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叙利亚有没有石油战略石油储备

中国现在有没有战略石油储备_百度知道
中国现在有没有战略石油储备
嗯,是的,已经建立了。在百度里就能搜到 啊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2条回答
一期二期基地已经定下来了。三期的选址集中于内陆,正在进行中。
有国家石油储备。可以“石油储备 张国宝”搜索。但战略石油储备定义各异,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
战略石油储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趁油价下跌 中国提高战略石油储备 |石油战略储备格局生变:低油价创增储良机
  中国正在借低油价之机增加石油战略储备,并加大储备数据透明化,这对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很有益处,但新时代下中国是否还有必要保有庞大储备?  每小时单只排量3800立方米的一群输油臂,如同机械巨人般,矗立在原油码头两侧。码头上的泊位,可供45万吨级的巨轮停靠。码头不远处,一个个圆筒状的储油罐沿海岛一隅扩展开来。  这是中石化[微博]集团的浙江舟山册子岛原油码头,冬日下正一片繁忙。目前接卸的油轮,是国内最大的30万吨超级油轮(VLCC)。三个输油臂同时作业,50个小时内就可将一艘VLCC运载的原油尽数卸入储油罐中。  作为储运基地,册子岛油库一期工程现有储油罐21座,总库容205万立方米,具有1500万吨/年的来油中转能力,支撑着长三角地区的诸多炼厂供应。册子岛的原油还通过海底管线被输送到宁波岚山输油站,与附近各个储备油库形成互供。  这只是中国加速发展国家石油储备的一个缩影。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消息称,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用,包括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等四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库容164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1243万吨。  在这背后,是中国在全球石油市场地位的变化。2013年,中国正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净进口国。这种能源格局的变动,使得全球石油市场的其他参与者们非常心焦,他们急迫地催促中国透明化其石油储备。  在11月的G20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根据G20在数据透明度方面的共识,中方将定期发布石油库存数据。  习主席指出,中国此举有助于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高度,建设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培育自由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全球能源大市场,共同维护能源价格和市场稳定,提高能效,制定和完善全球能源治理原则。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发展因此进入新阶段&&储量数据将实现透明化;存储也由以往被动地接受价格,变为利用自身需求主动影响市场。  目前,国际油价进入下行周期,正是中国加快石油储备的良机。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可待储备达到一定规模后,建立储备信息定期发布机制,并借此对全球石油市场施加影响。还可通过发展国内原油期货市场,来实现与战略储备的有机联动,最终获取原油定价权。  然而,一些业内人士亦发出警告,称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应避免对欧美亦步亦趋。如果盲目追求储备规模,花高价储备了随时可在国际市场上平价买到的物资,无论从国家战略,还是商业逻辑来看,都将得不偿失。  低油价创增储良机  今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持续阴跌,从100美元/桶以上,一度跌到60美元/桶以下,达到近5年的低位。  12月4日,欧佩克最大原油产出国沙特宣布,2015年1月将向美国和亚洲客户提供原油价格打折。消息一出,纽约商品交易所1月主力原油合约上周五跌97美分,收于每桶65.84美元,跌幅达1.5%。这是主力合约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  中国的原油储运行业却正借机高速运转。譬如上文提及的舟山册子岛储运基地,一艘艘从伊拉克或伊朗起锚的VLCC,正向其全速开来。油轮经过霍尔木兹海峡,穿越马六甲海峡,20多天就能到达册子岛码头的外锚地。随后,中方码头会驶来五艘1000匹马力的拖轮,将VLCC拖入港口接卸原油。  通过海底管线,册子岛和宁波的大榭岛、算山码头的原油,一起被输送到位于浙江宁波的岚山输油站,进而短程与各个储备油库形成互供,给中石化沿海沿江的各大炼油厂输送原油,为整个长三角经济马达供应着黑色血液。  业界所说的石油储备,分为商业库存和战略储备。商业库存,主要指由从事石油生产各环节的企业自行储存,以应付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石油供应短缺。  国家或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规定与企业规模相应的最低商业库存额;而战略储备则均由国家进行或参与调控,主要目的是应对重大的突发事件造成的供应中断或严重短缺。  2003年,中国正式启动了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计划,决定到2020年,分三期完成石油储备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全部投用后将使中国战略总库存提升至5亿桶(约合6821万吨)。目前,第一期已经建成,包括镇海、黄岛、大连和舟山四处,储备能力为1.03亿桶。  国家统计局日前表示,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目前共储备原油1243万吨,相当于大约9100万桶。  此次油价下跌,促使中国更积极地增加石油储备量,也更有意愿去对全球石油市场施加影响。  野村驻香港油气研究负责人Gordon Kwan表示,现在是在较低价位建立更多战略石油储备的好时机,中国或将成为欧佩克不减产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认为,国际原油价格跌到每桶70美元左右意味着此前的泡沫已被挤出。他预测,国际油价未来仍会在75美元-85美元/桶左右的水平徘徊。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14年前九个月,中国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8.3%,日均进口量增加46万桶,创2010年以来最大增幅。彭博数据显示,1月-9月中国每日购买的原油量比消耗量多出44万桶,是自2010年来最高。  目前国际能源署(IEA)成员国的最低战略石油储备要求,是等于90天石油净进口量。  按中国目前1243万吨的储量和2013年每天消耗139万吨计算,当前中国战略石油储备量仅够使用不足9天。商业石油库存可用14天,全国石油储备总共可维持22.7天。  目前,中国的第二期石油战略储备基地正在建设中,包括辽宁锦州、山东青岛、江苏金坛、浙江舟山、广东惠州、新疆独山子、甘肃兰州等地,设计储备能力为1.68亿桶;第三期尚在规划之中,计划储备能力为2.32亿桶。  