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国外什么是融资融券业务务的发展及现状

格式:pdf&&&
贡献者:Mileymi
上传时间: 11:18
此文档归属以下专题
暂无相关专题
-------------
新增文件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对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发展前景的思考与展望
分享到:&&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文件大小:1.35MB
所需积分:& 5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融资融券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探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融资融券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探讨
【摘要】:沪深股市自1990年成立以来,虽然只有短短的23年的历程,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投资品种越来越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不断规范。但是与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做空机制的缺乏仍然是我国证券市场的致命伤,所以融资融券的推出对于我国的证券市场来说是必然要走的道路,它不仅增加了股市的流动性,满足了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同时可以使投资者的资金进行最大效率的应用,改变了我国多年以来的“单边市”的格局。
本文从融资融券交易的概念入手,首先研究了融资融券自身的特征,然后分析其与证券市场的互相制约与影响。同时与一些比较成熟的海外证券市场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国际上三大信用账户的授信模式,即我国台湾市场的混合授信模式;日本市场的集中授信模式;美国市场的分散授信模式,经过以上三种模式的比较,研究出一种相对适合我国市场发展的融资融券授信模式,同时,提出了我国应该组建证券金融公司,来实现资金和证券的转融通的建议;进一步对当今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制度现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引入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策略;最后,对我国现行的融资融券发展情况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F832.51【目录】:
摘要4-7第一章 绪论7-14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7-8
1.1.1 选题的背景7-8
1.1.2 选题的意义8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8-11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8-9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9-11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11-14
1.3.1 研究的内容11-12
1.3.2 研究的目的12-14第二章 融资融券交易基本理论分析14-27 2.1 融资融券的含义及其特征14-16
2.1.1 融资融券的定义14
2.1.2 融资融券的基本功能14-15
2.1.3 融资融券的特征15-16 2.2 融资融券业务的运作机理及其意义16-22
2.2.1 融资融券的运作机制16-18
2.2.2 融资融券赋予投资者崭新的操作规则18-20
2.2.3 融资融券与其他证券交易品种的对比20-22 2.3 融资融券对证券市场的影响22-27
2.3.1 融资融券对市场的积极作用22-25
2.3.2 融资融券对市场的消极作用25-27第三章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运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7-35 3.1 我国融资融券的发展历程27-30 3.2 我国融资融券的现状30-31 3.3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31-35第四章 全球融资融券业务及其经验启示35-42 4.1 美国融资融券业务35-37 4.2 日本融资融券业务37-38 4.3 台湾融资融券业务38-40 4.4 海外融资融券业务对我国的启示40-42第五章 完善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对策建议42-46 5.1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对策42-43 5.2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建议43-46总结46-47参考文献47-49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49-50致谢50-5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金融新产品开发课题组;[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1期
吴光雄;[J];证券市场导报;1994年Z1期
刘洋辰;[J];证券市场导报;1995年05期
杨继;;[J];经济经纬;2010年04期
张邦钜;[J];金融教学与研究;1992年03期
郑振龙;[J];中国城市金融;1996年10期
李宜洋;赵威;;[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02期
黎元奎;[J];武汉金融;2004年05期
杨学松;王应贵;;[J];新金融;2010年04期
王浩;[J];证券市场导报;1994年Z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周沪;[N];中国证券报;2004年
王建国;[N];金融时报;2004年
郑 言;[N];证券日报;2004年
冉学东;[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蒋东义;[N];证券日报;2004年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刘逖;[N];中国证券报;2004年
上海证券 冯俊;[N];证券时报;2004年
夏丽华;[N];中国证券报;2004年
陈俐茹;[N];中国证券报;2004年
林朝晖;[N];中国证券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胜;[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剑;[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年
丁雪娇;[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张琳;[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韩端;[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秦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任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金庆新;[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史正文;[D];武汉大学;2005年
