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什么叫政治生产的社会性?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作者李斯特()是德国工业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历史学派的先驱者之一。在本书中,他发挥了关于国家体系经济学的学说,论证了实行关税保护以发展德国工业资本的必要。(本书据朗曼斯·洛林公司1928年版译出。)作&&&&者(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ISBN&0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开&&&&本16
大约五年前,当(FriedrichList)的一系列著作在德国发表并大量发行的时候,《泰晤士报》驻柏林记者对这些著作在拥护保护性商业政策的那个国家产生的有力影响进行了评论。
正是李斯特经济学理论的实际影响得到了证实,首先吸引了我对李斯特著作的注意。我在认真阅读了这些著作之后,便产生了翻译这部论著的想法,目的是为英国读者提供一个机会,自行判断作者论断的正确性和论证的合理性。
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历史、理论、学派和国民经济政治学。它是在1844年前完成的,尤其是第四部分描述的大部分政治情形与商业政策现在已不复存在,记住这点至关重要。当时大不列颠《谷物法》、《航海法》以及普遍的保护主义关税制度仍未废除;德国的制造工业尚处于初始阶段,德国各邦相对适度的关税制度仍然允许英国为它们提供它们需要的绝大部分制成品。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于日生于符腾堡的鲁特林根市,其父是制革匠,同时担任多个公职,虽不富有但深受尊重。弗里德里希从小就表现出了对父亲职业的反感,决心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他先后在布劳伯恩、尤尔姆和图宾根等地的书记员办公室供职。他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政府组织的几个考试,尔后进入符腾堡政府市民服务部工作。他的仕途一帆风顺,到1816年就升任到了大臣副秘书长的职位。冯·万根黑姆大臣好像一开始就很欣赏他的才能,热诚欢迎这位多才的助手帮助他推广他的改革计划。英译者序
著者自序节录
第一部分 历史
第1章 意大利人
第2章 汉萨商人
第3章 荷兰人
第4章 英国人
第5章 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
第6章 法国人
第7章 德国人
第8章 俄国人
第9章 美国人
第10章 历史的教训
第二部分 理论
第11章 政治和世界主义经济学
第12章 生产能力理论与价值理论
第13章国家商业活动的划分和国家生产能力的联合
第14章 私人经济与国民经济
第15章 民族主义与国家经济
第16章 大众经济与国家财政管理,政治经济学与国民经济学
第17章 制造能力与国家的个人、社会和政治的能力
第18章 制造能力与国家的自然生产能力
第19章 制造能力与国家工具能力(物质资本)
第20章 制造能力与农业利益
第21章 制造能力与商业
第22章 制造能力与航海——海军力量与殖民地的开拓
第23章 制造能力与流通工具
第24章 制造能力与事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原则
第25章 制造能力与生产和消费的激励
第26章 作为建立与保护国内制造能力主要手段的关税制度
第27章 关税制度与流行经济学派
第三部分 学派
第28章 意大利的国民经济学家
第29章 工业体系(流行学派误称为“重商主义”)
第30章 重农或农业体系
第31章 交换价值理论体系(流行学派误称为“工业体系”)——亚当·斯密
第32章 交换价值体系(续)——让·巴普蒂斯特·萨伊及其学派
第四部分 国民经济政治学
第33章 英国的海岛优势与大陆强国——美国和法国
第34章 英国的海岛优势与德国商业联盟
第35章大陆政治学
第36章德国关税同盟的商业政策
中英文人名、地名、术语对照表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经济是什么?_百度知道
经济是什么?
其他2条回答
经济就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甫郸颠肝郯菲奠十订姜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
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对于资源的稀缺性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2年自考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二
试题及答案
湖北自考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简答题
1、什么是商品?它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体现着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商品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商品是有用的物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无用的物品不具有使用价值,不可能成为商品。
  (2)商品是劳动的产品。即这种物品必须是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耗费了人类的劳动。
  (3)商品是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产品。
  (4)商品必须通过有代价的交换方式来满足人们的需要。也就是说,有用的劳动产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去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才能成为商品。
2、什么是商品经济?
