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行业前景景怎么样?

阴云“笼罩”中国光伏产业 未来前景如何?_行业资讯_中国太阳能网
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资讯内容
阴云“笼罩”中国光伏产业 未来前景如何?
发布日期: 查看次数: 87 作者:本站
核心提示:中国光伏设备制造商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Chaori Solar Energy Science Technology Co. 简称:超日太阳)出现债务违约,这可能是产能过剩的中国光伏产业将进行整合的一个少
  中国光伏设备制造商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Chaori Solar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简称:超日太阳)出现债务违约,这可能是产能过剩的中国光伏产业将进行整合的一个少见的信号。但先不要期待中国光伏产业会东山再起。
  超日太阳成为中国国内债券市场上第一家违约的公司。第一家发生债券违约的是光伏企业,这说明中国政府很想把市场约束机制引入到过度膨胀的光伏产业中。导致该产业过度臃肿的是那些由地方政府资助、不顾近年来的价格下跌持续生产光伏面板的公司。超日太阳债务违约是在其竞争对手尚德太阳能(Suntech)破产之后发生的。现在投资者关注点转向另外一家面板制造商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Baoding Tianwei Baobian Electric Co., 简称:天威保变),该公司本周公布连续第二年出现亏损。投资者想看看中国官方是否会让这家公司破产。
  里昂证券(亚洲)(CLSA)的Charles Yonts表示,这种行业整合就是去年光伏面板价格企稳的一个原因。需求上升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仅中国的面板采购量就增加了一倍。
  但问题是价格可能不会反弹。制造商们又在投入资金,NPD Solarbuzz的数据显示,主要面板制造商计划今年增加30%左右的供应。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uropean Photovoltaic Industry Association)去年预计,2014年全球光伏面板制造产能将达到大约60千兆瓦,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产能都在中国。
  野村(Nomura)认为这个产能还是太大了,因为2014年全球的太阳能电力需求可能仅为45千兆瓦。Yonts称,目前中国占全球需求的30%.尽管从1月起,在之前光伏面板采购量最大的省份,成规模太阳能电场高于市场水平的上网电价将下调10%,但这也起不了太大作用。
  这些电场远离需要电力供应的地区,承担着输电网络的负担。中国转而为屋顶太阳能提供激励措施,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独立太阳能咨询公司Frank Haugwitz表示,很难确定屋顶的所有权,也不好安排融资。
  其他一些较大的市场化似乎也不乐观。德国正在削减补贴,日本可能也会紧随其后,而美国则针对中国设置了贸易壁垒。
  PVinsights认为,这就是为何面板价格自去年11月以来累计下跌4.4%的原因。这对中国幸存的面板制造商来说不是什么好兆头。如果价格不跌,这些公司本可以因竞争对手的破产而受益。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rina Solar Ltd. ADS, TSL)和晶科能源(Jinko Solar)都在规模最大的太阳能面板企业之列。后者在经过多个季度的亏损之后刚刚恢复赢利。
  只有在中央政府迫使地方政府削减产能,并放弃该行业的一些就业的条件下,太阳能产业的整合才能继续。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这很难让人接受。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光伏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已形成了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从产业布局上来看,国内的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及中西部地区业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集群,并涌现出了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天威英利等一批知名企业。200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为9300MW,占全球总产量的40%以上,已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
  虽然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一,但产业链发展不协调,且产业整体技术薄弱。在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技术壁垒最大的多晶硅的生产中,国外的主要厂商采用的是闭式改良西门子方法,而这在中国还是空白。中国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使用的多为直接或者间接引进的俄罗斯的多晶硅的提纯技术,其成本高、耗能量,重复性建设严重,在整个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也是在2009年初中国出现多晶硅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
