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投集团用人民的钱不停的买美国的国债...

中投高西庆:中投已停止购买欧洲国家债券
来源:新华网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副董事长高西庆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投资人圆桌会议上表示,中投公司已经停止购买欧洲国家债券。
  高西庆表示,作为财务投资者和金融投资者,中投公司的注意力不仅仅在某一个市场。“我们关注了很多市场,并且更加关注新兴国家市场。”高西庆表示,虽然中投公司的投资领域和投向的国家很多,但在有些领域已经收缩了投资,比如中投公司已经停止了购买欧洲的政府债券。
  面对近期中国投资者在美国频频受阻的情况,高西庆表示,“美国市场不是最欢迎我们的市场之一”。
  高西庆说,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投公司一直高度重视美国市场,但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希望我们去投资,危机过后有些人又说你不要到美国投资了”。(搜狐财经注: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高西庆还说,美国说了好多次让我们"走开"。)
  针对“中投公司不重视美国市场”的论调,高西庆强调,中投公司在北美和欧洲的投资保持着比较好的平衡。
  “我们用脚而不是用手投票,中投公司的投资目标非常多样化。”高西庆说,中投公司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进行投资,“我们不是不重视美国,我们不能够在一棵树上吊死”。
  美国经济形势的不明朗也成为中投公司减少对美国投资的原因之一。高西庆说,美国经济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能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60%,“美国经济每年的情况都不一样,现在占全球的实际份额不到40%, 我们这个投资也跟这个比例是对称的”。
  对于颇受关注的中投公司在非洲投资情况,高西庆表示,目前中投公司主要投资方向在西非和东非。“中投公司在和不同国家的政府官员进行对话,涉及铁路、港口或者公路的投资项目,特别是那些跨境的公路。”高西庆说。
(责任编辑:尹守革)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张嘉译/宋佳/胡歌/黄志忠/张歆怡/文章
主演:韩志硕/姜泰伍/孔明/李泰焕/宋珠熙/唯一
主演:周迅/黄晓明/隋棠/谢依霖
晓明自曝明年娶Baby
李小鹏自保不择手段
袁惟仁曝被王菲退稿
揭刘涛辛酸婚姻史
美女经理掌掴塞纳
极品女士第3季纪录片
女星潜规则男演员
匆匆那年大结局
美女团自信代言挖掘机
乔杉遭粉丝骚扰
社区热帖推荐
多是受害者……[]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中国买美国国债的意义是什么?又有什么用途?_百度知道
中国买美国国债的意义是什么?又有什么用途?
一边是外资持续涌入赚取高额回报,或是大举购入美元;但时至今天,而投资回报率偏低,境外资金进入中国时必须兑换为人民币,推高外汇储备余额,在现行外汇制度下,二是每年大量购入美国债,中国外汇储备超过8000亿美元。刘维明解释说。外汇储备来自外商直接投资,10年来国外净运用我国资金累计达到1,当中逾七成。这并不是一个悖论、即2万亿元以上为美国本土的投资者拥有。例如。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对外贸易顺差及进入中国的国际游资,购买美国国债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中国资金净外流是巨额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引起的.72万亿元,我国已连续10年资金净外流。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员刘维明指出。
至于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因,却只有三成为本土投资者持有。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把这种现象称为“一江春水向西流”,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而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形成外汇储备。中国如同国际资金流动的“中转站”。美国人不买美国国债的原因十分简单。截至2005年底,10年前美国国债的总额约为3万亿元,美国国债的总额增至4万亿元。
在中国现有的金融环境下,就是因为其着眼点并不放在投资的利息率上;一边是中国的资金持续多年净外流。这个方法不可能持久,由央行把外汇买下。要令人民币不升值有两个主要方法,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而且比例不断下降,并不是说国内企业的资金多得用不了,中国政府持续购买美国国债过去的数年来,以防止人民币汇率上升,一是在市场上大举抛售人民币,但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却不停减持,而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到5%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去讨好美国佬或者对外展示..把人民的血汗拿来不为人民办实事.中国持有美国多少多少国债.处处处于弱势....
美元是全世界流通性货币,买大量美国国债,可以有和美国谈判筹码
我看是被迫吧,或者是上成觉得有面子吧
美国国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买美国的国债是怎样的一种经济现象啊?
