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通胀无牛市美元贬值后我国“或其它国家”就会通胀。

本文是学生毕业的论文,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对中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首先讲述通货..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毕业论文-关于对中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如题:  为什么日本实行“安培经济学”狂印日元而能产生使日圆相对美元贬值效果,并促进了日本的出口?而中国实行“四万亿新政”却导致了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反而消弱了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同样的政策是在不同的国家,为什么产生的效果截然相反?有谁知道帮忙分析一下。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有道理,坐等分析。。  我估计啊,应该是国情不同。。  人家是狗,我们是敌人。。  所以产生的效果不同。
  坐等日本亡国
  不可自由兑换和操纵。
  这就体现出社会主义的好和党领导下的优越性了
  一个是只印钞票,一个是投资基建。  
  骉兢!¤_¤  
  答案就是:体制问题!!  至于为什么是体制问题,不在讨论之列........
  从单个商品看中国竞争力下降,但总体上由于科技突破,竞争力是提高的,日本则相反
  日本的汇率问题操纵得比中国还厉害。当然是美国操纵的。过去一二十年一直是估值过高,目前正在回归。  中国的汇率问题是中国操纵的,一直偏低,即使发了四万亿,仍然偏低,所以还要慢慢涨。
  ***鸡地屁增长迅速,需要的货币供应量当然越多。***和国外利差很大,目前国际资本大量涌入套利,导致本币加速升值,也推高了国内的货币供应量。  脚盆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意在贬值本币,增加出口,刺激经济,估计棒子出口要受到冲击。
  两个国家如果汇率都是自由浮动,肯定是一样的。  现在最大区别是日元兑美元汇率自由浮动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国家控制的。
  是啊  
  热钱啊,RMB虽然也在印,但是印的规模怎么也赶不上美元。  在美元低利率,贬值预期的情况下,而RMB利率高,有升值预期,  那些金融炒家势必要把手里的美元换成RMB,从而推高RMB币值。
  坐等日元升值,在此刘明,到时挖坟  
  回复第5楼(作者:@linhao1976 于
20:19)  一个是只印钞票,一个是投资基建。  [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  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出口东西便宜但不利于进口。货币升值有利于进口,进口东西便宜但不利于出口。鬼子拿起货币贬值这个武器,去抢中国的出口市场,打压中国但成本上升。中国是世界大宗原料的进口国,货币升值买东西便宜了,成本核算下来不高。但出口不利,只好转向内需。钱印多了通胀就大,日本鬼子为什么这么做哪?它就是和中国打金融贸易战,希望中国也印钱,和它比着贬值争夺出口市场。它烂了有霉国撑着,中国烂了就会停止发展,内乱或者关闭改革开放,最少超越不了霉国。但中国不上当,另辟蹊径拉内需控制货币升值速度,和贸易国搞货币互换,降低风险。安倍就是用自杀的方式对付中国,抱霉里贱的大腿。霉国对他不管不问,任他挑逗刺激中国。现在中央的对策,就是加速产业升级,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小鬼子的强项),不单纯追求GDP了,拉动内需这个大市场,不单靠出口也不放弃出口。鬼子多印的票子出不去就如同自杀。多买点国货还是对的。  
  回复第5楼(作者:@linhao1976 于
20:19)  一个是只印钞票,一个是投资基建。  [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  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出口东西便宜但不利于进口。货币升值有利于进口,进口东西便宜但不利于出口。鬼子拿起货币贬值这个武器,去抢中国的出口市场,打压中国但成本上升。中国是世界大宗原料的进口国,货币升值买东西便宜了,成本核算下来不高。但出口不利,只好转向内需。钱印多了通胀就大,日本鬼子为什么这么做哪?它就是和中国打金融贸易战,希望中国也印钱,和它比着贬值争夺出口市场。它烂了有霉国撑着,中国烂了就会停止发展,内乱或者关闭改革开放,最少超越不了霉国。但中国不上当,另辟蹊径拉内需控制货币升值速度,和贸易国搞货币互换,降低风险。安倍就是用自杀的方式对付中国,抱霉里贱的大腿。霉国对他不管不问,任他挑逗刺激中国。现在中央的对策,就是加速产业升级,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小鬼子的强项),不单纯追求GDP了,拉动内需这个大市场,不单靠出口也不放弃出口。鬼子多印的票子出不去就如同自杀。多买点国货还是对的。  