卢静芳;[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宋亦珺;[D];中南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融资融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为您推荐的文章标签:,,,,(原作者:邓丹凤)摘要:融资融券业务在中国起步晚,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其发展速度非常快。本文对我国融资融券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的国情特征和市场环境,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这对促进我国融资融券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融资融券;现状;问题
融资融券交易也叫信用交易或保证金交易,其实质就是在证券交易中,由证券经纪商在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时以投资者提供的部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为抵押,为投资者垫付一定的资金或证券来完成较大额的交易,即借给投资者资金来购买证券或借给投资者证券供其卖出。融资融券在全世界范围的证券交易中已经存在了近百年的历史。信用交易方式与现货交易结合可以增加证券的供求弹性,有助于稳定证券价格,同时信用交易中的卖空机制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新的盈利模式,也提供了规避风险的渠道。正是由于信用交易的这一系列优点,所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结合自身的特点实行了证券的信用交易,并且为之进行了精心的制度设计。
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晚,相比发达国家成熟的证券市场而言,我国在融资融券领域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从日证监会出台《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到日证监会公布融资融券首批6家试点券商,融资融券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截至日,已经有74家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开立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超过50万户。自日起,上交所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由180只股票和5只ETF扩大到300只股票和5只ETF,深交所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由98只股票和5只ETF扩大到200只股票和5只ETF。到目前为止,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超过700只。截止日,融资融券余额为32,620,590.36万元,其中融资余额为32,382,128.52万元,占比99.2%。从筹备融资融券业务到现在融资融券业务转常规,多家券商将两融门槛50万降至10万,中国的融资融券业务发展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一、融资融券业务的运行现状
目前,融资融券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融资融券日交易额从2010年4月的几千万到现在的过百亿,从海外市场成功经验来看,以融资融券为代表的信用交易越活跃,其在市场交易总量中占的比重越大。据统计,国外融资融券交易量占证券交易总量的比重都达到15%以上,美国为16%~20%,日本为15%,我国台湾地区为20%~40%。反观我国大陆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业务总量占沪市A股交易总量的比例超过20%,与2010年融资融券业务总量仅占沪市A股交易总量的0.7%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的融资融券交易在证券交易中占比不断提高,影响与日俱增。融资融券交易占标的券总交易量比重也保持持续上升态势。
我国于日启动了转融券试点工作,A股迎来了做空时代。转融通业务是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配套机制。按照以前的规则,证券公司只能以自有资金或自有证券为客户办理融资融券业务,转融通业务开通以后,证券金融公司可以将自有或依法筹集的资金和证券出借给证券公司,以供其办理融资融券的相关业务,包括转融资和转融券。转融通机制的推出为券商提供了筹码,避免了券商与客户之间对赌的被动局面,完善了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同时对进一步提高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市场效率,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和风险管理的需要,强化证券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及提升证券公司收入、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融资融券业务目前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现状不难发现,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目前正处于稳步发展中,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在业务量增长的同时,依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融资融券业务发展呈现严重的不平衡状态
从业务试点开始到现在的三年多时间,融资融券融资业务增长迅速,目前融资业务占整个融资融券业务的比例接近99%,融券业务则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究其原因,一是现行的相关规定给融券设置了重重障碍,从融券的保证金要求到交易价格等,均设置了很高的标准,极大增加了融券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例如,转融券业务共分为3天、7天、14天、28天和182天五个固定期限档次,每个期限档次实行有所差别的利率结构,有期限和费用限制。二是相对于融资业务而言,融券业务的广泛开展还需要有大量可用于交易的标的证券作为基础。正常情况下,证券公司只能将自有证券出借给投资者,为了控制风险,证券公司不会从市场上买入所有的标的证券。即便是在日开展了转融券试点,证券公司准备用于融券业务的券源依然有限。转融券标的证券为90只股票 (不包括ETF基金),总流通市值为9.3万亿元。三是目前中国市场融券做空习惯尚不成熟,还是以做多习惯为主。在市场估值水平不高的状况下,投资者融券做空的需求和意愿不强。四是转融券的出借人范围有限。按照目前的转融券业务试点规则,只有上市公司机构股东具备出借证券的资格。由于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上市公司国有机构股东持有的证券因法律法规和政策上的限制,目前尚不能真正开展出借证券的业务,实际出借的数量会非常少。五是90只转融券业务试点标的股票基本属于大型蓝筹股票,估值合理,业绩稳定,近期被融券卖空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二)融资融券标的范围过窄、投资者资金利用率较低