  其次,目前中国国内的太阳能电池市场规模较小,国内生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的97%都出口到了海外市场。这种过度依赖出口的产业发展模式导致行业风险很大,易受国际需求量变化的影响。如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因西方国家消减了对光电产品的价格补贴,直接导致了中国许多光伏企业的倒闭。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当下,许多国家已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而中国也将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财政对太阳能产业的补贴力度逐年增强。2008年,中国开始启动屋顶和大型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的建设;2009年初完成了甘肃敦煌10MWp级大型荒漠并网光伏电站的招标工作;同时太阳能屋顶计划与金太阳示范工程的财政补贴项目也相续推出,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给中国未来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还比较高,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的提升,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其他传统能源形式的逐渐饱和,太阳能可能将在2030年以后成为主流的能源形式之一。而针对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潜心于基础研究、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做到厚积而薄发。
  针对目前光伏发电成本高、国内产业对出口依存度过高的特点,中国应该加大政策指导和扶持力度,以此来发展和壮大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国内市场。经验表明,中国政府的政策导向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决定着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水准和市场需求。相信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的大背景下,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倡导下,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定然会有着光彩夺目绚丽的明天。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已形成了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从产业布局上来看,国内的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及中西部地区业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集群,并涌现出了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天威英利等一批知名企业。200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为9300MW,占全球总产量的40%以上,已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
  虽然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一,但产业链发展不协调,且产业整体技术薄弱。在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技术壁垒最大的多晶硅的生产中,国外的主要厂商采用的是闭式改良西门子方法,而这在中国还是空白。中国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使用的多为直接或者间接引进的俄罗斯的多晶硅的提纯技术,其成本高、耗能量,重复性建设严重,在整个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也是在2009年初中国出现多晶硅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
  其次,目前中国国内的太阳能电池市场规模较小,国内生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的97%都出口到了海外市场。这种过度依赖出口的产业发展模式导致行业风险很大,易受国际需求量变化的影响。如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因西方国家消减了对光电产品的价格补贴,直接导致了中国许多光伏企业的倒闭。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当下,许多国家已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而中国也将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财政对太阳能产业的补贴力度逐年增强。2008年,中国开始启动屋顶和大型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的建设;2009年初完成了甘肃敦煌10MWp级大型荒漠并网光伏电站的招标工作;同时太阳能屋顶计划与金太阳示范工程的财政补贴项目也相续推出,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给中国未来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还比较高,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的提升,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其他传统能源形式的逐渐饱和,太阳能可能将在2030年以后成为主流的能源形式之一。而针对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潜心于基础研究、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做到厚积而薄发。