中国提高能源透明度  1974年,OECD国家成立了国际能源署(IEA),想通过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帮助成员国共同应对重大石油供给中断的情况。IEA早已邀请中国加入该组织,但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水平并不满足其要求。  除此,对于加不加入IEA,中国有着能源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一旦加入IEA,中国则要按要求在制定和实施能源政策规划时,与其他IEA成员国进行协调,并承担共同应对石油供给突然中断的义务。因此,中国对于加入IEA的动力始终不强。  但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以及对国际石油市场影响力的提高,中国高层思路正在发生改变。  在此次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特别宣布,根据G20在数据透明度方面的共识,中方将定期发布石油库存数据。多位接受《财经》(微信公众号mycaijing)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这是国家领导人在显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姿态,也表明中国决定透明化发展战略石油储备和融入全球石油市场。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卫东认为,中国以前不愿意加入IEA,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愿意向外披露自己的储备数据。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欲参加全球能源治理,这样做已不合时宜。  &中国现在的石油消费量如此巨大,如果其他国家对你的石油储量和消费量数据一无所知,那全球能源格局如何构建?国际能源局势如何能够稳定?&陈卫东反问。
来源:《财经》杂志
编辑:马博&&&&&&
上一页&& 1
中国经济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经济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中国经济新闻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经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
中国经济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010)
中国经济时报社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王府街
邮政编码:102209 电话:(010)(总机) (010)0(编辑部) (010)(广告部) (010)(发行部) 传真:(010) 电邮:.cn
Copyright 2011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周末信息中央授权中国石油 规划在锦州港建设亚洲最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
周末信息中央授权 中国石油 规划在锦州港建设亚洲最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详细信息中国国家政府网
....详细信息中国国家政府网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石油将在锦州港扩大建设国家石油能源战略储备基地 `工程完成后将成为全亚洲最大的石油储备基地
中国将利用全球能源需求下滑之机,加快石油储备建设以应不时之需。
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网站的新闻稿称,锦州国家储备库是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二期工程8个储备库之一,也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代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建设和管理的第一个大型地下水封岩洞储油库
河南郑州股友
哪一年的新闻又搬出来忽悠善良的股民。
这么是忽悠呢。。锦州港口安全边际很高现在的价格很有上涨空间希望大家多多在给些耐心不要心神不佞
中国在上周首次披露,年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建成投用,石油储备量约为9100万桶,相当于约两周的石油进口量。在建的二期工程预定2020年完工,储量要大得多。英国能源视线咨询公司称,部分投用的二期工程目前可能将储备约8000万桶石油。加上第一期的储备量,中国将拥有约1.70亿桶储备原油,按每天600万桶的进口量算,相当于将近30天的供应量。“年底前中国可能再买进2000万桶……理论上在未来几年可能储备逾3亿桶,达到90天的供应量,”能源视线咨询公司首席石油分析师阿姆里塔·森说。中石油旗下的贸易公司中国联合石油公司,上月买进创纪录的47船中东原油,相当于2400万桶。消息人士称,其中约有一半会纳入储备,若油价维持在低位,中国联合石油可能再度出手。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特色数据:
所属概念:
未来大事件
公司公告研究报告
意见反馈回到顶部中国战略储油1.1亿桶现实力 2020年将居世界第二 _ 财经频道 _ 东方财富网()
||||||||||||||||||||||
中国战略储油1.1亿桶现实力 2020年将居世界第二
  年底以来,伊朗多次举行军演并数度发出警告,如其石油出口遭受西方国家制裁,将封锁全球石油运输战略咽喉霍尔木兹海峡,导致波斯湾地区局势剑拔弩张,由此引发外界对伊朗核问题、能源危机等问题的担心。  可见能源安全在国家安全和国际政治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在工业化发展、武器装备机械化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世界各国纷纷把能源储备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来部署。一旦战事爆发,各国首先比拼的是各自的能源供给多少,参战各方战略能源的富贫,将直接影响战局。
  军力高速发展的中国自然不会落后。据英国媒体报道,中国在石油储备建设上表现出的“厚积薄发之力”,不容小觑。  在能源战略中,战略石油储备是重要组成部分。战略石油储备,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大规模减少或中断)的有效途径之一。  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起源于1973年中东战争期间。当时,由于欧佩克石油生产国对西方发达国家搞石油禁运,发达国家联手成立了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纷纷储备石油,以应对石油危机。当时国际能源署要求成员国至少要储备60天的石油,主要是原油。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后,他们又规定增加到90天,主要包括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两种形式。  目前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天数都达到90天以上。