目前融资融券标的证券有700多只,而我国目前有2400多只股票,从国际市场看,融资融券的标的证券数量占总股票数量多在50%以上,从比例上看,我国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还有扩容空间。从条件上看,A股对融资融券标的选择更为审慎,目前仅限于证券交易所的优质、流通性好的个股,标的证券的同质化倾向比较突出,这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上蓝筹股普遍市盈率不高,价格弹性不是很好,虽然风险小,但是收益也不高,融资融券交易并没有得到投资者的广泛认可。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符合条件的股票有1700多只。标的证券的扩容从条件上看也是可行的。在日本,证券交易所交易品种,大多数能成为融资融券交易标的。通过比较各市场的融券标的标准及交易现状,我国A股的标的券数量显著偏低,大力扩展标的券数量是近期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的一个重点。(原作者:邓丹凤)在融资融券业务开展过程中,投资者的资金或抵押品利用率较低,降低了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意愿。就融资而言,根据《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中“投资者卖出信用证券账户内证券所得价款,须先偿还其融资欠款”的规定,投资者卖出抵押担保证券所得款项必须先偿还融资欠款。这意味着,投资者在与试点券商签订的融资合同期限未结束之前卖出抵押证券后,就要偿还之前的融资负债。就融券活动而言,投资者卖出借入股票后获得的资金被冻结,除了购买借入的股票还券外,不能进行其他交易。这同样降低了投资者的资金利用率。
(三)融资融券费率和佣金率相对较高
融资融券有别于一般交易的最主要的成本就是融资利率和融券利率。美国和日本的融资融券利率都相对较低。以日本为例,证券金融公司向券商提供的转融资利率约为0.77%,券商在此基础上加成提供给投资者,年率约在2%~3%;证券金融公司向券商提供的转融券,券商在转融券的费率基础上加成,目前对客户的融券年费率多为1%~2%。我国的情况与日本类似,证券金融公司每日公布转融资和转融券利率,券商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己对投资者提供的利率。以招商证券为例,日对客户的融资利率为8.6%,融券利率为10.6%。此融资融券利率水平显著高于海外。
(四)风险防范制度过严
为了保证融资融券业务的顺利开展,证监会及交易所等监管部门制定了多种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对投资者规定保证金比例下限及担保品的折算率上限,对券商规定信用交易规模,包括对证券公司转融通余额的限制,对单一客户融资融券业务规模的限制等。不可否认,对券商的限制条件和对客户的限制条件是为了进一步控制风险,但是限制过多会导致融资融券交易的隐性成本增加,从而限制融资融券规模的发展。
三、完善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建议
(一)扩大标的证券范围
自2010年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以来,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在不断扩容。从日本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的经验来看,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的扩容有一个过程,日本1950年开始保证金融资交易之初只有5只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可以进行信用交易,1951年扩大到50只,目前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000多个证券品种中绝大多数都可从事转融通交易,占比超过50%。考虑到风险对冲机制,也就是融资融券标的证券与股指期货指数的成分股之间存在套利关系,融资融券标的证券与股指期货成分股应该基本匹配,二者实行同步调整。同时,标的证券可以适当增加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取向的行业,支持创新型企业,传导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信用体系
首先,融资融券本身就是一种信用交易制度,信用环境的发展至关重要。国内券商进行客户信用评估主要是依据客户身份、财产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及风险偏好等因素,所以建立全面的国民信用体系,实现信息共享,帮助券商了解客户的真实信用情况,有助于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其次,推动证券信用评级业务发展。融资融券业务的信用评级体系包括证券的信用评级、证券公司的信用评级及客户的信用评级。债券的信用等级与其折算率相关,因此评级机构在证券信用交易中具有独特作用。
(三)逐步放宽融资融券的资金使用效率
从交易制度来看,我国的融资融券审慎,因而成本也高。我国目前的初始保证金定在50%的较高水平,杠杆水平不高,因此我们可以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当下调保证金比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国际市场相比,随着转融通机制的推出,我国融资成本和融券成本还有下降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鲁圣煜.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1(07).
[2]邓文娟.融资融券运行现状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05).
[3]吴迎春.融资融券转常规和转融通推出影响[J].市场研究,2012(03).
[4]杨洁.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及监管研究[J].华北金融,2012(03).
[5]崔媛媛,王建琼,卢涛.融资融券运行现状分析及问题剖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0(10).
[6]肖文彦,王紫菡.融资融券机制对我国股市波动性影响[J].中国证券期货,2012(05).
[7]王晓国.融资融券试点的政策安排和市场影响,国际金融,2011(03).
*本文系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2013年院级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09)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欢迎您转载分享并保留本文链接:
推荐阅读:
内容/版权举报请联系bianji#niubb.net
||苏ICP备号-1 |格式:pdf&&&
贡献者:Nikolaj
上传时间: 14:58
此文档归属以下专题
暂无相关专题
-------------
新增文件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分享到:&&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文件大小:1.62MB
所需积分:& 1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融资融券业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