中国买美国的国债是怎样的一种经济现象啊?
过去的数年来,中国政府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但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却不停减持。例如,10年前美国国债的总额约为3万亿元,当中逾七成、即2万亿元以上为美国本土的投资者拥有;但时至今天,美国国债的总额增至4万亿元,却只有三成为本土投资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断下降。美国人不买美国国债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至于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因,就是因为其着眼点并不放在投资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要令人民币不升值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场上大举抛售人民币,或是大举购入美元。这个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购入美国债,以防止人民币汇率上升。专家认为,在中国现有的金融环境下,购买美国国债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外汇储备来自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顺差及进入中国的国际游资。截至2005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8000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0年资金净外流,10年来国外净运用我国资金累计达到1.72万亿元。中国如同国际资金流动的“中转站”:一边是外资持续涌入赚取高额回报,推高外汇储备余额;一边是中国的资金持续多年净外流,而投资回报率偏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把这种现象称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员刘维明指出,中国资金净外流是巨额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引起的,并不是说国内企业的资金多得用不了。这并不是一个悖论。刘维明解释说,在现行外汇制度下,境外资金进入中国时必须兑换为人民币,由央行把外汇买下,形成外汇储备。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而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到5%。与进入中国的国际资本获得的高额回报相比,中国运用外汇储备投资取得的收益显得颇低。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对此,央行解决方案是,加紧研究建立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满足企业和个人合理的用汇要求,降低国内资金净外流的水平。不能苛求外汇储备对外投资所获回报的高低。投资美国国债虽牺牲了部分收益,但能够规避风险。由于我国国内金融体系处理风险的能力较低,这里存在一个风险和收益相交换的问题。美国国债风险低,变现能力强,且与欧元区和日元区相比,美元区经济仍处于强势地位。在此背景下,购买美国债就不难理解了。买与不买陷入两难现在,中国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假如继续买入美元国债,从经济角度上看,将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为美国国债回报低,只较日债稍好;但如果停止购买美国国债,甚至沽出的话,美元就会再进一步贬值,中国同样损失惨重,即所谓“买又惨,不买又惨”!由于中国购入了大量美债,假如美元贬值的话,持有国债在账面上已输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债汇价格定会再进一步下跌。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估计,假如人民币升值10%,中国政府就会承受500亿美元的账面资本损失,如果美国利率再上升2%,中国就再损失三百亿到五百亿美元,结果总共损失八百亿到1000亿美元,当然以上还没有计算美元汇价下跌而带来的出口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可做出的选择非常少。不稳定的平衡所以现在的情况下,是一个“不稳定的平衡”,虽然美国人每天仍能吃喝玩乐,但这样的平衡是令人担心的。