  针对目前光伏发电成本高、国内产业对出口依存度过高的特点,中国应该加大政策指导和扶持力度,以此来发展和壮大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国内市场。经验表明,中国政府的政策导向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决定着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水准和市场需求。相信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的大背景下,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倡导下,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定然会有着光彩夺目绚丽的明天。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行业】最全的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最全的发展前景展望
&&&&当下,一提到无锡尚德和“中国英利”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它们是中国光伏行业中的标杆企业,前者造就了中国大陆2005年的首富,后者则因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打出“中国英利”的汉字广告而出尽风头。但是从客观上讲,普通公众对这两家企业乃至整个中国光伏行业的关注还不够,了解的也并不多。我们需要像熟悉互联网行业一样的去熟悉光伏行业,像关注百度、新浪一样的去关注尚德、英利。
一、光伏发电不等于太阳能
一提到太阳能行业,我们往往想到的是无锡尚德、英利绿色能源、江西赛维LDK等。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公司所属的行业并不能代表整个太阳能行业,而是属于光伏发电这个细分领域。
首先,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光伏发电。光伏发电(Photovoltaic,&PV)是指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在吸收太阳光后产生光伏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至于我们经常提到的太阳能技术,它并不仅仅局限于光伏发电技术,还至少包括光热发电&(CSP)技术、太阳能水热技术和太阳能暖通技术。其中太阳能水热技术已经有较好的商业化应用,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暖通技术也开始在一些商务楼宇里发挥作用。
光&热发电技术,又称聚光光热发电(concentrating&solar&power,CSP),是一种利用阵列反射镜将太阳光能聚集起来产生高温热能,加热工作介质,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的方式。根据聚热方式的不同通常可分为抛物面槽式、碟式和塔式。西班牙、以色列、德国都建有多个太阳能光热发电站,积累了一定的商业化运行经验&。
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位于美国加州的布莱斯(Blythe)太阳能发电项目就选用了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该项目由德国Solar&Millennium和雪佛龙公司旗下的Chevron&Energy&Solutions共同开发,&4组250WM(兆瓦)的独立发电单元构成了了高达1000MW(1GW)的设计发电量。项目总造价预计将超过60亿美元,其中第一组发电单元将于&2013年投入运行。
无独有偶,美股2010年10月底查询美国加州政府公布的相关信息时发现,该州近期批准的大型太阳能项目全部使用的是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按加州政府的定义,“大型太阳能项目”是指装机容量大于50MW的太阳能发电项目)。
图为采用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的太阳能发电站&(图片来源: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网站)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这四项常见的太阳能技术中,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应用及产业规模都是首屈一指的。所有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太阳能企业也都从事的是光伏发电产品的制造。以至于很多人将太阳能技术就简单地理解为光伏发电技术。
光伏发电技术因为其商业化程度高、产业规模大、上市公司多成为了太阳能技术的一个典型代表,倍受市场关注。但光伏发电并不能涵盖整个太阳能领域。以光热发电技术为例,虽然采用该技术的太阳能发电站占地面积广,并不适合在城市内应用,但它规模成本低廉,光照不足时还可以通过储热发电以实现供电的持续稳定,特别适合在强光照的荒漠地区进行大规模并网发电。我国的内蒙古、新疆、甘肃,欧洲的西班牙,还有非洲和澳大利亚都有许多光照充分的荒漠、戈壁地区,特别适合应用光热发电技术。
二、晶硅电池技术不等于光伏发电
