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年有几个季度从472分提到700分该怎么做

本人2011年高考文科472分,文科报名资格分数450分,想报考个山东省内的三批,哪个学校比较靠谱,在线等。_百度知道
本人2011年高考文科472分,文科报名资格分数450分,想报考个山东省内的三批,哪个学校比较靠谱,在线等。
提问者采纳
靠谱,在线等。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2011年高考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出省的不考虑吗
山东英才学院
三批很贵的,上专吧!
三批学费昂贵,还是另辟蹊径,学个技术吧,毕业后就业有保障。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今年(2010年)浙江理科472分能上什么大学_百度知道
今年(2010年)浙江理科472分能上什么大学
今年浙江省理科二批最低分数线402分,一批最低分数线551分。那么浙江理科472分能上什么大学?最好有个好专业,急求答案!谢谢了!
提问者采纳
本省,如果不怕花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个不错的选择——土木工程,自动化,新闻传播,护理学都有很大希望。每年还有1%--2%有机会转进浙大本部。 其他的像浙江海洋学院之类的都不太好。(其实我就在舟山,海洋学院就在我家那边,我们那儿的人说起它都一脸鄙夷)
外省的选择就比较多了, 江苏科技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沈阳工业大,沈阳建筑大,,河北科技大,,江西理工,,青岛农业大,,武汉科技,,华北水利水电都可以考虑。
专业的话,金融,国际贸易方面的热门就不用说了,希望还有一点。 男生的话可以考虑土木工程,自动化方面。还有工程造价,这个一般是在专业名称后的小括号里,就业前景还是比叫方便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大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人考 GMAT 真的很容易上 700 分吗?
我准备明年去美国读商学院,二战GMAT的成绩是680,觉得已经够用了……只是前一阵子看了这篇文章,里面说“可TMD轮到我的时候700已经遍地了,申北美Top20的话750已经是标配了,CD上没个七百七八连开贴装逼的资格都没了”,吓尿了,如果这是真的我都不太想申了毕竟读个野鸡大学一点意思都没有。想问问了解GMAT考试情况的知友,姑且不论管卫东盗没盗题,中国人考GMAT真的很容易上700分吗?我的商学院之梦还有希望吗?T T
按投票排序
其实能不能上好的商学院,GMAT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只是因素之一罢了。相对于GMAT,本科学校,工作经验甚至人生经历,都比GMAT重要。只是中国学生后三者普遍一般,所以只能在GMAT上刷高分力争优势。比如说,你申请商学院之前在高盛摩根麦肯锡贝恩BCG工作,或者你毕业于哈佛斯坦福医学院,或者你正在耶鲁法学院读JD,或者你上过伊拉克战场立过功写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文书和来自军队高层的推荐信,或者你来自富豪贵族家庭打算读完书回家进入董事会,或者你像奥巴马那样在去哈佛前做了五年社工然后打算读书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与社会,那估计你考个700分M7肯定没问题。商学院申请就是这样,很多人都有各自的背景和不同的人生故事,但顶尖商学院只要精彩二字。但问题是大多数申请商学院的中国人都没有这样的背景,刷高分成了唯一的优势。你不是常青藤本科不是顶级投行咨询老爸不是政治家没有董事会和几十亿的企业等你接手不是奥运奖牌得主不是科学家不是立功的军人不是长期优秀的社会服务志愿者等等,你要还没个高分GMAT证明下自己脑子还算好使,你给我个理由,为什么admin会从至少几十万份申请package里挑出你的,被你的故事吸引,给你机会,而不是一眼扫过发现没有亮点然后扔进垃圾桶?至于中国人是不是GMAT很高?是的。举个例子,当时我本科毕业申请硕士(不是MBA),最后班里的中国同学我知道的GMAT一个720,一个750,一个760,其他人考的GRE,基本都在1400以上。我自己的GRE也是1400以上。这个成绩不耀眼,但我有自信敢说起码不低。只是在今后无论读书,适应美国环境,还是找工作,你仍然会遇到很多很多很多的困难,这些都不是一个标准化考试的高分就能解决的。但在前进的每一步上,都要尽力而为。