  人民币M2超发过量,是专家和公知瞎扯淡,以便哗众取宠  在任何国家,骂政府都能引来大部分人民的喝彩  人民币是否过量,除了M2/GDP比值外,这个因为中国GDP低估,及现金交易多,信用货币不广泛,13亿人显然需要更多储蓄来应付老,病,房,学。  中国的汽车价格十几年基本没有涨价,CPI(CPI水分不大)也很低。同时对外币还是升值的,你怎么能说货币严重超发呢?  汇率反映的是一国的产品竞争力。因为中国产品竞争力强,所以汇率即使再升值20%,也不会有啥倒闭潮。而日本产品竞争力是下降的,因为老龄化和电子产业衰落,这两点使得日币要贬值。  同时告诉你个秘密,日本债务/GDP比率,是全世界顶尖,达到2.25。希腊只是日本的一半。只不过日本债务大部分被本国人持有,所以没人抛售。  可以有3个结论:日币到目前的汇率,没有被低估,可能会继续贬值,这个我说不准  2,日本国债是个大炸弹,日本现在的GDP增速,连还债务利息都不够  3,日本政府没钱跟中国军备竞赛,中国军费增加,很可能引起日本政府追加军费,进而几年内引发日本金融海啸
  那四万亿是国库里拿出来的
这么跟你说我们升值是因为我们印少了
为什么我们还是印了
全世界向美元看齐
美元现在狂印呀
你就是想保持不变
不印或少印就升值
当然里面还有其它因素  
  日元国际货币,人民币算个毛,只能国内用
  @萧规谁随 11楼
20:34:40  两个国家如果汇率都是自由浮动,肯定是一样的。  现在最大区别是日元兑美元汇率自由浮动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国家控制的。  -----------------------------  正解
  @轩辕咖啡 1楼
20:08:32  有道理,坐等分析。。  我估计啊,应该是国情不同。。  人家是狗,我们是敌人。。  所以产生的效果不同。  -----------------------------  国情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啊。
  @Geemint 19楼
23:53:09  日元国际货币,人民币算个毛,只能国内用  -----------------------------  貌似有道理。
  几年了用美元买美国的东西就几乎没怎么变过,而换成人民币越来越少买的也更少。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国内物价越来越贵,也就是国内通货膨胀,可是,对美元却升值,也就是对外却通货紧缩,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哪位大神来给解答一下?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通货膨胀,当然啊,通货就是流通中的货币,就是钱啊,印多了可以跟老百姓多买东西啊
  方便贪官往海外转移资产的时候,  可以用更少的人民币还更多的美元。
  不是人民币升值,而是美元贬值,你说反了
  因为1995年一次性贬完了  从5.8直跳8.3
  人民币坚持不印钱,不经济刺激  美国坚持搞QE,经济刺激  市场上人民数量保持不变,美国数量增加,人民币兑美元应该如何?
  @黑暗先知以利亚 5楼
16:24:24  人民币坚持不印钱,不经济刺激  美国坚持搞QE,经济刺激  市场上人民数量保持不变,美国数量增加,人民币兑美元应该如何?  -----------------------------  简单的逻辑!高人啊。
  人民币升值是由贸易顺差决定的!
  @黑暗先知以利亚 5楼
16:24:24  人民币坚持不印钱,不经济刺激  美国坚持搞QE,经济刺激  市场上人民数量保持不变,美国数量增加,人民币兑美元应该如何?  -----------------------------  屁,中国不知道超印了多少钱,起码是美国的好几倍呢!
  @黑石块   一方便,RMB升值,方便高层资产转移到海外,另一方面让早期投资中国的热钱赚的飞起。再一方便,防止热钱流出中国。但是这个好比一个泡沫,吹到一定大的时候,突然破灭。RMB贬值起来就飞速了,直线下跌,根本没机会交易到美元。好比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泰铢对美元悬崖式暴跌。恐怖的很!