至于光伏发电技术,它可以大致分为晶硅电池技术和薄膜电池技术两大类。目前已经进行产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薄膜电池主要有三种:非晶硅薄膜电池、碲化镉(CdTe)薄膜电池、铜铟镓硒(CIGS)薄膜电池。其中,非晶硅薄膜电池,又称为硅基薄膜电池,主要以非晶硅(a-Si,无定形硅)作为感光材料,具有耗硅量低、生产成本低、弱光响应好、高温特性好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寿命短、稳定性差、光电转化率低等不足。碲化镉薄膜电池和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同属于多元化合物薄膜电池,它们的光电转换率明显高于非晶硅薄膜电池。全球市值最大的太阳能上市公司美国第一太阳能(First&Solar)就是碲化镉薄膜电池技术的典型代表。2009年第一太阳能的薄膜电池生产量达到1.1GW,在全球光伏电池生产商中排名首位。其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率在当年提高到11.1%,生产成本则降至84美分/瓦。尽管较之多晶硅光伏电池,碲化镉薄膜电池的光电转化率还明显偏低,但其材料消耗量、生产成本、制造能耗和平均售价都比前者低出很多。第一太阳能在生产成本和产品毛利率上明显优于采用晶硅电池技术的生产厂商。
显而易见的是,晶硅电池技术在光伏发电领域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主流技术。据国际太阳能咨询机构Solarbuzz统计,2009年晶硅电池的出货量占全球光伏电池总出货量的81.8%。基于晶硅技术的光伏产品制造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其中,将石英砂熔解、提炼和纯化,生产出太阳能级晶硅原料的环节是产业链上游;铸造硅锭、切割硅片、制造光伏电池片、封装光伏组件是产业链中游;产业链的下游则是按客户的需求进行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安装与集成。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全部从事的是与晶硅技术相关的光伏产品生产,而且大多数企业的业务重心主要是集中在光伏产品制造产业链的中游,即由硅锭、硅片、光伏电池到光伏组件的生产环节。研究薄膜电池技术出身的施正荣博士也曾率领无锡尚德在硅基薄膜光伏组件的生产上进行过尝试,但最终因为发展状况远不如预期,而在2010年第二季度将相关项目完全终止。
三、中国光伏行业的现状
1.&“两头在外”成为行业显著特征
一直以来,很多人将光伏产品制造视作中国为数不多的能与世界同步的高科技产业。2009年全世界有超过55%的光伏产品由中国企业制造。然而,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存在着隐忧。长期以来我国光伏行业形成了“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即晶硅原材料的供应主要由海外控制,光伏产品的终端市场也主要由海外提供。甚至可以说是“三头在外”,中国光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也在海外。由此可见,我国光伏行业的对外依存度还相当高。
虽然我国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已广泛采用世界主流的改良西门子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但在具体工艺流程上与世界一流水平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普遍存在能耗大、规模小、成本高、闭环性差等问题,从而导致国产多晶硅总体上较进口多晶硅质量更差、价格更贵。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在长年生产电子级多晶硅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实力,在技术和产品上处于双重垄断地位。据中国证券报报道,2010年11月我国进口6153吨多晶硅,同比上升&159.8%,环比上升45%&,同时还刷新了2010年9月进口4757吨的单月最高记录;2010年前11个月我国累计进口4.19万吨多晶硅,预计全年进口量将达到4.5万吨左右。这意味着2010年国内消费的多晶硅中仍有超过50%的数量需要依赖进口,较之2009年的情况并未有任何改善。
另一方面,我们在光伏产品的销售上也严重依赖海外市场。在中国生产完成后的光伏产品(主要是光伏组件)绝大部分都销往了国外,尤其是德国及其所在的欧洲市场。以中国光伏行业的“巨头”英利绿色能源、无锡尚德和天合光能为例,来自德国市场的销售额在英利绿色能源总营收中的占比高达63.1%;虽然天合光能对德国市场的依赖相对较低(33.9%),但整个欧洲市场的销售额在其总营收中占到了惊人的93.3%。
2.&产能增速非常快&产量达世界第一
虽然应用光伏技术的历史已经有几十年,但是商业化光伏发电市场的形成与显著增长只是发生在刚刚过去的几年内。Solarbuzz公布的资料显示,全球光伏市场(按交付使用的总装机容量)在过去五年内实现了复合年增长率45%的高成长。2005年时全球光伏发电的总装机容量仅为1460MW,到2009年这个数字就已经增长到6430MW。
在中国,光伏产品制造更是一个异常靓丽的产业。包括江苏、江西、河北在内的大批省份将光伏产品制造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已经有11家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完成IPO(首次公开发行)。
过去五年中,除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增速放缓,仅增长了58%以外(当年世界平均增长率仅为6%),其余各年中国光伏产品产量的增长率均超过了&13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5%。目前,中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光伏产品制造国。据路透社日报道,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分会主任赵玉文预计2010年中国光伏产品的产量将达到8GW(吉瓦),占世界生产总量的50%,居世界首位。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无锡尚德的光伏产品出货量有望达到1.5GW,这将在出货量上超过美国First&Solar,使之首度成为世界第一大的光伏产品供应商。赛维LDK也在2010年首次成为世界最大的硅片制造商,而晶澳太阳能则是世界最大的光伏电池制造商。