----------想不到一个下午就过了一百个赞。决定更新补充自己的考试经历--------------------------------今年2月份,临时有一特殊情况,必须在大约十五天之内考出GMAT。在那之前,我只知道有这个名词,完全不知道考什么。知道这一消息的当天是周五。上午,百度到GMAT考试报名官网,大致了解了一下GMAT要考什么之后,信心大增,报名之。同时,在知乎上搜索经验,自己下载了OG,看到
介绍了《和《,下单。周五晚上,订的书到货。花了点时间做例题,觉得数学部分还行,逻辑部分错误有点多。周六上午,去朋友家玩了。。。。。周六下午,回家,看书,重点看《风格的要素》。逻辑要义觉得太繁琐,放弃。周日全天,看书。做了一套GMAT prep软件里的模拟卷690。挑了一些OG里的自认为经典的句式背背应付作文。弄完已是凌晨三点多。睡下。周一上午,七点不到起来,没吃早饭去考试。740,作文4分。挺高兴的。。。。。。。。。。。。。。。。。。。。。。。。我下午的吐槽中,更多的是在解释为什么我觉得大环境不利于中国人考GMAT。这次更新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是希望以之来说明个人应该怎样在不利的大环境下努力自救。我认为最重要的是:1 要认识自己,搞清楚自己和700分之间有没有差距,有多少差距,然后有针对性的加强。700分要求的能力是一定的,但是考试前个人实力不一样,需要付出的精力也不一样。别再到网上问这种小马过河,深浅只有自知的问题。2 搞清楚考试是对能力的考查。我认为题海战术可能便于加分,但是对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借着考试的机会,系统学习一下定量思维、逻辑思维和英语文法,可以终身受益。--------------------更新结束--------------------------------------------------------------------------------------------------先说结论:不容易。理由:中国人的教育体系不能有效培养逻辑思维、数学思维和英语快速阅读能力。三者皆无的情况下如果自己还不努力,考得好才见鬼了。第一,中国人从小到大没学过像样的逻辑。辩证法就是捣糨糊。它能解释世间万事万物,永远不能被证伪。但是对预测未来毫无作用。辩证法就和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一样,最后出来什么结果都能圆回去,没法推导出一个确定的结论。这不是科学和逻辑的思维,根本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真正要学逻辑,就要认真看看逻辑学方面的书,比如
在这个答案中介绍的《一样,重塑自己一团浆糊的辩证思维。我自己看的书叫《批判性思维 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是布鲁克 诺埃尔 摩尔,以及理查德 帕克两个人合写的。觉得更浅一些。这里有个 可以自测一下。如果不能轻松看出这些逻辑的谬误,说明自己还要回炉。第二,中国人缺乏定量数学思维。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说明朝无法实现“数目字管理”。这也是受逻辑思维能力低下的制约。一件事情好不好,辩证法啪啪啪正面因素反面因素都给你列出来,好了,到此为止。这件事到底好不好,该不该做,辩证法告诉你“不能片面”“不能一概而论”。见你的大头鬼去。真正有价值的分析,是量化的分析。正面因素预计产生多少效益,负面因素可能增加多少成本,都算得清清楚楚以后,再下结论。现在网上讨论的时候,支持和反对的人各说各话,少见有拿数据出来的。这就是脑子里没定量思维的体现。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可能也是从学习“怎样才是好的论证”起步。第三,缺乏英语快速阅读能力。还是那句话,上面不希望大家多接触外面的世界,所以为大家提供练的机会就少了。至于个人怎么克服不利的大环境, 在各个答案、专栏文章中介绍很全面了。GMAT考试是能力的考查。上面三项能力到了,分数自然就有。而要提高上面三项能力,又依赖于搜寻知识的能力和坚持高效率学习的能力。能力没到那个程度,靠刷题刷出来高分又怎样,出了国也是分分钟露底。