  温在2008年确实印过四万亿  但是仅仅相隔一年,就进行了纠错,宣布不再印钱  其后多次对这个政策进行了确认  李克强上台后,也多次重申不印钱  这些全部都有新闻报导,直到最近,中国的银行业之间一直在出现钱荒  如果连这些都不懂,我就呵呵了  你们自己在股票市场上如何,自己清楚,这是不是一个印钱通胀的样子,也该自己清楚
  自己去对比印钱贬值的日本股市和QE的美国股市,中国股市的哪一点表现像是在印钱  可笑!
  @diml_ckak
17:09:00  @黑暗先知以利亚 5楼
16:24:24   人民币坚持不印钱,不经济刺激   美国坚持搞QE,经济刺激   市场上人民数量保持不变,美国数量增加,人民币兑美元应该如何?   -----------------------------   屁,中国不知道超印了多少钱,起码是美国的好几倍呢!  —————————————————  證據呢  
  @surong2012 2楼  方便贪官往海外转移资产的时候,  可以用更少的人民币还更多的美元。  -----------------------------  问题是用人民币换美元这个人是谁,如果是外国人,那不是我国的美元被越换越少。人民币不是流通货币,在国际上是换不到美元,只有美元进中国换人民币,人民币才能换美元,如果人民币一旦停止升值,这些美元就会跑,吃亏的是中国,风险就堵来了  
  人民币在2008年之后一路走高,都是因为全球其它国家奉行经济刺激,印钱  而中国自2008年之后停止印钱  导致人民币被动升值  中国的M2之所以高,是因为中国人喜欢储蓄,而中国的政府又是大政府,年年都有盈余,在银行有巨额存款
  楼主不明白的是,贬值通胀会更厉害。
  多印的钱被房地产吸纳了,
  在关注中国的物价高涨的时候,别忘了世界其它国家物价起伏是中国的好几倍  中国的物价上涨来源有两个方面  第一 全球通胀,造成的原材料涨价  第二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的抢购,囤积  并不单纯来自于中国自己的经济刺激
  美国宣布逐渐退出QE本来就是早就说过很多遍的事情  但仅仅对美元有提振效果,对黄金有打压效果,不能持久  同时人民币也会受到美元升值影响,而短暂受挫  之所以不持久的原因在于  1)美国是渐进退出,明年只减50亿,QE仍然存在,不是不印了,而是少印了  2)美国的许诺能够实现?取决于美国自身的经济,世界上一旦出现战乱,金融风潮,美国退出QE就要食言!
  中国经济不差,国外资本美元被抛弃进中国换人民币,人民帀吃香,汇率升值。  大量国外资本进来换的人民币哪里来的?央行印的。印多了对内就贬值了。  关键外资一旦大量进中国,这种情况就会出现,  
  中美之间是跷跷板的情况  美国做什么,中国就要反着做  美国退出QE,中国正该适度刺激经济  增大对小企业、高科技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和美国相当,也是每月100亿美元!
  刚发那贴乃我个人见解,没经过仔细的逻辑推理  仅为直观感觉
  看看中美两国物价水平,确实人民币有升值空间。  而对内物价上涨,主要原因在于货币的多于物品的增长,还一个是降低人民币对外升值的速度。
  剪阳毛啊。。。出售人民币资产,换美金回流。。。
  中美之间是跷跷板的情况  美国做什么,中国就要反着做  美国退出QE,中国正该适度刺激经济  增大对小企业、高科技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和美国相当,也是每月100亿美元!  -----------------------------  一阴一阳谓之道  反者,道之动
  @黑石块   华尔街还没有开始收割。
  人民币升值这个话题我记得是日本最先提出来的。对比当初一张广场协议日元疯狂升值,短期日本得到了很多好处但慢慢的日本出口竞争力越来越弱,而泡沫经济却越堆越高。最后导致日本经济十几年都没得好转。现如今不觉得中国和当年的那个日本很相像吗?