美国的经常赤字不断膨胀,2005年经常账目赤字,已创纪录升至8000亿美元,比2004年攀升34%,即美国每天差不多要吸收30亿元,才能填补这个赤字。所以,世界就是这样的奇妙:中日拿上数千亿的真金白银,不断购买美元资产来资助美国利率,然后美国人将已超买的资产拿来再抵押,来买中国及日本生产的电器。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笑话,就像你把大部分的身家都借给一个债仔,由于借出去的钱实在太多了,于是自己每天要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拿给债仔享用,并希望他每天生活得幸福快乐,不要有些微伤风感冒,否则便会同归于尽!因为假如大家都停止支持这个债仔的话,美国政府将在极短时间内破产,带来的灾害将会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严重。
等待您来回答
热点时事领域专家贴一篇自己2011年的旧文。-----------------------分割线--------------------------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就是《最近全球都在谈论一件金融大丑闻,很不幸,它的主角就是中国》。其中讲到“中国大陆除了拥有“两房”垃圾债券3763亿美元以外(前天暴跌88%几乎已经归零),还拥有5000多亿美国国债,看来早晚也是垃圾。两者之和超过9000亿美元。30年改革开放的换来的外汇家底大部分都套在里面。预警早就发过了,为什么不采取疏散措施?很简单官员私人拿回扣造成的。”“国家资料显示,自2004年开始,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一直在高速增长,从2004年到2007年惊人增长三倍,高达到9220亿美元。仅2006年到去年2007年间,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增长66%。在美国次按危机即将露出狰狞面目的前夜,中国仍然痴心不改地不断大手笔增持美国债券。究竟是谁拥有在这样疯狂地处置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权利,如痴呆一样疯狂购买美国债券?”这样的论调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而且每每看上去,似乎都很有道理,毕竟,在现在中国政策不透明的情况下,为人民鼓呼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是,经济政策并非普通人可以参与决策,操作复杂不说,更需要的是理性。许多金融专业出身的对此也是一知半解,随声附和。本人不才,经一位师兄点拨,终于明白中国持有巨额美债的前因后果。在本文中,我将用尽量通俗的语言告诉你,为什么中国会持有如此巨额的美债?那么多的外储干点儿什么别的不行?技术层面上如何操作?为什么即使两房债券跌成垃圾,我们也仍然是安全的?为什么持有美债在目前来说是最明智的选择?首先,需要知道的是,中国如此巨额的外储是怎么来的。我国长期出口增长强劲,由于我国出口到外国的商品都是以外币(以美元为主)结算,就造成厂商用商品换来的都是美元,厂商回到国内肯定还要重新组织生产,给工人发工资,或者扩大再生产,而美元在国内是不流通的,于是厂商就找到了银行,用手里的美元把人民币换出来。这是其一。其二,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原因,外资希望流入中国,那么外资手里的外币,虽然在我国不能自由兑换,也要通过种种方式转变为人民币的形式。以上说的其实就是我们总在媒体上看到的“我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即造成外储的持续高增长。但是,这些新增的人民币的来源归根结底都是从央行出来。银行用于兑换美元的人民币,是央行先发行央票(你可以理解为一种债券),然后新发的钱。问题来了,因为贸易或者外资进入,就要发新钱,是不是就造成了所谓的“输入型通胀”?我的回答是,不全是。这就是央票的作用,央票已经吸收了一部分流动性。这时发新钱不过是补偿了因为央票丧失掉的流动性。但是,当贸易或外商投资增速过猛,发行央票的速度赶不上这一增速的时候,就成为“输入型通胀”的原因之一。这是后话。回到正题,你应该可以看出来,我国拥有的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其实并不“欠谁的”,外币的流入我们都用人民币冲抵了。然而,如此巨大的外储,其去向依然是关系到我国甚至世界的经济金融发展。而且,维持一定量的外储是维系汇率的工具之一(这是题外话,就不多说了)。因为,这是“我们的钱”,谁也不会让自己的钱躺在那里不断贬值。所以我们需要用这些钱“干点儿什么”。外储,顾名思义都是外汇,这些在国内也不流通的钱,必定要用到国外去,还要具有稳定的收益,究竟怎么用呢?我想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方法:1、购买外国和一些机构的债券。2、境外股权投资。