寂静版版主怒答一记~。首先我觉得做GWD要比看寂静来得高尚。题主你考试时看寂静了吗?如果没看,建议你三战用它当砖助你拿到700。但我声明,寂静不是好东西,但是很有用...题主说的那个帖子我前几天也看到了,当时被吓了一跳。好在今天看了恶魔奶爸的回复,觉得还是奶爸说得更客观更合理。特别是说改分数那一段,何必把自己和那些人比呢。你这个问题更适合到CD问噢,会有更多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同盟、前人的经验在上面。具体分析我觉得恶魔回答得超赞啦。我再来补充一下G分数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吧:680分数不会让你掉到野鸡大学。但是也几乎很小概率可以把你送到顶级学府。首先从学校分类来说一下普遍情况:看到那个帖子里说的Top20了吗?如果你要去Top20,这个分数我想是不够的。这个批次的学校,Gmat分数通常会在730平均线附近,如果其他方面特别出色,也许低一点G和T分数他们也会要,但是就要求你其他方面特别优秀阿。接下来的档次是Top50。这类学校很可能会按照托福100分,Gmat700分来卡你的申请。当然也会有其他方面表现特别出色(比如工作过、开过公司啥的),也许这个标准会放低一点,但是这个档次的商院几乎每个商科申请者都会申,面对那么多申请,你说学校怎么快速筛选?我当年托福90+,Gmat690。50以内的学校都把我拒了噢,现在只能当码农...再接下来是Top100,这个档的好的商学院不太多,但是题主680的分数在这个档很够用。Top100开外的学校我当时没有太关注。题主的分数可以在这个档拿到某些学校的奖学金,真的。其次从专业来说一下普遍情况:我默认题主是要出国学金融。但是商学院下还有很多其他专业,比如会计,供应链,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等。其中金融是最难申请的,信管是相对容易申请的。这样即使同一个学校的商学院,不同专业之间对各项的要求也会略有不同。题主是要去学什么呢?所以,题主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样子,决定了要不要把分数提到700以上。不要以为考到恶魔奶爸帖子里的那个平均分588就觉得自己比一半的申请者厉害了噢,有追求的申请者会战好几次呀,而且你们对申请到的学校的层次要求不同。所以追求700分真的还是有点必要的。CD上偶尔会有谎报分数的,但是你会发现700真的不是一个那么难以到达的线,还是真的有相当多的人能考到这个分数。
首先要纠正一下 用平均分说明中国人分数的论证方式,summit峰会我也跟着去了一次,很明确的说明这个是所有数据的简单平均,不排除中国有大量考生多次刷分的现象。然而大家使用的最终申请成绩往往是最高的那个。相比简单平均的分数,每个学校公布的平均录取成绩显然更为可信。另外一点,每个B-School的录取名额都是有限的。虽然不会对外公开说,但是针对国际生的名额和针对国内本土学生的名额是不同的。国际生名额中,来自某一国家的学生数量自然也是有限制的。这个就解释了为什么虽然全校的录取平均分在720-730左右(最Top的B-School),然而真正华人录取的平均分数却在740-750左右。因为华人的高分将这整个群体的录取分数线无形拉高了。当然还要说明一点,Business School这类商院对于个人工作职业经历的看重其实远超GPA、GMAT的考量。我和很多过来人交流过,大家要明白虽然分数线水涨船高,但是这就像个HR面试时简单一刀切刷人的工具。在真正的商业社会里,始终是“就业、创业、潜在校友回馈”这些考量要比一纸分数来的重要的多了。所以有些人放弃工作去备考,这些考虑还是需要极为慎重的。(除非你本就愿意付出这些的代价。)回到开头最核心的问题,考上700难不难。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国内考研难么?CFA难么?CPA难么?英语四六级难么?高考难么?会考难么?编程难么?画画难么?学写字难么?……你会分明发现,处在不同水平下的人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这个并非总是和个人年龄有关,实际是和个人过去的积累、付出的努力有关。由于个人经历,和大量备考的队友接触过。形形色色。有的人一个月760,但是她的真实背景是,清华毕业,美国top30生物PHD在读,尝试drop-out,想要转申B-School MBA。(当然没有工作经验的她也选择了一条极为艰难的路。)对她来说,难点不在于GMAT本身,因为此前她已经有过足够的付出和积累。难点恰恰在于申请MBA和就业。所幸,尽管一路的质疑,她也成功从TOP MBA出来,找到了非常不错的工作。有的人花了数年去准备,接近十战也没能上700。因为他/她从前来自偏远地区,连普通的正规英文教育都缺乏,如何立刻接受原先为American Native College Graduates设计的考试,并且取得他们都拿不到的高分呢。(现在一种普遍的说法是GMAT并非语言考试,而是能力考试,所以语言不行不要担心。亲,那个是鼓励你报班的说法。)其实以上两个例子都是一种极端,更多的人往往是处于正规九年义务教育、高考、大学的国内教育洗礼,能够上个211, 985大学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请大家问题主这类问题的时候(“能上7,能上100么?etc.”),先扪心自问一句:过去有认真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么?持续了多久呢。其实十战的那位朋友也是位在职党,我却觉得他最终必定远超700。