  @梦境与现实leis 26楼
20:01:43  人民币升值这个话题我记得是日本最先提出来的。对比当初一张广场协议日元疯狂升值,短期日本得到了很多好处但慢慢的日本出口竞争力越来越弱,而泡沫经济却越堆越高。最后导致日本经济十几年都没得好转。现如今不觉得中国和当年的那个日本很相像吗?  -----------------------------  时间点不一样  就和炒菜一样,炒焦了再加油和炒的正好加油,结局是不一样的  日本广场协议那会,房地产已经在崩盘边缘了  中国房地产市场也仅仅2000年左右才开始起步,而中国可是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
  日本广场协议那会,日本的股市、房地产市场都已经进入了疯狂状态  即使没有广场协议,日本的经济也会一蹶不振  广场协议只是导火索,你却误以为他是炸弹  主次不分
  日本在广场协议之前,已经被美国炒成了“经济版图世界第二”的牛叉国家  股市、房市涨的一塌糊涂  而中国的崛起是直到2005年左右才开始被少数人感觉到的  日元升值是被动之举,立刻刺穿了日本的泡沫  人民币升值乃是主动之举,为的是争夺金融地位  人民币升值后,根本没有对房市构成影响,只对股市不利  可见,刚需是确实存在的
  人民币升值是中国商品生产能力大幅度上升的结果,如果不是政府印钞票用物价上涨的方式拿走一部分,升值幅度还会更大。  
  人民币美元都在贬,只是美元贬得更快。明白了么,楼主  
  一个国家长久的兴旺发达在于其竞争力  货币贬值升值与否,只不过是皮毛而已  竞争力才是根本  只看货币升贬,不堪竞争力升降,是舍本逐末之举
  竞争力包含了多个方面:人口红利+科技实力(劳动生产率)+一国所拥有的资源总量(土地、矿产)+腐败清廉程度(政府的执政思路)+社会结构(贫富差距)  中国接下来是否能继续兴旺发达,取决于科技和政府的执政效率,以及社会结构的提升  日本当年之所以失败,乃是因为其竞争力的下降:白色家电的普及,利润的降低。日本土地价格上涨,日本人工资上涨导致人口红利的丧失
  中国同样面临着人口红利丧失的问题  今年已经公布了一个结果:2013年净劳动人口已经减少了,而平均工资上涨了  但是经济却没有出现巨大转折  根本原因是因为政府清廉程度+科技弥补了人口红利导致的竞争力降低  而人民币贬值反而使中国拥有了一个国际货币,同样提升了竞争力  因此不会出现日本的问题
  国内物价越来越贵,也就是国内通货膨胀,可是,对美元却升值,也就是对外却通货紧缩,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哪位大神来给解答一下?  ==========================  “国内物价越来越贵”就对了,这就是市场经济,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产品,价格会下降,比如手机、电脑等;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产品,比如农产品等,会上升;稀有资源,会上升,比如土地、石油、数量工人等,不稀有的资源,比如xxxx,好像对于中国人来说,没啥不稀有。
  对于美国而言,其衰败是不可避免的,原因就是竞争力的持续下降  第一
平均人口素质的降低:不接受教育的黑人越来越多,理工科学生越来越少  第二
美国金融业过渡发达,科技企业全部集中到了军工业,科技创新止步  第三
美国两党政治,两党的斗争出现白热化,拼刺刀的局面,降低了执政力  第四
贫富差距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矛盾
  送钱和抢钱的游戏,呵呵
  我们会见证美国在十年内逐步走向衰落的历史。
  @黑暗先知以利亚 36楼
20:54:30  对于美国而言,其衰败是不可避免的,原因就是竞争力的持续下降  第一
平均人口素质的降低:不接受教育的黑人越来越多,理工科学生越来越少  第二
美国金融业过渡发达,科技企业全部集中到了军工业,科技创新止步  第三
美国两党政治,两党的斗争出现白热化,拼刺刀的局面,降低了执政力  第四
贫富差距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矛盾  -----------------------------  哈哈,慢慢说,越来说的越正确。
  @黑暗先知以利亚
16:24:24  人民币坚持不印钱,不经济刺激  美国坚持搞QE,经济刺激  市场上人民数量保持不变,美国数量增加,人民币兑美元应该如何?  -----------------------------  @diml_ckak 8楼
17:09:06  屁,中国不知道超印了多少钱,起码是美国的好几倍呢!  -----------------------------  小d,这个你都知道,啧啧,不简单呐
  央行卖国,汉奸可耻。  
  @surong2012 2楼
16:14:58  方便贪官往海外转移资产的时候,  可以用更少的人民币还更多的美元。  -----------------------------  原来汇率是贪官控制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鲁比尼等:大量印钞稀释国家债务?――美元贬值的趋势及影响
  美联储再度启动数量宽松政策,货币贬值和制造通胀的序幕已经拉起。这一次美元的再宽松是单方面的,而且是在全球经济开始复苏的背景下进行的,美元过剩问题将再度严重,未来美元贬值压力明显增大。通过货币贬值、制造通胀很可能是美国再平衡的重要手段。毕竟,&用通胀摆脱债务的诱惑是无法抗拒的&。债权国们当心了!