3.&面临“高污染高能耗”质疑
就光伏发电本身而言是典型的清洁能源,但是“在中国,光伏发电不是什么清洁能源”的质疑声近期开始此起彼伏。遭到大家诟病的主要原因还是我国光伏行业的发展模式,有人认为我们现在是“把污染留在了国内,把绿色给予了发达国家”。
环境污染方面:中国科学院院士费维扬指出,常规方法制备多晶硅时将产生8倍于它的四氯化硅(STC),这是一种高污染的有毒液体。而国内大多数多晶硅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生产过程闭环性差,在制备多晶硅时对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高能耗方面: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不认为光伏产品制造行业真正存在高能耗的问题。他给出的理由是国内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可以将制造多晶硅的耗电量控制在每吨15万度,较之光伏设备20年以上的生命周期,这个能耗不算什么,2到3年的发电量就可以偿清这个能耗成本。恰恰是石先生的这个辩护理由折射出了现在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尴尬局面和倍受诟病的原因:每吨15到16万度的耗电量由国内负担,90%以上的产品却在国外市场发挥它的绿色作用,没能做到偿清能耗成本一说。而且,目前的事实是我国自行生产了将近50%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在这些自产多晶硅中还有相当部分的生产耗电量超过了每吨18万度到20万度。
四、在美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
截至2010年12月,在美国证券市场公开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共有11家。其中,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和无锡尚德分列总市值的前三位,它们的市值分布在14亿美元到19亿美元之间;中电光伏的市值最低,约为2亿美元。无锡尚德于2005年12月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下称“纽交所”),在11家光伏企业中上市时间最早;晶科能源、大全新能源则是2010年才上市的团队新成员,它们分别于当年的5月中旬和10月初在纽交所挂牌交易。
11家光伏企业中,有7家是在纽交所(NYSE)上市,其中包括“市值三巨头”和赛维LDK、晶澳太阳能、晶科能源等明星企业;余下的4家则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需要指出的是昱辉阳光,它在2008年1月登陆纽交所之前,已于2006年8月在伦敦证交所AIM板上市,融资5000万美元,曾是唯一一家在纽约和伦敦两地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由于在纽交所交易的股票流动性更高,不少股东将在AIM板交易的股票转移到纽交所交易,昱辉阳光于&日停止了在伦敦证交所的股票交易。
非常有趣的是,按日的收盘价计算,这11家中国光伏企业的市值之和为109.23亿美元,居然还比不上美国薄膜电池生产商&First&Solar单独一家的总市值114.91亿美元(按日的收盘价计算)。尽管无锡尚德2010年的光伏产品出货量已经大幅超过First&Solar。
1.光伏企业的产销格局
近年来,“产业链垂直整合”一直是中国光伏行业里的一个“时尚”。有相当多的企业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努力:英利绿色能源自建多晶硅生产企业六九硅业;主打光伏电池的晶澳太阳能开始增加光伏组件的产能;出货以硅片为主的昱辉阳光分期建设年产能&6000吨的原生多晶硅项目。
依据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和SEC文件,归纳、整理了11家中国光伏企业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各自在光伏产品制造产业链上所占据的位置和主要对外销售的光伏产品种类。下图中,蓝色部分代表企业生产的光伏产品种类;红色和黄色部分代表企业对外销售的光伏产品种类,其中红色还进一步表示企业的主打产品,也就是为企业创造主要营收的光伏产品。
在11家光伏企业中,英利绿色能源的“战线”拉得最长,横跨整个产业链。为此,英利在保定生产基地挂出了“全球最完整产业链企业”的标语。晶澳太阳能和中电光伏的产业链最短,集中在光伏电池制造和光伏组件封装两大环节。但情况有所不同的是,晶澳太阳能的母公司晶龙集团具备较强的晶体硅、硅锭及硅片生产能力,而且太阳能级单晶硅的产量已经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与晶澳太阳能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补关系。
“市值三巨头”中,无锡尚德的产业链最短而且集中在产品制造的下游,由此也带来了比较明显的弊端。在硅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无锡尚德2010年第二、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作为一家硅片供应商,江西赛维LDK的产业链布置也比较完整。一方面,在马洪和下村两地分别建有设计年产能15000吨和3000吨的多晶硅生产基地;另一方面,正在积极挺进光伏产品制造的上游环节,于2010年8月在安徽合肥增设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生产基地。昱辉阳光的产销结构和赛维LDK基本一致。2010年第三季度,二者的光伏组件出货量也基本相当。但是在主打产品硅片的产销量上,昱辉阳光较赛维LDK存在明显差距。