如果实现你的梦想注定要花费更多时间,你愿意么?这是一个更好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应该有资格回答。本科的时候,仗着自己高中英语基础过得去,拢共只听了两节英语课,省下的时间全贡献给恋爱加英雄无敌加星际,勉强过了四级。六级嘛,考了 6 次,后面几次连耳机都不用带。因为根本听不懂。自然都没过。那时考试费是 17 块,还好。毕业几年后,GMAT最好的一次成绩是760;托福是满分。首先,考700+的难度,取决于你的起点。我当时的起点毫无疑问是很低的:在本科毕业以后四年开始准备GMAT,差不多 8 年没有系统学英语了。所以,前后断断续续花了差不多一年,考了三次,从710到730到760。一年里面的其中大部分时间,我每天的日程大约是这样子的:7:30-8:30 起床,洗漱,早餐8:30-18:00 上班18:00-19:00 下班,晚餐在附近大学食堂解决19:00-23:00 在附近大学的教室自习23:00-24:00 回家,洗漱,休息24:00-3:00 自习3:00-7:30 睡觉这一年做了些什么呢:OG大概Review了八九轮,每一轮都很仔细。第一二轮的时候,我记得每晚在学校的自习室里也就能看个10来题,差不多20分钟到半小时一题,这当然是verbal四六级GMAT托福单词自然是全部要背的,后来抱着红宝书顺便把GRE单词也背得七七八八市面上所有能找到的GMAT题至少做了两三遍,后来不过瘾,把能找到的LSAT也做了一遍,打印纸两尺大概有。差一点想要去考JD,直到看了看GPA...好像还有杨鹏难句之类的,当然统统背下来那段时间的Bloomberg, Barron's, The Economist, Institutional Investor 这类杂志,能找到的,一本不拉,每篇都读顺便兼了CD一个版的板斧那会儿还装了卫星天线,早上打开电视就是CNN。嗯,那是我还是个Liberal等等也就是这样,我的第一次尝试,在准备了半年以后,才710。当然,我当时自认为RP不够,因为冲着750+去的。直到最后一次考了760,我还是认为自己RP有问题,因为那一次真的是冲着800去的。现在知道了,绝对不是RP的问题。是实力的问题。之所以有710到730到760的执念,一是以为自己只是发挥失常,二是只有这个分数,是自己真正可以控制的。经过荒唐的本科,GPA当然好不到哪里去。工作经验算是马马虎虎,在一流商学院的申请者里算不上特别突出。能打动Admission Office,让自己脱颖而出的,大概也只有一个分数,和尚在飘渺中的Essay。排名太靠后的商学院也没想过,因为即使去了,想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大概会太难吧。但不是人人都要这么辛苦的。实际上,在我的同学和朋友中间,还没有谁需要花这么多力气来做这件无聊的事情。与我合租的一个女生,好像只是准备了一两个月,也是760。回答题主第二个问题:是不是需要很高的分数。如果题主没有特别的履历,没有特别的故事,并且想进入较好的商学院,还是控制你能控制的吧:考个更好的分数去。我在商学院的时候,来自中国大陆的同学里,似乎没有低于710的。与我合租的两个同学,也都是760。和美国大学的其他学院一样,商学院录取的时候有一些潜规则:例如来自某一个国家的学生比例基本上是稳定的,男女比例基本上是稳定的,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比例基本上稳定的。因此,如果你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男生,你竞争的对手也就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其他男生。其他人种的平均分数再低,和你没有什么关系。Affirmative Action,你懂的。未来找工作的时候更是这样,有很多工作机会都给部分族群预订好了。比如 所以,如果你听说很多和你类似的朋友,他们的分数很高,很遗憾,这是真的。我那个年代,700分要进Top 20已经没什么竞争力了,现在呢?即使题主有了不错的履历,亮丽的GPA,未来的Essay也很有把握,那么680和750之间,就是Top 20和HBS/Stanford GSB之间的距离。控制你能控制的,为什么不呢?
一个多月前刚报名时看这个题目无感。现在要考试了,摸索了好久终于搞清楚了GMAT是什么时都已经晚了。最近整个人都特别颓废,因为被逻辑困住了。而且整天觉得英语不够用,脑洞总是开错。还有就是提醒大家,掂量一下自己的水平,可以参考CD的方法,但真的不能太相信CD的备考经验。挺误导人的,一大票类似于二十天上700的经验贴,我这种渣就是被害了。虽然说GMAT不是语言考试,但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真的很接近语言考试,现在觉得如果用中文考真的不难,比我们的研究生考试简单多了。算了,面壁思过去了,要跪了,好绝望。。。〒_〒
给大家娱乐一下啦啦啦接稳不谢接稳不谢
