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4号给业务员办的信用卡资料提供...

光大银行回应渔蒙家员工信用卡违约事件--财经--人民网
光大银行回应渔蒙家员工信用卡违约事件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光大银行回应渔蒙家员工信用卡违约事件
中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8月1日《天下公司》栏目报道了江苏常州渔蒙家餐饮公司老板将30名员工伪装成加盟店负责人,而自己作为“经销商”,在光大银行办理了30张透支额度100万元的小微采购卡,因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期还款。如今,30名员工不仅欠下银行近70万的债务,信用记录还受到了影响。光大银行作为当事的一方,如何看待江苏常州支行遇到的这次信用卡违约问题?
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戴兵作出回应。
戴兵:小微采购卡是我们2012年3月份推向市场的,之后受到了很好的欢迎,但到2012年底,银监会又有新的规定,所以2013年这个业务的新项目就暂停了。这个产品实际上是一个传统供应链模式下由所谓的核心企业担保或者提供保证金,然后由银行向它的推荐人,它的上游或者下游的企业主发放信用贷款。推出以来我们一共累计投放了196亿,经过一年多的运作,累计的不良率其实还不到千分之二,已经证明这种模式是可以持续,而且是可以长期运转下去的。这也说明了大多数的小微企业主是讲诚信的,我们的业务也为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出了一定的贡献。
至于渔蒙家这个项目是我们2012年6月向渔蒙家餐饮公司发放的。渔蒙家采取的是一种很传统的中央厨房的经营方式,由它的中央厨房向加盟连锁店或者自营点直接提供货源。项目之初由渔蒙家这个企业向它推荐的借款人提供了10%的保证,然后申请了授信总额3千万的连带担保,也就是说它要提供这样一个保证,然后推荐30位持卡人,这30位持卡人也按照相关规定,逐一地向我们申请了信用卡贷款,而且这30位持卡人也按照银监会颁布的银行卡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每个人逐一抄入了下面这段话,本人已经阅读全部申请材料,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晓该信用卡产品的相关信息,愿意遵守理用合约的各项规定,然后每个人都签了名。
这个的确是不管办那家银行都要写的一段话,但是有疑问的一点是月薪二三千块钱的餐厅员工,怎么能够办出一张100万额度的信用卡?
戴兵:借款人跟我们银行之间签订的是信用合约,申请人跟我们之间建立的是信用卡的合同关系,如果仅仅只有这个,我们更关注的是他的本人的收入来归还这个欠款。在渔蒙家这个项目里,渔蒙家这个企业为信用卡的借款人提供了百分之百的担保,它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持卡人没有按照民用合约还款,渔蒙家这个企业就要替他来还这个钱,所以这个借款人才能够得到这样大的一个授信额度。再加上这个协议里这个钱是专门拿来买材料的,除了买渔蒙家供应的货,不能做其他任何使用。
既然企业愿意出面为员工做担保,那这一次出现信用违约的原因又是什么?
戴兵:这次出现信用违约,真实原因从银行方来说不是特别的清楚,因为我们也是从媒体看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从自媒体看到以后,我们也看了一下,应该说在渔蒙家这个项目里面,从光大银行本身来讲,所有的手续是完整的,包括渔蒙家企业向光大抵押,因为我们给它的授信是有抵押的,抵押以后授信,通过授信后同意它为这30位持卡人提供担保,是这么一个链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是通过媒体看到的,有可能是渔蒙家这个企业由于自身扩张,使得它的资金链条出现了一些问题,没有办法来履行它的连带担保责任,对于持卡人本身也连带造成了一些影响。
光大银行后期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风险的控制?避免这样的违约事件再次发生?