3、购买外国高科技产品。4、在国际市场上投资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5、大家把这些钱分了吧。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几种方法。1、购买外国和一些机构的债券。在国际市场上,安全有收益的债券不多,美债是其中之一,每年收益率稳定不说,美国还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安全就更有保障。你说能不买吗?至于“两房”债券,即使它跌成垃圾,其实,对我们的收益也不会有影响,因为我们是持有债券,而不是交易债券,所以,只要“两房”不倒闭(事实上这两家公司已经Too big to fall),票面上的利率不变,对我们的收益就没有影响。有人说了,那鸡蛋总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啊,没错,中国是少量持有一些欧洲债券和日本债券的,不过,首先他们发行债券的规模很小,其次,这些债券的安全性也不如美债。这不,欧洲刚闹出一个债务危机么,希腊等五只小猪(PIIGS)赖账的可能性可是很大的哟(而美国赖账的几率几乎为0)。所以,对于我们上万亿的外储而言,首要且权重最大的就是美债。所谓分散风险的一些投资占比其实很小(包括下文要探讨的234三种选择),因为没有什么产品的规模能够承得下我们巨额的外储,而且还能达到稳定收益。2、境外股权投资。我国在日成立了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简称中投公司),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境外股权投资,从这家公司的投资风格可以看出来,它投的都是业绩长期看好的大型企业,从摩根士丹利、黑石到香港大宗商品贸易商来宝集团、印尼最大的热煤生产商PT Bumi Resources等,中投还在固定收益产品、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中配置了数十亿美元,从投资策略来说,是非常稳健且完整的。我敢说,有识之士应该还是比较认同这种策略的,当然,由于择机不对,遭遇09年金融危机,摩根黑石股价大跌,造成中投账面上浮亏超60%,于是又继续追加投资摊薄成本,于是立刻被金融“精英”们骂得狗血临头。这里的确有操作的因素在里面,不过,账面上的短期浮亏长期来说是可以扭转的,作为主权财富基金的中投来说,不同于对冲基金,不会迅速地频繁地买入、卖出所持有的资产,这点还是很有耐心的。而且在金融危机中,中投相对全球各主权基金投资的平均损失程度要小很多,单一以“败仗”论处似乎有失公允。(当然,我不是五毛党,2008年9月,中投在美国斥资54亿美元买入的一只货币基金也由于跌破净值而遭遇大规模赎回潮并最终清盘,这是真正的亏损。)不过,2009年中投全球投资组合回报率由负转正,达11.7%。在付出昂贵学费之后,中投交出了第一份成绩不俗的答卷。3、购买外国高科技产品。很简单,我们想买,人家不卖。对每种高科技产品,中国每次买回一两个,然后就能山寨出来,老外已经怕了,而且,很多高科技产品背后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所以你出多少钱人家也不可能卖给你。另外,即使外国同意卖给你这些高科技产品,这对解决我们庞大的外储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4、在国际市场上投资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这些操作可以少量进行,但绝对不是主流,因为这个决策本身就是一桩亏本的买卖,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只要稍微一有风吹草动,说中国主权基金要投资大宗商品了,大宗商品就一定会狂涨;那边说中国主权基金要抛售大宗商品了,大宗商品就一定会狂跌,而其他国际炒家就会与中国反向操作,这样,中国还没行动,实际上就已经亏损了(前阵子传过一些这样的谣言,就造成了市场波动),而且,这对中国的其他大宗商品进口商来说有巨大的损害,他们并不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市场波动。(插一句,在大宗商品的一轮涨势中,中国有时确实会进入资源行业大宗商品和地产项目,以对冲通胀。)5、大家把这些钱分了吧。你要知道,分到你手上的都是外汇,在中国境内是不流通的,中国老百姓境外投资无门,拿着这些钱在中国又什么都不能买,所以又要找央行换回来,于是外汇又流到了央行手里,这不是折腾么?而且,这一来一去凭空多出的流动性势必造成通胀,每个人都拿到钱等于都没拿到,生产力并没有增加,央行还得想方设法发债把多余的流动性吸收回来。最后对经济什么好处也没有。好了,利用外储无非就是这些选择:1、购买外国和一些机构的债券。2、境外股权投资。3、购买外国高科技产品。4、在国际市场上投资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5、大家把这些钱分了吧。