针对问题的回答:1,不同人群所运用的遴选标准不同。对于很多人来说,美国Top100以外才是“野鸡”;但对于很多人而言,掉出盟校甚至是HYPMS,就是“野鸡”的范畴了。根据你自身的定位,以及身边环境和自己对于自己的期待来吧,我在文章里所说的只是一个参考。2,如果你是一个具有商场实战经验,准备在职申请的职场人士,680不会成为你的后腿,但也不会给你多大的竞争优势;如果你是本科毕业生,想申Top 20,接着刷吧。3,考GMAT这类标准化考试是你申请过程中、留学过程中乃至今后杀向职场,最简单的一步,没有之一。因为它:有规范、可衡量、能重复、、确定性大,以及付出与收获基本成正比。现在只是七月,重刷GMAT完全来得及。祝题主好运!针对 :1,关于GMAT分数要求“因此,尽管GWD题确属泄题,但中国学生的成绩,从来就不像原文作者所言的那样“700+遍地”。700分从各个标准来看,仍然是个相当可观的分数,不信的可以浏览的这个网页:,其中详细列出了全世界最好的几家商学院所要求的GMAT成绩。也就是说,你考到710分,已经可以上麻省理工了,顶级商学院的名额统共就那么几个,总不可能都让中国人占了吧。个人觉得,原文楼主的680也是个挺好的成绩,这么大怨气可能是因为没有申到dream school,那这应该不是由于大家都七百多分导致他的680黯淡无光,而是其他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所要求”的GMAT成绩,在我的认知和及种种,这个分数是取的下限,也就是申请者在其他方面牛逼得不行不行,GMAT分数所能接受的最低成绩。所类比的是这里:托福是一个认知度更高的考试——而这里面很多Top 50内学校所要求的80的分数,基本准备过留学的人都会有体会。有谁认为托福水平只有80的人能够顺利完成硕士学业并写出符合要求的论文毕业的?同理,710的GMAT成绩,仅仅是“可以”,be able to, be qualified to, 被录取而已。而以中国学生群体在标准化考试之外几乎全部是短板的现实,GT考试分数能擦着线过吗?所谓GMAT/TOEFL/IELTS这类要求,无非是AO给出的一个下限而已。个人认为,参考价值不大。2,关于GMAT 700到底多不多“根据GMAC的官方数据,中国考生的GMAT平均成绩其实为588分,居于世界中游;其中不仅语文的平均成绩只有十几分、纵览全国也没有太多能上750分的人(GMAT考到750,足以申请到排名很靠前的商学院了),连国人引以为傲的数学也只有49分——而全世界的数学平均分,是48分。相当一部分考生的准备过于仓促,以至于根本来不及认真刷GWD题”“写这篇文章倒是不为别的,也坚决谴责盗题行为,只是原文作者其实有点危言耸听了。想出国的同学们还是要自己有判断力,千万别被这类帖子吓退,这世上既没有遍地GMAT700+也没有那么多改出来的GPA——”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知乎上清北的人不少;985呢,不说遍地吧,更多一些;本一批的人,能算上“遍地”了吗?我们来看张图:因为我是哈尔滨人,这里就搜了教育水平处于全国中游的东部边境省份黑龙江省的数据来进行说明(“黑龙江教育水平处于全国中游”这个命题不服不辩)。绝大多数的一本学校,在12年的录取分数也就是560-570一线往下,众数在535左右。因为我是哈尔滨人,这里就搜了教育水平处于全国中游的东部边境省份黑龙江省的数据来进行说明(“黑龙江教育水平处于全国中游”这个命题不服不辩)。绝大多数的一本学校,在12年的录取分数也就是560-570一线往下,众数在535左右。而根据,黑龙江12年本一批录了多少人?1.82W。那一年多少人参加了高考?21W. 也就是说,100个人里面有不到9个人,才能上一本。“一本”遍地吗?回到最开始的拿个问题,“GMAT 700多不多”?——取决于你把范围划在哪里,参考物是什么。在知乎的环境下,说“一本”遍地,个人主观感觉没什么问题;同理,如果题主的目标是商学院Top 20,“GMAT 700 遍地”,我的感觉,是的。事实上,无论是CD还是知乎,讨论GMAT、愿意出来发声的人群,综合素质极大程度上高于GMAT所有中国考生整体(此命题不服不辩)。而那群连GWD题都不刷的“准备仓促”的人,会是题主的申请竞争者吗?所以,GMAT的全球平均分以及中国平均分,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且不说GMAT可以重刷多次,被Cancel掉的分数和最后被申请者递交到AO的分数,差距有多大。3,关于改分:“我得说,国内能改GPA的往往都是些野鸡大学,如果你非要和这些人竞争,估计也输在起跑线上了。正规大学不仅不让改成绩,删课也被命令禁止,中财等学校连重修刷分都不让,不及格的话重修顶多只能拿六十分,北大清华连打分都极其严格,规定每节课必有一定比例的人挂科、一定比例的人得优秀、就是考到85分优秀也能给你正态成84分良好,导致大家的GPA都相当低。”我在评论里面已经对于“改分”的定义有了说明。