林洋新能源的产销结构则与天合光能基本一致,两家企业对外提供的产品都是以光伏组件为主。天合光能2010年第三季度的出货量较林洋新能源高出约&30%。晶科能源的产业链比较完整,对外提供的产品有硅片、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并以光伏组件为主。阿特斯太阳能也是以光伏组件为主打产品,并初步涉足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参与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安装和整合业务的还有无锡尚德和英利绿色能源,不过三家公司来自这方面业务的营收占比都还非常低。以阿特斯太阳能为例,2010年第三季度来自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安装业务的营收仅占总营收的3.7%。
大全新能源是一家典型的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供应商,2010年第三季度其多晶硅的销量达到973吨,创造的销售收入占到了总营收的87.3%。其余&11.75%和0.95%的总营收分别来自光伏组件和硅片的销售。近来,大全新能源也开始全面进入光伏产品制造的下游环节。它在2010年9月提交的&IPO招股书中预计,公司将于2011年3月形成年产200MW光伏组件的生产能力,并于同年11月形成年产250MW硅片的产能。
2.光伏企业的净营收与出货量
上表列出的是11家中国光伏企业在2010年第三季度的净营收和产品发货量。其中,大全新能源的发货量以多晶硅材料为主,采用“公吨”(MT)作为单位。
按2010年第三季度的净营收排名,无锡尚德、赛维LDK和晶澳太阳能分列前三位。若以营收的主要构成来划分,这三家企业正好分别代表了光伏组件供应商、硅片供应商和光伏电池供应商。大全新能源的净营收最少,但毛利率最高,达到42.5%。
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和昱辉阳光占据了2010年第三季度净营收环比增幅的前三位。天合光能的净营收和环比增幅均排名第四位。
在这些光伏企业中,有6家的光伏产品出货量在2010年第三季度实现了超过25%的环比增幅;赛维LDK的环比增幅将近15%;其余3家的环比增幅在10%左右。其中出货量环比增幅最大的是晶澳太阳能和晶科能源,接近35%;增幅最小的是中电光伏,仅有0.6%。
如果将这些企业的出货量增幅与对应的营收增幅加以比较,可以大致推算出2010年第三季度大多数光伏企业的产品平均售价(ASP)都出现了上涨,而且以晶澳太阳能、林洋新能源和昱辉阳光的增幅最为明显。只有无锡尚德和英利绿色能源的产品平均售价出现了环比下降。
3.光伏企业的盈利状况
上表所示为11家中国光伏企业在2010年第三季度的盈利状况。根据各企业的财务报告计算、整理。
2010年第三季度,大全新能源的毛利率遥遥领先,这主要得益于2010年以来多晶硅材料的供不应求使其平均售价出现明显上涨。晶科能源、英利绿色能源、昱辉阳光和天合光能处在第二集团,毛利率均在30%以上。其中,英利绿色能源的毛利率曾在2010年第二季度达到33.5%,位居这些光伏企业的榜首(不包含当时尚未上市的大全新能源)。但在2010年第三季度里,受累于光伏组件平均售价的降低,英利的毛利率出现了小幅下滑,并被毛利率大幅提升的晶科能源赶超。毛利率高于20%的第三集团有林洋新能源、晶澳太阳能和赛维LDK。排名末位的则是中电光伏、阿特斯太阳能和无锡尚德,它们的毛利率均低于&20%。
2010年第二季度毛利率排名倒数第三的无锡尚德,在2010年第三季度不仅毛利率水平最低,而且毛利率的环比跌幅也最大。无锡尚德把这归因于光伏组件平均售价的下滑和晶硅材料边际成本的上升。在目前这种“拥硅为王”的局面下,无锡尚德这种过于集中于产业链下游的生产格局制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毛利率环比增幅最大的是阿特斯太阳能,达到27.2%。为此,阿特斯太阳能的毛利率由2010年第二季度的13.6%(排名倒数第一)增加到&2010年第三季度的17.3%,排名也上升了一位,超过毛利率16.4%的无锡尚德。单位营收中非硅成本的大幅降低成为阿特斯太阳能毛利率上升的主要动力。环比增幅排名第二的是毛利率成功超越英利的晶科能源,光伏组件均价的上涨和非硅成本的降低共同促成了晶科能源毛利率的大幅攀升。赛维LDK的毛利率环比增幅位居第三,它的毛利率排名也因此由之前的倒数第二位上升到倒数第四位。
从2010年第三季度财报反映的数据来看,大全新能源的运营费用率非常低,仅为净营收的4.5%。加之其高达42.5%的毛利率,大全新能源的运营利润率较产业链下游的光伏产品供应商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由于运营费用率的环比上升,英利绿色能源的运营利润率被昱辉阳光超过。类似的超越还发生在林洋新能源和晶澳太阳能的身上。
受益于单位营收中运营费用的大幅减少,晶科能源的运营利润率在2010年第三季度有了58.1%的环比增幅,排名第二。当净营收环比增长14.8%&时,阿特斯太阳能的运营费用却由此前的2758.7万美元减少到了2529.9万美元,为此带来运营利润率的大幅攀升,使得阿特斯太阳能的环比增幅居榜首。由于无锡尚德2010年第二季度的运营利润为负,没有计算它的环比增幅。在这些光伏企业中,仅有天合光能的运营利润率出现环比下降,这主要是因为&2010年第三季度天合光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开展产品销售和市场推广活动,并为北美总部和欧洲总部雇佣了一批专业人员,相应地增加了当季的运营费用。
这些光伏企业在净利率上的排名基本与运营利润率保持了一致,只有林洋新能源成为例外:2010年第三季度公司出现了净亏损。这主要是因为林洋新能源的股价波动导致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在当季造成了高达2.792亿元人民币的非现金损失;另外,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还带来了1.08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由于运营利润率的传导效应,阿特斯太阳能2010年第三季度的净利率环比增幅达到了473.84%。在这些企业中,只有晶科能源的净利率出现了环比下降,这主要是因为2010年第三季度中远期合约的公允价值变动带来7368.3万元人民币的损失,当年第二季度的该项变动带来的却是7460.6万元人民币的收益。无锡尚德在2010年第二季度出现净亏损,因而没有计算其环比增幅;林洋新能源则是因为2010年第三季出现亏损而没有计算环比增幅。