除了5不太现实以外,4很容易亏本而且有额外影响,3高科技产品人家不卖你。2我们正在做但规模还比较小,1就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现在的主流。现在你明白中国为什么持有巨额美债了吧?看完了这篇文章,相信你对外管局的难处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而一些具体操作上的复杂程度通常超过我们的想象。外管局和中投的人也不是吃闲饭的,但他们经常遭遇一些不懂装懂的小愤青们(有时还是学经济、金融的)莫名其妙、似是而非的攻击,我这个长期的党外人士,也未免有点同情他们。当然,为他们辟谣只是这篇日志的一个目的,更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大家对我国外储的形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不再因为一些看似“爱国”的鼓动所迷惑,建立自己独立的思考。另外,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卖弄道德的危险很大,因为会夹杂民族主义和个人的价值判段,有时甚至会断送经济的前景,希望大家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注:师兄WDL同学对本文有重要贡献,在此感谢他。如果你对经济政策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有什么想和我探讨,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发言,我作为一个初学者,不一定能够回答你的问题,但是我会尽量帮你去请教能够回答你问题的人。参考文章:美债或短期遭减持 中国万亿外汇储备面临缩水 解读中投持股报告 中投三年吃三大败仗 入股黑石已浮亏近20亿美元 债务违约实际上是一场道德违约 =================================================很多网友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我把我的回答贴在下面,作为这篇文章一个有益的补充。问
19:03看了之后表示很受教,但是只对一句话很疑问很担心…就是“美国赖账率几乎为0”,金融小白表示,如果美国就是赖账了,我们怎么办?那这些钱不就全打水漂了?我们也不可能打过去让美国还钱。而且一般我们的印象里欠债总要还,那美国什么时候能还这些钱,让我们能用上呢?求指点答:美债其实在借的同时也在还,还的时候又一直在借。一直都没赖过账。当然,前段时间炒起来的“美债违约风险”,标普也对美债降级,就是对你的担心的反应。但是,美债违约不仅对中国,对欧洲和其他国家也会有很大影响,因为,几乎所有国家都是重仓持有美债的。美国这样做等于与全世界为敌。你可以找找阿根廷的例子,它在90年代发生了主权债务违约,当时阿根廷的货币大幅贬值。当时,外国投资者对阿根廷比索是能抛就抛,造成了经济近10年的萧条。所以,如果美国赖账,对美国自身的伤害同样是巨大的。主观违约,无论是某个经济体还是独立的个人,都践踏着社会凝聚和发展所必需的诚信品质。这样的损失及其可能引发的更多违约行为,将是未来很长时间都难以挽回的。要知道,在2001年无力偿还债务的阿根廷,到现在仍然在国际信贷市场中特别地“不受待见”。事实上,持有美债的风险并非来自偿付风险,迄今为止美债还未出现过偿付问题。但美债可能随着美元走软等原因,导致美债持有者被动出现损失。 问
22:48哦…那咱们国家买的美债当时约定的是什么时候,怎么偿付呢?答:美债有很多种,从几个月到10年的不等。美债由美国政府通过其财政收入偿付。偿付不上就再发新债,用新债还旧债,这也是美债为人诟病的原因之一问
09:02丝毫没有解释投资破产了的两房以及中投的错误投资的合理性。对于这几千亿的损失,作者只是一笔带过觉得这是投资过程中的常事,不用在意,真是“大气”呀!答:并没有几千亿的损失,债券的交易价格跌到底,我们也不会在意,因为我们要的是票面上的利息。问
15:33搞清楚外汇是怎么来的 是讨论这一问题的根本 我想问一下 出口商得到的回报是哪里来的?答:当中国企业的产品卖到美国去,美国的企业不是直接把钱汇给中国企业的,而是通过美国的财政部汇给中国的财政部,中国财政部再拨给企业。美国财政部汇给中国财政部的是美元,中国财政部将美元留在自己手里,将等值的人民币给企业问
12:36金融丑闻那篇我也看过,很搞笑。虽然我不是学经济的,但是好多基础概念问下度娘就知道了,连债券和股票都分不清就使劲吆喝使劲愤怒的可真是不少。顶下你。另外我觉得还有政治因素需要考虑。作为弱方把自己和美国绑架在一起绝对是近些年高速发展的稳定保障,买保险还要交钱何况这是得利的,如果没记错每秒钟是883美元吧。另外背后也许有隐藏的附加条件,82之前基辛格到重庆听红歌就是证据吧,别人也没脸来了让一八十多的老头过来巴结。做他的既有债主和未来最可能债主,你下次该拆东墙的时候必然看我的脸色,买一点儿核心科技给我怎么样呢?这些背后的东西是咱们看不到的,但是必然是存在的。就像这次欧债危机咱们发言人说了:“我们帮助朋友是不讲前提条件的啊。可是你们不承认我们市场经济地位我们还是感到很伤心啊。”说的多和善,内在含义就是想借钱就承认我们先。答:恩,你说得很对,国际政治像盘棋,对方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棋子。与下棋不同的是,下棋都是一个赢一个输,而国际合作带来的结果一般都是双赢,有时无非就是谁好处多一点谁好处少一点。当然,经济政策大方向不是国际政治博弈决定的,国际政治博弈一般都是对于扩大现有成果的额外努力。问