“改分”最严重的不是在教务系统里面(所有的部属院校的分数都是教育部联网的,学校改起来非常困难),而是两种方式:1,删成绩;2,自己偷改。删成绩属于灰色地带,大体操作方法是:修更多学分的课,以替换掉原有的成绩不理想的科目;自己偷改,技术含量极低,就是明目张胆地PS成绩单,然后利用教务处监管不严的漏洞盖章,邮寄给申请学校。每年海量申请,AO根本查不过来的。专栏文章中读者的大量赞同,证明这件事情本身绝非罕见;而本人本科就读的厦大,虽然最近负面爆出很多,可怎么着也是Top 20内,算不得野鸡——而改分这种事情,呵呵……4,多说两句“所以,我认为,GMAT培训的意义,其实是在于让学员通过有效的练习,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把握到逻辑思维的精髓,而非将大家都消耗在题海战术里。但说归说,盗题,无论如何都是不对的——放个地图炮来讲,“热爱考试”的中国人对探索未知(科学研究)毫无兴趣,无论面对何种考试,都只惦记着把题库里那点东西弄得滚瓜烂熟,怪不得难以拥有创造力。”奶爸同学每一段后面都没有标点,强迫症患者手动加上了……这还算原文引用吧?个人非常同意这一段。批判管卫东,很多人各自有各自的出发点;而我的出发点在于,GWD题用一种“非法”的方式,让几乎全体GMAT考生的成绩不正常地得到了大幅提升——为了在申请当中不落后,不在标准化考试这一几乎决定了大多数工作经历白板一样的本科毕业生商学院申请指标上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分母,很多对于使用盗题心有芥蒂的人也不得不面临着自我设置的道德困境。“我的价值观告诉我,不应该用盗题,不应该用机经,但是不用的话……”对于很大一部分申请者而言,深知训练思维、提升英语应用能力等能力层面的提升远比用这种手段提高GMAT分数重要得多,却不得不把时间扔在边际成本极高的“680-750”这一过程中。因为你分数低的话连录取都没戏啊有能力有个毛用啊!就像高考,有谁认为我当年考厦大的650和清华录取线680那30分有本质差异?我自己也不这么认为。但本科4年念下来,穿越回去问当年的自己,愿不愿意逼自己一把,好好学习,别耍小聪明,笨一点多做点儿题,多考30分到清华再发展我的“能力”?“然而很遗憾的是,中国人爱刷题、会考试,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要我说,中国人确实爱刷题,会考试——会用“技巧”备考和答题,让考试结果并不能如实反映自身能力,高出好几个档次。“中国人都是自己祸害自己”,这句话是一句无比正确的老生常谈。分数造假、考试“作弊”、经历造假……海外高校不得不面对中国大陆考生设置越来越严格的审查壁垒,吃亏的是谁?就像前两天坐一个老友的车——她本人在生活中是一个温文尔雅舒缓有致落落大方的女孩子——却发现她居然会强硬地跟车不让插队、对闯红灯的行人猛按喇叭。我问她怎么会这样,“不这样车没法开啊”。
谢邀。考过1次,760+5.5。GMAT相对GRE而言单词量不算大而且不算生僻。所以平时只要有阅读习惯的话并不会感觉太难。作文有模板/公式可以练习,此外推荐模拟考试,便于掌握真实考试时候的时间管理。
的答案,以及他写的专栏文章。理由是危言耸听,容易给想读商学院的人造成误导,比软文的影响还恶劣。建议知友们综合参考各个答案,自然能搞清情况。具体如下:1 究竟什么是野鸡大学?Top 20以外的就是野鸡大学?Top 100以外就是野鸡大学?大学排名系统只有一套?你说你的文章是供参考,我怎么一点都不觉得你写文章的语气是“供参考”?有的大学综合排名不高,但商学院很高,比如印第安纳,(虽然这句话很俗套,但是)“我有一个很有志气的朋友”甚至在那里申请到了MBA的全额奖学金,而藤校的MBA项目理论上是不会给奖学金的,教学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到底哪个商学院更“好”,一目了然了吧。有的大学综合排名很高,但商学院很低,比如约翰霍普金斯,肯定算是大牛校了吧,但商学院是新成立的,连排名都没有,号称最好进的牛校商学院。据未经证实的身边朋友的消息,里面很多课程是神学和生物的教授教的,一个班里大多数全是中国人,这样的学校算不算野鸡大学?可是你出来找工作,特别是回国找工作,约翰霍普金斯比印第安纳光鲜多了。马里兰的商学院非常牛逼,进马里兰和进康奈尔的难度差不多,但听起来马里兰就是比康奈尔野鸡。“一个班里全是中国人”乍一听也是野鸡的标志,但对于商学院这种人脉极其重要的地方,我想中国人多点也没什么不好吧?反正多数商科学生终究还是要回国发展的……不同学校有不同的优势,比如项目设置、所在地、所属行业等等。小学校给奖学金的机会大(想想商学院的天价学费,给奖简直太他妈重要了),而且可以多认识同学,有很多团队合作的机会,锻炼的机会多。藤校商学院基本都是超大编制的巨无霸,每届动辄几千人,同学都认不全,很容易就淹没在汪洋大海里了。野鸡不野鸡,看你要什么;但我倾向于认为,以美国教育的成熟体系,不存在野鸡不野鸡,只存在适合不适合。唯排名论这种思维方式太糟糕了。