  通过印钞稀释债务
  □鲁比尼
  世界各国的主权财富基金正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多元化倾向,开始着手降低美元资产比重。这些投资基金已经表现出对向来是各国央行外汇储备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国国库券的厌恶,而是纷纷将目光移向那些高收益的投资品:从对冲基金到矿物开采权都进入了它们的投资视野。
  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仍有可能持续。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美元的衰落将会是一个渐近的过程,而不是突发的、无序的崩溃。或许,美国很可能追随英国的轨迹,霸主地位和货币在未来几十年里缓缓逝去。历史上,1872年左右美国就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然而,直到40多年后,英镑却仍一直是当时世界的主宰货币。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从一个净债权国变成净债务国,英镑的地位才真正开始衰落。尽管如此,直到1928年在国际储备构成中,英镑的份额仍然是美元的两倍。
  直到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英镑的地位才最终被美元取代。尽管布雷顿森林协议巩固了美元的地位,但是直到1956年,随着苏伊士运河危机和英镑的进一步衰落,美元才最终成为了不可匹敌的国际储备货币。
  英镑的衰落整整经历了3/4个世纪,我们有理由期待美元的衰落也会采取这样一种平缓的节奏。美元的好日子似乎已经屈指可数。然而这种突然和无序的美元衰落到底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演绎仍扑朔迷离。历史上,货币发行都或多或少地以金和银为基础,而这种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被彻底割裂。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所依赖的不是黄金,而是一种法定货币,它本身没有任何内在价值,既没有贵金属的支持,也不能以任何形式固定其价值。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某种程度上,今天美元的作用和先前黄金的作用一样。正如几个世纪前的国王和银行家,打开自己的金库,发现那些堆积如山的硬币已经化为灰尘。今天美元的崩溃可能只是这个古老故事的现代版本。
  如果美国不能控制不断上升的赤字,那么这个故事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一些小国家却正在悬崖勒马。这极有可能引发更多的国家加入停购美国债券的大军。
  美国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如果美国不能改善财政赤字,增加私人储蓄,那么危机发生的机率就会上升。人们很容易想象到一种危机上演的情景,尤其是当未来几年美国出现政治僵局时,前景将更难预料。共和党否决增税,民主党否决减税,而通过印刷货币来使债务缩水则极有可能成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中间道路,由此所引起的通胀也将稀释美国公共和私人债务。毋庸置疑,这种&通胀税&很可能使世界各国的投资者抛售美元,并买入财政信誉更好的主权货币。
  如果这一切真的发生,那么美国将为此付出代价。到目前为止,美国仍能够以自己的货币发行债务,从而将美元价值下降的损失转移给债权人。如果这些国家结束美元的&超级特权&,那么压力将由美国自己承担,借款成本将直线上升,消费和投资也将下降,最终经济增长陷入低谷。
  作者简介:努里埃尔&鲁比尼,纽约大学教授。他在2006年准确预测了美国次贷危机并声名鹊起,此后他又在2008年上半年神奇预言了投行的倾覆。著有《末日博士鲁比尼的金融预言》。
  美国已蜕变成全球&风险资本家&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张茉楠
  &中美经济不平衡&通常被认为是美国经常账户的巨额赤字与中国经常账户的巨大盈余之间的不平衡,而实际上这种失衡更深层次反映的却是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权利与利益分配上的严重失衡。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非对称的依赖关系,这其中债权国与债务国背后的&暗物质&就成为求解这种非对称关系的关键。
  笔者利用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对比中美对外金融资产与负债结构,成本收益后发现,作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美国投资收益为正,而且远远超过作为其最大债权国&&中国的净资产收益,中美之间的确有被许多经济学家称之为&暗物质&的存在。