21:49这就是顺着外储局的口吻说啊~巨额外汇的产生基本都认同,谁掌管外汇、巨额外储又如何运作的,恐怕难以服人。而本文建立在一个假设上:掌控外汇储备并有投资权的人良心大大地好。答:你认为的假设也建立在一个假设上:掌控外汇储备并有投资权的人就是一个人而且权利没有制约和监管。问
21:54那你是在假设我们权责体系很棒了。答:那倒没有,确实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要想打外储的主意难度要比腐败贿赂要高很多,外储不仅不是肥肉,而且是块难啃的骨头,没人会冒这个险的。而且,从事实出发,别的不说,我们这些年利用外储的策略一直很得当。说实话,我对现有的政治体质也有很多不满,但是经济政策是另一码事。美联储为什么独立于美国政府之外?就是因为政治家多数不懂经济。问
23:44以前看过那篇水文,看了一点就关了~虽然投资美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做法,可是近年来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其实这是变相抵债啊,我觉得外汇的问题主要的还是汇率问题答:人民币升值不会变相抵债的,只是会造成美元实际购买力降低的问题,债券上写明10%的利息,人民币升值,他还是10%,该还多少还还多少。美国逼中国升值是因为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太便宜,使很多美国工厂迁到国外,很多美国工人失业。问
08:58LZ太乐观了。答:我不乐观,外储中美债占过大比例很不安全,但是目前可以做的事情不多,不买美债我们几乎无债可买。央行最近已经有过减持美债的动作。短期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问
09:56lz你好,首先我不是学经济的,所以不懂,《最近全球都在谈论一件金融大丑闻,很不幸,它的主角就是中国》我看过,不怕丢人我看完后是属于那种不懂然后非常愤怒的人。看到你的文章觉得说的很好。我随便问句:就是如果那些外汇储备不去投资只是存着会导致贬值的原因是不是:因为继续用商品和美国交易换来的美元可以简单的极端的理解为美国政府不断加印出来的美元?然后这些美元来到中国,为了平衡,简单来说要加印rmb?所以手上的美元贬值了,而国内的rmb也贬值了?我不懂,自己随便想的。求教了。谢谢对了,我还看过一片文章是讲,为什么美国的东西越来越便宜而国内的越来越贵。其中的分析很简单:中国拿商品换美元,商品少了,换美元要加印rmb,rmb多了。然后拿美元去买美国国债。钱又回到了美国手里。简单理解就是中国商品少了,rmb多了,美国钱没少,商品多了。所以国内东西越来越贵,美国东西越来越便宜。对于这文章你有什么理解?答:关于你第一个问题,用商品换美元不是中国政府能决定的,工厂生产那么多商品国内市场根本消化不了,所以要出口到国际市场。出口不出口是工厂的决定。而不是说我们“为了”要换美元,屁颠屁颠地跟人家去拿商品换。另外,美国东西不是越来越便宜,没怎么涨价倒是真的,美联储滥发美元,流动性都涌向别的国家,而自己却享受到了10年的低通胀和高增长。中国通胀的原因很多,有一部分是美元超发造成的,但是也有国内投资过热的问题。还有中国美国商品其实都多了,因为生产能力在增长,你什么时候觉得超市货架上的东西变少过?那篇文章把中国国内通胀的问题简单归结为出口造成的,那大家都不要出口了问
10:31嗯,通过你回的第一条我已经意识到了一些问题。是不是对于当前中国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首先工厂或者企业处于自身利益问题会选择出口,导致外汇不可避免的增加。然后我对于我第二点的理解是不是说我们所接触到的商品少了。只是假设如果这些商品不出口,那对于超市这样的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经销商来说,其所选择的进货商品多了,这样来说也就是竞争多了,这样不是会有价格战吗?哪家的商品便宜进哪家的,那样商品的成本低了也就会卖的便宜了。我是这么理解的。但工厂却不可能有钱不赚,所以不会去打这样的价格战,所以会有很多工厂其主要的市场就是对外出口。所以总体如果国家不加以调控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是这样的把?答:要是不让出口商家就不是价格战的问题了,那么多商品在国内根本卖不出去,到时候,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失业了,就算商品再便宜,还买得起吗?
