有任何关联,而且看上去是孤立的,且与当地社区隔绝。缺乏与当地历史、文化的关联性与结合性,会导致这些建筑显得陌生而突兀,同时也消融了每个城市曾经拥有的独特性。在寸土寸金的岛国新加坡,有三幢60层高的建筑并肩耸立。三座楼的顶部被一个长托盘状建筑物相连,是一座面积达12400平方米的热带园林。这就是新加坡的最新地标建筑——滨海湾花园。伍德说,他并不希望中国的城市效仿美国芝加哥、纽约的发展路径。美国的摩天大楼全都是一个个与城市缺少关联、环境不友好的“水泥盒子”,并非成功典范。中国要想避免摩天大楼的劣势,应该多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李永奎表示,“如果把摩天大楼的生命周期分为规划、建设、运营三个环节的话,中国现在最重视也是最擅长的就是建设,但一前一后的两头都忽视掉了,这将是非常危险的。”在《当代建筑的前世今生》里,吉耶·德布赫写道:一位曾在曼哈顿世贸中心102层上班的切尔西小姐,甘愿辞去了薪水丰厚的工作,去了新墨西哥州的农场。她说:“我一进电梯就会抽筋。摩天大楼里的这种拥挤、混乱和缺乏人情味,引人厌烦。”对于摩天大楼给都市人带来的这些负面影响,有人起了一个名字:高楼综合征。如今,这一点正在渐渐起变化。在高楼林立的上海陆家嘴,有一个充满绿植点缀的陆家嘴环状人行天桥,联结起这一地区最高的3座建筑和其他楼宇,以方便人们穿梭。金茂大厦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每年都在大厦的公共区域举办音乐会、画展、知识讲堂等各类活动。为了让上班的人们放松心情,环球金融中心甚至特意调整了午间的室内音乐。未来的摩天大楼,不仅仅是节能环保的,也将越来越人性化。---------------------------------------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梵高,从27岁学画到37岁谢世,在短短的10年里画了两千多幅画。他死后,每一幅都是天价,生前,却连土豆都吃不有些事是有很多机会去做的,却一天一天推迟,想做的时候却发现没机会了。有些不错的微信号有机会关注,却推迟了关注文|叶耘当我们走进办公室,一定会能遇到一大把明目张胆的潜规则,比如大多数人都知道:得罪老板的秘书和司机就等于八卦江湖中有一个“丫头教”,由“西门大妈”杨钧钧领衔,女星年事已高硬要演少女的都会被封为“丫头教”,被观众吐CCTV-3纯甄酸牛奶《中国正在听》第二期华丽转身。凭借不修音,无虚假,不剪辑以及节奏更快、一次升墙、场外豁奥斯卡荣誉奖(又称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于洛杉矶时间11月8日晚举行,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被授予该项荣誉,这读懂中国很难,下面这些公号尝试着给你不一样的视角。关注妙招:长按微信反白字母,即复制“微信号”,回到微信主界周 刊 君 说梁实秋如果活到今天,肯定是标准吃货一枚,且是吃货中的战斗机——不光会吃,还能把味道写得入情入味对&生态切片&的保护,是一种必然的理性选择;而如何让古运河这条历史文脉重新焕发活力,使之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点亮了一座至今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的生态小城,使其与世界接轨,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幸福感我不知道未来我会去哪里也不知道明天会去何地只要今天我仍在努力我就相信梦想终有一天会照亮心底一键关注以下十个精来自周刊君的小伙伴,微信公号:有意思(youyisi_cn)生活很无聊,不能总“吃草”!我们旨在分享有趣、有立冬已过,北京渐寒。周刊君喜欢北方的冬天,外面冷的彻骨,屋里却分外暖和(只是现在还没来暖气)。说实话,现在冬《爸爸去哪儿》很多父母在看到节目中各位星爸行之有效的育儿方法后,都会学习模仿,不过孩子性格各不相同,育儿也要我不知道你,每看完一部电影,是什么样的感受,可能会感动得稀里哗啦,可能会充满了正能量,可能会惊叹电影的极强特周 刊 君 说一提到洪晃,周刊君总能想起她的那句话——“我们的虚伪在于我们真的特别希望看到活得比我们好的人活8日,为期2天的APEC第26届部长级会议在国家会议中心闭幕,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随后的记者发布会上宣布,在中来自周刊君的小伙伴,微信公号:有意思(youyisi_cn)生活很无聊,不能总“吃草”!我们旨在分享有趣、有  一本好书可以给人以灵魂,可以给人以支撑,可以给人以力量。如果看到她/他正拿着以下的书,千万不要诧异。每一周刊君 说今天的【周末文赏】读后会感到很亲切。虽是大哲学家罗素的文章,却并不晦涩,探讨的又是我们很容易遇到的日前,一条《世界空气最差20城中国无一上榜》的新闻引人注目,新闻借用世界卫生组织名义,指出印度城市才是空气污“若电影被比作全球相通的语言,那么微电影一定会使这种语言表达变得更畅快、更精准、更生动。”第二届亚洲微电影节来自周刊君的小伙伴,微信公号:有意思(youyisi_cn)生活很无聊,不能总“吃草”!我们旨在分享有趣、有作者:意识形钛Ti好好对待我们的亲人,他们终将会离我们远去!11.11,周刊君“大转盘抽奖”再度开启!高端丝chinanewsweekly《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信,打造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管家&,突出原创、深度和观点。力求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为您奉上有价值的精品资讯、富于洞见的深度报道、新锐犀利的评论。 热门文章最新文章chinanewsweekly《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信,打造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管家&,突出原创、深度和观点。力求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为您奉上有价值的精品资讯、富于洞见的深度报道、新锐犀利的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摩天大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