  答:(1)商品经济的内涵。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它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存在于整个原始社会历史时期,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产品交换经济是直接通过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之间所生产的产品的交换而进行经济联系的经济形式,它存在于将来的********社会。商品经济是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之间,通过等价交换而相互交换劳动和进行经济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它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是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
3、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社会分工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出现的,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它们之间需要互通有无,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不同的生产者各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和平等的权利,必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就表现为商品,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成为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这个决定性条件是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4、如何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相互关系?
  答: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的相互关系是既相统一,又相矛盾。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的统一性,集中表现在二者统一于商品价值之中。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的。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为了占有商品的价值,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将它让渡给消费者。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商品二因素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
  (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解决。这个矛盾只有通过市场交换,使生产者实现了价值,消费者获得了使用价值,才能得到解决。
5、简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答:(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有差别的、矛盾的。具体劳动是具有某种特定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的劳动,而抽象劳动则抽掉了劳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各种具体劳动是不同质的,而抽象劳动在质上是相同的,只有量的差别。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6、怎样确定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1)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由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这就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中大多数同类商品的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条件,以及所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第二,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
7、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作为简单价值形式的两极,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对立的关系。
  (1)二者是相互依存和互为条件的。相对价值形式要表现自己的价值,就不能离开等价形式;同样,等价形式也只有依赖相对价值形式,才能成为价值的表现材料,从而才能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上。
  (2)二者又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同一种商品,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于等价形式上,而只能处于价值形式的一极。同一价值形式的两极,只能分别由两种不同的商品来担任。
8、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
  答:(1)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数量的规律。
  (2)决定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因素。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即流通中待售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
  (3)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变化,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次数)成反比变化。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4)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9、市场经济为什么不是资本主义经济?
  答:(1)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与商品经济密切相联系的经济范畴,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属性,不存在姓“资”还是姓“社”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经济是出现于商品经济发展到普遍化的阶段,这时市场才能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而进入这一阶段之时,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之日,这就有可能误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实际上,市场经济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本身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制度。
  (2)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结合。市场经济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中存在和运行,与该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为该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结合,并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
10、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答: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它们都有各自发挥作用的客观条件。
  (1)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价格与价值既相背离又趋于一致。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等因素的变化,从而能够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不是固定不变,否则就不可能发挥其调节作用。
  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及趋于一致,是价格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
  (2)供求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供求关系能够灵活地变动,不能将供求关系固定化。供求关系在不断的变动中取得相对的平衡,这是供求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
  (3)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企业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企业在竞争中既可得到相应的利益,又承担各种风险。同时,还要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价格体系和市场规则,清除各种垄断行为。
11、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有机联系。市场的各种要素,一般又称之为市场的各种机制,如价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它们的联系和作用,构成统一的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2)市场调节就是市场机制的调节。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它对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就意味着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而市场调节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所以,市场调节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的相互制约与相互联系,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从而最终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加获取平时成绩,提升考试通过率]
自考网络注册学习交流QQ群: 自考学位英语(外语)学习交流群:
一键收藏至:
复制链接给好友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会产生相对剩余价值是因为()
A、商品的价值提高了
B、商品的价值降低了
C、劳动力价值提高了
D、劳动力价值降低了
E、劳动力价值不变
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会产生相对剩余价值是因为(BD)
A、商品的价值提高了
B、商品的价值降低了
C、劳动力价值提高了
D、劳动力价值降低了
E、劳动力价值不变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的剩余价值。
A错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故A项错误)
CE错误(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社会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生产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部门和为这些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工人所必需的全部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故劳动力的全部价值降低。)
回答数:162
卿所说“同样的劳动力,相同时间却可以生产出更多产品”是指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随之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总觉得你那样解释有点牵强。
这是多选题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价值降低了
这题是多选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政治经济学的生产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政治经济学的生产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不是简单的指全社会生产,它是要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看的。资本主义生产本来是基于生产资料私有制,老板与工人之间是明确的雇佣关系,老板无偿占有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直接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工人阶级逐渐拥有了财富,并用于投资生产。或者老板为了提高工人的积极性,将企业股份部分分给工人。这一方面将原来老板一个人拥有(完全私有)的生产资料变成了大家共同拥有(不是公有,是集体私有,两者形式类似但本质不同),另一方面弱化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也弱化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形成了类似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政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