戴兵:我觉得首先来讲,我们196亿的小微采购卡这个项目当中,不良率不到千分之二,在业内这个数字说明我们在风险管控的过程当中是相当成功的,也说明这种模式是非常成熟也很成功的。第二个对于这种个案,我们毕竟经营的是风险,经营的是货币,而且我们也知道为什么小微企业主借款碰到很多的问题,的确这种风险控制是挺困难的。目前我们已经向相关的监管部门还有常州市政府进行了报告,而且也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为了保护信贷资产安全,我们也正在积极地跟渔蒙家法律代表协商解决,从最近几日的协商情况来看,应该还是比较好的。当然,我们也会根据协商情况保留民事诉讼的权利。
一家国内银行的支行行长告诉记者,政府的政策鼓励给小微企业融资,银行自己也有积极性,但最大的问题在于风险难以把控的。
支行行长:我觉得一个是现在的大环境,包括高层也鼓励银行去做小企业的业务,商业银行自身来说也有这个需求,但是在做的过程当中,银行有一个非常尴尬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信用体系、信用环境,也就是小企业和个体户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财务的不透明、经营的不规范导致了银行对它们的风险把控很难很难。
另一位银行内部人士说,小微采购卡的风险管控采用的是供应链模式,这种模式的关键是选好信用主体。
内部人士:这个我们叫1+N业务,通过一个核心企业带动周边的N家跟它有联系的,有交易行为的合作伙伴。它一出风险不是一家而是批量,控制风险,就一定要选好核心企业。作为个人去申请一个100万的信用卡,银行是很难批的。为什么能给它批一百万,是因为核心企业的信用,我们叫信用转移,但是信用转移的主体一定要选好,这个是控制风险的最主要的因素。
(责编:赵爽、庄红韬)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信用卡被盗办信用上黑名单 消费者状告光大银行
  被人盗用身份证信息办了一张信用卡并透支一定金额不归还,这笔呆账却记在被盗用人的个人信用记录上,这两年来,上海的张志华为这笔莫名记在他名下的“不良记录”弄得焦头烂额。为此,将和央行征信中心告上法庭。
  将银行和征信中心告上法庭
  2010年末,张志华收到一封律师函,称他名下有一张信用卡透支了9000多元,数月未还,如再不归还,将起诉他并追究法律责任。他急忙找到了光大银行,张志华回忆说,当时上海牡丹江路分行工作人员从总行调取了这张透支信用卡的申请人资料,和张志华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和工作单位进行了对比,结果完全不相符。
  “光大银行让我填写了一份情况声明书。”张志华说,他从未在光大银行办理过信用卡,并留下了他的笔迹以辨真伪,“随后银行工作的人员回复我说,他们会查清楚的,如果的确不是我办的,光大银行会停止对我的继续骚扰,同时也不会将关于此事的个人信用记录上传到中国人民银行上。”
  原以为问题已经圆满解决的张志华渐渐淡忘了这件事。2012年3月,张志华和他的国外友人合资创办了一家民营企业,前往银行申请无抵押借贷服务,“回复我说,我的申请直接被系统退回来了,有可能是被列入黑名单了。”第二天,张志华赶到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查询了个人信用记录。查询结果令他不敢想象,光大银行将这笔9380元的呆账记录在了他名下。
  “为什么我两年前的声明形同废纸,没有任何光大银行的工作人员来告诉我事情的进展?”张志华觉得,这对他的信誉和声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张志华找到光大银行理论。光大银行上海分行的一位姓戴的工作人员回复他两个解决方法,一是报案,二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张志华提出要了解光大银行对此事调查的进展,却被工作人员以“光大内部信息不便透露”的理由回绝了。
  日,“那位戴先生说了第三套解决方案:‘如果你近期急于贷款,可以到我们光大先把钱还上,我们光大可以暂时把你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不良个人信用记录撤下’。”张志华觉得,这无异于敲诈勒索,他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将光大银行和央行征信中心告上法庭。
  卡是否由本人办理成争论焦点
  张志华希望光大银行和央行征信中心能够删除这个不实的个人信用记录,赔偿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20万元。然而,最基本的事实信用卡是否为张志华本人办理,双方各执一词。
  光大银行的代理律师在法庭上出示了2009年7月该行业务员上门推销信用卡业务时的记录,包括申办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工作证复印件以及业务员签字写下的“已见到本人”、“去过本人工作单位”、“核对过身份证原件”等证明。光大银行代理律师表示,这名业务员已经离职并失去联系,无法还原当时的情况,但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符合工作程序。
  “我从没有见过上门推销光大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工作人员,也从未办过光大银行的信用卡。”张志华表示,2009年2月,他曾遗失过身份证,可能是有人捡到身份证后冒用了他的信息,张志华的律师张移也指出,根据光大银行提供的材料,身份证和工作证上的照片是可以辨认出不是同一个人的。
  光大银行方面则坚持这张信用卡不存在盗办情况,“不排除这张信用卡是请人代办的”。2012年12月,光大银行已向征信中心申请并删除了张志华的“不良记录”,但光大银行的代理律师表示,这不代表光大银行承认自己存在过错,也不代表承认侵犯了张志华的名誉权。
  不实“记录”侵犯名誉权吗?