推荐:这篇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的文章,希望知友们选校时更理性。2 奶爸给出的是GMAT平均分数,不是最低分数。而且不是各个商学院给出的要求,而是实际录取情况的分数统计。麻省理工的平均分是710,意味着里面肯定有低于710的学生。王的答案的第二条,个人以为完全不成立,纯粹是睁眼说瞎话。3 知乎上“自称”自己是清华北大的人很多,敢问有多少是真的?据我所知,以知乎现在的风气,好像写个假学历来骗关注的风气非常盛行。就像CD上七百七七百八的经验,个人觉得也得对其真实性画个问号。我当时学GMAT的时候,班上有个同学考了770.不吹牛逼的说770全中国都没几个,不是刷就刷得出来的。她查分的时候工作人员发出了惊呼。敢问有多少人把生命“浪费”在刷680——730这个档次上?你到新东方里去问问,很多人考个六百出头就很满意了。你管这些人叫因GWD题而大幅度提高了成绩?大量刷GWD题的超有毅力学霸,你以为没有GWD题他们就不会把时间用去刷别的了吗?申请学校可不是只靠GMAT分数就行了哦。而且我上过管卫东的课,他在课上从没说过大家要使劲刷题、把GWD题翻来覆去地做什么的,只是强调逻辑思维……4 改成绩的人到处都是?很普遍?这条我尤其反对。高中改成绩的也许挺多的,大学绝对不是。因为给那篇专栏文章点赞的人多,所以大家对改成绩这一现象深有感触?那篇文章里涉及了很多事情,你怎么知道大家是赞“改成绩的人很多”? 我看了下下面的回复,怎么看到不少人都表示“我周围不管优不优秀的人,都没有改成绩”?只有楼主一个人在介绍怎么改成绩、有什么方式可以改成绩?我表妹今年从首师大毕业,按王帝彼得的标准来划分首师大应该是个野鸡大学了吧。她也想删课,注意只是删课,而且她转过一次专业想删培养方案外的课程,刚说了“删”这一个字就被工作人员轰出去了。所以有没有可能,仅仅是楼主在厦大读书时,改成绩现象如楼主所言,“普遍”?(不代表当今厦大的情况)抑或只是,“能力通天者”,“改成绩”现象,“普遍”?能力通天者是挺讨厌的,但是要考虑到他们只是少数,多数人还是改不了成绩的。占人群2%的能力通天者,究竟能对整体的录取情况造成多大影响?再退一步,照王帝彼得的逻辑,这部分靠改成绩出去的人,终究是无法和不改成绩就出去的学霸相提并论的。毕竟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能力,还有时间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所以怕他们干甚啊。5 为什么我要写这个,主要是因为比起软文,更讨厌瞎回答的。不希望知友们被误导。我承认王帝彼得的道理是对的,心态也是正的,但是他的逻辑是不成立的,语气是过于斩钉截铁的,所举事例是经不起推敲的,通篇读下来似乎只是,把一个他对社会长期抱有的不满,安插在任何他能接触到的事情之上。应该学学逻辑。╮(╯_╰)╭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我去年刚考完GMAT,一战680,二战760。。说实话GMAT高分不表示能进排名前20的商学院,更具体的说正相关性都不那么明显~平心而论,GMAT上700分不简单,绝对不是上个辅导班,做做题目就能解决的。因为美国的思维模式跟我们不一样,所以在学习GMAT的时候也要改变一下传统的中式学习方法(刷题)。一旦题主掌握了美式的思维方式,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训练一下做题的pace,上750也不难。
复习两周,前一周做OG,了解题型整理错误思考。后一周看机经,模考了三次熟悉pace。一战速成750。先前觉得好像这是个很厉害的分数,结果边考边发现1.确实,考gmat人太多,每天有几百人在中国考试,大多数人是考的不好,很多很多只能考500多的,现在他们都立刻把成绩cancel了。2.每天我都能看到论坛上好几个人考到750、760、770甚至780,再往上的不多见。3.不抛弃不放弃五站也要求750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太在意,太在意。据说Gmat只占了学校考量的10%多一点,我750不一定能申请到680申到的学校,首先因为像我这样甚至比我成绩高的人很多转专业。如果我是一个相关专业的学生,我的G720就足够申请我现在觉得非常悬的学校了。对,我可能就是750的G不一定申到top50的那群人了,尽管本科background,GPA和T也够但是专-业-跨-太-大,而且没门路没本事找不到既专业相关又big name的实习。其实我只是想说,1.Gmat不是唯一问题,长板够长其他不短的话这个680也还行。如果你T不到100,实习没啥合适的的话G就不是主要矛盾了,后面这些缺失更让你申不到top50;2.如果其他各方面都还不错,又觉得自己还有能力冲一下的话,再考一次吧,机经很管用,助力可能提升50分。哎,我们专业好多人去米国100多的学校换专业读呢不要嫌弃非top好不><在我的心目中奥斯汀的会计甩哥大统计几条街><?不喜勿喷啊