  从国际投资效率看,我国是具有负财富效应的债权国。据统计,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投资收益净额多数年份为逆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全球最大债务国的美国,债务不但没有对其形成制约,反而成为美国维持金融霸权的工具。美国的经常项目账户与资本项目账户高度对称。美元国际循环依赖于两个&交换&:即贸易渠道投放,金融渠道回流;金融渠道投放,贸易渠道回流。
  从美国的资产与负债结构看,美国的外国资产大多以外币计价,而其负债则几乎全部以美元计价。美国凭借&美元本位制&不仅支撑其债务的国际循环,也能利用货币&估值效应&,通过债务货币化或变相贬值增加国民财富。在国际贸易计价、世界外汇储备,以及国际金融交易中,美元分别占48%、61.3%和83.6%。&美元本位制&实际上已经演变为美国的&债务本位制&。一方面,作为货币发行国,其可以通过增发货币以履行对外偿付义务或稀释对外债务负担,即通过储备货币贬值变相违约其外债偿付义务。仅年间,美国对外债务消失额累计达3.58万亿美元。
  另一方面,美国又通过对外大量进行长期投资获取巨大经济利益。与平均3.5%左右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水平相比,海外投资形成了高利润回报。美国对外资产与负债的收益较大,而且各项风险值相差也很大,这表明美国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收益的风险资产,而对外债务仍然主要集中于安全性好的低收益资产。美国依托于美元这一国际中心货币和全球金融分工的战略优势获得了全球化财富分配中的最大收益,资本利得成为美国获取全球剩余价值的最大渠道。
  这说明我国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债权国,而像是一个把资金存入银行、转又从银行高息借出来的储蓄者。与此相反,美国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债务国,而更像是扮演着拿别人的钱赚钱的银行、或是风险资本家的角色。
  事实上,伴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更替,美国也完成了其角色的转换。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美国在全球金融格局中扮演着银行资本家的角色:即通过向全球提供流动性来维持美国的贸易顺差,在实现比较优势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贸易和信贷利益。另外,美国通过在商品输出带动下的资本输出分享他国的贸易和投资收益,这是银行商业资本获取利润的主要方式。然而随着&牙买加协议&的实施以及美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衰落,国际资本大量向美国流入。1985年,协议实施仅仅9年后,美国即结束了长达71年的国际净债权国地位,而成为全球最大的净债务国。
  特别是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经济进入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美国完成了由&银行资本家&向&风险资本家&的角色转换,美国凭借着发达的金融市场和绝对主导的货币体系,向全球源源不断地提供他国所需的金融资产。新兴经济体需要为日益积累的外汇储备寻找资产安全配置和流动性的渠道,因此美国成为全球资本的&蓄水池&。
  美元霸权地位一时难撼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教授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学者认为&美元体制&是难以持续的。这也是强烈主张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学者们的主要立足点。但问题在于,我们必须客观地分析并弄清楚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需要改革整个国际货币体系还是要改革或调整该体系的缺陷或弊端;二是相应地,如果我们考虑的是改革或调整该体系的缺欠,那么就意味着我们认同该体系在相当长时期内是可持续的,所需要做的应该是通过各种努力包括推进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来防范、减少它可能带来的风险。但倘若我们强调的是改革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甚至是破旧迎新,就必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是否有完美的国际货币体系?第二,美元真的衰落了吗?第三,历史经验表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或调整往往伴随着霸权更替,或者说后者是前者的前提,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现阶段美国霸权衰落或被更替的可能性?第四,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此次危机过后,作为&美元体制&的重要支撑者,东亚各经济体能否迅速摆脱对它的依赖?