  “戴先生第三招提出的‘只要还款就能暂时撤下个人不良信用’,涉嫌敲诈勒索。”张志华认为,光大银行获知他的情况后,不依法采取比如报警、提起诉讼等法律手段,不愿依法通过司法程序解决问题,而是利用不经司法审查就可以上传信用记录的行业特权,企图逼迫弱势的消费者个人屈服被迫拿钱,弥补银行损失。
  他还认为,征信中心的设立实则就是为了偏袒银行业。他们将商业银行发行信用卡业务所必须承担如冒名申请信用卡、盗刷信用卡的风险,转嫁到公民身上。此外,征信中心对于涉及公民个人“负面信息”应具有审慎审查的义务,如果没有通过司法程序确定的信息,理应告知相关当事人并听取其意见,但征信中心没有相关程序设置,这也就会造成商业银行可以随意报送公民的个人信用信息的不良记录,“我认为这表明征信中心在规则制定时无视对公民人格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具有过错。”
  信用卡纠纷多
  银行审查不严或是根源
  被盗办信用卡等原因导致不实信用记录传至征信系统,张志华不是个案。
  在近几年,信用卡纠纷屡屡发生,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大部分纠纷的根源在于一些商业银行发卡把控不严,甚至出现违规行为。曾有媒体报道,光大银行近年来信用卡发卡量快速扩张,暴露出其信用卡业务的多项软肋,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曾向未满18周岁和超过60周岁的客户发行信用卡,严重违反了有关的监管规定。此外,监管部门还发现光大银行对信用卡审批要件完整性要求不严。光大银行规定的审批进件渠道共有15种,每种渠道均规定了必须提供的审批要件,检查组抽查了18户年龄超限客户,有16户审批要件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
(羊城晚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信托产品名称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光大永明业务员咒市民得癌 疑遭光大银行泄密
  中国宁波网  
  微博截图
  大河网讯(记者宋向乐)只因没买保险,就被咒骂得癌症。郑州市民侯女士近日遇到了这样一件让人恼火的事。3月19日,侯女士发微博称,在自己明确表明不会购买光大永明保险公司的保险后,被该保险公司业务员咒骂&你不买保险,你得癌症&。同时,该女士怀疑自己个人资料被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私下泄露。
   这个保险员有点冲,&你不买保险,你得癌症&
  生活在郑州的侯女士3月19日发微博称,当日下午4点,自己接到号码为 的来电,对方称是光大银行保险部的工作人员。侯女士接到电话后,明确表态不会购买该保险。
  而侯女士早在一个月前,已拒绝过该公司业务人员打过的两次电话。这次挂完电话后,对方竟再次拨打并咒骂&你不买保险,你得癌症&,同时以&没素质&等言辞对侯女士进行侮辱。
  &从16:00到16:11,他一共拨打了7个电话,直到我用别的电话(他一直在拨,我根本没法用自己的电话拨出去)打到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投诉,他才停手。&侯女士认为,光大永明保险业务员的此种行为让自己&忍无可忍&。
   这个保险员有点牛,客户的父母姓名都知道
  让侯女士恼火的不仅仅是对方无休止的骚扰,还有自己的详细资料被对方掌握得一清二楚。
  在光大永明保险公司业务员不停的电话骚扰下,不堪其扰的侯女士将电话转交给自己丈夫接。
  &他(光大永明保险公司业务员)说要找我,我老公说什么事吧。他说要找我,我老公说这电话是我老公的。然后,对方就将我的地址、电话、家庭地址、父母姓名、家庭电话等详细资料报了个遍&。侯女士怀疑自己资料被光大信用卡中心泄露。
  通过查询,侯女士发现为光大银行合作单位:光大永明保险公司的。同时,侯女士称,还有很多人也和自己一样接到过这样的电话。
   调查:此号码为光大银行信用卡保险服务中心所有
  今日,大河网记者接到侯女士的电话。据侯女士介绍,光大永明保险公司一名自称该部门主管的女士曾于近日与侯女士联系并表达歉意。
  而侯女士并不能接受对方的道歉方式。&透露我隐私骚扰我,一句抱歉就完了,我不接受,我现在要求他们在自己网站对这个事做个道歉公告。&
  记者通过网络查询获悉,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于日,由加拿大
  永明金融 与中国光大集团携手组建,是中国北方第一家合资寿险公司。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持股比例为50%。
  而记者拨打后,通话提示对方为光大银行信用卡保险服务中心。从27日至今日,记者反复拨打该号码,一直提示占线,无人接听。记者通过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总部处获悉,该号码确为该公司销售外呼电话。
  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