我一战680,二战670......准备下半年三战了...GMAT可以一直刷分,我认识的学长学姐基本上最后申请都有700+了吧...不过我觉得,其实680-720之间没有什么太大差距,就是一点点运气的问题......730以上才真的是大牛......申请顶尖商学院,好像托福和GPA更重要呢,所以题主也加油好好准备这两个吧!一起加油(≧▽≦)
第一次考,复习时间只有一个月,根本没时间做所谓的GWD,最后的成绩是760。中国人考700+难吗?说难确实也难,关键还是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同学死活刷不上的,我发现和他们讲题一般都是逻辑那块卡牢,是那种完全无法互相理解,完全不在一个世界的那种卡,说穿了,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但说容易也容易,如果明白了GMAC那套思维方式,只靠OG+prep, 750+也是手到擒来。话说,题主看看楼里爆出来的分数,也应该能感受到如今750+是多普遍了吧。我们系出国的人还是挺多的,当时去考的有小一半最后的申请成绩是750+,剩下的也基本都700+。对了,借别人的GWD网课看过,个人觉得讲的很一般。如复习时间紧张,实在不推荐。标准化考试备考,托福雅思GMAT等等,其实只有一个要义:把握官方题。毕竟要明白出题方的思路,还有什么材料能比官方题更好么。
CD上考780的大牛的确有,但在众多考生中他毕竟是少数,至于为什么晒分数晒经验的都是七百好几呢?请用逻辑解题思路来想这个问题,很可能坛子里还有众多分数不到七百大几的考友们没有晒分数。恕我直言,考700以下的同学基本没有什么令人惊艳的学习方法可以惠及他人,该总结的新东方老师已经总结的很到位了,主要就是靠练,考完回来写一两条机经就算是对论坛巨大的回报了。路漫漫,同行者众,切勿庸人自扰。P个S,你680的话,再考一次应该可以上700啊,我身边有个大牛就是第一次680第二次780的,申请学校这档子事情很多要看缘分的,非个人意愿能够决定,但是你的个人意愿绝对可以决定GMAT分数的高低,这也是为数不多的人生中能够由自己把握的事情,所以,祝好运!
"也就是说,你考到710分,已经可以上麻省理工了,顶级商学院的名额统共就那么几个,总不可能都让中国人占了吧。个人觉得,原文楼主的680也是个挺好的成绩,这么大怨气可能是因为没有申到dream school,那这应该不是由于大家都七百多分导致他的680黯淡无光,而是其他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另,想知道自己的成绩可以入读哪些商学院的同学,可以参考,你会发现700分可以随意挑选很多学校)"以上引自赞同最多的答案,“考到710分,已经可以上麻省理工了”,你是认真的么,什么时候这种各个学校对于标准化考试的最低要求,成立保证录取的砝码了。710是录取的必要条件,到你这就成了充分条件。“680挺好了的”,你这种回答除了给提问者增强信心(虽然是盲目的)就没别的作用了,你看看各大论坛报分经验贴,看看名校的中国申请者的普遍成绩,还说得出这样的话么。以及,“你会发现700分可以随意挑选很多学校”,随意挑选,开什么玩笑,考到700分的多的去了,商学院要的了这么多人么,你大概是把高考填志愿跟商学院申请等同了吧。
我觉得不容易。。要想上700当然要努力,个人认为状态也很重要。。
我一战660本着省钱的原则,我想着二战一定上七百,结果好紧张,二战610……之后放松心态,最后一
战才考740..不要受那些说自己轻轻松上七百的说法的影响,自己努力才是正解~!
不是很习惯码字,简单说下,740的GMAT还是有资格说的。GMAT其实考的就是思维逻辑,只要有正常的智商650以上不是问题,主要的问题是国内大多数人被误导,打个比方,某东方的培训机构告诉我们instead of 必错,like比错,然后实战尼玛就碰到了五个句子都有like的,所以按照那种做法一顶做不出来。事实情况是,除了基本的语法问题,比如主谓一致等,没有什么是避错的,不是选对的,而是选好的,弄清楚这一点就ok了
题主想问的是上700是否容易还是680能否申到好学校?如果是申请的话,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现在中国学生确实成绩都越来越高,但没750才能申前20那么夸张,还是看整体的材料。720基本上是申top学校的底线,供参考。
我只能对前文说 GMAT考到750,足以申请到排名很靠前的商学院了 表示呵呵足以申请 那是靠谱到 那是个人修为天时地利了 我记得好几年前查过NYU Finance MBA的Average GMAT是750GMAT也不过就是个敲门砖而已 排名很靠谱前的商学院大家分数都差不多 别以为750很稀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华大学建于哪一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