当时我看到许多答案不靠谱,就随便一答,没想到有超过3位数的朋友表示支持。给will同志道歉,当时出言太随意,
。will同志有两点意见我不敢苟同,为了不影响大家阅读,我将意见放到文末。-----------------------------------------------------------正文开始--------------------------------------------------------赞同的答案。之前我看过一个关于美国国债很好的答案,可惜我刚才搜了很久都搜不到,根据记忆写几点,如果有人能找到原文,麻烦告知我,我贴上地址:1,中国哪里来的钱买美国国债?钱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是一个实行外汇管制和人民币汇率控制。也就是说钞票进出中国都要经过一个机构,更换对应的货币,这个机构叫央行。举例来说:美国一家公司买中国一家公司1W美元的衬衫,钱并不是美国公司直接打给中国公司,而是美国公司打钱给央行1W美元,央行给中国公司对应的6W(举例)人民币,央行就有了1W美元;另一个例子,其实和第一个很类似:美国一家公司想到中国投资办厂,准备了1W美金,他的前不能拿过来就用,和上面一个例子一样,必须到央行去换成人民币,然后再中国国内使用人民币。这样中国银行又多了1W美元。当然,如果中国公司到国外买东西,就是一个相反的兑换过程。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世界工厂,生产很多东西卖到全世界;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巨大的市场规模,很多外国公司到中国投资。所以中国现在每年的贸易都是顺差(进来的钱多,出去的钱少),这样一年一年累计,中国银行就聚集了一大笔美元。2,为什么不全花掉?为什么不做其他的投资,而是要买美国国债?这一点经常误导大众,看到很多人说中国人辛辛苦苦赚的钱却拿去养美国人,这句话漏洞百出,不值一驳。钱太多,花不掉。中国每年也会在国外买东西(飞机啊什么的),也会花一大笔,但是出口实在太多,花不完。而且中国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比如高科技的一些技术,设备,武器等,外国对中国出口有限制。其实中国的外汇也不全是买美国国债,也有部分是做其他的,比如买黄金,投资等。但是这么一笔巨额的资金,只做这些是消化不了的。那还能做什么呢?放着不动?资产不利用,不现实。存银行?利息太低。买苹果股票?可能真买了,但是不可能大批量,1是不安全(跌了谁负责),2是没那么多人卖。买别国国债?垮台怎么办。选来选去,只有买美国国债比较合适:1,有保障(美国后台,安全),2,用的掉(美国国债发行量大),3,回报率尚可。-----------------------------------------------------------补充一点--------------------------------------------------------------------有人对美国国债还是有疑虑,总觉得美国占了中国便宜,其实这一个完全商业的行为,没有谁逼谁,双方完全自愿的结合。而且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合作。美国国债安全吗?比大多数投资安全美国国债贬值怎么办?美国故意印钞票怎么办?美国不想还怎么办?先说一个数据,中国虽然购买美国国债量大,但并不是最大的。中国购买了百分之十几,日本比中国少一点,其他国家也购买了一部分。另外,美国国债最大的买主是美国国内的银行,机构,个人,占3,40%(大家可以查一下数据)。美国要赖账,要故意贬值,没等中国不同意,美国最大的债主他们自己国内的公司就先闹开了。中国不买美国国债,美国会不会很惨?不会,中国购买比例不算最大,影响不是灾难性的。我们可不可以叫美国马上还钱?别开玩笑了。最后补充:will同志,你要闹哪样?你这种贴,连铁血水准都赶不上。最多在你们村头纳凉时,和村支书互相探讨一下国际局势。----------------------------------------------------------普及投资常识---------------------------------------------------------关于题主的问题,上面已经回答的很详细,但是从大家的反馈来看,引申出一些问题:购买美国国债是稳赚不赔的吗?不是,比如美元贬值可能导致缩水我们的外汇全都拿来购买美国国债了吗?不是,我国持有外汇3W多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1W多亿美元以后要继续加大美国国债的持有量吗?不知道,这个要多方面因素来看。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美元是否坚挺,国内经济状况,是否能开发其他更有价值的项目,美国欧盟对中国的高科技和武器禁运情况变化,外国公司对中国投资者的警惕性变化等等。个人估计:短期来看,会继续持有小幅波动;长期来看,会减持。