美国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国,目前已达到7.27亿桶,达历史最高位,其和日本的战略石油储备天数均达到150天以上;德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也达到100天以上。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累计进口原油约2.54亿吨,同比上涨6.05%。其中,1月至9月共计进口原油1.8836亿吨。  储备建设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中国正加快石油储备建设,迎头赶上,显示出强大的后起之势。中国在石油储备之路上取得的成就,已在西方媒体中掀起一轮关注潮。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日,国家能源局首任局长张国宝在首届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我国已经顺利完成石油战略储备一期工程。据悉,首批四个储油基地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已投入使用,储备总量约1400万吨。据英国路透社援引业内人士的分析,这个储油量相当于中国10多天的原油进口量,加上国内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储油能力已经达到30天的进口量。  同时,二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目前进展顺利,预计2012年全面完工,届时中国总石油储备能力可达2.74亿桶(约合3753万吨)。此外,中国计划到2020年完成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全部工作,总共将建成约5亿桶储备,大致相当于90天的石油进口量,届时中国的石油储备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二。  德意志银行驻新加坡的石油分析师Soozhana Choi表示,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行动,“很可能将成为今年乃至十年内国际石油市场的一大特征”。  而据英国《》报道,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仅次于美国。中东局势持续动荡,全球能源供应日益紧张,促使中国加快石油储备的步伐。“作为世界发展最快的东方大国,中国在石油储备之路上的前进备受瞩目”,中国在石油储备建设上表现出的“厚积薄发之力”,不容小觑。但报道同时也指出,在石油供应危机时期,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雄厚的战略石油储备,中国仍然面临着威胁。  面临挑战  石油进口来源过于集中  然而,随着中国能源对外依赖程度不断上升,源于能源的经济风险也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安全的最大风险之一。  海关总署1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比上年增长17.5%。据国家能源局去年10月底预测的数字,去年全年原油产量突破2亿吨,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逼近55%。而按照国际通行观点,如果一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或超过50%,说明该国已进入了能源预警期。  另据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介绍,现阶段国内原油的自给能力已经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而原油进口量却呈跳跃式发展。从2003年开始,年均以近3000万吨的量增长。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说,中国石油需求增速未来若保持不变,石油进口依存度升至80%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此外,中国石油进口的一大特点是进口来源非常集中,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中东、非洲一旦发生战乱,原油供应链中断,无疑将给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应对措施  加大“海外找油”力度  那么,中国该如何规避目前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如何加快战略石油储备建设的步伐?  业内专家强调,不论从国内市场还是从外部环境来看,加快推进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中国的石油储备建设可参考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日本和美国的共同特点都有民营石油公司、民间组织参与,并占据着很大的份额。日本的政策较为灵活,其最初的石油储备始于民间,国家提供财政支持由私营公司储备经营,民企储量占据国家总储量将近一半。按照这些经验,目前中国石油储备体系设计为四级,分别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地方政府石油储备、国有石油公司商业储备以及其他中小型公司石油储备。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建议,保障国内能源供应还可以通过加大“海外找油”的力度。  林伯强称,中俄达成的贷款换石油协议就是一招,中方向俄方提供250亿美元贷款,换取俄方二十年总额达3亿吨的原油供应,林伯强将其形象地称为 “合同储备”。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表示,采取贸易形式的合同一旦合作生变可以成为打官司的依据。这无疑比份额油来得靠谱。  他山之石  美国靠天然“储油罐” 法国存往海外  各国储备石油的方式五花八门、各出奇招,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美国能源部在靠近石油产地,得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两州的墨西哥湾沿海寻找到4个得天独厚的储备点,将当地数以百计的巨大盐洞改造成战略油库,先向洞中灌入淡水溶解盐层,随后注入大量原油。这些天然“储油罐”每个直径数百米,最深可达3000米以上,不但能够有效防范军事打击,而且洞中巨大落差形成的温差能促使原油在洞内不停流动,从而不会沉淀变质。  日本的储备方式相对多样,不但建有地下岩洞油库,还有埋设在半地下的储油罐,甚至在西南海岛附近还有两处海上储油基地,由多艘巨大的储油轮排列而成。法国甚至把石油储备到了国外。韩国则把一部分石油储备在了海底洞穴。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在建的石油储备基地则大多以储油罐的形式储备原油。
&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东方财富网(&&或&&)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值班热线:021-5
东方财富产品下载专区
网友点击排行
&&&&&|&&&&|&&&&&&
重组完成后,李氏控股权由43%变为30%[]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叙利亚有没有石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