五、中国光伏行业的展望
1.&如何应对德国乃至欧洲市场的补贴削减
2010年7月,德国联邦参议院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光伏发电上网补贴修正案,从日开始,在德国境内建造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补贴额减少13%,转换地区(原来非电站用地后改作电站用地)补贴额减少8%,其他地区补贴额减少12%。此外西班牙政府也计划进行新一轮的财政补贴削减,希望通过削减上网电价补贴或者限制得到补贴的发电小时数,将现有光伏发电商每千瓦时(KWH)得到的补贴削减30%。
这对严重依赖德国和欧洲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至少短期内不是个好消息。上述政策的变化使得部分投资者开始质疑中国光伏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能。其实中国光伏企业早已开始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它们也不想过度依赖某个或某些市场。目前这样的产品市场集中度比较危险。
公开披露的财报显示,部分中国光伏企业已经在美国、日本、南非等地展开了行动。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主席罗恩·雷施表示,2009年美国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仅名列世界第四,2010年将有望翻番,达到1GW,成为世界第二大太阳能发电市场。2010年7月底,美国参议院能源委员会投票通过了美国千万太阳能屋顶计划。美国将成为光伏产品市场中新的增长点。
无锡尚德早在2008年就开始加强对美国市场的布局,当年10月,它参与组建了合资企业Gemini太阳能开发公司;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光伏产品生产厂也于2010年第三季度投产。2010年,无锡尚德有望将来自美国市场的营收占比提高到20%。
种种迹象表明,天合光能也在美国展开了积极行动:与UL认证机构签订相关协议便于产品投向北美市场;与美国最大电力公司之一,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签订了45MW供货协议;正式加盟麻省理工学院的产业联盟(Industrial&Liaison&Program,简称ILP),旨在进行公司与高校间的产业合作与技术转让等。2010年第二季度,来自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在其总营收中占到了前所未有的&9%。天合光能还对外宣称,要在2010年将美国市场的营收占比提升到13%至15%。
另外,无锡尚德还在2007年收购了日本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商MSK公司,使其拥有了MSK公司遍布全日本的销售网络。南非政府的优厚补贴再加上当地充足的阳光使中国光伏企业又找到了另外一个增长点。2010年第二季度,赛维LDK自于南非市场的营收占比已经开始达到4.3%,该公司还负责了南非的第一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工程。2010年8月,无锡尚德也正式宣布将联合南非当地企业共建一个百兆瓦级的太阳能发电站,项目总投资规模约为10亿美元。
2.&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的前景
2009年中国首个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动工,这标志着中国长期发展滞缓的光伏发电市场将开始启动。当年,中国正式跻身世界十大光伏市场之列。
由于国内光伏发电的应用市场非常匮乏,目前90%以上的光伏组件都销往国外。2009年3月,财政部发布《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随后,国家又相继实施了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2010年示范工程的补贴标准为: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4元/瓦(其中建材型和构件型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为6元/瓦),偏远无电地区独立光伏发电项目10元/瓦(其中户用独立系统为6元/瓦)。中国政府希望借此启动国内光伏发电的规模化应用。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也非常看好中国光伏发电的应用市场,它在2010年发布的《2014年全球光伏市场展望》中指出,&12GW的超大输电线工程为中国的光伏发电设施并网提供了极大便利;中国具备快速成长为亚洲乃至世界最主要光伏发电市场的实力;还预测2010年中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将突破600MW,到2014年,这个数字有望达到2.5GW;未来十年中,中国光伏发电市场还将由独立发电系统转向并网发电系统,包括沙漠光伏发电站和城市屋顶发电系统等。
对于中国光伏产品制造业,你可以爱它,把它看作为数不多能与国际同步的高新技术产业,清洁能源设备的制造者,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你也可以恨它,把它看作中国承担环境成本、发达国家享受环境福利的畸形产业,高污染还高能耗,应该严加管控。
归根结底,做为一名投资者,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多关注它,多了解它。
深度阅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阳能光伏行业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