总体来说,投资多元化是方向我们现在的外汇大量购买了美国国债,以后也只能如此吗?我只是分析了现阶段为什么要这么做,并不表示我们要一直这么做。事实上,中国一直没有停止其他投资选项目的寻找。随着外汇管理局保守度的降低和操盘手水平的提高,以后很有可能投资一些风险更高,回报率更高的项目。(次贷危机时中国投资美国两房的事情大家知道吗?喷子们都不知道吧。)如果以后中国少买美国国债,可以做什么投资?股票(现在已经在做)黄金(现在已经在做)原油(现在已经在做)国外固定资产(已经在做)工业原材料(已经在多)大宗商品(已经在做)工业设备(已经在做)其他国家国债(欧元区、日本,会谨慎考虑)高科技产品(之前想买而买不到,以后看情况)武器(之前想买而买不到,以后看情况)…………请喷子先了解基本投资金融知识再来喷吧。--------------------------正文结束 下面是关于
问题的讨论---------------------------------------下面我严肃地说话:will同志有两段文字我不敢苟同:1.1.317万亿美元到底是多少钱呢?打个比方吧,美国最新型的福特级航母,造价是150
亿美元(2012年价格),1.317万亿美元,可以造87艘,也就是说美国造航母是中国出钱,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武装了美国的两洋舰队。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你们家装修的时候,你给邻居们打个白条,借100万来装修,然后永远不还。美国现在就是这个情况。will同志,你的加减乘除学得很好,但是经济学差了一点。你后面的那个比喻用得很糟糕。我来举个例:大家都知道,银行会吸收存款,然后放出贷款。有一家公司,在银行贷款100W,期限1年。这家公司用这100W做生意,1年赚了50W。贷款到期,公司连本带利还银行130W,自己剩余20W。公司老板用20W买了一辆汽车。你说银行是不是很SB?干嘛不自己做生意呢?100W就赚50W了,而不仅仅是30W。那你说,是不是等于银行帮这个老板买了一辆车?银行老总是不是SB,白白送别人一辆车!一个词解释:风险我知道我举这个利有一个漏洞,那就是【投行】。但是如果打算你用这一点来说我错了,我就再举其他的例子。你后面那个邻居装修的例子,之所以糟糕,是因为你说:【打白条】【永远不还】,你根本不理解国债的意思,我给你普及一下:美国不是永远不还,而是当一笔国债到期后,中国马上再买一笔。就类似于,有的大公司,是银行的优质客户,同时贷款好几笔,这一笔快到期了,还了钱(或者说还没还钱)就又贷了一笔款。银行业乐意这么做,因为可以源源不断地给他创造利润而风险极低。2.反过来,美国凭借自己的航空母
舰,开到世界上中等国家或小国的家门口,告诉别人,听命于它,买美国的武器,买它的国债,不然的话,就动武之后听命于它。所以如果花些小钱(相对的)造
10艘福特级航母,但是结果是卖出了 16万亿(2014 美国国债余额)美元的国债,这太
赚了。怎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美国的这种现象其实是马太效应。will同志,这不叫马太效应,美国这叫信誉良好。再举例:如果你有信用卡,你每次刷卡后都按时还款,银行是不是认为你信誉良好,你的透支额度是不是可以越来越大?一家大型企业,经常在银行贷款,而且从来都是按时还清本息,银行是不是认为他是优质客户,是不是贷款的额度可以逐步提升,以前一次只能贷100W,后面就可以贷款500W,到后来还可以几亿?美国为什么可以卖出16亿国债?因为美国从来都是规规矩矩按时还清本息,而且他的回报率很好。下次发国债的时候,才会有人来买。懂吗?我再强调一次: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是一个商业的行为,不是说上面的人是大SB,白白给美国钱花。再指出:归根结底是一个钱放在哪里好的问题。当然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投资赚钱,可能回报率比美国国债高,说到这里又回到我的正文。重点是,那么大笔的重要的资金,安全是第一位的;回报率是第二位的!!!我免费给你普及了一堂经济学。回答
,世界流通货币当然很爽,就像做老大的感觉。但首先要建立自己货币的信誉,然后让别人相信你有这个能力罩得住,维护市场,让大家都有钱赚。别人才会心甘情愿交保护费。美国为了维护美元的地位也付出了很多代价,现在美国要继续下去也有些吃力。中国要走这一步,要慢慢来,急不得。谢谢
的评论,上面也一并回答了你们的问题。
1、以中国这种万亿级别的外汇储备,只有美国国债能够吸收。你想买黄金,也没那么多卖给你啊。2、美国国债有着美国政府的信用做背书,违约风险极低,不用担心美国还不了钱,是非常不错的投资渠道。这两点就基本决定了,除了美国国债,中国外汇别无出路。PS,看了下第一的答案,实在是。。。
五道营雍和宫神算大仙派遣基地一级算命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投集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