  危机后美元依然是强势货币
  世界上不存在只有利益而无矛盾的国际货币体制。自1960年代起,美元的&长期贬值趋势&一直是人们谈论的话题。但每当危机爆发后,不论危机的原因如何,亦不论危机爆发于何处,美元依旧是各国政府或投资者确保资产安全与风险规避的&救命稻草&。美元的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这种状况即便在欧元诞生后仍没有发生改变。事实上,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欧元区经济所遭受的重创甚至超过美国本身,这些都说明欧元尚不具备替代美元成为国际主导货币的能力。
  美国&金融霸权&尚难动摇
  现代经济学对国际分工的研究一般只注重工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关系,而对国际范围内金融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国际分工的发展变化重视不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基于比较优势形成了一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新型的分工形态。以美国为代表,它基于金融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成为典型的掌控着金融霸权的&金融国家&,相对而言,包括日本、中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成为制造业发达的&贸易国家&。因此,&金融国家&与&贸易国家&之间的经济失衡在本质上是金融业与制造业长期分工发展所导致的结构性问题,东亚经济体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发展是国际分工的结果,是内生决定的,短期内依靠改变国际货币规则或部分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同样地,即便没有美国的&金融霸权&,也会有其他国家成为具有金融市场比较优势的国家,全球经济失衡与美元霸权或美元的主导地位无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变化决定了&金融国家&与&贸易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着严重的经济失衡关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元霸权衰落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美国或美元霸权的本质与以往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不是依靠发动战争、建立和控制、掠夺殖民地而成为世界大国的,它依靠的是一个资源配置效率极高的自由市场体系,以调动或配置世界上的资源,并使其他国家对其产生严重的经济、金融依赖。今天,美国凭借发达、开放并具有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不仅可以放纵地使货币政策集中于国内经济目标,不必担心其国际收支状况和汇率水平,让&贸易国家&来承担着主要的调整压力,而且还可以滥用美元作为国际交易中主要交换媒介的垄断地位,以通胀率或美元贬值的方式谋取更多的铸币税收入。同时,正是由于美国通过向世界提供市场来维系美元资金的还流,既增加了世界各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增强了其在国际贸易中的谈判地位,也有利于美国通过维持一种不均衡的经济体系来占有世界的资源、商品和财富,更实现了美元(国)对全世界的&绑架&,使那些向美国输出商品、资源的国家成为美元(国)的&人质&&&它们必须自发地维持美元不断地作为一种有竞争力的货币而存在。
  考虑到现阶段美国所具备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实力,虽然出现了所谓&一超多强&的国际关系格局,但多强中的任何一强在短期内尚不具备取代美国成为霸权国家的可能性。
  东亚难以摆脱对美国依赖
  1999年以来美国在东亚七个经济体最终产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总体上虽有下降趋势,但依旧是该地区最大的最终产品市场提供者。鉴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短期内东亚区域内难以出现能够替代美国的最终产品市场的提供者。日本和中国都难以发挥类似的功能或作用。因此,东亚地区在短期内摆脱对&美元体制&的依赖是困难的。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东亚各经济体通过维持出口顺差格局带动经济增长的愿望与动力比危机前更为强烈。经验证明,出口增长一直是东亚经济体恢复或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优路径,不论危机中或危机后美国国内储蓄率和消费方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美国市场依旧是它们最重要的出口目标市场。
  可以说,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失衡本质上是一个结构性问题,这是&美元体制&存在并得以运行的基础,其解决过程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仅仅依靠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秩序调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结构性问题。
  尽管全世界认识到了改革不合理的全球金融秩序的必然性与紧迫性,但从目前来看,全球金融秩序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调整,甚至比预想的还要悲观。一方面,美元霸权或美国的&金融霸权&在短期内是无法撼动的,危机过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信用周转体系的运转能力依然会很强,东亚各经济体短期内难以摆脱对美国最终产品市场的依赖,故将继续对该体系保持支撑;另一方面,当前无法看到其他货币可以取代美元的国际地位,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虽然成为新兴市场国家重要的利益诉求,但进展可能会十分缓慢,而且,尽管逐步发挥本币的国际作用已成为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重要的政策方向,但从欧元的成长及其近期暴露的一系列制度性问题来看,它们的崛起必定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甚至还会出现重大的反复或波折。总之,&美元体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作者简介:李晓,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长策智库研究员。
  通胀减债诱惑难挡
  □中信证券债券销售交易部执行总经理
  马丁&沃尔夫曾从美国和债权人两个角度非常详细的讨论了全球失衡是否可持续的问题。他认为如果债权人愿意提供融资,失衡可以持续下去,但是赤字的爆发性增长是不会永远持续的。当外部赤字积累起来时,美元将贬值;投资者也会索取更高的回报要求。一旦外国政府开始削减资金数量时,将是一个残酷的&硬着陆&,美国利率的飙升和美国汇率的贬值。
  那么如何调整这种失衡的局面呢?一种渠道是依靠较高的出口无法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对此,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可能性不大。
  此外,一个重要的选择就是全球范围内进行实际汇率调整,以及资金吸收(或支出)占GDP比例的变化;而实际汇率的大幅变动必然引起名义汇率的变动,因此这就意味着要么货币贬值国家出现通缩,要么货币升值国家出现通胀,或者两者同时出现。
  因此,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要实现贸易平衡,无论是通过实现再工业化、推动出口还是通过汇率调整,贬值都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经济失衡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发达经济体的庞大的财政赤字问题。理论上讲,解决不可持续的公共债务问题有六种可能的办法:其一是财政赤字压缩;第二是违约,有各种的形式,例如改变偿付条件;第三是通胀;第四是靠其他人的救援;第五是降低公共债务的利率;第六是依靠经济增长。
  在上述办法中,经济增长和降低利率不是政策选择,财政收缩要求社会协调和政治一致,政治系统能够采取行动压缩支出或者加税。违约几乎是最后的选择。而通胀手段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债务中有大量以本币计价的债务,这是通胀激励的问题;二是有较为灵活,受政治干预少的中央银行,这是通胀能力的问题。这两者兼备的国家基本上只有美国。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斯&罗格夫一再指出,如果美国的财政赤字持续上升几年,长期利率就会上升,而美国的债务负担就会进一步急剧上升,到那时&用通胀摆脱债务的诱惑是无法抗拒的&。根据相关测算,如果美国通胀年率达到6%,只要经过四年,美国的国债余额/GDP比就可以下降20%。
  上述分析表明,通过本币贬值、制造通胀是美国解决经济失衡尤其是债务问题的非常重要的手段。除了从上述角度分析之外,我们还可以从美国与其他债权国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进行分析。
  对美国而言,美国负债是以美元来衡量,而美国的金融资产主要是以其他国家货币计价的资产尤其是以股权的形式存在;对于债权国则恰恰相反,负债是本币,而资产是美元。同时,外国投资者和外国政府持有的美国负债主要是以债权形式存在的,而这些资产的收益率比较低,同时主要是以可能遭受贬值的美元计价。这就意味着货币错配的情况下,美元贬值对本国和债权国是完全相反的,而且对美国特别有利。根据沃尔夫的研究,1989年到2006年年底,美国用于减少经常账户赤字的累计净资本流入达到5.308万亿美元,而同期美国的净外部负债头寸仅增加了2.151万亿美元,实际抵消了3.157万亿美元。这一巨大差异部分是由汇率的变动,造成了2000亿美元的增项,不过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资产与美国负债之间的有利相对价格变动,即美国海外资产的价格表现要好于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资产的价格表现。美国学者豪斯曼和施图尔辛格指出&国家的金融头寸所产生的收益是衡量其资产真实价值的好指标,一旦资产能被正确估值,美国就是一个净债权者,而不是一个净债务者&。余永定教授也认为,如果美元充分贬值,美国海外资产和投资收入的增长完全可以抵消掉它的债务负担。
| 来源日期:0 | 责任编辑:王科力
关注共识网微信和微博
关注共识网微信,我们一起来看历史教科书的背面,一起来听主流媒体上沉没的声音,一起来思考至今没有答案的问题:“中国往何处去?”欢迎扫描二维码来加入我们。
微信号码:igongshi
对本文发表看法,请电邮:,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来信栏目并获赠图书一套。
凡本站转发文章,如刊发媒体不同意的,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凡注明来源“共识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
把文章分享到:
------分隔线----------------------------
本文是复星集团CEO梁信军于4月13日在2013首届长江青年投资人论坛上的演讲。 梁信军: ...
6亿人口摆脱了贫困,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拉动了全球的经济增长...
华盛顿―中国经济最近的减速引起人们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必须...
日,国务院批转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
为了得到欧盟的100亿援助,塞浦路斯必须对本国规模高达112亿欧元的大户存款进行直接掠...
向全民动手,还是向富人动手? 让富人、投资者甚至普通民众埋单,塞浦路斯救助方案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通胀无牛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